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走好長征路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94K

走好長征路心得體會多篇

走好長征路心得體會篇1

長征,一首壯麗的詩篇講述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讓我永遠銘記在心。紅軍戰勝艱難困苦、永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集體主義、艱苦奮鬥的精神。激勵我去戰鬥!長征精神激勵我向前衝,向前進!走長征路!長征精神永駐我心。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進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書寫了中華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詩。紅軍長征途經四川,智取遵義城,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翻越夾金山。為紀念紅軍長征_週年,我們將追尋紅軍長征的足跡,以今天的視角,回顧紅軍的英雄業績,解密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解析長征帶來的深刻影響,展現長征的風采。“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橋橫鐵索寒”,今天我終於誦懂了這座被譽為“通往共和國之路”的名橋。我們要謳歌中國紅軍不屈不撓、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緬懷和發揚前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因為長征精神於全人類都是一筆永恆的精神財富。所以,長征精神是無國界的。長征精神的精髓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和不懈追求。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面對無數的艱難險阻,紅軍戰士毫不畏懼、英勇戰鬥,靠的就是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這是他們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就不會滅;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勝利就在不遠處。

弘揚長征精神不是口號,更不是空話,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自古以來都是“行勝於言”。

弘揚長征精神,立志報效祖國,是我們青少年一代唯一的奮鬥目標,立志報效祖國,是歷史賦予我們青少年一代的最強使命。讓我們團結起來,用實際行動,去報效祖國吧!

長征精神對於整個人類的生存、奮鬥和進取的價值都是非凡的,它以無可比擬的信念堅定、艱苦卓絕、不屈不撓而獲得一種具有全人類意義的永恆性,矗立起一座穿越時空的精神豐碑。

生活中我們要向紅軍戰士那樣遇到困難奮勇攀登,滑倒了爬起來,再前進,困難最終會征服的。既不要因基礎差而憂慮,自暴自棄;也不要因壓力大競爭激烈而背思想包袱。要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潛能,戰勝自己的惰性,以飽滿的熱情、積極自信的姿態走進學習,一定能磨練出良好的意志,取得優異的成績,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回顧歷史,激勵我努力進取、勇於拼搏。加深對長征精神的理解,激發我的愛國主義情操。學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大家如能踐行長征精神,從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改正自身的不良行為習慣做起,堅持不懈,最終化外在的行為規範為內在的素質,那麼,就一定能夠有所成功,成為學習的佼佼者,成為我校的星級文明衞士,成為大家心中的楷模,成為時代領跑者。

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在進取中學習,在思考中昇華。紅軍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辛而鬥志更強,我們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繼承優良傳統,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優秀人才。

我們要把長征精神當作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精神動力、一種行動指南、一種人生追求。

走好長征路心得體會篇2

在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按照中央統一安排,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19日下午來到黑龍江省東北抗日聯軍歷史文化研究會,看望慰問東北抗聯老戰士、老紅軍、黑龍江省政協原副主席李敏,為她送上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章”,把黨和政府的温暖與關懷送到老紅軍手上。

受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委託,王憲魁代表省委將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章頒發給李敏並幫老人佩戴好,隨行有關同志送上慰問金,感謝李敏同志為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

看望慰問中,王憲魁認真參觀由李敏同志等蒐集整理的東北抗日聯軍歷史文化研究會珍貴文物史料,重温東北抗聯的英雄壯舉和動人事蹟。一張張圖片,一件件文物,彷彿把人們帶到了浴血奮戰、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動情之處,92歲高齡的李敏放聲歌唱:“江水映斜暉,黑山雲霧裏……英雄去不回,天涯芳草系,忠魂旌旗偉”。激昂豪邁的旋律,聽得人熱血沸騰。王憲魁説,研究會展陳的寶貴資料和李敏同志保持的革命熱情,讓人們看到了當年抗聯將士堅定的理想信念,體現了中華民族英勇無畏、堅強不屈的愛國精神。老紅軍、老同志為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前赴後繼,頑強奮鬥、艱苦創業,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對先輩的歷史功績永遠不能忘記,他們傳承下來的精神財富永遠不能丟掉。

王憲魁在看望中強調,我們要永遠銘記老紅軍、老同志的豐功偉績,進一步學習在他們身上體現出的崇高精神,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奮力開創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新局面。全省軍地各級各部門要深入貫徹中央關於老幹部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國家領導人關於做好新形勢下老幹部工作的指示精神,一如既往地關心好、照顧好老紅軍、老幹部,讓他們安享幸福晚年。

省委、組織部長楊汭陪同看望慰問並隨後看望慰問了老紅軍、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霍方俠,向他頒發“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章”,送上了慰問金。

楊汭向霍方俠表示誠摯問候和崇高敬意,親切詢問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和日常生活情況。他説,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紅軍時期的老同志非常關心,委託省委向黑龍江省老紅軍頒發“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章”。老紅軍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國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勛,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今天的好日子都是他們用信仰和信念鑄就的、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以革命前輩為榜樣,學習他們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敢於勝利的革命風範,為推進龍江全面振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李敏和霍方俠感謝組織上的重視、關心和支持。他們表示,獎章和榮譽屬於每一位戰友,一定大力弘揚長征精神、東北抗聯精神,讓寶貴的精神財富代代相傳,祝願偉大祖國更加富強,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省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看望慰問。

走好長征路心得體會篇3

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偉大的長征精神。

弘揚長征精神,就要繼續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不動搖

説:“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因為,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無論什麼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人都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長征的過程,也是以實際行動為共產主義理想奮鬥的過程。今天,我們要走的新長征路,也是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的過程,因此,我們要繼續弘揚長征精神,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不動搖,不忘初心,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弘揚長征精神,就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不動搖

説:“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因為,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和靈魂。長征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遇到了很多艱難困苦的局面,但中國共產黨人最終都能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指導實踐,克服困難,戰勝挫折。而且,並沒有照搬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條條和本本,而是活學活用,在實踐中不斷與中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為指導中國革命的理論源泉,最終把革命事業引向了勝利。那麼,在今天新的長征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也非常重視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發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現在,中國經濟強大,國力雄厚,正從世界大國向世界強國邁進。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發展、繁榮、強盛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國情,中國共產黨人也必將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維度,不斷與中國現實相結合,也必將不斷地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蹟!

弘揚長征精神,就要繼續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始終把人民羣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與人民羣眾形成了緊密的魚水關係,並把它作為一項政治制度貫徹執行了下來。在長征過程中,自然環境惡劣,信息不暢,並且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中國共產黨人最終能夠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與人民羣眾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試想如果當時脱離了羣眾,是不可能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的。因此,黨始終在這個問題上有着清醒的認識,每當發現有脱離人民羣眾的現象發生時,都能及時修正,始終保持着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xx大以來,針對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fu 敗問題,黨中央一手高舉懲腐利劍,一手紮緊制度建設的籠子,使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好轉;為促進經濟發展,讓人民羣眾不斷過上好日子,推行了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提高了低保收入標準,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審批事項;為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下大力治理霧霾,使空氣質量不斷改善,人民羣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實踐證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有把人民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黨才能永遠贏得人民羣眾的信賴,才能使我們的事業擁有不盡的力量源泉。

弘揚長征精神,就要繼續堅持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動搖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並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加強黨的建設,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使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不斷增強。

80年前,黨領導下的長征取得了偉大勝利。今天,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新長征,更要把從嚴治黨放到一個重要位置上。當前,“四大考驗、四種危機”依然存在,“趕考”仍在繼續,全面從嚴治黨依然十分重要。當然,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一個擁有95年建黨史、67年執政史、不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中國共產黨,有能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有能力帶領全國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化解各種危局,不斷前進,講好一個又一個的中國故事!

弘揚長征精神,就要繼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進程中得出的真理性認識。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道路非常不易。既然找到了,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任何徬徨猶豫都是要不得的,只能白白浪費發展機遇,當然,在前進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其難度、其阻力,不會比80年前的長征少,但只要我們弘揚長征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將克服一切困難,帶領全國人民走好這條新的長征路。

走好長征路心得體會篇4

長征精神是一種革命必勝的精神,使英勇的紅軍打敗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己的強敵,戰勝了人間罕見的艱險,取得了偉大勝利。

今年恰逢長征勝利80週年,黨校進行長征精神的學習,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1933年9月,由於黨內“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使紅軍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1934年夏季,中央蘇區由原來的縱橫千里,縮小到300餘里,敵人重兵壓境,形勢日趨危急,紅軍被迫戰略大轉移,至此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在毛澤東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英勇的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擊退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輾轉10餘省,長驅25000裏,終於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在沒有學習長征精神前,我腦海中曾有這樣的疑問:當年長征,物質極其匱乏,甚至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紅軍戰士靠什麼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實現了最後的勝利?通過這次黨樣學習,我找到了答案:他們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軍的堅強團結和人民羣眾的大力支持,靠的是紅軍戰士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革命精神。正是這種革命必勝的精神,使英勇的紅軍打敗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己的強敵,戰勝了人間罕見的艱險,取得了偉大勝利。

有了答案,心兒自然變得愈加敞亮,學習的勁頭也高了不少。

長征以敵人失敗和我軍勝利而告結束。紅軍將士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長征精神成為我黨我軍的寶貴財富。當前,我軍的任務是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這又是一次新的偉大長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有無數的“雪山”、“草地”要過,作為在“長征精神”哺育下成長起來的革命軍人,我們要像歌中唱的那樣“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切實保持和發揚老紅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新長征的道路上書寫新的奇蹟、奪取新的勝利。

長征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世所罕見的。但是,千難萬險壓不倒紅軍將士。沒有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長征的勝利是不可想象的。偉大的長征給黨和人民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同人民羣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當前,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這是新的偉大長征。我們黨已經形成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定了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制定了發展戰略和宏偉藍圖。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徹底改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貧窮落後的面貌是異常艱鉅複雜的任務。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風險,需要我們不斷地發揚長征精神,發揚黨的艱苦奮鬥的傳統,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走好長征路心得體會篇5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中的詞句,描述了長征的艱難,抒發了決心衝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引導中國革命走向新勝利的豪情壯志。

80年前,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它是紅軍意志、勇氣和力量的偉大史詩,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空前奇蹟。長征是舉世無雙的,正如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裏所言:這是一場激動人心的遠征,它過去是激動人心的,現在它仍然會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和激情。

它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不管你對長征的描述是悲壯的還是偉大的、是艱險的還是苦難的,也不管你從理論上對長征理解得多麼深刻、對長征路線有多麼的熟悉,如果你沒有實地走一走,親身去感受、去體驗,那你的理解總是不全面的,你的認識總是膚淺的,你永遠感受不到紅軍長征的艱險與苦難。

其間我也先後赴陝、渝、黔、贛等地區參觀學習,走了部分長征路,實地感受了紅軍長征所經歷的艱難困苦。透過長征路線上的遺址、標牌、陵墓、紀念館,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留下的長征印痕。蒼莽險峻的婁山關、波濤洶湧的大渡河、瑟瑟蕭寒的瀘定橋、荒無人煙的沼澤地、白雪皚皚的大雪山……

每個難關,都是一座豐碑,銘刻着紅軍先輩們金戈鐵馬、氣壯山河的光輝業績。

在這些紅色“豐碑”中,更有令我留連忘返的赤水河。四渡赤水,是毛澤東駕馭戰爭、指揮作戰的神來之筆,他滿腹韜略,沉着鎮靜,指揮紅軍時而北渡,時而南涉,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重重包圍之中,穿插迂迴,猶入無人之境。令軍事專家歎為觀止的四渡赤水之戰就神奇地發生在這裏。

當我來到元厚、土城、太平渡、二郎灘和茅台等渡口,站在岸邊,仰望羣山,我彷彿聽見了馬達聲、馬蹄聲、腳步聲、吼叫聲和隆隆的炮聲在山谷迴盪;俯視河面,又彷彿看到了波濤洶湧的江水衝擊着紅軍的竹筏、木船、浮橋,凜冽的寒風吹打着濕透衣衫的紅軍戰士。我彷彿看見紅軍先烈殷切的目光,那目光裏充滿着期待和勉勵,彷彿在告訴我們:打江山難,守江山難,建設江山更難。

戰爭年代的長征永遠地完結了,但建設現代化軍隊和建設偉大祖國的新的長征已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高科技條件下,面對着“信息化”、“太空戰”、“數字鏈”、“一體化”等深奧而又陌生的名詞,我深深地感悟到: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要走好新長征之路,打贏未來戰爭,必須像先輩們一樣付出更多的艱苦和努力。我們要很好地學習革命先輩不屈不撓的長征精神,在新長征路上記載下我們創業的足跡。

走好長征路心得體會篇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為社會、為家庭奉獻了青春和汗水,當他們垂垂老矣之時能安享晚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在脱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自治區把農村幸福大院建設作為脱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內容,着力解決農村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困難老年人吃穿住用問題,不使一人老無所依,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根據自治區前期的規劃,新疆207個農村幸福大院將於6月30日前建成,此次全覆蓋培訓又為幸福大院奠定了人才基礎。放眼當前的廣袤鄉村,從幼兒園到幸福大院,脱貧攻堅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從呱呱墜地到耄耋老年,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路上一環都不能缺,“兩不愁三保障”的實現已經細化到每個人、人生的每個階段,越是到了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的關鍵階段,越要下繡花功夫,夯實高質量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每一步。

高質量打贏脱貧攻堅戰絕不是隨意拔高標準,而是在現有標準下狠抓工作落細落實,穩紮穩打贏得最終勝利。細讀相關報道不難發現,全區兩百多個農村幸福大院的建設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切實滿足農村困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同時也注重提升農村幸福大院管理服務的規範化、專業化、制度化水平,在規範有序的基礎上體現人文關懷,務求把幸福大院建成農村困難老人滿意的養老棲居之所,這種設身處地為困難老人考量,情理兼顧抓細節的工作作風正是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所需要的。

“貧困堡壘”的問題往往是一環扣一環,脱貧攻堅工作就得一步接一步抽絲剝繭解難題。關於農村幸福大院的重點服務保障對象,“生活自理有困難的留守獨居空巢老年人”“子女外出務工、身邊無人照料的農村經濟困難老年人”這兩項表述引起了筆者關注,“留守”“外出務工”這一組相對應的詞語也反映了一個現實矛盾。筆者在南疆結親入户走訪時曾遇到過一個小夥子,雖然很想外出務工,但是擔心母親一人在家無人照顧,在村幹部來動員登記時還是拒絕了,這個選擇反映了不少年輕人的無奈。而農村幸福大院的落實,必將為更多為人子女者消除後顧之憂,讓他們在脱貧攻堅奔小康的路上能夠放心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每個人都享有追求幸福的熱望,而高質量如期打贏脱貧攻堅戰正為每個人築牢幸福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