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影《麥兜響噹噹》經典台詞【經典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76K

電影《麥兜響噹噹》經典台詞【經典多篇】

電影《麥兜響噹噹》經典台詞 篇一

1、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原來愚蠢,並不那麼好笑,失望,並不那麼好笑。

2、我要一個橙你給了我一個果園

3、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了,長大了,到我該面對這硬繃繃、未必可以做夢,未必那麼好笑的世界的時候,我會怎麼樣呢?

4、這個世界再壞也總是有讓人開懷的時候。

5、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豬豬肉肉。

6、大叔,沒有粗麪,就來一串魚丸吧 大叔,沒有魚丸,就來一碗粗麪吧

7、他不是弱智,是善良。

8、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沒有魚丸,沒有粗麪,沒去馬爾代夫沒獎牌沒有張保仔的寶藏,而張保仔,也沒有吃過那個包子。原來愚蠢,並不那麼好笑。愚蠢會失敗,會失望。失望,並不那麼好笑。胖,也並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氣。有力氣,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長大了,到我要面對這個硬邦邦,未必可以做夢未必那麼好笑的世界的時候,我會怎麼樣呢?

9、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

10、火雞的味道,在將要吃和吃第一口之間,已經是最高峯了。

11、不孝啊!你即使是一塊牛肉,也應該有自己的態度,要慎其獨,要善其身,要知道精彩的人生不能只有精肉,還要有適宜的肥油做調配,有雪白的肉筋做環繞,並且還要掌握跳進煎鍋時的角度,姿勢,以及火候,才能最終成為一塊優秀道地的西冷牛排~

12、你可以頓悟人生,但是頓悟之後,你依然是你。

13、我最喜歡吃雞,我媽媽最喜歡吃雞,我最喜歡和我最喜歡的媽媽一起吃媽媽跟我最喜歡的快快雞。

14、我希望可以拉屎老師繼續唱歌我希望我可以很快 寫對那些生字不用那塊橡皮我希望我爭氣媽媽不用擠眼淚不用有更年期我希望我可以得a不會差一丁點如果我爭氣比屁股還爭氣如果媽媽開心我願意唔我願意以後再也不吃我最喜歡吃的雞。

15、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霎時之蛋撻。

《麥兜響噹噹》台詞 篇二

1、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原來愚蠢,並不那麼好笑,失望,並不那麼好笑。

2、我要一個橙你給了我一個果園

3、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了,長大了,到我該面對這硬繃繃、未必可以做夢,未必那麼好笑的世界的時候,我會怎麼樣呢?

4、這個世界再壞也總是有讓人開懷的時候。

5、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豬豬肉肉。

6、大叔,沒有粗麪,就來一串魚丸吧 大叔,沒有魚丸,就來一碗粗麪吧

7、他不是弱智,是善良。

8、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沒有魚丸,沒有粗麪,沒去馬爾代夫沒獎牌沒有張保仔的寶藏,而張保仔,也沒有吃過那個包子。原來愚蠢,並不那麼好笑。愚蠢會失敗,會失望。失望,並不那麼好笑。胖,也並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氣。有力氣,也不一定行。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長大了,到我要面對這個硬邦邦,未必可以做夢未必那麼好笑的世界的時候,我會怎麼樣呢?

9、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

10、火雞的味道,在將要吃和吃第一口之間,已經是最高峯了。

11、不孝啊!你即使是一塊牛肉,也應該有自己的態度,要慎其獨,要善其身,要知道精彩的人生不能只有精肉,還要有適宜的肥油做調配,有雪白的肉筋做環繞,並且還要掌握跳進煎鍋時的角度,姿勢,以及火候,才能最終成為一塊優秀道地的西冷牛排~

12、你可以頓悟人生,但是頓悟之後,你依然是你。

13、我最喜歡吃雞,我媽媽最喜歡吃雞,我最喜歡和我最喜歡的媽媽一起吃媽媽跟我最喜歡的快快雞。

14、我希望可以拉屎老師繼續唱歌我希望我可以很快 寫對那些生字不用那塊橡皮我希望我爭氣媽媽不用擠眼淚不用有更年期我希望我可以得a不會差一丁點如果我爭氣比屁股還爭氣如果媽媽開心我願意唔我願意以後再也不吃我最喜歡吃的雞。

15、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霎時之蛋撻。

《麥兜響噹噹》:不深奧卻極樸實的成人童話

這是一個經濟轉型的年代。當香港人人自危,勒緊褲袋縮進腦袋夾緊尾巴做人,在世界經濟浪潮裏漂盪,期盼能早日躍出谷底經歷高潮時,內地經濟卻佯裝如火如荼的發展着,彷彿置身事外看一場無關痛癢的笑話。其實我們大多數人,“成年人”,都過得鬱鬱寡歡。拿着比鍋裏的米還少的工資,緊盯着飛漲的。物價和剛買的鴿子籠一樣的新屋,感覺碌碌無為又無可奈何。可以説,生活在狠狠地享受把每個沒有充分實現個人價值的人“上”了的滋味。當我們碰到侵犯,起初只是掙扎,是反抗,到後來卻是在努力享受,“我怎麼能讓自己更稱職一點,怎麼讓對方更舒服一點,怎麼把自己好好改造一下以適應對方的需要?”所以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慾海沉淪苦海無邊,應該就是這個道理了。等到某一天,我們照着鏡子試圖對鏡中人拈花微笑的時候,卻恍然發現自己已經笑不出來了。此時的我們已經面目全非。悵然的同時,低頭轉過身,我們看見了麥兜。

是香港人發明了麥兜。這頭很慢、很憨、或者有點迂的豬。他不是無憂無慮,卻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小快樂;他不是智力低下,卻活得很有味道;他不是裝娘賣傻的小瀋陽之流,卻能把每個喜歡和不喜歡他的人逗笑。香港人的本領是夾縫中生存。他們步履快得出奇,恨不得超過光速從而贏得時間,他們要求聰明、要求醒目。可他們卻需要麥兜。為什麼?我們每個為生活打拼的人卻需要麥兜,為什麼?因為麥兜有我們所缺乏的東西。而我們,儘管自認有諸多能力,卻幫不了麥兜。

莫扎特雖然是個音樂天才,可他譜寫的天籟之聲改善不了麥兜的智商;廣電局、網監處、出版署雖然能力強大,所經之處寸草不生,可他消滅不了麥兜話語裏的“低俗”;教育專家雖然閲兒無數,可也指導不了麥兜的成功路。拋開本片講故事的方式和支離破碎的情節,着重中心思想:麥兜不是“低能”,“他不過是善良”。以下四點可見一斑。

1、“A和H只差一點點,一點點”。我們可以説麥兜不明就裏,也可以説他心態良好,所以他經過努力最終得到A。放在我們成年人身上,想的應該就是考評差勁、擢升失敗、工資扣罰、同事譏諷,想的是一敗塗地,卻全然沒有面對挫折的沉穩和無畏,從而喪失收復失地的勇氣和信心。

2、橡皮雪白雪白的。麥兜寧願讓卷面變成後現代畫卷,也不想讓橡皮失去一個角。橡皮可不可以説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卷面,説嚴重一點,可不可以説是人的面子工程?是否回想過,在我們剛進學校的少兒時代,那時候的我們覺得一塊橡皮究竟有多麼新鮮,多麼水靈,多麼珍貴?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是否都像我一樣,不想輕易將它弄髒或弄碎。實在要用,只用一個角,用完之後把粘在上面的廢屑都清乾淨。而之後,當我們不在乎橡皮的顏色和形狀時,或者到如今,我們不再對任何東西有憐憫、珍惜之情,我們覺得可以肆意蹂躪某件物品甚至是身邊的同胞時,當我們覺得這樣可以讓自己形象更光鮮,前途更美好時,是否想過自己的本真,正像那橡皮,支離破碎、殘缺不全。麥兜為了不打擾別人唱歌,默默地把便便拉在了褲子裏;當週圍的鴨兄虎哥貓弟倒地裝病騙賴時,麥兜毫不知情地看着大家,然後被派去參加武術大賽時,不得不説,他的這些行為都給“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作了一個另類的註解。我們能否像麥兜那樣,簡單的面對每個人,仁慈的對待週遭事物,低調的努力實現自我,讓自己的內心和世界變得更美?看看麥兜,他不算一個成功的小孩,但是看看他的結局,他終於有了自己的塊塊雞店,這就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價值。或者換個角度,從道長身上,從年輕時他和李小麟對打的故事,到從他老年假扮熊貓傳授孩童功夫的行為上,也能看出一個人的心路歷程。

3、媽媽更年期了,媽媽擠眼淚了,媽媽聽到麥兜説“要比屁股還要爭氣”。麥兜心疼地看着媽媽失眠半夜起身喝水,麥兜看着媽媽抹眼淚自己和她對着哭,麥兜和媽媽爭相讓着雞塊,麥兜為了爭氣學習到深夜。看着這些想想,我們對父母的愛是否如往昔一樣單純和深切?為了打拼,為了賺錢,多少人拋掉父母和贍養的責任?那些啃老族早已忘記要對父母做點什麼,卻依然“堅守崗位”?你們已經多久沒回家去看看爹媽了?當爹媽垂垂老去,你們會後悔嗎?還有那些對兒女毫不重視的父母們,不能營造良好生活和社會環境的父母們,你們創造了他們,卻不能好好守護他們,撫養他們,對比麥兜母親的種種,你們不慚愧嗎?“麥兜比屁股還要懶”“沒有了麥兜,媽媽的一切就沒有了”這樣的話你能對子女説出來嗎?為了競爭,為了讓子女出人頭地而不擇手段毀掉孩子童年的父母們,不能説麥兜的母親胸無大志不望子成龍,而是因為她更實在地懂得生活的真諦,她知道能給孩子的是什麼,能期盼孩子可以爭取到的是什麼。在某一瞬間,我想到了《天水圍的日與夜》裏的母子。——一邊是淪喪的童真,一邊是真正意義上責任的缺失,成年人面臨精神上巨大的缺口和困境。

4、認識自己,認識人生的意義。剛看到的一篇短文,蔡康永曾經面對父親“一流學校、碩士就好”的要求,不問“這有什麼用”而直接從命,但讀的卻是“舞台劇”專業,開明的父親也沒問“這有什麼用”,讓兒子去海闊天空。蔡康永寫道:“爸買回家裏一件又一件動不動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媽叫裁縫來家裏量制一件又一件繁複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沒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將,從來沒有半個人會問‘這有什麼用?’‘漂不漂亮?’‘喜不喜歡?’‘好不好吃?’這些才是整天會被問到的問題。”他經過反覆確認,才承認“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都沒有什麼用”,才覺得自己運氣真好。因為,人生並不是拿來用的。而審視麥兜做的那些“吃飽了撐的”事情,到底有沒有用呢,只有麥兜自己才知道。

片子節奏挺慢的,甚至一度以為這部片子也不錯如此。它可以是香港版的“功夫小豬”,也可以是道家的宣傳片,甚至是湖北風光的宣傳片(在武漢的片段裏出現了——長江大橋、民眾樂園、佳麗廣場、武漢港、户部巷、武昌江灘,鴨脖子熱乾麪;宜昌的三峽大壩,十堰的武當山,枝江大麴酒,甚至浙江出產的農夫山泉)但經過回味,發覺真能悟出一點什麼。全片基調温馨舒服,從配樂時常出現的悠揚長笛甚至風笛就能體會到。

而如今的95後或者00後,不一定看得懂本片,但成年人一定能看懂。它關於夢想,關於中年人和兒童的生活經。它讓你知道,什麼是童年裏最珍貴的東西並試圖讓你重拾它們。對比看看同期上映的《竊聽風雲》,你就真的能看出,那些在歲月中丟棄散失的東西對自己來説是多麼重要了。

《麥兜響噹噹》:中年人的喻世明言 篇三

【一】

記不清是哪一次去香港。暴走一日之後,回到酒店,打開當天的報紙。在社會版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電信安裝工,為了養家餬口多裝一些機器,常常加班。前日夜晚,歸家途中他實在太累,便把車泊在路邊小睡一會兒。不料就此一睡不醒。翌日,巡街的警察發現車輛有異,上前查看,才發現司機已經死於車中。可憐此人才三十出頭,便過勞而死,丟下妻子與兩歲的幼兒孤苦伶仃。

再往下看,又是另一則消息:某人體弱多病,一直無法找到好工作,為了治病卻已經欠下不少債務。前日他心灰意冷,在家中燒炭自殺。幸虧鄰居及時發現,報警求助,才免於一死。

丟開報紙,不忍再看。

這就是香港。不生活在這裏,永遠無法明白什麼叫壓力巨大,什麼叫生活艱難。中國內地的中小城市,晚上8點鐘人們已經吃過飯、散過步,端坐在電視機前開始看肥皂劇,而在香港的寫字樓裏,忙碌了一天的白領們才剛剛準備下班回家。這裏永遠都講效率、講速度,地鐵站裏,自動扶梯的運行速度比上海快一倍,大街上,連早起買菜的阿姨都步履匆匆。

這個城市不接受弱者,不養閒人和懶人。如果你失業了,那麼政府提供的唯一福利,便是讓勞工處給你介紹一份新工作。所以,在彭浩翔的《出埃及記》裏,任達華跑過深夜的長街,我們看到牆壁上大大地寫着特首爭取連任的競選口號:“我要做好呢份工!”

這就是香港。

這個城市始終都崇拜權力、成就、地位和金錢。於是,700萬港人在這彈丸之地努力打拼、力爭上游、積極奮鬥、百折不撓,人人爭先,個個恐後。世界上,恐怕很少有一個城市,能夠像香港那樣具有積極向上的拼搏精神。和香港人打交道,他們身上那種敬業與勇氣總是令我無比敬仰。

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強者。所以,這個城市不僅出產了劉德華,還孕育了周星馳。他告訴我們,在香港做一個小人物必需要具備的一個重要特質,就是自嘲。《破壞之王》裏,送外賣的阿銀拼了命、用最爛的方法也要打敗大師兄,為什麼?因為美人愛英雄。只有成為一個強大的、成功的男人,才可以贏得美女的芳心。在《長江七號》裏,一個建築工人勒緊了褲腰帶也要送兒子去上貴族學校,為什麼?因為他希望兒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什麼樣的人才算有用?至少,絕對、肯定不會是一個窮人。

記得大約七八年前,我採訪周星馳,問過他一個問題:“你拍了那麼多電影,但從未拿過獎(指影帝),是否覺得遺憾?”他回答:“是的。”我又問:“拿獎對你那麼重要嗎?”彼時,星爺的國語還十分地爛,無法講太多。但他艱難地從牙縫裏,一個字一個字地迸出一句話:“一、定、要、拿、獎!”這一幕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生於香港、長於香港的周星馳畢竟還是這個城市的產物,他在骨子裏仍然認同這個城市“強者為王”的生存原則,從未加以質疑。他一遍一遍地電影裏講述着的夢想:成名成家、出人頭地,然後萬人仰慕。這也正是香港整個社會奉行的準則。

現在,香港有了謝立文和麥家碧,有了麥太與麥兜(其實麥兜已經誕生20年了,只是仍沒有從幼稚園畢業)。他們是地地道道的香港製造,脱離了這片土壤,你永遠無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二】

麥太是最最最最典型的'香港人,是那種走在馬路上能夠一抓一大把的人。她是一個胖胖的中年婦女,住大角嘴的狹小公寓裏,日日早出晚歸,辛苦打拼,只為能夠給兒子買只雞吃。

偏偏兒子麥兜不夠爭氣,胖胖的,沒脖子沒腰,而且不僅整個人直上直下,就連腸子也直通到底,於是常常需要拉屎。他又不好意思在課堂上舉手要求上廁所,打斷老師彈琴,便只好把屎拉在褲子上。他考試時捨不得用新的橡皮,結果默書只得了“H”(雖然已經很接近A了,但終究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

媽媽送他去聽莫扎特的音樂,希望他可以開竅。但培訓班解散,教授寫來一紙評語:“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

看到這裏,坐在電影院裏的我,淚水突然奪眶而出。一個善良的人,要多少次被人罵成是低能之後,才能夠寫出這樣感觸至深的話來!一個人,要用怎樣悲憫的胸懷,才可以理解原來這個在褲子上拉屎、考試只得H的小孩,這樣做不是因為蠢,而只是因為善良!

多年前,我剛上中學時,看波蘭大作家顯克微支的小説《燈塔看守人》,裏面有句話:“即使經歷了100次的跌倒,他仍然會第101次地爬起來(大意如此)。”當時,深受感動,便據此寫了一篇作文,闡述人生需要有拼搏精神,結果被老師推薦到某中學生雜誌,得以刊用,成為我平生第一篇變成鉛字的文章。但在經過那麼年以後,回頭再看,也只能笑當年年少輕狂。這個世上,到底有多少人會做到第101次地爬起?現時現世,幾人能夠?生活的艱辛,遠非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從書本上能夠了解到。

麥太是最草根的香港人,也是最了不起的香港人,在經歷了那麼多次失敗之後,仍然能夠重新出發(換成是我,能夠有她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的勇氣,已經很好)。這一次,她決定北上創業,足跡踏遍武漢、上海與蘇杭。她拎着小小的行李箱投宿廉價旅館,看着電視台播放更年期口服液的廣告(那是她的又一次失敗),獨自吃着速食麪。這一刻,她在想什麼?導演給了很長的鏡頭,拍麥太站在旅館陽台上眺望腳下的城市,這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是她決定開始新生活的地方。這個鏡頭很長,長到無聊,長到裏面的辛酸都滿得要溢出來。

當然麥太也有高興的時候,那是兒子考試真的拿到了A。她太高興了,忍不住對兒子説:“其實,媽媽在外面,也不算是一頭成功的母豬。”又是一句讓人淚奔的話,大概所有在外面辛苦養家的人都會被這句話擊中最脆弱的神經。哪個人不希望自己是家人的依靠,是摯愛的驕傲?如果一個努力了又努力的男人,回到家,對妻兒説出:“其實,我在外面,也不算是一個成功的男人”,那會是怎樣地令人唏噓?大概只有曹雪芹那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能夠相比。

【三】

現在,我要提的人物是道長。

不要以為兒童都是天真的、可愛的,他們的頑劣與調皮常常會令成年人抓狂。我身邊一個現實的例子,是有人告訴我,昨晚她兒子剛把爸爸的手機扔到馬桶裏沖走了。可是,你有什麼辦法呢?罵他?打他?罰站?不給吃零食?這些方法對一個二三歲的幼兒來講,統統沒有用。因為不超過1小時,他已經忘掉自己做過什麼了。

所以,我們的道長實在太不容易。辛苦教學又怎樣?天天扮成熊貓得了一身皮癬又怎樣?孩子們只會抱怨沒有卡拉OK、沒有AAA電池而已,然後,會在你的煉丹爐裏煮方便麪。對於唾手可得的東西,他們永遠視而不見,玩具永遠是別人的好,衣服永遠是別人的新,為什麼別人有的東西,我沒有?!

大人總愛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總是希望一代勝一代,道長也不例外。更難得他除了有過人的武功,還有無窮的耐心,最最難得的是他找到了一個能夠體會他苦心、願意好好學習的好徒弟麥兜!可是,比武大會上一登場,麥兜還被人痛扁一頓。夢想與現實之間,總是有太大的差距。

道長來到香港(他實在很適合這個城市),麥兜也問了他這個問題:為什麼我那麼努力了,還是會被人扁?道長慢悠悠地回答:“你看,這個牙籤,能在杯子裏浮起來,如果一艘船呢,就需要大江啊,大海啊!”原來,原來,我們只是一根牙籤,只能夠在茶杯裏浮起來。天地之大,卻是無窮無盡。

道長是方外高人,修煉了幾十年,才可以做到寵辱不驚(當然偶爾也會動怒,那是發現徒弟們把祖師爺傳下來的煉丹爐變成了煮麪的鍋,但他也不過是用拂塵打了麥兜的屁股),才可以講出這樣豁達的話來,才可以把成功失敗看得那麼淡然。我輩凡夫俗子,要活到什麼份上,才會明白“這個世界原本沒有奇蹟”這個道理?

也許你努力,終於還是會被扁;也許你挖了很久的寶藏,結果只挖到一坨牛屎;也許你大老遠的趕去,湯姆·克魯斯最終也還是沒有來。生活不過是每天上班、下班、喝茶、聊天,也許做了很多夢,也拼搏了很多次,但你還是沒有發財,還是買不起櫥窗裏那隻LV包包。

這個世上沒有奇蹟。可如果哪一天,你轉過街角,遇到一個多年不見的國小同學,而他又恰好珍藏着當年你送給他的那塊橡皮,那麼奇蹟就已經發生了。

【四】

有人覺得麥兜不好看。

電影院把它當成暑期檔的影片來宣傳,應該是個錯誤。“麥子名兜,字仲肥”、《清明上河圖》等等典故,還片頭出現的大量動畫,這些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恐怕無法理解(也可能現在的孩子知識已經很豐富,我有可能低估他們的智力)。而且影片中出現的熊貓、企鵝、鯨魚、飛向宇宙這些場景,均是來自好萊塢的經典影片,不看過這些電影,大概是不會明白。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以為《麥兜響噹噹》並不適合10歲以下的幼兒。

而且麥兜的故事情節一點也不連貫,非常莫名其妙(貫穿始終的,就是那種無奈),就連飛翔這樣的事,都只存在於想像中(麥兜和媽媽是坐着火車和輪船去武漢的)。但仔細想一想,生活好像就是這個樣子。如果有人問我,《麥兜》到底講了什麼故事?也許我只能回答:一個無財無貌的中年婦女和她的不聰明的兒子的故事,他們做了很多事,結果卻總是失敗,於是,很搞笑。

真的很搞笑嗎?這個故事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的寫照?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無財(才)無貌的,也許在自己眼裏,孩子永遠最天真可愛,但等他長大之後,很有可能既不會成為朗朗,也不會成為姚明,只會成為一個和他父母一樣,極次要、極次要的普通人。

再説麥子這個人物。天才與瘋子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有時大智與大愚之間也難分伯仲。他一生髮明瞭那麼多東西,卻因為太過超前,以致所以無法載入史冊。你説,這是太聰明還是太愚蠢?他一生最偉大的發明應該是那口每一年才走一秒的大鐘,卻因為實在走得太慢太慢,結果被視為廢物。哦,我想起來了,當年伽俐略説地球是繞着太陽轉的時候,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時候,好像大家也認為他們太瘋狂。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以為《麥兜響噹噹》並不適合那些躊躇滿志,認為天下在握的年輕人。

麥兜是給無數辛苦地活着的中年人看的。在經歷了無數的打擊之後,他們需要在麥兜身上重新找到勇氣和力量,需要將麥兜的遲鈍與善良作為堅守下去的最大動力。

謝立文和麥家碧,這對香港的中年文青,他們的《麥兜》、《屎撈人》,本就不是幼兒智力讀物。他們只是化身一隻比屁股還懶的小豬,落在時代的後面,寫下給所有香港人的喻世明言。

《麥兜》,是中年人的悲情童話,不是好萊塢式的普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