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按圖索驥的意思及造句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8W

按圖索驥的意思及造句精彩多篇

按圖索驥成語典故 篇一

秦國有個人叫孫陽,他一眼就能認出好馬和壞馬,人們把他叫“ 伯樂”。伯樂把自己認馬的本領都寫到叫《相馬經》的書裏,畫上了各種馬的圖。伯樂的兒子很笨,卻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那麼厲害。伯樂的兒子把《相馬經》背得很熟,以為自己也有了認馬的本領。一天,伯樂的兒子在路邊看見了一隻癩蛤蟆。他想起書上説額頭隆起、眼睛明亮、有四個大蹄子的就是好馬。“這傢伙的額頭隆起來,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馬麼?”他想。他非常高興,把癩蛤蟆抓回了家,對伯樂説:“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馬!”伯樂哭笑不得,只好説:“你抓的馬太愛跳了,不好騎啊!”

按圖索驥是什麼意思 篇二

【成語】:按圖索驥

【拼音】:[àn tú suǒ jì]

【解釋】:按圖索驥,指按照圖上畫的樣子去尋找好馬,比喻按照線索尋找,也比喻辦事機械、死板。

【出處】:《後南柯·訪舊》:南之裸將,刻舟求劍,按圖索驥,是求材必視乎門蔭,用人必限以資格,千古銓政之壞,人才不興,大都由此!”

【舉例造句】:此外,旅遊發展局正籌備編印一本《香港星、影、情》的電影地圖,旅客可按圖索驥,到著名電影的取景場地瀏覽,以感受電影情節中的氣氛,探索地道的香港特色的生活風貌。

【成語典故】:秦國有個人叫孫陽,他一眼就能認出好馬和壞馬,人們把他叫“伯樂”。伯樂把自己認馬的本領都寫到叫《相馬經》的書裏,畫上了各種馬的圖。伯樂的兒子很笨,卻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那麼厲害。伯樂的兒子把《相馬經》背得很熟,以為自己也有了認馬的本領。一天,伯樂的兒子在路邊看見了一隻癩蛤蟆。他想起書上説額頭隆起、眼睛明亮、有四個大蹄子的就是好馬。“這傢伙的。額頭隆起來,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馬麼?”他想。他非常高興,把癩蛤蟆抓回了家,對伯樂説:“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馬!”伯樂哭笑不得,只好説:“你抓的馬太愛跳了,不好騎啊!”

按圖索驥成語解釋 篇三

按圖索驥: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按照圖上畫的樣子去尋找好馬。原比喻辦事拘泥於教條,現在指按照線索去尋找事物,易於獲得。出自班固《漢書·梅福傳》: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按圖索驥是什麼意思 篇四

【基本內容】按圖索驥(àn tú suǒ jì)

【釋義】索:找;驥:良馬。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相近詞】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反義詞】不落窠臼

【歇後語】伯樂兒子找馬

【英文】look for an oble steed with the ai do fits picture

【典故】

春秋時期相馬專家孫陽(伯樂)根據自己的相馬經驗寫了《相馬經》,他的兒子很想把相馬的絕技學到手,熟讀《相馬經》,根據經書上的標準選出的“千里馬”——一隻癩蛤蟆回家向其父報喜,伯樂看後哭笑不得。

【出處】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漢書·梅福傳》

按圖索驥是什麼意思 篇五

按圖索驥:學而不思落笑柄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梅福傳》。

【釋義】驥:好馬。按照畫像上的樣子,去尋求好馬,結果一無所獲。比喻按照線索尋找,也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不能靈活變通。

【歷史典故】

春秋時,秦國有個名叫孫陽的人,善於鑑別馬的好壞,只要讓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馬的優劣。因為傳説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於是人們都把他稱為“伯樂”。為了不讓自己的一身絕學失傳,他把自己多年積累的識馬經驗寫成一本書,名為《相馬經》,書中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各類好馬。

孫陽的兒子資質很差,卻想繼承父親的事業。在熟讀了這本書後,他以為自己學到了父親的所有本領,便拿着《相馬經》去找千里馬。《相馬經》上説:“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他按照這個特徵找了很久,也沒有什麼收穫。

有一天,他發現路邊有一隻蹦蹦跳跳的動物,他看了很久,覺得這個東西很像《相馬經》中所説的千里馬,於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千里馬”捉住,並帶回家。一進門,他便嚷着説:“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馬,它長得和《相馬經》中説得差不多,就是個頭小了點,蹄子差了些。”孫陽一看兒子手裏捉着的居然是一隻癩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説:“傻兒子,你拿的是一隻癩蛤蟆,根本不是什麼千里馬啊!你這樣按圖索驥是不行的,要學相馬的本領,就得多去看馬、養馬,深入地瞭解馬才行啊!”兒子聽了羞愧不已,從此便一頭鑽到馬羣中去研究馬。

【成長心語】

把癩蛤蟆誤認為千里馬,這固然有點誇張。但是,在學習中,死背教條,生搬硬套,以致鬧出笑話的事確實屢見不鮮。前人傳下來的書本知識,應該努力學習,虛心繼承,同時也要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切實驗證、牢固掌握,並加以發展,這才是正確的態度。機械地照搬書本上的知識,不探究事物的本質,必然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鬧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