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老子有關作文(整理4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48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篇《老子有關作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老子有關作文》相關的範文。

老子有關作文(整理4篇)

篇1:關於老子的作文

老子的大氣,是我們世人不能所為的。初看道德經,談一點點淺陋的認識。

老子第第八十一章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説,巧説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近期無聊讀了幾本佛教和道教的書,我非常崇拜老子的大氣的思想和道德,對佛教的思想,我到不敢苟同。從自己淺陋的認識中,體會到老子的道教,比較貼近現實。也可以説老子是古代的唯物主義者。

老子針對世人愛聽好話,不辨真假。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警句。

老子教化世人,要以事實説話,不要只聽花言巧語,不要賣弄學識,做一個胸有成竹的博學強識之人。

老子的道教,它不是講對天、地、自然的崇拜,不是講對圖騰的崇拜,不是講對神的崇拜。而是老子基於萬物皆有陰陽觀點,對錯都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用辯證法思想去闡述。你認為對的,也未必就對,你看是錯的事情,換一個角度也未必就真錯。

老子陰陽觀點,有對立性,又有和諧統一性,既是現代哲學的對立,又是互相依賴,互相滲透的規律統一。

以及“柔弱勝剛強”是老子的精神,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

老子在第三十三章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道德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名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老子死了,眾多的人,都在學習和用以老子的道德經。到現在我們也真正體會了,老子的雖死猶存的學説。

老子的人生哲學、政治思想都是以自然為宗,他的宇宙論觀念也以自然為法。因此我們若把老子的哲學,説成是“自然哲學”,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的哲學觀念是自然,老子思想的哲學法則也是自然。老子的思想體現在人生的哲學上時,就是無慾――無私、無為――無爭,前者是修身的根本,後者是處事的原則,因為無慾所以能夠知足,因為不爭説以能夠謙和。

知足者常樂,謙和者受益。願我們都能學習老子的大氣,老子的智慧。

篇2:關於老子的作文

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魯迅

《道德經》是一部難得的經典之作,千百年來一直有人在研究它,但是沒有人能真的完全讀懂它。《道德經》為老子(李耳)所作,原文分上下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將《道經》提前,合稱《道德經》,也被稱做《道德真經》、《五千言》等。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歷來眾説紛紜,有世界的本源説、自然界的規律説、真理等等。至於它究竟是什麼,老子認為道是天下萬物的總源頭,也是天下事物發展的一個總規律、總動力。老子強調道是永恆的、無限的,同時也是不可言説、我們的感官也無法感受的。老子講得很明確,道是硬想出來的名字加上去的,説不清楚,只是為了方便,我勉強將它稱之為道。但是,這個道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關於道的來歷,老子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還早,可以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個灰塵當中,又大到充盈於天地之間。自然界滄海桑田的變化、國家的興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對道近乎虔誠的膜拜,並對道進行了種種構想。有人説他提出道是源於對自然和規律的崇拜和信任,為了徹底擺脱時代的思想侷限性而重新論道。通篇看似不言道,實則都是在他對道的預設中展開。

通讀全書,就算無法精通,也可以對道家的道有一點點認識,老子在《道德經》裏的每一句話都閃耀着思辨的光芒,盡顯老子處世的智慧。

首先是其中體現的辯證法,老子認為世間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一定情況下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先提出了他的觀點,既然世間的事物都是轉化的,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老子接着又説: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接着談談老子的另一個觀點:不爭。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認為不與人爭方可無尤。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老子在這裏強調,人不要有妄念,世間之事如果太圓滿就會溢出去,要知道委屈也是一種保全,而且這種保全是我們實實在在可以達到的。

老子也有很多治國思想,是很有批判力的,比如第六十章他説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國家就和烹飪小魚一樣,一直翻炒就把魚弄碎了,應該儘量不干預,讓它自己熟。這句話流傳極廣,深刻影響了幾千年的政治家們,漢初的無為而治就是最好的證明。此外在六十一章老子也提出來對大小國關係相處的觀點: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老子認為在大國和小國相處要各取所需,互相忍讓,當兩者衝突時大國要禮讓小國,只有這樣,才能和諧相處。

現在我們談一談老子的另一個觀點:平衡。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這句話是説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去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用有餘的去補足不足的任務由誰來做呢?只有有道的人才願意這麼做,所以他們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成就而不居功,他們不想暴露自己的賢德,卻在努力維持人類社會的平衡。

最後我們説説老子的理想社會:小國寡民。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個可以算是老子在政治上的終極追求了,在老子看來最好的國家應該是這樣的:人民自給自足、豐衣足食,老死不相往來。這個觀點頗遭人詬病,人們説它違背了人類的本性,沒有實現的現實基礎。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也可以對其合理性做出一些解釋,讀這段話我們應該先注意最後一句: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告訴我們幾個信息,首先是有不同的國家存在;第二他們雖然雞犬相聞,但是他們之間沒有戰亂。我們首先假設有這樣一個時代,各個國家相鄰,但是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安居樂業,而統治者也不會有冒犯他國的意圖,就像陶淵明描述的《世外桃源》。然後再想想在這種情況下老子的思想有沒有合理性?其實人們之間的合作交流、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交流説到底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假如人們都可以完全自給自足,那麼交流還有那麼重要嗎?我們之所以需要與人交流並且覺得它非常必要,是因為我們需要別人。老子為何要強調小國寡民?因為他覺得這種情況只有在小國寡民的情況下才容易實現。

老子之道,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短短五千文,卻建構了上至帝王治國之術,下到平民修身法則。通過它你可以知宇宙之奧妙,識國家治理之大道,可以這麼説:世間萬千事,盡在《道德經》。

篇3:關於老子的作文

《老子》一書中對於“味”,這個關於中國藝術美特徵的重要範疇,有三處論及:十二章中談到“五味令人口爽”,三十五章中講“道出言,淡無味”,又有六十三章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筆者認為這三點有着其內在的邏輯聯繫,“五味”是美的初級階段,“道”的“淡無味”是美的至高境界,而“味無味”則是體道和審美的方式與過程。

一、“五味令人口爽”

所謂“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這裏又代指豐美的食物。“爽”,傷,敗壞。“口爽”,就是一種相當於口腔潰瘍的病,這裏比喻味覺差失。“五味令人口爽”就是説“豐美的飲食會使人味覺遲鈍”。

“味”的最初產生由人的飲食感受而來,人品嚐食物時身體會有或愉悦或難受等一些複雜的感性體驗。如果食物甘美則人吃得“有滋有味”、“津津有味”,反之,味道不好則會食慾消減或喪失。“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味”對於人的精神愉悦與否是有着重要的影響。而美的產生來源於人類的精神愉悦,只有在人類感受到愉悦時,人才會認為那樣事物是美的,無論是在聽覺、視覺,還是在味覺方面。當“味”不再是物理性質的“味道”,而上升到了審美感受的層次時,它就是一種美,是美的體現。它的美的程度也是有階次的,而“五味”是它最初級的表現。

“五味”,既單純地指五種味道,又形容味道的多種多樣,放在審美領域裏,它指向的是那些絢爛的、多彩的、繁富的、奢華的藝術形式。它能帶給人驚豔,令人眼花繚亂,迷狂不知所以,它的美是爆炸似的,但卻是短暫的,當人清醒過來,它的美也消失了,愉悦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對美的失落,和對形式的厭惡。“五味令人口爽”,老子想要指出的就是這樣的道理,他不是抹煞美的形式,而是反對那種縱慾式享樂型的審美理念,他主張的是那種見素抱樸、懷秀其中的美,是“淡無味”的美。

二、“道出言,淡無味”

《老子》三十五章“道出言,淡無味,視不足見,聽不足聞,用不可既。”老子認為,“道”説出來淡而無味,看它,看不見;聽它,聽不到;用它,卻用不完。其實,這裏“視不足見,聽不足聞”可以用老子在四十一章中説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來註解,這將更好地有助於我們理解“淡無味”的內涵。所謂“道隱無名”,“通道必簡”,因此,“淡無味”,實際上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味”,一種“大味”、“真味”,它是恬淡的,虛靜的,不可名狀的存在,它似無卻有,似寡卻多,是美的最高境界。

“道出言,淡無味”,當人們在欣賞藝術之美的時候,往往更能從簡單的形式裏獲得更為寬廣、豐富的涵義。在沖淡平和的藝術中,更能觸及靈魂深邃的本質,瞭解到藝術的真諦所在。“恬淡無味”的境界,不是完全取消藝術的物質形式,而是在精神層面上達到渾然不覺其形式存在的程度。欣賞者在審美過程中,以有形化無形,超越外在,從而獲得了內在的美感體驗。這一審美追求對後世的詩畫創作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與“意境”、“神韻”等掛鈎,譬如説國畫創作中的大片留白,看似寡淡,實則大有深味。詩畫中最高的境界,不是在濃摸重彩的那部分,而是在隨意樸素的那部分。大美無色。虛而似無,淡而無味,孕育着真正的道,真正的美。

三、“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意思是:以“無為”的態度去作為,以“無事”的方式去做事,以“無味”去體味。這句話主要表明的是老子的人生觀與治世處事的哲學,就是要順應自然,恬淡處世。而它同樣也可以應用於審美領域,尤其是“味無味”,與審美活動的聯繫非常密切。

“味無味”,前一個“味”,是動詞,玩味,體悟,即是對道、對美的特徵的體驗、感受和把握。它是主體把握對象的審美體驗方式。中國古代藝術追求的“神韻”、“意境”等,由於其微妙複雜,必須依靠審美主體的深思揣味,通過“味”的方式才能真正理解把握審美對象內在豐厚的意藴。

而“無味”,即前所論述的真味,恬淡之味。它作為藝術的審美特徵和創作標準,是審美活動中的終極目標之一。它早已不僅僅侷限於感性的物質層面,而是成為了一種價值評判和標的。在美學、文藝學的領域裏,它意在要求對象包含深韻,情旨悠遠,耐人尋味。它所體現的美,不是輕浮的,短暫的,而是深厚的,長久的,讓人在不斷地咀嚼中不斷地品驗到真味,餘味無窮,從而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味無味”,不僅是通過味的方式達到無味的境界,也是以無味的標準來體味。它既是一個審美過程,又是一種審美方式。在“味無味”的過程中,我們才能逐步領悟到美的真諦。通過“味無味”這樣的方式,我們才能創作出更多美的藝術。通過“味無味”,我們就能真正達到“大道”,做到“至美”。

篇4:關於老子的作文

老子,中國道家學説創始人。據《史記》記載,老子,楚苦縣人(今河南鹿邑),姓李,名耳,字聃。是周王朝的圖書管理官員。傳説孔子適周時,曾問禮於老子。他對老子評價是:鳥,我知其能飛,魚,我知其能遊,獸,我知其能走,至於龍,我不能知,其乘風而上天,今見老子,其猶龍邪?

周王朝做為各諸侯國的宗主國,其文化典籍,在數量、質量上,不是一個小小的魯國所能比擬的。所以可以想象,當孔子來到周王朝的圖書館,看到書架上琳琅滿目的各類書籍資料時,他有可能象劉姥姥了進了大觀園。而老子對於自已所管理的典籍資料比較精通。面對這個來自魯國的“鄉下人”,老子的學術素養,可能是孔子當時聞所未聞的。加上老子清淨無為的謙和,老子風範,在求學的孔子眼裏,確實是人中少見,所以孔子云:老子猶人中之龍邪?

也就是這個人中之龍的老子,相傳是看不慣周**敗,所以想出關歸隱。這個關是一個什麼關,我到沒有注意,知道的朋友告我。這個關的關長,令尹子到也是一個有點見識的武人。你要走了,必順留下一點東西給我。根據史料記載,令尹子也是強行向老子索要東西。和強盜們索要賣路錢差不多。根據我現在推想,老子是見周**敗而出關,令尹子是周王朝的收費站的站長。他向老子索要過關費可能是自已責任,當然也有可能是出於為自子謀私利。但老了為管多年,只有一腦子的思想,一肚子的文字。當令尹子聽説老子是國家管理圖書館的官員後,令尹子可能知道自已是碰到了一個沒有多少油水可以榨取出窮官。但做出了一個讓後來中國人都要謝謝的的舉動。決定向老子要點思想,要點文字。所以他把老子帶到一人房間裏。又給了他可以載刻幾千字的竹編。老子一寫就寫了幾天時間。如果老子寫出的是一大堆廢話,令尹子可賠了大本了。但老子沒有負令尹子信任。寫了洋洋灑灑的五千言道德經,然後出關而去。

老子跨牛出關的形象刻在許多中國人心裏,跨牛出關的老子去了什麼地方?

老子真是如許多歷史資料所説的,出關後就不知所終了嗎?

中國歷史都加進許多杜撰的神話。老子的一生活得清淨無為,活得與世無爭,所以以我們對於現社會的理解看,不會有什麼風光會落到這類人頭上。唯有讓中國歷史記住這個人的,就是他見周**敗,出關隱退時,留下的,這五千餘個光茫四射的文字。他本想找一個地方好好養老,卻不想被令尹子強要過關費。但一生潦倒,唯有大腦裏的一點思想,幾個文學值點錢。令尹子,這個周王朝國家收費站的站長,估計也不會太清到什麼地方去,他把手伸向這個當代,也是後世的文化大師。大師能給只有自已的思想和文字。然後老子就是這樣完成了對中國的文化使命,在這樣的佈景下,他跨上青牛,走了。

後來人不甘心,所以他們有人説,老子出關化胡為僧,後來傳到中國的佛教,就是被老子點化的結果。也有人説,老子出關,找到一個修行的好地方,他自已得道成仙。想象很多,不管什麼結局,都比找到一個安靜地方,又清淨無為地死去的結果好、美。

不過十分可惜,據我分析,出關後的老子,是找到了一個安靜的地方,清淨無為地活了下半,又清淨無為地死了。在莊子《養生主》第三,有一段文字,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注意到。我現在貼出來。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知道老子出關後,是老有所終,而不是不知所終。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原注:司馬雲:老子也)

第子云:“非夫子之友也?”

日:“然!”

“然吊焉若此,可乎?”

日:“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我入吊,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老子與孔子子同代,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479年,莊子出生於公元前369年-286年。也就是説老子與莊子生存時間相距不超過兩百年。所以莊子《養生主》中記載應為可信。而且根據老子性格,出關之後,他應是想找一個與世無爭的地方,清淨無為地活下去。而與世無爭不等於隱姓埋名,對於當世的老子,也沒有這個必要,他的大名幾百年後,才被世人廣知。而當世估計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們世界上,還有一個大師,叫李聃。所以出關後的老子,不但沒有埋名,他找到了一個清淨地方後,還和一些文化上的朋友,有着交往,比如養生篇中所提到的秦失。從養生篇中,我們還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如老子,死時年齡應不太大,因為有老者哭之如子。古人七十就是高壽了,周王朝能活到七十的應更少,所以哭的老者,小於七十歲的可能性大,而即七十老者,哭之如子,老子死時,應只在五十到六十歲之間。

歷史上有許多人知其生,不知其死,或者不知其生,也不知其死的文化人和英雄。我們今天能把他們結局考證出來,也是一件可以告慰死者的事。

Tags: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