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對物理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2W

八年級對物理的心得體會多篇

八年級對物理的心得體會篇1

電學綜合題歷來是國中物理的難點,在近幾年的會考題中屢屢出現,由於試題綜合性強,設置障礙多,如果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夠紮實,往往會感到很難。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採用的是“題海戰術”,無形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課業負擔。探索和改進電學綜合問題教學,是一項很有價值的工作。

在長期的國中教學實踐和體會中,本人逐步探索了幾點解決電學綜合問題的教學方法,對於學生突破電學綜合問題中的障礙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給出了“整體短路”的概念,“導線不經過用電器直接跟電源兩極連接的電路,叫短路。”而在電學綜合題中常常會出現局部短路的問題,如果導線不經過其他用電器而將某個用電器(或某部分電路)首尾相連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僅造成用電器不工作,並不損壞用電器,因此是允許的。因它富於變化成為電學問題中的一個難點。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可用實驗幫助學生突破此難點。

實驗原理如圖1,當開關s閉合前,兩燈均亮(較暗);閉合後,l1不亮,而l2仍發光(較亮)。

為了幫助國中生理解,可將l1比作是電流需通過的“一座高山”而開關s的短路通道則比作是“山裏的一條隧洞”。有了“隧洞”,電流只會“走隧洞”而不會去“爬山”。

二、識別串並聯電路

電路圖是電學的重要內容。許多電學題一開頭就有一句“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如果把電路圖辨認錯了,電路中的電流強度、電壓、電阻等物理量的計算也隨之而錯,造成“全軍覆沒”的局面,所以分析電路是解題的基礎。國中電學一般只要求串聯、並聯兩種基本的連接,不要求混聯電路。區分串、並聯電路是解電學綜合題的又一個需要突破的難點。

識別串、並聯有三種方法,⑴、電流法;⑵、等效電路法;⑶、去表法。

⑴、電流法:即從電源正極出發,順着電流的流向看電流的路徑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則所分的幾個分支之間為並聯,(分支前後有兩個節點)如果電流的路徑只有一條(無分支點),則各元件之間為串聯。此方法學生容易接受。

⑵、等效電路法:此方法實質上運用了“電位”的概念,在國中物理中,電壓的概念,是通過“水位差”的類比中引入的。那麼,可藉助於“高度差”進行類比,建立 “一樣高的電位”概念。可以通過類比手法,例如:如果某學校三層樓上有九年級⑴、九年級⑵、九年級⑶三個班級,二層樓上有八年級⑴、八年級⑵、八年級⑶三個班級,那麼九年級年級與八年級年級任意兩個班級之間的“高度差”是一樣的,都相差“一層樓”。因為九年級年級各班處於“一樣高”的三層樓上,而八年級年級各班級處於“一樣高”的二層樓上。在電路中,也有“一樣高電位”的概念。在電路中,無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沒有用電器都可以看成是同一個點,即電位“一樣高”。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各元件兩端的公共點畫出簡化的等效電路。

八年級對物理的心得體會篇2

多,所以不管其他老師做不做,只要是有條件做的實驗我都會經過精心準備把它搬到課堂上,用有趣或精彩的實驗現象鎖定學生的注意力,時間一長也就連帶所定了他們的興趣;二抓住學生的感情,我儘量課前提早進入教室和課後也不急着離開,為自己創造與學生接觸的機會,起初沒人理我,時間一長就有好多學生圍在我身邊和我聊天,我會在不經意間把已經找了許久的某個同學的優點拿出來表揚或投以讚許的目光。此後課堂上無論是曉之以理或恩威並施對維持紀律都頗有成效。課堂紀律有了保證只是學好知識的一方面,國中孩子學習自主性較差,非書面作業(如,記定義、公式等)很難完成,為了督促學生,我每講完一節新課第二天都要進行過關,然後及時批改,及時反饋,一學期下來學生對需要記憶的知識掌握的很好,遺忘率和錯誤率都較低。而且我所任班級的成績也在不斷的進步,這次期末八年級4班平均分達到了85分。

高中的教學紀律不成問題,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鑽研教材,研究教法上,而且還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在昌平區舉行的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但我知道這只是對我今後教學的鼓勵,並説明不了什麼,因為教學路上還有那麼多問題在等着我,耳邊響起最多的問題就是“老師,我上課都聽懂了可是為什麼一做題還是不會?”我總是找不出原因,但經過一年的教學和反思我覺得我找到了答案。

以前在我眼裏“高一”和“八年級”分別是初、高中的起始年級,我在高中三年的物理教學工作中從未想過看一眼國中的物理知識,想一下國中孩子的學習方法。但今年我擔任高一和八年級兩個年級的物理教學工作後,我對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才知道原來高一不是一個新的起點,要想順利的完成高中物理的教學既不能棄國中學生原有知識於不顧,也不應過高估計學生的知識基礎。

我原來總是抱怨高中學生太笨,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的沒有,就知道套公式。現在才知道這是他們國中學習物理的方法和認識上的沿襲。國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於學生接受;教材編寫形式主要是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讀讀想想、想想議議,小實驗、小製作、閲讀材料與知識小結,學生容易閲讀。因為國中是義務教育,從要求上看,國中要求學生大面積及格,教學難度基本控制在教學大綱範圍內,對物理問題的解決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正因為國中物理要求較低,所以利用“臨時抱佛腳”的方法也能取得較好成績。上了高中學生也會誤認為只要上課聽懂了,公式記住了,考試就不怕了,但高中教學內容比國中更深更廣更抽象,進度也較快,課堂上反覆練習時間少,而且高中必須適應大學聯考的要求,達到選拔人材的目的,很大程度上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等。但當學生認識到這些的時候,可能高中物理這列飛快的列車早已經離他們遠去了,所以今年我不是等學生自悟,而是時刻提醒他們,而且下一輪的高一緒論課我也要把初高中物理的`區別作為重點。

為了順利幫學生轉化思想,正確對待高中物理的學習,我認為開始教學時應放慢進度,給一段時間讓學生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使學生從中體會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如在對高一第一章力的教學時,對於按性質分類的第一個力?重力,不能因為國中已學過而輕描淡寫。而應從重力的產生、大小、方向、作用點等方面認真分析,為以後不同性質的力做示範,通過比較學習能較好地掌握彈力、磨擦力。注意糾正學生在國中學習物理知識時養成的思維定勢而產生的錯誤認識,例如國中學習速度時,速度等於路程跟時間的比值,結果不少學生誤認為“物體往返運動回到出發點的平均速度等於路程跟時間的比值,一定不會等於零”。

八年級對物理的心得體會篇3

隨着這幾年物理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我對教學改革的又有了新的認識。新課改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研究精神和自學能力為目標的,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為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地學習。所以,結合學校的特點和本人近幾年的教學體會,下面是我對國中物理教學研究的幾點認識。

一、中國小教育的過渡

學生從國小升入國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據大量調查統計結果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國小畢業生剛進中學時,非常不適應。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多數學生可以逐漸適應中學生活,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學生由於中國小銜接不好而導致學業不良,由此不能順利地完成初中期間的學習任務。所以我想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首先要了解過渡時期學生的特點,然後根據其特點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1、過渡時期的學生特點

剛上國中的學生,上進心、好奇心都很強,對國中學習生活有濃厚的新鮮感。但同時會有這樣的體會:教師每節課傳授的知識量太大,教師授課的方法也不同於先前的教師,似乎講得太快了,自己還沒有完全聽明白,教師已經轉向別的內容。因此,學生感到教材難度大,新內容多,學習速度快。而且孩子入學年齡提前,獨生子女增多,家長在孩子入學後既怕孩子跟不上課程,又怕孩子超荷負重,心理壓力大,因此在國小階段,家長採取陪讀等多種多樣的輔導方法。但孩子進入中學後,隨着各門功課知識的加深,部分家長已無力給孩子詳細講解,也不打算與孩子一起學下去,因此,通常只採取督促的方式。而這個年齡的孩子不像國小生那樣聽話,也不像高中生那樣懂事,正處在不太好管的階段,他們渴望獨立,最煩的就是家長過多的督促,因而得不到實質性的幫助。

2、針對學生特點採取的方法

首先我們應該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變化,幫助學生做好心理準備這一環。剛剛入學的國中生,都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而一旦發現中學的學習生活和自己想象的並不一致時,便會垂頭喪氣,就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因此,新生入學後我們要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適應環境和麪對挫折的心理學教育,並適當的給予他們幫助。

其次,正確認識從國小向中學過渡時期班級管理的重要性。班級管理是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關鍵環節。抓好過渡時期的班級管理能縮短新生的適應過程,使學生儘快適應中學的緊張而快節奏的學習和生活特點,這對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對於學校整體工作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

最後,我們要在教法和學法上完成國小向國中的過渡。國小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習慣,引導學生多思考,為學生中學的學習搭好階梯。中學教師在教法上應適當保留一些國小的教法,逐步減少機械記憶的含量,增大理解記憶的比重。教師在授課時,要努力把抽象的內容講得形象具體,並且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比、學、趕、幫、超活動,讓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通過學習競賽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不同層次、不同基礎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學習成績,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當然,學生從國小向中學過渡光靠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家庭、社會的配合。作為教師要多瞭解學生實際,分析過渡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給學生創造順利完成中國小學習過渡的條件,使學生儘快適應國中的學習生活,更好地完成國中階段的學習任務。

八年級對物理的心得體會篇4

科學探究是學生參與式的自主性學習活動,是國中物理教學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現就自己實驗探究教學談幾點體會。

1、創設情境,注重讓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導入學習新知識。

合理的安排、紀律的制定、教室的佈置到純正的普通話、優美的語言和各種教學情境的準備等,這一切無不影響着探究教學的氣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傳統教室的課桌布局,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形成開放性結構,便於學生們交流合作;整堂課不受約束,學生可自主學習、自由討論、舉手發言,無須起立等等。教學《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先播放各種各樣學生熟悉的聲音,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發出聲音,研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在這樣真實的活動情境中,學生們滿懷興趣地通過仔細的觀察、身體的觸摸,去感知發聲體的振動,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深刻領會物體發聲的原理。再者多采用對比教學,歸類教學,使學生即能夠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又能夠複習舊知識,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辨別事物間更加細微的差異的能力。增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實踐表明,新課程的實施中,創設情境,精彩導入是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學生,並快速地將師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從而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地、全身心地參與進科學探究中來。所以在新課的教學中,採用以舊導新,新舊對比,即可以幫助學生更系統,更全面地掌握基礎知識,又能夠節省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高和培養。

2、教師應循序漸進,開展探究教學。教會學生學習和總結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實驗教學之初,我們往往會遇到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教師若指導過度,則學生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師若指導不到位,學生的探究和學習活動又會雜亂無章,盲目無序,從而無法完成學習任務,兩者彷彿形成了一個“解不開”的“結”。如何處理教師指導和開放式教學之間的關係呢?如何在教學過程開放的同時儘量減少探究活動的盲目和無序呢?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展開“課題”研究,在一線不斷的教學嘗試中,集體攻關,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學方法上“循環探究,逐步深入”。先將新課內容劃分為幾個大問題,再將每一個大問題分為若干個環環相扣的小問題。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和探究教學形成一個先散後聚,不斷聚散交替的循環探究過程。同時將探究教學的相關內容延伸至課外。比如:對學生而言,可以提前佈置學生先預習新課,“簡閲課文”“查詢資料”“自制自帶實驗器具”等,將課堂上沒有探究完的內容帶至課外,課後佈置學生寫“探究報告”和“學習心得”等;對教師而言,課前認真備課,課中用心教學,積極應對隨機出現的課堂情況,課後撰寫教學實錄和教學反思,這一切不僅有利於學生探究學習任務的紮實完成,也有利於教師在新課程的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教學,發展自我。其次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動中應該要幹什麼事,明確自己的目的,教師也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給學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這些提示應區別於我們傳統實驗課中的“實驗步驟”。要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學生隨意玩耍實驗器材、手足無措等現象的發生。教學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條不紊地進行。再次,在教學理念上“淡化概念的嚴整性”。物理學科概念的嚴整性有時反而是學生探究學習的“障礙”,大多數學生會覺得非常困難,因此而產生為難情緒。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提出在教學中“淡化概念的嚴整性”,降低探究學習的難度。最後教學結束後“開展問卷調查”,及時地溝通師生間的需求,使進一步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和指向性。

3、幫助學生逐步提高思維能力。國中物理教材中並沒有專門的章節介紹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但又可以説整本教科書都在講述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教材在講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時,就是按物理學科解決問題的步驟在進行。即一般是先提出問題再通過實驗研究、觀察、分析、概括總結等步驟進行的。在教學中通過對知識的學習,指導學生體會學習物理的方法,體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發展過程,體會前人的思維成果,在學習繼承前人思維成果的同時,鍛鍊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4、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在總複習中,要時刻注意“信息反饋”。正如控制論創始人維納説:“有效行為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信息,看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通過反饋信息來了解已設計的教學內容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個階段複習教學中,除了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信息外,還特別重視每次測驗和考試的信息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價試卷,並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師做好統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複習計劃,對不足之處立即查漏補缺。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訂的教學目標更吻合,尤其要對後進生加強輔導、關心、鼓勵,及時表揚他們,哪怕是一點滴的進步,充分肯定他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大面積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5、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

國中物理雖然需要注意培養思維能力,但同時也要重視記憶,不要死記硬背絕對不是不要記,不要背,而是更加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根據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的規律,我對學生進行了如下的要求:每節課要認真聽講,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課後留出幾分鐘的時間進行記憶。上午的課,中午要重温一遍,下午的課傍晚要重温一遍,作業前要重温一遍。睡前再一遍,每週要對本週的知識進行一次回顧,再以後是一個月,三個月。這樣學到的知識基本上在大腦裏紮下了根,想忘記都很難。記憶時要注意找規律、找特點,要準確記住各種定義,定律的文字表達和各種物理量的單位,這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物理文字,語言的表達能力。物理計算公式與數學計算公式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公式的每一項都有物理意義和單位,在記憶物理表達式時,一定要記住各項的物理意義和單位。

八年級對物理的心得體會篇5

不知不覺,我已踏上講台差不多一個學期了。記得昨天的我還坐在座位上聽着老師講課,今天的我已站在了學生們的面前。就在我走進韓集中學的那一刻,我便下了決心,我要在這裏迅速成長,幹一番事業。在這不短也不長的一個學期裏,我運用讀書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聯繫自己工作的實際情況,多聽取其他老師們的經驗,邊學邊幹。由於自小,我的志願就是當一名人民教師,而今天,我終於可以實現夢想,所以我更加努力,盡我的能力幹好每一件事情。

在教學中的第一個環節是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由於離我八年級的時間已有8年了,且在這幾年間教材不斷有修改,因此,對於八年級物理的教材,不是十分熟悉,所以我堅持,在我講課前幾天必須把課備出來,在備課的過程中,多看參考書,多問老教師,汲取他們的精華。

備好課後,根據學生情況不斷修改。若課程允許,我儘量抽時間去聽有豐富經驗的楊善德、黎君俊老師的課,並向他請教該課要注意的地方,向他學習教法,從中獲益匪淺,這使我在往後的日子裏更注重聽課了。由於對學生情況知之甚少,因此在正式開學以前,我儘可能多些瞭解我所教的四個班的情況,包括熟悉學生的姓名,座位情況。向班主任瞭解整體和個體的基本情況,除學生的家庭,思想等情況外,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更要清楚。對於物理科來説,與數學的聯繫最大。記得在開學後不久,由於缺乏經驗,當講到一題需要運用到數學知識的計算題時,才發現學生對數學運算不大熟悉,這樣子就打亂了我的教學計劃。在這次教訓後,我總結經驗,凡是教學中牽涉到一定的數學知識,我都會先問及數學老師和一些中等層次的學生的掌握情況。例如:學習“電流”那節書,需要用到電流單位的互化,而單位互化是一個較為重點的內容,但經瞭解,學生對這一內容掌握不夠。根據這個情況,我就在展開新內容之前,向同學們介紹了冪函數的轉換方法。專業就為接着下來的新課掃清了障礙。正所謂教無定法,我利用空堂的時間,除了聽物理科的課外,還經常去請教其他科目的老師,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從他們那裏學習不同的教學方法及在課堂上如何管理學生的辦法。

接下來就是上課,對於學生,上課是最重要的。這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怎樣利用好課堂的40分鐘呢?我是在教師的“填鴨式”下成長的,對於學習還有些經驗,而教學就沒有什麼經驗了。為了能儘快適應和成長,除了多聽課外,還堅持在每節課後進行總結,小結每節課的教學情況,哪些地方做得較好,哪些地方比較欠缺,需要以後注意。在教學初期,上課時覺得師生互動較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鑑於這個情況,我利用課後時間,找課外書,找有關物理小趣味的內容閲讀,並且在講課時不斷調整自己的講課技巧,儘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歡愉的氣氛中學習。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我儘可能減少作業量,把大多的練習放在課堂上,一來可以在課堂上及時鞏固知識,二來可以從學生的練習中及時得到反饋並補救。這也可避免少部分學生抄作業的情況。對於交上來的作業我都會爭取在該班上下一節物理課前批改完畢,發下去。在批改過程,不是單單寫上日期、分數,還會把學生錯的地方圈起來,對於問題較多的地方及時給與評講。對於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這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大多基礎不好,所以必須有耐心,細心地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讓他樹立信心,培養他學習物理的興趣。由於物理這科是這個學期才開設的,且不需要太多的基礎,只要上好課,做好作業,是可以有較大的進步的。

在八年級上學期,光學佔了一定的比例,其中介紹到了潛望鏡。根據要注重培養學生能力的精神,讓幾個班嘗試着製作了潛望鏡。在講課的過程中,我講潛望鏡的原理,同時把一些製作優秀的作品展示給學生看,激發學生學習和製作的興趣,也為他們的製作提供一個示範。

其中有一個潛望鏡被製成可以伸縮的,而且設計了一個小小的機關,使兩個管不會因為伸縮而鬆脱。學生們在這次製作中得到思維和實踐的鍛鍊。

有人説,教育是一份良心的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工作,我深深地領會到這一點。只有把心思放在學生身上,處處為學生着想,才能做好本職工作。在今後的日子裏,我還有很多要做,例如:繼續提高課堂的氣氛,課後多瞭解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