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2W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由本站會員“dachan”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作用。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

全國防災減災日進行防震逃生演練,通過演習,鞏固大家的安全逃生的知識。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1

為了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地震發生時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來臨時,我校地震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學校安排利用今天下午班會課的時間進行地震應急避險疏散逃生演練,共有兩項內容,下面逐項進行:

1、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區,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並在12秒內作出正確躲藏的抉擇。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樓,不能奪窗而逃。

因為地震強烈振動時間充其量只有十幾秒鐘至一分鐘左右,而從打開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人在地震過程中站立行走困難,如果門窗被震歪變形開不動,那耗費時間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腳,急不可待,用手砸破玻璃,結果把手也砸壞了。另外,樓房如果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樓頂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所以,地震時不要跳樓跳窗,如果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樓,不能奪窗而逃,而應保持鎮靜就地避震。

地震時,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牀下、教室內的課桌下、或牆角處是較為安全的。另外也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衞生間等處去暫時躲避,因為這些地方房體跨度小而剛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撐,抗震性能較好。

同時,最好找一個枕頭、沙發墊、書、書包等物品墊在頭頂,進行自我保護。室內避震不管躲在哪裏一定要注意避開牆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歷史經驗表明:就近躲避可以把傷亡人數減少到最低限度。

2、地震發生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鎮靜態度,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遠震常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震動小,一般有感地震和遠震不必外逃,因為這種情況震害都比較輕,對人身安全不會造成威脅。

3、若被埋自救與互救

震時被壓埋的人員絕大多數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築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

自救原則包括:

——要儘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築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

——儘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

——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採取脱險行動。

——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一時無法脱險,要儘量節省氣力。如能找到食品和水,要計劃着節約使用,儘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牆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有人時,再呼救。

互救原則:

互救是指已經脱險的人和專門的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為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後少”;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也就是“先近後遠”;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員,也就是“先易後難”;先救輕傷和強壯人員,擴大營救隊伍,也就是“先輕後重”;如果有醫務人員被壓埋,應優先營救,增加搶救力量;找尋被壓埋的人。

4、演練程序及要求:

①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當播音室發出“地震警報”信號(警報音),上課教師(演練時為班主任)立即告知學生“地震來了,不要慌”,並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並儘可能用書包或書保護頭部;最後一排靠裏的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演練時間為1分鐘。

②緊急疏散演練:播音室模擬提示,強震已過,現在準備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各班即做好緊急疏散演練的準備。

當播音室發出“緊急疏散”信號,每班靠前後門的兩位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教師迅速組織全班學生分別從前後門有秩序出門,在本班正對走廊面朝疏散方向列好三路縱隊,並立即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地震知識安全廣播稿精選。學生疏散下樓梯時的要求做到:有序疏散、嚴禁擁堵、不能推撞、不能停留、不準起鬨,不準喧譁吵鬧,不準返回。疏散過程中學生如有掉鞋、掉東西等事項,均不得撿拾停留,可過後撿回。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2

我還明白了地震來了要怎麼做,要避免地震的災害,最有效的辦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預防災害的準備。一般家庭常備的東西有糧食和飲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為佳。

人們對黑暗很難適應,這不僅僅是看不見,還在心理上增加了壓力。

地震發生後,電視中斷,電話不通,報紙停刊,信息來源完全被斷絕。

當大地震平息後,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飲用水的問題。這種場合,水道斷水是經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地震的情況下,有必要每晚睡前準備一些應急的飲用。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3

2008年5月12日,這是中國人無法遺忘的傷痛。就在這一天,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強大的能量將汶川撕成碎片。在那場災難中,不僅僅是四川汶川,全國各地都有震感,無數生命被埋於廢墟之下。然而就在這樣一場浩劫中,有一所學校卻是無一人死亡。這似乎是一個奇蹟。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地震,福島核電站爆炸,死亡人數27475人。而在汶川地震中死亡人數則為277028人。

是奇蹟嗎?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發現造就這兩個奇蹟的原因:防震減災聯繫。日本是一個島國,又恰恰處於地震帶上,每年的地震次數數不勝數。也正因為如此,日本的學校每年都要演練地震時的疏散逃生,平時更是常常“實戰”,以至於面對9.0級的地震時不慌亂無序,不會造成很多意外事故。與日本相比,中國似乎太過平靜。在“五一二”中造成死亡的更多的是踩踏事故,或是不知道如何躲避而釀成的悲劇。四川的安縣桑棗中學,全校近千名師生無一傷亡。原因很簡單,桑棗中學的校長每年都要進行防災的疏散演練。剛開始沒有人重視這件事情,有的人甚至以為它是多餘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神祕的地方——地球。在科技逐步發達的今天,我們依舊不知道何時會有地震,何時會有火災。我們只能事先演練,防患於未然。在很多時候,面對突發情況,人們會不顧一切地衝向房外,這是一種本能,卻會害死很多人。

人的恐懼心理會促使人們不假思索地做出反應,而這種反應往往是錯誤的。

生命如花,我們不是超人,面對大自然=的考驗,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我們依賴自然,所以我們要敬畏自然,大自然絕不暴躁,但考驗絕不温柔。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4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5月為防震減災宣傳月。

一、明確活動主題

活動開始,學校就將今年的防災減災實施方案通報給全體師生,積極發動全體師生投入到“防災減災”活動中來。

二、組織領導

學校在5月初就成立了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領導小組。

三、積極組織相關活動

(1)防災減災,從我做起

(2)5月12日是我國第7個“防災減災日” (3)減災知識進課堂 安全意識傳萬家 (4)學習減災知識 營造安全家園

2、組織各班開展以“加強防災減災,創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

(1)出版了一期《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欄。(2)各班組織學生觀看宣傳展板,並要求三到六年級同學寫出觀後感。(3)各班利用班會或專門利用安排時間,組織本班同學都分享了同學之間的避險經歷和避險經驗和我發現的家庭災害風險隱患交流。(4)在5月8日,開展了一次應急疏散演練活動。(5)各班均能在本週上好一堂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教育主題班會課。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5

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難。有些地方還會出現地震、洪水、火災等自然災害,當然,遇到這些危險後,要有一定的辦法逃生,不過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這一些災難。

在這次寒假的星期六,我和爸爸到科技館去參觀了一次防震減災的科普展覽。在這一次展覽中演示了我們在遇到地震、火災後該如何逃生的辦法。在這次展覽中着重講的是在發生地震時,我們該使用那種有效的自救逃生方法。首先,在室內時發生地震時,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臉朝下,頭靠牆,兩隻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樑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嘴巴,用鼻子呼吸。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牆角和地面會形成三角形空間的地方避震,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安全。看到這裏,我想到了在那次汶川發生地震的時候,就是因為有的學校有提前演習的習慣,所以在發生地震的時候,學生們都安全地撤離了,沒有發生一些事故。

看完這個科普展後,我感受到了在發生任何災難時,我們都應該沉着冷靜地去面對困難,只有按正確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其實地震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在發生地震時沉着冷靜地面對災難,就會有逃生的可能性。有些災難其實是可以預防的,比如火災、水災。

雖然災難還未降臨但我們要防範於未然,多一份安全知識,少一份不必要的損失,讓我們多學一點知識,少一點安全隱患。

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演習心得體會範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