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讚美祖國的詩詞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47K

讚美祖國的詩詞多篇

讚美祖國的.詩句 篇一

1、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2、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3、夜氣滃南屏,輕嵐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4、一峯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5、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

6、煙柳幕桃花,紅玉沉秋水。文弱不勝夜,西施剛睡起。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8、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9、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10、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2、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13、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

1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15、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7、深柳叫黃鸝,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詩腸,不應比鼓吹。

18、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19、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0、高柳蔭長堤,疏疏漏殘月。蹩躠步鬆沙,恍疑是踏雪。

21、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峯頭住一年。

22、一望煙光裏,蒼茫不可尋。吾鄉爭道上,此地説湖心。

23、西湖天下景,遊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24、深恨放生池,無端造魚獄。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25、殘塔臨湖岸,頹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礫,何必藉人工。

26、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

27、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8、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29、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3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31、湖氣冷如冰,月光淡於雪。肯棄與三潭,杭人不看月。

32、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3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4、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閒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3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36、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37、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3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39、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白蘋紅蓼西風裏,一色湖光萬頃秋。

40、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41、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42、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43、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4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

45、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46、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47、四面空波卷笑聲,湖光今日最分明。

4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49、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50、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52、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53、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5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讚美祖國的詩詞 篇二

1、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2、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5、憂國忘家,捐軀濟難。——三國志

6、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7、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于謙

8、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9、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0、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2、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3、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4、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

1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6、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17、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

18、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19、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李夢陽

20、中夜四五歎,常為大國憂。——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讚美祖國的詩句 篇三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4、照影玉潭裏,刷毛琪樹間。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閒。

5、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6、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輒贈,籠寄野人還。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峯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

9、野老祭壇鴉噪廟,獵人衝雪鹿驚林。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膚語洗心

1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12、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1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5、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

16、巖扉鬆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1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8、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19、聞有靈湯獨去尋,一瓶一缽一兼金。不愁亂世兵相害,卻喜寒山路入深。

20、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21、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22、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讚美祖國的詩句 篇四

1、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2、晉武輕後事,惠皇終已昏。——高適《登百丈峯二首》

3、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李綱《病牛》

4、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5、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屈原《國殤》

6、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7、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屈原《國殤》

8、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9、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10、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屈原《國殤》

11、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屈原《國殤》

12、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13、猛將謀臣徒自貴,蛾眉一笑塞塵清。——汪遵《詠昭君》

14、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麟《出塞》

15、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汪遵《詠昭君》

16、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17、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18、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19、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陸游《病起書懷》

20、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峯秋葉丹。——戚繼光《望闕台》

21、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2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子江》

23、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毛滂《臨江仙·都城元夕》

2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25、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26、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27、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令狐楚《少年行》

28、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俘邦國娛。——何承天《戰城南》

29、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楊萬里《竹枝詞》

30、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31、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32、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吳宮懷古》

33、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李商隱《富平少侯》

34、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35、象牀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温庭筠《過五丈原》

36、莫避春陰上馬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3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38、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39、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40、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41、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周邦彥《六醜·落花》

42、天厭虜,臣離德。——史達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43、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黃庭堅《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44、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黃遵憲《贈樑任父母同年》

45、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46、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47、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48、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羣臣柏葉應制》

4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50、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讚美祖國的詩詞 篇五

保家衞國——保衞家鄉和祖國。

出處:冰心《跟小朋友談訪埃觀感》:“在保家衞國的強烈感情裏,我們兩國人民是血肉相連的!”

大好河山——河山:國土。無限美好的祖國大地。

出處: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舉其防家賊、媚異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風調雨順——調:調和;順:和協。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時。

出處:《六韜》:“既而克殷,風凋雨順。”

父母之邦——指祖國。

出處:《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故宮禾黍——比喻懷念祖國的情思。

出處:《詩經·王風·黍離》序:“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

故土難離——故土:出生地,或過去住過的地方,這裏指故鄉、祖國。難於離開故鄉的土地。形容對家鄉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

光復舊物——光復:恢復;舊物:舊有的東西。指收復曾被敵人侵佔的祖國山河。

出處:《晉書·桓温傳》:“光復舊京,疆理華夏。”宋·辛棄疾《美芹十論》:“臣願陛下姑以光復舊物而自期。”

國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出處:宋·吳自牧《夢樑錄·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衝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錦繡河山——形容壯麗華美的祖國山河。

出處: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二)》:“秦城樓閣煙花裏,漢主山河錦繡中。”

麥穗兩歧——一根麥長兩個穗。比喻年成好,糧食豐收。

出處:《後漢書·張堪傳》:“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麥秀兩岐——岐,同“歧”。一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同“麥秀兩歧”。

麥秀兩歧——一株麥子長出兩個穗子。為豐收之兆,多用來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民安國泰——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出處:宋·吳自牧《夢樑錄·山川神》:“每歲海潮太溢,衝激州城,春秋醮祭,詔命學士院,撰青詞以祈國泰民安。”

民安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產豐富。形容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

出處:明·朱有燉《靈芝慶壽》第一折:“皆因中國雨順風調,民安物阜。”

民康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產豐富。形容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

出處:明·朱有燉《靈芝慶壽》第一折:“皆因中國雨順風調,民安物阜。”

氣壯河山——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同“氣壯山河”。

氣壯山河——氣:氣概;壯:使壯麗;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出處:樑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四章:“又聽到了你的樸樸實實、氣壯山河的言談了。”

千倉萬箱——形容因年成好,儲存的糧食非常多。

出處:《詩·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抱朴子·極言》:“千倉萬箱,百一耕所得。”

穰穰滿家——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十風五雨——十天一颳風,五天一下雨。形容風調雨順,氣候適宜。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

十雨五風——十天下一場雨,五天刮一次風。謂風調雨順。

出處:前蜀·杜光庭《畫五嶽諸神醮詞》:“上扶邦國,傍佑黎元。調十雨五風以登稼穡,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時和年豐——和:和平;年:年成;豐:盛,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出處:《詩經·小雅·華疏》:“萬物盛多,人民忠孝,則致時和年豐,故次華黍,歲豐宜黍稷也。”

時和歲豐——四時和順,五穀豐收。用以稱頌太平盛世。同“時和年豐”。

出處:宋·蘇軾《論賞罰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見時和歲豐,雨雪應時,輒喜不自勝,舉酒以屬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