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9W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多篇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篇1

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讓這個冬天更漫長、更寒冷,也讓中國人民更團結、更自信。3月9日下午的思政大課上講述了許多疫情防控工作中所湧現的感人故事,在這場與疾病的戰爭中,醫護人員無疑是付出最多的人,他們是衝鋒在最前方的戰士,是最無私無畏的逆行者。

身處河南的“南大門”——信陽,我的身邊有許多從武漢返鄉的人員,疫情爆發後大家對他們唯恐避之不及,但醫護人員卻勇敢逆行,在防疫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戴着單薄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一次次前往武漢返鄉人員家中測量體温,觀察症狀。疫情面前,他們選擇勇往直前,默默守護,為家鄉人民鑄就“白色長城”。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羣孩子換了一身衣裳,學着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在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90後”“00後”佔比接近1/3,這些年輕的一代,在災難面前,顯示出了應有的責任與擔當。他們也會疲憊不堪,也會大汗淋漓,也會在暴力傷醫事件後痛心不已,但他們從不會放棄每一個等待救治的病人。每個人對偉大的定義或許不同,但在我心中他們就是偉大的,無懼病魔,不畏艱險,將希望帶到每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

此刻,我們在家中所享受的安穩時光是前線醫護人員們冒着被感染的風險換來的。我們在與家人共聚,可是無數醫護人員的家庭卻上演着離別。每個人都留戀家的温暖,可是疫情當前,他們只能選擇逆行出征,也許他們在夢裏早已無數次回到家中,一覺醒來卻只能擦掉眼角的淚痕重新投入防疫一線。

“蒼穹之下,縱有千古,卻從未有哪片土地比這裏更桀驁和滾燙,也沒有哪兒的人比這裏更赤誠和頑強,整整960萬平方公里的山川江河一直在被守護,守護她的從來都不是超人,是14億同根的家人。”疫情阻擊戰是一場人民戰爭,醫護人員為守護我們的美好生活負重前行,我們中華兒女更要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學習防疫知識,做到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響應貫徹國家號召,保護好自己的健康,就是對醫護人員最好的支持。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篇2

春節期間,拜年團聚、走親訪友是我們的傳統。然而,這種人羣集聚正是傳染性病毒“喜歡”的,也是控制疫情的大敵。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羣是傳染病防控的三原則,為了更好地“切斷傳播途徑”,遏制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勢頭,我們有必要在特殊時期暫時放下老傳統,形成一些“新年俗”。

出門記得戴口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長潛伏期達14天。攜帶病毒的人臉上沒有寫字,在不得不與人接觸的場合,一個小口罩將起到阻擋病毒入侵的大作用。中科院院士、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高福在接受央視採訪時,10分鐘內至少8次提到“口罩”一詞,他強烈呼籲近期出門戴口罩,要形成“口罩文化”。為安全着想,不要怕麻煩和累贅,請把口罩戴起來,也請勸家人把口罩戴起來。

見面不必行“握手禮”。“菌從手來,病從口入。”北京市衞生健康委主任建議大家見面拱手不握手,保持1。5米以上距離。也許有人覺得這麼做有點草木皆兵,但在病毒仍在“暗處”加快蔓延的非常時期,謹慎一些沒什麼壞處。另外,要做好消毒,特別是出門回家後要勤洗手。當然,我們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也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適當放鬆心態,不要過度焦慮、恐懼,保持好心情,有利於提高免疫力。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篇3

中國精神在哪裏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中國精神為世界所矚目,14億中國人民上下同心、團結協作、奉獻鬥爭,充分發揚偉大的中國精神,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中國精神在哪裏?究竟誰能代表中國精神,誰才是國家的脊樑?那千千萬萬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千千萬萬在生活中閃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國精神”的造就者!在此刻,“中國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武漢上空凝聚,在奮戰抗“疫”一線的所有人身上閃耀。

中國精神在哪裏?在英雄們的眾志成城裏!

人民的呼喚永遠是子弟兵前進的方向。在危急關頭,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軍隊發出指令。除夕夜,從陸、海、空三軍軍醫大學抽組3支醫療隊,分別從重慶、上海、西安向着同一個目的地開進,拉開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的大救援。打勝仗、零感染是他們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全力阻擊,傾情救護,他們留下一個個“最美的背影”“最美睡姿”“最美逆行”“最美笑容”。“武漢”是一個地理座標,更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地方。他們用最高貴的職業道德,向人民交出無悔的答卷,他們是逆行者、真英雄!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5小時敲定設計方案,數千名工人不分晝夜施工,10天落成“火神山”醫院,他們又轉戰“雷神山”繼續戰鬥。一夜間裝置三所“方艙醫院”,穿着不同顏色工作服的工人們不眠不休的傑作。哪有什麼“基建狂魔”,只不過是一羣勇敢的人在與疫情競速,讓世人歎為觀止的“中國速度”彰顯了對生命的敬畏。

中國精神在哪裏?在逆行者的英勇無畏裏!

武漢是牽動着我們心緒的英雄城市,更是讓人望而生畏的地方,病毒讓人避而不及,卻有一羣人挺身而出,暫別父母妻兒,義無反顧奔赴抗疫一線,迎“魔”而戰。

“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在疫情蔓延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向公眾發出緊急呼籲,自己卻“逆行”衝往防疫最前線。84歲的他臨危受命,許多照片讓人淚目。“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7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向上級部門提出申請,“國家的大事,自己義不容辭。”他們與多位醫學領域的專家一起組成“戰疫”最強智囊團,稱他們“國士”不為過。

救援是醫生的天職,更是責任和擔當。他是共產黨員、院長、醫生,“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有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讓人意外的另一個身份是一個漸凍症患者;17年前他抗“非典”被感染死裏逃生,如今又奔赴武漢。他説他“更懂得生命的可貴和醫者的責任”;她被感染了,痊癒後第二天重返一線,“我不是英雄,但決不當逃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除夕夜開始,各地組建醫療隊迅速出征,逆行而上,目的地:武漢。“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我願意以黨員同志為榜樣,戰鬥在一線,置生死於外”“我們90後成長起來了,這是我們的使命”“我是你們的帶頭人,要感染先感染我。我走在前面,你們跟我來”……一份份請戰書,一個個鮮紅的手印,寫滿了醫者的鏗鏘誓言;一雙雙長滿裂口的手,一張張口罩勒出傷痕的臉,一件件汗水浸濕的衣服,那是他們特殊的“工作照”,也是她們最美的樣子。

中國精神在哪裏?在平凡人的真善美里!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疫情,千千萬萬普通人雖平凡卻有力量。一位四川農民説:“我別的也幫不了,只有把地裏的菜都送給他們!”於是,價值10萬元的第一批蔬菜抵達武漢;“不管能不能上,報名!”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在鐵路需要的時候紛紛爭搶第一;一口罩廠開工缺工人,消息一出百人應聘,都不要報酬;有人從國外輾轉帶回兩萬只口罩和200個護目鏡捐獻給武漢,他説“特別能感受到中國人的愛國和團結”。在這次轟轟烈烈的戰鬥中,不可或缺的還有工地建築者、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環衞工人、志願者,還有新聞工作者。他們不是醫生,沒有白大褂,可他們守護着這座英雄的城市,為抗擊疫情、驅散陰霾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們的故事是億萬中國人在困難面前的縮影,風雨同舟、齊心協力,我們終將戰勝疫情!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寫道:中國人總是被他們當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那些人不正是“最勇敢的人”嗎?她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力量傳遞力量,他們用信念和堅守築起了抗擊疫情的堅強防線,他們用博愛和擔當唱響了新時代的“中國精神”!

向他們問安!向他們致敬!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篇4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一個家的信念。關於春節有許多家喻户曉的故事,而關於年獸的傳説最為普遍。如今在中國的新時代早已沒有了年獸,但在2020年的春節期間一個比年獸可怕數億倍的生物大面積腐蝕着我們的家園,它就是新型冠狀病毒——一個惡魔的化身,不光侵蝕着中國也侵蝕着整個世界。使2020年燃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首先,先介紹一下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初始症狀多為發熱,乏力和乾咳,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表現。多數患者預後良好,部分嚴重病例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或膿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針對病原體的有效抗病毒藥物,以隔離治療,對症支持治療為主。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人羣普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密閉,不通風場所可能存在氣溶膠傳播風險,需加強預防和隔離處理。

在戰爭一線上,白衣天使們用他們的芊芊細手托起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人的夢,他們從大年三十就被召喚回各個崗位去履行他們那崇高的使命,豎起14億中國人的希望。這些白衣天使們不怕艱難,不怕辛苦,任勞任怨,每天多穿着厚厚的隔離服,在這場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場上奮戰着。已經過去了1個多月,終於有患者在這些白衣天使的救助中被成功治療,而我們鮮為人知的是在這些成功的背後有千千萬萬的白衣天使們獻出了他們的生命,他們是我們的英雄,是我們的希望,是陷入黑暗的14億中國人乃至整個世界的光芒,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們的明天。

舉國上下都在為我們的武漢加油,為我們的中國加油。每天都有不下上萬的人為武漢資源,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家都在戰爭的第二現場同武漢一起共克艱時。疫情防疫需要我們所有人同心協力,眾志成城。請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少出門,不聚餐,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認真打好戰爭第二線。

“山重水路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在2020年的春天,我們一起健康的把口罩摘下來,一同迎接春暖花開,鳥語花香。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篇5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將這本該平凡的春天變的不再平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國人逆行而上,舉國上下積極捐贈,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當全國上下擰成一股繩,下好一盤棋,就沒有翻不過的山,也沒有跨不過的坎。

一時風雨急,九州共砥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一個詞――“多難興邦”。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傳》,“或多難以固其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面對疫情,無數逆行者勇赴疫區。八十四歲的鐘南山院士,雖年及懸車,仍披掛上陣;韓紅傾其所有,支援武漢。不僅他們,更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千里迢迢來到武漢,幫助武漢人民共渡難關。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有人在寒冷的冬日裏把整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卻轉身離開。有人在戰鬥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有人時時刻刻陪在患者身旁,甚至奉獻出了生命,有人獻出了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奉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他們亦是英雄,一個字、一盞燈、一份心、一種情,這是一種讓人熱淚盈眶的精神,“家國”。

硬核真女子,國家大脊樑。不要播我的名字,媽媽看了會擔心。短短的幾個字是一種胸懷,這是出自24歲女孩的一段話語,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漢,她沒有猶豫,去了離家的遠方,唯一不放心的是在家擔心自己的母親。而她僅僅是這場戰疫中參戰人員的冰山一角,是浮面上的一點點。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在這性命攸關的危急時刻,一批又一批巾幗女將剪去長髮,告別家人,克服自身生理上的弱點奔赴前線。國是千萬家,正是這些為家人着想的陌生人,彰顯了我們心中的家國情懷,成為了國家的脊樑,可謂巾幗不讓鬚眉。

暗夜終破曉,晚冬必迎春。疫情在全國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斷聚焦中國防控疫情的成功經驗,認為中國採取“最勇敢、最靈活和最積極”的嚴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我們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是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不負韶華。烏雲不可遮月,疫情無法擋春。只要我們能堅守法治、道德和文明底線,加上自我管理能力。待到春暖花開疫情消散時,你我便能毫無愧疚地坦然相見。

沒有翻不過的山,也沒有跨不過的坎,在這場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的戰爭中,自強不息是我們每個國民都應該做到的。我們堅信,冬天再酷寒,春天也會如期而至。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篇6

一場疫情考驗了所有:國家機器、醫學與科研、各色企業、各種非親密與親密的關係,以及我們每個人的人心。疫情是塊“驗金石”,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它就在你面前顯示多少數字。連續十多日新增確診數量為個位數,全省治癒出院6萬多例,按下“重啟鍵”的背後,是湖北人民在疫情防控中的竭盡全力和巨大犧牲,是舉全國之力奮戰疫情的巨大成效,更是經受了暴風雨洗禮後的春暖花開。“武漢重啟”需要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自信,更強的必勝之心。

中國經驗,是中國為世界抗疫提供的指路明燈;全面“重啟”,是中國給世界成功抗疫提振的強大精氣神。在疫情這個黑天鵝面前,中國毫無疑問展現了大國擔當,彰顯了中國製度的強大活力。

“武漢加油”!我們用不平凡的經歷,為這個平凡的詞,賦予了豐富的情感。疫情之初,我們高喊武漢加油,內心充滿恐慌;外省醫護人員來馳援武漢,我們高喊武漢加油,內心充滿期望;方艙醫院休倉了,我們高喊武漢加油,內心充滿喜悦;如今武漢解封了,我們高喊武漢加油,內心充滿激情!

觀看《中國抗疫志》心得體會800字3

響徹全國的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一批又一批白衣戰士奔赴一線,這其中有很多90後挺身而出,在抗疫戰鬥中逆行閃光。正如成都網友“基層觀察者”在《戰“疫”青年説》中所説:“在狂風暴雨中,在艱難險阻中,用稚嫩的肩膀驅散疫情陰霾,扛起了希望,照亮了前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一批批熱血青年聞“疫”而動,加入戰“疫”大軍,年輕的白衣天使瞬間化作衝鋒的戰士,英勇無畏,披掛上陣,危難時刻顯身手,用行動詮釋着中國青年的樣子、中國未來的樣子。

“危險的時候肯定不能退縮!”——武漢市四醫院的一名95後男護士許漢兵的誓言擲地有聲。疫魔襲來,白衣勇士——病毒“阻擊手”們挺身而出,篤定“該衝鋒的時候就要衝鋒”的信念,慷慨請戰,他們無所畏懼,毅然決然地披掛出征,鏗鏘步履跑出了令人驚歎的“加速度”,展開了和死神搶人的博弈。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客運暫停,湖北荊州90後女醫生甘如意靠騎自行車和搭車,日夜兼程,4天3夜趕回醫院彙集後奔赴武漢戰場;26歲的內蒙古婦幼保健院護士王琿,推遲婚禮前往湖北抗疫一線,她坦言:“戰勝疫情是最好的結婚禮物”;90後醫師時秋,脱下婚紗披“戰袍”:“這是我這一生最勇敢的決定,也是最自豪的決定。”“地有界,心無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數萬名白衣戰士生死相依、性命相托,心連心、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護佑人民的生命防線。

“我想成為你們的愷甲。”——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rcu護士的承諾暖人心扉。17年前那場sars“戰役”,自己被保護的那些瞬間,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腦海裏。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難防控的戰疫中,如張司愷一樣,諸多醫務人員懷揣一顆顆感恩的心,以血肉之軀與病毒短兵相接,冒着極高的被傳染風險,面臨着治癒患者、打敗疫魔的焦灼與重壓,承擔着超負荷的工作任務。但年輕的他們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以鋼鐵般的意志為遏制疫情蔓延拼盡全力,為守護患者生命貢獻全部。“莫黑不怕(武漢話:不要害怕的意思),緊握我的手!”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護士陳穎説:“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特別幸福。”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也門撤僑、汶川地震……這些被共和國保護的孩子,此刻成為了戰疫魔驅病毒的中流砥柱。一大批90後白衣戰士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抗疫前線,成為為黨分憂、為國擔當的突擊隊和生力軍。

“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護士李慧的請求直戳淚點。由於長時間佩戴醫用裝備和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都過敏紅腫甚至掉皮出血,脱下口罩和護目鏡後露出“毀容”般的創傷、壓痕;有的因過敏而面部腫脹,眼睛只剩下一條縫,“只要還能睜開眼,我就不能退”;被汗水浸久的手泛白、生皺,頻繁使用消毒液的手上遍佈血口子;“為了救人,咱生命危險都不在乎了,哪裏還在乎頭髮呢”,言語中盡顯“捨我其誰”的精氣神;27歲的劉暢是武漢市武昌醫院的醫生,只要進icu就至少要待12小時,在生死瞬間,他要做那個“比死神跑得更快的人”。日夜相伴,情同親人,卻因着一身防護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救了我的命,我卻連你真正的樣子都沒見過”是病房裏最真實的寫照。白衣天使們用揮汗如雨的汗水、精湛的醫術甚至生命,唱響了戰疫時期的武漢版《為了誰》。

磨難孕育不屈,逆境成就非凡。在征服疫魔的戰場上,在治病救人的隊伍裏,年輕的你“守醫者初心、擔健康使命”,勇挑重擔、報國奮鬥,你的付出和奉獻,必將讓你在人生旅途上拔節生長,必將換來沒有病魔、沒有恐懼的歲月靜好。“天使力量”和“天使智慧”凝成了這個春天最美的戰“疫”姿態。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篇7

望穿戰“疫”烽煙凝聚“中國之治”戰必勝

庚子鼠年新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烽煙四起蔓延全國各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共克時艱,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這場突發的疫情,對於我們國家來講,是大疫、大戰,也是大考;是對黨的執政能力、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全面考驗,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初心使命、能力素質之考。在這全民戰“疫”中,我們聽到了振奮人心的消息、感受了直抵心靈的觸動、堅定了團結一致的信心,更凝聚了屬於我們“中國之治”的必勝力量。

望穿戰“疫”烽煙,我們看到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戰勝艱難險阻的“定海神針”。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回憶歷史,正是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贏得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階段的偉大勝利,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越是重大斗爭的時刻,越能充分體現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顯著優勢。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調研,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第一時間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向湖北省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第一時間發出號令、集結千軍萬馬緊急馳援湖北省、武漢市,第一時間加強與包括世界衞生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的積極互動、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理解、支持。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這個總覽全局、協調各方的“定海神針”,全國人民才能萬眾一心、步調一致,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最大合力。

望穿戰“疫”烽煙,我們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成就事業的“不二法寶”。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徵和顯著優勢的重要體現。面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一重要法寶的的優勢又一次充分體現,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四大“天團”會師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在數千台工程機械轟鳴和數萬萬志願者頂着嚴寒夜以繼日,僅僅歷時10天便建成投入使用;19省份按“一省包一市”模式結對援助湖北抗疫,全面增強湖北各地市抗疫力量……此次中國應對疫情的行動之快、力度之大、動員之廣世所罕見,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制度優勢最硬核的生動展現,是制度優勢創造發展治理奇蹟的明證。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勢和強大威力,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成就偉大事業的“不二法寶”。因此,我們要繼續發揮制度優勢,匯聚起“全國一盤棋”的磅礴偉力,為戰勝疫情奠定勝勢。

望穿戰“疫”烽煙,我們看到緊緊發動和依靠人民羣眾是一切工作的“勝利之源”。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是我們黨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是我們黨的羣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行動,人民羣眾是這場防控阻擊戰的主體力量,“我們連命都豁出去了,還要什麼頭髮!”常德女護士理光頭馳援武漢,浙江湖州從事廢品回收的老人捐款一萬元,山東大哥“沒錢可以出力”的樸實話語,廣西菜農捐兩萬斤蔬菜支援武漢,海外國人紛紛揹回自費購買的口罩……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國有所呼,我有所應,中國人民各盡所能地參與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去,讓“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真理得到了最深刻的印證。正是這些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身邊鄰家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舉動,告訴了我們沒有什麼坎是中國人邁不過去的。昔日,眾志成城的中國人民能戰勝外侮書寫輝煌歷史;今天,眾志成城的中國人民也一定能戰勝疫情走向美好明天。

望穿戰“疫”烽煙,我們看到始終衝鋒在前的共產黨員是危急關頭的“堅實堡壘”。“在關鍵時刻讓黨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共產黨員提出的鮮明要求;“行不行,事上見”,這是人民羣眾評價一個人的樸素標準。“平常時候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衝得出來,危急關頭能豁得出來。”這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所在。時下的疫情防控是一場嚴峻鬥爭,正處在刻不容緩的緊要關頭,從政府到地方、從企業到個人、從城市到農村,在不同崗位、不同部門、不同領域的共產黨員紛紛“站出來”,一份份要求奔赴一線的請戰報告、一個個飽含責任擔當的鮮紅手印、一句句堅定有力的“跟我上”“我先上”……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想,救羣眾之所困,哪裏有急難險重的任務,哪裏就能看到捨身忘我、爭當先鋒的身影。千千萬萬共產黨員為人民羣眾“負重前行”,經受住了歷史的檢驗,由這樣的先進分子組成的中國共產黨無懼任何風雨,無畏任何挑戰,是不可戰勝的。

望穿戰“疫”烽煙,我們看到國家堅定、人民堅毅,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這樣“中國之治”的氣概和精神中,我們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就沒有戰勝不了的疫情!

中國抗疫心得體會篇8

也許我們不曾相遇,也許我們互不相識,也許我們是茫茫人海中兩條平行線,不曾説一句客氣的問候,沒有回眸對視的示意,我們是最平凡的陌生人。可是,我想説,真好有你在。

黑濛濛的天空中還掛着幾顆睡着了的星星,路上的冰像一面鏡子,照着安靜的城市,是你,用勤勞的雙手融化了寒霜冰雪,守護着馬路的平安,是你,用自己的睡眠時間換來了整潔乾淨的街道,守護着一方的潔淨。寂靜的小區,空蕩蕩的道路,沒有了平日裏的家長裏短,抹去了孩子們天真的笑聲,是你,用自己孤獨的背影帶着一個小喇叭描繪出了一幅真實卻最美的風景,守護着千萬人家的安全,是你,用冷風中顫抖的雙手一筆一劃地書寫了一篇樸實卻最真摯的文章,守護着每户人家的責任。不同於往日車水馬龍的街道,各種店鋪小攤吆喝的聲音似乎被按了暫停鍵,就連昔日裏熙熙攘攘的超市也變得不再熱鬧,是你,用一趟一趟的行程將生活所需品送往目的地,守護着每一箇中國人的生活,是你,用不曾感覺疲倦的身體帶着點點亮光温暖人心,守護着一區人民的希望。

世人曾嚮往前去世界各地,只為尋找一顆最亮的星星,世人也曾認為這世界上這顆獨一無二的星星離自己很遙遠,是今生不會見到的風景。誰知,兜兜轉轉,那顆最亮的星星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擦肩而過不曾打招呼的陌生人。在逆行路上,一直奔波的你們,那雙真摯樸實的雙眼就是最亮的星星。

感謝你們對於我們默默的守護,感謝你們不計回報的付出,感謝擦肩而過不曾道謝的你們,是你們用雙手趕走了困難,是你們用肩膀扛起了責任,是你們讓我們在不知所措的路上看到指引的光亮。真好,有你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