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此地無銀三百兩歇後語下一句(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31K

此地無銀三百兩歇後語下一句(多篇)

此地無銀三百兩歇後語下一句 篇一

不打自招

不打自招的詞語解析

[釋義] 原指還沒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現比喻無意中透露了自己的過失或心計。

[語出]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三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正音] 招;不能讀作“zhǎo”。

[辨形] 招;不能寫作“昭”。

[近義] 欲蓋彌彰 圖窮匕見 供認不諱

[反義] 屈打成招 居心叵測

[用法] 用作貶義。比喻不自覺暴露了自己的過失或意圖。一般作謂語。

[結構] 複句式。

相關內容

不打自招造句

一、他無意中説漏了嘴,這真是不打自招。

二、他忙於辯解的樣子,簡直就是欲蓋彌彰,不打自招。

三、到處大聲嚷嚷,你們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四、日軍的殘暴行為,在他們的信中不打自招。

五、這樣做,無疑是不打自招,暴露了他自己的醜惡嘴臉。

六、你的這些辯護,實際上反成了不打自招。

七、每次遇到困難,豬八戒都吵着鬧着要散夥,回他的高老莊過小日子去,其用意真是不打自招。

八、納粹帝國的殘暴行為,在他們的信中不打自招。

九、杯白酒下肚,這傢伙的話就多起來,竟不打自招地把偷錢的事露出來,還洋洋自得地逞能。

十、你如此反覆聲明,不是不打自招嗎?

十一、你這可是不打自招,自己把自己的祕密泄露了。

此地無銀三百兩歇後語下一句 篇二

歇後語:

此地無銀三百兩

答案:

不打自招;自己哄自己;自欺欺人

解釋:

原指還 沒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現比喻無意中透露了自己的過失或心計。

歇後語典故:

從前有個人叫張三,喜歡自作聰明。他積攢了三百兩銀子,心裏很高興,但是他也很苦惱,怕這麼多錢被別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裏才安全。

帶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讓小偷察覺;放在抽屜裏吧,覺得不妥當,也容易被小偷偷去,反正放在哪裏都不方便。他捧着銀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想來想去,最後終於想出了自認為最好的方法。張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後,牆角下挖了一個坑,悄悄把銀子埋在裏面。埋好後,他還是不放心,害怕別人懷疑這裏埋了銀子。

他又想了想,終於又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回屋,在一張白紙上寫上“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大字。然後,出去貼在坑邊的牆上。他感到這樣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覺了。張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樣子,早已經被鄰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聽到屋外有挖坑的聲音,感到十分奇怪。

就在張三回屋睡覺時,王二去了屋後,借月光,看到牆角上貼着紙條,寫着“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大字。王二一切都明白了。他輕手輕腳把銀子挖出來後,再把坑填好。王二回到自己的家裏,見到眼前的`白花花的銀子高興極了,但又害怕了起來。他一想,如果明天張三發現銀子丟了,懷疑是我怎麼辦?於是,他也靈機一動,自作聰明地拿起筆,在紙上寫到“隔壁王二不曾偷”七個大字,也貼在坑邊的牆角上。

〔注〕: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民間故事,把這句話“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王二不曾偷”當作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自作聰明,想要隱瞞,掩飾所幹的事情,結果反而更加暴露明顯了。這句成語,被簡化為“此地無銀”了。“此地無銀三百兩”,本來的意思就是這個地方沒有三百兩銀子。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由於做事愚蠢,想隱瞞的事情反而被徹底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