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天下第一關導遊詞(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天下第一關導遊詞(多篇)

天下第一關導遊詞 篇一

天下第一關,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的中心,距秦皇島市區5公里。“天下第一關箭樓”,又稱“鎮東樓”,是山海關城的東門。據《臨榆縣誌》記載,明清之際曾多次維修,解放後又多次修繕。

城樓建築面積198平方米。其建築為歇山單檐頂,四角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北、東、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箭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關”巨匾,樓內外一共三塊匾,一樓內懸掛的為原匾,傳為明朝成化八年(472)進士肖顯所書。在“天下第一關”箭樓南北兩側各有兩座配樓迴護,它們分別是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和威遠堂(現僅存遺址),形成“五虎鎮東”之勢。

這段長城及其建築在明朝為防止東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殘餘勢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清朝入主中原後,山海關一帶長城失去了軍事防禦作用,但仍然是東北和華北的交通要衝。清朝成為皇帝到瀋陽祭祖的必經之路,是文人雅士登樓攬勝的最佳場所。在重大節慶日,景區會組織武術比賽、民俗表演、大型歌會、仿古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天下第一關簡介導遊詞 篇二

尊敬的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您到山海關參觀遊覽。

山海關是河北省秦皇島市的一個區,地處東北與華北交界的咽喉要道,居津京唐、東北、環渤海三大經濟區之間,東臨遼寧省綏中縣,西接市政府所在地海港區,北依燕山,南襟渤海,全區總面積192平方公里,人口14萬。這裏的氣候屬於典型的温帶海洋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旅遊避暑的好地方。

另外,這理的交通十分便捷,陸上京沈公路橫貫市區,火車站是全國特等站,貨運編組站是全國五大編組站之一,客貨列車到此都要停歇。海上,西有秦皇島港口,東有山海關船廠碼頭。山海關機場已裝備一新,已開通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多條航線。

不僅如此,山海關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據史書記載,遠在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此勞動生息了。歷史上的秦始皇東巡,魏武東征,烏桓班師,唐太宗伐高麗凱旋,以及清朝皇帝到瀋陽祭祖等都在此留下了足跡。這裏又是歷代民族鬥爭與民族融合的重要所在,山海關的得失,往往關係着一代的興衰。鴉片戰爭中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被流放新疆的途中曾登臨嘉峪關,揮筆寫道:“長城飲馬寒霄月,古戍盤雕大漠風,除去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表面上是讚頌嘉峪關的雄偉,實際是用對比的手法肯定山海關地勢的險峻,進一步説明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故此建關600年後的今天,給山海關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據考證山海關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觀有九十多處。老龍頭入海石城堪稱長城風光中的一絕,角山長城的險峻之勢可與北京八達嶺媲美,天下第一關虎踞要衝,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東北角樓侍立南北;形成了五虎鎮東之勢。

另外,世人皆知的孟姜女廟與海上的姜女墳遙相呼應,吟唱着千古悲歌。以天工巧刻的懸陽洞為主線的長壽山風景區以長壽河谷的自然風光為基礎,以長壽延年為宗旨,弘揚祖國的中醫、中藥學遺產為主題,形成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現代精深的旅遊勝地。號稱北國小桂林的燕塞湖又為古城增添了美的含義。這真是:春遊懸陽觀桃李,夏駑老龍視狂瀾,秋登燕塞覽紅葉,冬上城樓賞銀裝。晨可觀瑞蓮捧日,暮可看日落餘輝。一年四季,一日四時均有可遊之處,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可見,這裏是歷史文化遺存比較集中的地方。特別是萬里長城,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尤其是明長城,它是長城修築史上的最後一個朝代修築的長城,也是長城防禦工程技術發展的最高階段。山海關長城就是明長城,是明朝大將軍徐達修築的,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也是精華所在。當時,徐達修築這段長城時,見此地四周低,中間高,在這裏建館舍衞,可以達到“一…本站 …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目的,於是建此關。因其背山面海,雄關居其中,故取名“山海關”。

山海關城有四座城門,東為鎮東門即天下第一關,南為望洋門,西為迎恩門,北為威遠門,現保存完好的只有東門一座即天下第一關。

人云:“不到長城非好漢”而長城上這座古老而雄偉的天下第一關城樓,更為多少英雄好漢所向往。

這座城樓是1381年明代大將軍徐達修築的,因其地理位置和軍事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故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美稱。

“天下第一關”城樓,實為箭樓形式,整個建築分兩層,下部城台呈長方形,敦實雄偉中間有磚砌拱券門,以通內外,就是所説關裏關外的分界線。

城樓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上下為歇山單檐頂,頂脊雙吻對稱,下為磚木結構,四角飛檐上,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妙趣橫生。據當地老人相傳,第一叫“走投無路”,第二叫“跟盯絆倒”第三叫“東張西望”,第四叫“幫虎吃食”,第五叫“坐地分贓”。在樓的北、東、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窗板為紅地白環黑靶心,可開可閉,視為作戰射箭之用,更顯威武氣概。

進入樓內。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天下第一關這塊牌匾,字體蒼勁有力,與這座古老的建築非常合拍。此匾匾長5.9米,寬1.55米“一”字長1.09米,繁寫的“關”一豎長1.45米,五個大字安放合理,精神貫通,確實出於名家之手,單此匾不留姓名,不書年月,究竟出於何人之手?眾説紛紜。有人説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所寫,有人説是嚴嵩所寫,還有人説是肖顯所寫,究竟是誰寫的呢?據地方誌記載,為明成化八年(1472年)的進士肖顯所寫。關於寫這塊匾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説。相傳當年肖顯寫完了天、下、第、關以後,就是“一”字説什麼也寫不好,他焦急萬分,就到酒樓去喝酒,跑堂的堂倌,看肖顯先生來了,就急忙上來熱情招待,殷勤的用肩上的抹布擦桌子,這時肖顯猛地站了起來,按住堂倌的手喊到,“太好了,別動!別動!”堂倌被嚇得不知所措,忙問到:“肖先生,你怎麼了?”這時,肖

顯才笑着道出了原因,原來,小堂倌隨手擦桌子時,留下的水印正是肖顯想找找不到,想寫寫不出的“一“字,而後,他描下了水印,寫在了這塊匾上,這時,眾人讓他寫上自己的姓名,肖顯謙虛的答道:“不能只寫成一個人的名字,這裏也體現了老百姓的聰明才智”,所以,至今這塊匾上也看不到肖顯的名字。在天下第一關樓內外共有三塊匾,一樓這塊是原匾,二樓內陳列的是清光緒五年(1879年)王治根劇原匾複製的,樓外懸掛的一塊是民國九年(1920年)由楊寶清根劇原匾複製的。原匾下的這幅巨幅畫卷是常開愚老先生根據《臨榆縣誌》記載的情況而繪製的山海關古建築復原圖,他清晰的描繪了山海關古城建築的全貌,山海關全城為四方形,東西兩門外建有羅城,城南、城北建有翼城,城東二里外的歡喜嶺上建有威遠城。

威遠城是明末寧遠總兵吳三桂修築的,是關城的前哨衞城,但是,他並沒有用來防禦敵人,而是在這裏敞開大門,引清兵入關,演出了一幕歷史醜劇。另外,城四門處建有甕城:東門外,有城堡,烽火台多出,展示了山海關城及其附軍事設施完整的軍事防禦建築體系,確實大有“山海關關山海”之勢。樓內還陳列了明朝的竹節炮,科舉時用的青龍匽月刀,清朝皇帝打獵用的箭和八旗服裝等等。您處在這古老的兵器和戰袍之中,會不會勾起奇異的聯想,彷彿歷史的畫面正在重現,您正置身於古代沙場征戰的行列之中呢?

“太平時節登臨好,暴客重門不用防”親自登臨天下第一關閲盡壯麗的關山風光,您是不是感到不虛此行。

天下第一關簡介導遊詞 篇三

大家好,歡迎來到名揚天下的天下第一關,我是導遊温嘉怡,下面我帶領大家參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名保護單位,全國首批5A級景區——天下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建於公元1381年,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位於山海關東門樓的城樓。請大家一邊走,一邊低頭看腳下的長方形成磚,這些城磚距今已有多年曆史了,古人類用這些城磚墊住了這條有些傾斜的路,大家再看一下我左手邊的古炮,距今約600年中約為500斤。

大家往前看,這就是今天要參觀的天下第一關,灰色的牆上掛着硃紅的門窗,上面的棕色房頂有些掉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匾額上粗而有力的,天下作文第一關五個字,這個匾額長5。19米,高1。5米,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只為楷書,相傳最後的一字,不是一天寫上去的,而是書者將蘸滿墨汁的筆拋向空中點上去的。

我們再來參觀天下第一關的內部,走進去一幅用墨汁畫的梅花展現在眼前,她笑嘻嘻的望着我們。整整齊齊的擺放在兩旁玻璃櫃裏的是古代戰爭所用的兵器,我們先看最左邊的玻璃櫃,這些是從古至今所用的刀,右邊的玻璃櫃裏是古代用的毛。

樑金鎖鑰無雙一,萬里長城第一關。古人是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概括第一關的。好了今天我的導遊介紹完畢了,下面大家自由活動,注意不要在景點亂扔垃圾,祝大家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