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精品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W

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精品作文多篇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 篇一

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大校園,勉勵廣大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而生動的比喻,藴含深刻的哲理。

作家柳青説過,人生之路是漫長的,但緊要處只有幾步,尤其當人年輕的時候。青年如初春,如朝日,是人生最寶貴的時期。如何不負這大好年華,邁出堅實步伐,是一代代青年的人生考題。人生的選擇如同穿衣,青年時期就等於繫上了第一顆鈕釦,每一個目標、每一個理想、每一份事業都是從這一顆鈕釦開始。它是一塊基石,也是命運的閘門。

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青年始終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奉獻;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強音,到“為廣袤土地帶去無盡生命力”的堅守,這些在歷史天空中熠熠生輝的價值座標,無不説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是生命的燈塔、人生的航標。人無德不立,理想信念一旦確立,就會生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無窮定力,就會扛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使命擔當,就會開啟“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毅篤行。

一位去西部支教的大學生感言,多受些歷練,對順境會更珍惜,對逆境會更從容。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險灘,有直道也有彎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無數人生成功的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多經歷一點摔打,多積澱一些信仰的力量,有利於走好一生的路。反之,囿於“小我”,哪有廣闊天地?沉迷物質,何來青春鋭氣?精神上“缺鈣”,怎會有剛健的人生?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釦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生命之問從未停止。核心價值觀是人生的扣子,也是生活和社會的鏡子。它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才能逐漸內化於心。它的彰顯,需要於實處用力,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才能不斷外化於行。看得見的哲理最有説服力。有道德的生活,始於我們對他人的每一次善意微笑,源於我們對弱者的每一次熱情相助,也在於我們對醜惡現象的每一次毅然説不。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每一個時代核心價值的質量和分量。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為社會提供更多價值正能量,我們就能寫下“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人生詩篇,就能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現代社會。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 篇二

人生就像釦子一樣,如果第一粒釦子扣對了,你的人生將會一片輝煌,反之,如果扣錯了第一粒釦子那麼你的生活也就改變了軌道,也就是肯定不會有好結果。

人生中的第一粒釦子,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但是我認為,我人生中的第一粒釦子是“學習”,是去學習對於現在我們需要的道理,去學習我們榜樣!

還記得那一次,我正在家中寫作業,寫着寫着,媽媽走過來了,她拿起我的作文左看右看,突然皺起眉頭,我發現了便問:“怎麼了麼?”“我覺得你的文章中太多“之後”了,可以改成緊接着、隨後。”媽媽認真地對我説,我卻不以為然,不耐煩地説:“我感覺我寫得挺好的,你別管,你別管!”媽媽見我這樣,雙了一口氣便走開了。我當時還以為自己討了便宜,得意極了。

週一來到學校後,老師在課上也説到了我作文的毛病,和媽媽説得一樣,我只好從寫—遍,就在這時,我忽然明白了,在生活中我們要虛心接受別人給我們的意見,才能讓自已變得更優秀!

人生第一粒釦子,我正在學會將它和好,讓它能夠在我的“衣服”上綻放屬於它的光彩、姿態。去行動吧!去學會怎樣扣好自己的第一粒釦子。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作文 篇三

一身青色中山裝,一把清廉硬骨頭。爺爺永遠是一絲不苟的樣子,儉樸而規整。衣服釦子扣得整整齊齊,從衣襟到衣角都乾淨利落。爺爺就像家裏的標尺,用自己立身處世的筆直姿態規範着家人,也用他“勤儉持家”的規訓給我係上了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我從小便和爺爺住在一塊,我和他一起晨練,一起寫字,一起吃飯,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他的視線。爺爺寵我愛我,不忍心訓斥我,記憶裏爺爺給我的第一次誡告是在飯桌上。那次晨練完,胃口大開,奶奶做飯時我便多要了幾個紅糖粑粑。等飯好了後,爺爺見我不顧燙嘴大嚼一氣,急得在旁邊不停地叮囑:“小孩子吃飯慢一點,不要噎着了。”聽他提醒我是慢了些,可不過是浪費更多時間將紅糖粑粑像轉琴糖一樣在筷子上繞來繞去罷了。

我邊玩邊吃,最後剩了半個紅糖粑粑怎麼也吃不下了,胡亂往碗裏一丟,滿不在乎地要跑出去玩兒。爺爺看着那個被咬了一口的紅糖粑粑,立時怒了,他眼睛裏滿是嚴厲,厲聲要我把它吃掉。兒時的我最受不了爺爺的一副兇樣,哭鬧着便跑進房間了。等眼淚哭幹,我才想起去看看爺爺氣消了沒。悄悄走到門邊,卻看見爺爺一邊歎着氣,一邊緩慢地把剩下的紅糖粑粑一口一口地吃掉了。這一幕,讓我心中突然不是滋味了。

晚飯時,爺爺的臉色已平靜如常。他看着面前擺放的飯菜,像對自己又像對全家人説道:“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自古以來,節約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節儉為持家之基啊。”

“節儉為持家之基”一直被爺爺奉為人生信條,這樣的家風也傳給了我的父母。我們家做菜從不多煮,外出吃飯若是有吃剩的,必然打包回來,從不浪費。隨手關燈,節約用電等一件件瑣事,也早已成為習慣。而這一切的好習慣、好家風,都源於爺爺的以身作則和家人間的互相提醒。

“勤儉持家”的家規雖然沒有被寫在紙上,可卻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心裏,它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潛移默化地滋潤着我們的心靈,塑造着我們的品格。對我來講,家規如同人生的第一粒釦子,扣好它,往後的漫漫長路才能行得正、走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