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多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77W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多篇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篇1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

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過程與方法

1、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鬥目標、找一個互助夥伴、提一條教學建議。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2、每堂“三個一”:提一個學科問題、記一個知識結構、出一份測試試題。着意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儘可能讓渡給學生。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如

(1)問題導向法。指導學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態結構特徵?如何適應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如何?”等基本問題自主學習、自主解答、自主測試、自主反饋,輔以同伴互助和教師點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論聯繫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理順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篇2

一、教學計劃的制定原則

1、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

2、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的原則

3、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相統一的原則

4、知識技能目標與情感目標相統一的原則

5、整體性與個別化教學相統一的原則

6、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統一的原則

二、教學計劃的主要內容

1、當前學生學習狀況分析(包括知識基礎、能力發展水平、學習現狀以及學習習慣、方法等各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2、本學期課程內容分析(本學期主要教學內容及其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和地位、前後教材之間的銜接、本冊教材各個章節/單元的重點、難點和考點等)

3、本學期的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要求(指通過本學期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哪方面的知識、形成哪些技能和能力、掌握哪些學習策略、發展哪些情感態度)

4、本學期的整體教學思路(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明確符合本年級、本學科特點的、有特色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的教學思路,)

5、本學期的教學措施和手段(圍繞教學內容和目標,結合學生和本學科特點,採取哪些有效的教學措施和手段,包括備課、授課、輔導、測試以及課外活動等)

6、教學進度安排(明確本學期各章節/單元的教學進度,閲讀、實驗課、單元測驗、期中、期末複習、考試等教學活動的時間和安排)

三、教學計劃的制定要求

1、由備課組長組織本備課組所有教師對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學生情況、教材內容、教學目標、考試大綱和説明等認真進行分析,共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做到整個備課組教學計劃要相對統一。

2、教學計劃一式兩份,其中一份送交級部存檔。

1、當前學生學習狀況分析。

本學期的七年級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家庭環境,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礎較差,上課行為又不很規範,不知道專心學習,另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生物是小副科,引不起足夠的重視,針對以上情況,要想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還有一定的難度。

2、本學期課程內容分析。

本學期生物教材的內容是八年級年級《生物學》上冊,共有四方面的內容:1、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2、動物的生殖和發育;3、人類的生殖和發育;4、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3、本學期的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要求。

a)生物學的方法,如:識圖法、比較法、歸納法等。

b)通過學習本冊生物學應讓學生了解綠色開花植的生命歷程,動物的生殖,尤其是人類的生殖過程。

c)通過學習本冊生物知識還應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辨證的看待環境和生物的能力;培養學生收集並能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聯繫現實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4、採取的措施。

針對以上情況,本學期的教學中將採取以下措施:

1、精心備課:備好課是上課的前提。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案,備課要創新,體現個人風格,寫好教後記,不斷進行教學反思。

2、專心上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上積極創設融洽的課堂氣氛,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充分利用我校現代教學手段,加強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整和力度,增大課堂容量,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教學質量。

4、把好單元測試關。單元測試後要及時講評、補償,以保證後續知識的學習。

5、注意優等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根據八年級學生“班額大,差異大”的現實,遵循低起點、密台階、勤反饋、常矯正、小組合作的原則,因材施教,促使優生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促使中等生優化,促使學困生轉化。

6、堅持聽評課制度。多與其他教師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更新的知識,不斷充實自己。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篇3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這個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年級的生物教學任務,為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八年級年級生物學科的特點,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標

獲得有關生物的結構層次,識記動物的主要類羣和主要特徵。探究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與其生活環境的適應方式。區分不同類羣的生物。認識常見的動物,瞭解它們在自然界和經濟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係。

識記動物的行為類型和特點及其意義,知道動物行為的生理基礎;瞭解先天性行為和後天性行為。知道研究動物行為的意義和方法。動物行為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關係。瞭解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二、學情分析

本人所任學科有七個班,在七年級學生已有了學習生物這門學科的學習一些興趣,氣氛活躍。但期末成績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學生習慣了原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注入式教學方式,對新課程下的新教學方式還不適應。

應對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村和新課程標準。

2、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

3、優化教學方法,運用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4、認真組織好各次探究活動,注重學法指導。

5、認真做好培優輔差工作,面向全體學生。

6、加強訓練,達到及時鞏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學習小組,並加強合作學習指導。

三、教研教改舉措

1、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其它科學文化知識,不獲取新知識和新信息,提高自身專業技術能力。

2、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教研教改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經常和他們交流經驗,按時參加本組的集體備課。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篇4

一、學術條件分析

我在八年級教兩個班。根據上學期的學習和考試結果,學生整體水平較好,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物感興趣,有一定的學習生物的基礎。八年級學生求知慾強,動手操作興趣濃厚。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學習生物的能力。這學期生物遺傳變異的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學生理解和靈活運用會有困難。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新學期要做好學習總動員,讓每個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爭取優異的成績。

二、質量目標

1.基本知識目標:

(1)通過研究生物的繁殖和發展,學生可以更加自覺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2)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生物和環境,讓學生更自覺地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發展。

2.基本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具備初步觀察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會擬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可以利用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具備初步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1)能保持強烈的科學求知慾,願意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現象。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會到克服困難和解決生物問題的喜悦。

4.具體的教學成就目標

通過率達到75%,優秀率達到30%,平均分:65分,高分率:

三、具體教學措施:

1.根據具體的學習情況,精心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2.進一步發展自主學習課堂,探索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3.設置不同層次的課堂反饋練習,讓優秀的學生得到發展,讓差生得到提高;

4.適當設計生物技術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5.定期舉行單元考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便檢查和填補空白;

6.帶領學生交流複習方法等。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生物學》(八年級上冊)。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四、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為“平等中的首席”,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篇6

國中生物改為八年級會考後,對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原先很輕鬆的一個教學段,現在改成了上學期學完八年級全部內容,下學期複習國中全部內容的方式,針對當前教學實際,對這一學期的生物教學設想如下:

一、依託同步學習(總複習卷)開展複習教學

由於時間及教學方式的轉變,這次複習不再同於以往的九年級年級的一輪二輪安排,在教學上依託同步學習的設計,老師簡介完考點掃描後,學生對照課本填寫“知識梳理”,這是一個學生複習基礎知識的過程,必須學生在課上獨立完成,才能達到複習的效果。如果安排學生週末做或課下預習,即使學生做完也很難保證質量與效果。“典型例題”項可以師生一塊做,重點分析其考察的知識點是什麼,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學會做題的方法。“智能檢測”作為鞏固練習,要求學生課上以考試的方式做題,而且要保證課上及時講評答案,及時反饋,確保效果。

同步學習上有十個專題訓練,可以用來進行專題訓練,一定要讓學生以試題的形式完成,切不可按排成周末作業或學生課下預習的方式。

二、做到高效課堂,確保學習效率

學生課上覆習,課上做題,課上對答案講析,看起來一節課完成的知識任務不多,但可以確保學習效果,如果安排課下做,學生預習,課上對答案講評,學生的印象不深,效果差,更重要的是這樣做,佔用了學生的課餘時間,最終好像是成績很好,但是是以學生的大量時間為代價的。學生的學習任務很重,要學習很多學科,所以我們不要佔用學生的課餘時間,學生已經夠累的了。

三、全面夯實基礎,不猜題押題

學生有時會問:老師你給劃劃重點吧。其實我從來是不劃重點的,生物會考本身不劃範圍,現在分數變大,題量變多,知識覆蓋面變大,可考察的知識點變多,更不可能劃範圍了。其實,生物會考本身就有“重點知識重點考察”的説法。所謂的重點知識,在我們的複習中,練習中其實已經很好的體現了,已經穿插在平時的複習和練習中了,所以説沒有必要再劃重點了,我以為如果老師劃了重點後,沒划進去的內容學生是不是會放棄呢。

四、課上課下聯動,保持學生適度緊張

課上學生活動頻繁,學習效率高,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知識任務的。我們不能佔用學生的課餘時間,但可以利用課餘的3分鐘的時間對學生剛學過的內容進行抽測,抽測的特點是對課上內容的重複,甚至是原題。目的是讓不認真的學生不敢放鬆,而課上認真的學生則完全不用擔心,如果用難題或者量大,或者抽查的學生數量很多,則變成了對學生加課了,背離了抽測是督促的初衷。

五、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及格率

分析年前的期末考試情況,學生的及格率和得分率很高,但特優率和高分率不高,這與平時上課時的特點有關,在我們這樣的學校,即要提高特優率,又要提高得分率,是比較難的,如果不能兼顧,則寧願面向全體學生,或者説要以面向全體學生為教學主導向,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八年級生物工作計劃篇7

一、指導思想

以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能力,考出好的成績。

二、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剛步入國中,面對繁多複雜的學科,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藉助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2、做好演示實驗,完成學生實驗,達到培養學生能力之目的。

3、把錄音、錄像、投影、幻燈、多煤體等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範、準確和熟練。

5、通過上學期期末統考的成績分析以後,爭取及格率要達到90%,優秀率要達到50%。這學期應該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展,特別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展。對生物學困生,要真正瞭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於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6、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7、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8、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爭取呈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9、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瞭解人類與生物圈之間的關係,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6)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7)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8)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衞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9)初步獲得生物圈中人類的起源與發展的基本知識。

(10)獲得有關人體結構功能、生理以及衞生保健的知識,促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11)知道生物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五、教學要求

1、重點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3、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4、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5、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6、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六、應對策略和教學設想

1、鼓勵學生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2、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保證活動的落實,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4、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5、倡導探究性學習。

6、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7、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8、真正體現“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問題研究為手段,以個性質量為目標”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想聽並聽懂。

9、幫助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