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年多篇安徽太平湖的導遊詞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3W

2020年多篇安徽太平湖的導遊詞

安徽太平湖的導遊詞(一)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你們來龍窯寨觀光遊覽!

龍窯寨地處太平湖中心湖區,是一個融陶瓷文化、原始風貌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新景點。寨中三面環水,山青林幽,龍窯卧坡,陶具香古,門內的情侶鬆、三姊妹鬆,輕搖綠意,時刻歡迎中外賓朋光臨。

大家看,這是龍窯寨的標誌物—陶輪,左邊是陶坊,上面長如巨龍、張開巨口的就是龍窯,龍窯寨名便由此而來。在講解這些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的陶瓷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有四大發明,造紙、火藥、指南針和活字印刷。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是,除四大發明之外,瓷器也是我國的偉大發明,而且比國外要早一千五百多年,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瑰寶。陶器出現在距今約8020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中,逐漸發現泥土與適量的水混和後,就會有粘性和可塑性,可以用手隨意把它塑成各種形狀,在太陽下曬乾,泥坯變硬,可盛幹東西。當先民們把打來的野獸、山雞用泥包裹好放在火中燒烤,等燒好後再把泥敲開,發現泥經過火燒後變得堅硬,再燒到一定温度後,不僅能盛水,而且耐火,能用以燒煮食物。這樣,人類創造的第一個新物質——陶器就誕生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説,人類學會製陶術標誌着人類矇昧時代的結束。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雖有塑料及金屬容器和飲具,仍無法代替陶器的位置。所以,陶器從誕生之日起,便永遠陪伴着人類。

太平湖水域內燒製陶器的歷史可上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太平湖在商周時期就有硬陶,秦漢時出現釉陶,晉宋時已有完整的陶器可考。如果你們有興致沿湖漫遊,隨手就可拾各類古陶片,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在被湖水洗出的古墓邊拾撿到完整的古陶器。

好,説到這裏,讓我們先仔細看一下作為龍窯寨標誌物的陶輪。陶輪是製陶最原始的也是最主要的工具。是人類製造的最早的簡單機械裝置,是現代車牀的雛形。遠在七千年前,人類就利用慣性原理製造了陶輪。距今四千多年的龍山文化,在製陶上已廣泛採用了輪制技術。今天,我們要使一個輪盤轉動已是輕而易舉的事了。但在六、七千年前或者更早的年代裏完成這一動作,那可算是一個創舉了。我這麼説,大家只知道一個抽象的概念,還是隨我到陶坊看看吧。

這就是陶坊,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説的車間。裏面不大,也很簡陋,但它能把你帶回遠古時代,領略我國古人制陶的技藝和情趣。大家看這牆壁上的陶器,有罐、盆、碗、壺等,共有七、八十個,這都是來我們龍窯寨的四方遊客的作品。雖做得很簡單,但難得那份製陶的樂趣。大家再看這位製陶的師傅,他把泥放在陶輪上,用力轉動陶輪,在轉動中又利用同心圓的原理,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一邊轉動,一邊手捏、提、拉成型,成型後一邊轉動陶輪,一邊用竹刀等工具整型修坯,使內外形狀規整,以後再去燒成,這是除選淘泥、練陶泥後的第一套工序。(製陶師傅邊操作,邊作適當講解)。用這種輪製法做成的陶器,器形規整,器體厚薄均勻,器壁表裏大多遺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也往往遺留線割的偏心紋。大家看清楚了,呆一會每個人都可以試試。不論做得好壞,貴在參與。

下面請各位隨我到外面看龍窯。製造陶器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一道工序是燒成。新石器時代初期,陶器曾有一個平地堆燒的過程,後來人們發明了窯,有蛋形窯、龍窯、饅頭窯等,聞名於世的景德鎮瓷器,就是在蛋形窯中燒成的,而龍泉青瓷就是在龍窯中燒成的。我們眼前的這座窯,就是龍窯。這座龍窯有40多米長,兩邊各有48個煙孔,(取事事發之意)是燒窯過程中調節火候用的。除窯頭窯尾兩大進出門外,靠兩邊還開有兩道小門,供裝窯出窯之用。龍窯是在饅頭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早在東漢晚期就出現了龍窯雛型,到了五代和北宋時期,龍窯已經有了很大發展。

很多龍窯都像這座一樣,多依山勢或土堆傾斜而築,由於窯身細長,高寬不過2米左右,而長度卻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宛如一條巨龍躺卧在山坡上,因而被叫做龍窯。龍窯大多建在南方,因為燒陶需要燃燒的火焰,而發揮長火焰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窯的長度。南方多山,在山坡上砌建長形窯,使在窯頭燒的火焰順着山勢由下向上,升至窯尾出去,這種窯的本身也起了煙囱作用,燒陶的效果很好。1961年,在太平湖北岸發現了三座明清古龍窯址,另有一座清末時期古龍窯,窯內有許多陶器,據説是因戰爭丟棄的。遺憾的是這幾座古龍窯都被湖水淹沒了。

這龍窯的上面,是太上老君廟。太上老君就是道家學説之祖老子的仙稱。大家都知道,先有道家學説後生道教,道教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教義精髓。老子主張“天道自然、天人合人”的哲學業思想,認為世間萬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循環反覆、物極必反,提倡世人應當順應自然、效法自然、知足常樂、與世無爭。説到這裏,大家可能要問:製陶史與道教相差幾千年,如何會尊太上老君為陶神呢?其實,陶文化歸根結底是人類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順應了自然法則的產物,在製陶過程中,又充分了體現了老子倡導的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驗證了老子所説的世間萬物相互轉化、物極必反的道理,陶文化與道教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關於尊太上老君為陶神,還有另一個民間傳説:傳説在很久以前,太上老君造出過很多煉丹的爐子,當他雲遊到人間時,發現沒有燒製陶器的窯爐,於是他點化了窯師,便誕生了窯爐。後來,陶工們每砌建一座窯爐,每燒一窯陶器,之前都要祭拜太上老君。每年的2月15日是太上老君的生日,陶工們都舉行祭神儀式,對太上老君頂禮膜拜,祈求保佑。

大家請隨我上去,到陶瓷展廳去看看。先看看展廳門前的這個木輪子。打眼一看,它像古老的水車,實則是練陶泥的木碾子。將經過選採、粉碎、淘洗、配料的陶泥堆放在這個圓型的石板上,或人或牛推着碾子轉磨,直到將陶泥轉磨得勻細、潤滑,可以放陶輪上製陶為止。

好了,我們去看陶瓷展廳。

這是一間土木結構的土房子。大家可能會説,展廳一般都是寬亮、明淨、高雅的,而這裏也未免太土氣了些。其實,我們認為,中國的陶瓷文化本源於原始和古拙中。泥土是製陶的最基本的原料,所以,我們沒有刻意打造這間展廳,原汁原味,更能貼進這些陶瓷。大家看,這牆壁上陳列着70多件古陶瓷品,其出土年代、品種、色彩、大小都不相同。我國的陶瓷分九個時期的產品,即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夏商西周春秋時期的陶瓷、戰國秦漢陶瓷、三國兩晉南北朝陶瓷、隋唐五代陶瓷、宋遼金西夏陶瓷、元代陶瓷和明清陶瓷。看,這是……(簡要介紹主要陶瓷的年代、出土地及陶瓷特徵)。各位,這些陶器還是歷史學家劃分人類史前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社會到了商代才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階段。在此之前,比較能説明當時社會現狀的就是陶器。在浙江餘姚縣距今7020年的地下堆積層中出土了一隻陶型小豬,這隻小豬與現代家豬的體態十分相似,無疑是當時所飼養的真實豬的縮影。由此可見在7020年前,我國就已開始飼養家豬了。

這是製陶工藝流程的介紹。陶瓷生產的工序是繁多的,主要包括瓷土的選採、粉碎、淘洗、配料、練泥、成形、乾燥、修坯、素燒、上釉、燒成、選瓷、包裝等十多道工序。大家再看這展廳的邊上,堆放着零零散散的製陶工具,這是木杵,是粉碎瓷土礦用的;這是獨輪車,是拉運陶泥用的……這些木船等是窯工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也堆放在這裏。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看了陶坊,看了龍窯,看了陶瓷展廳,但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沒看呢,那就是陶泥。不是什麼樣的泥土都能製陶的,不然,古代的那些陶器在外觀上、斷面上和器形上就不會那麼光滑、勻稱和規整。那麼,什麼樣的泥土才能製陶泥,大家還是隨我到上面去看一下。

我們腳下的這條羊腸小路,就是這裏的窯工用獨輪車拉運陶泥的通道。箇中辛勞,可想而知。在六、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選用的陶土,就是現在稱之為含有高嶺石、雲母、長石和其他粘土礦物的粘土。高嶺石是製造白陶的泥土,出產於景德鎮東西45公里的高嶺村。它的使用不僅對由陶過渡到瓷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且對後世我國瓷器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位,我們現在已經到了龍窯寨的陶土產地。這裏土質紅軟,樹葉搖翠,空氣清新、寧靜幽美。這兒的陶土雖不是道地的高嶺土,但土質同樣優良。不要以為這是粗糙的砂粒土,這種砂粒經水一泡,便會變得十分粘軟。粘性大,氧化鐵含量很低。氧化鐵含量低,陶器的胎骨顏色就趨向潔白,可以用更高的温度燒成。我國原始社會的陶器含鐵量有時竟高達百分之九,而到了周代已降低到了百分之二。選擇陶土不僅要除去泥土中的砂粒和草根等雜質,而且要降低它的含鐵量。這在製陶技術上是第一個重大突破。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遊覽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們對古老龍窯、對中國傳統的製陶工藝、對太平湖流域的陶文化和風俗,都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

我們已在遠古的陶瓷文化中暢遊了一番。很高興能有機會給大家服務,但願龍窯寨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謝謝大家!

安徽太平湖的導遊詞(二)

各位遊客,大家好!

你們現在來到的是國家AAAA級景區“太平湖”。我是這次太平湖之旅的導遊員,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之前,大家充分領略到了黃山的奇險雄偉,深度感受了蓮花佛國九華山的莊嚴神祕。現在我們將投入黃山情侶的懷抱,體會太平湖的柔情麗質。

為讓大家旅途圓滿,我要跟大家特別説説一定要記住三“穩”,哪“三穩”呢?一是上下船時要等船停“穩”;二是在船上或岸邊拍照時要站“穩”;三是相機和衣物等貴重物品要拿“穩”。這樣就可以旅途安全,沒有遺憾。

(上船)

眼前大家看到的的就是太平湖,太平湖風景區位於黃山北麓、九華山東南,在安徽“兩山一湖”黃金旅遊線路中佔據重要位置。有説是“鑲嵌在黃山與九華山之間的一顆璀璨明珠”,太平湖屬高山峽谷型湖泊,四面環山,水域絕沒有污染源,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世界”,山青青,水碧碧,太平湖的特色體現在一個“綠”字上面,所以又有“江南翡翠”之稱;有人將她與瑞士的日內瓦湖比較,而太平湖的湖光山色更勝一籌,所以又稱為“東方日內瓦”。

太平湖的自然美景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在這裏呤詩作畫,著名歌唱家在這裏一展歌喉,著名導演王扶林拍攝《紅樓夢》《黛玉北上》時悔恨自己認識太平湖太遲,感慨:“我每天來感覺都不一樣,真是好山好水看不足”…… 從喬石、李瑞環、王光英、李鐵映、吳學謙、回良玉、蘇步青、趙樸初等中央領導到省委、省政府領導都先後考察過太平湖,並對太平湖的綜合開發利用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兩山一湖”安徽省旅遊拳頭產品,帶動安徽經濟騰飛的戰略決策。

“太平湖”曾獲得“全國最美的地方”、“中國熱點旅遊勝地”、“國家重點水利風景區”等一大批殊榮。同時這裏也是“國家濕地公園”,所在的太平湖鎮也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其實太平湖就是人工湖,是因為陳村水電站蓄水而成的水庫,原稱“陳村水庫”,因為水淹沒的地區絕大部分在黃山區。而黃山區原來是太平縣,大家旅遊都要圖個吉利,太太平平多好呀?1979年就改稱為“太平湖”了。

太平湖狹長,從空中俯視,太平湖就象兩條栩栩如生的巨龍橫卧於羣峯之間。水下是公元前120年所建“陵陽縣”原址,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都一直是石台縣治所在處。建設太平湖搬遷了“太平”、“石台”兩座縣城,成了湖底古城。眼前看到的陵陽山傳説是漢代陵陽首任縣令竇子明得道昇天之處。這裏可是風水寶地呀?

大家再看那一層層盤山繞坡的茶園,表明大家進入名茶之鄉了。1955年原產地是太平湖的“太平猴魁”就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與主產地是黃山區的“黃山毛峯”均列全國十大名茶之首。“名山名水育名茶”,歷史上太平湖綠茶就在全國佔據重要地位,揚名世界。明清時期太平湖茶就是朝廷貢品,所以稱為“貢尖”,也叫“奎尖”。1920年,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舉辦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中國送展的名茶“太平猴魁”幾經評審,終以其卓越的內質征服評委,冠蓋羣芳,脱盈而出,榮膺金質獎章榮獲一等獎章和證書。20年在國際茶博會上獲得“綠茶茶王”稱號。

現在,“太平猴魁”、“黃山毛峯”是我國款待外賓的專用禮茶。國家幾代領導人十分看重黃山名茶。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送給周恩來總理一包禮品。尼克松對周總理説,這是世界上最希罕的,是我們美國人從月球上帶來的,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包月球土。而中國總理周恩來贈給尼克松總統的是一包“太平猴魁”茶葉,周總理自豪地説,這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珍品,是我們的人民之情。

20年5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主席--遊覽黃山,中央警衞廳指定江在休息時喝茶選用全國十大名茶中的太平猴魁和黃山毛峯。接近十點鐘時,江一行到達西海賓館。按規定上山時喝黃山毛峯,回頭時喝太平猴魁。江一面和大家談笑風生,一面和王太華書記端起了茶杯,他們先放在鼻子下聞香氣,接着淺嘗一口,然後江的臉上就浮現出欣喜的笑容,對王太華書記説“好茶”,兩人同時舉起了杯子,欣賞杯中的茶葉。休息以後,起身去排雲亭,江站起身後,挪移兩步,又反轉身將茶杯端起,送到嘴邊,一飲而盡。

而早在1999年,朱鎔基總理訪問美國的時期,江就委託朱總理帶給他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時的老師顧毓琇的禮品就是黃山毛峯茶。1999年4月9日,朱總理在美國華盛頓布萊爾賓館看望顧毓琇老師,並代表向其贈送一包名茶黃山毛峯,祝願他健康長壽。顧毓琇老師感謝江--的深情厚意,並囑咐朱總理為國珍重,又贈其“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誠者有信、仁者無敵”十六字真言,被傳為佳話。

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出席在俄羅斯舉辦的“中國國家年”展覽會上,原本入圍國禮茶的全國各地茶葉有太平猴魁、黃山毛峯、六安瓜片、綠牡丹、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鐵觀音、大紅袍和雲南普洱茶9種。而--贈送普京總統的國禮茶只選產自胡--家鄉安徽的名茶4種,即太平猴魁、黃山毛峯、六安瓜片和黃山綠牡丹。當-將這份精美貴重的國禮茶親手送給普京總統,與普京總統一道步入展覽大廳,來到太平猴魁茶的展櫃前,中茶公司老總笑着對普京總統説:“這是我們--家鄉的茶葉”。胡--幽默地對普京總統説:“是我小時候喝的茶葉。”一貫來不苟言笑的普京總統這時候歡欣而笑,頓時一種親切歡快的氣氛融和在兩位大國的最高領導人之間。

猴魁茶之所以有此殊榮與它的生長環境密不可分。猴魁茶產在海拔800米的高山上,茶園是完全自然形成和生長的,夾雜在花草灌木叢裏,吸收着奇花異草的精華。沐浴在終年的雲霧之中,因此而滋養出猴魁茶獨特的香型和風味。

太平湖在陳村大壩蓄水之前,茶農們所製茶葉都是從青弋江運送到蕪湖、南京等地銷售的。到過南京的人會感覺太平的普通話與南京話非常相似。這裏有一説法。説是明清時太平的茶商在南京非常出名,經營太平茶葉的茶館多,而能進茶館的不是達官,也是顯貴。當時的南京把進茶館品太平茶為之時髦,所以把太平話也為之時髦話了。眾人仿效,太平話就演變成南京話了。

當時,在這一流域就出過許多有名的茶商。特別提到的是劉敬之。他與周恩來有段奇緣。1939年春天的故事,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到皖南視察新四軍的工作,被國民黨得知,緊緊追捕。在太平湖新明鄉三門,茶商劉敬之將周恩來掩護家中,躲過追捕。然後劉敬之安排了一條運送茶葉的商船,巧妙的將周恩來隱藏在竹製大茶簍中,安全的護送出去了。周恩來住在三門的時候,曾為劉敬之題過一副字:綏靖地方,保衞皖南、為全聯導、為羣眾倡。解放初,劉敬之曾作為大地主誤入牢獄,被周恩來的一封親筆修書救出,劉救周,周救劉這段奇緣是黃山區家喻户曉的佳話。

“太平猴魁”之所以成為名茶,除產地自然條件外,製作過程十分考究。茶的採摘只在每天日出霧散前的個把小時裏,帶霧採,帶露歸,這樣,就保存了高山茶的靈氣,而且,帶露採回的茶葉保持着鮮活的形狀,便於精選加工。猴魁茶的精選一律要符合兩葉抱一芽的標準,也叫“兩刀一槍”,猴魁茶的炒制烘乾也完全由手工完成,茶葉做成後具有扁、平、挺、直的特點,色澤蒼綠,白毫含而不露,泡上一杯,立刻奇香撲鼻,細細品上一口,頓覺神情氣爽,滿口生津,回味無窮。

安徽太平湖的導遊詞(三)

太平湖是安徽最大的人工湖,也是自然生態維護最佳的綠色風景勝地。來自繁華都市的客人稱太平湖為“天然氧吧”,到此考察的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則稱太平湖是“地球上最純淨的綠色家園”。太平湖在解放初期還是一條流了五千年的大河,河的兩岸是山城古鎮,河的下游便是有名的青弋江。1957年,原蘇聯國家承諾援助中國修築100個水利工程,修建陳村水庫便是其中之一。陳村水庫在太平縣(也就是現在的黃山區)與涇縣交界的地方,當時一同設計修建的還有浙江的新安江水庫。如今新安江水庫成了千島湖,陳村水庫改名成太平湖。太平湖在1970年建成並開始蓄水,在此之前,搬遷了兩座縣城,一座是原太平縣城,一座是石台縣城,原來河流兩岸的居民都搬遷移民到別處去了,古老的集鎮被淹沒水底,成了湖底老街。就這樣,流淌了幾千年的河流轉變成現在年輕秀麗的太平湖了。

太平湖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於黃山北麓、九華山東南,是鑲嵌在黃山與九華山之間的一顆明珠,黃山的仙水和九華山的佛水,匯成了太平湖的聖水。太平湖水域面積為88.6平方公里,為杭州西湖的17倍,最寬處有6公里,最深處有70米,平均水深40米,屬國家一級水質。著名詩人朔望曾這樣讚美過:“天池無此親切,太湖無此幽深,三峽無此青翠,灕江無此煙雲,富春無此高寒,西子無此胸襟,乾隆無此眼福,江南無此水程。”太平湖除了保持着原有的灌溉、發電、水產養殖等功能外,近年來在旅遊業上發展很快,確立了“兩山一湖、綠色之旅”的線路和品牌,很受海內外喜山樂水遊客的青睞。太平湖交通便利,合肥—銅陵—黃山高速公路正在建設。景區內修建有多家星級賓館,為光臨太平湖的各界人士提供了舒適優雅的住宿環境和療養休養的寧靜場所。太平湖的中心湖區開發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的景點——八卦城、猴鹿島、龍窯寨、太平灣,另外太平湖還設有多種遊樂項目:多功能限深泳池、牽引飛傘、牽引滑水、水上摩托等。由於時間倉促,我們今天只能去……

當地政府在開發旅遊資源的同時,着力保護太平湖的生態資源,1992年,太平湖景區內的森林資源被列入國家森林公園的範疇,1996年,又被國家環保局列為全國唯一的旅遊型生態示範試點。20--年,又被國家水利部命名為首批全國重點水利風景區。目前,太平湖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5%,野生動物300多種,植物800多種。

大家來到這裏,除了欣賞太平湖山青水秀的風光,可能也想對太平湖所在地黃山區有個大概瞭解,在此,我向你們簡單介紹一下。黃山區位於皖南山區的中心,黃山154平方公里的風景區全部坐落在黃山區版圖之內。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唐天寶十一年(752)設立太平縣,太平縣名沿襲了一千年,1983年12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縣級黃山市,1987年撤消原徽州地區成立地級黃山市,原太平又改成黃山區。黃山區的總面積1669平方公里,人口約16.2萬左右,是一個土肥水美、民風純樸的小山城。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黃山區為了保護旅遊業的健康發展,基本上沒有工業和對環境產生危害的其它行業。黃山區的經濟結構以旅遊和林茶業為主,地方土特產品也極豐富,主要有茶葉、香菇、幹蕨、筍乾、獼猴桃、香榧等,這些土特產品出自大自然,沒有任何污染,深受遊客喜愛。太平湖還是全省重要漁業生產基地,盛產各種淡水魚。

我們的遊船現在正處於太平湖最寬的水域,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北上的鏡頭就是在這片水域拍攝的。這裏還曾舉辦多次國際性的體育賽事。如世界華裔華僑龍舟賽、中日摩托艇對抗賽。陵陽山對面的摩托艇學校是全國唯一的一所摩托艇學校。26屆奧運會皮划艇雙人劃冠軍,賽前就在此進行高住低訓式特殊訓練,即晚上住在黃山光明頂,白天到這裏練兵。在太平湖大橋未修通之前,這片水域還是連接黃山到九華山、合肥的交通要道,由汽車、輪渡運載着南來北往的客人。自從1996年11月26日,太平湖大橋建成通車後,太平湖的輪渡也就光榮退役了。太平湖大橋是獨塔單索斜拉橋,全長380米,共有四個車道,在同類橋型中居亞洲第一。太平湖大橋的建成,大大縮短了黃山至合肥的距離,也為太平湖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請大家再向南看,那有一座長長的懸索斜拉橋與之相連的湖心島,它叫白鷺洲,太平湖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了眾多鳥類在此棲居,有白鷺、白鷳、大雁、山鷹、鸕鶿、野鴨等。白鷺洲就是以島上原來棲息着大羣白鷺而得名。白鷺洲現在建有賓館式別墅羣,在白鷺洲的前沿位置,就是有名的眾家山新石器遺址所在,水位比較低的時候,裸露的淺灘上隨處可拾各類石器,有石刀、石斧、石矛頭等,造型薄巧精緻,這些石器證明了太平湖地區早在5020年前就有了人類歷史文化。

白鷺洲頭聽風雨

請大家再看北面那座最高的山峯,那叫陵陽山,登陵陽山頂,向南可見黃山後山諸峯,向北則隱約可見九華山的佛光勝境,向下俯瞰是一湖晶瑩澄碧的太平湖水。唐朝詩人李白在天寶十三年間曾到過這陵陽山,並留下“杜鵑花開春已闌,歸向陵陽釣魚晚”的詩句。當時詩仙是聞聽漢代陵陽主簿(縣令)竇子明在此山修煉得道昇仙,便輾轉於此,尋仙訪道。李白自涇縣的桃花潭溯流而上,一路上都留下很多詩篇,其中《贈汪倫》流傳最廣。説起這首詩,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典故。相傳當時涇川名士汪倫為了一睹詩仙風采,便投其所好,修書一封説“先生好遊乎,我這裏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我這裏有萬家酒店”。於是李白欣然前往,卻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汪倫解釋道:“桃花開時,花瓣隨水香飄十里,故稱‘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則為一户姓‘萬’的人家所開一間酒肆。”雖然汪倫的自圓其説有些牽強,但他的真情實意仍然感動李白,故此留下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傳唱千古的佳作。

請大家順着我的手指看北邊那一道起伏有致的山巒,是不是極象一位安祥入睡的美人?這位睡美人體態豐盈,素面朝天,輕輕枕着水鄉的温柔,在一個千年的夢中等待喚醒她的王子。我們太平湖素有“黃山情侶”的美稱,既是情侶,自然有定情之物,大家看那湖岸處與碧水相銜的地方有一道金黃色的帶子,恰似姑娘頸項上戴着的金鍊,這金鍊想必就是黃山贈於他的姑娘——太平湖的定情物了。

“湖山好處便為家”這句話,是“五四”時期與冰心、林徽音齊名的女作家蘇雪林所言。蘇雪林女士就出生在我們太平湖畔的永豐鄉嶺下村。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裏,一個深山裏的小女孩能夠衝破社會、家庭的重重阻力,讀了私塾之後又考 進安慶女子師範,後又出國留學法蘭西,憑的不僅僅是天賦智慧,還有常人所沒有的堅韌不拔的毅力。蘇雪林女士一生著作等身,出版有五十多本書著,代表作有散文集《綠天》、小説《棘心》、學術論著《屈賦新探》等。蘇雪林女士解放後移居台灣,在台南成功大學執教50多年。1998年103歲高齡的蘇女士為了了卻50多年的思鄉情,在學生的陪同下又回到故里,回到舊貌換新顏的太平湖,回到了仍記掛着她、等待着她的童年故居——嶺下村。 來源

安徽太平湖的導遊詞(四)

太平灣位於太平湖中部彎曲處,遊船繞過平龍山半島茶園區,前行左轉就到達的太平灣景區。俗話説“不遊太平灣,來了也冤枉”。此景區是太平湖上一處具有豐富喀斯特地貌的景區,“灣內有島,島中有洞,洞中有河”的詩情畫意,景區內景點主要有燕崖石林、瑤瓏洞、月涯灣等。燕崖石林巧奪天工的太湖石構造及百餘米長的“一線天”裂隙都令遊人歎為觀止,瑤瓏洞內鐘乳石林立,地下河貫穿全程,洞深約1500多米長.洞內有四大景觀:海底世界、雲龍宮、羣英堂、瓊瑤廳。整個溶洞是鐘乳石石筍組成的石林,是太平景區一處豐富的石林奇觀,一處有特色的遊覽點。

燕崖是瀕臨月牙灣的懸崖峭壁,因燕老鼠(學名蝙蝠)築巢棲居其上而得名,從島上俯視太平灣,其全貌盡收眼底。湖灣其形似月,故稱月牙灣。月牙灣上方有一巨石,因瀕灣而立,故有“望月石”之稱,巨石中有一棵四季長青、木質堅硬如鐵,屬楠木科的樹種,當地百姓稱着“鐵李木”,據推斷這棵樹長在這塊低質石灰巖中有近百年之久,又被稱為月宮中的桂花樹。燕崖內有一深近80米高30多米寬僅一米左右的巨大裂縫。裂縫內10米處向上看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有裂縫,將上方巖石分成八個巖面,故稱“八面天”。兩條縱橫交叉的一線天,形如十字,信仰基督耶蘇的人們説是上帝造化的,堪稱一絕。有的説是四五萬年前的一次地殼運動,將巖石拉成的;有的説是西遊記中的孫大聖當年就是從燕崖頑石中蹦出來的;還有一種説法,燕崖原名叫牛形山,山中有一牛怪時常作害傷及牲口及小孩,因其躲在巖石之中,天兵天將幾次都奈何不了它,後來由雷神配合一個大響雷將頑石劈成十字架,使牛怪無處藏身才被捉拿送往天庭伏法除卻作孽人間的一害。

裂縫石壁陡如刀削,感到奇怪的是中部東面壁面猙獰,陽剛之氣十足,而西面潮濕潤滑,爬滿青苔,這就是陰陽面奇觀。崖壁上還有許多鍾乳,如“護崖神鷹”“鐵枴李的酒葫蘆”“松鼠下燕崖”等景觀,擁有有許多神話傳説。

護崖神鷹保佑遊客平安與地方太平極為靈驗。在燕崖開發成旅遊景點的初期,石巷仍是蝙蝠的理想棲息之所,飛舞的蝙蝠時常撞着遊人,雖給人三分驚嚇,卻增添了七分野趣,尤其是人將蝙蝠視為吉祥的生靈,以碰到蝙蝠為慶幸。數百隻蝙蝠倒掛在崖壁上,成為別處無法見到的一道奇觀,當晨吸引了八方遊人,感到遺憾的是遊人一多,人與蝙蝠爭環境,蝙蝠也就另覓棲息之所了,現在只是“常回家看看”,只有幸運的遊客才能見到可親可愛的小巧玲瓏的蝙蝠了。

在未成旅遊景點之前,燕崖當然是蝙蝠的大本營,當地村民都認為燕崖是一條通向東海的神祕遂道,根本不敢貿然進入。在30多年前,一羣村童捉迷藏,有一個七八歲的男孩鑽進了石崖,躲得全村人找了整整七天均不見蹤影,除了挖地三尺,村民們思來想去就剩下一處陰森恐怖的燕崖未找了。當時儘管晴天白日,十多個膽大的村民打着火把手持大砍刀進燕崖尋找,在燕崖內發現那個孩子熟睡在一塊石板上,旁邊還堆放着一些山查、獼猴桃,桃李等野生果實。據男孩回憶,剛入黑洞洞山崖內,軟冰冰的蛇從他的腳上竄,黑壓壓的蝙蝠一個勁地往他身上撞,他嚇昏到了,肚子餓醒了,他看到一隻大鷹銜着一個桃子送給他,一直依靠蒼鷹銜來的山珍野蠻果維生度日,蒼鷹並守着他的身旁驅趕毒蛇與其它侵害他的飛禽走獸,從頭看看崖壁,果然有一隻蒼鷹站立在石壁上。

酒葫蘆是鐵枴李愛慕太平湖下游桃花潭萬家村美酒,喝得酪酊大醉丟失的。當時正值夏炎熱得難受,於是騰雲駕霧尋找一處清涼之地消暑,在雲端發現燕崖就按落雲頭入崖納涼熟睡,崖內空穴來風,勝似空調,一覺醒來幾乎誤了與何仙姑約會的時間,倉促之間忘了帶了酒葫蘆。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當鐵枴李大仙再來尋找酒葫蘆,崖頂樹木蔽日又因他醉得兇未曾記住方位,找了一陣子未找到。心想,我是大仙吝嗇一個酒葫蘆,葫蘆裏剩下的半瓶美酒就讓有運氣碰上的人去享受吧。

神鼠下燕崖,説來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崖頂樹林茂密,四季野果不斷,這些果實憝透掉落崖內後,由於罕無人跡,又是一個天然恆温冰箱,這些山珍果實常年不變質,其味酸甜無比,神鼠貪婪野果,一直躲在崖下享受美食。

崖內接近巷頂胡有一巨石僅憑兩個點撐在左右崖壁上。據測算懸於空中的巨石達200噸,可與黃山飛來石相媲美。20--年7月7日中午11:分,正直上空一架噴氣式飛機作加速振動大地,“轟”得一聲巨響,巨石墊地,當時崖內有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的35位遊客正在興致勃勃地觀景,以為是炸彈爆炸或地地震,當時硝煙滾滾,恐怖之極,迅速撤離崖外,有幸的是隻有兩三人在奔跑時在崖壁上擦傷了手臂,無任何人員受傷,真是有驚無險。定神後幾位教授風趣地説,是有神鷹、神鼠的保佑,我們再回到崖內將鐵枴李大仙哪半葫蘆美灑喝掉壓壓驚。現在儘管少一了道景觀,但也排除了一處安全隱患,遊客行走於燕崖之中不必擔心飛來石落在頭上。飛來石“飛”走了,旁邊一道神象指路的“神象”因無須指路而下崗迴天庭去了。

崖頂林木森森,雖是石灰巖為何生長各種樹木,據林業專業人士考證樹中多達50多種,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攀上崖頂來到石林景區小憩,在方圓2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一座起的石山似人狀物,看什麼象什麼,這一堆堆玩石潔白光滑,大大小小的洞孔多達千餘處,有神仙點化之説,有火山巖漿之説,有人工開鑿之説,有冰川遺址之説,有神人訓練一指禪之説,簡直就是一個大迷團。這裏又是一個極佳的觀景台,近處湖灣似月崖彎彎,遠處一座象鼻形青山,將寬闊的湖面隔成S形,舟楫點點,漁歌互答,波光鱗鱗,水天一色,美不勝收。

我們穿過這片茶園,順着小溪逆流而上,大約行走400米,就到太平湖奇石最美的海底世界般的瑤瓏洞。這裏屬龍門鄉管轄,龍門凍柿在皖南都很出名,如果您秋冬季節來這裏,一定會品嚐到甜蜜的龍門凍柿;還有一樣美味佳餚,那就是蘿蔔燒魚火鍋,鮮美的太平湖魚,加上甜甜的山蘿蔔和溪水,用碳火煨着,味道鮮美無比。瑤瓏洞的特色就是宛如一座海底公園,有維妙維肖的海底動物,如海龜、海豚、海蜇、海狗、海象;有栩栩如生的海底植物,如海蔘、海帶、海藻等。

大家看到的這個洞口,只不過是一座普通的石灰窯,它卻是發現瑤瓏洞的原因。民工在採石礦燒石灰打眼時,鋼釺掉入洞中,人們才知道這座大山之中遠隱藏着一個巨大的溶洞。

請大家再看“瑤瓏洞”三個字,按照習慣,應該從右至左排,但為什麼這三個字是從左向右排列呢?因為它是1996年才發現的,也許它的形成有億年,但是被世人認識只不過是十幾年的事情。瑤瓏洞分水洞和旱洞。這一股清泉就是從水洞中流出來的,四季不斷,礦物質含量十分豐富,是天然的礦泉水,水温常年保持在20℃左右,可飲可浴。初步探明流程達20餘米,限於條件,至今仍未開發,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是旱洞。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海底世界。請各位回頭看左邊,我們剛才是從犀牛的脖子底下鑽上來的;右邊是一隻巨大的海蟹,統稱犀蟹把門。

海蟹上方的層層巖石如海浪翻滾,洗得這千年海底靈芝玲瓏剔透。我們再轉過身向右看,路旁的這一動物象什麼?海豚!是一隻維妙維肖的海豚。它在幹什麼呢?請大家抬頭向上望,它在偷看鷹龜接吻呢!上面是一隻飛鷹,下面的海龜正伸着頭。

接下來我們去雲龍宮。請大家看宮頂,有一條神龍的尾巴。俗話説,神龍見首不見尾,平常人們所説的龍的尾巴都到那幾去了呢?原來它在這兒。今天各位有幸能夠見到龍尾,也是大家的幸運。這裏還有一天然石盤,水體清澈見底,只要在裏面洗洗手,就能給大家帶來好運。再向右看是海狗望月,八仙過海。左邊的這一隻巨大的海龜,自然就是洞中的龜王了。

喜歡看言情小説的朋友,一定會十分熟悉瓊瑤這個名字。現在我就來到了瓊瑤廳。為什麼叫瓊瑤廳呢?等大家閲讀了這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以後,自然就會明白。我們的前面就有龍王的神器“定海神針”,也叫小蜜傍大款,還有人説它是兩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加上前面這個破頭石筍,算是兩個男人與兩個女人的故事,其中一個男人還受了傷,被打破了頭。請大家再向右低頭探望,裏面有許多美女在洗桑拿,也稱之為“東方維納斯”。這些都是三分形像,七分神像,大家可以自由地想象。

最後我們去減肥巷。經過這條石巷,需要大家收腹、側身,大腹便便的男士和雍容華貴的肥姐,可要吃點苦了。各位不要擔心弄髒了漂亮的衣服,因為這海底的石頭被海水沖洗得乾乾淨淨。左邊大家看象不象海帶?也有人説它是一架巨大的手風琴。現在我們轉了一個圈,又返回到了雲龍宮,瑤瓏洞的遊覽就結束了。

遊船出太平灣,繼續前行,下一個參觀景點是太平湖精華部分黃金島,由於這段路程較長,一路給你們灌輸了不少太平湖的方方面面的知識,下面給大家放鬆一下,聽我來唱幾首讚美太平湖的歌曲。

一湖太平水

一湖太平水,黃山添嫵媚,幾回見你幾回醉,別提有多美,一湖太平水,宛如夜光杯,太平二字多珍貴,千萬別碰醉。

太平湖

你也匆匆,我也匆匆,來到這裏卻能從容,水比明鏡,心如明鏡,這裏只有純潔的心靈,也許我是一葉孤舟,也許你是一片帆影,只要來到這太平的世界,就會得到那份安寧,你也多情,我也多情,這裏卻不會華髮早生,水也透明,心也透明,這是最容易心靈相通。也許我有一天風雨,也許你有萬里前程,只要來到這太平的世界,就會共享一生太平。

美麗的太平湖

心不能漂泊,愛等着傾訴,久久盼着你啊,太平湖,情不再愁苦,人不再孤獨,因為有了你啊,太平湖。你是一汪月亮七年級圓到十五,你是一雙眼睛藏着深情無數,想你歲歲年年,愛你朝朝暮暮。

春也有情韻,秋也有風度,多姿就是你啊,太平湖,喜也會歡笑,悲也會痛哭,多情就是你啊,太平湖。你是一顆明珠自會風流千古,你是一面明鏡映出黃山畫圖,想你想得好苦,愛你情到深處。

安徽太平湖的導遊詞(五)

中國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藴博大精深。而茶文化也是一支奇葩,太平湖茶文化具有獨特性。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介紹的是採茶習俗

1、看戲:

茶區有采茶前看戲的習俗。20世紀30年代,太平、石埭一些大茶莊,於每年春茶開園前舉辦“財神會”,從蕪湖、南京請來戲班演戲,茶農過足戲癮後,揹簍上山採茶。豐年,還於茶葉採製出售後,請班演戲或自演自娛,以示慶祝。

2、購物:

茶區多為深山區,長期交通閉塞。茶農每年於採茶前,往返數十里路,備足整個茶季必需的生活用品,然後再開園採茶。餛飩挑子,貨郎擔子也於茶季紛紛到茶區趕場做生意。備足生活用品再採茶的習俗一直延續到20世紀70年代。

3、採茶:茶區學校還有放茶假的慣例。從舊時的私塾、學堂,到建國後的公辦學校,每逢茶季放假10—15天,每逢茶季,茶農不僅約請親戚朋友協助採茶,還從皖北、沿江的貴池、青陽、樅陽等地僱傭年輕女子幫助採茶。長此以往,每到茶季,幫工採茶的客籍姑娘結伴來茶區採茶。茶農於開園的第一天,備足酒菜,置辦開園酒,招待採茶人。

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平湖人的飲茶習俗

1、清飲綠茶:境內居民自古習慣清飲綠茶。史載,三國時縣境屬吳地,境內居民始飲茶,至唐,飲茶之風興起。至宋,飲茶之風盛行,茶,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歷經元、明、清,直至20年,除戰亂重災年份外,飲茶之風,經久不衰。

舊時貧窮人家飲粗茶,謂之“老瓜片”,富裕人家用細茶。20世紀80年代後,尖茶、細茶、名茶進入平常百姓家。粗茶汁多味濃,慣以壺沏之;細茶味淡香濃,多以杯泡沏,民間謂之“粗茶細吃,細茶粗吃”。

夏季飲茶,以清飲綠茶為主,兼飲菊花、麥冬涼茶,防暑降温。農民上山下地耕作更離不開茶。農村飲茶大多習慣茶壺沏泡,少數人家沏泡杯茶待客。

冬季飲壺茶者,常以火桶煨之或茶桶焐之,以保持熱量,隨喝隨倒。

20世紀80年代後,城鄉逐步改飲杯茶。鎮境有喝大碗茶的習俗,多見於車站碼頭、田間勞作、施工現場、茶棚茶攤。喝大碗茶,方式雖較粗獷,但它簡便易行,貼近生活,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與稱道。

境內有以茶代酒習慣,一些因病、因量或忌酒之人,在酒席上為不失禮節,以茶代酒應酬。

2、飲茶健體:境內人有飲“朝茶”、“午茶”、“夜茶”的習慣。清早洗漱後,沏上一杯高山茶,茶香撲鼻,佐以生薑、大蒜、麪食等茶點,細品慢嚥,情趣盎然。此乃健身之妙道,民間故有“朝可不食,不可不飲”之説。有時午飯後,濃茶一杯,可消食健胃,夜幕降臨,一杯香茗飲庭院,一晝勞作的疲倦頓消,取而代之的是逍遙,輕鬆與愜意。冬夜,熱茶伴火爐,融融暖流彌心田。飲夜茶,講究個舒適隨興。

3、施茶行善:唐天寶年間(742~755),境內居民就把施茶作為行善積德之舉而為之。行善之人多在山嶺關隘和路口要津建茶亭,設茶棚,供過往行人休憩解渴。後人一直傳承施茶行善之美德。不論是茶攤、茶棚、小吃、店鋪,還是平常人家,只要有人尋茶解渴,一概施予。

20世紀80後代後,境內旅遊快速發展,旅遊景區施茶賣食的去處隨處可見。

4、逢事必飲:親友聚會聊天要飲茶,家族議事要飲茶。田區插秧要吃開秧開門茶;農村建房要吃上樑茶;喬遷新居要吃“喬遷茶”;舉行婚禮,夫妻要喝“交杯酒”、“和氣茶”;生子添口親朋賀喜要吃口子茶、滿月茶;老人做壽吃麪飲壽茶;老人辭世,都以茶煙敬謝前往悼念者和助事者;酒席前後主人要擺上茶點、茶具,供客人飲茶。

中國是禮儀之邦,黃山人也十分注重茶禮

1、客來敬茶:客氣人家還配以水果、瓜籽、花生等茶點。若是遠客、稀客,主人還要用“雞子茶”(糖水蛋)招待。貴客臨門,正月來客,舉行婚禮,親女婿上門,講究吃“三茶”,即棗慄茶(蜜棗煮板栗下茶)、雞蛋茶(以五香蛋下茶)和清茶。春節期間,親友串門,總要先泡一杯茶,然後端上內盛茶點的“七子盒”、“五子盒”,(均為糕點盒、前者分7格,後者分5格)品茗敍談,相互祝願新年幸福,恭喜發財。大多數人家還給客人端上“茶葉蛋”(又名五香蛋),謂之“端元寶”(祝客人發財意)。

2、以茶納聘:訂婚稱“下定”、“定事”,又稱“吃茶”。古代黃山腳下訂婚叫“納聘”。“吃茶”一語可追溯至元代。男方送往女家聘禮中的茶葉或茶籽,其意為借茶樹不可移植,象徵婚姻堅定不移。所以在彩禮中回送茶葉或茶籽,成為農村訂婚一大習俗流傳下來。建國後,茶納聘的習俗逐步淡化,但還有人稱女子訂婚為“吃茶”、“受茶”。姑娘“受了茶”或“吃了茶”,即言其已訂婚。

3、借茶行禮:舊時,晚輩對長輩往往以茶行禮敬孝。婚嫁新娘,第二天清晨向雙親行跪禮敬茶,表示盡孝的開始。同時,還為住在家中的親戚中的長輩敬茶,先敬舅舅(民間稱“孃舅大似天”),然後按輩份大小、依次進行。長輩受茶後,要掏出紅包放於新娘託的茶盤內。晚輩與長輩之間,發生口角或鬧出矛盾,調和人囑晚輩或欠理方端上一杯賠理茶,跪敬長輩,主動認錯,以求親朋之間,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若長輩接杯飲之或置之,即表示長輩原諒晚輩,重新和好。

4、用茶祭祀:境內以茶祭祀大致有祭祖、祭神兩種形式,以祭祖為多。清明、冬至上墳或除夕吃年夜飯前,祭祀者備以糕點、米飯、菜餚,配以茶水、酒水,上墳或在家祭祀祖宗。有的地區老人辭世設靈堂時,桌上除擺設菜餚、米飯外,還擺上茶水、酒水這類的祭品。用茶作祭大多在茶碗、茶杯中注入茶水,也有的只置茶壺、茶杯作象徵,還有生前嗜茶的忘故者,其後人將他生前用過的茶壺、茶杯作為陪葬品置於壽材中。早在宋時,黃山僧人就開始植茶,用途大體有三,一曰自飲用於提神詠經;二曰創收,用於置辦香火;三曰祭神,用於祭祀佛祖,此習俗一直傳承於世。

5、以茶相贈:兩晉時,江南地區流傳以茶相贈。人際交往,茶屬饋贈佳品。給長輩、師長贈茶,表示敬重;給領導贈茶表示尊敬,無阿諛奉承和行賄受賄之嫌;給同事好友贈茶,表示友好 ,友誼長存;給晚輩送茶表示關愛;相互贈茶,還能起到宣傳促銷作用。境內人們將茶作為土特產品相贈歷史悠久,且源源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