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建黨100週年徵文2000字(通用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3.01W

建黨100週年徵文2000字(通用多篇)

建黨100週年徵文 篇一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100週年華誕,紮實推進“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兩學一做”教育,近日來全國上下都在開展相關主題教育。哈爾濱醫科大學傳承着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的紅色基因,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藴深厚,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學校黨委把回顧歷史、傳承精神,作為慶祝建黨100週年的重要活動。旨在從系列教育活動中重温紅色歲月,感悟革命精神。

100年風雨兼程,100年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走過了100年的光輝歷程。這是波瀾壯闊、天翻地覆的歷程,是在崎嶇道路上不斷拼搏、開拓創新的歷程,是從挫折乃至失敗走向勝利的歷程。100年的風雨歷程,走出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中國共產黨一路披荊斬棘在這神州大地上譜寫了一段段動人的旋律和華麗的篇章,用不屈的民族脊樑挺起了中國美好的明天。

1921年7月,在國家危難之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註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經歷一段段血火交織的歲月,一場場風雨砥礪的記憶,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戰,從上海石庫門和南湖“紅船”出發,中國共產黨人的足跡遍及南昌、武漢、瑞金、延安、西柏坡……從這裏出發,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徵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強國之路在探索的腳步聲中不斷延伸,富強的夢想一天天實現。大慶油田燈火輝煌,長江大橋飛架南北,蘑菇雲直衝雲霄,雖然強國之路有過曲折,但探索的腳步從未停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縷縷春風吹開了改革開放的朵朵春蕾,殷殷熱土湧起滾滾浪潮,“一國兩制”的宏大胸懷,將失散在外的遊子擁入祖國懷抱,絢麗的紫荊花和醉人的金蓮綻露出久違的笑臉。現今,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悦和希望朝着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邁進。

在中國飛速發展的今天,黨中央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是繼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通過學習黨章黨規,回顧黨的發展歷程,可以明確基本標準,樹立行為規範,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的發展理念和奮鬥目標看齊,全面正確地瞭解掌握黨的光輝歷史、綱領章程、路線方針,切實體會和認識黨的先進性和奮鬥宗旨,可以水到渠成地去除那些基於無知和道聽途説的誤判和偏見,自然而然地增進對黨的真摯感情,從而進一步提升在黨愛黨的自信自覺,以及為黨護黨的信念決心。

為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七一”前後,全校各級黨組織結合開展慶祝建黨100週年活動:表彰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湧現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和老黨員;考察校史館和伍連德紀念館,共同追憶哈爾濱醫科大學名師輩出、桃李芬芳的輝煌歷史,一起感悟救死扶傷、崇德向善的光榮傳統;舉辦學生主題黨日活動,進行黨規黨史教育;成立“三下鄉”黨員社會實踐團,籌備義診活動。地病中心黨支部也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學習黨章知識,提高黨性修養”為主題的黨章知識競賽;“兩學一做”主題黨課;參觀731部隊遺址;學習身邊優秀黨員事蹟活動,真正將“兩學一做”落實到實處。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積極貫徹黨的政策方針,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道德修養,提高創新能力,完善自我。

黨章規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每一個黨員所必須堅守的信念意識。按照黨章、黨規約束自己,按照系列講話規範言行,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堅定理想信念還要不斷加強道德修養,始終懷着忠誠之心,自覺遵守黨章,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在學習中自覺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在思想、行動上始終與黨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在當代中國,各行各業中有許多無私奉獻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無聞地奉獻着。他們忠於職守、盡職盡責,遵紀守法,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腳踏實地,嚴格要求,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在黨100年的華彩樂章中,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所走的每一步無不閃爍着耀眼光輝。我們也定當時刻以黨100年以來一路堅守的執着,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要求自己,提高黨性修養,增強黨性鍛鍊,跟隨時代的腳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建黨100週年徵文 篇二

中國共產黨是在國際無產階級革命和帝國主義戰爭時代,是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形成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潮流和中國1919年“五四”民主科學救亡愛國運動潮流的匯合中誕生的。

1921年,100年前,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誕生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她是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以工人階級為基礎的新型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闢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週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然而在共產黨誕生一百年後的今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現在已躋身於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着日益重要作用,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一些黨員幹部禁不住糖衣炮彈和利益的誘惑,沒有用黨的紀律嚴格要求自己。為此,我黨一方面從從作風建設入手,一方面通過出台八項規定與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另一方面大力開展巡視工作與“鐵腕反腐”並舉,目標直指我們黨內的“關鍵少數”,已取得的成效,可以説是有目共睹。而如今開展的“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着力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努力使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對黨忠誠、樹立清風正氣、勇於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國家的富強離不開每個單位,每位公民的積極參與,伴隨着中國共產黨成長至今,哈爾濱醫科大學也有那麼一批老專家、老學者在默默地付出着,我國是碘缺乏病流行最廣泛的國家之一,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碘缺乏病主要分佈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受威脅人口達3.7億,包括3500萬地甲腫和25萬地克病。1979年調查,黑龍江省70多個市、縣都屬於碘缺乏病病區,是全國的重病區之一,患病人數多達177萬,總患病率高達8.7%,特別是我省佳木斯市樺川縣集賢村是聞名中外的克汀病重病區之一,人稱“傻子屯”,全村1313口人,患病859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有61人,使該村成為“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的三靠村。1929年出生李建羣同志,早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留校從事醫學教育和科研工作,60年代為響應把醫療衞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號召,到三江平原開展工作,在我國碘缺乏病嚴重時期,投身到防治碘缺乏病事業中去,當時集賢村是一個貧病交加、生產生活極度落後的角落,為了儘快摸清病情取得防治經驗,李建羣同志帶領一般人吃住行都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連續多年來到這裏,每次一干就是十幾天、幾十天,挨門挨户查病情,搞普查。在一無所有的條件下克服各種困難,親自領導,具體負責,創造條件,組件設備,培訓科研人員,在三年時間裏建成一個具有放免儀、病理、生化細胞培養、臨牀等研究組的,能開展綜合性實驗研究的,名副其實的科研單位。

李老師提出了一套綜合防治措施,在落實碘鹽的情況下,對育齡期婦女實施碘油注射,辦起育智班,效果顯著,也為我省乃至全國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新思路,1979年以後無一例新出生兒童發生克汀病。李老師在防治取得舉目成果同時,在科研上克汀病發病機制的研究上做出卓越貢獻,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他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最先利用病區自然條件(當地糧食和水),成功地複製出了接近人類地方性克汀病的大鼠動物模型。這個模型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廣泛認同,當論文發表在《神經病理學和應用神經生物學雜誌》上後,英、美、法、比利時等等一些國家學者紛紛來信祝賀,並要求建立學術聯繫。世界碘缺乏病專家赫特澤教授給予很高評價,説世界上覆製出動物模型有3種,兩種是澳大利亞學者用羊和狨猴複製的,第三種是李教授用大鼠在自然條件下複製的。

李建羣老師從事醫學教育幾十年來,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先後評為全國衞生防疫防治工作先進個人,衞生部地方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碘缺乏病專家組組長,哈醫大十大名師 等稱號。在我國教育事業剛起步階段,年僅二十幾歲的他成功地翻譯了《塔列耶夫內科學》,解決了當時缺少教科書的難題,接着又合作翻譯了《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兒科學》等著作,之後又參加了《馬克西夢夫組織學》的編譯。

退休之後,繼續工作在一線崗位,1993年,在籌備國務院召開的“中國2000年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動員會”期間,因超負荷工作腦出血病倒在北京現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的足跡已經已經踏遍我省病區的村村屯屯,在全國的重病區也無不留下李老師的足跡,幾度赴新疆、西藏、雲南等高海波地區進行考察調研工作。這位老者以十足的幹勁和熱情以及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念詮釋着一個共產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