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兩會思想彙報材料多篇

欄目: 思想彙報 / 發佈於: / 人氣:7.51K

大學生兩會思想彙報材料多篇

大學生兩會思想彙報材料一

敬愛的黨組織:

作為一名在校的大學生,尤其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應該積極的在思想,本領,作風上找差距,爭取能夠早日達到一名合格黨員所要求的標準。每年的兩會都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通過每年舉行的兩會,可以使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準確的認識到黨和國家的發展要求和工作方向,是我們及時調整,準確修正自身工作方向的正確指導。通過學習兩會精神,從而瞭解國際國內形勢,認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對立場,堅決擁護黨中央和國家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自覺踐行兩會精神,自覺履行學生幹部應盡的義務,積極帶動同學參與到兩會精神的學習、討論和實踐中去。

3月,偉大的祖國隆重召開了全國兩會,共商國事,關注民生,深謀發展,不斷開創美好的未來。“兩會”上,“改革創新”是代表委員們談論最多的主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着力抓好9項工作,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這些目標的實現,都必須勇於探索,不斷改革創新。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代表委員們有着深刻而又清醒的認識: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要讓中國這艘巨輪沿着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航道前進,持之以恆的改革創新是推動巨輪前行的不竭動力。改革創新為發展注入前進動力,發展反過來又“點燃”新一輪改革創新的“火花”。這樣一對作用力顯現在社會經濟領域的方方面面。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過程中,要想技術創新,首先必須制度創新。張兆安代表用“四不”總結了在營造良好改革創新氛圍時必須進一步完善的方面:操作層面不清晰、微觀層面不支撐、體制機制不協調、多層目標不統籌。要改現狀,必須從制度創新入手。“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跟不上,自主創新的效果將大打折扣。”馬興瑞委員也提到,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機構的競爭力,從國外的經驗看,政府對支柱產業的支持很大。現在我國自主創新的政策很好,但是難以落實,需要通過政府體制的改革推進自主創新。代表委員們疾呼,時不我待,必須加快改革步伐,探索更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機制與體系。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出台,可視作政府營造良好改革創新氛圍邁出的第一步創新要有堅韌不拔的勇氣。沿着科學發展的道路邁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是一場堅韌的長跑,需要我們堅定信念,將改革創新貫穿於始終。不停頓的改革創新,需要不停頓地解放思想。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深刻的變革,當代中國也在發生廣泛而又深刻的變革,不適應這種變革的需要,挑戰面前不解放思想、知難而上,我們就將停滯不前,就將慘遭淘汰。解放思想是發展的“金鑰匙”,是推動一切工作的“總髮動機”。解放思想,就要突破禁錮,擺脱束縛人們思想的舊觀念和傳統的思維模式,敢於反映阻礙改革創新的突出問題,切實推進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

現在流行的網友參政議政也是參與兩會的形式和渠道的方式,總理親自就社會熱點問題與廣大網民交流,眾多的兩會代表和委員將網絡作為自己收集材料,整理議案,溝通民情,社會調研的重要渠道。互聯網的充分利用,給了廣大百姓的瞭解和參與到國家政治中來的機會,老百姓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是我國民主建設的重要進步,也充分體現了我國講民主,重民生的執政理念。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關注兩會,更讓我們全面深刻地瞭解到我國存在的現實問題有多麼普遍和繁雜;關注兩會,同樣讓我們明白,黨和國家為了能夠在國際上挺直脊樑,在國內給人民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 境,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關注兩會讓我們心中升騰起澎湃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儲備資本。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思想上我要認真學習兩會精神,緊跟中央文件。在行動上,要切身體會大會精神,以實際行動擁護黨中央所作出的決定。請組織在實踐中檢驗我。

大學生兩會思想彙報材料二

敬愛的黨組織:

您好!

近來,“兩會”成為我們關注的熱點話題。3月期間召開的“兩會”是涉及到中國的社會基層和廣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的會議,是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重要片段和縮影,受到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在會議召開的十幾天的時間裏,每一天都凝聚着過去一年的艱辛付出,規劃着新一年的展望與發展。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思想上更要認真學習兩會精神,緊跟中央文件。在行動上,要切身體會大會精神,切實踐行黨的方針政策。本着這樣的想法,我認真關注了此次“兩會”的相關新聞專題報道。

就業問題是這次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之一,對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而言,步入社會是我們都必須要面臨的。此次兩會提出的就業問題正是與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的就業休慼相關的問題。兩會期間,大學生就業又成為代表、委員和社會輿論所關注的焦點。回顧近幾年來兩會的建議、提案,去年在金融危機衝擊下,代表、委員對大學生就業給予的關注是空前的。僅教育部就收到關於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建議、提案達200多件,涉及完善配套政策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鼓勵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服務外包企業吸納畢業生、強化就業創業指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多個方面。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農村就業並提出多項鼓勵政策。

眾所周知的,世界經濟危機給我們帶來了更加嚴峻的就業壓力。兩會期間,温家寶説,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今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工作上不能有絲毫鬆懈。要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中央財政擬投入433億元用於促進就業。採取措施,提供就業機會,鼓勵創業等,多管齊下破解就業難題。

此次兩會民生問題得到廣泛關注。談及民生,不外乎房價、教育、物價、看病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話題。從各網站的調查看,廣大網友無不以超越以往的關注民生姿態期待兩會召開。這種期待發自內心,兩會必然關注。温總理和網友對話時説“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生活得有尊嚴就要讓普通民眾免於生活窘迫的決心,要過得幸福、享受尊嚴,就必須出台更多的政策和措施,從制度層面着手改善民生,這便是當今兩會承載的重要使命。

從兩會報告中,我們能得到很多啟示,能讓我們更清楚的瞭解國情,更好的關注未來。它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提升自我修養與能力,更要求我們瞭解國情,進而立足國情,立足自身現實,規劃自身發展。要求我們時刻關注國家和黨的時事動態,以黨的方針要求規範自己的學習和發展。認真學習“兩會”精神,將其融入自己的言行,嚴格要求自己。

關注兩會,讓我們更全面深刻地瞭解到我國存在的現實問題有多麼普遍和繁雜,讓我們心中升騰起澎湃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儲備資本。作為一名大學生,應時時關心時局,站在一定高度看問題,力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時間:

大學生兩會思想彙報材料三

敬愛的黨組織:

身為當代的大學生,我深知自己的時代使命,在好好學習專業課知識外,我還要積極要求進步。一年一度的“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舉國關心,萬眾矚目。“兩會”的代表和委員,順應人民期待,肩負人民重託,齊聚一堂,共議大計,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兩會”的議題,事關國計民生事關改革發展大局;開好“兩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特別是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從發達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給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嚴峻考驗。在此形勢下,今年“兩會”任務尤重,既要充分剖析世界經濟環境急劇變化給我國經濟發展提出的新問題新挑戰,又要充分認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態勢和長期向好趨勢,從而作出正確的應對決定和措施。

面對兩會的召開,身為 入黨 積極分子 我想向敬愛的黨組織彙報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黨組織的指正和幫助。“兩會”是事關民生的會議,所謂“民生”就是人民羣眾的生活問題,就是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比如就業、教育、分配、社保、穩定等等,這些問題不僅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基本需要,也直接關係到執政者的人心向背,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諧。

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民生和民心素來密不可分。歷史反覆證明,誰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誰就會贏得老百姓的真誠擁護,誰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積累財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的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應當説,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偉大曆程就是不斷改善民生的歷史過程。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三個有利於”,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民生始終是重中之重,始終是一條紅色的主線。翻開黨的十七大報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民生話題幾乎貫穿始終。

當前,在經濟發展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更要千方百計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時刻把人民羣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渠道擴大就業,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教育和醫療服務水平,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認真糾正損害羣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因此,我們強調改善民生,不僅是擴大內需的治本之策,更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歷史和現實都啟示我們,民生問題,無論何時何地都輕視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改善民生不但要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還要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不但是要提高人民的物質精神生活水平,還要追求社會公平。凡是民生解決得好的地方,社會就和諧;反之,社會就動盪。一些地方的社會矛盾與社會衝突幾乎都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全面小康、構建和諧,更需要廣大人民羣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否則一切也就無從談起。

我們要肩負起民生的責任,把發展目標恆久地定格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上,就必定能夠贏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無堅不克、無往不勝的強大力量。

此致

敬禮!

彙報人:

201x年3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