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對聯的平仄簡表經典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12K

對聯的平仄簡表經典多篇

平仄的要求 篇一

平仄相對 音韻諧調 如果説,對聯要求做到字數相等、對仗工整是為了達到整齊的建築美,那麼要求平仄相對、音韻諧調則是追求有節奏的音樂美。講平仄合聯律往往令初學者望而卻步,其實並不複雜,只要懂得漢語的一些音韻知識,按規律去試着作,循序漸進,也沒什麼難的。

1、漢語的平仄和節奏 漢語平仄,説穿了就是按照漢字的四聲來區分,平仄聲不同的字交替使用,以達到音韻諧調,讀起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漢字四聲有新四聲和舊四聲之分。現代漢語的四聲為陰平(音標—)、陽平(音標/)、上聲(音標v)、去聲(音標)。陰平、陽平聲調不高不低,不升不降,讀時可以拉長聲;而上聲、去聲的聲調有高有低,有升有降,且聲音短促。人們把陰平、陽平劃歸平聲;把上聲、去聲劃歸仄聲,這就是平、仄聲的區別。古漢語四聲為平、上、去、入,其平聲在現代漢語中分解為陰平、陽平二聲,上、去二聲與現代漢語一致,只有入聲已消失,但在我國某些地區,如上海、廣東,山西等地還部分地保留着。古代漢語平、仄的劃分是,平聲屬平聲,上、去、入聲屬仄聲。 要按照聯律之要求寫對聯,除了明白什麼是平仄以外,最好再瞭解點語音節奏方面的知識。何謂節奏,節奏即有規律的重複。世界上許多事物都具有節奏性,如山勢的起伏、海潮的漲落、人肺的呼吸以及走路時腳步之起落等等。節奏可以給人以快感和美感。對聯屬於語言藝術,漢語語音本身就具有節奏性,所以對聯在讀法上也同樣具有節奏性。下面我們通過一副例聯來分析一下其中的節奏: 對江 樓閣 參天 立 全楚 山河 縮地 來 這是武漢黃鶴樓上的一副七言聯,聯中每兩字或一字劃為一個音步,這樣讀起來具有明顯的節奏感。原來,漢字每一字就是一個音節,每兩字或一字構成一個音步,這是聯句、詩句的一種節奏規律。四言的音步為二二式;五言音步為二二一式;七言為二二二一式,餘者類推。每一音步的第二字(單音步者即本字)處在節奏點上,可展現語音特色,尤為重要。明白了語音節奏是什麼,再談平仄就容易理解了。

2。對聯平仄要求 為方便創作,下面列舉一些常見的對聯平仄格式(為表示音步所在位置,中間留出空格): 三言聯:平平仄 仄仄平例 聯: 重陽谷 端午橋 四言聯: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例 聯: 風舒柳眼 雪積梅腮 (注意,凡是本章例聯中下標有“·”符號的表示古讀入聲今讀平聲。) 五言聯: (一)平平平仄 仄 仄仄 仄平平例 聯: 漁歌隨浪湧 海貨與山齊 (二)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 聯: 生意春前草 財源雨後泉 六言聯: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例 聯: 紫燕黃鶯布穀 紅梅綠柳迎春 七言聯: 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例 聯: 秋月春風常得句 山容水態自成圖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例 聯: 東風www本站uawen.本站cn氣暖來陽鳥 細雨春深發杏花 八言聯: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例 聯: 爆竹一聲,人間改歲 梅花數點,天下皆春 由以上所例舉的平仄格式可以看出,四言聯加上三言聯即:“平平仄仄”加“平平仄”;“仄仄平平”加上“仄仄平”可以得出七言聯的平仄格式。 而五言聯的平仄則是上例七言聯前邊去掉“平平”、“仄仄”的結果,同理,九言聯的。聯律實際等於四言聯“平平仄仄”加上五言聯“平平平仄仄”,得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加上“仄仄仄平平”,得出“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餘此類推,十言聯等於四言聯加六言聯。這是一條規律,我們只要掌握了上邊例舉的幾種平仄格式就可以了,再長的聯也可以用上述方法推知。平仄在實際應用中有幾條原則需要掌握住,第一,上聯尾字必須用仄聲,下聯尾字必須用平聲;第二,上下聯之間節奏點上須平仄聲字對立,否則就叫做“失對”;第三,凡處在節奏點上的字不能變更平仄,否則就叫“失替”。根據以上所講的原則,我們不妨找幾副病聯診斷一下病因何在。 山墅深藏,峯高樹古 湖亭遙對,橋曲波皺 很明顯,下聯最末一個“皺”字讀去聲,

平仄的要求 篇二

三個關鍵部位從嚴

一、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

上、下聯中最後一個字的要求應該嚴格。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下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增”聲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例:

西望瑤池降王母(仄)

東來紫氣滿函關(平)——李鴻章

二、詞組的最後一個字。

詞組是中國文字,也是對聯文字的基本單位。詞組大多是由兩個字組成,也有由三個字組成的。例: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在這一副對聯裏,上聯的詞組是:書山、有路、為徑;下聯的詞組是:學海、無涯、作舟。抓住詞組的最後一個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徑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對。這裏除了徑和舟因為是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對就行,看,這副對聯是做到了這一點的。除了詞組最後一個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請看書和學、有和無、為和作,有的是平對平,有的是平對仄。

三、長聯中每句的最後一個字。

長聯由很多的句子組成,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必須平仄相對,這實際上是擴展了的詞組的要求。

因為新聲較為簡單在這我先提下: 篇三

新聲(現代漢語即普通話)。

普通話分為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在詩歌和對聯的格律應用中,把陰平和陽平(第一、二聲)稱為平聲,上聲和去聲(第三、第四聲)稱為次聲。

接下來是: 篇四

古(舊)聲

雖説平時我們基本很少提及古聲,更別説使用,然並非可以認為古聲可以完全拋棄,畢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沉澱,況且我們也可以以此瞭解更多的古代文化,正所謂博古通今嘛。既然我們有心要學習楹聯創作,就應該花些時間,學習、瞭解一下古韻。

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字(包括現在漢語中的第一、二聲中的大多數);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去、入聲(現代消息,分入四聲之中)。這是舊韻(古聲)的平仄分法。

“擊、説、積、極、習”在古漢語中均屬入聲字,雖然現在已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按舊韻,仍應屬仄聲。入聲字的特點是讀起來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覺(現在我國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閩南方言,仍保持着這種發音方式,他們對入聲字並不難辯認,)。利用不同聲調的意態,交錯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將這種平仄律應用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之中,就使文學作品有了抑揚頓挫的音樂感。

《康熙字典》上載一首歌訣,即説明四聲的讀法,其歌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收藏,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根據這一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陽的關係,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

聯語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説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與之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一,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語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琅琅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現代詩歌理論家李汝倫説:“宇聲的平仄合乎音樂的配置,使詩詞具有了獨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樂美,即使動眼不動口,在眼中出現文字,也能顯示它的鏗鏘揚抑,因為有通感在起作用。”

當然,寬對也如詩歌創作一樣允許一、三、五不論。

以上是我對對聯平仄的簡單介紹,如果大家真感興趣,我建議大家花點時間學習下,畢竟有去看都能懂。

參考資料:

以下是引用米飯在2005-1-9 11:15:00的發言:

[注意]對聯平仄!

【平仄符】:○代表平聲 ●代表仄聲 ⊙代表可平可仄 。

【又一體】:表示聯句組合的另一種平仄正格。

【長聯】:表示超過一句,兩句或兩句以上的對聯。

【古仄聲】:原指古漢語四聲之“入聲”後歸劃為古音“仄聲”。

【聯譜圖示】:由於長聯組合千變萬化,只略舉每邊一至八句較常見之例圖。

【應為平】:在不影響總體聯意情況下,犧牲個別字的格律,應為平卻用了仄。

【應為仄】:在不影響總體聯意情況下,犧牲個別字的格律,應為仄卻用了平。

【句中平仄】:指一個聯句中每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公式如下。

(示例大部分是上聯正格[下聯與之相反],句中平仄作長聯時為配合句腳平仄皆可相反)

一言句:●

二言句:●●

三言句:○○●,○●●

四言句:○○●●

五言句:●●○○●,○○○●●

六言句:●●○○●●

七言句:○○●●○○●,●●○○○●●

一至七言,最為常用,八言以上,視節奏而定。

【句腳平仄】:指對聯若干句每句最後一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公式如下

(所舉例皆為上聯句腳,下聯與之相反即可。)

一句:●

二句:○,●

三句:○,○,●

四句:●,○,○,●

五句:●,●,○,○,●

六句:○,●,●,○,○,●

七句:○,○,●,●,○,○,●

八句:●,○,○,●,●,○,○,●

八句以上句腳平仄以此類推

一、每邊一句者

[句腳為●,下聯句腳相反,以下皆如是]

六例:

【四言】

風梳碧柳

○○●●

雪印紅梅

●●○○

【五言】

月斜詩夢瘦

⊙○○●●

風散墨花香

⊙●●○○

【又一體】

霧雨沉雲夢

●●○○●

煙波渺洞庭

○○●●○

【六言】

風展紅旗似畫

⊙●○○●●

春來綠水如藍

○○●●○○

【七言】

畫上荷花和尚畫

●●○○○●●

書臨漢帖翰林書

○○●●●○○

【又一體】

滿堂花醉三千客

⊙○⊙●○○●

一劍霜寒十四州

⊙●○○●●○

二、每邊二句者

[句腳為○,●]

十二例:

【四/七言】

大道無私,玄機妙語傳燈錄

●●○○ ○○●●○○●

仙緣有份,勝地同登選佛場

○○●● ●●○○●●○

【又一體】

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

●●○○ ⊙●○○○●●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便思卿

⊙○●● ⊙○●●●○○

(注:上聯“合、識”字為古仄聲)

【七/四言】

上:●●○○●●○,○○●●。

下:○○●●○○●,●●○○。

【又一體】

上:○○●●●○○,○○●●。

下:●●○○○●●,●●○○。

【五/六言】

上:●●●○○,●●○○●●。

下:○○●●●,○○●●○○。

【又一體】

上:○○●●○,●●○○●●。

下:●●○○●,○○●●○○。

【五/七言】

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齊喪膽。

●●●○○ ●●○○○●●

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