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語文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W

國中語文教學反思多篇

國中語文教學反思篇1

?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的一段話:“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實行探究式閲讀教學,為學生搭建一個真正開放的交流平台,變文本解讀為文本賞讀、語言探究,並跳出課文讀課文,可以讓語文課教學呈現新的生機。

老師搭台,學生“唱戲”。把時間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讓學生、教師、文本三者形成整體,讓三者交流、碰撞、溝通。學生可以挑戰文本權威,教師也可以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閲讀教學課堂成了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學生與文本對話、教師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的多向互動的過程。傳統的語文課堂是教師一言堂,是教師的獨白,是一對多的單一交流,而忽視了其他幾種學習方式。語文新課標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討性、自主性的一種學習方式,主張師生、生生等多種互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僅有的學習資源中獲取最大限度的教學效益。

對於新課標,新教材,應當説大部分教師都尚處於學習階段,並無多少實際的經驗可言。也許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誘惑力。自然,我們為之研究的空間也是極為廣闊的。當然,課程改革是漫長和艱鉅的。“路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習新課標,不能形而上學,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歪曲曲解。對於傳統的一套,我們要懷疑,要創新,但又不能完全摒棄。畢竟教有法,而又無定法。不然,我們又會陷入某種教學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這當不是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國中語文教學反思篇2

我以前上《春》這篇課文時是這樣設計的:先整體感知課文,然後逐段講解“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讓學生在課文的誦讀中,體會春天的美景。這一次再教《春》這篇課文,我用新的教學理念作指導,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使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放飛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任何一堂課的導入都很重要,這直接影響着一節課的效率。在《春》這堂課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的思想鬆綁,放飛學生的心靈,我採用了生活感悟導入法。讓學生説説當春天來臨時,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我眼中的春天是什麼樣的?我心中的春天又是什麼樣的?學生的發言很精彩,也很有感染力。同時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活,更多的體現了新課標的“主動、自覺”學習,並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

?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但七年級學生對寫景抒情散文閲讀力比較薄弱,缺乏深刻的體會。為此,在整體感知中我配合了視頻朗讀,讓優美的音樂、流動的文字、清晰的畫面(“春風楊柳、春花燦爛、春雨潤物、春草綠茵、春暖人勤”等)來提升對課文的感知,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每一位學生從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感受到了作品的語言美,表現出極大的求知慾。

二、反覆閲讀文本,讓學生與作品對話。

一篇優美的散文,總是很講究詞藻的,細細咀嚼才能真正領會其美。《春》這堂課上,我注重了閲讀教學,培養學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視頻朗讀,有學生齊讀,整體把握課文;有細讀,深入作者情感;有精讀,品嚐作品的語言之美味。只有在閲讀中注入全部的生命情感,融入全部的人格和心靈,主動地參與並進入文章的情感領域和藝術世界,才會發現作家正向我們走來,和我們傾心交談。

閲讀的重點是鑑賞,是閲讀審美的最高境界,真正的閲讀是善於在文章中跨越文字界線的,發現作者的心理奧祕,領略作品的藝術境界。在《春》這篇課文教學中我創造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邊閲讀邊思考討論以下四個問題:(1)、我最喜歡的是哪一幅畫,描寫的對象是什麼?(2)、在這幅畫中從哪些方面表現了春天的氣息?(3)、文中哪些語句描寫了這一春天氣息?(4)、給這幅畫取一個名字,並説明理由。鼓勵學生大膽地、有創意地去和作者對話,發揮他們的創造潛力,鼓勵他們標新立異,打破墨守成規的框架式教學,讓學生思想之花在課堂上綻放。

三、向課外拓展,引領學生温故。

一篇課文讀完常常不是閲讀的結果,而是新一輪閲讀的開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因此在這堂課上,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品讀,對課文內容進行積極的探究。之後,又讓學生説出關於描寫春的古詩句,小結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穫。將新知與舊知進行了緊密的相連。

總之,這節課按照預設,結果還是比較理想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當然,不論你是教了多少年的教師,也不論你對某篇課文講了多少次,每每過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遺憾,正所謂“學海無涯”“山外青山”!前進的道路漫長而悠遠,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反思與總結,才能使自己前進的步子邁的更穩健,走的更瀟灑。《國中語文《春》教學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

國中語文教學反思篇3

經過幾周的教學工作體驗,感到有一條原則較重要,即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愛學語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用心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簡單愉悦、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靠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親切的撫摸,殷切地期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靠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所在。

二、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説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就應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期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

三、閲讀教學,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我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閲讀的質量。

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我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脱離了自我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狀況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週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湧現,時光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我的寫作個性。

教師能夠允許學生有不一樣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為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我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這是我最近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點思考,現作以上總結,供大家參考、指點。

國中語文教學反思篇4

隨着新課改在全國颳起的大潮流,“小組合作學習”具備課改要求的明顯特徵,在教學中更加凸顯其優越性。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必須具備聽説讀寫的能力。國中生正處於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對於許多文章的理解存在一定障礙,因此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和交流時間。“小組合作學習”是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學習方式,在老師引導的輕鬆、自由的教學氛圍中,使學生建立自信,培養其獨立思考與交流能力。

一、如何組建學習小組

“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是進行學習小組構建的主要思路,教師通過對各班學生的瞭解,將各組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進行均衡,不至於產生較大差別,否則對於小組競爭不公平。組內則選擇能力不同的組員進行優勢互補、共同進步、互相提高。每組4~6人最為適宜,委任一名組長,負責組織學習與討論;委任一名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討論內容;委任一名學習委員,督促並指導同學學習。每位組員都各司其職,互相監督與勉勵,每次的合作對於他們都是充實並充滿意義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也緩解了壓力。但小組成員分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週小組成員的角色需要發生輪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背誦

在國中語文課堂上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木蘭詩》是七年級課本中很重要的一課,要求學生會翻譯成白話文,並且能背誦和默寫。如果全班學生都在老師那兒背誦,那麼時間就會拖得很長,不利於後期的上課進度。這時便可以組建小組,前後左右4個人一組或者是6個人一組,選定責任心較強的同學為合作小組的組長監督組內其他同學的背誦,小組長在老師那裏背誦,由老師制定背誦的時間。比如説學完本課一週後組內的成員都要去小組長那裏進行第一輪背誦,十天後進行二輪背誦,組長要及時地向老師反應小組成員的背誦情況,以便於老師對班上同學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很好的瞭解。

2.情感朗誦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普希金寫的,這首詩以勸説的口吻和緩和的語氣鼓勵人們相信生活。學習這首詩時體會作者的情感很重要,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由的朗誦,在朗誦時要表達出當生活遇到挫折時還依然相信未來的情感,小組內朗誦完後組內成員評選出一名朗誦較好的學生在班級進行朗誦,然後再由老師對這些同學的誦讀情況做一個點評。這樣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其中,而不是以往的學生舉手自薦或者是老師點名朗讀,只有少數幾個人能真正參加到課堂當中。小組合作的形式會讓每一個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能自主地學習其他同學的朗讀方式,也對課文有一個更深的瞭解。

3.加強學生互動

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根據上課內容相關的知識增加學生的小組合作機會,在七年級下冊課本中有以“煩惱”為題寫一篇作文,每個人都會有煩惱,煩惱後面也會有自己的一段小故事。有的人的煩惱是家長總是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有的人的煩惱是寒暑假期間家長安排各種補習班;還有的人是因為和同學之間有點小矛盾。可以就每個人的煩惱為題,讓學

生自由發揮相互探討。給予學生課堂思考與小組討論的時間,並給予他們代表小組發言的機會。這不僅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瞭解,還可以培養學生交流互動的能力,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開導幫助,爭取消除這些煩惱。既展示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又總結小組討論結果,培養自我思考的能力和總結表達能力,同時又達到課堂互動的良好效果。

4.合作與競爭

老師在上課時可以根據上課內容適當的提出相應的問題。例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一文時,文中有描述眼前的紫藤蘿還有作者回憶起過去的紫藤蘿,這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可以就這個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討論之後由組長彙報,組長彙報之後,根據小組內的互動的情況和組長彙報的情況綜合得出評分。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要有組內的合作還要有組間的競爭,有競爭才能相應的促進合作。評分的目的就是要加強組間的競爭和組內的合作,合作與競爭互存,這樣不僅能達到合作的目的還能加強合作的意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創造學生獨立思考與內部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加強內部溝通的能力,建立學生課堂表現的信心。

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課堂不再是由老師主導,而是學生和老師之間共同的交流互動。這不僅促進了師生關係,還加強了同學之間相互的瞭解。語文學習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它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學習,也是平時學生在小組合作的交流互動中所獲得的心得體會,語言的交流能力和傾聽能力也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

沒有合作的課堂教學是不成功、不合格的教學,但如果僅僅將“小組合作學習”轉變為“小組合坐學習”那麼真是課堂教育的遺憾,高效、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與交流學習的能力。

國中語文教學反思篇5

1、教科書是課堂教學的藍本。

因此,“探究性”教材不僅是學生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

教師只有對教材有了深入的瞭解,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導學生分析課文,才能真正形成師生和課文作者。對話。

2、教學用具

任何形式的課堂(包括視聽媒體的使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的手段不應公式化、程式化,如課堂討論或死板、單調,或聽之任之;有些班完全用鼠標代替粉筆,用錄音代替課本等等。

這種教學方法淡化了語文教學豐富多彩的本質,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作秀”的嫌疑,流於形式。

3、教師

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但不應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及時介入,或提出必要的觀點和概括,或適當地展開課文,才能引導探究深入,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

“問問哪裏的運河應該是清澈的,哪裏才是活水的來源。”作為一名教師,“這是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要上上下下地去要它!”

雪萊有一首著名的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其實,現在沐浴在第二輪繼續教育的東風中,享受國家重視義務教育的雨露,就是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美麗春天。

每個語文老師應該創造一個温暖的夏天他的職業生涯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鳥兒在歌唱,花兒香,符合時代的東風,高舉的旗幟課程改革,簡而言之,播種一個紅色秋天祖國的未來。多反省,多清醒,多進步。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下,我們應該不斷反思,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