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教學反思筆記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4W

國小教學反思筆記多篇

國小數學教師的教學語言,尤其是激勵學生的語言還可豐富些,以便更好地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發展。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教學反思筆記,供大家參考。

教學反思筆記1

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式,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下教學經驗: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的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數“7”的合成,達到了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在教學中也提出了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5、整個課堂教師始終保持着師生平等關係,不斷鼓勵與讚賞學生,形成互動。

這樣的教學,如果能上用多媒體展示小朋友參與到菜市場購買魚的情景,並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堂教學會更生動些。

二、設計質疑教學,促使學生自主實踐。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在課堂中學生通過質疑、實驗後歸納出圓周長和直徑之間的倍數關係為3倍多一點。

筆者趁機引入π,順利地完成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的教學。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4、教學中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了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三、創設問題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維。教師的教學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問題同樣引起學生積極探索,產生求知慾望。而補充知識的引導更能使學生髮散思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分數的加法時”的設計。

1、重視課程的開發,也重視生活實際的數學概念,充分利用直觀教學,遵循學生的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

2、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推動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

3、重視理解與鞏固相結合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

4、給學生鋪設合理的思維空間,補充問題的方法,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5、樹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有趣味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設疑問題具有嚴謹性與可接受性相結合,使學生在探究新知識輕鬆地獲取知識。

7、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遵循從簡單到複雜的認識規律,創設情境既符合學生實際,為探究、認識新知識的結構奠定基礎。

教師的教學設計準線不同對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響。學生要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取決於一個教師教學中充當怎麼樣角色。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教育者來説,應“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知識為本。教師對每一節課多付出心血,並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對每個學生充分了解合理設計教學,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才能觸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筆記2

認識時間這一教材內容的編排,是用5分5分的讀取時間,並通過實際操作知道1小時=60分。與一年級上冊的內容聯繫起來看,教材對時間的認識是從特殊到一般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來編排的。這樣的編排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也符合人們認識時間的經驗和習慣。

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60個小格;能夠認識整時和半時,知道認識整時和半時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5分5分的認識時間探討1小時=60分。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由於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學中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時間。例如:利用第二節上課的時間9:30引入,拓展應用中利用小朋友作息時間的安排使學生能夠根據情境圖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估計時間的範圍,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增強學生認識時間的興趣。

通過開放性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見解,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對學生的生成進行討論、分析、探究。例如在教學8:15分的認識。

在教學時運用實物鍾、鐘面模型、多媒體直觀的演示,使學生清晰準確的認識時間。例如在教學5分5分的認識時間時,通過看鐘面上的陰影部分,在教學1小時=60分時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物操作,對時分關係一目瞭然。在認識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走一大格是5分鐘,5分5分的認讀時間時運用了多媒體的直觀展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難點。在拓展應用中既對新知進行了鞏固,又對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德育薰陶。

本堂課的缺點:

1教學時板書還不夠規範,每個鐘面模型下時間的兩種寫法板書不全。

2、在教學1小時=60分時提問的語言不夠準確,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效果。

教學反思筆記3

時光匆匆流逝,又一週過去了。在這一週裏,我仍然像往常一樣聽老師講課和給學生批改作業,卻也不同於往常。根據學校的線上實習任務清單以及教師指導與自我反思,我的實習生活也有了更進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首先,關於聽課。一週之中,每天上午都有一節數學課,我的指導教師會在每節數學課上課前五分鐘準時發起直播,以避免部分學生不能夠準時進入課堂從而耽誤教學進程。這一週我在聽老師講課的同時也進行了聽課記錄,一週聽課下來,我對於老師的講課方式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獲取更多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更加的感受到我的指導老師邢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熟練的教學手段。比如説,老師在講課時“講練結合”方法的運用,通過舉例練習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掌握知識點,同時在講解例題時點明重點和注意事項,層層遞進,難度逐步增加。這讓我更加直接地體會到了數學教學之中的“講練結合”方法的運用,也更直觀地看到了這種方法運用之後的講課效果,深深體會到教學並不簡單。

其次,有關批改作業。到如今,我批改作業也已經將近一個月了,這一個月之中,我不不僅見證了釘釘家校本的升級與改進,也見證了學生們作業上的進步與成長,同時我也在不斷改善自我。在本週,每次老師佈置作業之後,我也會做老師佈置的作業題,提前對作業有所瞭解,這樣不僅可以瞭解到本次作業的易錯點同時也可以熟悉課本。每次批改完作業,我會將學生的作業情況總結報告給老師,並且再挑選幾份出現典型錯誤的學生的作業圖片發給老師,以便老師能夠更加直觀的瞭解到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在這過程之中,老師發現了一些學生在作業上的問題,反饋給我並指導我進一步嚴格要求學生的作業。從而,對待批改作業我有了更加認真的態度,嚴格對待每一位學生的作業,做好作業批語,對待不合格學生的作業打回讓其訂正,督促學生認真完成作業。

最後,關於自我改進與提升。這一週我開始更加認真地跟進教學進度熟悉課本知識,並且認真做聽課記錄以及總結經驗。除此之外我還搜索優秀教案作為參考,嘗試着自己結合課本編寫教案以及製作教學課件,並開始自己練習講課,努力提升自我,期待着有一天自己有能力可以給學生們上課講課。

教學反思筆記4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區組織的“美術優質課”活動,在活動當中我看到了許多比我年輕的老師上的課都很棒,有的老師選材很新穎、有的老師上課很有激情、有的老師在評價孩子時很有針對性等,從她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針對我的課我也做了一下反思:

首先,我的這節課是大班美術《借形想象畫》,就是藉助畫紙上原有的圖案,通過自己的觀察、想象添畫成自己的作品。因為對這些孩子來説,他們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的美術活動,所以孩子們是充滿了好奇,但同時這節課讓孩子自己想象創造的特別多,有的孩子繪畫經驗少,而且還不能很好的遷移自己僅有的經驗。大部分幼兒在繪畫時只是在隨意的塗鴉,創造想象的很少。問他是什麼時,他就説是怪獸。只有幾位幼兒把相鄰的色塊合在一起進行了想象添加。

其次,我在給孩子引導時,引導的很少,加上孩子本身接觸的也少,所以在創作時就有的孩子隨意亂塗。因為孩子頭腦中的表象少,所以在平時生活中要注重引導幼兒進行觀察一些動物或植物,引領幼兒欣賞一些名畫,豐富幼兒的經驗。

最後,我在課堂的把控及對孩子的評價上還需要在不斷的努力。課堂中激情也不夠,不能很好的感染孩子,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應該是以飽滿的激情來感染孩子,這樣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進行我的課程。在評價孩子方面,我的評價應該更具體一些,不應該是簡單的“好,不錯”、“你真棒”等等。應該把孩子好的地方説得更具體,不好的地方也要指出來,並告訴他什麼是對的,這樣孩子才更明白自己哪好哪不好。

教學反思筆記5

這周我們進行了第三次試講,這次我試講的是國小一年級下冊的數學的第一課的第一課時。在這次教學設計中,我設置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知道各個圖形的特徵。學生可以判斷生活中圖形的形狀,由此學生鍛鍊了自已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這次的試講中發現的問題是:知識目標規定的學習內容太多,各個圖形的特徵只讓學生仔細觀察,應該讓學生自己動手試一試,摸一摸。感受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的特徵。

上好一節課我們應該從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三個方面考慮。第一方面:備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於主體地位。我們進行教授的目的是:學生獲得知識,鍛鍊學生的各種能力。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該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徵。

一年級學生處於前運算階段到具體運算階段的過渡,思維處於半邏輯狀態,以形象思維為主。而且一年級的學生正對生活的世界形成一個初步認識。他們善於識別物體的特點、判斷物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能很快的掌握任何一個物體所固有的特徵。其次我們還要考慮一年級的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能力有限。我們應該合理安排上課內容。

第二方面:備教法。我們要結合學生學習特徵,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如果我們的教學方法合適,這樣會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新事物的興趣。所以選擇合適的教法也重要。

在本次的試講中,我只讓學生觀察了平面圖形的特徵。我更應該讓學生做一做、摸一摸我們要學習的平面圖形。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最後一個備教材,我們要熟悉教學的課程,根據教師用書中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意見來設計教法、重難點和將本課分為幾個課時,這樣我們才能上好一堂課。本次試講雖教學環節完整,但是沒有備好教材,本是兩節課才可以完成的教學,這次卻只用了一個課時。這樣學生雖然認識了各個平面圖形,但是不能很好的掌握本節課學習內容。學生會存在一知半解,沒有完全聽懂的情況,還可能會出現由於學習任務大,而造成學生的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