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看為和平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3W

觀看為和平心得體會多篇

觀看為和平心得體會篇1

抗美援朝不僅重塑了一個全新的中國,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延續百年之久的中國聽任列強隨意宰割的屈辱歷史由此宣告終結,而向來被世界默默忍受的強大國家可以為所欲為的霸權體制也由此而發生根本性動搖。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世事的變遷,這場戰爭之於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和平來説,其所具有的積極影響則愈發顯得持久恆遠。

八集政論片《長征》,其傳遞的深遠影響遍及中國發展的方方面面;尤其令人振奮的是,一度將“抗美援朝”改成“朝鮮戰爭”的小插曲,又在《長征》政論片中得到恢復。正由於風向轉變,因此,在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_已開啟“抗美援朝,保家衞國”之記憶時刻再獲重視之際,就相關影響做一回顧,其主旨顯然意向深遠。情況很清楚,曾令國人熱血沸騰的血與火的壯麗圖景由一系列有關抗美援朝的紀錄片而再度喚起人們對逝去歲月的回味和懷想,其深遠價值並不限於歷史記憶,更與中國未來構成密切關聯。

自鴉片戰爭以來便留給世人的中國孱弱可欺的形象因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殘酷血戰而得到重新塑造,而戰爭的最終結果則拉開了全球非殖民化浪潮的序幕;儘管已過去的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可泯滅無數記憶,但這場改變人類歷史進程和重新勾畫世界政治版圖的由兩個大國在二戰後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則永遠也不能在中國人的記憶中模糊。如果能將美國在朝鮮的首度受挫和其在八十年代以後在世界各地的軍事行動所取得的輝煌勝利加以比較,志願軍官兵在朝鮮戰場所展現的氣吞山河的英雄主義精神着實令人蕩氣迴腸,激動不已,而其屢屢創造的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則更可為未來解決相關爭端提供有益的啟示。

抗美援朝重繪世情

在總結中國自1840年以來開始的追求國家解放和民族獨立的艱辛歷程時曾指出:一百多年來,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帝國主義國家先後發動過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除贏得對日作戰這唯一一場民族戰爭的勝利外,其餘的對外戰爭皆以簽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而告結束。然而,即便這唯一一場勝利,也不被西方承認;因為在他們看來,日本是被美國主導的太平洋海戰和隨後投擲的原子彈制服,中國在二次大戰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發揮的重要作用因積貧積弱的往昔紀錄而不被普遍承認。正因為揹負着倍受欺凌的屈辱歷史,以致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國土、當時人口規模已達五億的新中國的傲然獨立並沒被看成是世界力量對比即將發生深刻變化的開端,相反,她再次被視作可輕易予以扼殺的對象。美國公然作出的全面捲入朝鮮內戰並將其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從而對中國形成南北夾擊的鉗形攻勢的戰略安排無疑是其蔑視中國主權和安全並企圖隨意凌辱中國的驕狂姿態的真切體現。

然而,具有超凡的軍事膽魄和洞微悉見的政治智慧的新中國統帥不僅毅然作出了出兵朝鮮的驚人決定,而且其麾下既英勇無畏又多謀善斷的將士更以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變幻莫測的戰略戰術而使得這場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非對稱戰爭結出超越所有人意料的結果;能有效對抗在裝備、補給等各方面遠勝自己上百倍且訓練有素的強大美軍並最終迫使其第一次在未能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已然奠定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大國地位。

可以認為,抗美援朝不僅重塑了一個全新的中國,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延續百年之久的中國聽任列強隨意宰割的屈辱歷史由此宣告終結,而向來被世界默默忍受的強大國家可以為所欲為的霸權體制也由此而發生根本性動搖。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世事的變遷,這場戰爭之於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和平來説,其所具有的積極影響則愈發顯得持久恆遠。很難設想,如沒有朝鮮戰爭所充分體現的中國人的勇氣和戰力,英國會心甘情願的放棄對有東方明珠之譽的香港的控制;要知道,為了並不太知名的馬爾維納斯羣島的控制權,英國不惜對阿根廷發動跨越大西洋的激烈海戰,並因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而至今仍舊將該羣島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毫不誇張地斷言,香港與澳門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相繼順利迴歸,在相當程度上是得益於從表面上看與其沒有直接關係的抗美援朝的潛在影響的。

抗美援朝與港澳台有牽連

然而,中國努力近七十年的兩岸統一問題卻至今沒獲得任何實質性進展。儘管大陸為落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已付出巨大努力,但島內政局卻出現了加速走向分裂的趨向;始終不接受九二共識的蔡英文以為,只要引進一些先進武器,然後再得到某國安全保障的承諾,其就可以在對抗祖國統一的道路上放心大膽地走下去而不必有任何顧忌。

其實,建立在如此判斷基礎上的政策制定不僅淺薄無知,同時更是對台灣民眾命運的不負責任。近七十年前,中國剛剛結束長達一個世紀的持續戰亂,經濟凋敝,民不聊生,綜合國力較之美國何止是霄壤之別;但經過全國解放後的多方面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較之當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與美國之間所存在的差距則更是大為縮短。過去,為新生的共和國不被扼殺,中國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出兵朝鮮,而在如今能力已完全具備與任何強國打一場全面戰爭的能力的情況下,其又焉能不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而阻遏“台獨”並走向統一?!

坦率而言,解決兩岸統一問題的台海戰爭之所以始終沒有啟動,並不是因為中國在某國可能干預的壓力下而不敢輕舉妄動,而是對台灣民眾切身利益的維護才是大陸在對台動武的問題上投鼠忌器的根源所在;然而,如果自己的國土面臨着被分割或兩岸統一的目標因台灣當局的堅決抵制而遲遲不能實現,那麼,即便讓中國再接受一場比朝鮮戰爭更殘酷、破壞性更嚴重的由兩岸內戰演變成中外之間的新戰爭,中國都不僅將坦然承受,而且有充分的信心實現既完成統一大業同時又有效抵禦外來干涉的既定目標。抗美援朝的積極意涵適用於台灣。

觀看為和平心得體會篇2

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抗美援朝戰爭作為保家衞國、捍衞和平的正義之戰,鍛造出的抗美援朝精神始終放射着璀璨光輝,指引着中國兒女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砥礪奮進。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廣大黨員幹部要積極着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善於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勇挑重擔,譜寫對黨忠誠、為民服務、實幹擔當的時代篇章。

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詮釋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70年前,在我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聽從黨的指揮,肩負着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衞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並肩戰鬥、團結協作,發揚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最終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廣大黨員幹部要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堅持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把信仰沁入骨髓、溶入血液、刻在心口,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時刻聽從黨和國家的召喚,主動到基層一線和條件艱苦的地方幹事創業,在為黨盡責、為黨解憂的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強筋骨,在本職崗位和實際工作中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幹出一流業績,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滿懷深情、起而行之,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抗美援朝戰爭是為國家而戰、為人民而戰,不僅捍衞了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而且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一次有力詮釋。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人民軍隊的力量,根基在人民。廣大黨員幹部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滿懷深情、起而行之,真正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為民擔當,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根本目的,永遠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不斷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彩華章。要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在內心深處激發無往而不勝的強大力量,堅持將羣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將羣眾需求作為第一標準,直面民生熱點、難點、痛點,始終堅守人民情懷,下功夫解決好人民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人民羣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展現實幹擔當的奮鬥姿態。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志願軍將士在朝鮮戰場上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拋頭顱、灑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當前,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廣大黨員幹部要自覺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強大力量,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識變應變求變,勇於開頂風船,善於化危為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創造讓世界驚歎的更大奇蹟。要錘鍊擔當的“寬肩膀”和“真本領”,以勤勉務實的進取精神、勇立潮頭的奮鬥姿態、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勇於在新時代的前進征程中奮楫爭先、走在前列、擔當作為,敢於在啃硬骨頭和涉險灘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創出新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

觀看為和平心得體會篇3

二0二0年十月迎來一個重要的紀念日,即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週年。一九五0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將戰火燃燒到鴨綠_邊,開國領袖一聲令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國鴨綠_。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戰勝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侵略者。

在環境惡劣、條件艱難,敵人強大,我軍弱小的情況下,我軍以中國特有的近戰、夜戰、運動戰、槍林彈雨的戰場,勇敢穿梭,讓敵人驚恐萬分。在重要的戰役打出了萬歲軍38軍。

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之所以取得軍事勝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為主導的政治工作所產生的精神力量,政治優勢成為我軍致勝的戰略優勢。無數先烈、革命前輩們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犧牲、貢獻,英雄事蹟可歌可泣。

與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相同,我的父親母親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也參加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保衞和平,抗擊敵人,我為他她們感到驕傲和自豪!永遠懷念他她們!

抗美援朝志願軍取得的偉大戰果震驚了全世界!抗美援朝是中國的“立國之戰”“立威之戰,”打出了中國的偉大地位和尊嚴,表明了已經強大的起來的新中國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國家對他進行欺負。

對於新中國來説,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必將永彪史冊,萬古流芳!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狂妄。充分表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暴的,有敢打必勝的信心和勇氣,中華民族這種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主義氣概是我們民族之魂。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的中國人民使之更加發揚光大。我們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週年,就是要大力學習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繼續發揚全國人民和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表現出來的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要立足於世界之林,更要有這種大畏的愛國氣節和英雄氣概。

觀看為和平心得體會篇4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此刻,我們來追憶6位志願軍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緒碧,陳曾吉,許玉忠,方洪有。

去年,有關部門在599位歸國志願軍烈士的上千件遺物中,以24枚刻有個人名字的印章為線索,通過查找檔案,發動社會力量,進行dna檢測等方式,最終確認了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讓他們在闊別半個多世紀後,與家人“團聚”。

只是,時光,已經過去70年。他們犧牲時,沒有一個人留下後代,他們的生前事,已經知者寥寥,在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晚輩的講述中,那些模糊的記憶碎片,很難拼出一個個完整鮮活的人生。

所以,這裏記錄下的故事,不離奇,不曲折,或許,也不生動。但我們還是想如實地呈現給讀者,因為,這6位烈士的身後,還有那些即使回到祖國懷抱卻仍沒有找到家人的593位無名英烈,以及那些至今仍長眠在異國他鄉的烈骨忠魂。這些幾經轉述的“碎片”,不僅僅是一個個家族的記憶,更是一次穿越時光的回望,可以幫我們勾勒出那段烽火歲月在一代熱血青年身上烙下的時代印記,讓我們感悟他們在“舍與得”抉擇中映照出的家國情懷。

“煌煌烈士盡忠臣,不滅光輝不朽身”。謹以此文,致敬那些在異國他鄉為國捐軀的志願軍烈士。

觀看為和平心得體會篇5

今天,我來了,一手拿着橄欖枝,一手拿着保衞橄欖枝的槍,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滑落,請注意不要讓橄欖枝從我手中滑落。

戰爭的硝煙總是染黑一寸寸澄澈的天空。 已故的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的一句名言是千萬的畫面,千萬的呼聲,千萬的歌曲,千萬的詩篇所匯成的千千萬萬人的心願:“我們不要戰爭!我們不要硝煙!我們等待和平!” 靈柩前的婦女攬着一雙兒女悲慟地哭泣;廢墟邊人們翻着斷磚找尋親人的遺體;戰場上士兵遙望遠方,哪裏是和平的所在? 怵目驚心的一幕幕掠過人們的眼跡,硝煙瀰漫的世界何時才能擁有和平的綠蔭? 別讓和平鴿在漫天硝煙中迷失了方向,別讓橄欖枝在遍地戰火中無處生長,別讓戰爭掩住了和平女神的微笑。 和平,多少人窮其一生的追求! 先有陶淵明大同社會的遐想;再有譚嗣同、孫中山的理想;今有鄧小平奔小康富起來的暢想。 人們所追求的,只是一方淨土,而已。 戰爭帶來的,只有屈辱、憤慨、痛苦、悲傷,古今千年,有誰在戰爭中看到希望?

和平可能會讓一名優秀的軍人變得平凡;戰爭也許會讓一名普通士兵變得轟轟烈烈。戰爭是為和平而打響,戰爭的盡頭不能再是戰爭。 停止一切的戰爭,和一切在醖釀之中的戰爭,才是通向和平天堂的道路。 列一組科學的數據:地球至今已存在46億年了,人類誕生也只是250萬年前的事兒,直到4千多年前,這個世界,才被戰爭擾亂靜謐的氣氛。和平相處本就是人類的天性,自古,所有的人就是一家。 在聯合國總部門前,有一尊名為“鑄劍為犁”的雕塑,它已在那兒矗立了幾十個春秋,他在無言地向所有人哭訴:讓這個籠罩在戰爭紛擾下的世界,戰火煙雲困擾的大地變成和平的聖土。

學習了歷史後,我,身為一名中學生,一名中國人,被戰爭帶來的恥辱與憤慨淹沒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旅順屠殺、南京大屠殺…… 多少人,來不及享受生命的一點喜悦;多少人,被射來的子彈扼住了最後的一聲呼喊;多少人,在陰暗處躲避着,只為能看到一絲曙光……

我想象,安寧的大地上盛開和平之花,人人安居樂業,膚色不同的人在同一張桌上吃飯,所有人都帶着幸福、滿足的微笑。 而現實,只有無辜的孩童睜着空洞的雙眼,盯着天邊,擔心那裏隨時會飛來什麼奪走他的生命。也許,他不知道死亡是什麼,但他卻明白,死亡就是再也看不到媽媽的微笑,再也聽不到爸爸的故事。 活着的人依然活着,地下的人卻永遠不再醒來。但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訴説:不要戰爭! 我很想問那些高級將領、多國首腦一句:累不累?再問那些衝鋒陷陣的士兵一句:苦不苦?怕不怕? 真的有天堂地獄嗎?那麼,因戰爭而犧牲的生命,就能擠垮天堂、地獄之門。 戰爭就是死亡的代名詞。雖然和平不意味着永生! 一夫功成萬骨枯,任何一場戰爭都一定會有無數的白骨做它的陪葬。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這個世界鑄劍為犁! 讓和平的風兒吹散瀰漫的硝煙!

觀看為和平心得體會篇6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連提四個“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強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擲地有聲,振聾發聵。這四個“無論”,不僅高度評價了援朝英雄的民族風骨,也寄希望於新時代的建設者、奮進者——賡續抗美援朝精神,以大無畏的勇氣和姿態,投身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無畏“山高”,鋭意開拓,做智勇雙全的戰士。70年前的那場戰爭,條件極為艱苦,敵我力量極為懸殊。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志願軍戰士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機動戰術,迅速改善裝備、提高技術水平,從而能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創造出以弱勝強的一系列新經驗和新戰法。改革開放以來,以深圳特區建設者為代表的開拓者們摸着石頭過河,敢闖新路、勇立潮頭,在重重困境中拼搏出一條光明大道,在探索創新中尋找到正確答案。今天,內外部環境的壓力交織,難啃的“硬骨頭”很多,既要衝鋒陷陣,也要運籌帷幄。但只要中華民族破舊立新的智慧不滅,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守正創新、奮勇向前,就能攻堅克難,開創戰無不勝的新局面。

無畏“路遠”,眾志成城,做勠力同心的戰士。毛澤東同志曾揭示出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這一真理在每一項偉大事業中能得到充分的印證——朝鮮前線的勝利,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積極響應;我國全面小康的實現,需要萬千家庭同心協力,匯涓成海;中國夢的實現,更須和衷共濟,接續奮鬥。偉業由英雄引領,而歷史靠人民創造,無數矢志不渝的個體詮釋忠誠、彰顯執着,方能建立不朽功勛。正因如此,更應將“發展是依靠人民、為了人民”謹記於心,不斷汲取人民羣眾的智慧,共同擘畫共和國的壯美藍圖。

無畏“水險”,胸懷大義,做捨生忘死的戰士。憶往昔,朝鮮戰場上湧現出“將不畏死,兵不惜命”“敵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貞至死”的壯烈景象,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始終視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奮不顧身,浴血奮戰,立起了一座座熠熠生輝的精神豐碑。看今朝,“舍小家為大家”的抗疫精神何不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延續?不怕犧牲,向死而生,無數衝鋒陷陣的抗疫英雄,何不是以“慷慨捨身”的外化行為,淬鍊出“為國為民”的內在本質?無論是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或是篳路藍縷的創業時期,還是改革發展的新時期,都需要無畏的“逆行戰士”,懷“心之所善”,“雖九死其猶未悔”。

斗轉星移七十載,神州大地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深深熔鑄進中華民族的血脈的抗美援朝精神都將永遠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忘強國之志,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尖刀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