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厲行勤儉節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79K

厲行勤儉節約心得體會多篇

厲行勤儉節約心得體會篇1

辦公室的電燈開關處,有一張節約用電、關門斷電的小紙條;盥洗間內,“節約用水”的提示隨處可見;電梯旁的提示中倡導步行更健康。

小到家庭,中到單位,大到國家,經濟方面無論是處於困難時期,還是在富裕無憂的條件下,都應該崇尚節儉,反對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作為家庭,應該崇尚節儉。一個家庭的富裕充盈,多是先輩通過聰明才智和勤勞致富。如果晚輩只求享受快樂,不求創業艱辛,只求揮霍瀟灑,不求節儉從緊,須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由此下去,敗家也就是遲早的事。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作為單位,應該崇尚節儉。即使在辦公經費保障相對充足,也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把資金用在刀刃上。既要深入調研、科學統籌,集中資金解決影響單位發展和前途的重大問題;又要精打細算、精細管理,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入手,養成節約辦公的好習慣。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作為國家,應該崇尚節儉。目前,我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和攻堅階段,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持國民經濟的高速持續健康發展,同樣需要節儉。

“節儉是窮人的財富,節儉是富人的智慧。”節儉,對一個家庭而言是美德,對一個單位意味着效益,對一個國家則是前途。

長期以來,我們對很多浪費的現象習以為常,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妥。但是此刻,在全國上下都在厲行節儉的時候,我們加入光盤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我們可以讓電視、空調、電腦不待機,盥洗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讓水龍頭的水不要流的那樣猛烈和肆意……選擇簡樸的生活方式,從自己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有廣闊的空間可以做的更好。

厲行勤儉節約心得體會篇2

開源節流“全民光盤”守好大國糧倉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在這非常時期、關鍵時刻,總書記再次點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費”,開出標本兼治的“藥方”,足見“糧安天下”的重要性。

手裏有糧,心中不慌。直面當下,光榮的歷史使命、偉大的奮鬥目標及複雜的內外環境,都在呼喚開源節流。端穩中國飯碗、守住大國糧倉,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因此,我們要向餐飲浪費説“不”,拒絕“剩”宴,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

食為政首,問計糧食安全,用警示“糧”言, 擘畫科技農業現代化,讓土地造福人民。古語云:倉廩實,天下安。糧食生產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早在幾年前,總書記就提出“藏糧於地,藏糧於技”。7月22日的吉林考察之行,總書記走進沃野千里、綠浪滾滾的“黃金玉米帶”和“大豆之鄉”,在田間輕撫碧綠秸稈,登觀景台眺望萬畝“糧倉”之際,再次道出警示“糧”言——“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貓’,一定要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這是將“藏糧於地”的方針真正落到實處所必須堅持的基本準則,也是守住近14億人口糧應秉承的底線思維。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糧食生產能力,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供得上,而這正是習總書記牽掛的大事。我們不但要向土地要糧,還要向科技要糧,要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現代化農業,實現高產、高效、綠色環保的目標。因此,要深刻借鑑從“北大荒”到“北大倉”、挑起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的經驗,大力推廣“梨樹模式”,因地制宜走好農業合作化道路,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水平、農民科技素質和農業生產效益,給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手中,把人民憂樂始終放在心上,讓千里沃土藏着的食糧,鼓足打贏脱貧攻堅戰的幹勁,讓科技之光灑向農業發展,照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光明前景,讓咱們新時代農民“戰疫情,不誤農時”,做到糧食生產“穩”字當頭,過上幸福無憂的生活。

軟硬兼施,“全民光盤”行動,打好“金算盤”,弘揚社會節約風尚,讓羣眾形成生活方式。“世間事,作於細,成於嚴。”既要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勤儉節約的“軟環境”。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引導大家發揚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管好自己的朋友圈,弘揚厲行節約的良好家風,將“光盤”行動落到實處,讓“打包”理念深入人心,讓節約理念入腦入心,潛移默化中成為許多羣眾的生活方式。還要打造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硬約束”。進一步完善懲治浪費的法律體系,強化監管,採取更有力舉措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建立節儉用餐激勵機制和鋪張浪費懲戒長效機制,嚴厲打擊公款餐飲浪費行為,把“剩宴”關進制度的籠子裏。集中執法力量,形成部門聯動態勢,織密法律保障網絡,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堅決打擊鋪張浪費的行為。在軟硬兼施中,讓一粒粒飽含滴滴汗水的糧食走進千家萬户,“全民光盤”的餐桌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品德。

儉以養德,拒絕舌尖浪費,用好“傳家寶”,端牢中國的飯碗,讓百姓心中不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艱苦奮鬥、勤儉建國這個黨和國家的傳家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舌尖上的浪費”現象雖然有所改觀,但是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觸目驚心、令人痛心。因此,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對守護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只有重視和發展糧食生產,科學用糧、節約用糧、杜絕糧食浪費,開源和節流並重,才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能在應對疫情和複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才能讓打贏脱貧攻堅戰更有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有底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進一步。

“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億萬國人要從自身做起,從小處着手,堅決抵制“舌尖上的浪費”,以己微薄之力匯聚磅礴偉力,共同守好我們的“大國糧倉”!

厲行勤儉節約心得體會篇3

弘揚勤儉美德、倡樹節約新風必須從自身做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孔子倡導“節用而愛人”,墨子強調“節儉則昌淫佚則亡”,老子推行“治人事天莫若嗇”。千百年來,勤儉節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的進步史中。從諸子百家推崇備至,到帝王將相身體力行,勤儉節約美德不僅融入了我們的思想血脈,而且鑄就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輝煌。勤儉節約是一種習慣和意識,更是一種美德和智慧。面對地球資源的日益匱乏,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養成勤儉節約習慣,也只有人人傳承節儉美德,我們的人類文明才能更長久。

弘揚勤儉美德、倡樹節約新風必須從點滴抓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從南湖紅船到陝北窯洞,從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徵到披荊斬棘的'改革開放之路,我們黨靠艱苦奮鬥起家並發展壯大起來,黨心民心也在艱苦奮鬥中凝聚起來。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戰勝艱難困苦的制勝法寶,更是我們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繁榮昌盛的重要保障。上世紀60年代,在物資極度短缺情況下,國家把節約上升到政治高度,並以此安排物資的供應、生產,領導和引導節約型社會建設,一滴水、一根火柴、一張紙的節約精神,輝映了我們民族的美德和靈魂,毛主席的被子、周總理的睡衣、朱總司令的扁擔,更是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思危方能居安,國儉才能民富。“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我國有14億人,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那麼我們中國每天就能節約28000多公斤米,按照2019年國際糧食安全人均400公斤的標準線計算,足可以供一個三口之家吃上20年左右;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那麼我們中國每天就能節約1400萬元,一年就能節約50多億元,足可以抵得上一個中等縣的財政收入。“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面對風險挑戰,我們必須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要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時刻繃緊糧食節約這根弦,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推動實現節儉興國、節用裕民。

勤儉節約不是寒酸小氣,而是一種美德、一種責任。培養勤儉節約習慣、傳承中華美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諸葛亮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教子,司馬光以“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示子。作為新時代的中國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更應該帶頭涵養勤儉家風,傳承節約美德,帶頭杜絕“舌尖上的浪費”,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毅力,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利實現增磚添瓦,為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厲行勤儉節約心得體會篇4

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我們更需要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制,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將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思想內化於心。欲事立,須是心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八字箴言”不能只掛在牆上、説在嘴上,還要放在心上。厲行勤儉節約,需要在思想觀念上來一次破舊立新的變革。要認識到成由勤儉破由奢,在任何時候都要有過“苦日子”的作風,過“緊日子”的自覺,還要始終念好浪費可恥的“緊箍咒”,轉變“走排場”、“高消費”、“好面子”的錯誤觀念,讓克勤克儉、戒奢以儉的價值觀念入腦入心。

將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思想外化於行。一方面,要做到“潤物細無聲”,黨員幹部應當率先垂範,規範自己的言行,少一些“闊氣”,多一點節約,帶頭繃緊勤儉節約這根弦。同時,黨員幹部還應當把厲行節約的工作作風有效融入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並使相關工作常態化開展。另一方面,還要做到“先禁其身而後人”,各級黨委、政府要有對自己“摳”一點、“狠”一點的決心,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堅決反對鋪張浪費,把更多真金白銀投入到高質量發展和民生實事上來。

將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思想固化於制。一方面,要讓剛性制度發力,扎牢“一道籬”,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嚴厲的懲戒機制遏制鋪張浪費之風,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完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問責監督機制,建立健全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制度體系。另一方面,要有“鐵規矩、硬槓槓”的意識,有關部門要加大對違反規定、奢侈浪費等不良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勤儉節約的先進典型進行廣泛宣傳和表彰,對浪費嚴重的現象及時曝光,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並督促改正。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而今,面對前所未有的各種風險挑戰,讓我們一起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匯聚全黨全國人民的奮鬥力量,大興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之風,不斷在變局中開新局。

厲行勤儉節約心得體會篇5

拒絕“剩宴” “小米粒”裏的“大民生”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的重要指示,持續在全網熱議。據統計,我國每年被損耗和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接近中國糧食總量的6%,大型聚會糧食浪費率更是高達38%。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舌尖上的浪費”看似只是個體生活中不起眼的壞習慣,但“小米粒”裏卻藏着“大民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着14億人口的大國任何時候強調都不過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此作出重要指示,有着深刻思考和戰略考量。

拒絕“剩宴”,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賡續優良傳統。“足國之道,節用裕民”,拒絕“剩宴”作為小餐桌上的大文明,不僅是對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延續,也是對艱苦奮鬥、尊重勞動的中國共產黨優良作風的自覺踐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從“吃不飽、餓肚子”的窮苦歲月走過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對珍惜糧食有着刻骨銘心的體會。他曾講過這樣一件事:一所大學食堂的垃圾桶裏經常有白花花的饅頭和米飯,清潔工看着心痛,撿起來再吃。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告誡大家,“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沒有任何權利浪費”。

拒絕“剩宴”,端牢飯碗,保持危機意識,確保糧食安全。“備豫不虞,為國常道”,作為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國家之一,18億畝耕地卻要養活14億人。在這個意義上説,拒絕“剩宴”,節約糧食,不僅僅是道德和作風問題,更是關係人民美好生活、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民以食為天,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嚴重影響,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始終保持穩定,其中糧食的穩定供給便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我們要繃緊節約糧食這根弦,不斷扭轉講排場、比闊氣的錯誤觀念,消除未富先奢、炫富競奢的土壤,守好“大國糧倉”。

拒絕“剩宴”,宣傳教育,建立長效機制,匯聚勤儉合力。“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既要靠宣傳教育也要靠制度保障。一方面,從宣傳着手,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以良好輿論、行動氛圍給全社會的糧食觀來一次“頭腦風暴”。另一方面,從制度着手,建立不想、不敢、不能浪費的長效機制,把“剩宴”關進制度的籠子裏。令人欣慰的是,近日從朋友圈裏的“一人吃飯一人當,杜絕浪費碗碟光”等趣味倡議,到外賣平台推“半份菜”鼓勵按人定製,再到全國各地出台節儉用餐激勵、懲戒、監督機制,節約糧食正逐漸成為全社會共識,匯聚起一股節儉合力,讓拒絕“剩宴”的標語,慢慢變為自覺踐行的集體行動。

“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我們中國人能否端穩、端牢自己的飯碗,當從珍惜這“小米粒”開始。

厲行勤儉節約心得體會篇6

“舌尖”無浪費 節約有“糧”方

習近平總書記一向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近日針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總書記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作為黨員幹部,要紮實踐行“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風尚,帶頭堅決制止“舌尖上的浪費”行為。

“糧”方一:喚醒憂患意識,讓節約成為全民共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是站在全國層面上的戰略考量,對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對確保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相當於每9人就有1人在捱餓。今年由於蝗災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給全球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我國糧食雖然連年豐收,看起來供應充足,但中國的食物資源遠遠少於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憂患意識,警醒全民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堅決響應號召,制止餐飲浪費,讓節約成為全民共識。

“糧”方二:加強教育引導,讓節約成為全民習慣。“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因此,要大力加強教育引導。要從娃娃抓起,納入課堂,廣泛開展勞動教育活動,讓孩子們深入農村和田間地頭,從小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深刻理解;要在城鄉醒目位置張貼、懸掛以“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為主題的宣傳標語,要在網絡上大力進行制止餐飲浪費公益宣傳,倡導新風正氣,曝光浪費現象,弘揚先進典型。要從黨員幹部抓起,對餐飲浪費等享樂、奢靡的“四風”問題要盯住不放,堅決抵制鋪張浪費,讓節約成為全民習慣。

“糧”方三:培養良好風氣,讓節約成為全民行動。“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美德,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永遠不能丟。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範,從接待外賓時的陝西家常菜,從21元的“主席套餐”,再到在基層考察調研中的自助餐、大盆菜,處處都以身作則,為黨員幹部和全國人民樹立了制止餐飲浪費的典範。要從公務活動用餐抓起,整治浪費之風,養成節約美德;要抓好單位食堂用餐管理,堅決杜絕浪費現象;要抓好學校用餐管理,強化學生勤儉節約意識,自覺參與“光盤行動”。要努力弘揚傳統美德,讓節約成為全民行動。

“糧”方四:強化監管力度,讓節約成為全民風尚。要制定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建立起長效機制。在執行層面上,要對浪費行為依法依規採取有力、有效的嚴格監管措施,對公款吃喝行為要露頭就打,對失職瀆職行為要嚴肅問責,對嚴重浪費行為要堅決懲處,對過度消費行為要正確引導。要對農村的撂荒地、閒置土地和可用土地實施嚴厲政策,做到能種盡種,最大限度保證糧食生產的自給率,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對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環節加強監管,堵住浪費源頭;要對餐飲企業依法監管,堵住浪費的中間環節;要大力培育餐桌文明,管住末端環節,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讓節約成為全民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