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年大學聯考順序志願填報技巧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W

2022年大學聯考順序志願填報技巧

2022年大學聯考順序志願填報技巧

所謂“順序志願”就是按“志願+分數”投檔。在一個批次的錄取過程中,對學校而言,所有學校只能同時同步錄取同一順序志願的考生;對考生而言,則是所有在某一批次分數線以上的考生在同一個時間內只能是同一順序的志願被檢索投檔。這種投檔辦法的第一步是對所有批次分數線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願投檔,投檔後所有考生的第一志願學校都必須返回確切的投檔結果(包括被學校錄取、退檔、分數未達學校提檔線沒能投出)後,第二步再將所有未錄考生重新彙總,然後再同時分別投向他們所報的第二志願學校,也就是在第一志願學校錄取完成後再進行第二志願的投檔,同時同步按志願順序投檔錄取,依次直至本批次3~4個志願錄取結束。

按“順序志願”實際上就是按“志願+分數”投檔,遊戲規則明確,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程序公平。但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強化了志願的作用,因為是先按志願分別排隊,考生能否被所報志願錄取,不完全取決於考試成績,實際上是取決於與自己分數大體相當的其他考生的志願,如考生志願一旦扎堆,學校提檔線會大幅提高,轉而次年又可能大幅下降,使得考生填報志願,尤其是第一志願的填報有一定的偶然性,甚至不失博弈色彩;再者就是如果考生未被第一志願錄取,當填報的第2志願的學校已經錄滿其他第1志願的考生時,該生最後的錄取結果可能使他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實行這種錄取投檔辦法的省份已經較少。

對於實行按“順序志願”(即“志願+分數”)錄取投檔辦法省份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志願是關鍵

從“技術和分數”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選報的第一志願學校在該省近2~3年錄取分數大體穩定,則考生分數最好達到該校上年度錄取分數範圍的中間段才較有把握,而且專業也有一定選擇餘地,如果僅僅達到分數範圍的下端,選報時則要慎重。如果考生選報的學校近2~3年在該省錄取分數“忽高忽低”,則考生分數最好達到其錄取分數範圍的上端,才較有把握。從錄取結束後考生的心理狀態看,學校報低了,但專業更容易滿足,特別是對於錄取到一般本科及高職院校來講,在就業壓力較大時專業尤顯重要,因此這樣的錄取結果只是“小遺憾”;如果志願報高了,第一志願學校未能如願則最後的錄取結果可能是“大遺憾”。

第二志願應是“保底”志願

按照“順序志願”的投檔辦法,考生填報的第2志願學校必須是第1志願生源不足的學校,絕不能覺得自己的分數比該校上年實際錄取分數高出很多就可將該校做為第2志願學校。因為有不少學校雖然錄取分數在批次內不是很高,但第1志願生源充沛,錄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願考生。那麼如何判定一所學校上年錄取的學生第1、第2志願學生各佔多少比例呢?有的省市提供了詳盡的錄取統計資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錄取統計資料只是給出了各校錄取分數,並未給出分志願順序的錄取人數,這時就要直接諮詢學校了。只有將第1志願生源不足的學校做為自己的第2志願學校才有可能被錄取,才能“保底”。目前實行這種投檔辦法的省份,一般而言,第1志願錄取率可達75%左右,第2志願錄取率可達15%左右,第2志願錄取完成後總體上計劃可完成90%以上,因此,考生應將第2志願定位在自己可接受的最後的“保底”志願,在“可能”被錄取的學校中慎重選擇。一旦前兩個志願未能錄取,甚至分數高出批次線不少,儘管錄取不應有什麼問題,但最後的錄取結果可能會很不“如意”

志願間及批次間的填報策略

在一個批次內,如果可選報的第1志願學校,從上2年實際錄取分數看,只有50~60%的把握,則一定要報好第2志願,選擇第1志願生源不足的並且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學校做為第2志願,才有可能被錄取,也才有可能得以“保底”。如果找不到很合適自己的第2志願學校,則不如第1志願就選擇有70~80%錄取把握的學校。至於批次間的填報策略,主要指分數達到本科重點(一表)線以上不多,填報重點批次院校也可以適當“高報”,選擇只有50%把握的學校作為第1甚至第2志願,如不能錄取,則放棄重點批次,(不服從調劑,甚至不填滿一批志願),用相對較高的分數到二批本科選擇自己理想的學校做為第1志願。

順序志願的填報一定要堅持"志願優先、遵循分數"的原則,重視院校、專業之間的梯度,處理好各批次志願之間的關係,重視第一志願,同時也要兼顧二、三志願的搭配,為自己贏得更多被錄取的機會。

什麼是順序志願

順序志願的投檔原則是“志願優先,從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大學聯考志願作為投檔、錄取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滿足考生的志願要求。對選報同一志願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第一志願錄取結束後再進行第二志願投檔錄取。舉個例子來説,一旦考生將某高校放在第二志願,即使你分數再高,如果該校一志願已經招滿了且不預留招收二志願的名額,你的檔案也不會投向該校。

結合考生實際情況報志願

志願是考生志向與意願的體現,是考生對今後學習、工作的自我設計,因此填報志願必須理智。合理的志願才是合適的,合適的志願才是好的志願。

怎樣才算是合適的志願——適合你的志向、適合你的興趣、適合你的分數、適合你家庭的經濟實力和適合你自身的條件。

(一)個人志向突出 兼顧現實環境

理想和興趣是激發人生奮鬥的動力,也是事業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明確自己的志向,才能合理地選擇自己人生的導航標。

選擇志願時要首先考慮興趣愛好,做出第一次篩選。但是也要注意一個人感興趣的東西未必適合他去從事,只有對適合自己做的事情有興趣的人,才能勝任他所從事的學習和工作。

在選擇志願時,考生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和志向,明確職業發展,並以此來選擇學校和專業類別。另一方面,在填報志願時又不能侷限於某一學校或專業,要放開視野,做長久打算把自己的志向和願望同社會的需求、就業的現狀融合,把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避免脱離實際。

(二)綜合估測分數 準確定位

篩選專業之後就要給自己恰當定位。只有位置找的準,志願才能填的恰如其分,合理利用每一分。大學聯考錄取中,考試成績的好壞起着決定性作用。

"準確定位"是考生填報志願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它是準確填報志願的前提。對於考前估分和考後估分的考生而言,更需要考生找準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

讓大學聯考分數和大學聯考志願默契配合,聯手出擊,你才能笑傲大學聯考,叩響理想高校的大門。

(三)攀高與穩妥 眼前與未來

有些考生平時成績不錯,大學聯考也發揮正常,考分可達重點線,但一味追求穩妥,在選擇志願時過於保守,不敢報重點學校,失去了上更好大學的機會。其實,沒有實力的盲目攀高固然不可取,但是相信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就應該去爭取,例如實行順序志願填報方式地區的考生,明智的做法應該是第一志願將目標定在實力夠得着的學校,第二志願鎖定在一志願萬一失手後,有把握被錄取的學校。

另外,在選擇專業時考慮畢業後的就業難易和發展前景是很自然的,但是一定要從發展的眼光看,因為現在選擇的專業志願,其就業和發展情況要等四年之後才見分曉。眼前畢業生就業緊俏的專業四年後也許仍然緊俏,也許趨冷;相反的,目前就業較難的專業,隨着經濟的發展,四年後畢業生就業會變得緊俏。因此考生在選擇專業志願時一定要着眼未來。

(四)考慮身體素質 家庭經濟狀況

瞭解《體檢標準》,以及考生身體狀況有無限報的專業。這主要是對報考中職類學校的考生。一些中專職校、技校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作了相應的規定,如視力、身高、有無疾病等,如果不符合條件,根本不會把考生志願投檔。

瞭解哪些院校在政審方面對考生家庭成員及社會關係有些特殊的限制性條件,還要考慮經濟狀況,如一些三本院校的收費標準相對較高,個別專業的收費也是有差距的;另外是否有深造和出國留學的打算,這也關係到考生對學校實力的選擇;

填報志願是一個系統的任務,要結合院校歷年錄取線、考生分數、興趣專業、職業發展等因素綜合考慮,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自我出發,選擇專屬於你的志願組合,讓你的志願填報更完美更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