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W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篇1

大年三十,我國北方都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傳統的彎月形,還有把麪皮對摺後,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製而成,稱之為“捏福”;有呈“元寶”形的,象徵着財富遍地;有的還將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象徵着新的一年五穀豐登。無論餃子什麼模樣,都象徵着老百姓對來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盼。

餃子的餡心種類更是數不勝數,以前,有最基本的白菜餡兒、豬肉餡兒、韭菜餡兒等等。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餃子又增添了許多新品種,什麼海鮮陷兒、冰淇淋陷兒……味道也越來越好了。

可你知道嗎?餃子不但好看,好吃,還有許多關於它的習俗呢!

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伊始之時,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除夕夜的餃子,是伴隨着辭舊迎新的鞭炮聲,將餃子下入沸騰的鍋內;過去,大年三十要下好幾鍋餃子,第一鍋先敬各路神仙,敬祖宗,然而才輪到家中的長者和孩子吃,喻為尊老愛幼,其餘家人吃第二鍋餃子。在山東膠東半島很多地方的人家煮餃子時,主人還要故意煮破幾個,但盛出來時,卻不能説破、碎、爛等忌語,而要説是餃子“漲”了,“掙”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餃子破了,包在裏面的菜就會掉出來,而“菜”諧音“財”,合起來就是“漲財”或“掙財”餃子的裝盤碼放也很有講究,是不能隨便擺放的,還有句俗語呢: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在山東等地盤子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隻元寶形餃子,然後繞着元寶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圈擺放整齊,稱為“圈福”,又叫“聚財”;有的甚至規定,盤子無論大小,每隻盤子只能擺放99個餃子,且要佈滿整盤,因為“九”諧音“久”,擺放九十九個,就象徵着“久久福不盡”。關於餃子,更有一個動人的傳説。相傳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都被凍傷,凍爛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想:“我會醫術,何不幫他們治治呢?”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牀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起名曰:驅寒嬌耳湯。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不知不覺中耳朵都好了。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嬌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麪餃”。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每到過年時便都要煮餃子吃,逐漸成了習俗。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篇2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又來到了。每到這個時候,母親總是會為我們精心熬製一碗粥。母親的粥很簡單,一把白米,幾枚紅棗,外加一小把雜糧。母親常説,這粥中自有一番道理,只是尋常人難以品到。

總是覺得母親説得過於玄妙,這粥有什麼大不了的,無非就是一把米,幾枚紅棗而已。見我這樣説,母親説:“你啊,還年輕,自然品不到這其中滋味,等再多一些磨練,也就知道這塵世間的酸甜苦辣了。”

每年的臘八節,母親的話總是最多。只是在我看來,這粥固然好,可如若每天都喝,勢必讓人受不了。於是,還是喜歡時常去餐館大吃大喝,還是喜歡讓自己為了所謂的名與利而奔忙於職場當中。

時間久了,竟讓人有所難言,不僅內心深處煎熬,就連身體也跟着不對勁。一把白米,幾枚紅棗,外加一小把雜糧,母親將粥熬好給我送來。那一天,她對我説:“飲食素淡一些,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免受病痛的困擾,塵世上的事情看淡一些,就可以讓我們內心得到安寧。”

許久想不開的我,沒想到母親的幾句話便讓我的心結打開了。原來這塵世間的一些道理,竟在這一碗小小的粥中。凡事看淡一些,就可以不為此而身心疲憊,讓心靈得到真正的放鬆。

那一年的臘八節,因母親的一碗粥而讓我有所感悟。人世間的一些東西,有多少是我們所需要的,又有多少是我們所不需要的?為什麼我們總是為了那些不需要的東西,而去爭去搶?為什麼就不能做到平淡地去看待一些事情?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篇3

我的家鄉的春節習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掃除、購年貨、包餃子、拜年等等簡直數不勝數。我和爸爸也按照習俗去購年貨。大街小巷裏,買年貨的人們數不勝數。小攤上,小店裏的東西琳琅滿目。擺滿了鮮豔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種各樣的煙花爆竹。真是讓我大飽眼福。我和爸爸又開始了瘋狂大搶購,各種各樣的東西被我們一掃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裝了滿滿一大袋子。我的家鄉最少不了的一項習俗當然是包餃子了。

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包餃子。我們家當然也是不例外的啦!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媽媽就開始包餃子啦!包餃子還需要技巧呢!我負責擀皮,我這裏擀擀,那裏擀擀,簡直就是四不像。媽媽給我做了示範,包餃子應該均勻的擀,讓它在擀麪杖上轉起來,這樣就可以擀的圓圓的了。我按照媽媽的辦法,怎麼也不能把這個“淘氣鬼”制服,還是擀的亂七八糟。

不過經過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艱苦訓練,我終於把這個淘氣鬼給制服了。我們這裏包餃子還要包裏面錢呢!只要誰吃着帶錢的餃子,就代表着他在這一年中平安無事,運氣很好。誰要是吃的最多,誰就是一家之主。我們家也包了好幾個錢呢!我和爸爸媽媽都想吃到錢。我為了得到拿到那幾個硬幣,於是搶了很多的餃子。嘿嘿!我們家裏的錢竟然被我吃到了三個,把我的牙都快咯壞了!

吃過餃子之後,我們當然還要放鞭炮,放鞭炮可是我們男生最喜歡乾的事情。我們拿起一個煙花,迅速點燃。頓時,天空中出現了五彩的煙花,美麗極了。我們這的春節習俗最重要的就是拜年了。每逢過新年時,家家户户都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磕頭,給他們拜一個年,説一些祝福的話語。然後長輩們就會給我們一些壓歲錢,發一個紅包。然後再與親戚們一起吃一頓團圓飯。表達互相之間的感情。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篇4

時光匆匆,歲月如梭,一載流年又從指尖滑過,回首來路,有風有雨,回眸世事,有喜有悲。山水一程,日月三江,任時光荏苒,光陰的故事總在一遍遍的述説。時間無法留住,記憶卻永銘心間。在這辭舊迎新之時,辭去舊歲也辭去冷冬的寒涼,迎來新春也迎來一春的暖意。歡樂是一種心情,淡然也是一種心境,新年伊始,在清新的民歌中,守候着民族的深遠與浩翰,在歌聲中一剪寒梅伴着雪花帶着新年的祝福香飄四方!

忙碌了一年的親人朋友都放下了往日那沉重的工作回到家,一打開電視就聽到了過年啦!這是頭條新聞。這是人人心中的頭條新聞。這新聞是隆重,是喜慶,是莊嚴,是團聚,是温暖,是敬意。這兩個字,在人們心中份量很重,含義卻越來越單薄。於是過年就簡單成了對春運的不滿、對春晚的嘮叨,簡單成了一頓年夜飯和幾掛煙花爆竹。

過年被稱為春節,是從民國開始的,至今未滿百年。對過年的叫法,歷代雅稱不同,其中元旦和元日比較通行。“年”在甲骨文中,寫為上“禾”下“人”,是一個人頭頂穀物的樣子,此字周代才有。堯舜時稱“年”為“載”,夏代稱“歲”,商朝稱“祀”。“祀”的意思,就是四時已過,要奉祀神靈祖先了,過年的習俗便源於此。

現在過年多被看作一種民俗,流傳的也是一些民間傳説。其實在古代,過年不僅是一種民俗,更是一種政治行為,是一年中最神聖、最莊嚴的日子,當然也是民眾最歡樂的日子。

農耕傳統,註定了中國人非常重視天、地、雨水,而這一切都要仰仗時序。春節是一年時序變化之始,從周代開始,關於春節就形成了一門複雜的學問,在《禮記》《尚書》中都有記載。由於這份歷史記憶的缺失,使我們已不大理解春節的真正含義了,從中感受到的神聖和歡樂,自然也比古人少了很多。

天人合一,是傳統中國人的價值觀,也是春節的靈魂所在。若沒有這個理念,我們就很難理解春節民俗中的很多行為。

中國人自古相信,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領和關照下,人類才能獲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所以一年之始,祭祀天地諸神、表達對天地的敬畏,便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動。《禮記》記載,在立春前三天,天子便開始齋戒。立春之日,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和大夫,到東郊舉行迎春典禮,禮畢回朝,天子再對各級官員進行賞賜。正月第一個辛日,天子要代表國家舉行祭天之禮,來祈禱天下穀物豐收。亥日,天子要帶領官員一起,去親自耕種用來祭祀天帝用的農田,用來表達對天地的敬意。民眾的生活資源,均來自山林河湖,所以正月,各地政府還要祭祀山林河湖。為了保護牲畜繁殖,規定祭祀的牲畜不能用雌的。

這是國家禮儀。到了民間,也有很多做法來表達對自然和祖先的敬意。到宗祠祭祖是民間過年一個重要內容。除此之外,臘月二十三祭灶王爺,除夕夜設天地桌接神,供奉天地諸神,都是春節的重要禮儀。像河南等地,還把初十當作石頭的生日,這一天不能用任何磨、碾等石制工具,人們向石頭焚香致敬,設供物祭祀石頭。這可能這是從石器時代保存下來的禮儀。總之,春節裏無論國家還是民間,敬奉天地諸神和祖先的禮儀都是重要內容。這些禮儀表達了對天地和先祖的遵從與敬畏,也使人們在春節中體會到了一種神聖感。

古人在正月還有很多禁忌,這些在《禮記》中也有記載。我們的先祖明白,對自然界的保護,其實是對人類自身的保護。比如正月禁止砍伐樹木,不可搗毀鳥巢,不可殺害幼蟲,以及未出生的或剛出生的動物與幼鳥,不可捕殺幼獸、掏取鳥蛋,不可聚集大批民眾,不可建築城郭。這些禁忌,體現的都是傳統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意識。可惜的是,這樣一些禁忌,很多已被我們遺忘。

這裏只説了一點古人春節禮儀的片斷,從這些片斷,我們可以感受到春節的靈魂,首先是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以及對先祖的追憶和緬懷。只有在與天地和諧共處的氣氛中,人們從世間感受到的歡樂才更真切。在全球關注生態文明的今天,我們温習古人關於春節的禮儀,能讓我們更深刻地感知到中國傳統生活的優雅。在擁有了相應的文化心理後,我們對春節的感受也會變得豐富一些。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篇5

春節長假已經過去了,但是相信大多數職工仍然沉浸在節日的餘韻中,精神狀態不佳,心態有些懶散,做事有些煩躁。網友們紛紛在網上大喊“不願上班,不想工作……”還有網友稱,上班前一天晚上睡不着,因為始終在糾結要不要找個理由跟領導請病假?更有甚者,“我在上班的路上一直在質疑自己的人生價值,我覺得我這輩子不想要事業,我想要的就是像假期一樣躺在舒服的牀上,跟父母在一起,吃想吃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總之,大家一致表達:節後上班痛苦,“心難收”啊!

面對如此情況,車間領導上班首先就給我們職工開了個節後收心會。吳主任和王書記説:“我理解職工現在的心情,但是也希望職工能儘快恢復以往的狀態,儘快投入到日常工作中。”並且和我們一起學習了西哲裏木工區因為節後工作狀態低迷而導致工作失誤的通報批評。我們大家聽了西哲裏木工區的批評之後,紛紛從節後那種懶散的狀態驚醒,雖然我們過了個春節了,但是,我們的線路沒有過節,沒有我們的養護維修,它隨時隨地會影響列車的行車安全,而段裏和車間的領導們早早的都把心收住,認真的安排日常工作,檢查線路設備,想到這裏我不禁對我節後放鬆的態度感到慚愧。

我覺得由長假的放鬆狀態回到工作的緊張狀態需要有一個適應階段,這個階段出現態度鬆弛、倦怠、工作效率低下等均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如何引導大家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我覺得應該應該循序漸進的推進工作,減弱職工對工作的牴觸情緒,同時,職工應該在假期結束前早做自我調節,要從作息時間和生活內容上作出調整,規律睡眠和飲食,並花些時間靜心思考過去未完成的工作和學習任務,為未來確定新的目標,儘快轉變角色,儘快提高自己的工作狀態。

通過這個收心會,我一定儘快找到工作時的狀態,一年之計在於春,我會認真工作,認真完成領導安排的每項任務。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篇6

最後一天,我出於好奇,幫媽媽剖了一次魚,感覺非常有趣,儘管在一些細節問題上我犯了錯誤。總結一下,這些家務有的看似簡單實際上覆雜多變。有的你表面上看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很困難。有的勞動需要動用腦筋,有的需要充足的文化知識來做保證。有的家務考驗我們吃苦耐勞的毅力和不畏困難的決心,有的考察我們面對實際生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和水平。總之,這些家務勞動使我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磨練。從中我也獲得了許許多多的體驗和感悟,學會了許許多多以前不曾接觸的知識和道理。哲學上説: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於實踐活動。我想,這也是我為什麼要投身於實踐活動中去的的原因之一。不管怎樣,我都積極地投入到了這個家務勞動中去了,我認真仔細地對待了這些家務活,我順利地完成了這項實踐活動。我過了一個祥和充實有意義的寒假。

家庭角色體驗類實踐總結

哲學上説: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於實踐活動。我想,這也是我為什麼要投身於實踐活動中去的的原因之一。不管怎樣,我都積極地投入到了這個家務勞動中去了,我認真仔

細地對待了這些家務活,我順利地完成了這項實踐活動。我過了一個祥和充實有意義的寒假。從這次“體驗家務,感恩父母”的實踐活動中,我獲得了許許多多的成果。

首先,從認識層面上來説,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要操持這個家是多麼的不容易。他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在我身上傾注瞭如此多的血汗。我應該時時刻刻胸懷一顆感恩之心,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務勞動來為他們分憂。同時,我認識到做任何事,不管是大事小事,都要以一顆認真嚴肅的心去對待,這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門。還有,我更新了舊有的觀念,發現只有投身實踐才能出真知。要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努力增加自己的人生閲歷,拓寬自己的人生視野,這樣的人生才會有厚度。其次,從能力層面上來説,家務勞動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增強了我面對困難的毅力和恆心。同時,它讓我掌握了許多的新知識,比如説禮儀知識。再次,從家庭氛圍上來説,這次家務勞動體驗讓我對家人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增強了我與家人的溝通和理解,讓整個家庭充徹着滿滿的温馨與和諧。再者,我明白我已經長大,我明確了自己在家裏所肩負的責任,增強我的家庭責任感。

真的很感謝這次家庭角色體驗實踐活動,讓我收穫到了這麼多的東西。以後,我更要發揮積極勞動的精神,將家務勞動一直做到底,時時刻刻地感恩我的父母。

寒假轉眼即逝,我的家庭角色體驗活動要暫時告一段落了。在這最後,我想説的是,我們的父母真的很不容易,他們風雨兼程一路走來,包含多少艱辛和疲憊。在過去的十幾年的風風雨雨裏,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甚至從來不曾説過半句抱怨的話語。他們真的很偉大,我向他們致敬,向全天下的父母致敬。我要我真誠地希望自己在這次體驗活動過後,能真正地像個男子漢一樣,敢想敢説敢做敢擔當,真正的以實際行動來為我們的父母做點事情。這次的社會實踐可以説是異彩紛呈,扮演不同角色的我也在這個過程中遭遇了各種艱難。爸爸給我上的理財課也給我很大啟發。我有時會想,如果我做了媽媽,我能不能像我的媽媽一樣給我的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能不能讓他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成長,在他該天真的年齡裏保持童真。爸爸的理財經告訴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生財之道有很多,一個真正精明的人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需要開動腦經、勤于思考。所謂勞心治人,勞力治於人。在現代社會擁有商業頭腦、廣播的知識、觸類旁通的本領終生受用。

俗話説的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年輕人難免會有很多激情和衝動,有一種想成就大事得到別人尊重的理想,做任何事都要本錢,做大事憑的是本領,青年人正處在風華正茂的階段,正是踏踏實實學習本領的年紀,學本領就要從小事做起。無論是誰,只要是家裏的一份子,都應該為家裏做點什麼。只有這樣才能夠了解爸媽的辛勞。

在這次家庭角色體驗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自己從沒有意識到的東西,獲得了能力的很大提升,已經向真正的大人又前進了一步。體會到父母的艱辛,收穫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正可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才能真正領會到他的真諦。更重要的是我能出我的一份力去分擔父母的勞累,培養了我的自主獨立生活的能力,因此這次家庭角色體驗活動對我來説意義是我人生中的一種很重要的體驗。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篇7

每當春節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我看見餃子圓鼓鼓的,而且很好吃,所以我想學包餃子。

這天,聽説姥姥要包餃子,我趁機也學學怎麼包。姥姥準備好餃子餡兒、麪粉、和好的麪糰、擀麪杖、面板……開始包餃子了。我照着姥姥的做法,先把麪糰揉成條,然後拿刀切成小塊,再揉成球,摁成了一個扁片,最後拿着擀麪杖開始擀皮。本來想把皮擀成圓形的,可是擀完之後不是正方形,就是長方形。姥姥告訴我:“要右手擀一下,左手轉一下,不能光擀一個方向。”我照着姥姥的做法,果然能擀出一個圓形的餃子皮,我高興極了!下一步是要包餃子了。我拿着一張擀好的餃子皮,右手拿着筷子夾餡兒,結果餡兒放得太多了,沒包幾個就個個露了餡兒,彷彿餃子張開大嘴巴嘲笑我包得不好。我吸取了教訓,把餡兒放得少了一些,結果餃子不再嘲笑我了。餃子露不露餡兒的問題解決完了,可是餃子個個都懶洋洋地躺着,於是我又去請教姥姥。姥姥告訴我:“餡兒要放在皮的中間,包的時候要先包中間,然後把餃子皮往中間擠,就不容易躺下了。”我照着姥姥的做法,包的餃子果然“坐”下了。

煮完餃子以後,嚐到我親手做的餃子,心裏樂開了花。在學習包餃子中,我懂得了:什麼事情只要努力地學,都能學會。

春節體會心得體會篇8

中國傳統文化中,過春節人們一直喜歡放鞭炮,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原因。小時候我喜歡放鞭炮,可能是因為那時的生活太枯燥、單調,也可能是因為那時喜歡過春節。缺乏玩具的童年總是對一切總是充滿好奇心的,在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季,可以走到户外,懷着對新春的企盼,點燃那一枚枚爆竹,在噼啪聲中感受那份愉悦和希望。長大了我還喜歡放鞭炮,因為我看重親情和友情,親人和朋友們聚在一起,除了敍敍別後的思念,談談彼此的生活和感想,我更喜歡呼朋喚友、扶老攜幼地到院子裏、到空地上放鞭炮,讓那呼喊聲、驚叫聲、歡笑聲、吵鬧聲伴着爆竹聲迴響在節日的夜空。有了兒子,老公經常出差,我擔心兒子長期跟着我,會變得女性化,因此常常帶着兒子做一些男孩子的活動,當然少不了放鞭炮了。

今天是春節第一天,吃過晚飯我就招呼大家放鞭炮。兒子看動畫片正上癮,不肯和我們出去,他還抗議地説:“為什麼你們大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們小孩就必須聽你們的,這不公平!”兒子已經是第三次和我説這話了,這大概是從一部電視劇中學來的,我已經和他講過道理,他聽不進去,才八歲的孩子就這樣,我也該想辦法改變他了。

我們沒理睬兒子,就出去放鞭炮了。回來後我們盡力渲染放鞭炮時的樂趣,一下子激發了兒子的熱情,執意要去放鞭炮,我告訴他沒有鞭炮了,但我們可以看看別人放鞭炮,或者設法買到鞭炮。

當我們下了樓,整個路上全是放鞭炮的人,尤其有許多孩子,一下子吸引了兒子的眼光,此時的他就像是一個窮光蛋,內心一定充滿了渴望和羨慕。我詢問了兒子可以得到鞭炮的途徑。

當我踩到鬆軟的泥土時,我感到春天已經不遠了,因為“七九”將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雖然渴盼春天已經很久了,可真正探到春天的信息時,惆悵又代替了喜悦,因為我想起了一句話:“鞭炮催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