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90週年心得體會感想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05K

2021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90週年心得體會感想精品多篇

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90週年心得體會 篇一

九一八”,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冷靜思考,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1931年,日軍自導自演“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東北同胞陷入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本為中國發展後盾的東三省,反成日本軍國主義鐵蹄下的“滿洲”,成為侵略和榨取全中國的前站。從此,9月18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視為國恥日。“勿忘國恥”,這應該是防空警報響起印在所有人心裏的四個字,“9.18”,是國恥日,也是中華民族覺醒日,這一天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中華民族在這一天徹底覺醒,但也為此付出了3500多萬人的巨大犧牲。經過14年不屈不饒的頑強抗戰,中華民族最終贏得了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勝利。

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90週年心得體會 篇二

今天是9月18日,上午第二節課後,忽然傳來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這時,老師告訴我們不要驚慌,這是防空演習。

對於防空演習,我們還不是很瞭解。回到家後,我從網上了解到:原來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市由日本國蓄意製造並企圖以此來侵略中國,佔領中國的事件。

這次事件爆發後的幾年內,東北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今天的防空演習就是為了紀念9.18事件,讓我們不忘國恥,居安思危,讓我們好好學習,保衞祖國!通過防空演習,讓我們瞭解防空防災意識,在緊急時刻學會自救。

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90週年心得體會 篇三

我們班黨支部組織黨員同學和入黨積極分子去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參觀之後我心久久不能平靜。90年前,這裏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它險些將中國淪為殖民地,給十六億中國人留下了無法消退的傷疤。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藉口,突然向駐守在瀋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瀋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在紀念館裏看着那一張張日軍侵略中國的照片,殘殺中國百姓的照片,我的心在憤恨,在疼痛,在憐惜,在後悔……憤恨的是日軍的殘暴不仁,疼痛的是當局的軟弱,憐惜的是百姓的疾苦,後悔的是我沒生在那個年代。如果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一定要拿起武器對日本帝國主義給以反擊,把他們趕出東北,趕出中國!九一八事變雖然過去了90年,但是它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痛卻一直存在,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日軍犯下的種。種罪行,都不會忘記戰爭帶給百姓的災難和疾苦,都不會忘記國恥……

促成這場悲劇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日本國土雖小,野心卻很大,一心想把日本變成亞洲老大。日本軍國主義有預謀地發動了九一八事變,試圖通過該事變佔領東北侵略中國;而中國當時出現內亂,蔣介石的“壤外必先安內”政策大大加快了日本對中國的侵蝕。當時中國人的麻木與軟弱也是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所以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國家與民族的興衰成敗,需要全國人民的人心支撐,而要把十六億人的力量凝集起來,惟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就要在勿忘國恥的前提下,重視發展,記住鄧小平同志的話:發展才是硬道理。“勿忘國恥”掛在口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關鍵是要記在心裏。日本人之所以能在古代的時候歸順中國,因為那時候的中國是一個強大的中國。而縱觀中國近代史,一次次被人欺侮,除了政府腐敗無能之外,主要還是我們貧窮,貧窮就會捱打,就會被人瞧不起,這是一條規律,就像一個身體瘦弱而有多病的人,他本來體質就差,因為沒有抵抗能力,所以其它病魔就會時時侵入。如今的中國能夠讓世界刮目相看,是因為我們強大了,特別是近三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發展經濟政策,使中國經濟實力明顯地向世界前列邁進,國富民強,我們才能真正撐起腰桿,才能讓別人真正瞧得起。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和自然界一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小平同志的話是永遠值得我們深思的,發展才是硬道理。當今世界上,美國、歐洲、日本算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在很多方面我們自愧不如,唯一的機會就是奮起直追,“9.18”的警笛是我們卧薪嚐膽的動力,只有經濟發展,國力增強,我們才能永遠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不重蹈遭受別人欺侮的覆轍。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90年了,它的身影已經在我們心中淡化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它給中國帶了的傷害。牢記國恥,奮發圖強。只有國家統一了,野心國家才不會有挑撥離間以獲取漁翁之利的機會;只有國家富強了,才不會有人虎視眈眈的看着我們。

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90週年心得體會 篇四

莊嚴的殘歷碑靜靜矗立,無聲訴説着這個民族的巨大苦難;刺耳的警報聲劃破天際,宣示着這個民族的錚錚誓言。“九一八”,中國人民永不忘記。

90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自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野蠻戰火從松花江畔燒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無惡不作,戰爭罪行罄竹難書。鐵證如山,歷史昭昭,軍國主義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警示後人。

“九一八”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事變爆發當夜,東北軍部分愛國將士拒不執行“不抵抗政策”,打響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槍。事變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即發表抗日宣言,很快派出楊靖宇、趙尚志等骨幹深入東北領導武裝抗日鬥爭。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面臨着亡國滅種的危機。不甘做亡國奴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巨大進步為補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14年血與火的洗禮中,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歷史轉折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回望“九一八”,重温抗戰歷史,意義尤為重要。這是提醒人們勿忘國恥,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是警示人們居安思危、朝乾夕惕,盛世更要警鐘長鳴;是緬懷和告慰先烈,忠魂當笑慰,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回望來路,苦難鑄就輝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領未來。踏上新徵程,無論過往取得多大成績,都需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都需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劈波斬浪一往無前,使“中國號”巨輪駛向燦爛的明天。

勿忘國恥九一八事變90週年心得體會 篇五

在九一八事變90週年紀念日前夕,赴河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並看望紅軍後代代表,勉勵他們要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傳播,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裏來的,始終銘記緬懷革命先烈。英雄天地間,千秋尚凜然。無數革命先烈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事業中,抒寫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90年,足以讓個人記憶破碎淡然,但民族記憶仍歷久彌新。鴉片戰爭後105年、《馬關條約》後的50年、九一八事變後14年的勝利之光固然振奮人心,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柳條湖旁的一聲巨響,不能忘記南京城裏的屍橫遍野,不能忘記“不惜用生命填進火海”的台兒莊血戰,不能忘記“以血肉之軀消滅精良裝備”的百團大戰。銘記民族歷史的辛酸與苦楚,更是為了傳承在硝煙炮火、殘暴罪行中磨練出的民族精神。

有人説:鴉片戰爭後,中國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一敗再敗,原因不全在於“國貧”,還在於“失魂”。1937年,日本首相近衞文麿聲稱,日本之唯一目的是使中國屈膝,消失其戰鬥意志。讓近衞文麿沒有想到的是,中華兒女在生死存亡之際奮力反抗,投身抗擊侵略的洪流之中,在抗日戰爭中磨礪出的民族精神,正是抗日戰爭最終勝利的力量之源。武器裝備並不精良,廣闊國土難作永恆屏障,勝利靠的是偉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流淌在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的熱血青年身上,是視死如歸的信念、狹路相逢的勇敢,是“四萬萬人齊蹈厲”的團結、“誓死不當亡國奴”的志氣,更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從一盤散沙到一塊磐石,愛國是中國人的最大公約數。事實上,近代中國並不缺少仁人志士的呼號。但師夷長技、中體西用、維新變法、民主共和,“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艱辛探索,都沒能聯合起最廣大的人民羣眾、實現救亡圖存的使命。抗日戰爭時期,正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堅持以民族大義為重,顧全國家大局,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凝聚起億萬人民排山倒海的力量。正如《義勇軍進行曲》所唱,“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愛國情懷構築的精神長城,比磚瓦鋼鐵搭建的工事堅固百倍。

1935年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穿過抗日戰爭的烽火,走過解放戰爭的硝煙,激勵着站起來的中國人建設、發展,愛國精神一經點燃就未曾衰弱,迅速推動着中國多個領域在世界賽場上完成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情。回望新中國70年的光輝歷程,從革命年代到建設歲月,從深圳速度到浦東奇蹟,從兩彈一星到奧運爭金,愛國主義是偉大變革的力量之源,也是億萬中華兒女的精神燈塔,並將引領着所有改革者、創業者、建設者、奮鬥者矢志前行。

戰爭硝煙雖已散去,和平成果仍需守護,愛國旗幟始終不倒。無論是2015年的“9·3”大閲兵,還是今年的國慶大閲兵,都是對正義與勝利的禮讚,是對革命先烈的致敬。繼承他們的遺志,就要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將個人的奮鬥努力疊加為國家的發展合力,為中國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