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們節日端午節徵文(彙總7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4.88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我們節日端午節徵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我們節日端午節徵文》相關的範文。

我們節日端午節徵文(彙總7篇)

篇1:我們節日端午節徵文

“我們節日端午節”徵文:端午節

從古到今,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許多美好的節日,外國朋友有他們自己的節日,而我們中國人也有中國特定的節日。

端午節有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今天我把這些故事講給大家聽。

説起端午節,每一箇中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因為這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但是,過端午節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呢?

通過了解,我終於找到了適合的答案,原來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忠臣,他主張富國強兵抗擊秦國,但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職流放。後來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屈原悲憤欲絕,於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的老百姓聽説後,划着大大小小的船隻趕來搭救。為了不讓水裏的魚蝦咬食屈原的屍體,人們把糯米包在葦葉裏,用線捆好,做成粽子投入水中。此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用賽龍舟、吃粽子等方式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相信大家聽這個故事以後會抱着不一樣的心情去吃粽子,過端午節吧!

[我們節日端午節徵文]

篇2: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徵文

春節給人以希望,清明給人以懷舊,中秋給人從欣慰,可端午則給人以和諧。端午,一箇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一個值得人們永遠懷念的節日。

説起端午,就能夠輕易地聯想到一個人:屈原——楚國三閭大夫。最初的端午節的確是為了紀念這位偉人。他忠心耿耿,才幹卓越,而結果卻受打擊,被放逐,報國無門以至窮愁潦倒,抑鬱而終。通過歷史的記載,我可以在腦海中想象他在臨死前與漁父對話的場面:他披散了長髮一路行去、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江畔風影裏幾叢壓傷的蘆葦搖曳出披着晚陽的飛鳥和他疲憊的清姿。面對漁父的疑問,他回答:“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漁父無法理解他的執著,在漁父的心中,只有: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應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可餔其糟而啜其醨。是啊,平凡的人怎能理解他?因此,世人皆醉了。他痛苦因為他清醒,所以註定要承受求索路上難忍的孤寂。終於,風急雲沉的一天,他的清高刺痛了幽幽汩羅水,一懷沙石隨江而去,一朵白蓮在污泥中枯萎。漫天彩霞默默致哀,當時的人們怕魚蝦吞噬了他的身體,紛紛向江中投下粽子,這個習俗也一直延續到現在乃至永遠來銘記他。

屈原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能夠引領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屈原是值得我們懷念的,而現在人們紀念屈原,慶祝端午的方式也越來越多。當然,最出名的要數吃粽子和划龍舟。粽子,作為江南一種有名的食物,渾身烙滿了文化印記。葦葉糯米,蓮子花生……青白豔鮮,文雅秀麗,每一樣物事都具備了典型的江南韻味。有關專家考證後説,粽子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屈原。當年,這位愛國詩人自沉汩羅江後,民眾紛紛駕龍舟前往營救。後來,大家又包了很多粽子,撤入江中,希望江魚吃到粽子後,不要噬咬屈原的身體,為可憐、可敬的詩人留一個全屍。江南的習俗,包粽子的糯米事先要淘洗潔淨,葦葉要新鮮,清爽,蒸者要耐心。小小粽子,包裹着人們對正義的崇拜,對正道的敬仰。

賽龍舟是端午節最熱鬧的活動。在大湖中並列排着幾條龍舟,劃手們都各就各位等待着號令響起,湖的四周都站滿了喝彩的觀眾。待號令響起,劃手們都鼓足勁划船,毫不遜色的要數站在舟頭的鼓手,他們快速有力的鼓聲時時振奮着後面的劃手,此時賽龍舟的人們都想彌補過去祖先未能及時救上屈原的遺憾,又像是在和湖中受驚嚇的魚兒嬉戲比賽。而在岸上,叫喊聲、喝彩聲混雜在一起,真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在端午節前幾天,人們還會去街上買一些硫磺放在家中來防蛇,還有就是把一種香草插在門上來求平安。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均與自然有關。

江南是個文化的海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鍾靈毓秀。茶的雅俗共賞,酒的豪情萬丈,風箏的逸興如仙,絲竹的悠揚纏綿,還有那陣陣的蓮歌,那飄飄的絲綢……每一樣江南文化裏總濃縮着江南的靈魂,屈原的精神正是江南的靈魂。司馬遷在記述了屈原的事蹟後,為他的死去深表惋惜,假如他以他的才能遊説諸侯,假如他走出楚國,他一定會成為天下紅人,成為國家棟梁。可惜的是,屈原他抱定了一個目標,生為楚國生,死為楚國死,“安能以皓皓之日而蒙世之温蠖乎”。但他追求的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飛黃騰達,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祖國儘快繁榮、富強起來。我們以端午節的形式來緬懷這位偉人,來傳承他的愛國情懷。隨着世世代代的遺傳,端午節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而端午節也越來越與自然有很大的聯繫。人們以紀念屈原的方式來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用這個偉人的靈魂作為與自然界相通的橋樑。天地宇宙大同當是一代偉人最高的追求!

端午節給我們緬懷屈原的機會,也讓我們感受他的愛國和堅貞不渝的情操。屈原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端午節也將長存於世。

篇3: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徵文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最為熱鬧了,由於父母外出打工,小時候我常跟外婆一起呆在鄉下,那時的端午節使我至今難忘!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在屋檐上插上艾葉,有時還要佩戴香囊、在手碗上纏紅絲帶。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殉國而投江自盡的著名詩人屈原,這個節日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在我們那兒,端午時的大街上可是熱鬧的哦!

那天,我早早起牀,吃完早飯,佩戴着沁人心脾的香囊,上街當“小商人”了。我來到大街上,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擺攤賣艾葉。大街上是人山人海,滿是討價還價的聲音,我見旁邊賣艾葉的人笑眯眯的收着錢,我便大聲吆喝,不一會,就有顧客前來購買艾葉了,我們不停地討價還價。費了半天功夫終於賣完了!看來,做“小商人”也是不容易的啊!

我拿着辛苦換來的成果買了一包雄黃,然後飛奔回家吃香噴噴、甜絲絲的粽子了!

剛進家門,就聞到一股熟粽子的香味!粽子是三角形的,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加小豆的叫小豆粽,加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早中”,所以吃棗粽的人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的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煮粽子的鍋一定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子之後,再吃些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説,吃五月端粽鍋裏的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裏煮的雞蛋、鵝蛋、鴨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兒再吃,整個夏天都不頭疼。

我連忙竄進廚房裏,挑三四個已出鍋的大粽子,提起就跑。我坐在桌子上,看着青翠的粽子,想起了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粽葉,白白嫩嫩的糯米躺在在粽葉上,像一粒粒晶瑩、潔白無瑕的珍珠,吃着香香的粽子,我心裏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歡樂!

五月五日,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我雖然沒見過賽龍舟,但是我想賽龍舟時一定很熱鬧!

我真懷念兒時在鄉下度過的端午節呀!

篇4: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徵文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題記

在春天的尾巴處:農曆五月初五,人們都會紀念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一位曾悲歎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詩人。

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當時我很不懂,為什麼他一定要做一個獨清的詩人呢?我只知道紀念他的粽子很好吃。白滑的糯米和入味的醬肉,緊緊地用粽葉包裹起來,那是我童年最盼望的食物。奶奶和媽媽會在幾天前就開始準備,到了端午的時候,滿滿地煮上一鍋,且不説這味兒了,就是這團團而起的白汽也昭示了它的美味。

不過,在端午我最愛的不是粽子,而是除蟲清香的艾葉。艾葉是奶奶早早種好的,我家後園子那兒,長滿了半人高的艾葉,隨風飄擺,竟然連前園也聞得到。一到端午,奶奶就拿上鐮刀,將它們齊腰斬下,齊齊地摞在水泥板上,但單獨的艾葉是不能掛在門上的,因為它還需要伴兒:葦葉和大蒜。葦葉在池塘就有,一到春天就冒芽,止也止不住,而大蒜,奶奶早就從地裏揀好了。

等到捆紮的時候,奶奶利利索索地就捆了好幾十把,而我也只有修修葉的份兒了。不過將它們掛上門楣就是我的活兒。小時候貪玩,總是想上下灑開了歡地玩,可爸爸是不許的,只有端午節那天,我才能藉着幹活的名義爬上門楣,把清香的艾葉掛上。我是頂喜歡那香味兒的,看着它在門楣上擺動,我就希望它能常青,不要早早地枯謝。

不過端午對我而言是有些遺憾的,因為奶奶曾説過:端午節是要吃“五黃”的,還要帶香囊。於是,每個端午節我都回纏着奶奶做“五黃”給我掛香囊,可奶奶一直都沒答應,連帶着,她也漸漸不講“屈原”的故事了。於是,每個端午我都是聞着艾葉香,吃着粽子度過的。我心中的“五黃”和“香囊”也成了我的“夢”,而奶奶口中的那個“聖人”——屈原也成了謎題。

後來上了國小,我對屈原越發瞭解,那是一個愛國詩人,為國而投汨羅江如此云云。可我總覺得:書中講的,哪有奶奶講得動聽,奶奶是把它編得像神話故事那樣美妙!就像我的童謠那樣動聽。

而香囊,我也在放學的路上見到過,不過,它們都不是我心中所想的香囊,我心中的香囊應是有着艾葉清香的。而那“五黃”則是魯迅先生告訴我的,魯迅先生所説的端午和奶奶説她們以前的端午是那麼得相像,都是有雄黃酒,薰香,鹹鴨蛋,艾葉和粽子的。然而,現在隨着粽子的叫賣,艾葉成了端午我唯一的夢。

又是新一年的端午節,如果它沒有一天的假期,我想它或許還沒有“情人節”,“聖誕節”來得隆重,電視上的賽龍舟和投入江的粽子也沒有激起我的心神。那位“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詩人,是需要我們去懷念的,可是端午卻在漸漸地淡出我的生活,我怕以後的端午節少了那份對詩人的'崇敬,也少了那份濃濃的端午氣息。

然而,現在我彷彿能聞出空氣中的艾葉香,能看到小小的我坐在門檻下聽奶奶講端午的故事,而門楣上分明掛着一捆青翠的艾葉。

篇5: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徵文

談到端午節大家總是會想到一個人——屈原先生。

農曆五月初五被人們稱為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在屋檐上插艾葉,有時還要佩戴香囊、在手碗上纏上紅絲線還有紀念屈原。這個節日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在我眼裏除了春節就數端午節是最為熱鬧的了。在這天,我早早地起牀和父母一起去鎮上買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回家後就開始包了。粽子有多種例如:米粽,小豆粽,棗粽等。我們就把紅粽當陷,包出來肯定很好吃。我就模仿媽媽包粽子,媽媽先是放一大勺糯米放在裏面當然也不能包得太滿,要不然紅棗怎麼放呢?擺放好後就開始纏線了,在這時我就亂套了,為什麼我就是纏不好線呢?因為我根本就沒有把線纏在粽子上,而是纏在自己的手上了。包完了這個之後我就去洗手了。因為我根本不會包粽子不給媽媽添亂。我還是去找朋友玩吧!太陽帶着緩慢而有高興的步伐來到正空中,我家已飄出桂樹的幽香。味就讓人口水直流,你又怎能忍心不給我吃呢?一到家就直接去廚房,去挑好了的大個的胖子來吃。我吃完後嘴已成了盛滿飯的碗;我吃完後地上的小不點都還在吃;我吃完後會拿幾個出去和朋友們分享。因為俗話説的好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呀!既然是朋友那就應該分享囉!

現在,已記不住清那時的歡快了。只記得那時歡快的情景,這是漢族的端午節。

過了中午,開始幹活了。準備着端午節的作料了,這些作料並不是包粽子的作料,而是做麪食。這的面和我們平時的面都不一樣。他們做的麪食是指青稞酒,油茶,長巴面和甜茶。夜晚他們分別圍成一個大圈。中間有一堆火把在燃燒,火的上方掉着一個盆子,盆子裏面裝了羊肉,在主持人的優領下,他們説着他們那方的語音,有説有笑。就用歌聲,舞蹈來表達他們所不能表達出的話,裏對屈原的敬佩,崇高子情。不用,我説大家已經知道這是哪族人民的端午節了吧?是藏族。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氣洋洋。我雖然沒有見過賽龍舟,但是我想賽龍舟時一定很熱鬧。

篇6: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徵文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端午節開到了,我急急忙忙地向外地的外公外婆打了個電話,問了他們有關端午節的來歷:“這一天人們熱鬧極了,有的看賽龍舟,有的吃粽子……有一個故事説明了端午節要賽龍舟的原因——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汩江死去,所以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後來人們沒有找到屈原,於是大家就扔粽子在河裏,想讓魚、蝦一些水生動物吃飽後就不要去吃屈原的遺體,後來人們就以這種方式來變大對屈原的尊敬和悼念。”並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五月節、龍舟節。”聽了外公外婆的講述,是我對端午節又有了許多新的認識。

我今天也過了一個端午節,但與外工外婆哪裏的習俗大相徑庭,我們這裏是以吃粽子來紀念屈原。媽媽買來了粽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都把他們洗乾淨了,然後吧五花肉切成小塊,吧樓米和五花肉混合在一起,在放入了調料,就可以了。開始包粽子啦!媽媽首先拿出兩張粽葉,把他們捲成,圓錐形,放入一些混好了的餡兒,壓平,摺好,再用繩子捆住,就可以了。我也有模有樣地在旁邊全神貫注地學者。不一會兒,粽子全包好了。媽媽把他們全都拿去煮了,一兩小時後,粽子發出了誘人的香味,猶如把我這隻小頑猴引了過去,情不自禁地從蒸籠裏面拿出一個粽子來,迫不及待地剝開,輕輕地咬上一口,啊!真香!這味道好極了,我永遠也忘不了,他真讓我回味無窮啊!

我看着散發着的傳統文化芳香的端午節,彷彿品味到了中華民族的神祕。他的古香古色,他的千變萬化,讓我神往,讓我遐想……

篇7: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徵文

今又端午,棕葉飄香,這是一個傳統的節日,這是一個紀念詩人的節日,這是一個喜慶歡樂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亦稱“端午”。“端”的意思與“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初五”,然而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此外端五還有許多的別稱,如夏節,浴蘭節。。。提起屈原家喻户曉,有誰會不知這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啊!在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竟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棕子、紅蛋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吞食他的身體。可見他是多麼受人民愛戴、尊敬啊!從此以後,每到端午節,百姓們總要用粽子,賽龍舟等方式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人們正高興地忙裏忙外為端午節作準備呢!鄉村的人們,都在忙着到田裏的樹上去摘像一把芭蕉扇的棕葉,為的就是能包上香甜可口的粽子,蒸香噴噴的包子,塗紅紅的鹹蛋。而且還要掛菖蒲,艾草。城市的端午與鄉村的又有點不同,城市的粽子,包子都是在外面買的,城市裏的划龍舟是最受歡迎的。

在2008年這個傳統的端午節,我有幸和我的爺爺奶奶一起過這個歡樂的節日。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和奶奶就先開始包我最喜歡吃的可口的粽子。“哇”包粽子太有趣了,我一下就包了好幾個。“嗵”的一聲,我的粽子全散了,米掉的到處都是,像天空中的繁星點點。氣得我火冒三丈,差點就想放棄,但奶奶告訴我説:“莉莉,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啊!”“好”我便鼓足勇氣,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去包。皇天不負有心人,包的越來越有粽子樣了。粽子在我和奶奶的努力下ok了。接着,等待着我們的是蒸香噴噴的包子,包子比我想象的還要簡單,不用半個小時我們就搞定了。等了半個小時我迫不及待的想吃香噴噴的包子,粽子,口水都快流出來了,不停的往廚房跑來跑去。“好了莉莉,快來吃了!”我和鄰居的小弟弟箭步如飛的跑到廚房吃着香噴噴的包子,粽子,紅蛋。“碰”的一下,我和鄰居的小弟弟在撞紅蛋,輸了 ,哎!又輸了。怎麼這麼衰啊!

看!大奶奶家門上懸掛着艾草和菖蒲,好整齊哦!從遠處看還不賴,我興奮的説:“奶奶,我們也開始掛吧!”爺爺搶着説道:“ok!沒問題,現在開始吧。”爺爺馬上用樓梯爬上去掛艾草和菖蒲,説着:“好看吧!孫女。”我笑着説:“好看哦!爺爺,你站在那好威武,像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爺爺語重心長的説:“你啊!長大後也要像屈原一樣,為國為民,犧牲自己,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 好榜樣。”我頓時沉思了一下,慚愧的跑到了其他人的家門前參觀了一下,我每走一家就看到一家人正幸福的掛者艾草菖蒲呢。多麼快樂啊!

突然想到在廣州和爸媽一起過端午的情景,那時我是多麼幸福,快樂啊!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父母。記得2007年的端午節和父母一起過端午節,全家人佩了香囊,還和弟弟碰蛋,十有八九是我輸,還有一起到珠江看那激動人心的划龍舟,邊坐在那旁邊的餐館吃飯,邊看振奮人心的比賽,真是別具一番風味。“加油,加油。”這發自內心的加油聲,是觀眾的`祝福。划龍舟是人們身體的鍛鍊,是團結心的體現。俗話説得好:“團結就是力量。”這比賽一開始是黃隊遙遙領先,粉隊稍稍落後,此時黃隊放鬆了警惕,粉隊乘虛而入,剎那間超過了黃隊,他們堅持不懈,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灘灘的龍舟是生命的昂揚,是屈原精神的延伸。

划龍舟既要劃出風格,又要劃出精神。他是端午節最有意義的活動之一。

“莉莉姐姐,到了湖南衞視與成都災民一起過端午的電視”鄰居小弟弟的話把我拉回了現實。我一聽弟弟説的就箭步如飛地坐到了電視機前,認真得觀看電視。我一看驚呆了,情不自禁的“哇噻”了一聲,太讓人感動了,好多輛貨車上裝滿了愛心粽子和包子,紅鹹蛋。這麼多的食物都是送給災區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人民的温暖,還有好多明星們和災區人民一起過端午節,這就是我們一直相信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人民的心都是善良,熱情的,讓我感動不已,眼淚在眼眶裏打轉轉的。其實我很想把我親手包的粽子送給災區人民,告訴他們並不孤單。但心有餘而力不足,自己感到十分的遺憾。只能在這裏默默的祝願災區的朋友能過個快樂的端午,並早日找到親人。

自從5’12四川大地震後,到端午節也有一段時間了,還有些災區同胞沒有找到自己的家人。遺憾的是不能與親人一起過今年的端午節,但災區的同胞還有我們着些朋友,他們不會感到孤獨,傷心。因為我們永遠都會保護着他們,我們都是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啊!而且這個節日是我們共同的節日,他們還有着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同胞的支持和鼓勵。今年我們一起過端午,一起包粽子,吃包子,掛艾草,菖蒲。

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家庭,無論哪裏發生危險,我們四面八方的同胞都會奮不顧身地去營救。

在2008年我們這個中國的大家庭一起過了一個最難忘,最幸福,最温暖的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與春節,中秋節,國慶節,勞動節等等相比毫不遜色,因為它有着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激勵人們的背景,然而現在我們已走過了2000多個端午,至今人們還在傳頌,吟唱,學習這位愛國詩人屈原。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它已是我心中深深的,不可磨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