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見聞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76K

清明見聞作文【多篇】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一

每年清明放假我們一家人都會去山上上墳。那裏到處都是竹林,放眼望去,都是綠色。竹林裏到處可見盛開的野花、野草、野菜,比如能做青團的艾草。難得有機會到山裏來,我們也摘了一大袋,準備回去做青團。

做艾草青團首先要處理艾草:挑出雜草—去除老枝留下嫩葉—清洗—熱水中燙一遍。並且水中一定要記得要小蘇打,去除澀味。然後放在料理機中打成汁。

接着將2份糯米粉、1份粳米粉、開水、艾草汁混合,揉成團。並把麪糰均勻分成小份。麪糰就準備好了。並且準備了兩種餡兒,一種是豆沙的甜餡,另一種是雪菜筍肉的鹹餡。我早就把手洗乾淨,擼起袖子,準備包了。

我先拿一小塊麪糰,搓圓,捏成空心的半球形。然後放入餡兒,再把敞開的口收起來,一個青團就包好了。看媽媽做起來很簡單,但是我第一個因為餡兒放太多,就把清團撐破了,做第二個的時候,我減少了餡兒,可還是破了。因為麪糰沒搓夠,有點幹,脹裂了。做第三個的時候,我沾了點水來搓,終於做成功了。還做了燒麥型、餃子型的青團。以便區分甜的和鹹的。

忙活了半天,終於下鍋蒸了,真想快點吃到青團!於是我拿着碗站在鍋邊一直盯着它,直到大約10分鐘後蒸好!我立馬夾了一個熱騰騰的青團,媽媽提醒我:小心燙。我小心翼翼地咬了小口,軟糯的皮中有股艾草的清香,我吹了吹熱氣,大口把它吃完了,甜甜的,味道真不錯!今天我上墳紀念了祖先,又學會了做青團,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二

每到清明節,人們都要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這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習俗,也是人之常情,本無可非議。

然而,近年來一些地方清明掃墓名堂越來越多,風氣也越掃越濁,使得掃墓變了“味”。擴墳、燒紙、放鞭炮,傳統的祭奠儀式背後是中國傳統的世界觀、倫理觀,有着強大的文化基礎。想清明節時燒“紙錢”送給祖宗花,只能説是一種心願、一種企盼,留下的除煙熏火燎、垃圾遍地的環境污染之外;霧霾讓更多人看到鞭炮的另一面;耕地減少推動着喪葬方式的變革……如今時代不同了,不妨採用文明、低碳、環保的方式來掃墓。

清明時節,春暖花開,鳥語花香,正是踏青春遊的好時候。清明祭祀的本義在於表達對親人的感念與尊敬。形式可以不同,內涵卻是不變。有的人家,近的乾脆步行,遠的騎個自行車,帶上一束鮮花,獻給故人;有的人家借培土之機,在墳地旁種下一棵或幾棵樹;有的人“微博祭祀”、“時空郵箱”等,清新自然的祭祀,符合時代新趨勢,也契合社會新要求。只要緬懷先人、尊老孝親的真心真情在,鮮花可代替紙錢、音樂可代替鞭炮、網絡遙拜可代替舟車勞頓。這樣既莊重節儉,又綠化了環境。清明節更可收穫環境之“清”、心靈之“明”,享有更為豐富的內涵,清明節變得“清明”了,何樂而不為?

清明節見聞作文 篇三

俗話説:“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下面我給你介紹一下我們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大人先買來黃紙,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放在黃紙上,一下一下地拍,要把黃紙拍滿才行,這樣黃紙才成了紙錢。我們把黃紙放在籃子裏,再放些肉、菜、酒、水果……去墳地的路上,我想起了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連老天爺也為我們不能和親人相聚而難過。到了墳地,我們把那些枯草拔掉,再在舊土上面添上一些新土,最後把準備的祭品擺好,燒香、倒酒、磕頭,大人們有時候一邊磕頭一邊説着什麼……

除了祭祖,人們還會踏青。有句俗話是:“清明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去踏青。”這可是踏青的好時節啊!郊外的花開了,草發芽兒了,我聞到了花的芳香,聽到了鳥兒的鳴叫。

家鄉的清明節還有插柳條的習俗。在門口插上柳條,可以避邪,也可以當做天氣預報。俗話説:“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柳條的生命力很強,古語説:“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還可以編成花環戴在頭上,這樣可以驅邪、驅蟲,俗話説:“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明節要放一放風箏。長輩們説,放風箏可以放飛晦氣、放飛邪氣、放飛疾病,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好運氣。

我們的清明節是這樣過的,你們是怎麼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