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端午節作文800字(精選51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1篇《端午節作文800字》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端午節作文800字》相關的範文。

端午節作文800字(精選51篇)

篇1:端午節作文800字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我在網上查閲了很多,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説法最為廣泛。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在這天,家家户户都熱熱鬧鬧的,人們都會把艾草插在門窗上,艾草具有象徵意義,它預示着家人一年中身體健康,好運隨身。而且艾草的葉子能散發一種獨特的香氣,可以有效地驅趕蚊子,使蚊子、蒼蠅等毒蟲不敢靠近。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裏,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便不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

每到端午節這天,奶奶都會給我們包種類很多的粽子,有素的,也有肉的。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為了學包粽子,我和爸爸媽媽特地早早的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知道我要學包粽子可開心了,兩眼都眯成了一條縫。奶奶從廚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粽葉,還有蜜棗、花生、蛋黃、臘肉和板栗等等。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先把粽葉捲成一個漏斗形,再加入一半糯米,然後放上一顆慄仁和臘肉,稍微的用力把它們壓緊實,最後把剩餘的空間用糯米塞得滿滿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包粽子這麼簡單根本難不住我。可當我捆線的時候,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窩上的螞蟻團團轉。奶奶看到我焦急的樣子連忙上前幫我把一些糯米弄出了一點。“包粽子不能裝太滿了,但要包嚴實才好吃。”奶奶邊説邊把線遞給了我。我接過奶奶手中的線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一口氣包了好幾個,而且一個比一個好,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奶奶看着我包的粽子,也直誇我心靈手巧。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一出鍋,一股粽香味就撲鼻而來,解開粽葉,那晶瑩剔透的小東西就讓人饞涎欲滴,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到了晩上,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着香噴噴的粽子,欣賞着電視裏的精彩龍舟比賽,那滋味在我看來比得上山珍海味,用人間美味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因為它飽含了家人之間的親情。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僅吃上了美味的粽子,而且還學會了包粽子,也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啊!

篇2:端午節作文800字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家裏人總會買一根五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一來圖個吉利,二來也省的我看見別人家孩子手上有五彩繩心裏不平衡然後回家哭鬧。這時候小孩心性的我一般會高興一陣,等玩膩了玩髒了就順手一扔,轉而尋找下一個樂子去了。

然而有那麼一條五彩繩我卻一直留着,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捨得扔掉。它的來歷還要説到四年前的端午節,當時我還在上大三,一位熟識的學姐組織了幾個人去春遊,地點就在哈爾濱的植物園。我們到了植物園,發現門口有賣五彩繩的,當時組織活動的學姐童心大發,就給我們每個人都買了一根。

端午時節的哈爾濱植物園正是百花盛開,草長鶯飛的好時候,平時只能在鮮花店中見到的鮮花在這裏一片一片地鋪開,遊人在其中賞花,拍照,好不愜意。然而四年過去,我對那天的好景色已經沒有什麼太深刻的印象了,真正讓我無法忘記的是我們後來坐在草地上休息時,學長學姐們講的那些故事。

那天同行的學長學姐都是去過西部支教的,故事當然主要圍繞他們當時的經歷:學長學姐們講了他們在去之前對那裏的美好幻想;講了一段時間之後幻想破滅的痛苦;講了落後地區令人心酸的教育狀況;講了當地或淳樸或愚昧的形形色色的人;講了在當地遇到的種種或開心或氣憤的經歷;講了支教過程中和學生結下的情誼。那日最動人的一刻莫過於在他們説到因為他們的努力,當地學校學生升學率有明顯提升的時候,他們眼中放射的`那種自豪與滿足,真正地讓我受到了前所未有感動與震撼,那種觸動直至今日都讓我無法忘懷。就是因為他們無私的付出,多少孩子的一生就這樣被改變了啊!

這幾年每當我拿出那天學姐送的五彩繩,我就會想起那一年端午聽到的那些故事,就會想起這些了不起的人,就是從這羣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即便這個世界再功利,人們的心再浮躁,也永遠會有那麼一羣單純的人,在為了需要幫助的人而真心實意地努力,任何非議與委屈都不能動搖他們的信念。我可能達不到學長學姐的高度,但是我想,即便生活的壓力壓得我沒有辦法再毫不猶豫地繫上五彩繩,那我也要把它小心地珍藏起來,永不丟棄。

篇3: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人都很重視這個節日,我對端午節更是記憶猶新,因為我舅舅生日就在端午節那一天。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説呢。當時秦王邀請楚懷王到秦國商討國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趕快告訴楚懷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懷王不但不聽勸,還把屈原趕出自己的地盤郢城。結果楚懷王因為不聽屈原的話,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立,後來客死秦國。沒過多久秦軍攻佔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聽到這個噩耗,萬念俱灰,仰天長歎一聲跳入滾滾激流的泊羅江。讓我想起:“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中的悲憤。

屈原投江自盡後,岸上的漁民和百姓們無比惋惜,立刻劃着小船去打撈屈原,可是沒有找到。百姓們紛紛拿來飯糰,雞蛋等食物扔到河裏,希望魚蝦水怪們不要吃屈原的身體,更有人往水裏倒雄黃酒驅趕河獸。眾人划船救屈原演變成現在的賽龍船。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葉賽龍舟這些習俗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這些習俗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讓我回味無比。首先,奶奶已經準備好粽葉和圓溜溜的糯米,奶奶説:“先挑兩片粽葉,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離葉柄三分之一處用手將葉子凹成漏斗狀,漏斗下面一定要緊密,不然會漏米。”聽完奶奶的話我躍躍欲試想做自己第一個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葉做成漏斗的形狀,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學着奶奶的動作捏來捏去,可是,糯米像調皮的小孩一樣和我玩遊戲,我捏左邊它往右邊,我捏右邊它又往左邊跑,真淘氣!最後綁繩子的時候,糯米居然從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掃興。我決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裝上糯米,這次我把小米粒們看得死死的,捏得緊緊的,再用繩子五花大綁的纏起來。哈哈~~~終於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粽子的清香緩緩的從鍋裏飄出來,聞到香味,饞的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撥開粽葉,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點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極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膩。

我很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和家人們一起包粽子。

篇4:端午節作文800字

天氣一天天轉熱的時候,端午節就要來了。幾大傳統節日中,除了春節,端午應該算是一個比較熱鬧的節日了,吃粽子,捆五彩絲線,戴香袋,賽龍舟,逛廟會。對於孩子們來説,端午是最有實際意義的一個節日。

一大早,不到四點,就被兒子喊醒了,小聲央求着:“爸,挪下車,我和同學約好去爬山。”這也太早了!忍着滿腹的沒睡醒的抱怨,下樓給他挪車,想到我也得去上山採點艾蒿,索性我也直接上山。

我去了一個有點遠的山上,那裏人少,不像北山,人比艾蒿還多。以前端午節我也去過北山,感覺北山過一次端午節就好象經歷了一場浩劫,去得稍晚點兒,不僅艾蒿,所有蒿類都難尋一根半根,甚至有人採不到蒿類連樹枝也扯上一枝,扛在肩上招搖下山,實在過份。我在一個松林中的小山溝裏安靜地採了點兒艾蒿。早起的感覺真好,空氣清新,晨風清爽,草香清淡,四周安安靜靜,反襯得幾聲蛙鳴、雉叫非常清晰。我用剪刀剪了大半袋子,這樣採不傷根,過個把月再來採,還有新芽可採。艾絨熱炙、艾葉沖澡、艾蒿泡腳都是非常好的健體手段,我每年都會備上一些。

看着太陽要冒頭了,我也收拾一下回家。下山快進市裏時,陸續有人上山,還是奔北山。北山,失火城門前的池魚。

大廟前好長一溜商鋪地攤,不光賣端午節特定商品,賣什麼的都有,渲染出了熱鬧的節日氣氛。

推開家門,一股粽子的清香撲面而來,妻已煮好了雞蛋粽子,等我開飯。小女兒飛奔出來,向我炫耀她的五彩絲線。兒子也回來了,一家人開飯。兒子説屈原是他最想感謝的一位歷史名人,不僅因為粽子,更因為廟會和放假。懶得理會他的“歪理邪説”,這年齡的孩子個頂個象剛會打鳴的小公雞,充滿了鬥性。

吃完飯,本打算今天要出去踏青野餐,正在收拾東西,突然下起一陣急雨,噼裏啪啦把好好的打算澆個七零八落。小女兒趴在窗前撅嘴,我趁機補一覺,希望老天過會兒能發發慈悲,給個晴天。

……睡夢中被小姑娘薅頭髮叫醒,嚷嚷着:“晴天啦晴天啦!”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情。一早上讓倆小混蛋挨個叫醒一遍,看着妻在後邊幸災樂禍地壞笑,我深切地體會到了“生無可戀”是種什麼感覺!看看外面,果然是天晴了。

後來山上的野餐還是很不錯的。這就是我的一天,一個人到中年的倆孩子的爹忙碌但也滿是愛之體驗的端午節。

篇5:端午節作文800字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文為屈原。”端午節伴着夏的腳步來了。婦孺皆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北方的端午節雖沒有江南賽龍舟的熱鬧,但卻同樣具有濃濃的節日氛圍。

還沒到端午節,人們早早地買好江米,粽葉,自己動手包粽子。這不,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聞到了粽子所發出的特有的香氣。我忍不住拿起粽子隨父母走出家門去踏青。家家户户早早起來掛彩葫蘆,插艾蒿。小孩子的手腕上繫着五彩繩,脖子上掛着荷包,蹦蹦跳跳跟着父母去踏青。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街上的人們,我不由得想起屈原為了祖國那堅定的目光,為了祖國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與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節中,我體會到了屈原那拳拳的愛國之心。

一抹綠色在眼前閃過。原來已來到了一大片農田之前。一輛農用拖拉機和兩三個農民進入我的眼簾。農用拖拉機正悠閒地停靠在田邊,而田裏的農民卻忙得熱火朝天。我驚訝於他們的勤勞,而且好奇他們的工作。上前一問,他們説:“每天差不多幹兩個小時,現在,全都是高科技呀,可幫了我們不少忙啦!”我清楚地看到他們的臉上洋溢這幸福的微笑。

哦,國家進步了,科技逐漸發達,農民們不再過着“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生活,我們進入了機械化的農業時代。與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節中,我看到了祖國的進步。

在回家的途中,我看到了一對買冰糕的夫妻,大概有50多歲。顧客越來越多,這對夫妻有些應接不暇。豆大的汗珠從男人的頭上滴落。雖然顧客很多,但是細心的妻子還是發現了丈夫頭上的汗珠。妻子騰出手,將毛巾遞給丈夫。丈夫接過毛巾,對着妻子憨憨一笑,幹得更加起勁了。

我不禁被這小小的細節打動。我想: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就應該這樣吧!他們之間永遠被愛聯繫着,不管生活的境況如何,他們都將攜手共度,共同迎接生活的美好與坎坷,和彼此白頭到老。也許這就是愛的真諦!與往年不同,在今年的端午節中,我體會到了愛的真諦。

今年的端午與往年不同,在端午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細細品味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且有了不小的收穫。今年的端午讓我難忘,我期待明年的端午節!

篇6:端午節作文800字

“五月五,是端五。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首輕快的兒歌,迎來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

據歷史書記載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精神而稱呼的。相傳屈原曾是楚國朝廷裏的忠臣,後來卻遭到其他大臣的陷害,被楚王流放。他為了表明自己對國家是多麼的忠心懇懇,跳進了汨羅江中,以死示忠!為了不讓愛國詩人的屍體被江中的重吃掉,百姓們紛紛往江中扔食,撈屍……後來逐漸形成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去市場買回了粽葉、蜜棗、糯米……並提議明早全家人一起包粽子吃。端午已到,我們迫不及待的從牀上爬起來,刷牙洗臉什麼都不做,直接跑去廚房學粽子。

我學着從網絡上別人包清水中的小方法:先把一個塑料瓶剪成一個小漏斗,粽葉緊貼小漏斗,並且疊放平整。放入少量糯米,再加上兩顆大棗子,蓋上粽葉翻轉過來,拿開漏斗,用細繩將粽葉纏繫緊實。瞧瞧!我包的清水粽是多麼的漂亮!

各式各樣的粽子熱氣騰騰的出鍋了,我們小孩的口水不禁垂涎三尺高,乾乾淨淨的地板,瞬間鋪上了一層透明的地毯。哎!還真是“粽香艾香滿堂飄,人人口水成地毯”啊!

粽子吃關光了,下一步……“哈哈哈!讓我們向海邊進發吧!”“喂喂!你幹嗎打破我的神祕感啊!”我氣憤地朝弟弟瞪了一眼,弟弟摸摸頭,雄糾糾,氣昂昂地蔑視我,我氣了,直接抓起個龍船玩具朝他砸去……

海邊人山人山,把沙地擠得水泄不通,我們不得不踮起腳尖,朝前觀望。一排排龍舟坐落在比賽的位置上,船上的人個個身強力壯,用力划動龍船,努力爭取冠軍!鼓聲和撥水聲交匯起來,形成了一首宏偉的進行曲……

夜色已暗,弟弟牽着父親的手,道出一句:我是第一名!他怎麼還沉浸在剛剛的歡樂氣氛之中……

我突然想起網絡上那一段詩,不經吟誦起來:

楚國大詩人屈原,忠誠獻計反被流。

秦滅楚後投汩羅,後人紛紛把他贊。

五月初五端午到,酒掃庭院掛香艾。

吃過粽子龍舟賽,雄黃酒飲除病害!

篇7:端午節作文800字

去年的端午節我還記得是6月7號,一個週五。因為不用上學,那天我睡了個懶覺,躺在牀上還睡意朦朧的時候就聞到廚房裏飄來的粽子的香味,那是一種稻米混着荷葉的清香,讓人慾罷不能,我頓時沒了睡意。起牀刷了牙,我來到餐桌前,媽媽正好將兩個熱騰騰的粽子端上來。我趕緊坐下來,看着媽媽翻來還冒着熱氣的葉子,露出棕色中泛着點金黃的大米,我拿着筷子把弄着翻開大米,冒着油光的肥瘦相間的肉出現的我的眼中。我想:這一定很好吃!我湊上嘴咬了一口,肉中的油汁已經完全滲透到大米當中了,這樣的大米吃起來回味無窮,而肉中也帶着大米和荷葉的清香,吃起來肥而不膩,簡直絕配!

這時,從窗外傳來了陣陣的吶喊助威聲。外面好像很熱鬧的樣子。

我三下五除二吃完美味的粽子,穿上衣服便往外跑,越靠近河道聲音越大。來到河邊已經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吶喊助威的人。河面上,兩艘威武的龍舟正在激烈角逐,你追我趕,戰況焦灼。領頭的那艘龍舟造型我很喜歡:高高揚起的龍頭,作為裝飾的龍眼中透露出必勝的氣魄。舟上的人動作整齊劃一,彷彿是一個人在動,上面還有一個人在擊鼓,我想起爸爸對我説過:這個人是鼓手,是整個龍舟隊的靈魂!鼓點要準,要把握好節奏,還要時刻關注整條船的突發事件!吶喊聲和鼓聲震耳欲聾,彷彿真的有兩條真龍在河中爭鬥。看完龍舟,我陪着媽媽去了外婆家,外婆家也包了粽子,這的粽子種類可是更多了,除了家裏吃過的鮮肉粽外,還有回味濃郁的蛋黃粽、口味清甜的紅棗粽,甚至還有氣味獨特的榴蓮粽。我們一家人在這個端午節相聚在一起,吃了粽子、看着龍舟,聊着生活中的瑣事,大概這種感覺就是幸福吧!

這個端午節,我遇見了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那天,我和大家一樣都是河邊看着龍舟賽,我突然注意到一位電力維修工人正在河邊房子旁的電線杆上做着什麼。雖然場面十分熱鬧,但是他卻神情專注地做着自己的事。大約十來分鐘後,我注意到他順着梯子爬下來了。這是一位佝僂着背的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走上前去,將手裏的盒子提給那個工人叔叔。叔叔打開了盒子,原來是一盒還冒着熱氣的粽子,只見那個叔叔撥開葉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那個叔叔一定很餓吧。我想。吃着吃着,那個叔叔就眼眶漸紅。我突然明白了,那個老奶奶一定是叔叔的親人,來給節假日還在工作的叔叔送粽子。我突然覺得很感動。我想: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孝順父母。

篇8: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5:又到一年粽飄香

“粽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説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説:“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節作文800字6:話説端午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説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説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篇9: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精選1:節日的味道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端午節作文800字精選2:端午節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着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划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薰蒼朮的祝福,無不透露着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裏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於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後,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以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許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着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着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説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朮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朮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朮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朮。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作文800字精選3:端午的彩繩

每一條彩繩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題記

前兩天大連一直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天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裏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國小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那時的自己那麼無邪,那時的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的聽着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的結。然後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小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温和目光。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端午節作文800字精選4:又到一年粽飄香

“粽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説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説:“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篇10: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1:話説端午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説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説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800字2:端午時節話端午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作文800字3:節日的味道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1: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節日的味道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端午節作文800字:端午的香包

小時候,

端午的香包飄着幽香,

姥姥手中的針線又在忙。

長大了,

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禮葬,

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現在,

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

姥姥的愛在外婆橋上。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説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於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説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篇12:端午節作文800字

我國有着5000年的歷史,盛大的節日數不勝數,其中端午節就是其一。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端午節的由來有着很多説法,大多數人認為與屈原有關。也就由此引出了屈原投江的故事。在戰國時期,屈原還是齊懷王的一個文臣,但深受懷王的賞識。每每齊懷王對屈原提出的意見都十分認可。人終有一死,齊懷王死後,天子繼承皇位,天子對屈原説的話十分討厭,終有一天,天子按捺不住,將屈原流放。

公元前278年秦國打下楚國。屈原十分怨恨天子,懷抱大石永遠沉沒在江中。屈原的死使時的百姓很悲傷,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一邊是屈原的身體不受魚的啃咬。在那天,有着很多的風俗,如划龍舟,吃粽子等。端午節裏,最有象徵的還是粽子。記得在小時候,來到姥姥家門口看到門前插着一些翠綠的植物,我的心裏冒出一個大問號,這是什麼?為什麼要掛在大門口?我忙問姥姥,姥姥笑吟吟的説:“這是艾蒿,在端午節天亮前插在門窗上可以驅蚊殺菌,還可以辟邪驅鬼。”接着,姥姥給我和妹妹系五彩線,戴香包,她説;‘小孩子帶上這兩樣東西可以避開蛇蠍毒蟲的傷害,保平安。兒,姥姥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她先把洗乾淨的粽葉放進鍋裏煮十多分鐘,這樣可以除去葉子的青氣,增加葉子的柔韌度,在包粽子的時候才不會破。然後把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五六個小時。一切準備完畢後,開始包粽子了。姥姥把兩片粽葉稍作重疊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撈出適量的糯米均勻的攤在粽葉中央,再放上蜜棗和花生,兩食指向中間護攏糯米,卷至半圓柱型,兩邊葉子向中間摺疊在卷,用線纏緊,一個圓嘟嘟的粽子就包好了。

等到所有的粽子包好後放進鍋中,煮上兩個小時,把火關小,用文火再煮兩個小時,再把火關住燜上兩個小時就可以吃了。吃粽子不僅是單的吃,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精神,紀念他為了國家風險的精神。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

篇13: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4:端午的彩繩

每一條彩繩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題記

前兩天大連一直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天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裏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國小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那時的自己那麼無邪,那時的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的聽着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的結。然後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小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温和目光。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端午節作文800字5:端午節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着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划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薰蒼朮的祝福,無不透露着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裏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於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後,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以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許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着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着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説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朮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朮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朮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朮。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篇14: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範文精選1:端午的彩繩

每一條彩繩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題記

前兩天大連一直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天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裏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國小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那時的自己那麼無邪,那時的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的聽着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的結。然後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小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温和目光。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端午節作文800字範文精選2:端午節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着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划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薰蒼朮的祝福,無不透露着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裏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於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後,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以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許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着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着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説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朮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朮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朮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朮。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作文800字範文精選3:節日的味道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端午節作文800字範文精選4:又到一年粽飄香

“粽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説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説:“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節作文800字範文精選5:我們的節日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篇15: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1:端午時節話端午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作文800字2:節日的味道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端午節作文800字3:端午節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着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划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薰蒼朮的祝福,無不透露着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裏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於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後,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以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許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着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着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説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朮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朮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朮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朮。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作文800字4:又到一年粽飄香

“粽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説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説:“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篇16: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

端午節作文800字(一):

我知端午節

離端午節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街上飄着陣陣粽香。

我和我的媽媽準備好糯米、粽葉和線等,開始包粽子。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只見媽媽拿一張粽葉捲成漏斗型,再往裏面加上參有紅豆的糯米,然後用粽葉包成三角形,最後用線把它拴好。看着媽媽包粽子,我不解地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耐心地給我講到:“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由一個著名的詩人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之後,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陰曆5月5日這天,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真是太可惜了!”聽完媽媽講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歎息道。

媽媽繼續説道: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之後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媽媽停下手中的活,抬頭問我:“你看見過賽龍舟吧。”“我們去年在新津看見過啊”我不解地問。“其實,賽龍舟也與端午節有關。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哦,是這樣的。想不到一個節日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們經常過的節日,竟然有這麼多的文化。

吃着香噴噴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誓要好好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端午節作文800字(二):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這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好處的運動,不僅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好處。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十分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但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完美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完美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完美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能夠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就應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就應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作文800字(三):

家鄉的端午節

對過節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裏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貌罷了。但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的懷戀之中。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齊牀,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裏,院子裏頓時都瀰漫着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齊,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薰艾蒿,我們那裏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裏點燃薰一下,至於薰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説是薰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薰五毒吧。帶香包,鮮豔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裏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

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裏拔“聖草”了。那裏説的聖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説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裏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裏。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製成水,用這水來沐浴,能夠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十分相信,天矇矇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出發了,向着蒙着神祕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聖使命。農曆五月的黎明是完美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台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裏,多少歡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的那種草,這天不怕它,就採。還有車前草,節節草等,不能磨蹭,必須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採回家,這樣那些神祕的藥才會有效啊。慌慌張張的回家去,抬頭看看天空,戰勝了太陽般的自豪。此刻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祕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覆原貌的神祕。

又要端午節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幹嘛哪麼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但是,在種種過程裏藏着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就能夠了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完美的東西啊。

端午節作文800字(四):

�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之後,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好處。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説有所不同。直到這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此刻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節作文800字(五):

話説端午節

同學們,你們必須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述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明白原先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向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此刻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能夠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十分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樣能夠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就應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搞笑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透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作文800字(六):

家鄉的端午節

對過節的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裏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貌罷了。但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飄越濃的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鴨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和兒時生活的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的陷進了對家鄉的懷戀之中。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蘆葦葉,碧綠碧綠的,或者是槲葉,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的女主人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齊牀,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的粽子,屋子裏,院子裏頓時都瀰漫着蘆葦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齊,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薰艾蒿,我們那裏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的,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裏點燃薰一下,至於薰的目的是什麼,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説是薰蚊子的,我想可能還有更多的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的,大概類似其他地方的薰五毒吧。帶香包,鮮豔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裏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的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的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

新的,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裏拔“聖草”了。那裏説的聖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説的。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裏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裏。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製成水,用這水來沐浴,能夠治好百病的。小孩子當然十分相信,天矇矇亮,我們就呼朋引伴的出發了,向着蒙着神祕面紗的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聖使命。農曆五月的黎明是完美的,空氣涼涼的,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的,你無意的一台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的孩子。相視一笑裏,多少歡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的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的草是有講究的,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的那種草,這天不怕它,就採。還有車前草,節節草等,不能磨蹭,必須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採回家,這樣那些神祕的藥才會有效啊。慌慌張張的回家去,抬頭看看天空,戰勝了太陽般的自豪。此刻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祕如格林童話中的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覆原貌的神祕。

又要端午節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幹嘛哪麼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但是,在種種過程裏藏着的細心,樂趣,也買些就能夠了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完美的東西啊。

端午節作文800字(七):

端午時節話端午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這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好處的運動,不僅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好處。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十分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但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完美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完美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完美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能夠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就應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就應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作文800字(八):

話説端午節——國小生作文

同學們,你們必須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述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明白原先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向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此刻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能夠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十分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樣能夠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就應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搞笑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透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作文800字(九):

端午時節話端午——端午節作文800字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這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好處的運動,不僅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好處。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十分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但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完美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完美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完美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能夠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就應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就應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端午節作文800字(十):

端午節的“大掃蕩”

聽了題目,你必須會大吃一驚。都什麼年代了,日本軍隊又來“掃蕩”了?no,no,no!掃蕩之人不是別人,乃本人也,遭殃的就是——菜啦!

日思夜想的端午節到了,伯伯説在飯店吃飯,於是,端午的前一天我整整餓了一下午。沒辦法,為了吃到更多的東西,我只好讓肚子先“抗議”一陣了。還好我跑得快,要不然我再晚一秒鐘踏入飯店,肚子就該“農民大起義”了!

我飛也似的衝進房間,端起一碗魚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咦,氣氛不對呀?周圍的人一臉疑惑的看着我,而且都是陌生的面孔。難道説……我抬頭一看門牌,真的……我不明白自己是怎樣出去的,直到此刻我還挺尷尬。

第二次,我看清了門牌號才進去的。果然沒錯,我興奮得衝上去,吃了起來。佛説:“我不狂吃誰狂吃?”就連國際科學家阿基米德都以前曰過:“假如給我一把勺子,我能夠吃掉整個地球。”這句話形容此刻的我再適宜但是了,那氣吞山河之勢,連本·拉登都會被我嚇死。

富貴餅上了,我和弟弟針鋒相對,展開了“富貴餅之戰”。我一馬當先,衝上前去夾走兩塊,弟弟只搶到一塊,特不服氣,於是第二次向我發起了挑戰。我輕蔑地看了弟弟一眼,弟弟被激怒了,他的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夾走了兩塊,我只好吃剩下的一塊,此時盤中只剩一塊餅了,我筷子一橫,餅進我肚子吧!定睛一看,不好,弟弟把餅搶了。我跟他在盤上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我瞅準一個機會,一下搶走了餅。弟弟激動過度,一支筷子飛了出去,打在我的頭上。他也只好“望盤興歎”了。

一盤富貴餅,我吃了八分之四,弟弟吃了八分之三,剩下的八分之一被可憐的大人們分着吃了。

呀,弟弟來了,必須是因為富貴餅沒搶得我贏而懷恨在心,來報仇了,我閃!~

端午節作文800字(十一):

端午節作文800字

這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齊。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説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悲哀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但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悲哀,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裏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之後他們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齊。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作文800字(十二):

端午節

昨日夜裏第一次在那裏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這天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一提到端午節,人們都會立刻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西晉周處《岳陽風土記》中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見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

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此刻,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必須的位置。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資料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齊。

篇17:端午節作文800字

更多關於端午節作文內容推薦(點擊進入

端午節作文800字1:節日的味道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端午節作文800字2:端午的彩繩

每一條彩繩背後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題記

前兩天大連一直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天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着頭,漫不經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判斷,這裏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後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裏。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國小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那時的自己那麼無邪,那時的日子那麼温暖。

那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的聽着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的結。然後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小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麼温暖,卻那麼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麼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現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繫好後,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傑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裏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彷彿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温和目光。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説為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説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端午節作文800字3:端午節的活動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説一説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端午節作文800字4:端午節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看着那三角形狀的粽子,就直饞人;聞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卻也沁人心脾,划龍舟,趕鴨子,都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娛樂。雄黃酒的傳奇故事,薰蒼朮的祝福,無不透露着節日的喜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從古傳承至今的一個重要習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都統稱為粽葉。粽子的傳統形狀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們都會根據粽餡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摻合小豆的叫豆棕;摻棗子的是棗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試當中,家長大多都會給孩子包幾個棗棕帶上,因為棗棕又叫“早中”。剝開那層墨綠的外衣,露出裏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將我的饞蟲勾起來了。甜糯的粽子,這是端午節味道。

端午節在門上掛艾葉,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節的一個傳統習俗艾葉、蒿草、白芷都是屬於中藥的。先煮兩個雞蛋,等雞蛋煮好以後,從中間剝開蛋白,取出蛋黃,在原本蛋黃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銀飾品,合上雞蛋,用紗布包住,塞到嘴裏,可以驅寒、治咳嗽。艾葉,蒿草的清香是端午節的味道。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河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以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我的家鄉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比賽,還會在江面放置許多鴨子,幾個龍舟隊伍相互競爭,那個隊伍抓到的鴨子多,那個隊伍就獲勝。每年,我都會站在江邊,看着江面上龍舟隊伍的奮勇激進,看着他們的比賽。龍舟對屈原的紀念,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傳授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説是可以藥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薰蒼朮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就是民間傳統用蒼朮消毒空氣;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雄黃的傳奇,薰蒼朮的祝福,這是端午節的味道。

千年的傳統延續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端午節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奮勇激進的賽龍舟;清香的艾草;傳奇的雄黃;神奇的薰蒼朮。這都是我記憶中端午節的味道。

篇18:端午節作文800字

聽了題目,你一定會大吃一驚。都什麼年代了,日本軍隊又來“掃蕩”了?no,no,no!掃蕩之人不是別人,乃本人也,遭殃的就是——菜啦!

日思夜想的端午節到了,伯伯説在飯店吃飯,於是,端午的前一天我整整餓了一下午。沒辦法,為了吃到更多的東西,我只好讓肚子先“抗議”一陣了。還好我跑得快,要不然我再晚一秒鐘踏入飯店,肚子就該“農民大起義”了!

我飛也似的衝進房間,端起一碗魚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咦,氣氛不對呀?周圍的人一臉疑惑的看着我,而且都是陌生的面孔。難道説……我抬頭一看門牌,真的……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出去的,直到現在我還挺尷尬。

第二次,我看清了門牌號才進去的。果然沒錯,我興奮得衝上去,吃了起來。佛説:“我不狂吃誰狂吃?”就連國際科學家阿基米德都曾經曰過:“假如給我一把勺子,我可以吃掉整個地球。”這句話形容現在的我再合適不過了,那氣吞山河之勢,連本·拉登都會被我嚇死。

富貴餅上了,我和弟弟針鋒相對,展開了“富貴餅之戰”。我一馬當先,衝上前去夾走兩塊,弟弟只搶到一塊,特不服氣,於是第二次向我發起了挑戰。我輕蔑地看了弟弟一眼,弟弟被激怒了,他的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夾走了兩塊,我只好吃剩下的一塊,此時盤中只剩一塊餅了,我筷子一橫,餅進我肚子吧!定睛一看,不好,弟弟把餅搶了。我跟他在盤上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我瞅準一個機會,一下搶走了餅。弟弟激動過度,一支筷子飛了出去,打在我的頭上。他也只好“望盤興歎”了。

一盤富貴餅,我吃了八分之四,弟弟吃了八分之三,剩下的八分之一被可憐的大人們分着吃了。

呀,弟弟來了,一定是因為富貴餅沒搶得我贏而懷恨在心,來報仇了,我閃!~ 篇七:端午節

昨天夜裏第一次在這裏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今天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一提到端午節,人們都會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西晉周處《岳陽風土記》中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見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裏食用。

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篇19: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今年的端午節似乎來得早一些,也許是我感覺時間流逝快了吧!端午節對農村來説,是個特別熱鬧的傳統節日。每當這時候,家家户户都要煮粽子,吃雞蛋,成為了一種風俗。尤其是南方的端午節更有趣味兒,少數民族載歌載舞,鬥牛賽,划龍舟等等。

小時候,我們一家五口人過着不寬裕的生活。所謂什麼粽子、雞蛋啊,要等過節時,才能嘗上一回,可以説比登天還難。雖然家裏生活簡樸,衣着破舊,但一家人似乎沒有被貧窮所壓倒,家庭反而更加和諧、美滿。有一年端午節,母親從集市上買回一些雞蛋和粽子。我湊過去清數了一下,居然只有10個粽子、10個雞蛋。於是,我馬上問母親:媽,為什麼只買這麼一點兒啊?!母親説:過節就節約點了,要積蓄點錢給你們三姊妹上學呢。當時,我愣了半天,眼睛也濕潤了。原來母親是為了我們幾個上學,才這麼節儉啊。後來,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機會,努力學習,不辜負家人對我們的厚望。

每逢端午節,家鄉都有一些習俗,各家各户的門窗上都掛滿了柳枝。一大清早,父親就到處去折楊柳,插在咱們家門窗上,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母親也早起,煮上粽子、雞蛋和一把大蒜。據母親説,吃了大蒜煮雞蛋百毒不侵,能夠祛病,使得身體更健康;而且還把雄黃酒塗抹在耳邊、鼻子、眼眉、手脖、肚臍、腳趾等等,昭示着今後可以防毒蟲,不被侵蝕。隨着歲月的流逝,這些記憶仍在我的心裏銘刻,現在才知道那是大人們的美好願望。

端午節那天,我都要約上幾個小夥伴去十幾公里以外的草壩上看“鬥牛”比賽,這是我童年時期記憶猶新的一項活動。這項比賽是農民自治組織的,大約有三五頭牛參賽。主人給每頭水牛都戴上一束花,在牛角上插上米餈粑和楊柳,代表吉祥、平安。“鬥牛”的場面相當壯觀,人山人海,搏鬥讓人驚心動魄,富有強烈的刺激性和危險性,以至觀者要離比賽場面100米以外。主人們準備就緒之後,一解開鬥牛的繩子,兩頭鬥牛就相互用鋒利的牛角搏鬥,時而躲閃,時而追趕,時而廝殺,全場歡呼聲,吶喊聲,使人如痴如醉。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我已多年在外過端午,從離家上學再到工作,已經有十個年頭沒有在家鄉過端午節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如今,再回憶家鄉的端午節,感覺到當年那樣平平淡淡的端午節到今天仍然是這樣一份醉人的記憶。幾年來,一直都很想回家鄉過端午,但是為了學習、工作、生活而奔波着。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重回家鄉過上一個童年般的端午節,找回從前的那羣小夥伴。

篇20: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今天是端午節,而故鄉人都稱之為端陽節。在故鄉,端午節是一個隆重的節日。這天,村子裏熱鬧,小夥子相親,新媳婦過門,到處歡聲笑語,喜氣洋洋。用母親的話來説是“年有三朝,端午一日”,所以故鄉人特別重視端午節。母親是養豬能手,她餵養的豬特別肥壯,每年除上交一頭給政府外,自個家裏在過大年和端午節的時候都要殺一頭,這樣,親戚朋友也能同我家一樣,過個豐盛的節日。

故鄉的端午節,村裏人是不包粽子的,而是用石磨磨小麥來做饅頭和包子。母親總是在端午節前夕的夜半時起來和麪,第二天早晨,發酵後的白麪,滿滿的兩大盆,如初生的嬰兒,白白嫩嫩,軟軟綿綿。母親把和好的白麪做成三樣:一樣是饅頭,一樣是小葱和瘦肉餡包子,一樣是紅糖和芝麻餡包子。每年端午節這天,一家人都能吃到母親做的麥香撲鼻粉甜可口的饅頭和包子,母親的心也就像包子裏摻了芝麻的紅糖漿。

在我記憶中的端午節,又好似農家特別的節日。這時候,麥子已收割,蕃薯已放藤,稻子也長出了新綠,農忙時節也過了,勤勞的村裏人象鬆了口氣似的,在端午節這天,不僅可以甜甜地吃頓香噴噴的美食,而且還可以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享受節日的喜慶。

而每逢故鄉的端午節,母親總是要忙碌好多天,白天忙農活,晚上還要在煤油燈下為我們兄弟姐妹趕做新衣服和新布鞋,常常是夜深人靜了,母親還在孜孜不倦地穿針引線。燈影憧憧,銀線飛舞,年年歲歲,從不間斷。那時,我們這些小孩期盼端午節就象期盼過大年一樣的期盼着。因為這一天,我們不僅能吃上母親做的美味佳餚,還能穿上母親做的新衣服和繡有蓮花的新布鞋。童年早就成為過去,而故鄉的端午節一直是充滿喜慶和慈愛的記憶。

如今,母親常説城裏的端午節沒有什麼節日的味道,只有故鄉的端午節,才是有氣氛的節日。母親總忘不了在故鄉端午節這天:千門萬户都插上艾草和菖蒲,説是這兩者象徵屈原的馬鞭和長劍,可以辟邪;此外,還要系百索子,手腕上和脖子上系五彩絲線,用以辟邪;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用以解毒驅邪;吃“十二紅”,這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並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這三樣,在故鄉,家家户户都有。

今天是我家離開故鄉後的又一個端午節。和在外一起住校的同學吃着買來的粽子,母親做的饅頭和包子相比,味道不一樣,氣氛也不一樣。

篇21: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每逢端午佳節的時候,我們一大家子都會去姑姑家的養雞場上燒烤,但是,去年的端午節燒烤卻最令我記憶猶新。

媽媽拿了新鮮的牛肉給我,姑姑則去買了江團和排骨。食物多種多樣,有肉有菜,還有水果。

準備好食物我們就出發了,三伯是騎着他那輛超炫的摩托車去的,一路飛馳。嘿嘿……只要到了半山腰上,那幾户人家的狗可不是吃素的,那三條狗只要一看到不認識的人和車,就一個勁的追着跑,三伯那速度快極了,狗也不甘示弱,用盡了力氣去追摩托車。我們的車子上不去,只好從另一邊的山路走,繞過了三條惡狗。好不容易大家都上了山,到了養雞場,大家開始分工:大人們生火,我們小孩則和姑爹一起去山上採小草莓,我們一邊採一邊吃,盆裏都沒幾顆。哥哥和妹妹採累了,跑到小溪邊的石頭上坐着休息。

我採到了一種紅色的果子,正要吃的時候,姑爹説那是有毒的,我立馬把它扔了。妹妹之前吃了好幾個,我見顏色不對,就一直沒吃,原來有毒啊!我趕緊找到了妹妹,給她説了紅色的果子是有毒的,聽了之後,她在那兒想吐也吐不出來,哥哥則在旁哈哈大笑,我們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姑爹和哥哥故意騙我們的,那種紅色的果子是紅赤果,根本沒毒。我和妹妹不理哥哥,跑到一邊去採紅赤果和草莓了。

我拿着採到的紅赤果去餵養雞場的雞,那些小雞們看到果子便你追我趕,爭先恐後的去搶果子吃,我就跟着它們跑啊跳啊的。

大家採累了也玩累了,就下去燒烤。雞場上的那八條狗狗們看到魚和排骨,眼睛都直了,我拿着排骨和雞肉給它們吃個了夠,保證“人人” 有份。天氣十分炎熱,小黑竟然跳進了泡西瓜的小水塘裏,媽媽立馬把西瓜拿了出來,怕被小黑弄壞了。

大家正吃的津津有味的時候,三伯突然像個小孩一樣,接起水向妹妹潑來,兩個人你潑來我潑去,玩得不亦樂乎。我和哥哥單純的以為我們不會被潑到,結果,三伯一下子給我們潑來了一份“大禮”。我們決定與妹妹統一戰線,共同擊退敵人。雙方為了搶到“超級武器”——水管,開始了激烈爭奪,三伯搶到了水管,對着我們猛衝,而我們只能使調虎離山之計,讓哥哥吸引三伯的注意力,我和妹妹則拿着各種容器去接水,過程緊張激烈,最後雙方打為平手。

這個端午節,既為我們的童年增添了一筆鮮豔色彩,也讓三伯回味了童年的天真和快樂。

篇22: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一大清早,我就被一股奇特的香味吸引了,我尋着氣味找去,只見院門邊插着幾根細細高高的植物,灰白色的葉子。原來那股清新而又奇異的香味就是它散發出來的。我好奇地用手摸了摸,手上立刻也沾上了這種氣味。這到底是什麼呢?我立刻飛奔到廚房喊着:“奶奶,奶奶,門邊放的是什麼?味道好奇怪呀,你聞聞,我手上都是呢!”

奶奶笑着説:“那是艾草。”

“為什麼放在門邊呢?”我更加不解了。

“傻孩子,今天是端午節。有句話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一習俗從我們祖輩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奶奶頓了頓,神祕地説,“據説啊,門邊放艾草能驅邪避災呢!”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我點了點頭,又跑到門邊,仔細地研究起那新鮮玩意。

過了一會兒,媽媽喊:“陳驥,快來,包粽子囉!”我一聽,來勁了,三步並作兩步跑回客廳。嘿,真熱鬧!爸爸、媽媽、姑姑、姑父……全都圍在桌子邊,他們有説有笑,手裏正在忙活着。我走近一看,原來大夥都在裹粽子。我趕緊擠上去,嚷道:“我也要包,我也要包。”媽媽笑着説:“正好,我也是門外漢,咱們就來比比誰學得快。”“好哇,好哇,我一定比你學得快!”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心想,那還不容易。

還沒等奶奶做完示範,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兩片棕葉,想把它窩成一個漏斗狀,可是,怎麼卷都捲不起來,我有點不耐煩了。奶奶説:“別急,慢慢來。”説着就手把手地教起來。很快,我也上手了,卷出一個漏斗型,抓起一把糯米塞進它的肚子裏。奶奶在一旁指點道:“得把它塞得鼓鼓的,再用筷子搗一搗。”我一一照做後,便開始裹了。我把葉子的兩端從上繞到下,然後用線把它五花大綁起來。“哈哈,做好了!”我拎起粽子得意洋洋地對媽媽説,“怎麼樣,我説比你強吧!”話還沒説玩,粽子就開花了,米一粒粒地直往下掉,我傻了眼。

媽媽説:“光吹牛,有什麼用?”我不服氣地説:“哼!我沒吹牛,一定做個好的給你看。”於是,我又開始了第二個“傑作”,這一次,我吸取了教訓,捋好粽葉,把糯米封得嚴嚴實實的,繩子也捆得更緊了。還別説,成了。雖然樣子不好看,但總算沒露肚子。我越裹越起勁,一個比一個裹得好。奶奶不住地直誇我:“我的孫子果然不一樣,真聰明!”我的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粽子裹完了,奶奶開始煮粽子了。粽子還沒熟,一陣陣粽葉的清香瀰漫開來,把我饞得直流口水,叫嚷着要吃。終於,粽子熟了,奶奶挑了個我裹的粽子。我剝開粽葉,嚐了嚐,覺得特別香甜可口。我又咬了一大口,真是吃在嘴裏,甜在心裏呀。

今年的端午節真難忘啊!

篇23: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初夏像一個調皮的小男孩,説笑就笑,説哭就哭。剛才還是豔陽滿天,火紅的太陽如同一個巨大的火球一般,刺辣辣地照着大地,熱得奔走的人兒臭汗淋漓,不一會兒,天空中飄過幾片烏雲,空氣悶熱,轉眼“嘩嘩譁”下起了雨。雨不見得很大,但是很密,飄飄揚揚。哦,端午踏着舞步輕快地來了。走過鄉村,每家每户忙碌着,歡聲笑語。一陣水汽從鍋裏漫開,那種醇醇的香味兒撲鼻而來。嗯,清香、誘人,那是粽香,濃濃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葉兒的清香。來到城鎮,蓄滿水的河道上,有節奏的哨聲、鼓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十幾條龍舟盪漾在碧波里。龍舟上,十幾個青壯漢子,揮舞着手中的漿,喊着號聲,奮力向前進發。

眾所皆知,端午的由來,起源於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鬱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雖説有些神化,但一位詩人,能夠被人們近兩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着實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聞粽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篇24: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端午節”。陽光燦爛特熱,但絲毫不影響人們過節的熱情。

大街上人來人往,擺滿了過節日的東西。有艾草、菖蒲、雄黃,當然少不了粽子。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過節。 快到外婆家的時候,我發現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插着“寶劍”,有幾户人家的門上還 插着幾根艾草。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用的?”媽媽輕聲地説;“這是用來辟邪的,希望家裏人平平安安的。”到了外婆家,我看見鄰居媽媽在擺弄着一些五顏六色的布,就湊過去 看了看,原來是在做香囊。她們把大的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小的串成手鍊戴在孩子的手腕上,希望小孩平安,快快地長大。小孩們看着這些漂亮的香囊開心極了,還到處展示。快到中午12點了,家裏有 小小孩的人家拿來雄黃酒,用手指沾了一下,塗在小孩的頭上、耳朵上。聽大人們説這也是辟邪 。 接下來就是享受美食的時刻了 。媽媽端來一碗香噴噴的粽子和一碟白糖。我用筷子戳了一個粽子,蘸了一點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外婆給我講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22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閭大夫,輔佐楚懷王。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了,他在極度悲慟的心境下,於公元前278年(詩人62歲時)農曆五月五日縱身投入波濤洶湧的汨羅 江。當時楚國人民因捨不得這位賢臣的死去,聞訊後紛紛趕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蹤影。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南朝梁時吳均《續齊諧記》中説,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 江之後,人們每年這個時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據説東漢初年,長沙有個名叫區曲的人,曾夢遇一位自稱屈原的賢士,他對區曲説:“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讓蛟龍吃掉了,今後你們要把楝葉 和米塞在竹筒裏,或用蘆葉包裹好,再用五彩絲纏好,因為蛟龍是害怕楝葉、蘆葉和五彩絲的。”後來人們改用楝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據説就是這一緣故。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 節吃粽子的.風俗。

我真愛端午絕啊,你愛嗎。

篇25: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舊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老北京人習慣俗稱為五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亦稱“端陽”。

端陽節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起源於江南,由來有多種説法,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説法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抗日戰爭時又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

端午節時,在南方講究舉行“龍舟競渡”,在北京明清兩代則講究“熙遊避災”。初五日上午,羣入天壇“避毒”,天壇是祈年聖地、各勝,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遊樂;過午,有的到魚池或高粱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飲醵熙遊”。

端午應節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棗粽子,蘸白糖吃。時令鮮品是櫻桃、桑椹。糕點鋪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人們以這些時鮮和應節糕點用來上供或互相送禮。

北京人俗謂“善正月,惡五月”。因五月氣候温熱,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師符和鍾馗像來鎮宅、驅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記》雲:“(端午)前數日,肆間用黃紙蓋朱印,或繪天師、鍾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購而粘門上,以逐祟惡。”從五月七年級起,各家還將菖蒲、艾草插在門的兩旁,一曰“蒲劍”,一曰“艾虎”,也為辟邪驅瘟。為辟邪,京城端午時,人們還紛紛買蒲鞋穿上過節。

端午節還有“扔災”一説。節前,手巧的婦女以五彩綾羅製成小虎、葫蘆、櫻桃、桑椹、瓜豆、葱、蒜形狀,用綵線串起來,五月七年級那天繫於小兒的釵頭或背上、胸前;小姑娘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粽子”,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通稱“葫蘆”、“續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後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揭下來,一起仍到門外,叫“扔災”。

節日期間,人們還要飲黃酒,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一“王”字,有的還用雄黃塗小孩的耳鼻孔,説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鑽到耳鼻孔中去。

篇26: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説:“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等。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在這一天,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那就讓我來給你講講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為楚國投江而死,人民很同情他。因為想盡快把屈原打撈上來,人民爭先恐後地划船尋找(後來形成了划龍舟);因為怕江裏的魚餓了會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米團餵魚,逐漸就發展成為了粽子。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

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一是為了填飽我們的肚子,二是為了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放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我在端午節的時候就很快樂。記得上一次端午節的時候,我吃了好多粽子,雖然已經吃飽了,但是我還是沒有停下來,到最後,我硬撐着把每一個味道的粽子都吃了一遍,我撐得都站不起來了,可是,我必須起來,因為我吃得太多了,必須起來活動一下,於是我猛地一站,終於站了起來,想走兩步,剛邁開腿,由於重心不穩,我一下趴在了地上,全家人都笑了起來,我也笑了起來,因為我給家人帶來了快樂,儘管摔得很痛,但是心裏卻很開心,這不就是痛並快樂着嗎?

端午節,一個快樂的節日,一個充滿着歡笑的節日,我愛端午節!

篇27: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就是多麼期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就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湧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歎,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歎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情緒;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歎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緒!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湧,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必須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齊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齊成為中國的傳説。為了什麼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就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我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可就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必須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就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就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卻不常有,你就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這天,我們仍然過着這端午節,為的就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篇28: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於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於早晚的雲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並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嚮往着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於門楣之上,據説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於缺水,所以並不像江南等地划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淨,並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後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母親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吃慣母親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乾澀,不如母親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氲香氣中,彷彿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雲煙,君王霸業恆河沙數,最終空留歎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篇29: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雨清新了六月,當童歡,大學聯考相繼告別。粽香飄情的端午節來臨了。

還是孩子的時候,那時國家實行計劃經濟。但在端午這天,父母等長輩也會盡力把紀念屈原的粽香與愛,集中施放在米香之中,當糯糯之口沾着紅豆與白糖,那滿口的幸福總能見到母親眼角魚尾的微笑。母親包的小腳粽有模有樣,碧綠的粽葉在她的手中更疊,浸胖的米粒乖乖聽話,三繞捆紮,一雙雙活潑可愛米粽腳就擠成一團,疊成羅漢。

當煮粽的鍋冒出沸騰的汽,粽香特有的味清清飄散,屋裏屋外,城中村的村道上,運河邊就會聚集孩子們追逐的影子,而手中嘴邊和議論,都是端午粽子香,味好甜,屈原先,是詩仙,吃了粽子學詩填。孩子們比劃着粽子的形狀,誇着各自母親長輩們的手藝。胸前搖晃的蛋袋舞步起彩,她們時不時停下,小心翼翼拿着小耳扒,掏一口墜在胸口蛋袋裏的蛋,眯上雙眼等得那油香入化神仙生翅膀。那個年代,那個童年,母親包的粽子要比屈原的詩美,更關健是有“粽”幸福温飽的難得。

歲月如歌,日子慢慢變遷。當我工作上了鐵路,那有名的浙江嘉興肉棕,第一次吃過以後,就直呼世上還有這頓美味。幾十年後,每到端午,各地的粽香,端午文化也就興方未艾。

年復一年端午粽香,情繫母親的心靈手巧。説真的,母親文化只有經過解放後的掃盲班,但母親記憶挺好,知理識事。和沉默的父親把我們兄妹四人養大。其生活的艱辛是我們這代人值感恩和欽佩的。年復一年的端午,年復一年的母愛,把粽香情繫兒女。

今年,母親早早就準備了部分青青粽葉,買好了上等糯米,就等着端午的民俗與親情歡聚。可是就在5,19那天星期日下午,高血壓形成的腦埂(中風),以及後來的腦溢血昏迷,前後五十四小時,因母親多病系症併發,在重症監護搶救中一去不醒。我們忍痛不惜把母親的骨灰安於青山鶴飛臨水之地。眼前端午小假作休,母親遺存的端午願往,靜靜佇立一旁。那曾經擁有的歡樂與粽香永遠地走了,但根植於血脈深處的親情與懷念永遠沒走,那溢蕩的粽香,青青的小腳棕,那那那,母親的慈祥從年輕到暮年,就像運河幸福流淌。

今天,雨多情,風傳遞,母親的粽子在繼承中傳遞,她來至一個敬老愛幼的家庭系族,來至一個國家民族的傳統。

端午,屈原詩歌。我則請安母親,點燃一支香,“粽”情到永遠!

篇30: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説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説起。

傳説,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裏丟,説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裏面藏着紅紅的粽肉,升騰着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着,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篇31: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因此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非常深厚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節日中,名稱最多: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來源也有非常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因此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文化底藴,因此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粽子,是我們孩子們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怎麼可以讓給別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傳統文化,儘自己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篇32: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芭蕉綠了,櫻桃紅了,歲月如梭,眨眼之間又到了粽子飄香時。望着漫天星辰的夜空,我懷念起故鄉的端午節來。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xx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有很多古老的習俗和傳説,而每個習俗又都是那麼的温馨,那麼的讓人回味。真正讓我刻骨銘心的是“紀念楚國的大夫屈原”這個故事。據説那時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都劃出自家的小船撈救,一直划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屍體。當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場面甚是壯觀。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原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後來也就逐漸演變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餵魚。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故鄉的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户一大清早是要插艾葉的。艾葉是一種普通植物,生長在野外的田間地頭,不需要呵護,卻長得鬱鬱葱葱,蓬蓬勃勃,很容易讓人想起夏日裏瘋長的秋菊。趁着太陽還沒有升起,人們就把前一天傍晚採回來的的艾葉插在門頭,掛在窗口。且不説可以去瘟辟邪,僅那沁沁潤肺的馨香,就像是穿越田野的鄉風,讓老人孩子們都心生歡喜,正在戀愛的年輕人更是陶醉其中,倚在窗下捨不得離去。

我記得小時候在家鄉,包粽子一般在端午節前兩天就開始包了。每年端午前,河岸兩邊到處都是揹着小筐採摘粽子葉的人。那個季節的河岸邊,綠樹成蔭,青翠欲滴,風情萬千,採粽葉的人們邊是勞動了也是欣賞了大自然的.美景。採回的粽子葉,要先在鍋裏煮,然後放在水裏泡,最後一片一片洗乾淨。在洗粽子葉的同時,外婆也已經將糯米和紅豆泡好。泡好的米放在一個大盆子裏,盆子旁邊擺好一個木材質的靠背椅,從椅背上垂下捆綁好的草來,以便能掛住包好的粽子。

外婆喜愛端午節,大概是因為總能在這時候大顯身手吧。每每看見外婆包粽子我都是迫不及待的,趴在一旁觀賞一下午,看外婆的皺紋裏都要溢出蜜,來偶爾還偷偷抓幾顆蜜棗塞進嘴裏,樂得鼓起腮幫子使勁兒地嚼,不知有多甜!

故鄉的端午節,就是這樣浸透着濃濃的鄉情、親情。如今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又想起家鄉的艾葉,想起了外婆包的粽子。

篇33: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啦!

這天一大早,我便與爸爸、媽媽收拾好行禮,採購好水果、糖、還買了一些乾菜,準備回老家過端午節,我也想回去找二哥玩呢!我們一路有説有笑,班車行了大約五十分鐘就到了老家——子午街。

剛一下車,叔叔、嬸嬸和二哥就着迎了過來,我激動得與二哥擁抱在一起,叔叔、嬸嬸叫了爸爸、媽媽一聲,並趕快幫助提水果和行李。哇!哇!我禁不住大聲感歎,老家的端午節可真熱鬧耶!家家户户都張燈結綵,街市上賣着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如:燈籠、紙紮的龍、虎、狗等等。

一回到老宅,就見大姑媽拿着一盤餃皮從四樓下來,正準備與大姑爹一起包餃子。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都圍攏坐了過來,我和二哥也不約而同地參與到了包餃子的隊伍中。二哥嘛,包得不算太熟練,可我一點也不會包,剛開始,我只能看着他們其樂融融的包着餃子,不過,我可不想眼巴巴的看着,硬是吵着要爸爸教我包餃子,爸爸欣然同意。爸爸叫我跟他一起包,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包。“先拿一張餃皮,擺在左手手掌上”爸爸嘴裏一邊説一邊拿起了一張餃皮,我也學着爸爸拿起了一張餃皮。“然後用小勺舀三分之一勺餃餡,放在餃皮末尾”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包着,還沒等爸爸説完,沒想到因為第一次包餃子,我心一急手一抖,把那勺餃餡給抖掉了,二哥差點兒沒有笑破肚皮。爸爸卻鼓勵我説:“雙喜,別灰心,失敗乃成功之母,我有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會包呢!”聽了爸爸鼓勵的話語,我又舀了一小勺餃餡,小心翼翼的放在餃皮上。“用餃皮包住餃餡,折一折,再折一折,把餃餡包住,包嚴實”爸爸一邊説一邊包着,我便一步一步的按爸爸教的方法包。幾秒鐘後,“咳,注意了,這是最要害的一步,也是最後一步了”爸爸説:“把餃皮翻個身,繞食指圍一圈,兩頭包回來,用麪粉水一粘,就大功告成了”爸爸認真的説着,只聽“譁”的一聲,餃皮連着餃餡被我給扯爛了,這次二哥可真是笑得拍桌子了。這時,爸爸又鼓勵我説:“沒事兒,小喜其實你很聰明,我學包時,還浪費了七八張餃皮呢!”“別灰心,再包一回嘛!”大姑爹也在一旁鼓勵我説。就這樣,我又拿起一張餃皮,呀!這次是粉面水弄少了,再來一張,哇!我成功啦!“啪!啪!啪!”全家人都不禁為我鼓起了掌,爸爸會心的衝我點點頭,我也露出微笑。

嬸嬸已經把餃子煮好了,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心裏樂滋滋的。

篇34: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每當節日來臨,就少不了歡歌笑語。熱熱鬧鬧的大街上,“瘋狂”中的人們,花花綠綠的粽子和五彩繽紛[注: 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的物品融為一體,成了一個巨大的遊樂園,耀眼而不失色彩……

天未吐白,大家都已經早早的起牀了,他們可不是着急着去佈置屋子,而是匆匆地去超市、菜市場買粽葉以及各種包粽子的材料。在這個時候,大家都認為用新鮮的粽葉包起來的粽子才好吃,要是去晚了,大家都會嘲笑那家人懶惰。

當然,第二件大事兒就是包粽子了,人們會把剛買來的粽葉洗淨,再把豬肉、棗子、花生等剁碎,也只是剁成紅豆般大小的樣子就可以了,接着,再將紅豆、糯米和剁碎物仔細地攪拌均勻,算好定量的餡,就用粽葉把它們包裹起來,拿繩子把它們紮結實後就可以下鍋了。在這一件大事中,不論男女老幼,大家都參與到了這個遊戲之中,直弄得滿身滿手都是糯米粒,也不肯停手。瞧!鄰居家的“小公主”也相當積極,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弄得到處都是餡渣子兒,人們見了,不禁哈哈大笑,可“小公主”卻不肯停手,只是狠狠地瞪了那幾個起鬨的人一眼,就撅起嘴不理他們了。而大夥兒都喜歡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的,因為這樣的粽子看起來又玲瓏又精巧。

包完粽子,人們差不多該去看賽龍舟了,大夥兒不約而同[注: 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的趕到江邊,性急地向河中央望去。只見河中央早已準備好了幾條龍舟,龍舟上坐了十多個人,個個都是精神抖擻[注: 抖擻:振動,引伸為振作。形容精神振奮。]的小夥子,他們緊緊地握着手中的槳,目不轉睛[注: 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的盯着終點,他們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等槍聲一響,他們必定要大顯身手[注: 顯:表露,表現;身手:指本領。充分顯示出本領和才能。],誓要奪得冠軍才肯罷休似的。到了吉時,只聽“啪”的一聲槍響,小夥子們立刻奮力划起龍舟,龍舟就像只脱了弦的箭,“嗖”的一聲直向終點射去。人們見了,也在興奮地大喊:“加油!加油!”吶喊聲、助威聲簡直是鑼鼓喧天[注: 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後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響徹雲霄[注: 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比賽結束後,人們紛紛散去,他們都等着粽子出鍋呢!這時,

家家户户[注: 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的廚房裏都散發出粽子的香味,整個城市都融入了香味瀰漫的空氣之中。

這就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習俗。同樣,在這一天中,人們可要鬧到二更才會睡呢!

篇35: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温暖懷抱,我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了我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和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和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温熱棕子,裏面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都認為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脖子上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和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着手裏,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記憶中,那是什麼樣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這裏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為您愛這個節日。

篇36: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家鄉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説秦軍攻破楚國國都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方法表達對他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中看到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母親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我們孩子焦點在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中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路上就迫不及待搓起花繩來。回到家中,與鄰中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微笑……

興奮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與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説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父親插楊柳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方式洗刷完畢,在母親幫助下認真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心情,開始幫母親炒雞蛋、包粽子。

説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架勢喊來父親,指揮着他與母親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白糖、蜂蜜與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餡子後封起來,父親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我花繩與荷包指揮父親矯正了父親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説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我親手做好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與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被這欣欣向榮日子陶醉了……

篇37: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端午節,在我的心裏,一直是我向往的節日。今年端午節學校組織了活動,是過得最開心,最愜意,也是最有收穫的一個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而且還懂得了做事如何成功的道理。

農曆五月初五日,天天盼望的端午節終於到了,我帶着媽媽為我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箬葉,糯米,紅棗,小蘑菇。還帶了一些系粽子用的繩和勺子。便興沖沖地來到了學校。

來到班裏,有許多同學正在討論包粽子的方法,還有些同學已經開始自己包粽子了。

老師進班了,對同學們説:“同學們,今天是端午節,學校組織了這次“學包粽子,賽包粽子”的活動,咱們班就有我來教,今天還有一場以年級為單位的包粽子比賽,前三名是有獎品的,你們學會了以後,回家還可以幫媽媽包,給媽媽當助手。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差事,所以,一定要努力學習哦。”我們滿口答應了。包粽子,對我來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我每年都見媽媽包過,陌生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自己動手包過。學包粽子開始了,老師説説;“先準備箬葉,糯米,還有其它雜糧,根據自己的口味,喜歡吃什麼,就包什麼。”老師一邊説一邊示範講解,只見她把兩片箬葉折成漏斗狀,先舀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板栗等餡料後,再舀一匙米包合。然後用粽繩紮緊。我們似懂非懂地看着,然後開始模仿起來。可能是因為我緊張的緣故吧,包出的粽子總是沒有梭角,所以米從縫隙鑽出來了。即使是包住了,也不像個粽子,倒像個湯圓或菜包什麼的,反倒把一雙手亂得黏乎乎的,老師正在巡視,見了哈哈大笑,温和地對我説:“做事別急,學做好一件事情要有一個過程,得有耐心,慢慢領悟。”老師包粽子的動作嫻熟,沒我那麼費力,我對老師佩服地五體投地。那些有一定的基礎的同學已經學會了。我也摸清了些門道。俗話説:看事容易做事難。包了十幾次總算大功告成,勉強像個粽子。以前我只是知道好吃,沒想到粽子這麼難包……看着大家包好的粽子,老師的喜悦溢於言表,開心地説:“包粽子不但要觀其形,還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包好,走,我們去準備參加比賽吧。”只有認真學,專心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回到家裏,我只見媽媽在廚房裏忙得不可開交,我連忙跑過去對媽媽説:“媽媽,我幫你包粽子,好嗎?”

我愛這個值得我記憶的端午節,因為它在我成長的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腳印。包粽子是如此,那麼做其它事情又何嘗不是呢?

篇38: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傳統端午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當到了端午時節,大街小巷就成了快樂的海洋。傳統端午佳節也是我最愛的節日:好吃的粽子,激烈的龍舟競賽,有着中藥味兒的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還有雄黃酒、小香囊¨¨¨粽子是傳統端午佳節的象徵,嘉興的五芳齋馳名中外,肉粽味道鹹鮮、豆沙粽子甘甜不膩,還有好吃的火腿粽子。我的外婆在傳統端午佳節時還會做幾隻粽子給我吃,外婆先把豬肉切成大約五釐米的細條,用醬油、米酒浸泡一夜,糯米則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包粽子的時候,外婆先把粽葉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之後,就是煮粽子了。1小時後香噴噴的談氏粽子就完成了,那味道真是令人難忘。

賽龍舟真熱鬧,所有人都跑去南湖邊看龍舟賽,萬人空巷。只見在遠遠的湖對岸有一排龍舟,龍舟中站着幾個大漢,他麼正活動着身軀,準備着馬上要開始的比賽。裁判一聲哨聲,幾十條龍舟一起進發,每一個選手都努力的划着,和着那鼓手的鼓點,努力的划着。那鼓手也認真的敲着鼓,鼓聲就像雷鳴一樣,震耳欲聾。幾條龍舟你追我趕,就像幾條巨龍在水上掠行。漸漸地那條插着白旗的龍舟在眾龍舟中脱穎而出衝在了最前面。岸邊也有許多人在為他搖旗吶喊。正當大家都在為“白龍”的優勢呼喊的時候,“藍龍”衝了上來。它“吼聲”更響,氣勢更足。“藍龍”上的勇士也更有精神頭。“藍龍”慢慢超了上來,但“白龍”不願那麼輕易地被趕超,鼓手更用力的擊起了鼓,勇士們也更賣力的划龍舟。“白龍”的支持者又振奮了起來,搖旗吶喊。這一次的龍舟賽,不到最後一刻是決不出誰是最後的贏家。最後“藍龍”最先奪標,衝過了終點,“白龍”的支持者頓時泄了氣。其實輸贏不是重點,重點是在看賽龍舟中的快樂心情。

傳統端午佳節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多歡樂,我們也要了解一下傳統端午佳節的由來。傳統端午佳節的來歷,有紀念屈原、紀念曹娥、紀念伍子胥等幾種説法。紀念屈原是最多的説法。據説,愛國詩人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人們每逢五月初五投五色絲粽子,以驅蛟龍。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在我的記憶裏,這傳統端午佳節就是傳統端午佳節,快樂而有趣。

篇39: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一條江,因為容納了一具忠骨,從此盪漾了英雄無數;

一方地,因為見證了一份屈辱,從此悼念了風流一柱。

一條江,一方地,一個人,一段風塵屈辱,

也造就瞭如今這華夏的端午。

也許是母親的薰陶,從很小開始就對五月初五的端午,有着濃厚的情誼。

最初的認識,便只是那艾葉爽、雄黃香,那誘人的雙黃鴨蛋。其實,當時的我只知道母親到了那天會很忙,一年一度的艾葉水洗澡清涼舒爽,至於那端午的歷史淵源,也就模模糊糊地記得一個屈原。

“……我悵然俯吻那悠悠碧水,他依稀流着楚澤的寒涼。”九年級的那首《淡水河邊吊屈原》留給了我第一絲對屈原的文學記憶。

一灣清涼的江水盪漾着一個詩化的民族,千年風雨的洗禮孕育着一根永恆的傲骨。你沒有心懷楚國之怨,翔遊在他國,你選擇了江水的洗禮,因為你相信,你的傲骨千年來也不會被江魚吞噬。

抿一嘴香茗,徜徉漫步在汨羅江畔,拌上江水的清涼,來一場文化的聖餐:吟《離騷》《橘頌》,聽龍舟競渡,食鹹蛋角黍,奠三閭大夫。

也許是受這位中華詩祖的影響,我盪漾起了對古典詩詞的興趣。從起初的“伏天獨愛岸邊依”,到後來的“霧籠洞庭雲宇下,煙波湖上泛輕舟”,再到每逢佳節的楹聯,屈原給了我太多的文化積澱。

高一時的那首《離騷》節選給了我更多的屈原情結。“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彳亍於汨羅江畔,仰歎民生的艱難,國事的滄桑和成敗。終剛強兮不可凌,是你人格的吞吐;魂魄毅兮為鬼雄,是氣節的擔負。你憑着你清高聖潔的為人和氣質,吞吐着自己的人生,擔負着國家的命運。楚國拋棄了你,你卻沒有背離楚國,投江自盡是你人格的超脱。

幾天前,重拾起端午情結是在《20xx中華長歌行——我們的節日端午》的欄目上,這次文化之旅給了我太多的端陽認知。好不容易得來的端午佳節假日裏,又有多少人同徐濤一同高歌《端午大江贊》,與余光中一同回味《淡水河邊吊屈原》,與屈原一同誦讀《橘頌》?恐怕是寥寥無幾吧。但是,誠實地説,我做到了。

在中華長歌行的引領下,我嗅到了汨羅江水的寒涼,心中流淌着屈原的愛國的鮮血,源遠流長。於是寫下了這首詞,以抒發對屈原的憑弔。

沁園春吊屈原

兩楚風光,汨水流殤,傲骨如常。

憶《離騷》問世,聞名華夏,《橘頌》作罷,誓避骯髒。

攜志《涉江》,含屈投水,魂魄毅兮剛自強。

行吟處,聽師宗高頌,浩氣迴腸。

忠貞潔白長揚,歎青史屈原放耀光。

品投江角黍,鹹皮雙蛋,雄黃溢氣,艾水盈香。

江水灘灘,龍舟競渡,風雨端陽啟序章。

終難忘,吻楚澤芬芳,湘水寒涼。

我將充斥着對屈原懷想,鼓起愛國的風帆,奮勇前行,因為屈原告訴我們:這才是生命的奔赴!

篇40: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聽説每年端午節吃棕子賽龍舟為了記念楚國的一位叫屈原的人。每年端午節最開心就是小朋友了,幾乎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吃棕子,因為棕子糯米和竹葉包制而成的,既有竹葉的清香,又有糯米的彈性,吃起來特別美味,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美味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大人準備美味的飯菜和粽子,小孩就是等着品嚐棕子,媽媽把糯米洗乾淨,放在一旁。又把粽子用的竹子洗乾淨放在一旁。接着媽媽又拿來一些葡萄乾和紅紅棗,是放在粽子裏面調味的,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接着就是包粽子。只見媽媽把竹子捲成一個原錐形的圓筒,把圓錐倒過來,但下面不封口,然後把糯米葡萄乾涸紅棗放進去包成一個稜角形的樣子用繩子把粽子紮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突然我也包了起來,可是怎麼包也不像,媽媽就教我該怎麼包,開始我包的粽子像一個扁三角形,後來在媽媽的指導下終於包的勉強和媽媽一樣了、然後把粽子放在高壓鍋裏壓兩個小時,熱乎乎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吃了。吃着美味的粽子,我的心裏別裏別提有多高興,看着晶瑩稜角分明粽子,我真是欣喜若狂。

端午節的趣事作文400字四:端午節趣事

每年端午節,大街上時不時飄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而且耳邊還時不時傳來“賣粽子嘍!美味的粽子,快來買哦!”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一邊看《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一邊剝着粽子吃。端午節啊,桌子上這幾樣菜必不可少: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説:“女兒啊,你知道端午節的時候,為什麼要喝雄黃酒呢?”

我搖了搖頭,然後又點了點頭,爸爸奇怪的問:“到底知不知道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兩個傳説呢!就講一個關於《白蛇傳》的傳説吧!相傳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婦後,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黃酒差點現了形的情景,便成為民間端午節的風俗。”我自豪的説道。

“呵呵~爸爸請教你一個問題哦!為什麼要紀念曹娥?”看着爸爸那一臉無知的樣子,我不懷好意的説:“爸爸,你讓別人説故事,不能不給報酬吧!”

“你想要什麼?”原本無知的臉,瞬間提高為警惕。

“哎呦!沒什麼,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説道。

爸爸猶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轉手拱讓給我。我接了下來,説道:“爸爸,你給我把粽子剝了啊!”

篇41: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節,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在外婆家度過了開心的一天。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外婆和媽媽包好了紅豆棕子,燒熟後裹着白糖給我吃,每次吃到這紅豆棕子,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啊嗚啊嗚”地吃下去,邊吃還邊在心裏盤算着,什麼時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今年端午節,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於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葉。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葉洗乾淨,然後,外婆把糯米放到一個大盆裏,往糯米里灑了一小勺鹽。我不明白為什麼要灑鹽,就問:“外婆,為什麼要灑鹽呀?”“灑了鹽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會很鹹嗎?”“就一點點,沒關係的啦!”“哦!”雖然我這樣回答了,可我還是一知半解。

準備工作做好後,就要開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葉,卷好,再往卷好的葉裏放入糯米,再把棕葉折起來,包出棕子的形狀,最後用繩子把棕子捆好,一個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個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見外婆雙手靈巧地包出一個個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靈瓏,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簡單的,我就忍不住想要來試一試。我剛包出一個棕子的形狀,還沒捆好呢,米就漏出來了,只好重新包過。有時候,稍一用力,棕葉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換張葉子重新包過。看着外婆和媽媽包了一個又一個棕子,可我手頭沒有一個棕子“誕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請媽媽幫忙,總算包好了幾個。最後,我自己單獨包的棕子僅僅只有一個,哈哈,我是多麼“強悍”呀!

鍋裏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進去,看着這小棕子“撲通撲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來,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呀!吃完粽子,我們便來到華東理工大學觀看龍舟比賽。

華東理工大學校園內的大河上,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

當暑着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篇42: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小時候常常聽太姥姥講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人,他非常忠誠於楚王,但屢遭排擠,被流放,最後投汩江而死。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賽龍舟。百姓們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樣一來,大家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來紀念屈原。聽了太姥姥的故事,我常常猜想:是什麼樣的人物才能贏得這麼多人的敬佩和愛戴 從那時起,屈原這個英雄般的人物就走進了我的心底,我開始對端午節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

聽太姥姥説,在傳統的端午節裏,人們有舉行划龍舟比賽、吃粽子、系五彩線、掛蒿草,配戴香包習俗。端午節有這麼多的習俗,真是太有趣了!真想親眼一見。

“媽媽,快來!你看,那就是賽龍舟!”“在哪 ”同樣對端午痴迷的媽媽趕緊放下了手裏的報紙,同我一起聚精會神地看電視上那精彩動人的畫面:船是狹長、細窄的,船頭裝飾着龍頭,船尾裝扮着龍尾,再着上紅、黑、灰等鮮豔的顏色,龍舟栩栩如生,彷彿真的游龍一般在水上穿梭嬉戲。船上三五十個撓手齊心協力、動作一致,一時間,鼓聲陣陣,號角響亮,一時間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龍舟比賽真是熱鬧而激烈啊!

粽子是我最愛吃的了。粽子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多以紅棗、豆沙為餡。因為在北方,每年吃的都是蜜棗粽,但今年不同了,媽媽和姥姥親手給我包了蛋黃肉粽、鮮肉粽和梅菜肉粽,實在是太好吃了,讓我吃個肚子溜圓。

端午節系五彩線、戴香包更是我的最愛。太姥姥在世時,每逢過端午節,她都會提前給我做好五彩線和香包。香包呈小葫蘆型,裏面裝的香草,香包的面是用紅色提花的緞綢做成,非常漂亮。端午節早上一起牀,太姥姥就給我的胳膊和腳踝處系綵線,把香包帶在脖子上。太姥姥説,這樣可以防止蚊蟲咬,又可以避邪。這個香包至今我還保留着。雖然,太姥姥已離開我很久了,但每當我看到那個精緻的小香包時,她那慈祥和善的笑容就浮現在我的眼前。現在太姥姥不在了,做香包這個任務每年端午節就由姥姥來完成了。雖然,姥姥做的香包沒有太姥姥做的那麼精巧別緻,但我一樣喜歡。這是老人對孩子的真摯牽掛。

在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了,同時這天也列入國家法定節日。我非常喜歡這個節日,因為它帶給了我對美食的鑑賞和對古人的追億之情…

篇43: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最近不知道怎的,不知是誰惹了老天生氣,弄得它總是愁眉苦臉的,使人的心情也有些低落,但奶奶總是對我説:“有可能太陽公公去串門了,因為過不久不就是端午節了嗎?”

早上,天矇矇亮,我用模糊的眼睛,但又很清晰的看到,一道光芒。這光芒很柔和,金黃金黃的,曬上去有點兒熱。不會是……對了,太陽公公終於回來了,露出了美麗的笑容。呵呵,快一個星期沒見到太陽公公,都顯得有點陌生了。我興奮地從牀上跳下來,哼了哼歌兒,做這事做那事的,沒一分鐘的功夫,我一連就幹了幾件事,我真高興啊!吃完早飯,我依舊騎着自行車,把雨衣放在了桌子上,走在學校的路上,享受着温和的陽光,呼吸着新鮮的空氣,腳下的自行車一上一下地踩着,但我坐上去,就如同我坐上了雲彩,輕飄飄地,很快,就來到了學校了!

我們第三節是音樂課,老師正教着《一把雨傘圓溜溜》的歌,又輕快又詼諧,我們都沐浴着陽光,唱着這歌,可止是舒服啊!我是坐在靠近窗户的那邊,那就更very wonderful了!突然,我的頭上好像有一滴東西,涼涼的,我還覺得我真的是唱歌唱得如情如境呢,就沒去理會它,可緊接着我的頭上好像又多了幾滴,我用手摸了摸,啊!水!望望窗外,天氣已經有些黑沉沉了,大團的烏雲飛快地跑上了天空,烏雲蔽日。“太陽公公,你可別走呀,我們現在不都挺高興的嗎?你快來啊!”我們班有同學嚷嚷着。過了不久,一道閃電劃過天空,“隆隆隆。”下課鈴聲響起了,同學們都垂頭喪氣地背上書包,離開了教室。

雨越來越大了,大得像是老天爺紐開了無數個水龍頭。下了樓梯,剛跟同學們一起討論了一會了,我腦子裏轉過了一個念頭:“我早上看着天氣挺好的,好像就把雨衣落在了家裏一吧,要是真沒帶的話,我企不就成了一隻落湯雞了嘛!”我趕快搜索書包,一看,我嚇呆了,確實如此啊!只見同學們個個不是撐開了雨傘,就是穿上了雨衣,真渴望每個人的雨具都是我的啊!

在我心急如焚的時候,一雙手打着我的肩膀,輕聲對我説:“歡歡,我的雨衣借你吧!反正我還有帶雨傘,快拿去吧!”我開始還很不好意思呢,但想了想還是接受了。她是小梓,是我最要好的同學,她撐開藍色的雨傘,先送我到停車場……

小小的雨傘下,我們靠得越來越近,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師剛剛教我們的歌曲《一把雨傘圓溜溜》,這圓溜溜的雨傘和這其實我穿上還不是很合身的雨衣,對我來説,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篇44: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説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説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説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着他和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説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篇45: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有些人走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有些人還活着,卻和死去沒什麼兩樣。

明日既是端午,坐在這柒黑的夜裏,總覺得應該寫點什麼。如果這份心事不能影印成文字,此情何以堪。

我想中國的文學應是從詩經離騷開始傳遞的,中國的歷史也應是從屈原之前後的春秋戰國開始記憶的,中國的詩人更是從屈夫子抱石投江以後開始覺醒的。

話説中國歷史長河如滔滔江水般流過了多少英雄豪傑,又有多少絕代佳人才傑如繁星閃爍般在不同時段的空間,照耀着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歲月。可又有幾人能在時光流失後,能在光芒散盡後,依然閃爍在歲月的星空永不凋落。

屈夫子你是走了,遠遠的逃離了這個塵世,懷着滿腹的經綸與對塵世的絕望,化身為魚,從此流離於江河之畔嬉戲在水之央。

我們在些後來人,我們這些心竅未開的凡夫俗子只能仰天長望,只能對着湍湍不息的河流長歎。逝者如斯夫,古今有幾人。

或許,你的離去,你那悽愴而絕美的一跳是精心算計的。如果,沒有你毅然的離去,又怎能空生出一個不朽的節日。這是我們後來人對你的祭奠,這是我們後生對你最最崇高的膜拜。詩人的靈魂總是不朽的,那怕是瓦屋化歸塵土,書本滄老成灰燼,而你忠貞的靈魂是永遠不會沒落的。

也許,只有悲劇最動人心腸,只有悲劇才最恆久,生命的光芒只有以悲劇而告終時最輝煌。想起了我們凡世的張國榮縱身一跳,豈不也是絕美的劇終。把最後最美的劇點定格在最輝煌的時候,總好過年華漸老時人比黃花瘦時的悽然落幕。就在生命的最高潮頭謝幕吧,讓所有的美麗開過後,給這個世界一個完美的背影,輕悄悄的離去吧。

或許,生命就該以悲劇告終,人生應在最光芒時謝幕。

你走了

輕飄飄的跳進了河裏

卻從此遊入了

我們後輩的夢裏

你走了

或許不曾揮手

不曾帶走一片雲彩

抱着的只是河畔沉寂了千年的石頭

石頭呀

你何其有幸

竟與一顆偉大得不朽的靈魂

終生同眠

你走了

懷着一顆絕望的心而去

從此,

不再給我們文字

不再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

你走了

還有誰來為我們吟唱九歌

你走了

還有誰能再續離騷

你走了

還有誰可以續寫詩經

走吧,你輕輕的走吧

我們會拾起你的書卷

吟唱着你的詩歌

一路踏歌而行

生命總有一天要老去的

人生最終需要謝幕的

總會有那麼一天

我會跟隨着你的腳印

篇46: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今年端午節放了三天假,而在端午節那天,我去參加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考試————————全國英語等級,我報考的是英語二級。

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趕往我學英語的地方。一看,人還挺多的。我擠入人羣中,在老師那裏領了准考證。雖然之前進行過考前培訓,但親臨現場時,還是不免有一些緊張。我和媽媽去看了一下考前通知。等了一會,終於到了拆封試卷的時候了。Sunny老師親自拆封從北京運來的試卷。這時,我不免有些緊張和好奇,我想去看一下試卷。試卷拆封了,我們拿着准考證依次進入考場,我的考號是02號,自然坐在了第二個位置。老師宣讀考試規則,就發試卷了。看試卷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一看試卷,哎!還比較簡單嘛。可誰知聽力考試的題目雖然題型簡單,可都是形音相近的。錄音開始時第一個單詞我就沒有聽清是mouse還是mouth。想想看,應該是mouth,我就選它吧。後面的題目比較簡單,我都會做。可誰知句子改錯的那一題,我將改過後的句子都寫在後面的橫線上,等我做完了,監考老師卻説那題只用寫錯誤的部分!什麼?題目中又沒説,後面還留那麼大的空!我都寫了,怎麼改?劃了?不行,不整潔。可不劃掉又怎麼辦呢?算了,劃了吧,我只好下定決心劃掉了多餘的英文單詞。

聽力和筆試考完後,還要考口語。我想起培訓時老師對我説口語的文章或圖畫大多數都是書本上的,於是休息的十分鐘我就把書上已經學過的文章都看了一遍。開考了,我的考號是002,所以第二個就是我,馬上就該輪到我了,我心裏七上八下的,生怕考砸了。一會兒,一號就出來了!好,該我了。口語考試是隨機抽試卷考試,抽到哪張考官就問哪張的問題。我想了想去抽,抽中了A卷。我進了考場,考官開始問問題。哈哈!怎麼都是“早上好”之類的?我正慶幸呢,後面的題就開始難了。最後讓我描述圖畫裏的內容。我看了看,怎麼也看不懂一隻鳥在樹下,頭上頂一個石頭,旁邊還有一個石頭。這是書上的嗎?不是啊,算了,我亂説幾句,應付過去了。

考試結束後,我心裏真是亂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口語。晚上媽媽散步時遇到了Sunny老師,才知道那道題是還沒有學過的課文中的,不過我已經通過了。聽了這番話,我心裏的石頭總算落地了。

這次考試真令我終身難忘!不管考得怎麼樣,我都無所謂,畢竟是一次人生經歷,下次再遇到這種考試,我想我不會再害怕了!

篇47: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此端午佳節來臨之際,我不禁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的`偉大不僅是因為他的《離騷》等著名詩作,而是因為其詩作表達了他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情懷是一個民族存在的火種!充滿愛國情懷的英雄人物是一個民族的脊樑,一個沒有英雄出現的民族是一個可憐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而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幸運的是,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而且也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崇尚愛國英雄的傳統。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愛國主義精神浸透着整個神州大地,愛國主義情懷深入到無數華夏兒女的心,追溯歷史的長河,多少位愛國先賢的事蹟流傳千古。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中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那是何等的氣魄;每當我回憶起這些英雄的往事時,便會周身熱血沸騰,感慨萬千!顧炎武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時常在國人的耳邊迴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激勵着國人奮勇向前!

然而,隨着當今物質生活的富裕,很多人開始不思進取,把享受作為生活的全部,更令人憂慮的是,現在的很多青少年學生,從國小生到大學生整天沉浸於網吧之中,迷戀於網絡遊戲,陶醉於虛幻的世界,令很多人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朋友,也許你現在還在抱怨命運不好、社會不平和國家不公,但請你聽一下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勸誡吧!“你不要問你的國家能夠為你做什麼,而是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朋友請不要再怨天尤人,消極度日了,想一想,多少位志士,為了民族的獨立,為了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血染沙場,捨生取義。他們沒有享受過一天和平安寧的幸福生活,但他們為了民族大義,為了子孫後代,無怨無悔!朋友當你還在沉迷於網絡遊戲的虛幻世界時,想想那些為你今天創造美好生活的志士們吧!請不要再浪費大好時光了,“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如果你能夠抽出點時間的話,請讀一讀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説》,你也許會受到一些啟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句句是警世名言,發人深省;句句是殷切期望,充滿期待。

朋友,當你在享受端午佳節,親友團聚,開懷暢飲之時,請不要忘記為我們營造幸福生活的愛國志士們,讓他們的愛國情懷,激起我們內心深處的共鳴,讓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淨化我們心中的污垢。當代的國人更應該倍加珍惜時光,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最後,我想用艾青先生的一句詩來表達我此時此刻的感情,“為什麼我的眼裏時常含着淚水,那是因為我深沉的愛着這片土地”!衷心地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更加富強,更加昌盛!

篇48: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有一首民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我在故鄉過端午節時,常常能品味出舊時的味道。那是千百年傳承已久的鄉風民俗,每當此時,小鎮的上空飄蕩着粽子和艾草的清香,交融着親人們相聚時刻的温情。

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續齊諧記》雲:“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賽龍舟,我的故鄉沒有這種習俗。只在清明節期間,裏下河地區四鄉八鎮數以千計的的會船雲集溱湖,舉辦規模浩大的“溱潼會船節”。最近幾年,在煙波浩渺的溱湖上也有了女子用槳划船的比賽,那是會船盛會後的延續,吸引遊子歸來的鄉音鄉情。

端午節不同於過年,也是故鄉人忙的時節。除了去看划船賽外,門口不忘插上菖蒲和艾草,配備中午吃“六紅”的美味佳餚,大有一種“舉玉箸遍嘗美味,約春風共聚雅舍”的興致。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回家,親口品嚐母親做的“六紅”菜。家裏的午宴吃“六紅”很講究,六個碟子是醬油燒紅、拌紅或自然紅的菜餚,如炒莧菜、燒黃魚、紅燒肉、燒龍蝦、炒鮮河蝦、用刀拍碎的糖醋蘿蔔、切開冒出紅油的鹹鴨蛋……有時候在節日那天,還能看到鄉下有幾個農人上街扮演判官的模樣,到各個商家門前跳判官舞,收點小錢或香煙。看見大人帶着蹦跳的孩子去浴室洗“百草湯”,我心中竟有一份悵然若失的感覺,人到中年,胸口空蕩蕩的,少了兒時頸上掛着一個用五色絲線編織成的蛋,少了胸前晃動着一個碩大雙黃鹹鴨蛋的自豪。

好在母親包裹的粽子還有從前原汁原味的模樣。浩瀚的溱湖有茂密的蘆葦蕩,有縱橫交錯的河汊水港。鄉人蕩着一條搖櫓小船,從湖蕩裏精心採摘碧綠的葦葉蒲草,到古鎮的小巷中或溱湖的大街上叫賣。母親包的粽子奇形怪狀,有草把頭、菱米子、斧頭狀、小腳形、腳爪形、小長方形……象是用粽葉包紮成的工藝品,精美絕倫。包粽子時,糯米中加入的餡料有紅豆、蠶豆、蜜棗、紅棗、蛋黃、火腿片等,用蒲草或棉繩紮緊粽子,放進鍋裏煮,看一眼青油油、水靈靈的粽子,十分惹人喜愛。出鍋時,空氣中瀰漫着撲鼻的粽香,常常能喚醒口中的饞蟲翩翩起舞。

過完端午節,我又要回江南。母親在我行李中擱上幾包沉沉的粽子,不須關照,不用解釋,粽子裏藏着舊時的情懷。我從小到大一直喜歡吃的光粽子和蜜棗粽子,母親對我們早有一個約定俗成。草把頭是光粽子,菱米子是蜜棗粽子,斧頭狀是蠶豆瓣粽子,小腳形是紅豆粽子……從母親的滿意的神態裏,我覺察到“兒行千里母不憂”。粽子裏包含着恆古不變的母愛,深沉的親情給予我前行的力量,無論我何時何地闖蕩天涯,胸中要常懷一顆感恩回報的心!

篇49: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傳統佳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傳統佳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傳統佳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傳統佳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傳統佳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傳統佳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傳統佳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傳統佳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傳統佳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傳統佳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傳統佳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篇50: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龍節。

説起端午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國侵略,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五月五那天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抱着石頭,投進了汨羅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把準備的飯糰和雞蛋等食物:“噗通、噗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風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彩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文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馬上要端午節了,今年我要學會用一個新本領--包粽子。

篇51:端午節的作文800字

裹蒸在廣東肇慶可是最出名的,用的是本地特有的冬葉、水草來裹個大大的粽子,所以又叫裹蒸粽。

逢年過節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習。肇慶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種。用料包制特別。一般的粽子多用芒葉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慶裹蒸,則用本地特有的冬葉、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隻重約0.5公斤。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綠豆、豬肉為主,或加以冬菇,臘腸、鹹蛋等做餡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時可食,熱食時清益撲鼻,入口鬆化爽滑甘香。

具體做法:包粽的前一日,先把豬肉洗淨去皮,分別切成小方塊,調入適量鹽、糖、五香粉、味素拌勻。綠豆洗淨,浸過夜,然後用手搓擦出豆皮,再用清水掏去,豆肉瀝乾水分,用少許生油、鹽撈勻。糯米洗淨,瀝去水分,加入適量生抽、鹽、糖、味素和五香粉拌勻。鹹蛋黃一個切開兩件。燒肉、燒鴨、火腿切件。冬菇去蒂,洗淨,用水浸發,取出瀝乾水分。蝦米洗淨,浸軟。栗子肉洗淨,煲“爛”,取出備用。

裹蒸粽是選用乾的荷葉包裹的(即幹蓮葉,要先用水洗淨,再用温水浸軟,塗上少許油),先鋪上一層糯米,再鋪一層綠豆;然後放入豬肉、火腿、燒肉、燒鴨、冬菇、蝦米、栗子和半邊鹹蛋黃等;最後,又銷上一層綠豆和一層糯米,包裹成“四方形”,用水草結紮,即可放進蒸籠鍋內,隔沸水蒸熟。用蓮葉包裹的裹蒸粽,蒸熟後有一股芬香的荷葉味,吃起來特別可口。

肇慶裹蒸粽三大特點:第一,一般粽子,用竹葉包制,呈四面三角形,而肇慶裹蒸粽用肇慶特產冬葉包制,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第二,主要原料糯米、綠豆和肥豬肉,其比例為10:6:4。包制好,未經蒸煮的裹蒸一般一隻約0.5千克。第三,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於大瓶中用猛火蒸煮8小時,邊蒸煮邊加入大量的開水。

肇慶的土特產很多,有端硯、花席、鼎湖山茶餅、七星劍花、星巖雞蛋花、肇實、紫背天葵等,還有著名的肇慶裹蒸粽。肇慶裹蒸粽,是粽子的一種,用糯米、綠豆、肥豬肉,再加入適量的精鹽、麴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工製作而成。肇慶裹蒸粽的獨有特點就是用大冬葉包裹,冬葉不僅清香,還能保鮮。冬葉性寒,有清熱解毒、降火的作用。新鮮出爐的裹蒸粽,久經煲煮的冬葉已變為深綠色,糯米表層吸收了冬葉的葉綠素,呈現一層通透的淺綠,冬葉與糯米、綠豆混合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其味甘香,口感軟滑,吃後齒頰留香,因此是大受,到肇慶來的人,要離開肇慶,總會買些肇慶裹蒸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