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3.12植樹造林感想體會(感想,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W
第一篇:3.12植樹造林感想體會

植樹節這天,天氣爽朗我們來到了**阪頭水庫,用鋤頭和鐵鍬為荒山披上綠裝。前幾年,由於森林遭到極大的破壞,大自然已經對我們進行了懲罰。我們不會忘記98年的那場大洪水,它沖毀了多少家園,它帶走了多少可貴的生命。我們不會忘記北方的沙塵暴,它掩蓋了晴朗的天空,它讓出行的人們頭頂塑料袋。現在我們意識到了大自然的憤怒,我們要植樹造林,我們要造三北防護林,我們要在長江源頭造林,我們要在黃河源頭造林,我們要在全國各地造林。中國森林面積小,資源數量少,地區分佈不均。1990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246億公頃,人均約0.107公頃,而全世界森林面積約40.49億公頃,人均約0.8公頃。中國森林覆蓋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蓋率為31%。中國森林蓄積量91.4億立方米,人均約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積量約3100億立方米,人均約72立方米。而南方是多山的地區,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並常出現暴雨。因此森林對涵養水源、保持土壤、防風護沙、調節氣候,減免洪水災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庫的淤積具有更重要作用。這些讓我們更瞭解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的重要性。今天,我們用雙手種下一棵樹;明天,我們的自然災害就會少一點。讓我們用辛勤的勞動換回一個綠色的家園吧!

3.12植樹造林感想體會(感想,體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看到一棵棵樹苗植根於祖國大地,用綠色回報人類時,我想到了怎樣樹人,怎樣才會使人生更有意義。

“人活着到底是為什麼?”“人生的價值何在?”“我為什麼活着?”……這些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我相信幾乎每個人都曾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或有意或無心地思考過、反問過自己吧。當我看到產房裏新生嬰兒之啼哭,年輕母親親切的安慰,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義的。當我看到大地上各種生命自由伸展,到處生機勃勃,生意盎然,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義的。當我看到青春少男歡樂之歌謠,青春少女美麗之笑靨,自由小孩之嬉戲,良朋好友之聚會,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義的。人生的意義,在於奮進中!全力投入重任,去變革落後的事物,推翻邪惡的力量,推動生活的前進!在搏擊中前進,是人生的第一要義。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中。孤立的個人,沒有意義。只有在人與人的互相支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中,人生的意義才能得到體現。人生的意義,也深深藴含於平凡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幹好每一件具體工作,儘自己應盡的責任,享受各種各樣生而為人的樂趣。不是説,“平平淡淡才是真”嗎?愚蠢的人,不思考人生的意義。在生活中久受磨難的人,懷疑人生的意義。自私自利的人,嘲笑人生的意義。而智才則告誡每個人:人生自有其意義!這種意義,在於熱愛,在於創造,在於奉獻!人們啊,熱愛生活、創造事業、奉獻社會吧!你將會領略到生而為人的無盡樂趣!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首先須依賴於對人生與社會關係的正確認識。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人是作為人類這樣一個整體而存在的。任何一個人,都是這個整體的一分子,都必然的要依賴於這個整體而生存,誰也不可能脱離這個整體。作為孤零零的一個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他都會無法產生,無法生存,更無法使生命延續。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個人在依賴別人的同時,相對於其存在,他也必然會對別人產生或大或小的某種作用:或者為別人帶來利益,或者對他人造成損害,這也就是所謂的個性。但是,個性總是要溶解在社會的共性之中。誰也離不開這個社會。作為人類的一分子,為了整個人類的幸福和社會的繁榮,有責任有義務為社會的發展和他人的幸福做出自己的奉獻;作為個人自身,要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也有責任使自己的人生成為有價值的人生,成為能夠為別人帶來積極的影響和幫助的生存。

就一個具體的人來講,他總是要從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和社會的關係,來衡量自己存在的價值的。無論人們的世界觀多麼不同,他都不可能以自己作為衡量自己存在價值的尺度。母親的喜悦在於孩子的成長,教師的歡樂在於學生的成才,醫生的欣慰在於病人的康復。許多著名的人物都這樣解讀過自己對生存的感受:曹禺先生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該為人民用盡自己的才智、專長和精力,再離開人間。不然,他總會感到遺憾,浪費了有限的生命。”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講過:“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愛因斯坦也講過:“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既短暫而又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而更多的偉大人物則是用自己的具體行動解讀了人生的意義:雷鋒、焦裕祿、鄭培民,舉不勝舉的英雄們用自己的實踐,闡述了奉獻與發展個性、實現自我價值的關係,展示了人生價值的真諦。

實際上,從整個人類繁衍歷史的角度看,一個人的奉獻再大,都不可能超過他從整個人類社會所得到的收穫。我們已經進入了21世紀,人類的文明在不斷進步,科學的發展在不斷延伸,由此帶來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的提高。但是,現代文明的這一切,都是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奮鬥不息,艱苦探索,頑強拼搏的結果。我們現在用電腦寫文章,用網絡發郵件,是何等的方便。可是,人類從結繩記事到發明文字、從甲骨記文到造字印刷、從鴻雁傳書到傳發電報、一直到現在的互聯網的建立,這中間經歷了多少人不屈不撓的探索和艱苦卓絕的努力。回顧歷史,有多少科學家為了某一個發現、一項發明或一個創造而窮困潦倒,艱難困苦,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沒有這些奉獻,而且其中絕大多數是永遠默默無聞的奉獻,我們會有可能享受現代文明的今天麼?一個人的奉獻再大,也不可能超越整個人類社會所賦予他的東西,這絕對是不爭的事實。臧克家的詩句説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作為世界上的高級動物——人,無論高矮胖瘦、輕重美醜,都有一副肉體的軀殼;同樣,也都應該有一個“靈魂”。我這裏所説的靈魂,是指一個人的精神,他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否則,那一具軀殼,只能是酒囊飯袋,甚至是行屍走肉而已。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過去許多偉大的志士仁人為我們做出過榜樣。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奉獻精神,奉獻也會讓我們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第二篇:植樹造林感想

小愛護樹,大愛植樹

———xxx植樹感思

一切都昭示我們新一代的青春與活力。遲到的植樹節草長鶯飛,春回大地。在植樹節到來之際,人們紛紛走向田野山崗,行動起來去植樹,為共創一片美好的藍天做一點貢獻。我們也不例外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參加了植樹造林活動。

“飲水思源,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帶着這份感恩與社會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要為新的一年栽下新的希望,播撒愛的種子,讓思源的愛的信念傳播的更遠,讓更多的人民感受到愛的温暖。

3月12日,陽光燦爛,我們集合完畢後,我們就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植樹場地-峽谷美地。風徐徐的吹過,同學們唱着歌,緩緩的前進着。

儘管人很多,但老師做的周到細心,他們分好組,井然有序地把樹苗分發給每個小組,並囑咐大家要小心行事。安排妥當後,大家都幹勁十足的忙活起來。

此時的我們心裏滿是快樂與輕鬆,很快一棵棵樹苗聳立與春土中,以昂揚的姿態向世界宣佈了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此後,它們就會吸天地之靈氣,大地之精華來使自己更加茁壯的成長,長成參天大樹!這不是象徵着我們這新一代的國家未來接班人嗎?我們就是在社會的愛護與培養中茁壯的成長中。 此時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努力吸取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品德修養,爭取作個21世紀合格人才!

春和日麗,萬里無雲,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有一個地方一羣有着美好希望與夢想,心懷感恩的陽光燦爛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正在快樂的忙活着。

此時的他們是最可愛的,説笑着,忙活着,不得不讓人承

認是一道別有風味的風景線!

看啊!老師們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同學臉上顯露欣慰與

自豪的表情。完工大家排隊打道回府。一路沐浴在陽光的愛河裏,樹兒也友好的向我們招手示意。

大家對這次活動都感觸頗深,皆感慨萬千,可以説這次活動不僅拉進了大家的心,使我們的大家庭體會到了團結的重要。更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淨化。 “飲水思源,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心存感恩將永遠美好,心向陽光就永遠不會有陰影。讓我們親近自然,親近社會,樹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帶着自己的使命與信念更加堅定地前進!當我們帶着滿身的疲憊,走在下山的小路上,回頭望着我們剛剛種下的小樹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擺,好像對我們招手説再見!我們的心裏充滿了快樂,渡過了有意義的一天,希望來年我能看見滿山的鬱鬱葱葱。讓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愛護大自然,愛護一草一木;如果人人都來參加植樹,人人都有綠色意識,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美好。

第三篇: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地球的綠地面積正在漸漸減少。為植樹造林,綠化環境。3月13日早社會實踐部組織了青年志願者義務植樹活動。地點位於濰坊路與朝陽路交界路口,這次活動得到了院領導以及社會實踐部的積極響應。

活動前,社會實踐部副部長龐亮、李亞惠作了詳細的工作介紹,到達目的地後志願者們有條不紊的領到了工具,兩人一組幹勁十足的工作了起來,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都表現了出了高漲的植樹熱情和積極的參與精神,讓人們從其身上看到了綠色使者的身影。

用我們的雙手去美化環境,用我們的汗水去增添滿園春色。經過若干小時後,同學們不僅較好完成了分配到的植樹任務,而且還了解了一些關於種植的技術,這次活動不僅鍛鍊了同學們的實踐能力而且還增強了愛心和責任心。在植樹活動結束後,同學們都興致勃勃的在親手栽種的樹苗前合影留念。

為進一步加強同學們的環保觀念與綠化意識,綠藝公司統一印發的《義務植樹技術要求》發放到了每一位同學們的手中,同學們紛紛表示以後有機會會經常來參加這樣的活動,為綠化環境、美化祖國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編輯部

第四篇:植樹造林

力的原因,或者它可以只注意到這種力的存在呢?牛頓力學被普遍拋棄是因為不像亞里士多德和笛卡兒的理論,它暗示了後者對這問題的回答。當牛頓的理論已被接受時,一個問題因此就從科學中排除了。可是,那個問題是廣義相對論可以驕傲地聲稱已經解決了的一個問題。”[1] (2)在舊範式轉變為新範式之後,它們通常收編了許多傳統範式以前使用過的詞語和儀器,既有概念上的也有操作上的。在新範式中老的詞語、概念和試驗彼此之間有一種新的關係,其不可避免地導致兩個學派之間存在誤解。例如“那些因為空間不能‘彎曲的’而嘲笑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外行人,並不簡單是不正確或弄錯了。同樣,那些試圖發展起歐幾里得框架中的愛因斯坦理論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也是如此。”[1](3)競爭着的範式的支持者在不同的世界中從事他們的事業。庫恩説“一個世界包含了緩慢下降的受制約的石頭,而另一個則包含重複自身運動的單擺。在一個世界中溶液是化合物,在另一個世界則是混合物。在一個世界嵌置於平直空間模型中,另一個則在彎曲空間模型中。”[植樹造林 總第3課時 電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運用剪、撕、拼貼、組合等方法,集體合作進行一次有趣的“植樹造林”活動。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集體合作精神,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使學生運用剪、撕方法制作(推薦打開範文網)樹。

難點:樹木造型美觀,組合有變化。

教學準備:視頻影象。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導入。

1、播放錄像,學生觀看。展示森林被砍伐以及沙漠化景象,增強學生保護、綠化環境意識。

2、提問:

(1)剛才錄象中播放了一些什麼內容?學生回答,教師因勢利導,演示沙漠圖片。

(2)要改善環境,你有什麼辦法呢?(植樹)

3、揭示課題:植樹造林(板書)

4、提問:

同學們知道每年的植樹節是哪一天嗎?(3月12日)

今天我們也來進行一次有趣的“植樹造林”活動,來表達自己保護環境的願望。

二、剪、撕樹形。

1、回顧舊知。

首先我們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樹幹能組合成林。(出示舊知課目)以前我們畫過各種姿態的樹,對樹幹和樹葉有所瞭解,還用掛曆紙撕過風景畫,剪貼過村莊。現在我們要用學過的撕、剪方法來剪出各種形狀的樹幹,撕出美麗的樹葉。

2、出示一張掛歷紙。提問:

誰來説一説,這張掛歷紙哪些地方適合剪樹幹,哪些地方適合撕樹葉?(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強調撕、剪樹幹、樹葉時要選擇適當的顏色。可兩個同學合作,一個剪樹幹,一個撕樹葉。 。

3、學生動手撕、剪,教師個別輔導。

三、組拼、粘貼成“樹林”。

1、拼擺樹木。

(1)出示“樹幹”、“樹葉”示範拼擺成一棵樹。

(2)提問:

還可以怎樣拼擺?(學生變換組拼方式)

(3)課件展示相同的“樹幹”、“樹葉”,不同的拼擺方式。

(4)學生上台用不同的樹幹、樹葉進行拼擺。(兩個同學上台拼擺)

(5)小結: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擺方式。

2、樹林的組拼。

(1)一棵棵的樹拼擺好了,我們就該把它“種”到荒山上,組拼成樹林了(出示組拼圖1)

提問:你對這幅樹林組拼圖有什麼意見呢?(沒有層次、疏密變化)

(2)(出示樹林組拼圖2)讓學生明白組拼樹林時要注意有遠近層次和疏密變化。

(3)組拼樹林需要大家集體合作。(出示學生組拼情景)提問:他們是怎樣分工合作的?我們在組拼時應該怎樣做?(學生回答)

(4)教師歸納小結,提出作業要求:同桌兩人合作將樹幹、樹葉拼擺成一棵樹,然後塗上膠,一起到“荒山”上來“種樹”。(出示集體作業紙)

(5)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評,教師對學生給予肯定。

第五篇:植樹造林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014年春學期第四周國旗下講話

朱強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羣眾參加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

植樹節的由來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日,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1979年2月23日,我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是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

植樹節的意義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隨着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植樹節寄語

如果要以一種獨特的形象代表地球的活力,有一種單純的生命象徵,那就是樹,進入樹的世界就像進入美與神祕的境地。

很少人會對松樹帶給我們的感受無動於衷,它們的聲音從山上直入我們的心靈,如果人們都能走入森林,偶爾傾聽樹的話語,所有森林維護保存的問題都會消失。

作為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生物,森林不只是各種樹木的組合,它們還維持着生命的複雜運作,樹吸取陽光的能量,將空氣、水及養分轉換成生命所需,森林滋養大氣層,簡言之,森林製造新鮮空氣。

森林最值得讚頌就是它的自我表達,不論是工具的把手,還是枯木椿,或是每一根活生生的枝杆,都紀錄風的吹襲,它總是敍述自己的故事,這就是為何木材對人有一種吸引力,不僅是質料本身,而是一種同源共存與瞭解的精神。

我們一直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豐富的資源看來實在浪費,但是當我們觀察大自然的運作,會知道任何一種資源不是無窮盡的,我們始終在等待,旁觀看着每一種資源消耗殆盡,期待下一次會更好。

2014年3月12日,農曆2月1日,星期二

今年我們學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進行植樹,目的也就是要美化校園,給廣大師生營造一個宜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希望大家要能夠珍惜這一成果,我們對每顆樹木都進行了分工負責,希望我們同學們能夠像保護生命一樣來保護好樹木和整個校園的綠化。為綠化美化香化校園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