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關於中秋節的散文 中秋節精品散文欣賞多篇【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2W

2021關於中秋節的散文 中秋節精品散文欣賞多篇【多篇】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 篇一

“一月可得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秋天本是個多愁的季節,但在這秋天,卻有一個熱鬧的節日——中秋。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相傳這個節日是由嫦娥奔月,后羿為了思念她,年年在她飛上雲霄的日子,在月光下襬她愛吃的東西所演變而來的。所以我國自古就有賞月這一習俗。

古時候的玩月,賞月,可不如今天。古代每逢中秋,就要“秋暮夕月”,也就是拜月神,求月亮保佑人們接下來的一年圓圓滿滿。不僅如此,還要擺上特製的月餅和切成蓮花狀的西瓜,時令水果,還要擺大香宴呢!人們坐在一起,曬月光,吃月餅,團團圓圓。除此之外, 還有一些地方有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等習俗。

如今,中秋的習俗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僅代表着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嚮往,也逐漸變成家人團聚的日子了。人們趁着這個假期趕回家裏,與家人圍成一桌,吃一頓熱飯,感受一下家的温暖。和家人們在月光下散步,沐浴着皎潔的月光,品嚐着時令水果,拋開日常瑣碎的煩惱,脱下疲憊的倦容,放鬆心情,聊聊家常,一家人嘻嘻哈哈,四周充斥着家的温暖,好不温馨!大家平時都因為事務繁忙而沒有時間,好一些的話都不能互相傾訴,在這時,就都全部説出來了。

但是今年的中秋,缺少了點什麼。往常,還沒有到中秋,大街小巷早已擺滿了形形色色的燈籠和孔明燈,但今年卻全沒了蹤影。我們為了買一個燈籠,甚至要跑遍大街小巷才能找到。往年,在一些還沒有禁止放煙花爆竹的地方,總會升起一盞盞孔明燈,像星星一樣,星星點點,但今年的孔明燈缺少得讓人心寒。本該掛滿紅燈籠的家中也是光禿禿,只有清寒的月光照在我們身上,顯得很是寂寞。本來應該轟轟烈烈的鞭炮聲也只是寥寥幾聲便事了。不禁讓人少了興致啊!為什麼今年的月亮公公會這樣寂寞?這些習俗不應該捨去啊!

我呆呆的望着拜月亮的燭火,燭火輕輕搖曳,希望明年的中秋更熱鬧起來!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 篇二

小時候嘴饞,除了盼過年,就是盼中秋。

酷暑過後,秋風徐來。天驀然高遠,藍得似乎能滴下水來,美得像童話一樣。

比童話更美的,是中秋前後,莊稼陸續開始收穫。某天的晚上,奶奶會煮上一鍋嫩毛豆、嫩玉米給我們姐弟解饞,玉米爽滑甜糯,毛豆綿軟勁道。孟子説“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可是這麼好吃的食物,不吃哪一種都感覺對不住自己。村子裏飄蕩着花生棵子的甜香,夾雜着煮紅薯的味道,一起組成美麗的鄉村秋收圖,醉了村子,醉了回憶。

這大美的秋天裏,秋味兒最濃的,還是月餅。對,就是那種酥皮五仁的,比杏子大,比桃子小,圓圓扁扁的,外面是一層一層半透明的皮兒,大約六七層吧。然後漸入佳境,花生碎,核桃碎,芝麻,葵花子仁兒,杏仁兒,被青紅絲團結在一起,各種的香甜,幾乎都讓舌頭分辨不出彼此,交響樂一樣,立體環繞成幸福的感覺。

酥皮月餅有大小之分。小個的八個一斤,用一種代銷店專用的糕點紙,包成正方形,上面再覆上一張嫦娥奔月的裝潢紙,用紙經子捆紮,最後打個十字花。大個的月餅,五個一斤,糕點紙包紮成圓柱體。只有每年的八月十五,爺爺才會去代銷點買月餅,到晚上才讓吃。記憶裏,有好幾次是十五晚上在院子裏扒玉米(去掉玉米的外包衣,這樣容易曬乾)或者摔花生(讓花生從棵子的根部脱落),累了煩了困了。奶奶一句“吃月餅啦”宣佈中場休息。我們立刻揉揉困得睜不開的眼睛,跑到屋裏去。

奶奶説: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敬老天。可是,一般自然成熟的西瓜,是放不到八月十五的。我們只有月餅。已經很滿足。小心翼翼吃着到手的月餅,碎末末也捨不得落在地上,用另一隻手接着。先吃外皮的油酥,一層一層地,品砸着滋味兒,再小口吃五仁的甜香。最後,舔舔手指上的碎屑。意猶未盡。

月餅一般是一人一塊的。但媽媽每次都把她那塊留給我們吃,她説她不愛吃甜。我當時很納悶,媽媽竟然不愛吃甜!但還是忍不住把媽媽給的月餅吃掉。

後來,日子慢慢過得也如月餅一樣,我就時不時地給媽媽和奶奶買回糕點和月餅。生活有了甜蜜也有了香味兒。那些豆沙、棗泥、鳳梨、黑芝麻、葡萄乾、哈密瓜,還有板栗和蓮蓉,一個一個排隊牽手,連接了過去和現在,連接了愛和富足,把歲月煨成一杯香醇的酒。

行筆至此,手機響了,是閨蜜的短信:願歲月靜好百事隨願,願紅塵歸來你我仍是少年。不由想起小時看過的電影《啊,搖籃》,想起那首主題歌那些主人公。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感謝所有為這個國家的美好而努力的人們,感謝那些駐守邊關的將士,無論歲月怎麼流轉,他們依然是最可愛的人。

一歲一中秋,歲歲中秋,願這世界月圓人也圓。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 篇三

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着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裏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説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説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月餅的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裏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户實實在在的生活。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 篇四

中秋節,我帶着兒子回家!

一路上正逢鄉下秋收的時節,望着遍地黃燦燦的玉米,坐在班車裏的我,心緒再也按奈不住對這秋天的閲讀,翻閲着這秋天的過往,於是記憶就不自覺地走進這秋收的文字!

秋天最美的景色就是收穫的笑靨,這也是秋天給我最深的記憶之一。

每年秋收時節,我都會回家幫助父母收秋的。一年又一年,秋風吹白了父母的雙鬢,卻吹不走父母臉上收穫的喜悦與幸福,而這份記憶隨着時光的流逝,格外的清晰!

時過境遷,那些秋天的文字一次次地積澱成我生命力的詩集,每次翻閲,都讓我沉醉其中。秋天不盡讓人們收穫着希望,更是一首深沉的詩,那歲月,就像是一個老人,在翻閲着這個時節的篇章,給人一份凝重與深沉……

臨近中秋的天氣,涼風撲面,總會掀起我們記憶的心窗。透過窗外的景色,記憶的閘門被清風推開,一份惦念,在久遠的心底,猶如是脱韁的野馬,乘着一陣陣風的清涼,而奔馳在青山和綠水之間穿梭尋覓。這是秋天怎樣的一份心思?我想,只有那些親身經歷過鄉下秋天的人們,才會體會到這份文字的分量!

許久了沒有這樣的心緒,只是沒有與秋天相遇而已,疏忽了這秋天的景色。如今再一次目睹從眼前掠過的秋天,就觸動我的心絃。依車窗眺望遠秋,我在想,鄉下久違的老樹,是否早已掛滿了紅火的果實,在太陽温和的照耀下,正裂開了嘴;晨露如斑跡點點的老淚縱橫着整個春秋,嫣然似一個老人,而時刻都在歎息自己脆弱的生命?這個秋天悲泣雖然還沒有來臨,可是對於那些離人來説,早已在心裏種下一行行惋惜、慨歎的詩行!

關於秋的文字,從初秋到現在中秋時節,我已經寫了一些秋天的記憶,每一次,都會因為心緒的不同而塑造秋天的心情,快樂、憂鬱、歎息、惋惜,凡是秋天觸及到的,都已經寫在我生命的文集裏,今天也是這樣的心緒而起!

坐在我身旁的兒子,靜靜地望着外面,根本沒有意識到我對秋天的這份心思!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視線,我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心情而刻意去強求別人!

車裏乘坐的鄉人,面孔都是那麼的熟悉,淳樸的鄉情,親暱的鄉人,再一次讓我感受到迴歸故里的那份急。,許久了,不論我們走多遠,倘若踏上回鄉的路,我們一樣會感受一份濃濃的心情在自己的旅途上洋溢……

一路無語。經過三個小時的顛簸,在下午五點多,我回到了鄉下。班車更在我們村丁字路口停下,我與兒子剛下車,兩個小外甥女就在哪裏等我們。畢竟是孩子,他們三個人很快就邊走邊玩起來。看着孩子們的身影,拎着行李的我,自然就想起每次回家經過這段僅有三百米遠的鄉路之記憶。點點滴滴,如散落在草叢上的樹葉,沒有年輪,沒有軌跡,總會讓我去尋找從這裏走過的痕跡、行蹤!

回到家時,太陽已經偏西,日落的夕陽,哪裏會想到一顆迴歸故里之心的靜謐?

夜幕降臨,圓月就像是一個大圓盤,高高的懸掛在我家楊樹的梢頂上。母親為我與兒子的到來十分的開心,總是忙這忙那,還把自己買好的月餅、蘋果等東西統統拿出來,給我與兒子。目睹着母親忙裏忙外的身影,我有些愧疚,便不忍心。而當我拒絕母親的好意時,就看到母親臉上的笑意一下就沉落在其鄒紋裏。我想,母親心裏一定不悦了。於是我就像是孩童時候那樣,把母親準備好的甜甜月餅塞進嘴裏,母親就笑起來……

難道説我們無論多大,而在母親眼裏也都是未長大的孩子嗎?

因為中秋節,母親自然就談到了那些未回家的人,如在省城我的哥哥、嫂嫂、侄女,還有我的愛人,我的小妹妹,聽着母親的嘮叨,漸漸的入睡!

夢見在中秋之夜,一個明亮的大月亮,投進我們鄉下的小屋,我與哥哥、兩個妹妹正趴在一個圓桌子上,等着母親給我們分中秋的月餅、蘋果與梨兒。年輕的母親,用盤子盛着那些東西從裏屋走出來,一一地給我們分着,可是盤子裏只放着一個月餅,母親問,該分給誰呢?我們都不做聲,最後,母親説,這個月餅該留給你們的父親,理由是父親是家裏唯一的勞動力。我們沒有爭辯,可是一向貪饞的我似乎頂不住這月餅甜甜的誘惑,正當鬧着要吃月餅的時候,母親轉身就走,我就追,不小心碰在牆角,我奮力爭扎着……

醒來才發現是一個夢,淡淡的月色照進屋子、輕輕的打在臉上,聽着裏屋母親打呼嚕的聲音,心裏漸漸的平靜下來。

中秋節之夜,團聚的心原來始終存在着……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 篇五

心如夢般的漂泊,情如過眼的雲煙,當炎熱還未曾完全退去的時候,金桂卻已飄香,

明月悄悄豐腴。獨在異鄉的星空下,久遠的深情如潮而至,點點,都是故鄉的回憶,滴滴,都是思念親人的淚水。

路遠,雙腳踏不上歸鄉的路途,一顆心卻早已飛到父母雙親的身旁。爹呵,您那蹣跚的腳步,踩踏在兒的思念裏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滿頭的白髮,絲絲牽扯着兒每一個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兒與雙親月圓人不圓,總是隔着千重雲,萬座山,總是在這個中秋的日子,兒在明月下淚水成行。

堆積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遊離,絲絲縷縷放飛在落日的黃昏,那温暖的夕陽,是母親柔和的臉龐。晚空中一輪中秋的佳月遙掛,夜風輕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彈奏着牽掛,慰藉飄零在異鄉的魂夢。朦朧的記起兒時的情景,那些個再也尋找不回的快樂中秋,沒有精美的月餅,沒有豐盛的晚宴,沒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卻有樂趣卻有幸福卻有滿足的笑容掛在母親甜蜜的臉上。那些温馨的場景彷彿還在昨日,歲月卻將當年那個青澀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將那曾經年富力強的父親折彎了腰,將那滿頭青絲的孃親染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

回頭再望來時路,故鄉的記憶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許多地方已改變了太多,但還能記得當初的景物,一座石橋,一條小河,一棵掛滿了金黃色果子的銀杏樹,一輪乾淨明亮的中秋月。當時的天真爛漫,與兄弟姐妹圍坐在中秋月下,聽父親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煙講過關於月亮裏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當時母親在月下一臉幸福的樣子,不時將針在發間擦抹縫補着衣裳,閉上眼睛,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而今,一切不復重來。天真爛漫的我離開家鄉,拖着疲憊的身子漂泊在別人的城市,走過春夏走過秋冬,異地謀生的艱辛早已腐蝕了遊子的身心,月光拉長了孤獨,彷徨的的背影。情路幾多坎坷,與那些曾經認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錯過失之交背或無緣曲終人散或緣盡勞燕分飛,只剩下一顆千瘡百孔的心不知如何縫補。思念卻還在月下集結,可那些花兒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於何處。一直甚小卑微的關閉着情感大門,不敢輕易地去碰撞,深怕自己再度落入紅塵劫數,昏沉間不知春花秋月幾許,待到中秋月兒再度圓時,才意識到自己形單影隻,微風帶着一絲寒意走過我身,像是一曲寂寞的悲歌。

已過古稀之年的父親身子一度再度彎坨,他已不再給他的孫子講月中嫦娥,更多的是感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深的領悟古人不知今時月,今時明月照古人。或許父親已知天命,早早為自己為母親做好了棺木,餘下的時間,靜靜地安享。

母親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她的丈夫與孩子,每天都與鍋盆碗筷打交道,五十年來未曾改變過。母親再也不需縫補衣裳了,她的眼睛已漸漸模糊,每天守着小店,總是有意無意要走到門外眺望路口,看看她遠在他鄉的兒子是否已歸來,是否帶着她的兒媳出現在她模糊的視線。

電話裏,母親蒼老的聲音在説中秋又到了,月亮又圓了,兒啊,你是不是該回家了。頃刻間,我淚如雨下,娘啊,兒太不孝了!都説父母在不遠游,兒卻那麼多年來,圓不了您的一個卑微的夢想,不但不能膝前盡孝,還讓您無時無刻不在為兒擔憂。您説月亮年年都圓,為何兒的終身卻依然缺着,難不成您彌留之際還看不到兒花好月圓?兒無言以對,心卻如刀割,娘啊,兒如何才能以寸草之心報得你三春之暉?

儘管一路的悽風冷雨,我卻從不畏懼,儘管身心疲憊,我卻從不倦怠,因為我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就是浮萍,只能隨水而漂,自己就是過了河的卒子,只能前衝沒有後路。虧欠雙親的同時,我感覺自己還是幸福的,比起那些經歷了與父母親人生死之別的人,我何其幸栽?至少我的父母還活着,至少我至親的人都還健在,至少我回家還有爹孃可喚還有兄弟可聚。不惑之年,此等幸福,還有何求?

月到中秋,萬家團圓,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為一種奢望。好在中秋過後,年關將至,那必將是我的歸期。今夜月圓人難圓,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這頭上明月,遙寄親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