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抗美援朝勝利71週年紀念日心得感悟2021【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9W

抗美援朝勝利71週年紀念日心得感悟2021【精品多篇】

抗美援朝戰爭71週年徵文 篇一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對新中國脱胎於舊中國所起的在巨大裂變後的強大穩固作用,它對中華民族走向全面復興的自強之路,它對萎靡已久頹敗已久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強烈提振,都將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所銘記所感念。

發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的偉大抗美援朝戰爭幾乎與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同齡,轉眼間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風雨歷程了。關於這場幾乎決定着新生人民共和國未來前途與命運的偉大戰爭,説是論非的爭議至今尤未停止。

尤其改開以來,眾多針對人民共和國誕生前後中共歷史的非議詆譭及肆意歪曲辱罵言論與著述,連篇累牘,大行其道,甚囂塵上,其勢頭在一定程度上幾乎蓋壓乃至推翻了建國以來曾以黨和國家名義早已做出的定論。直把我們的國家及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把這個國家及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的創立者及無數英烈,把這個國家奉行的社會制度以及它在中國乃至人類歷史上曾經做出過的諸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大歷史性貢獻,都辱罵詆譭歪曲得一無是處,面目全非。更有甚者,不少被開國領袖在世時就屢屢擔憂過的在自己那代人去世以後有可能出現的種。種蜕變現象不僅出現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嚴重的出現了。不少希望完全改變新中國社會制度本質的西化急先鋒們,乾脆直接或間接的聲言當下的中國不如立馬徹底拋棄現行的社會主義制度,取消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權,直截了當地把中國納入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治體系之中。

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曾痛打了美國人的抗美援朝戰爭便首當其衝地被那些親美傍美或者乾脆就是美奴美賊的不少所謂民主鬥士們棒殺得無功盡過。一些人因此污衊人民領袖毛澤東是好戰分子,一生只慣於並善於搞武力鬥爭。他們的根據何來?最早就是他們篡改了領袖年輕時曾經表述過的一段話,把其中“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中的“奮”字一概抹掉,留下後來他們用以證明人民領袖好鬥的那些完全變味了的“鬥”字性話語。

污衊抗美援朝戰爭者中,有敵對分子,也有思想糊塗者。他們的理由也是不一而足的:有的説那是中國多管閒事,人家美國人打的是北朝鮮,沒有直接來打中國,我們出兵朝鮮完全是多此一舉;有的説新中國剛建立,百廢待興,自己的事兒千頭萬緒亟待解決,卻丟下不管去管別人的事兒,純屬輕重不分;有的説,美國綜合實力世界第一,你中國一窮二白,無論從哪一方面都不具備與之對抗的條件,雖然後來僥倖取勝,也完全屬於自不量力行為;有的説,美國無論當時還是現在,都是世界最先進文明的代表,新中國實行親近蘇聯的一邊倒政策本身就是失誤。不僅如此,還受蘇聯慫恿主動與美國對抗,失去了與美聯合強大自身的歷史機遇;有的説,由於出兵朝鮮,錯失瞭解放台灣的機會,致使今天台灣仍孤懸海外,時刻都有獨立的危險。

種。種説辭,花樣百出,不一而足。咋一看,他們似乎説的確實不無道理,可仔細分析一下,這些認識讓人在嗟歎憤慨之餘,又難免為他們感到莫大的惋惜甚至可憐可悲。

不立高峯者,難以看到天地之遼闊;寄身井底者,怎能知宇宙之浩瀚。你的舞台有多大,你就能施展出多大多美的舞姿;你的智慧有多大,你才能參透出多少人世的奧祕。自古以來,以腐儒之見誤國誤民者大有人在,以非分之念詛咒正義行為者也不乏其人;而能堅守正義,智慧超越萬人之上,準確把握現實與未來者卻鳳毛麟角。可悲的是,不少人明明自己是井底之蛙卻了無所感,反覺自己目之所及的巴掌大藍天就是宇宙世界;明明自己是淺薄陰鷙之人,卻妄自尊大,倒行逆施,把只知吃喝拉撒的凡俗見解和拉歷史倒車的醜行看作是能勘破人生奧祕的煌煌高論和主宰歷史的光明之舉。

出兵朝鮮,直接對決美國,作為新中國締造者的毛澤東及當時的中共高層領導人考慮得比當時以至以後所有人都要多得多,都要詳盡完備得多。出兵朝鮮,孰優孰劣,可行不可行,有必要沒必要,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不知為此耗費了多少心思。毛澤東那樣一個一心要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完全復興的歷史巨人,他的非凡智慧能力威望在他同時代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中無以倫比,即便放在全世界所有一流政治家中也罕有匹敵者。他歷盡艱辛和他的戰友們一手締造的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不要説國外之事無暇顧及,單是國內的諸多麻頭事情就牽扯着他太多的身心。那時候,大西南尚未解放,已經解放了的廣大地區政權建立未穩且匪患十分嚴重,全面的土地改革運動剛剛開始艱難實行,經濟建設的宏偉藍圖正在規劃並要艱難地付諸實施,與蘇聯建立的友好互助關係以及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各種援助還需要付出努力逐一去落實,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的全方位封鎖圍堵,新政權建立之後的鞏固工作尚需下大力氣,領導幹部思想認識及覺悟的轉變、適應、鞏固與提高工作還需要進一步付諸心血。立國之初的各種問題千頭萬緒,無一不是亟待解決。出兵朝鮮與美國對陣,但凡當時有一點可以化解的可能,不要説才智過人的毛澤東會盡力為之,就是凡凡如我輩思慮淺陋之人,也會避開這塊誰都知道的難啃骨頭,先做好自己急需要做的事情,然後再去顧及域外的人和事。

領袖人物的不可替代作用以及每遇事後很快表現出的臨機決斷能力往往是常人難以預料更難以企及的。毛澤東的目光從來就不會停留於偏狹一域或短暫一時,他總是站在歷史與時代的制高點上,縱覽四方風雲,透視過去未來,心中激盪着的既有對身邊泛起着的瑣屑細事的密切關注與快速處置,更有對五湖四海之中滾動着的風雲波濤在宏觀大局上的準確判斷與精準把握。

據身邊工作人員回憶,在是否出兵朝鮮的日子裏,毛澤東廢寢忘食,日理萬機。他每天除了長時間獨自思考之外,就是頻繁與黨內高層及民主人士的頻繁接觸,既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又進行耐心細緻的説服工作,還不時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最大限度地統一認識,最大可能地達成共識。一旦出兵朝鮮的決策一定,毛澤東這才如釋重負,立刻收攏一個階段以來高密度的勞累與疲倦,倒頭便睡,酣然入夢。

毛澤東在新中國立國未穩之時何以要出兵朝鮮?幾十年來有關出兵動因的種。種探析著述文章可謂汗牛充棟。筆者兩年前曾寫了一篇關於抗美援朝戰爭意義探析的文章,這裏不揣淺薄,再次就出兵的原因談一談一管之見,以此表達對這場偉大戰爭的紀念之意。

一是出兵朝鮮是新中國與中國共產黨義不容辭的國際義務。朝鮮與中國山水相連脣齒相依。近百年來,朝鮮民族和中華民族一樣備受西方列強尤其是東方近鄰日本軍國主義的長期踐踏蹂躪與瘋狂掠奪。抗日戰爭時期,許多朝鮮愛國志士曾活躍在我國東北的林海雪原裏,與中國人民一道抗擊日本軍國主義。朝鮮人民的偉大領袖金日成就是其中出色的一員。二戰結束後,信仰共產主義的金日成在朝鮮北部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和新中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鄰居、兄弟、戰友加同志。朝鮮遭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聯手侵略,其勢難敵,作為同志加兄弟的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出於相同的政治理想與社會制度,理當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與幫助。

以毛澤東絕對超一流的戰略眼光與闊大胸襟氣度,從來都不可能也不會只在自己的利益圈子裏做小文章。在朝鮮勢處危境向中國政府尋求援助之時,他幾乎沒有經過過多考慮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毅然決然決定出兵朝鮮。這既是他作為世界無產階級領袖所具有的國際主義精神的本能體現,也是他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新生的主要領導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二是從地緣政治角度,出兵朝鮮不僅必要,更是必需的。脣亡齒寒的道理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朝鮮是我們親密鄰邦,朝鮮一旦兵敗落於美帝之手,那新中國就會首腹直接對敵。敗退台灣的蔣介石政權,全面依靠美國,時刻都在做着一旦國際局勢有變伺機反攻大陸的迷夢。台灣處於新中國東南海岸線的腹部位置,而東北在中國地圖上類似雄雞的雞首部位。一旦美國吞併朝鮮,新中國便會在兩個要害地位與美國直接對峙,這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講,對我們都是極為不利的。毛澤東毅然決定出兵朝鮮,這樣的事情也必在他的考慮範疇。

三是為了確保新中國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戰略地位舉足輕重的東北必須要打造成絕對的平安和平之地,佔新中國重工業大半壁河山的東北無論如何也不能置於美國人森嚴的壁壘之下,時刻遭受它的干擾與威脅。美國從抗戰時期就一直扶植蔣介石政權,直到抗戰結束,蔣介石撕毀國共和平協議全面發動內戰開始,它的所謂政府及軍隊幾乎全部是美式裝備,美國人全力支持他打內戰徹底消滅共產黨。可惜的是,老蔣及其統治下的政府與軍隊皆是扶不起的阿斗,僅僅三年時間就被實力裝備遠遜於他的人民解放軍打敗。這結局不僅令美國人對蔣介石失望至極,也使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恨之入骨。一旦蔣介石政權困守在台灣孤島上苟延殘喘,美國第七艦隊就橫行在台灣海峽之間,給予蔣介石以最大的安慰與輔助,試圖把台灣打造成它對抗新中國的橋頭堡和不沉航母。因此,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蔣殘餘政權的存在,時刻威脅着大陸上新生的人民政權。剛到台灣的蔣介石殘餘勢力,在美國的慫恿支持下,利用它實力尚存的優勢制空制海權,頻繁騷然東南沿海人民的正常生活與建設。不斷對沿海一帶的城市工廠及大量民用設施實施轟炸,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美國人悍然出兵朝鮮的真實目的,實在是項莊舞劍,路人皆知之事,它意在中國。毛澤東敏鋭地看到了這一點,因此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間,中國出兵的目的簡單直白,那就是“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只要朝鮮人民政權屹立不倒,中國的東北就安然無恙;一旦朝鮮落入美帝及其代理人之手,中國的東北就甭想有安生日子。從永久的戰略角度看,保住朝鮮就等於保住了中國東北,也就保住了新中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重工業,其戰略意義與現實意義實在難以估量。

四是美國人不僅把戰火燃燒在朝鮮的土地上,還把戰火挑釁性地燃燒在中國的土地上。志願軍進駐朝鮮之前,美軍飛機就不時越過鴨綠江,對我丹東地區進行轟炸,炸死炸傷我邊防地區軍民多人,毀壞我民眾房舍財產無數。既然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之時就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那面對美國的公然挑釁行為,就不能置之不理。出兵朝鮮,也是新生人民共和國兑現立國誓言的最直接行動。的確,出兵朝鮮,不僅出乎許多國人的預料,也大大出乎國際社會的預料。其產生的地震波足可以令當時世界上最自以為是的政治家預言家們感到震驚與慚愧。誰都知道,當美國人大舉進攻朝鮮之時,新中國總理周恩來和人民軍隊代總參謀長聶榮臻曾連續不斷髮出聲明,警告美國人美絕不能越過三八線,否則新中國決不能坐視不理。可美國人才不信也不理你的説法呢。在他們的意識裏頑固地認為,給你新中國一百個膽你也不敢對抗美國。不僅如此,美國侵朝戰爭開始階段,它不僅把新中國的一再警告當做耳旁風,還反過來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之口警告中國説,美國的忍耐是有限度的。這話語明顯帶着十足的霸道和蔑視之氣。因為美國國內也不止一次就中國是否出兵朝鮮問題做過反覆推理論證,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新中國沒有任何資格與能力更沒有任何膽量出兵朝鮮,與它這個世界絕對老大直面抗衡。於是就在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狂妄叫囂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的時候,新中國就是出他們意料地出兵了。不僅出兵了,而且一旦出手,雖然裝備條件極端落後,但很快就把美國操縱的所謂聯合國軍趕過了三八線。新中國的果敢作為與非凡氣勢,不僅讓美國人很快回過神來對新中國刮目相看,更令全世界許多根本就看不起新中國的美國的西方盟友們對毛澤東及其領導下的新中國也投來異樣驚歎的目光。這不由得使人想到十幾年後的越 戰,當美國軍隊即將越過北緯十七度線時,中國總理周恩來立刻發出聲明,如果美國軍機膽敢跨越北緯十七度這條紅線,中國軍隊就會赴越參戰。領教過新中國言行一致作風的美軍再沒了當年的傲慢與懈怠,在新中國發出聲明之後迅速警告自己的飛行員絕對不可跨越中共規定的雷池半步。據説,他們還在自己的飛機上配置了一旦接近北緯十七度線的自動報警器。一個日本政治戰略家曾在朝鮮戰爭結束後對一名中國戰略學者説,你們的毛澤東偉人當年説中國人民從自站立起來了的時候,我們都認為那不過是一句自我安慰鼓勁的大話,而你們一旦出兵朝鮮並且把美國人趕過三八線,迫使它不得不坐下來進行停戰談判的時候,我們才感到你們是真的站立起來了。由此可見,抗美援朝所產生的政治影響不僅對剛剛獲取政權的中國共產黨是無比巨大的,就是對新中國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影響都是無比巨大與深遠的。

五是毛澤東以穿透歷史與未來的戰略眼光,敏鋭洞察到美國人自新中國一建立就立下了不死的亡我之心,絞殺新中國必是它規劃的長期戰略。面對這樣的局面,一味躲避退讓甚至被動防禦,只能使其更加肆無忌憚地加快絞殺步伐。對於長期以來與任何敵人進行較量,其鬥爭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程度的毛澤東來説,豈能聽之任之坐以待斃?他深知,與其將自己陷於戰略上的被動態勢,不如挺起腰身直面迎擊,以戰鬥的姿態與之較量,以換取戰略上的主動和新生共和國的長治久安。後來的歷史已經證明了毛澤東決策的無比英明與偉大,入侵朝鮮僅僅是美國絞殺新中國的開始,時至今日,它的這一戰略意圖也沒有絲毫改變。後來的歷史證明,在朝鮮吃了敗仗的美國並沒有停止它圍剿新中國的步伐。

上世紀七十年代,它又把戰爭觸角轉移到中國南部緊鄰的印度支那諸國,尤其是疆域長線型瀕臨南海的越南。面對美國的侵略行為,毛澤東同樣旗幟鮮明地向全世界表明了新中國堅決反對美國霸權主義的強硬態度與堅定立場,義正詞嚴地譴責美國人的侵略暴行,義無反顧地支持印度支那各國人民的反美戰爭。雖然中國在越 戰期間沒有公開派兵參戰,但卻公開發表聲明稱中國是越南人民反美鬥爭可靠的戰略後方。中國連續派出大批具有長期作戰經驗的軍事顧問和一定數量的軍隊祕密進入越南,實地指導並參與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那時的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勒緊腰帶,克服重重困難,不惜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鬥爭,並在中越邊境開闢專門軍事訓練基地,為越南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作戰人才,還源源不斷向他們資助了大量的軍事裝備及軍需物資。可以説,沒有中國人民堅定無私的大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戰爭是難以獲取最後勝利的。當然,作為國際共運領袖和新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毛澤東對印度支那國家人民的支持,不僅是出於他一貫堅持的國際道義和責任義務,內中更包含着他為新中國構築長期穩固的和平建設環境的長遠戰略考量。不可一世的美國人,自立國以來發動或直接參與的諸多戰爭中,只有在與中國的兩次直接與間接較量中陷入難以自拔之地,甚至乾脆説就是以失敗而告終。慘痛的教訓促使它自越 戰以後徹底改變了武力圍堵新中國瓦解新中國的戰略圖謀,繼而改為後來長期採用的和平演變策略。此戰略在前蘇聯取得全面勝利,在改開後的中國似乎也大見成效。如今經美國扶植後滲透在中國國家內部的無數內奸內賊有誰能甄別得清辨別得明呢?如此局面對我們這個在毛澤東時代就已經具有回擊此類演變招數經驗的社會主義大國來説,不能不説是一件很可悲可痛也很可怕的事情。説起對美國這個帝國主義國家本質的真正認識與完美鬥爭策略,至今為止的世界上實在難以找出第二個可與毛澤東相提並論者。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 爭已經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駐史冊,不管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還會多少圍繞着它偉大意義發出的鴉鳴蟬噪,也不管它在民族之舟奔入東海的險峻高峯間還會有多少圍繞它偉大意義動輒以猿猴啼哭般的哀鳴聒耳,它對中華民族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發揮的不可替代作用,它對新中國脱胎於舊中國所起的在巨大裂變後的強大穩固作用,它對中華民族走向全面復興的自強之路,它對萎靡已久頹敗已久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強烈提振,都將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所銘記所感念。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萬歲!

偉大的中華民族全面復興萬歲!

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1週年心得體會 篇二

71年前,解放戰爭剛剛結束,在硝煙消散不久的中國大地上,一支中國人民志願軍橫跨鴨綠江,向着朝鮮方向進發。毛主席的宣言彷彿還響在士兵們的耳畔:“時間要打多久,我想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後是由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將來的什麼總統,由他們去決定。就是説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1950年11月,刺骨的寒風已經在長津湖肆虐,但突然提前的軍令依舊被徹底執行。還穿着夏季單薄衣物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六連抵達戰場,他們接到了堅守死鷹嶺的任務,而當時朝鮮的氣温已經降到了零下四十攝氏度。為了完美地完成這項任務,連隊的士兵在天寒地凍中待了一個晚上,甚至不敢生火取暖,怕引起美軍的注意。彼時戰況對我軍不利,伏擊美軍已經是當時能施行的最有效的打擊方式,連隊身上揹負的使命十分沉重。戰士們意志堅強,但單薄的夏裝抵擋不了寒風,即便如此,沒有人從戰場中撤退。

第二日,正面戰場打響了,附近的兄弟部隊卻奇怪地發現,執行防守任務的六連沒有開火。他們派遣參謀打探,迎接他們的,卻是戰壕中仍舊保持着戰鬥姿勢的一座座冰雕。原來在一夜的堅守中士兵們居然全部凍死,而臨死前,所有人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姿勢。

時至今日,距離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71年,鋼鐵鑄造的偉人們走了,但由偉人鑄造的鋼鐵留了下來,繼續庇佑着我們。在即將到來的抗美援朝戰爭71週年紀念日之際,我謹以那些中國英雄們的事蹟,來緬懷那場慘烈而偉大的戰爭,和戰爭中犧牲的,最可愛的人們。

現如今炮火早已經離我們遠去,這些事蹟被輕飄飄的文字記錄,沒有人能看到這些數字背後的血肉。但我們能在2021年吃飽穿暖,走在高速發展富國強民的道路上,是因為腳下踩着的,是先輩用血澆築的階梯,頭頂上,是沒有戰火的藍天。“讓那些內外_在我們面前發抖罷,讓他們去説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1週年心得體會 篇三

抗美英雄邱少雲的人生路上充滿了荊棘。邱少雲13歲那年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直到1949年12月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連隊接到了一項艱鉅的任務,要求消滅平康和金華之間三九一高地的敵軍。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獨特,易守難攻。敵軍和我軍之間有三千多米的開闊地,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衝擊下,必會造成較大傷亡,影響戰鬥的順利進行。上級決定迅雷不及掩耳採用隱蔽作戰,在戰鬥的前一天夜裏,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要使幾百人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小時,而不能有一個暴露目標,這談何容易啊!臨行前邱少雲立下了誓言:為了戰鬥的勝利,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偽裝草網的戰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雜草叢生的開闊地埋伏下來。12日中午,敵人的燃燒彈引燃了邱少雲身邊的草叢,這時他只須打滾翻身即可避免燒身。但為了最後的勝利,他忍着烈火燒身的劇痛,堅定不動,直至壯烈犧牲,保證了整個戰鬥的勝利。

黃昏來臨,出擊的時間到了。戰士們懷着滿腔仇恨,高呼着為戰友報仇的口號,排山倒海地向敵人衝擊。經過激烈的戰鬥,敵人全部殲滅,三九一高地上飄揚起勝利的旗幟。

戰鬥結束後,同志們在邱少雲潛伏的位置上,看見他用雙手在地上摳出的深深的土坑······

同學們,我們應該緬懷那些革命先烈,因為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迷戀父兄給予的温牀蜜罐,不要做温室裏的花朵!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開創另一片未來。

抗美援朝勝利71週年紀念日心得感悟 篇四

71年前的事情也許離我們太遠了,那時我的爺爺奶奶才出生不久,為了尋找那段久遠的歷史,我找來了抗美援朝的戰爭歷史紀錄片。當我們回望那段對我們遙遠而又陌生的歷史時,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在《鴉片戰爭》的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軟弱和腐敗的清政府向國外列強的屈從,一再的賠款和割讓領土,在《南京大屠殺》中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毫無人性的任意殘殺和侮辱,但在《抗美援朝戰爭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志願軍為了保家衞國,英勇頑強的戰鬥,把當時世界上號稱最強大的美國軍隊和聯合軍打得一敗塗地,我們的自願軍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扞衞了祖國的尊嚴,向世界宣告:中國是不可戰勝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作為他們的後代我們不應忘記這段歷史,更不應忘記這些可愛可敬的人。

在影片中我們結識了那些最可愛的人:用年輕的身軀為衝鋒部開闢道路的黃繼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戰鬥小組長”呂松山……他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了生命中最輝煌的篇章,我們的敵人也不得不對他們無比的畏懼和佩服:

美第八軍軍長範佛里特對志願軍的評論是:“以個人而論,中國士兵是一個頑強的敵人。他們沒有防彈背心,沒有鋼盔。他們只穿上軍服,戴上軍帽,踏着一雙帆布鞋。但是,他們永遠是向前作戰,奮不顧身的,令我們束手無策。”

美國《安斯凱頓研究室》首席研究員偌布斯?弗蘭克評論:北韓戰場上的中共軍隊,除了軍事裝備上不如美國聯軍,而其他無論鬥志、勇氣,都是美國難以想象的高……當時,中共軍隊可以説無論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塊陣地,獨擋一路盟軍。

中國志願軍用他們的頑強而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也震懾了那些曾經侵略過我們的人。這是史無前例的戰爭;是窮國打敗富國、弱國打敗強國創造歷史奇蹟的戰爭;是中國軍隊打出國威、打出軍威、打出骨氣、揚眉吐氣的戰爭;中國自願軍譜寫了中華民族戰爭史上最光輝的一頁,他們不愧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們中國人,100多年來一個失敗接一個失敗,幾千個外國入侵者、一兩萬個外國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們首都殺人放火,你們就得割地賠款。後來你們出兵朝鮮,把美國人從朝鮮半島北面壓到了南面,我才感覺中國與過去相比不一樣了,看來中國人是真的站起來了。”

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是他們讓世界從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衞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中華的兒女,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打敗未來的敵人,保衞祖國的領土與祖國的強盛,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報祖國和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們,不辜負祖國都對我們的悉心栽培與無限期望。

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願軍吧!

抗美援朝戰爭71週年徵文 篇五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後被迫進行的一場全局性、大規模、反侵略自衞戰爭。我志願軍從中朝邊境鴨綠江開戰,連打三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七線,攻佔漢城,將戰線向南最遠推進了五百公里,最終在朝鮮中部三八線實現了停戰,達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戰爭目的。

總體上看,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了完全的偉大勝利,具體則有以下九個方面的歷史功績。

一、抗美援朝戰爭沉重打擊了美國侵略軍的囂張氣焰

麥克阿瑟是“聯合國軍”第一任總司令,美國陸軍五星上將,是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的美國將軍。1950年10月15日,麥克阿瑟對美國總統杜魯門自信滿滿地説:中國人如果出兵朝鮮,必然遭到一場殘酷的殺戮,他們沒有這個膽量。11月24日,麥克阿瑟乘坐飛機到朝鮮戰場進行視察時信誓旦旦地向全世界宣佈:他將在兩週之內結束朝鮮戰爭。但僅僅過了不到10天,麥克阿瑟卻改口向杜魯門總統報告稱:美國是“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狂妄的美軍五星上將終於承認新中國是一個完全新的軍事強國。

美國人素以傲慢聞名,美軍建軍之後與英軍、墨西哥軍、西班牙軍、德軍、奧匈軍、意軍、日軍都直接交過戰,從來沒有中途向對手主動求和停戰的紀錄。1951年6月30日,“聯合國軍”第二任總司令李奇微致函中朝聯軍司令部,最早提出了談判建議,繼任者克拉克又多次提出。美軍肯放下身段首先向它的對手求和,這在只有__多年的美國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聯合國軍”第三任總司令克拉克留下了以下經典之句:“1952年5月,我受命為聯合國軍統帥,代表17個國家,在韓國抵抗______侵略。15個月以後,我簽訂了一項停戰協定,這項協定暫時停止了……那個不幸半島上的戰爭。對我來説這亦是表示我40年戎馬生涯的結束。它是我軍事生涯最高的一個職位,但是,它沒有光榮。在執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和李奇微兩位將軍一定有同感。”

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軍高級將領戰後撰寫回憶錄或總結時,都普遍認為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戰鬥力優於德軍、日軍,是1776年美國建國以來所遇到過的最強大對手。這也是後來美軍在越南戰爭中始終不敢越過中國警告的越南境內北緯17度線的根本原因所在。

美國前總統胡佛在一次演説中曾猛烈抨擊杜魯門的外交政策,並無可奈何地承認:神話已經破滅,原來我們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以美國軍隊為首的“聯合國軍”被共產黨打敗了,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足以擊退中國人!

毛主席在接見我志願軍15軍軍長秦基偉同志時説:“自美國1776年獨立以後,打了8次大的戰爭,其中有3次發生在20世紀,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幾次戰爭中,都是自己佔便宜,朝鮮戰爭是美軍在世界上第一次打敗仗。”

二、抗美援朝戰爭挽救了朝鮮黨、國家和人民軍的嚴重危局

1950年10月1日,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北進,“聯合國軍”也在做越過三八線的準備。同一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和外務相樸憲永聯名致信毛澤東,向中國發出了出兵支援的請求:“在目前敵人趁着我們嚴重的危急,不予我們時間,如要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則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

在美國侵略軍向北進犯至中朝邊境鴨綠江的嚴重危急情況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主席於1950年10月8日下達了出兵命令:”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藉以保衞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着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

中朝兩國軍隊經過浴血奮戰,終於迫使美軍於1953年7月27日簽訂了停戰協定,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共斃傷俘敵71萬餘人,擊毀和繳獲飛機4268架、坦克1492輛、裝甲車92輛、汽車7949輛,繳獲(不含擊毀)各種炮4037門。

毛主席在戰後説,抗美援朝戰爭“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企圖侵佔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並進而侵人中國大陸的狂妄計劃”。

三、抗美援朝戰爭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堅強的安全保障

毛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與周世釗談到抗美援朝時説:“現在美帝的侵略矛頭直指我國的東北,假若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縱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時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有困難。所以,我們對朝鮮問題,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兇。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台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個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進行,還獲得了社會主義的蘇聯對我國的經濟援助,這為我國恢復國民經濟、建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創造了有利條件。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中國換得了__年經濟建設的安全環境,也為後來的改革開放贏來了和平發展難得的國際條件,使得中華民族以威武的雄姿屹立於世界的民族之林。

四、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強大威力

美國人在戰後想不通為什麼會敗給了______中國的志願軍:論參戰部隊的武器裝備,”中共志願軍“的武器裝備與“聯合國軍”世界一流的美國武器裝備相比差距巨大;論參戰官兵的物質待遇,“中共志願軍”是一支窮人的隊伍,而“聯合國軍”官兵的薪酬物質待遇那可是相當的高;論可資利用的國際資源,美國掌握着聯合國的主導大權,而新中國在聯合國還沒有合法的席位,政治上美國佔據主動地位。有這麼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卻不能在朝鮮戰場上最終戰勝對手,這是令一些美國政要惱怒不已、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新中國剛剛成立就敢於出兵朝鮮,與世界霸主的美國及其領導的實際上由23個國家組成的國際軍事聯盟作戰並能最終戰而勝之,這在全世界面前極大地振奮了中國的軍威。當時不論是我們的敵人還是朋友,都不能不對新中國刮目相看。朝鮮戰爭期間擔任過美國國防部長的陸軍五星上將馬歇爾説:“美國並不像世人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強國”。美國軍事首腦從此不得不將新中國視為一個平等的對手。

毛主席曾從哲學的角度論證過紙老虎和鋼老虎的關係:“他們也是一個鐵老虎,鋼老虎。他們憑着鋼鐵多,憑裝備優勢,貌似強大,內裏空虛。鋼鐵多,氣不足。我們憑指戰員的智慧和勇敢,憑正義,憑一股氣,一鼓作氣打敗他們。戰爭規律,從來如此,劣勢裝備可以戰勝優勢裝備。”抗美援朝戰爭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場以弱勝強、揚眉吐氣的對外反侵略戰爭。

五、抗美援朝戰爭提高了我軍現代化的整體作戰能力

我軍第一次出國作戰,而且是與以美軍為主力、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作戰,這對我軍來説是全新的課題。隨着戰爭的進程和變化,中央軍委決定對參戰部隊進行輪換。在整個戰爭期間,全國陸軍共有25個軍76個師總計290多萬人直接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鍛鍊。

輪戰的實施既解決了我軍在朝作戰部隊的休整和保持充足作戰力量的問題,也使我軍更多的部隊、指揮機關和指揮員得到了現代戰爭的鍛鍊。

1953年9月,毛主席在講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意義時説:“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裝甲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衞生部隊、後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

抗美援朝戰爭也促使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觀念發生了許多重要轉變,主要是:由單一步兵作戰向現代多軍兵種聯合協同作戰的轉變,由單純地面作戰向現代立體作戰的轉變,由主要實行運動戰向既注重運動戰又注重陣地戰的轉變,由單純前方作戰向現代前後方全面作戰的轉變,後勤保障由“小米加步__、倉庫在前方”向組織現代後勤保障的轉變,等等。這些觀念的轉變,對於提高我軍現代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具有深遠的積極意義。

六、抗美援朝戰爭加快了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我志願軍入朝參戰之初,武器裝備與“聯合國軍”的差距極為懸殊。

美國開始投入到朝鮮戰場上的空軍和海軍的飛機約1200架,地面部隊每個師另編有22架炮兵校射飛機;海軍各種艦艇300餘艘;美國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和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餘輛,裝甲車330餘輛,各種車輛3800餘輛。我志願軍既沒有空軍參戰,也沒有海軍參戰,地面部隊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配,每個軍只臨時配有100輛負責運輸物資的汽車。敵有我無這是其一。

敵我雙方都有的主要武器,我志願軍與美軍相比,也是在數量上處於明顯劣勢。美國步兵部隊每個師除裝備坦克外,還有各種火炮959門,而志願軍每個軍才編有各種火炮540門,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的的56%。美軍一個師裝備各型無線通信機1400部,有線電話機1100部,而志願軍一個軍才裝備無線通信機69部,有線電話機375部,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同類裝備的5%和34%。敵多我少這是其二。

美軍火炮新、口徑大,射程遠、彈藥足,最大射程可達20多公里,均由汽車牽引和吉普車載運,威力大,機動性能好。而我志願軍裝備的火炮幾乎全部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日軍和國民黨軍的裝備,火炮陳舊、型號雜、口徑小、射程近,最遠能打10公里,且彈藥不足,多用騾馬馱載或由人工肩扛,威力小、機動性能差。敵好我差這是其三。

從1951年6月之後,入朝的我志願軍第20兵團和其他部隊,都改裝了蘇式武器裝備。從1952年夏季開始,我志願軍的陸軍武器裝備有了明顯的加強和改善。特別是我志願軍空軍在戰爭中迅速發展壯大,到1953年底,共發展到28個師71個團,其中殲擊機18個師、轟炸機5個師又1個獨立團、強擊機4個師、運輸機1個師另1個獨立團、偵察機3個團,擁有各型飛機3000餘架,形成了有各種航空兵組成的戰鬥力較強的空中力量。美國空軍參謀長驚呼:“______中國幾乎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七、抗美援朝戰爭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起點

在我志願軍打響入朝作戰第一仗的次日,我們黨和人民政府就在國內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參與的抗美援朝運動。

抗美援朝總會於1951年6月1日發出號召,動員全國人民開展捐獻飛機大炮運動。至1952年5月底運動結束時,全國各界羣眾捐款總額可購買3710架戰鬥機。

毛主席在講到抗美援朝戰爭重要意義時説:這場戰爭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取得了百年來中國對外戰爭從未有過的輝煌勝利,奠定了新中國不可阻擋地成為世界軍事強國、政治大國的國際地位。這一勝利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説:中國人走向民族復興,是從跨過鴨綠江那一刻開始的。

八、抗美援朝戰爭促使蘇聯歸還了其在我國東北的各項權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美、蘇、英三國首腦就遠東問題簽訂《雅爾塔協定》,協定明確規定: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必須恢復,中東鐵路、南滿鐵路應由蘇中合辦的公司經營。讓世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權益卻由蘇聯接收。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看到毛澤東主席敢鬥世界頭號強國的英雄氣概,看到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勢裝備戰勝了優勢裝備的“聯合國軍”,看到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強大凝聚力,看到站起來的“東方雄獅”是不好欺負的,所以,在戰爭進行過程中和結束之後,就把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的在中國東北的所有權益,都友好地逐步交還給了中國,維護了新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九、抗美援朝戰爭給世界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增添了信心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及其領導人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他們堅信毛澤東關於“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發展中國家被壓迫人民羣眾為此歡欣鼓舞,他們紛紛走上了爭取民族獨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從而動搖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改變了世界的戰略格局。

從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之後,有許多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新中國真正邁開了登上國際政治舞台的堅實步伐,這也為1971年美國總統特使基辛格訪華和第三世界廣大國家把新中國“抬進聯合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總之,抗美援朝戰爭對我黨來説是奪取全國政權之後的立足之戰,對我軍來説是走向世界戰場的立威之戰,對我國來説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功德無量,永彪史冊。

抗美援朝戰爭71週年徵文 篇六

在當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朝鮮與中國“對錶”是常態,無論軍事行動還是政治、外交舉措,中朝基本上都是強調步調一致,而朝鮮對中國的意見和決策也非常尊重。

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次戰役後,朝鮮人民軍經過收攏、補充和調整,已有3個軍團可以投入作戰,中朝兩國軍隊的聯合作戰問題,開始提上議程。

在作戰指揮方面,不公開的組建了中朝軍隊聯合司令部:中方由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任副司令員;朝方由朝鮮人民軍次帥樸一禹任副政治委員,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金光俠大將任副司令員,統一協調和指揮中朝軍隊的聯合作戰。

指揮體制問題解決了,但中國和朝鮮還存在“時間差”,即朝鮮的時間比中國的北京時間要快一個小時,這對聯合作戰顯然會帶來很大影響。

為此,中朝雙方進行了協商。金日成的態度很明確:中朝兩軍聯合司令部司令員是彭德懷同志,就以毛澤東同志的手錶為準,作為兩國軍隊聯合作戰的對錶時間。

在此之後,中朝軍隊在歷次重大軍事行動中,都開始實施聯合作戰和協同作戰,形成了名副其實的“中朝聯軍”。

中國與朝鮮在作戰指揮上是如此,在重大戰略決策和政治外交鬥爭中同樣是如此,而朝鮮與中國“對錶”,也成為很正常的事情。

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中朝軍隊在打下漢城後,彭德懷果斷下令停止追擊,結束此次戰役。他的考慮是:我軍連續作戰,部隊很疲勞,人員傷亡、彈藥消耗和軍需給養得不到補充,加之戰線已經拉長到將近710公里,後方供應不上,因而無力再向前進攻。

更為重要的是,彭德懷看穿了新到任的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官李奇微的詭計,認為對方敗退並撤出漢城,是有計劃地撤退,其有生力量並未遭到殲滅性打擊,很可能找機會反撲,我們不能上當。

然而,對於彭德懷的決定,蘇聯駐朝鮮大使、朝鮮人民軍總顧問拉佐瓦耶夫大將卻堅決反對,朝鮮領導人也感到很不理解。

在與彭德懷會晤談話時,拉佐瓦耶夫厲聲指責彭德懷:“哪有打了勝仗卻不追擊敵人的?哪有這樣的司令員?”他堅持要中朝軍隊不停頓地繼續進攻,一直打到釜山,將美軍趕出朝鮮。

由於雙方爭執不下,拉佐瓦耶夫發電報向斯大林告狀,彭德懷也將這種意見分歧向國內作了彙報,毛澤東則把彭德懷的報告轉給了斯大林。很快,斯大林有了答覆,他在回電中説:彭德懷同志是當代的軍事家,朝鮮戰場的一切軍事作戰行動,都應聽從彭德懷同志的指揮。

隨即,斯大林把拉佐瓦耶夫調回國,並撤了他的職。在此情況下,朝鮮領導人也不好再堅持自己的意見,同意了彭德懷的決定。

時隔不久,李奇微果然如彭德懷所料,推出了他的“磁性戰術”,在對中朝軍隊進行試探性進攻之後,由東到西發動了大規模反撲。戰場實踐證明,彭德懷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朝鮮在這個重要關頭與中方“對錶”,也是非常必要的。

隨着抗美援朝戰爭進程的發展,尤其是經歷了第四次和第五次戰役之後,中朝雙方都意識到要把美軍“趕下海”,已經不現實。況且,恢復朝鮮國土的政治目的已經達到,美國和西方國家都有停火的意願,因此中方開始考慮在朝鮮戰場採取邊打邊談、以談判解決問題的方針。

1951年6月3日,金日成抵達北京同毛澤東會面,雙方商定應開始談判並尋求停戰,這是朝鮮與中國“對錶”的又一個重要時刻。會談結束後,中方決定派高崗去蘇聯向斯大林説明情況,並聽取他的意見。此時,金日成也提出,希望與高崗一同前往莫斯科,斯大林同意了這種安排。

在會見高崗和金日成時,斯大林對中朝共同做出的停戰決定並不贊成,他甚至顯得很激動地説:“你們現在打得很好,為什麼要停戰?害怕打下去的應該是美國人,不是我們。我瞭解美國人的心理,你們多打死一名美國兵,他們多往國內送回一具棺材,他們國內反對這場戰爭的壓力就越大,最後要停戰的一定是美國人。”

不難看出,斯大林的考慮,還是出於蘇聯的戰略利益。因為在朝鮮半島持續進行的戰爭,可以把美國的注意力拖在遠東,這對以歐洲為重點的蘇聯自然有利。

然而,由於中朝雙方通過“對錶”,已經有了共識,尋求停戰和以談判解決問題的理由也很充分,斯大林很難強求中朝去改變業已做出的決定。在此情況下,斯大林做出了讓步,表示如果你們一定要停戰也可以,那就試一試吧。

隨後,斯大林先後致電毛澤東,不僅表示贊成停戰,而且強調説:“是您,毛澤東同志應該指揮談判,我們最多可以對某些問題提出建議。我們也不能和金日成保持直接的聯繫,您應該同他聯繫。”斯大林的這一態度,等於是把朝鮮戰場戰與和問題的決定權,完全交給了毛澤東。

從這段歷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重大關頭和重要時刻,朝鮮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與中國“對錶”,都體現出中國所發揮的主導和引導作用,而朝鮮也儘可能與中國相協調。由此在朝鮮戰場上也形成了中朝雙方並肩作戰,同時在政治外交鬥爭中步調一致、統一行動的局面,這也就是後來被人們形容為“血盟”的關係。

中朝關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這是因為中朝兩國有着共同利益,並且政治上相互尊重,尤其是中國對朝鮮不搞“老子黨”和“大國沙文主義”那一套,促成了中朝關係的良性互動;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中國在朝鮮戰場擔負着主要作戰任務,對朝鮮戰局發展以及其後的談判起着主導作用,因而朝鮮與中國“對錶”也是必然的事情。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朝鮮半島迎來停戰與相對和平局面,中朝關係雖然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親密狀態,但也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朝鮮在和平建設時期,更多的依靠蘇聯,並且加入了“經互會”,因而相對重視發展與蘇聯和東歐關係,與中國“對錶”的情況漸漸少了,在中蘇關係惡化後,朝鮮的態度也較為曖昧。

中朝關係的這種變化,並非是朝鮮的“忘恩負義”,從一定程度上看,中國的對朝政策影響到朝鮮的選擇。作為一個小國,且依然面臨嚴重的外部威脅,朝鮮不能不另找依靠,另有所圖。

其一,中國在朝鮮半島實現停戰後,沒有像美國那樣,仍然在韓國長期駐軍,形成堅強的美韓同盟,並且對韓國提供安全保護。相比之下,中國則在1958年實現從朝鮮全部撤軍,中朝之間雖然仍有互助友好條約,但這樣的“同盟關係”難免顯得鬆散。

其二,中國也沒有像蘇聯那樣,通過“華約”把東歐國家搞成自己的“衞星國”,甚至不惜出兵波蘭和匈牙利,收拾那些所謂“不聽話”的夥伴。中國始終尊重朝鮮的主權和尊嚴,也力所能及的向朝鮮提供各種援助,但中國對朝鮮並不具有“約束力”,朝鮮為了自身利益,也寧肯更多的靠攏蘇聯。

其三,中國在擁有核武器後,不僅公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同時也並未表明向朝鮮提供“核保護”。相反,美國卻宣稱向韓國提供“核保護傘”,並且一度在韓國部署大量戰術核武器,這就使得朝鮮不僅面臨強大的常規武力威脅,而且也面臨現實核威脅,這也是促使朝鮮尋求蘇聯的“核保護”並日後自主發展核力量的重要原因。

中國在對朝政策上採取這樣的做法,自然有中國的立場和道理。中國逐步淡出中蘇同盟,也不在中朝(包括中越)之間搞緊密的軍事同盟關係,反映了中國既不想被別人控制,也不願控制別人的原則立場,這是中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核心。中國也反對任何外國在別國駐軍,中國從朝鮮撤軍也是貫徹這個原則,

在所謂“核保護傘”問題上,中國對此更是反感。中國發展核武器,主要是為打破西方大國的核威脅和核壟斷,維護自身安全。中國既不想讓別人提供這樣的“保護傘”,也不會給別人打這樣的“保護傘”,所以中國不可能向朝鮮提供“核保護”,對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這裏順便提及一件事情。基辛格是毛澤東的常客,他每次來中國幾乎都要會見毛澤東,但有一次卻遭到毛澤東的拒絕。基辛格對此感到很納悶,後來才知道,他在此前與中方的會談中,曾經提到過美國願意向中國提供“核保護傘”,毛澤東知道後很生氣,因而拒絕了基辛格的會見要求。

中國對朝鮮的上述做法,究竟對還是不對,也許人們的看法不盡相同,但筆者認為,中國的做法沒有錯。拿中國與美國和蘇聯相比,雖然同屬於大國,但彼此的歷史傳統、戰略理念和處理對外關係的原則立場,都有很大不同,因而沒有可比性。中國就是中國,這個國家歷來堅持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會因為某個國家(包括朝鮮)而改變,也不會因為外部形勢變化而放棄自己的原則立場。

儘管如此,朝鮮雖然與中國“對錶”的時候少了,但中朝關係大局卻並未受到大的影響。事情的逆轉主要發生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後。此時,俄羅斯已經疏遠甚至“拋棄”朝鮮,而中國也與韓國正式建交,中美關係更是得到飛速發展,朝鮮對於自身安全的憂慮則日益加深,同時對中國也產生嚴重的不信任,由此走上“先軍”和“擁核”的道路。

中朝在發展理念上的分歧,尤其是朝鮮先後進行的核試驗,使中朝關係開始出現重大裂痕,甚至多次走到低谷。中朝兩國儘管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但形勢比人強,朝鮮半島每一次核危機的發生,都迫使中國不能不根據事情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且是很痛心的選擇。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金正日晚年。這個時期,他重新審視中國的改革開放,理智的看待中國取得的巨大成果,並且開始認真思考中國對朝鮮的耐心勸告。那段時間,他多次來到中國,考察學習中國的經驗,而此番朝鮮主動與中國“對錶”,並非是中國如同當年抗美援朝戰爭那樣,對朝鮮的局勢和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而是中國所做的大量説服工作以及自身取得的成就,對朝鮮產生的感召力,從而讓朝鮮重新認識了還是中國靠得住。

令人遺憾的是,這個過程因為金正日的去世和朝鮮國內的___,被人為的打斷了,直到今天雖有復甦和重啟的動向,但局面並未得到根本改變。

朝鮮還會與中國重新“對錶”嗎?這個問題承載着歷史的厚重,也影響到中朝關係的未來。中國並不想朝鮮成為自己的“附庸”,也無意再搞當年的“血盟”,抗美援朝戰爭前後朝鮮與中國頻頻“對錶”,那是形勢造成的結果,並非中國的意願。當下,中國更樂見中朝建立和發展正常國家關係,同時對朝鮮的安全關注也不會熟視無睹。

實踐證明,無論大國還是小國,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的“對錶”,既取決於對局勢的干預能力,也取決於影響和感召能力。如果説,當年朝鮮主動尋求與中國“對錶”,是由於中國在朝鮮處於危難時挺身相救,並且在戰場上發揮着主導作用,體現出對局勢強大的干預力;那麼,在今天的形勢下,中國更願意看到朝鮮能夠分享中國成功的經驗,中國雖然不會“約束”朝鮮,但卻希望其能夠在和平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包括“朝核”問題上,能與中國彼此理解,相向而行。

西方人習慣於説,無論形勢怎樣變化,朝鮮的身後始終站着一個強大的中國,因而也會高看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其實,在冷戰結束後的今天,還是把中國視為朝鮮的“近鄰”更為現實。形勢可以變化,近鄰卻無法改變,中國處理朝鮮半島問題的原則立場,以及今後的對朝政策,都會以此作為出發點。因此,無論朝鮮是否還會與中國“對錶”,中國都不會坐視朝鮮半島生亂生戰,這就是全部問題的關鍵所在。

抗美援朝71週年有感 篇七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耳邊不由響起“烽煙滾滾唱英雄……”的讚歌,也讓我不禁想起今年年初的“黑天鵝事件”,無數的黨員先鋒隊伍帶領志願者們義無反顧地奔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從“抗美援朝”到“抗擊疫情”,優秀的中華民族精神得以傳承,這種精神時刻鼓舞、激勵着我們前行。

殞身不恤的愛國精神。71年前,朝鮮戰爭在一江之外爆發,為了抵抗侵略、保家衞國,中國人民志願軍毅然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打響了抗美援朝的正義之戰。“抗美援朝”是中國共產黨在異常緊迫和艱難的情況下做出的重大決策。“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羅盛教、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等英雄烈士,他們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殞身不恤。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激勵着我們在一切困難面前,要始終保持高昂的鬥志,永不低頭。就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中國沒有向疫情低頭,選擇了正確的“武漢封城”決斷,無數簽下“生死狀”的醫護人員、志願者們,主動請纓奔赴前線,築牢了人民羣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最重要的防線。84歲高齡的“愛國勇士”鍾南山院士,在疫情面前義無反顧地登上前往武漢的高鐵,逆行奔向最危險的戰場,連續奮戰,為人類的健康而鞠躬盡瘁。這是一種深厚的愛國情懷,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大義,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所應致敬和學習的英雄典範。

不畏艱難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戰鬥還展現了中國人民不可輕侮的民族意志和偉大的革命精神。那時,中國的新生政權剛建立一年,忙於恢復經濟和醫治戰爭創傷,中國人民志願軍武器裝備相當落後,但他們克服不利條件,在東線嚴寒中殊死決戰,歷經5次戰役,與朝鮮人民軍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和圖們江邊打回“三八線”,一舉收復了朝鮮北部廣大土地,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局,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今年的新冠疫情在武漢暴發蔓延至全國,面對封城後重災區裏的900萬民眾,面對救護醫院不足的情況,我們的黨果斷決定建設兩座醫院,14個臨時黨支部、14支黨員突擊隊、2688名黨員帶領3萬餘名建設者,僅僅用10天左右就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他們日夜鏖戰,與病毒競速,創造了“中國速度”,他們不畏風險,同困難鬥爭,展現了“中國力量”。他們發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的戰鬥決心,他們為武漢打贏了疫情“保衞戰”,為全國疫情的有效防控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面對“新冠肺炎”的這場“大考”,正是我們的共產黨人秉承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鬥爭精神,果斷決策、果敢前行,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給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齊心協力的團結精神。在抗美援朝的戰鬥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肝膽相照,與敵人殊死搏鬥。志願軍戰士們發出“不上英雄牆,便塗烈士牆”的誓言,在上甘嶺一戰中,38名勇士與敵人進行了_天的血肉相搏、同歸於盡。“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志願軍們團結一致、攻堅克難,發揚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不畏生死的血性忠誠。中國志願軍們和朝鮮人民齊心協力,頑強抵抗,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國共產黨員先鋒隊和無數志願者們秉着“戰必勝、攻必克”的堅定信念,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抗擊病毒;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戰勝困難;精誠團結、羣策羣力迎來轉機。我們相信“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一致,患難與共,才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的敵人。

我們的前輩能夠在極端艱苦的“抗美援朝”的戰鬥中取得偉大勝利,我們能夠打好新冠肺炎這場“戰疫”。我相信,新時代下,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新形勢下帶來的新挑戰,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揚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我們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71週年有感 篇八

20_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_週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抗美援朝戰爭作為保家衞國、捍衞和平的正義之戰,鍛造出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終放射着璀璨光輝,指引着中國兒女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砥礪奮進。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廣大黨員幹部要積極着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善於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勇挑重擔,譜寫對黨忠誠、為民服務、實幹擔當的時代篇章。

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詮釋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71年前,在我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聽從黨的指揮,肩負着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衞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並肩戰鬥、團結協作,發揚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最終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今天,我們比歷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廣大黨員幹部要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堅持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把信仰沁入骨髓、溶入血液、刻在心口,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時刻聽從黨和國家的召喚,主動到基層一線和條件艱苦的地方幹事創業,在為黨盡責、為黨解憂的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強筋骨,在本職崗位和實際工作中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幹出一流業績,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滿懷深情、起而行之,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抗美援朝戰爭是為國家而戰、為人民而戰,不僅捍衞了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而且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一次有力詮釋。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人民軍隊的力量,根基在人民。廣大黨員幹部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滿懷深情、起而行之,真正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為民擔當,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根本目的,永遠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不斷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彩華章。要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在內心深處激發無往而不勝的強大力量,堅持將羣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將羣眾需求作為第一標準,直面民生熱點、難點、痛點,始終堅守人民情懷,下功夫解決好人民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人民羣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展現實幹擔當的奮鬥姿態。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志願軍將士在朝鮮戰場上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當前,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廣大黨員幹部要自覺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強大力量,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識變應變求變,勇於開頂風船,善於化危為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創造讓世界驚歎的更大奇蹟。要錘鍊擔當的“寬肩膀”和“真本領”,以勤勉務實的進取精神、勇立潮頭的奮鬥姿態、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勇於在新時代的前進征程中奮楫爭先、走在前列、擔當作為,敢於在啃硬骨頭和涉險灘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創出新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

抗美援朝戰爭71週年徵文 篇九

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戰爭。美國侵略朝鮮,威脅中國的安全,中國的抗美援朝是為伸張正義、保家衞國。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全國人民的支持;英明領袖毛澤東主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彭德懷司令員及前線指戰員有勇有謀、同仇敵愾;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士氣高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社會主義陣營的大力支持是勝利的保證。

但説到底,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對落後的社會制度的勝利,即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勝利。

若中國也是資本主義國家,或仍是舊中國那樣的社會制度,中國打不過美國,也不敢對抗美國。在那樣的情況下,抗美援朝戰爭由蔣介石領導肯定不行,換成毛主席領導也同樣不行。總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社會主義中國在英明領袖毛主席領導下取得的勝利。況且,抗美援朝戰爭也是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的較量,結果是社會主義陣營戰勝了勝資本主義陣營。

若把毛澤東和志願軍比作安泰,社會主義中國就是土地,社會主義制度組織動員起來的中國人民就是土地。離開了土地,安泰就戰勝不了敵人。

剛成立一年的新中國,接手的是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家底,還處於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的貧窮落後狀態。美國是世界最富最強的國家,美國的同夥也多是西方富國強國。若社會制度相同,窮國弱國不可能戰勝富國強國。

戰爭的偉力存在於民眾之中。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人民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符合全國人民的利益,全國人民節衣縮食,全力以赴,捐款捐物,努力工作,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使這場戰爭物資越打越多,兵源越打越多。舉國體制,萬眾一心,是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從哲學上講,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辯證唯物主義戰勝了機械唯物主義,是唯物論戰勝了唯心論。我方統帥毛主席及前線指戰員,用辯證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指導戰爭,比如: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觀點;鋼多氣少、鋼少氣多,氣盛戰勝鋼多的觀點;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觀點;真老虎、紙老虎的觀點;從弱點打起,強點也會變為弱點的觀點;美軍有“一長三短”,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弱點,跟着你,最後打敗你的觀點等,都是辯證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在戰爭中的應用,對贏得戰爭作用極大。而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卻用片面的、靜止的、一成不變的觀點看待武器裝備的優勢,認為武器裝備好就能打勝仗;認為物質條件好就代表有“實力”,戰場上用“實力説話”就夠了,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陷入了“唯實力論”的思維誤區;再一個就是認為自己強大就可以無視正義,無視人心向背對戰爭勝負的作用,因而對戰爭的失敗感到不可思議。比如:志願軍穿插迂迴、分割包圍,美軍認為這是耍詭計;志願軍近戰夜戰,美軍説這是地下冒出的魔怪用手榴彈、衝鋒槍打我們。美軍不知所措、被動挨打,與哲學觀念的錯誤不無關係。

志願軍入朝之後,履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義務,尊重朝鮮人民,愛護朝鮮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與朝鮮人民密切協同、休慼與共,在戰爭中用鮮血凝成了偉大友誼,得到了社會主義朝鮮的舉國支持。

抗美援朝戰爭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偉大壯舉,得到了社會主義蘇聯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得到了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支持,這也是這場戰爭能勝利的重要原因。

抗美援朝戰爭71週年徵文 篇十

解放戰爭後期,美國人曾經責問蔣介石,“你有飛機,可以坐飛機指揮卻為什麼總打敗仗?而毛澤東沒有飛機,靠電報指揮,卻總打勝仗?”翻開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數以百計的有關作戰決策的電報就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毛澤東常常用如下語句與各戰區的司令員、政委們商討戰策,“究竟如何?望斟酌電告”、“以上意見妥否望復”、“如何部署盼告”、“對該電內容哪些可以實行,哪些與情況不符不能實行,表示你們的具體意見”、“你們另有何種更有效之方法,盼告”,而這些博採眾長,善於納諫的決策方法正是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在決策過程,獲得致勝主動權的科學決策方法。

抗美援朝戰爭中,毛澤東、彭德懷之間的往來電報有“一尺多厚”,電報的密集程度、所涉及的戰役細節程度恐怕是世界之最。它詳細到某個制高點的控制,一個師級單位的調動,狀如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但在毛澤東向彭德懷發出的大量電文中,通常在結尾都是“按情況酌定”、“酌辦”這樣的語句。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彭德懷,在戰爭指揮上有着充分的自主處置權,極大地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收到了極大的成效。在連續取得 3次戰役勝利後,部隊已經十分疲憊、減員嚴重,要完成既定的作戰任務,困難重重。於是彭德懷回國,詳細向毛澤東彙報了朝鮮前線敵我情況和志願軍所面臨的嚴重困難,説明朝鮮戰爭不能速勝。毛澤東認真聽取彙報,及時調整方針,明確指示:“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給了彭德懷一個很大的相機處置的餘地,使彭德懷感到抗美援朝戰爭有了一個明確而又機動的方針。而這個方針,同毛澤東在第三次戰役結束不久所作的樂觀估計是不同的。實踐證明,這個方針的調整是英明的。

毛澤東總結抗美援朝戰爭時,強調“我們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的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依靠人民,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各級指揮員、全體作戰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圍繞同一個目標自覺積極地展開行動。為了實現穿插分割的目標,第38軍以每小時攻擊前進5公里的速度,14個小時連續作戰,先後打垮南朝鮮第7師、土耳其旅、美25師、美騎1師、英29旅各一部,前進71公里,切斷了敵軍的退路。向南突圍與向北增援之敵相隔不到1公里,在大量飛機、坦克支援下,卻始終不能前進一步。這一仗,創造了步兵進攻作戰速度的極限,獲得“萬歲軍”的讚譽。有人評價説,有史以來步兵從未如此輝煌過。

以弱勝強,最根本的還是人的勝出。美國國防部長馬歇爾評論説:“中國共軍是一個幽靈,連個影子也沒有。共軍沒有機械化部隊,只好巧妙地實施徒步滲透,迂迴包抄行動。敵人的行動比我們的行動意圖更隱蔽。”李奇微更是把美軍與志願軍作了比較:(美軍)部隊不願放棄某些物質享受,害怕離開為數不多的公路,不願在沒有無線電和電話聯絡的條件下實施運動,此外,在同敵人作戰時頭腦過於簡單。這支部隊是這樣依賴公路,不重視奪佔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難得利用地形,不願拋開使部隊傷亡慘重的汽車而代之步行,不願深入山地、叢林到敵人的駐地去作戰。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過去近71年,這場戰爭留給我們許多寶貴財富,值得我們回味,啟發我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