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感想(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1W

大學感想(精品多篇)

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一

大學是個大熔爐,能煉出好鋼,也能熔解廢鐵,關鍵是看自己對待事情的態度。回首這一年,寫了點自己的小心得。

學會堅持。有句話説得很對,凡事都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階段,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第三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比如學習,開始時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後如果深究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有些疑惑,再堅持鑽研,突破那一層薄紙,就會有柳暗花明的感覺。還如感情,其實第一印象特重要,有時也叫一見鍾情,但如果加深瞭解,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好些不足,感覺並不是很適合,好像不是原來理想的那種感覺啦,這是最讓人迷惑的第二階段,看山非山,看水非水。很多人沒有勇氣走最艱難的階段,當然不會有結果。同時有的人堅持啦,學着包容,學着諒解,攜手走過迷惑,這才是可貴,最後會發現自己的第一感覺是對的,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學會沉默。有時沉默真的是金,對於不懂或者是沒有把握的問題或事最好是保持沉默,有時沉默是一種真誠,相反如過不了解情況就亂談瞎套,反而會讓人反感也更加顯露你的無知,對待別人的感情問題,更應學着沉默,畢竟你不是他,不瞭解,也不清楚他的真實想法,當一名合格的聽眾好啦,或許朋友只是想找你傾訴一下心裏的壓抑,説出來會舒服點,別去強加干涉,更不要去指責,對於感情沒有誰對誰錯。

學會理智的看問題。這個很難,尤其對於用情很深的人來説,真的很難,説一句我最愛説的一句話就是,都不小了啊。應該知道什麼該説什麼不該説,有些話自己知道就好,沒有必要説出來,就讓它爛在心裏好啦;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要太幼稚了,既然成長啦,就有成長的責任,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智的看待問題,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傷得更深。

學會寬容。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過了這麼多年的集體生活,這是必須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存在的價值,都有各自的思想,不管你在家怎樣,以前怎樣,到大學人人都一樣,不能太挑剔,你討厭一百個人,一百個人也會討厭你的。顯示自己沒必要就要貶低別人。

這是我認為在大學中比較重要的幾點,堅持,沉默,寬容,理智。僅僅代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送給自己也送給我即將上大學的朋友們,希望大家都幸福都快樂!

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二

送走皎潔的月光,太陽再度升起,恍惚間,大學學習生活已過了一年。對於大學學習我有所感觸,下面就讓我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較深的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夠得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在學習之前,我覺得應明確三個問題:

首先應瞭解、知道、把握自己,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看看自己有什麼優缺點,有哪方面優勢,應向哪方向看齊、發展;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徵和人格類型;懂得怎樣開發自己的潛力。

龜兔賽跑延續了幾千年,但這個比賽,不論結果怎樣,兔子始終成不了贏家。因為兔子比烏龜跑得快是公理。兔子輸了,則是奇恥大辱,兔子竟然輸給了烏龜;贏了,只會讓別人瞧不起——找一個比自己差這麼多的人作為對手。由於兔子沒給自己定位,做了十分愚昧可笑的事,因此得到的只有痛苦、嘲笑和失敗。一個在寫作上很有天分、對物理一竅不通的人,卻立志要成為一名傑出的科學家;一個通曉經商之道、一點音樂天賦也沒有的人發誓要成為“貝多芬第二”。對於這些人的決心和毅力,我表示由衷的欽佩,可是對於他的決定和行為卻不敢苟同。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應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找準自己的目標,因為只有智慧地耕耘,才會有大的收穫。

其次是根據自己的定位製出科學合理的目標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個人若只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那麼他就陷入了平庸”這就告訴我們目標要合理,計劃要科學。我覺得目標計劃要有多個。人生規劃,勾畫美好未來的藍圖;大學四年、每個學期的目標計劃。就像馬拉松賽跑一樣,把大目標分成一段一段的小目標,所以還應有月計劃、周計劃。至於特別詳細的計劃還是滾動的計劃則可以因人而異。根據定位,若是性格很嚴謹,可以細化到每天看多少頁書,記多少單詞,做多少題,用一張大表格記錄下來張貼到抬眼能看到的地方(若是性格內向的,則可以放到日記本里),然後按部就班地完成。若是比較隨意的人則可以制定比較有彈性的計劃。結合對周圍的資源如同學、老師、圖書館、網絡等進行資源的整合,發揮其最大效益,統籌安排每天每月每年的學習時間。

我喜歡用鉛筆寫計劃,因為之前我可能有好多因素沒考慮進去,邊執行邊更進,循序漸進,最後形成行之有效的計劃。我還會叫父母和知心的朋友監督我,提醒我。來學校之前我把我前幾個較大的目標計劃告訴我父母,所以每次回去或打電話回家父母的第一句話就是“進展得不錯吧,我相信你行的”。在學校,我和一位知心的朋友互相交流,互相監督,共同進步。

再就是明確動力源泉。社會需要的迫切性、就業壓力的嚴峻性就不言而喻了。我想大多數同學的動力源泉是來自父母。這也是一條無密可言的“祕訣”——家長的影響。父親從小就給我灌輸學習的重要性和責任感。每次在家飯桌上都要來一個精彩的演講。入校時,他説了一句將會激勵我大學四年乃至一生的話“是鋼是鐵,就要看你今後怎樣做、怎樣煉就了”。母親就像温泉一樣不斷給我乾涸的心田注入愛的甘泉,滋潤我心田的每個角落。家庭的影響從開學初同學們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個個都躊躇滿志、血氣方剛,新學期煥發着新氣象。

以下是在具體落實到行動和計劃的執行方面個人覺得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我認為預習這一步很重要。預習是我從國中沿襲下來的學習習慣。可能我這人腦子轉得不如其他同學快,上課隨即接受能力沒那麼強。我知道我是隻笨鳥,所以我選擇勤奮,選擇先飛。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措施,它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新課的內容,瞭解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預習不是把老師明天要講的內容草草看一遍就算了事,而應嚴肅對待,選擇好預習的時間預習的時間一般要安排在做完當天功課的剩餘時間,並根據剩餘時間的多少來安排預習時間的長短。如果剩餘時間多,可以多預習幾科,預習時鑽研得深入一些;反之,把時間用於薄弱學科的預習。在預習過程中,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儘量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作為問題提出來,這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有助於發現學習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先預習,比老師和其他同學的進度都搶先一步,你就更佔有優勢,學習更沒那麼吃力費勁,上課效率也更高。

②課堂上其實我很喜歡上課,我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能夠感受到老師講課的風格與魅力。課前做好了充分預習,上課聽聽老師怎樣把前後的知識很巧妙地連接貫通起來,形成網絡系統。這樣對課後和考前複習很有幫助,也很見效。即使你覺得那老師吸引力不大,請別抱怨。老師能站在我們的講台上,一定有他(她)的魅力,只不過我們尚未發現。這時不妨試一試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最後也許你會發現驚奇的結果的。

③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下,我認為還要多做筆記、多動手。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古往今來,真正“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人只怕是一種傳説而已。讀書多動筆,可以標示重點段落,可以記下疑難問題以便請教求證。心血來潮時,在書邊寫下幾句,以表贊同或異議。日後重温批閲過的書籍,其樂無窮,別有一番滋味。

讀書人的幸福多在讀書求知的過程中,讀書不忘“爛筆頭”,這種幸福的味兒、勁兒、神兒,是動筆之人才獨有的。在動筆的過程中,與古聖先賢對話,領悟思想之“味”,就漸漸解脱了自己、慰藉了自己、充實了自己、實現了自己。

對於我們工科生,動手能力更應該加強重視。“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用眼看一遍同用嘴説一遍、用手寫一遍或做一遍的效果就是不一樣。比如我們計科專業的,學數據結構和程序設計。書上有好多算法和程序,即使一一看了一遍而且看懂了,然而叫你寫一個算法或程序,你可能腦子一片茫然,雖然不是一片空白,但總不知道如何下手。寫出的程序在機器上一運行可能漏洞百出。這就是沒有多練多寫的結果。

④學習時臉皮要厚,韌勁得足。我們就是因為不知道才來學習的,所以有實在不懂之處,放下面子,加厚臉皮問老師問同學,打破沙鍋問到底,不徹底弄明白決不放棄。這一點我們應該向趙菁姐姐學習,學習她那種“厚臉皮”、有韌勁的學習態度與精神。

我喜歡在南三上自習,因為那兒考研的同學比較多,四周都是我的老師。也許我問得過於簡單,有時他(她)們會對我的問題噗嗤一笑。當時我確實有點尷尬,但我覺得學習不懂就問,這丟臉沒什麼,更何況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

⑤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大書法家,每天教學生練習書法。有一天,一位學生對大書法家説:我每天都用舊報紙練習書法,但不管怎麼練,字總是沒有長進。書法家聽後對他的學生説:從明天開始,你不要再用舊報紙練習書法了,改用新的白紙試試。學生於是聽從大書法家的教誨,改用新的白紙練習書法。一段時間過去了,這位學生的書法竟然大有長進,字越寫越漂亮。學生不知其故,又來問大書法家: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大書法家説:“你以前每天用舊報紙練習書法,是沒有從心理上認真對待它,只是抱着打草稿的態度在練習。而當你改用白紙以後,你知道了機會的可貴,抱着正確的態度專心致志地練習書法,其結果當然不同。”可見稿紙的選用看似小事實則關係很大,它影響我們學習做題的情緒。紙張質量越好,越會珍惜,字就越寫得更工整、明瞭,做題思路也就越開闊清晰。

⑥調整心態,鎮定情緒。誠然學習是一段痛苦、漫長的過程,難免會感到厭煩。如果上自習不耐煩實在坐不下去時,不妨瘋狂地去幹一件你想幹的事。如瘋狂繞操場跑幾圈,大聲吼兩聲;瘋狂唱幾首自己喜歡的歌;瘋狂畫一幅畫;瘋狂在QQ上聊一聊或發幾份e-mail(最好用英語);瘋狂看一部積極的電影等等。之後你就會感到很爽,一切煩悶拋得九霄雲外,然後馬上進入學習狀態。

考試時,若怕心中有雜念或已有雜念,還是緊張,怕時間不夠,可以做個深呼吸,但這對我不管用。我採取的辦法雖笨笨的,但挺見效。那就是想想試卷各題大概什麼類型、該用什麼知識、時間怎樣安排等。就像在漢城奧運會上奪得射箭冠軍的金水寧回答教練説“我當時只看到靶心,連箭都看不到了!”

“瞄準靶心”就是一心撲向自己的理想,心無旁騖地朝着既定的目標努力,這是一種境界。一種忘我的境界。達到這種境界,你便不會為外界所擾,而會多一份看雲捲雲舒、雁來雁去的悵然;便不會被這“黎明前的黑暗”所威懾,而會多一份挑戰極限,衝向光明的執着。達到這種境界,你才不會為昔日的成功所左右,而會更多一份追求生命圖騰的探索;才不會被襲來的失敗所挫,而會多一份“卧待千山急雨來”的灑脱。瞄準靶心,讓心靈恬淡成一泓波瀾不驚的湖水,並告訴自己:“水窮之處待雲起,危崖旁側覓坦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賽場上箭無虛發、箭箭穿心。

⑦學習貴在堅持。俗話説“水滴石穿,金石可樓”、“一口吃不成胖子”。這都説明一個“恆”字。恆心毅力,這是個很濫的話題。可它的泛濫正由於它是基礎性的因素。讓前面所制定的計劃堅持下去,成為一種習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我一直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在學習這條辛酸、漫長的道路上,堅持與忍耐是你取得成功的重要元素。耐心等待,時刻準備着,用耐心成就自己,相信那顆沙粒終久會長成一顆晶瑩剔透、價值連城的珍珠的。正如盧梭所説“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實是甜蜜的。”

以上是我的學習心得與體會,有些方法可能因人而異,不能拿來就套用。正所謂學無定法,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要靠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修正,使之更適合自己,這樣的方法才能使學習更卓有成效。

走過一年的大學生活,我明白:大學曾經是我們一個玖瑰般絢爛,荷花般聖潔的夢;而現在,大學就是你所看到的校園,所呼吸到的那份書香氣息;將來它將成為一段永恆的回憶,一段放飛自己的理想、舞動青春的美好回憶!"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幻想什麼,而是在旭日初昇的時候投入學習"對,那就集中我們的智慧、精力和熱誠,投入到每一個今天的學習活動中去吧。

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三

作為一名剛剛博士畢業新入職的高校青年教師,我有幸參加了20**年武漢大學高校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培訓大概持續了一個月左右,中間因工作的原因曠了幾次課,這是我難以抹平的遺憾。

博士在一定程度上是“專士”,相對於整個人類知識這一浩瀚“海洋”,我所瞭解的極為有限。記得一位哲人説過“我之所以聰明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無知”,這就是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自己謙遜卻不失智慧的評價。當我面臨全新知識之際,承認自己無知,謙卑俯伏在曾經的大學課桌面前,是提升自己的見識和技能的唯一途徑。

開學第一課,胥青山的《高等教育學》游龍走鳳,大氣磅礴。説實在的,每位學生都喜歡有氣場的老師講課,這樣的老師首先就應該是一名知識廣博而又精專的學者,身上有一種不拘的風格,用孔子七十歲的境界來形容:“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武漢大學之所以成為全國著名大學,乃在於有大師。胥青山老師從高等教育的起源、發展、功能講起,進而論述高等教育面臨的困境和即將發生的變革,提到武漢大學校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劉道玉校長”,言語之間,充滿尊敬而又扼腕歎息,我就知道,將來的武漢大學不僅僅只有一位劉道玉校長。

講授《高等教育法》的汪習根教授,作為博士論文全國百優獲得者,講起課來也是語不驚人誓不休,身軀雖不魁梧,卻藴藏着一股蓬勃的能量,精氣神十足。開篇一句“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在於GDP,而在於可持續發展能力,而這種可持續發展能力取決於教育”“教育的職責是賦能”“教育停留在道德、倫理水平是遠遠不夠的”字字珠璣,如醍醐灌頂,將我從沉悶中拍醒。汪習根老師不僅從廣闊的層面論述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還硬是將枯燥嚴謹的法律賦予其藝術權能和人情味,“律法乃是將人的最低需求/保障法制化”。人治與法制相輔相成,人治在很大程度上有其盲目性,法制能夠引導規範人治,在情理和法理之間尋求合情合法的最優方案。中國曆代和近現代的動盪很大程度上由於不重視法制地位而導致,因此,黨和國家很重視法律。

講授《高等教育心理學》的鐘年教授,結合現實中的常見例子將心理學知識深入淺出的解析出來,聽起來遠沒有書本上的那般難以理解,讓我們也能夠更好的在現實和教學中運用所學過的心理學知識。

《武漢大學百年史略》本是一道特色小菜,卻沒想到,被畢業留校沒多久的吳驍做成了一頓滿漢全席。資料的收集詳盡充分,考證的歷史和年限也是極盡久遠,對武漢大學歷史上所發生的幾乎所有的人或事都有着全面深入細緻的瞭解,精細而不失深刻,百花齊放又不失條縷清晰,執着中嚴謹求證,又不失優雅風趣。對武大的愛就像深深愛慕的戀人,令人拍案叫絕。不愧為武大圖書情報系(檔案館)的明日之星。

很多老師我無法一一列舉,在極短時間內的猛烈轟炸,我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有些應接不暇。雖然課堂的學習是豐富多彩的,也有極少數的老師講課雖口若懸河,但聽起來卻讓人無精打采,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畢竟課程的內容也是有些枯燥的。

聽課是一種視覺上和聽力上的享受,而看書看課本,又是另一層面的精神探險,在深邃的高等教育知識叢林裏探索挖掘那些自己以前未曾見過的寶貝,對自己的知識和精神財富是一種極大的擴充和提升。很多的概念以往自己一概不知,看起來又是似懂非懂,我不禁汗顏自己的匱乏。這樣如何能夠為人師表?如何傳道授業解惑?這讓我深刻的認識到,高等教育是一門很重要的科學,也是可以探索、可以研究、可以發現的。高等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主客體互換,幾乎完全不同於中國小的教學,高等教育在於引導而不是灌輸,在於賦能(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知識,構建靈活的智慧而不是教條的知識。這一切都使我們新入職青年教師即將面臨嚴峻的挑戰,若不重視這一挑戰,誰就很可能在教學中打敗戰,誰就很可能在教學相長中落伍。高等教育中的教學,以學為主,以教為輔,過去的好學生未必是今天的好老師,但好老師也是從好學生中成長過來的,不然我們就無法在全國聞名的武漢大學就職,我們雖然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但也不能失去信心和鬥志,挑戰總會有的,而進步就在戰鬥當中。只要我們積極投入“教學”戰鬥,積極備戰,不打無準備之戰,相信在若干年後,我們也會成為一代名師。

我不想過分的論述書本上所學到的知識,因為知識只是提升技能的一種手段,畢竟知識需要不斷的更新,我會用愚公移山的謹慎和步奏來學習高等教育知識,我更渴望吸取書本中的思想,而且我不會僅僅滿足於書本中的現有觀念和格局,我會極力在未來的歲月中突破它、發展它、更新它。因為我們的課本的參考文獻多是國內出版的,或是國內編譯的,在知識的視野和更新上還未能緊跟國際的步伐,很多的觀念也是拾人牙慧,是陳舊的、教條的、固有的、束縛我們頭腦、思想和靈魂的。試想,若是我們的高等教育理念先進,為何至今不能培養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世界級大師來?雖然我不再年輕,但我依然保持一貫的作風,不會好高騖遠,我會先吸取這些營養,再走下一步路。

對於目前中國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我們的書本和考題也是非常重視,反覆提到了這一現象。我覺得,教學和科研看似矛盾,其實本質上是和諧統一的。區別只是時間上的分工,教學和研究就好像一條流水線上的兩道不同的工序,都是先有生產再有輸出,科研是教學的前奏,因為,沒有研究,就沒有新的知識,新的思想,就不能夠給學生帶來新的視野、新的突破、新的格局。教學的目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若是一味的灌輸陳腐的知識,只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僵化、更加懶惰。對於舊有的海量知識,教師除了引導,更多的交給學生自學,而新知識是學生消化舊有知識和思想的催化劑。但我也同樣認為,舊有的知識在構建學生知識體系,起到穩固根基作用,決然不可荒廢,也不能搞跨越式的發展建造空中樓閣。尤其對於我們的醫學,要更加重視舊有知識的消化和吸收。終究來説,傳統教學和科研存在時間利用上的矛盾。我的想法是“在研究中教學,在教學中研究”。

這次的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對我而言,仍是不夠的。因為我還有些意猶未盡,也是因為我們學醫的人文知識太過欠缺。許多的人文課,我很想去聽,但因為一些事務和工作的安排,還是缺課了。幸虧老師們也不計較,體貼我們的苦處,在課堂上從來沒有點過我們學院學員的名字。但我作為班長,也是用了一些苦口婆心,勸慰我的同事多來參加,因為這次培訓所安排的課程真的很好,老師的講解也是很引人入勝的。

我不想過多的引用書本上的話或是抄幾段文獻中的話,以為引經據典,好像博學的錢鍾書,我又不是寫論文,為什麼要引用那麼多別人的文獻或是話語。好了,文字到此就基本結束了,為了不讓篇幅看上去太小,我把文字調大一些。

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四

一個學期的學習並不算長,但是我在一個學期中的收穫不少,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學習其實是一種體會過程和分享成功的媒介,在學習中不斷探索新的知識並且不斷鞏固舊的知識,從而享受學習帶給自己的快樂。

有人説學習不是自願的,是被強迫的,這種觀點會使一個人進入誤區,形成一種要我學習的觀念。最後那根弦越繃越緊,一旦超過它的形變範圍,它便會斷開。這樣的學習是失敗的,也是我不贊成的。每個學習的人都要有一種這樣的觀念,學習並不是為了別人,而是自己。一切的學習成果起初都屬於自己,至於最後與別人的分享那是另一碼事。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敗的關鍵。對於一個進入大學的我來説,學習習慣的好壞決定自己是否能取得滿意的成績。每天堅持去自習便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選擇自習的場所也因人而異,可以選擇去圖書館或者公教區。每天都要有一種信念:“我要堅持自習”。一旦形成了這種信念,你便會繼續下去,無論是在大學還是以後工作了它都會伴隨你。我就是形成這種自習的習慣,最終帶給我許多的驚喜。

安靜的學習環境是學習展開的'核心。有了堅持自習的信念,你離成功走近了許多,有時外界的一些因素會導致你的學習效率降低。比如學習的環境,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自己自習的時候周圍很吵鬧,原先的一些思維過程全部被打亂以至於無法學習下去,我是一個習慣於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的人,安靜的學習環境會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自己的思考,使自己的邏輯更加的清晰。基於這些原因,我很少在宿舍自習,一般選擇去公教區或者圖書館,加上圖書館裏有很多的書籍也有利於自己知識面的擴展。在自己疲勞的時候翻閲文學書籍放鬆自己,從而使自己在下面的學習中提高效率。

抵制誘惑的定力是學習能進行的前提。大學的生活當中有許多誘惑,讓你不想去學習。最大的算是網絡遊戲了,有些同學沉迷其中,放棄學習,從而荒廢學業。我瞭解了這些,所以我在大學堅決不玩網絡遊戲,看到別人玩,心裏也有一種衝動,但是最後還是抵制住了。我相信我有一種這樣的定力去抵制。一旦有了定力學習進行也容易多了,可是誘惑太多,我承認我能抵制網絡遊戲的誘惑,可是其它的我有時還是會去接受。

鞏固舊的知識是學習新的知識的基礎。一天的學習下來積累了許多知識,然而這些知識中有許多舊的知識,舊的知識的處理對新的知識掌握非常的重要。就拿高等數學來説,重積分的學習就是就知識的一些鞏固,重積分中用到許多定積分的概念及公式,在做題中也是慢慢的顯現出來。因此在接受新的知識之前必須鞏固下舊的內容,翻閲課本或者老師的課件都是很好的選擇。

習題的練習與思考是檢驗學習成果的途徑。一天的學習下來自己學習到多少,每天反覆的問自己。佈置的作業是檢驗你掌握多少的一部分,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做的同時不斷地思考這道題涉及了哪些知識點,在書上做好筆記。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先不要急於看答案,先自己做一下,是在沒有辦法再參考答案並且在不會的那題上打個勾,預示那題你不會做。完成了作業後還是不夠的,必須找些課外的習題來練習,因為學習不能只侷限於課本知識,課外練習對自己的知識面擴展非常重要。還是拿高數來説,課外的習題中有時還會涉及到與考試相關的內容,難度增大了,對問題的思考也就更加深入了,相類似的題目會讓你找到解題的思路,在應考中不會茫然,沉着的應對。

相互的交流與溝通是自我提升的有效方法。誰在學習中沒有問題,課上有時難以解決,那就做好該問題的筆記,到課後向老師詢問,一般老師估計比較忙要到下節課才問到,這時同學的幫助就必不可少,拿着問題與同寢室的同學交流,各自説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問題解決了,而且你收穫到更多,這就好比兩個人將自己的思維互相交流下,每個人都有兩種思維。最後越積越多,你對問題的求解也變得多樣,力求找到最簡便的方法。上面就是我對於大學學習的一些觀點,也是我的一些總結,大學的學習中還會遇到許多值得自己去總結的經驗,尤其是這學期課程比較緊而且難度有所加大,希望在這個學期能總結出來更多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五

7月24日,在區教育局組織領導下,我榮幸的來到來到了全國著名學府——華東師範大學,參加中國小校長高級研修班,研修期間。我們有幸聆聽到了上海何學峯的《學校轉型背景下的領導管理變革》、周彬的《決策與執行:學校管理的思路與出路》、鄭金洲的《校長領導力的開發與提升》、李家成的《追求教育的力量——學生工作的當代變革》等講座,教育專家雲集華師大,共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學校文化等理論與實踐話題。專家們高瞻遠矚,思想深邃,大氣磅礴,報告觀點新穎,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催人奮進,閃耀着思想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對我們而言,這是一頓極其豐盛的教育大餐。每一個講座,就是一次頭腦風暴,就是一次豐盛的思想盛宴,洗滌着我們陳舊的教育思想,催生着我們新的教育智慧,點燃着我們新的教育激情。在“大師們”的點撥和傳授下,在先進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自己感悟和領會到了許多東西。

一、辦學思想是學校發展的靈魂

陶行知説:“校長是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校長是一校之魂。這個“魂”,不僅指校長的學識、能力、人格力量,更主要是指校長的辦學思想。校長辦學思想,是校長教育思想在辦學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帶有顯着特色和傾向性的辦學行為體現。如果一位校長既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又有辦法把自己的辦學思想為全校教師所接受,並貫徹在教育教學之中,就能在原有的基礎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跨越新的高度,使學校的發展不斷推向更高的層次。校長的辦學思想,決定學校是否有思想;校長的管理風格,決定團隊是否有品格;校長的人格魅力,決定教師是否有凝聚力;校長的前瞻能力,決定學校是否有謀劃能力。“一個沒有辦學靈魂的校長,就是一所沒有靈魂的學校。”一個學校的辦學特色,實際是校長辦學思想個性化的表現,校長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利用學校的優勢,發展自己的獨特見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辦學特色。

山東杜朗口中學學崔其升校長,劈掉講台,創造“預習、討論、展示、反饋”四步教學模式,使得崔其升校長的“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辦學理念,逐步變成全校師生每天的教、學的行為,達到了教師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呈現出“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的喜人局面。使一個將要被砍掉的農村落後國中一躍成為中國教育的“小崗村”、新課改先進典型。

二、素質教育並不拒絕應試,應試的過程應該就是素質教育的過程,它們共同指向“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課堂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文化知識,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小組合作,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知識,培養了能力,也體會到理解、寬容和謙讓的意義,這是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學生在彼此交流過程中,藉助於對答案的求解,學到的不僅僅是科學的知識,還有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精神,這是科學素質的培養。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朗誦,可以吟唱,可以舞蹈,學生習得知識,也是培養情感、陶冶情操,這是人文素質的提高。學生上課不再受約束,可以站,可以坐,可以大聲講話,也可以自言自語,氣氛寬鬆和諧,心理自由放鬆,體驗到學習的愉悦和幸福,這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重視自評工作,能不斷髮展及完善自評機制,促進自評文化的建立。學校的自評架構清晰,涵蓋學校及科組層面的策劃、推行及評估等工作;個人層面的自評亦已開展。學校行政組負責統籌自評工作,有策略地帶領教師進行自評;教師對自評亦抱正面態度。學校能整合評估結果。此外,除了採用問卷等工具蒐集量化數據外,學校可考慮透過觀課及檢視學生課業,蒐集質化資料以更全面評估工作成效。

四、今後的設想和打算。今後我將以這次學習為契機,做到學有所得,學以致用。以先進的理念武裝頭腦,取其精華,剔除那些不適合我縣實際的做法,注重學生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結合規範辦學的要求,通過完善考評方案等措施,借鑑先進經驗,不再單純以學業成績作為考查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長足的發展。探索自評與外評相結合的評價新機制,注重品德,張揚個性,走出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農村素質教育的新路子

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六

經過一年的大學學習生活,我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無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立更生,還是在人際關係的和諧處理以及在人生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在大學技能學習上,我都有了自己的體會。

一進入大學,學長學姐們就告訴我們,大學是一個自由的空間,在努力開發其它實踐潛力的同時,不要忘了自己來學校的主要任務——在提高為人處世的能力基礎上,更應該在知識學習上嚴格要求自己。畢竟學習才是根本。所以我在這裏簡單談一下自己在大一期間的學習心得。

首先,堅持上課是最基礎的。大學是一個自由的空間,所以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不要讓其他事情佔用了自己最基本的學習時間。有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教的不好,懂得不多,學校的課程安排也不合理。其實呀!“與其詛咒黑暗,不如讓自己發光。大學生不應該只會跟在老師的身後亦步亦趨,而應當主動走在老師的前面。例如,大學老師在一個課時裏通常要涵蓋課本中幾十頁的信息內容,僅僅通過課堂聽講是無法把所有知識學通、學透的。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在老師講課之前就把課本中的相關問題琢磨清楚,然後在課堂上對照老師的講解彌補自己在理解和認識上的不足之處。況且老師理解比我們深刻,聽課的效果會事半功倍的。

其次,學習貴在理解。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更多地是追求“記住”知識,而大學生就應當要求自己“理解”知識並善於提出問題。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應當多問幾個“為什麼”。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論或方法的來龍去脈,大家就能舉一反三地學習其他知識,解決其他問題,甚至達到無師自通的境界。事實上,很多問題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觀察角度。在學習知識或解決問題時,不要總是死守一種思維模式,不要讓自己成為課本或經驗的奴隸。只有在學習中敢於創新,善於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學生潛在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才能被真正激發出來。所以我們不能一味的記住,而是理解,這樣才能靈活運用,作到學以置用。

而且,必須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每天抽出時間來自習,自習能預習明天的內容還可以鞏固學過的知識,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自習也為自學打下基礎,在大學裏自學是很重要的,不像國中一樣有老師手把手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給自己目標,自學也是一種能力,為以後的獨立之主做好鋪墊,當你提高自學能力的同時你會發現你各個方面也在提升。

另外,提高效率也是比不可少的。大學學習的也是一種能力,不僅要有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也要講究用最短的時間來完成一件任務的方法,不是有句話是”時間就是金錢麼”,一下有幾種提高效率的方法。做到之後你將發現學習不是一件沉重的事情。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幹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説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儘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着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大學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七

轉眼間,學習《英漢互譯》課程已經一年了。在這一年的學習裏,我收穫很多,對翻譯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我對於《英漢互譯》課程最大的學習體會就是:我們要學會培養翻譯思維。我覺得這是老師反覆給我們所強調的,這也是學習翻譯課程的核心所在。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們要如何去培養翻譯思維。

首先,學習《英漢互譯》課程,最基本的是要知道翻譯的規則。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我們連基本的翻譯規則都不知道的話,我們將無從下手。翻譯的規則包括翻譯的概念和翻譯的標準,從廣義上理解,翻譯指語言與語言、語言與語言變體、語言與非語言等的代碼轉換和基本信息的傳達;狹義的翻譯指一種語言活動,是把一種語言表達的內容忠實地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而翻譯的標準是見仁見智,但是忠實與通順是翻譯標準的精髓,也是翻譯學習中應首先解決的兩個基本問題。除此之外,英譯漢與漢譯英中一些具體的規則也是要了解並掌握的。

其次,在我們對翻譯的概念和標準有了基本的瞭解以後,我們翻譯的時候還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不同的語境,同樣的一句話有不同的表達,因此,我們就要根據具體的語境具體分析,還要考慮不同人物身份説話的語言特點。當英譯漢的時候,我們的譯文要符合中國人的説話特點,不能按照外國人思維,要按照我們中國人的説話思維;當漢譯英的時候,我們的譯文要符合外國人的説話特點,要符合他們的説話思維。不能生搬硬套,要結合翻譯的標準,選擇直譯或者意譯。忠實地傳達原文的內容與思想。

最後,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多讀、多看、多譯。學習翻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想學好翻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多背一些譯文就可以學好的,只有堅持不懈地去實踐,腳踏實地地去翻譯,從翻譯中慢慢培養翻譯的思維,才能學好翻譯。翻譯的思維是翻譯的核心,翻譯的思維就如打開翻譯大門的鑰匙,當你擁有了翻譯思維,打開翻譯大門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去練習,但也並非翻譯的題做得越多越好,如果翻譯後不去總結,翻完就完,那也是做無用功。不會有很大的進步。

以上就是我對《英漢互譯》課程的學習體會。我很感謝老師不是照着書本來給我們上這個課,而是來源於書本,但更高於書本,教授我們學習翻譯的方法,致力於培養我們的翻譯思維。在老師的帶領下,我相信我的翻譯水平會越來越好的,跟着老師的步伐,腳踏實地地前進,終會取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