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過小年日記(通用多篇

欄目: 民情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5.14K

過小年日記(通用多篇

過小年日記1

20xx年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也就是今年的2月11日,是傳統的小年,小年之所以被稱為小年,是因為在大年七年級的前一週的一天要做好過年的準備啦!大多數人們都要買好春聯,準備年貨,要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今年,我來到了哈爾濱過年,2月11日,我早早地起了牀,走到陽台,只見大街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年味”愈加濃重,小姨帶着我和弟弟來到商業中心區域,只見商業中心“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街道兩側隨處可見迎新春標語,市民們紛紛進入商場、超市購買年貨。哈爾濱整個城市洋溢在一派喜慶氣氛中。

逛了半天的街,我們在街邊攤上買了兩包“灶糖”,聽小姨説好像好像是把灶王的的嘴黏上,讓他只説好話,不説壞話。聽義取意,灶糖是一種很黏的糖,我打開袋子,拿出一根,由於哈爾濱很冷,所以灶糖變得很脆,我一咬:“咔嘣”!灶糖進入了嘴裏,馬上融合了,變得很黏,而且甜極了。

回到家,外公已經做好了一桌子讓人垂涎的飯菜,我們打開電視,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團團圓圓。

今天,真是個不眠之夜,既幸福又高興的日子!

過小年日記2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小年”也叫“辭灶”。

辭灶又稱送灶王爺爺,是一種洞庭節日習俗。漢族民間傳説這一天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家的功過,辭灶便是送灶王爺起程。幫漢族民間對這位居家之神,平日態度很虔誠,且很尊重。辭灶寄託着漢族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閤家平安,吉祥如意。

在我的老家都是晚上過辭灶,為了快點兒趕回家,爸爸開車到了100多邁。20分鐘後,我們到了老家,只見奶奶用香紙做了十多個口袋,我問奶奶做口袋什麼的?奶奶説:“這口袋呀,是讓灶王爺去玉皇大帝那兒為我們要糧食的。”“噢,原來是這樣啊!”奶奶又拿來一些香紙,準備跟口袋一起燒了,媽媽問:“這麼早啊!”“辭灶辭得早,年年過得好!”奶奶這樣回答。燒香的時候,媽媽出了一個大笑話,她説:“怎麼在廚房裏燒,不是應該在院子裏嗎?”“灶王爺還能跳到院子裏?辭灶辭灶,灶是在廚房裏的。”一屋子的人全笑了。晚飯是餃子,餃子出鍋啦!為了表示對灶王爺的虔誠,奶奶先給灶王爺盛好了一盤,端面到天井裏貢了貢,然後我們才開始吃的。我只吃了站個就飽了,奶奶看我吃得這麼少,就説:“高源,你吃得太少了,這樣的話,灶王爺不給你糧食了,你太浪費了。”聽奶奶這麼説,我只好又多吃了好幾個,吃得好撐呀!

對了,爺爺還告訴我: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跟玉皇大帝的彙報很關鍵,所以在灶王爺程歸天的時候一定要虔誠,多説吉利話。這就是我們老家過小年的一些風俗習慣。

——朋友們,回老家過小年啦!看看老家的辭灶囊過?

過小年日記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年,但是關於小年的一些風俗,大家都知道嗎?

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

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更悠久的。那麼什麼時候發生了變化呢?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説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説:“好話多説,不好話別説。”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説壞話。

過小年日記4

我的老家春節是從小年即臘月二十三那天祭灶揭開序幕的。正如兒歌裏面唱的:“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這反映了孩子們盼望過年的心情。

我奶奶説,臘月二十三天黑以後,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彙報一年的工作。誰人好吃懶做,誰家妯娌不和,哪個不孝老人,何人做壞事等要一一彙報,臘月三十早晨再回到人間,就要按玉帝的旨意世人獎罰懲處。所以老百姓對灶王爺爺畢恭畢敬,悉心供奉。

23一大早,奶奶就起來忙活。先在廚房擺上供桌,在供桌後面的牆上貼上早已買好的灶王像,然後貼上對聯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供桌上有糖瓜,酒菜,香火,旁邊有的還扎紙馬和乾草。我問奶奶,紙馬和乾草幹嗎用。奶奶説,馬是灶王爺的坐騎,要讓馬吃飽喝足才能上天。我笑着説,以後扎個飛機,飛機比馬快,奶奶聽了哈哈大笑。過一會奶奶回頭對大家説,今天只説吉利話。

天快黑的時候,奶奶把一家人叫到到灶房,先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然後向設在灶壁上的灶王爺敬香敬酒,奶奶還唸唸有詞。然後將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以及灶王爺的畫像對聯等拿到院子裏,一同燒掉,還有香、紙。做完這些以後,全家人按老幼分別磕三個響頭,然後回屋吃飯。飯前,奶奶還要把一塊塊切好的糖瓜分給大夥,晚飯的主食自然也是水餃,由此我也明白了我們當地為什麼家人出門要吃餃子了。

説實話,對於老家的這些風俗習慣,我也是似懂非懂,但不知為何,我從沒把他往迷信上歸納,也從沒覺得反感。

過小年日記5

今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家裏的老人從小就跟我講關於小年的傳説,他們説:今天是“灶王爺”上天去彙報一年的事情。為了讓“灶王爺”只言好事,我們老家這一天要吃餃子和玉米糖。因為餃子需要包,就等於把“灶王爺”的嘴封上,只讓他上天説好事不説壞事。吃玉米糖是因為想讓他嘴變得甜一點,其實還是讓他説好事。

今天一大早,我和媽媽上天虹超市去買包餃子的面和包餃子的餡。我們買了角瓜和雞蛋,因為我要吃素餡的。最後還買了一袋麪粉。

回到家,媽媽把面和好了,我跑到廚房説要自己親自動手做一次餃子,我以前都是吃現成的,我今天想吃一次自己做的餃子,媽媽笑着説:“好!”,然後把面用刀切一小塊一小塊的讓我按麪餅。我一按,好軟啊!於是我問媽媽:“為什麼面這麼軟?”“記住,軟麪餃子,硬麪條。餃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軟一點。”媽媽説。我按完了麪餅,媽媽又把麪餅擀了擀,麪餅變得薄薄的,然後媽媽教我包餃子。因為我第一次包餃子,所以媽媽讓我少放點餡,然後把麪皮中間對摺捏好,再把麪皮其它部位捏緊,不要露餡,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幾個都是“瘦瘦長長”的,而媽媽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問媽媽:“為什麼我包的又瘦又長,沒你包的好看?”“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會幹什麼事情而且能幹好的,你多包幾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餃子,我們拿去煮。“開飯嘍!”媽媽説。我們把餃子端上來,吃了起來。味道真的不錯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覺更“好吃”啊!一邊吃一邊在想,灶王爺你可不要在天上神仙的面前説我的壞話啊,我可是個好孩子,等你彙報完事情回來,我請你吃我親手做的餃子。

過小年日記6

“砰砰”外面早已有了過年的氣氛,很多人也很早地來迎接春節。

我問爺爺今天是什麼日子,怎麼這麼熱鬧?爺爺疑惑地説:“難道你不知道嗎?今天是‘小年夜’啊,現在的很多人都把以前的傳統節日忘掉了,所以這些也都漸漸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了。按理説,今天應該吃關東糖的,俗話説……”“二十三,糖瓜粘”沒等爺爺把話説完,我就接過去了。爺爺接着講:“小年夜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説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説壞話。意思是灶君顧了吃,顧不了説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小年夜就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了,也開始收拾家,準備着乾乾淨淨地過個好年。”爺爺看我對這些傳統節日挺感興趣,便建議我去查查這方面的資料,我在網上還看到關於“小年夜”的一些信息:“‘小年夜’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小年夜的習俗還有‘祭灶’‘掃塵’‘剪窗花’‘寫春聯’‘洗浴’‘婚嫁’等……”我真大開了眼界。

“快來,幫我接一下。”媽媽站在椅子上喊我,我接過媽媽手裏的`手提袋,看了看説:“媽媽,是燈籠吧,還沒到大年三十呢,怎麼就把它給拿出來了?”“再等到三十那天就晚了,今天都‘小年夜’了,別人家都有掛的了,咱們哪年不是提前幾天就把它掛起來。”媽媽笑笑説。我想也是,這也不早了,應該有點過年的氣氛了。

忙完這裏,媽媽又把房子整個大掃除一遍,接着買東西、購年貨,然後準備春節的食物……真是特別忙。

春節的序幕就這樣甜甜地拉開了,我越來越覺得有年味兒了,開始認為大年三十才是最熱鬧的,沒想到小年夜也狂歡。

過小年日記7

今天是傳統的小年,小年之所以被稱為小年,是因為在大年七年級的前一週的一天要做好過年的準備啦!大多數人們都要買好春聯,準備年貨,要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今年,我在信陽過年過年,2月11日,我早早地起了牀,走到陽台,只見大街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年味”愈加濃重,媽媽帶着我來到商業中心區域,只見商業中心“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街道兩側隨處可見迎新春標語,市民們紛紛進入商場、超市購買年貨。信陽整個城市洋溢在一派喜慶氣氛中。

逛了半天的街,我們在街邊攤上買了一些過年必需品,聽媽媽説好像是把灶王的的嘴黏上,讓他只説好話,不説壞話。聽義取意,灶糖是一種很黏的糖,我打開袋子,拿出一根,由於信陽現在很冷,所以灶糖變得很脆,我一咬:“咔嘣”!灶糖進入了嘴裏,馬上融合了,變得很黏,而且甜極了。

回到家,爸爸已經做好了一桌子讓人垂涎的飯菜,我們打開電視,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

今天,真是個不眠之夜,既幸福又開心的日子!

過小年日記8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説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所謂“送灶”,就是把舊年的灶神神像取下來焚化,表示灶神已經“上天言好事”去了。

祭灶的習俗表面看是人對神的敬畏,其實是人對發明火的先賢功德的感念。人們賦予灶君“司命”的職責,通過一送一迎的神聖祭祀儀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持家,從而達到弘揚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的目的。

祭灶吃糖瓜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嘴裏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是一首民歌,説的正是祭灶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貼灶神畫像

祭灶,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户户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多是為了過大年做準備,剪貼窗花也是其中一項。據介紹,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放鞭炮

中國人過節都喜歡熱熱鬧鬧的,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於空氣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讓小年賣鞭炮、放鞭炮啦。

吃餃子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吃火燒

許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飯都漸漸被被餃子統領了,但還有一個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大多人家自己動手,發麪、炕制火燒。

在河南,能吃到家裏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一家人熱熱鬧鬧,很有過小年的味道。

過小年日記9

傳説在農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的平安與福運。

一大早,我就聽見爸爸高興地喊道:“關雲天,今天是小年,我們要去你奶奶家吃飯!”這可不是做夢,我大聲地喊了一聲:“好呀”!於是,我們一家就準備好出發了。

不一會兒,到了奶奶家門口,奶奶笑着出來迎接我們,把我們讓進了家門,我剛一進門就聞到了美食的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我急忙向餐桌跑去一看,原來是奶奶做好了美味佳餚:有香氣誘人的紅燒鯉魚,有酸爽可口的涼菜,有肥而不膩的紅燒肉,還有我最喜歡的羊肉餃子,這真是今年人間美味呀,真誘人啊!我忙着吃了起來,而爸爸媽媽一會兒端起酒杯對爺爺説:“祝你在新的一年裏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一會兒又奶奶給夾菜夾肉説:“這過節了,您也顧不上休息,為我們張羅了一桌好菜好飯,您快多吃點!”一會兒又對着姐姐説:“新的一年裏,你和弟弟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聽着他們説着這些祝福的話,雖然我只顧自己埋頭苦吃,但也在想:新的一年裏,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績!

吃完飯後,為了迎接新年做準備,我和姐姐一起去剪窗花。剛開始我的手笨極了,雖然是照着圖樣在剪,可姐姐都剪了三幅了,我才剪了一幅。看着姐姐靈活着使用着剪刀,我不甘落後,暗下決心一定追上姐姐。但是過了一下午,我還是隻剪了三幅作品,而姐姐很熟練地剪了很多作品。我只好找藉口説是因為我沒發揮好,其實我還是需要踏踏實實的多看,多練,多學!

就這樣匆匆,充實的一天過去了,時間老人在睡夢裏把小年的這一天帶走了,在夢裏我似乎還在飯桌前吃着團圓飯,在寫字枱前剪着喜慶的窗花,還在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來年快樂和福運!

過小年日記10

今天是小年,我們一家人去鄉下奶奶家過。我大約睡到了9:30,被老爸老媽強行拖了起來,沒辦法,時間不等人,我只好不情願地起牀穿衣服。等我吃完早飯,已經是快十點半了,媽媽上午還有事,要下午才回鄉下,於是我和老爸就先出發了。

因為是小年夜,路上車子還挺多的,高架上還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影響了我們的速度,到達鄉下時,大家已經準備要去吃飯了。我還帶了一個小包包呢,裏面裝着我心愛的毽子與電腦,大家都説我好神氣。

這次的吃飯地點與前幾次不同,以前都是往東走,在大橋旁邊的浦東大酒店吃的,這次卻是往西走,在一家比較遠的小飯館吃的,好像叫興隆飯店。雖然飯館小了一點,但飯菜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比較合我胃口。飯吃到一半,我嫌鞋子不好看,纏着媽媽再給我去買一雙,最後是我和大姑媽去的。

我們來到了黃埭街上的一家鞋店,裏面有好多好多漂亮的靴子,分為高跟和平跟兩類,我直徑走到平跟鞋區,開始精心挑選我心愛的鞋子。可是我和大姑媽看中了好幾雙鞋子都沒有我的尺碼,不是不好看,就是賣光了,最後我們就只好買了一雙黃色的靴子,樣式挺好看的,就是顏色太怪了。鞋子還挺貴的,原價我忘記了,只知道打了5。5折還要109元,估計本來差不多要兩百塊呢。

等買好鞋子,我就來到了姐姐家玩,哥哥、姐姐都在。一個下午我就不停在玩,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玩玩平板電腦,一會兒玩玩液晶電腦,一會玩玩PSP。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我們收拾好東西就到前面去吃飯了。

晚上我就住在了鄉下,爸爸媽媽都去活動了,沒人管我也只好這樣,反正我明天還要下來呢!

過小年日記11

今年是臘月二十三,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今年是“過小年”的日子,有句俗話説道:“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家家户户都在準備過年的物品,直到三十晚上。

今天也是祭祀灶王爺的日子,在這一送灶神上天言好事,祭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間進行的。膠東地區灶神畫像貼在正屋東面的鍋灶牆上,兩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時,擺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麪湯,然後燒香叩頭,把舊灶神揭下燒掉,這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了。燒時要加一些穀草和雜糧,好給灶王餵馬。過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説法,山東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縣、博平等地卻是婦女率兒童焚香拜奠祀灶。舊灶王燒了以後,有的把新灶王當時貼上,有的則到除夕再貼,所以對聯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七年級下界來”的詞句。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在過小年時祭灶了,將祭灶習俗介紹給同學們,希望同學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加了解。

過小年日記12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進行慶祝,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下午,我和爸爸開着車去南街買鞭炮,爸爸買了一些啄木鳥鞭炮,我也買了許多摔炮和擦炮,還有好多煙火。

回到濟水苑剛把車停好,我便迫不及待的拿起鞭炮飛奔回家,“哇!”家家户户都已經開始放炮了。我拿了一個沖天炮到院子裏放了起來,由於害怕,點了幾次火都沒點着,這時候爸爸在旁邊鼓勵 我大膽一些,我再次鼓起勇氣一下子點着了,只聽“嘭”的一聲,一個炮飛上了天空,我的小心臟也被嚇得砰砰直跳。我往天空一看,許多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色的天空中顯得格外絢麗多彩。過了一會 兒,小區裏越來越多的鞭炮聲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爸爸也拿出了一掛火鞭在單元門口放了起來,爸爸點着了火連忙跑了回來,鞭炮噼噼啪啪的像一條火龍一樣,不一會兒就響完了。

看到爸爸這樣勇敢,我也自信起來,又拿出一個沖天炮大膽的點着了火,“咚”的一聲,我又放了一個擦炮,膽子也越發的大了起來,又連續放了鞭炮,玩得非常高興!

啊,小年真是太有趣了,羊年春節也就在鞭炮聲中到了了,我高興的就要跳了起來。

過小年日記13

一大早,外婆就忙裏忙外的,擦窗户,換牀單。我問外婆這是為啥。外婆説:“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今天要把家裏裏外外徹徹底底打掃得乾乾淨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我説:“那我們一起來打掃吧!”

大年三十年夜飯,媽媽和外婆買了好多菜,開始忙活起來。“外婆,你們不要做多呀!我們人少吃不完。”大人們笑起來了:“今天晚餐是一年最重要的一頓飯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做一起吃,可以吃很長的時間叫年夜飯。這頓飯一定要有一條魚,而且不能吃完,代表年年有餘。等吃完飯睡覺的時候,你給外婆拜年,外婆會發紅包。”呵呵!我最喜歡吃魚,而且吃飯磨蹭這下沒有人催我了,最高興是可以得到壓歲錢!要每天都是年三十就好了。

大年七年級吃湯圓登高,七年級起牀,餐桌上有4碗湯圓,我的是4個。外婆説今天必須吃完。湯圓代表一家人圓圓滿滿,甜甜蜜蜜。吃完,我們就去登山了,新的一年新的開始,一年要比一年好。人要勇於攀登。

正月十五看花燈,正月十五是這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春回大地的夜晚。夜晚大家要賞花燈,舞龍燈,猜燈謎。正月十五觀花燈是我最盼望的,在這一天之後,春節算是過完了,大家又恢復到平常的忙忙碌碌中去了。

過小年日記14

臘月二十三這天是小年,老媽説:“下午不用寫作業,我帶你們去超市玩。”那一天,小姨也正好回來了,我對老媽説;“讓小姨也去,好嗎?”老媽説:“好呀!”我一蹦三尺高,高高興興地 坐上電動車,老媽説:“你坐上小姨就坐不下了,要不你騎自行車吧。”我高高興興地騎上我的小車出發了。

到了迎賓廣場,“河南油田”這幾個大字的上面有許許多多的燈籠,還看見工人叔叔在忙着掛彩燈。我們一進超市就快被擠成肉夾饃了,一想起肉加饃,我就饞得直流口水,我對自己説,別想那麼多了,趕快脱身吧。我使勁一擠,我擠了出來,誰知道妹妹和小姨也被擠住了,我鼓起全身力氣用力一拉,就把她們拉了出來。我在超市裏看見了漂亮的書包,還看見了像小姨一樣的旅行包,我和妹妹一會兒上樓,一會兒下樓;一會兒在樓上滑冰,一會兒在樓下玩玩具,我們玩的可開心了。回到家,奶奶和爺爺把過小年的魚呀,肉呀,還有火燒饃都準備好了,我們放完煙花和鞭炮,吃着火燒饃······過小年可真快樂呀!

過小年日記15

你們知道小年有哪些習俗嗎?如果不清楚的話,就請往下看吧!農曆十二月,也稱為臘月,而臘月二十三也稱為小年,據説,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每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進行賞罰。

這一天的習俗可不少,有掃塵、剪窗花、貼春聯……讓我來給你們説説吧!早上,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起了牀,吃好早飯後,我們開始“掃塵”了!我們分工合作,我理書桌和我的“祕密基地”,爸爸理“吧枱”和書櫃,媽媽理客廳和房間。爸爸把廢紙扔掉,把一本本書放好;媽媽把客廳和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窗明几淨;我把自己的東西分類放好。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我們終於把家裏理乾淨了。

吃過晚飯後,我們又開始剪窗花、貼窗花了。我們把剪好的窗花貼上門一看,總覺得怪怪的,於是全一致決定還是去大潤發買一個“福”字貼到大門上。我們還在門的兩邊貼上了春聯,這樣,就給人一種過大年的氣氛和喜氣洋洋的感覺。在我奶奶的家鄉——海寧,還有這樣一種習俗:吃“廿三糯米飯”和祭拜“灶王爺”,

過小年日記16

不知怎的,那一天的情景始終都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那天是臘月二十四,一大早起來,我們就趕回了老家甘垛,因為今天是傳統節日——送灶日,又叫小年夜,據説春節就是從這一天拉開序幕的。下車後,我立刻忘記了煩惱,只記得這幾個字——自由,輕鬆。我纏着爺爺奶奶給我準備了一大堆的乾草與蘆葦,只盼着天快點黑,好讓我早點點燃它們,盡情地玩個夠。

盼呀盼呀,終於等到天黑了,我飛快地吃完飯,就迫不及待地點起了火,並不停地往火堆里加乾草,院子被火照得通明,爺爺先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放到火上焚燒。嘴裏還大聲禱告着: “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爸爸、媽媽、二爺爺、二奶奶與姑媽、姑父一起圍着火堆説説笑笑。這時,我一拍腦門,飛也似的奔向家裏。把小狗來來抱了出來,因為我怕它凍着,我要讓它與我們一起烤烤火,暖暖身子。二爺爺看着我那調皮樣,笑嘻嘻地對我説;“曈曈,你能抱着小來從這火上跳過去嗎?”我轉頭用眼神詢問媽媽可不可以,媽媽含笑點了點頭,於是我抱起小來後退了幾步,起跑,騰空,啊!我抱着小來跳過來了!我們一家人笑得前俯後仰,這時候,爸爸笑着對我説:“跳火堆就代表着來年不管做什麼都會像這火堆一樣的旺!”我問媽媽是真的嗎?媽媽笑着點了點頭,並向全家發出了號召:“來,讓我們大家一起跳,讓我們全家來年紅紅火火!”……

大火燒完後,我們意猶未盡地又放起了焰火“哧”只見許多顆火珠飛上了天,然後“啪”的一聲,綻開了無數的焰花,藍的、紅的、黃的……美麗無比。看得我眼花繚亂,不停地拍手叫好。

我本以為可以在鄉下待上一晚,但我這個如意算盤打錯了,任我説盡了好話,還是被老媽一手拉回了高郵,不過我還是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