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習武心得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9W

目錄

習武心得
第一篇:習武心得第二篇:習武心得第三篇:習武心得第四篇:習武心得第五篇:習武的心得與體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習武心得

習武心得

這學期我們學習的是太極拳和太極劍,是我喜歡的,以前我們練得都是外家拳,像長拳和大洪拳,而太極拳和太極劍是內家拳,練的是意不是力。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太極拳和道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可以説直接來源於道家思維,老子的《道德經》中雲“弱者,道之用”,道家講究柔弱勝剛強,四兩撥千斤。

太極拳在練習的時候要求的就是鬆靜勻樂,自然呼吸,氣沉丹田,心無旁騖,我們以前練外家拳練習慣了,外家拳練力,講究外形 ,我們初次練的時候動作很是僵硬,看着彆扭,放鬆不了 ,比如在野馬分鬃的時候,臂膀僵硬,看着不像在練太極拳,像在練機械舞,也許是我們沒有找到練太極拳的要領吧,四班的教練給我們指導時説,要用心練,可是怎樣用心練?也就是説要全身放鬆,全身的意念集中到一點,以意念領着全身走,這樣不僅太極能練好,並且還能練練自己的定力,我認為很有用處,在當今世界,競爭、壓力、利益充斥着社會,無數人忙忙碌碌,心很浮躁,沉不下去,可以增加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

在學科分劃中,太極拳是屬於中醫藥學中的二級學科養生學和康復學的,因為在打太極拳的時候,人們的大腦皮層得到了放鬆,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完善,可以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導致的慢性病,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經絡暢通,特別是對老年人很有益處。氣力用於內以運氣血,是為陰陽自和之能力。我個人在練太極拳的時候,就覺得手中就像有一股氣,在野馬分鬃,在雲手的時候特別明顯,練完太極拳以後就會感覺渾身發熱,很舒暢。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太極拳是左腳先行?為什麼不是右腳?恐怕這個問題就要用中醫理論來解釋了,中醫認為左肝右肺,肝藏血,肺主氣,這個不同於西醫上的解剖,中醫左肝右肺是從它們的功能來説的,邁開左腳就是先開血脈,再邁右腳就是通氣機,這是因為血的運行速度較氣慢,左腳先行就是為了血氣平衡。

學習太極,個人認為練的是一種境界,就是《莊子》中説的“ 天地與我並生 而萬物與我為一”,就是天地人合一,有人説養生關鍵在養心,心態好就就會驅散心中的陰霾,心態就會好。短短的一學期的練習,談不上説是心得,只能是自己的一些體會而已,我希望同學

們在以後的生活當中要經常練習來修身養性 ,提高自己的內涵和精神境界,進而齊家治國。

第二篇:習武心得

本人習武多年,在對武道的探索及認識過程中,也像眾多的武友一樣,經歷了一 些諸如“夢想一夜成高手,或花了錢什麼東西也學不到的挫折”,並走訪了全國 較多“名師名拳”。經過多年對武學真諦的執著追求,也曾經歷失敗的痛苦與抉 擇的迷茫,現在對武道略有感悟,對武術的求學歷程也有所心得,為了讓更多的 武友能清醒地選擇求學,正確地認識武術和學習武術,今將我個人多年習武的體 會呈現大家。 我真誠希望自己在三個方面粗淺的見解能對武迷朋友們及武林後學 能有所啟示,讓他們在習武的道路上能少走彎路。這是我的初衷。 武 術 篇 社會在進步,開放、文明,但在當今武林中門派之見還是比較深的,這主要表 現在:都説自己好,老子天下第一。另外還有不少的新門派、新功法也正在“創 新”之中等等。朋友們,這樣多的古拳、新功、異派,你是不是有點眼花繚亂了 呢?那麼, 什麼是真正的武術?到底哪家功夫第一呢?下面就這兩點談些個人看 法。 1、什麼是真正的武術? 學武術的最終目的是為實戰服務。 武術的不斷髮展, 已形成了集表演 (套路) 、 健身(氣功、養生操類)、技擊(實戰自衞,擂台搏擊)等多種形式。這些內容 相互交融,本應該是武術的一大幸事,但又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混為一談。因為 初習武術的人大多數都是一些青少年, 他們大多數受到武俠片或者傳説中的影響 (因為現代的武俠片被影視的藝術渲染,功夫都很神的、很高的、很好看的), 想學神功絕技。 某些人即抓住年青人的這種心理, 大吹、 特吹什麼傳授神功絕技, 又七天半月速成,多麼的吸引人啊!學得一些實用的技擊,通過習武來提高自身 實戰防衞能力或實現個人理想,是每個習武者的初衷。可是練了很久,其練習的 武術只不過是一些健身、表演之類的武術,這樣還算幸運,更可怕的是練了很久 的“武術”,既不能表演(如果能,也僅限於劈磚碎石之類的玩意)、健身,又 不能實戰,還把身體練壞了(可悲啊!某些大師們的錯)。所以,我要説真正的 武術是技擊,打人術,真正的武術應該是以技擊為主,包容健身、表演。那麼, 什麼是真正的武術(技擊)呢?那就是精簡、實用、不花哨。李小龍的截拳道是 不是精簡、實用、不花哨?李小龍的影片中,他用的最多的也就是我們常練的直 拳、擺拳、邊腿、側踹等技,有沒有追魂腿、奪命掌之類的“神功絕技”啊?沒 有吧!那麼,你再看看,武術散打王比賽的那些運動員們,有沒有哪一場比賽用 的是神功絕技了,有沒有見到哪一場比賽出現過“降龍十八掌”,有沒

有哪場比 賽不接觸對方就用隔空拳把對方打出丈外的, 沒有吧。 所以真正的武術是既簡單、 又不花哨的。 因為: 精華的就是簡單的, 簡單的就是實用的, 實用的就是精華的。 所以,廣大的武迷朋友們,在你們學習武術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學什麼樣 的武術(是學表演還是健身或是技擊呢?),什麼樣的武術才是你要學的武術。 真正的武術是:擁有精簡、實用的內涵和不花哨的外形,並能用最簡單的方法 訓練出你的原始爆發力和教會您正確的發力動作, 訓練出您良好的本能反應能力, 訓練出真正用於實戰搏擊及街頭巷尾的格鬥技巧。

2、到底哪家功夫第一? 很多武迷朋友們都在想:我一定要找一門最好的功夫去學,因為這樣,學成之 後就可以成為高手,就可以實現理想。於是便在眾多的武術刊物裏尋找或網絡裏 搜尋,看哪家功夫介紹得最多,介紹得最玄,做了大量比較後,便選擇,我就學 這門功夫了,因為這門功夫厲害,練成之後可以發人丈外什麼的。我個人認為, 選擇一門功夫專心去練是很好的,也是很正確的。但有些武友是今天聽説截拳道 好就練截拳道,明天聽説大成拳好又學大成拳,甚至三天大成、七天形意、半月 散打的,都認為這門功夫才好,才是第一的。試想,這樣能學好功夫嗎?那麼, 到底有沒有天下第一的功夫呢?相對的來説,我認為:有。但並不是説某某門派 的功夫第一, 而是你有沒有用心去練那個門派的功夫 。 因為, 任何門派的功夫 , 不管它是多麼的科學, 多麼的實用, 你如果不去刻苦練它, 不用心去認真學習它, 是第一的也要變成最差的。所以,我個人認為,你不要奢望“第一”的門派,第 一的功夫就能造就你成為第一的高手,任何一門功夫,不管它是大成、形意、散 打、截拳道還是其它,只要你用心去練了,把它學精了,它就是“第一”。現在 我們做一個假設,假定大成拳比截拳道厲害,現在有 a 和 b 兩人都沒有任何武術 基礎,先天素質也基本相似,拜的也都是名師,他們從同一天開始分別習練大成 拳和截拳道,而 a 因為聽説大成拳功力非凡,練成之後,可以具備這樣那樣的功 力,但自身比較懶惰,只是在名師的指導下才認真習功,而 b 非常勤奮,不僅在 名師的指導下刻苦練功, 而且自己又刻苦鑽研, 汲取更多的知識付出更多的汗水。 那麼, 我們試想一下兩年以後, 和 b 的功夫, a 是大成拳厲害還是截拳道厲害呢? 我想,不説大家也明知。 説了這麼多,到底哪家功夫才是“天下第一”呢?我要説的就是,任何一門功 夫,只要符合:“什麼是真正的武術———即精簡、

、實用、不花哨”。你刻苦去 練了,專心去學了,投奔了一個好老師(關於選老師在下面內容中再講)。它對 於你來説就是“天下第一的”, 絕對不要去相信那些所謂的“神功絕技”或“速 成大法”。

求 學 篇 學習武術,也有一個求學的過程。而今門派紛呈,武館林立,名師眾多,如何 求學實現自己的理想,是每一個初學武術之人的首要問題,由於初學武術的大多 數是一些年青人,因而在邁入武術殿堂之前知識、經驗和人生閲歷的侷限性,使 很多人都陷入武林迷營中不能自拔,甚至習練一生也未明真諦,或者花掉大量財 力、 時間什麼也學不到。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被一些過大宣傳或表演 (特 別是武俠片)所迷惑,再加上那些極具有“眼光”的“大師”宣傳的“神功”或 速成。 下面筆者根據經驗圍繞這兩個問題談談怎樣正確理智地選擇求學的個人之 見。 1、正確的選擇武館和名師

根據目前習武的現狀,原則上習武有三條途徑。即上武館、拜師、自學。自學 一條將在下節中專門講到,這裏只講一講上武館和拜師。目前中華大地上的武館 林立,可謂成千上萬,光我們所接觸的武術雜誌上的武館廣告也就不少,而這些 武館的廣告是一家比一家説得好,什麼從包分配工作還拿高工資,什麼某某大師 親自執教,什麼這個拳的總部那個的拳的基地,教學內容除了武術之外,還涉及 到軍事、影視、商務等專業,這麼美妙動聽的廣告詞常常吸引了那些痴迷於武術 而又頭腦發熱的年青朋友。於是,很多朋友書也不讀了,父母的教訓也不聽了, 就去花高於正常讀書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學費上武館學習 (筆者早年也有此經歷) , 期望武館能給他們帶來好運。朋友們,尤其是一些學生朋友們,你們被這樣的廣 告所打動實不應該呀!你們想一想,你們在學校讀三年書能學多少東西?而這些 武館所開設的班級才是一至二年, 甚至半年, 就學這又學那, 可能嗎?就算可能, 能掌握嗎?光武術一項,一般武館的教學方法?排隊操練式,一兩年就不見得能 學到什麼;再説高工資吧,這一點你們要相信就太不應該了,根據國家政策,現 在的大學生都不包分配工作,你們可以想一想國家正規學校都不包分配工作,何 況一些私辦武館呢?它們有這個能力嗎? (但有些保安培訓班是可以推薦工作的, 但也不是包分配,而是推薦,就這樣,用人單位還是有很多要求的,並不像廣告 所説,你參加了培訓就可以上班)難道,武術會在當今這個經濟發達的社會裏佔 就業主導地位嗎?還有廣告上所説的那些大師、傳人、總教官親自執教,號稱總 部的,

你們也要擦亮眼睛啊! 一般稍微具規模的武館, 他們的大師就不可能執教, 很可能你們在那呆個一年半載的連大師的人影都見不到, 因為大師們要忙學校管 理(實際上是經營)呀?哪有那個時間來親自教學,不可能!再説號稱總部、基 地的,是誰允許他們叫總部(想一想,總部意謂着什麼?)的,是國家嗎?我想 都是那些有遠見的“館長”,“大師”們自己起的名字。朋友們,也不要被館名 所迷惑呀! 再來説説拜師吧,拜師學武是我較贊成的一種,但在選擇“師傅”時也要仔細考 慮如下幾個因素: a、不要捨近求遠,遠的不一定比身邊的好,要知道古詩中有一句話:不知廬山 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b、選擇師傅,一定要選擇“明師”,而不要着迷於“名師”會給你帶來好運。 但這並不是説“名師”就不是“明 師”了。我們就要防着是有“名”無“明”的呀! c、不要以為師傅就一定是搏擊高手,是拳王,或他必須拿了這個獎那個獎什麼 的,試想一下,馬俊仁能培養出來 王軍霞等世界冠軍,但他本人並不是世界冠軍呀!這是為什麼呢?我想這就是 馬俊仁先生有一套科學和明白原 理的方法。再看看中國的散打教練佟慶輝老師、管建民教練、翟壽濤教練等是 世界冠軍、大師、掌門人嗎?但 他們是真正培養出來了世界冠軍的。所以我們選擇老師時,要知道,只要師傅 對武術有正確的、科學的認識, 有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並有一定的格鬥經驗和從嚴的教學態度,他就可以是 師傅,是明師,我們就可以毫不 猶豫的拜他為師,跟他學。

説了這麼多,那麼怎樣正確地選擇武館和明師學習呢?那就是:不要被一切的 表象所迷惑,對那些實在非常讓你心動的廣告要進行正確和現實的分析。我個人 認為如果你只是單純的為了學習防身之法,或只是為了學習武術而學習武術,沒 有必要去選擇那些大型武館,相反,一些廣告詞較為樸實無華的小武館或個人教 學卻非常值得我們去看看。如果你真的經不住那美麗的廣告詞的誘惑,我建議您 先去實地考察一下(重點是看教學質量和教學條件),也可先報一個月左右的學 習班學習看看。 其次, 選擇拜師學藝, 我們要看其是不是明師, 即明白武學哲理, 明白武術道理,明白科學武術教學的老師,不要一味追求“名師”“冠軍”或大 獎賽的得主之類的老師。還要看其是否有良好的武德,我們拜師習武不僅要學他 的武,更要學他的德。 2、正確地選擇要學的武術 關於這一點實際上我已在上節《關於武術》中詳述,在此就不多説,再重申一 點的就是:選擇武術時一定要認清自己是想學哪種

類型的,是表演、健身、還是 技擊。如果是為表演,我建議你去學國家規定套路或體操;如果為健身最好練練 太極拳或乾脆早上起來跑步 (要想身體好,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 , 如果是為學技擊格鬥,那就一定要選擇精簡、實用、不花哨的東西。絕不要也不 能被廣告上的神功絕技所迷惑!朋友們,記住嘍!

自 學 篇 自學武功是當今武術求學者當中最普遍、最廣泛的一種求學方式了,在當今這 個比較現實的社會裏, 不少熱愛搏擊功夫的朋友們由於工作或者學習乃至經濟等 特殊因素的限制, 無法上武館或拜師學藝, 所以, 只能參照一些武術雜誌、 光盤、 武術圖書、 函授教材來自己學習, 這就產生了自學。 不可否認, 學到實用的武功, 達到強身健體、 防身自衞的目的, 應該是每一位習武者的心聲, 同時也不容置疑。 自學武功,只要方法得當,是完全可以達到這一心聲的。筆者也是自學者,下面 就談談本人多年來習武的體會和看法: 1、自學武功要講實際:首先我們應當明白,在我們這些自學武功的朋友當中, 有很多人,在精神上已經把武術當作一種寄託,便在經濟上大概也並不寬裕的情 況下,但為了理想中的武功,仍然會毫不猶豫地去購買我們喜歡的武術雜誌和武 功書。我個人認為,買武術書刊充實對武術的認識及武術理論的研究是應該的, 同時,也是對自學武功有所益處的。但,在我們的學習當中絕不能朝三暮四,這 山望着那山高,我們一定要講現實,講科學,要上了一座山頂後,再上另外一座 山頂,也就是説,當我們選擇一門函授課程,並認為它是科學、可行的之後,一 定要持之以恆的學完、學精之後,再學另外一門,不要因為今天看了這個廣告介 紹他的功法如何如何,你又去花那不應該花的錢去學他的。如果你老是這樣,肯 定會到頭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也只會成為一個著名的“武術圖書收藏 者”。同時,我們還應該明白一句話:“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自學的

武友當中,師傅就意味着圖書(函授教材),修行就是練習,老師(圖書)以科 學的方法教你怎麼做,是為你提供練武的方法,能否成功就要靠我們不懈的努力 及刻苦用功、持之以恆的堅持了。如果你不能這樣做,即使你擁有再多的祕笈也 只能是個眼高手低的理論高手,而不可能學精武功,實現您遠大的理想。再説的 一點是,根據筆者的認識和接觸,實際上國內大多數函授教材都是大同小異,轉 來抄去的,要知道現在是市場經濟啊! 2、自學武功要有計劃:計劃是幹任何事情的基礎,無論是習武,工作,還是學

習,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制定一個合理、科學、可行的計劃,然後按照計劃去 實施(練習),並在持續的學習過程中對計劃不斷的修正,以達到更加適於您的 學習進程。例如:在第一次所訂的計劃當中,經過半個月的學習,已不能滿足於 我們練身體素質的強度,就要加大一點強度。下面給出筆者個人曾經訂過的一個 學習計劃,供朋友們參考: 訓練時間: 5:50 起牀 6:00—8:00 早訓 早 (內容為 5 公里長跑、 柔韌性訓練、 內功訓練) 8:30—18:00 為日常工作時間,並在工作間隔中抽時間進行技術體會練 習 18:30—21:30 為正常訓練時間 (內容主要為技術、 力量、 專項訓練等) 訓練具體內容安排: 早訓:準備活動 10 分鐘左右、跑步 20 分鐘左右、柔韌練習 30 分鐘左右、內功 訓練 60 分鐘左右。 晚上正常訓練:準備活動 10 分鐘左右,柔韌練習 30 分鐘左右,技術體會 20 分鐘左右,沙包、擊靶、模擬實戰訓練 50 分鐘;新知識學習 20 分鐘;跳繩 10 分鐘;素質訓練 30 分鐘;慢走,深呼吸,輕跳,自我拍打,放鬆整理 10 分鐘; 靜坐 5-10 分鐘,並想像訓練中的不足和打鬥場景。休息! 成 功 哲 學 如果你的心中想到失敗, 你就失敗了, 如果你沒有必勝的決心, 絕無任何成就, 縱使你想獲得勝利和成功,只要浮現失敗的字眼,勝利便不會向你微笑! 如果你不認真行事,你就失敗了,我們在大自然宇宙中發現,成功取決於人類 的意志力,一切由人的精神狀態而決定。 如果你想到落後, 你就落後了, 如果你想到晉升到最高地位, 在勝利到手之前, 心中必定要擁有我一定要做到的信念:“我一定能夠做的到,一定能”。人生的 戰果並非強勢,快速所能獲得,所以最後獲得勝利的人都是那些堅信的人。(請 背熟上面這段話) 當您在訓練時出現惰性心理時或實戰中遇到挫折及心理極不冷靜時,請在心中

或大聲急呼:我一定能夠做得到,一定能!我是不可戰勝的,我是最好的,我是 最棒的,我是最優秀的,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 我將以上訓練計劃及成功哲學貼在我的牀頭,每日按此計劃進行自修,並且不 斷地修正計劃,使我的功夫自認為能夠達到自學者中的佼佼者。以上只是筆者一 個短期訓練計劃的具體安排,朋友們在訂計劃時,還要制定中長期訓練計劃(包 括:每天訓練的內容、新學的內容、一段時間要達到的目標等),只有這樣才能 保證您的訓練不會中斷或沒有頭緒。)


第三篇:習武心得

篇一:習武心得

武術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國粹精華,我們引以為傲。

尤其是近些年來武術更是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青睞,所以我能夠學習武術真是一件大好事。武術,由於傳統觀念的認識不足,很多人一提起武術就會問,你能打幾個人呢?其實,現在的武術我們應該重新來認識。自從參加了學校武術協會之後,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武術最初的形成目的確實是保家護院、戰場廝殺,但是隨着現在的經濟水平的發展,人文素質的逐漸提高,這方面的含義也就隨之而淡化下來了,反而,武術開始慢慢向健身藝術競技方面發展,當然並沒有淡化防身自衞的技術。

我學習了武術之後,有以下的感受:

武術是全方位的全身心的運動,它不緊鍛鍊我們的體育技能,更能磨練我們的意志,所謂一日不練十年功,學習武術就要下定決心,每天堅持鍛鍊,雖然有時候會覺得枯燥乏味,但是中間一旦間斷練習,功力就會大退。

武術也是一門積極性很強的運動,它從精氣神到手眼身法步,無一不要求規格的規範完整,更要在規格如此高之下體現武術的藝術美,動是圓定是方,這樣還是不夠,還要加上動作的完整性、節奏性。它從開始到結束都要求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氣質面貌。

練武是很累的,是要吃的下苦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學習武術,其實我認為最主要的也是這一點,武術的技能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乃是習武一定要修武德,我們武術協會的宣傳口號中有這樣一句話:未曾習武先習禮,未曾習武先習德。可見,一個沒有武德的人早晚是會被人唾棄的,反而他學的越好越與社會有害,武德不僅僅是武德,更是教會我們怎麼去做人,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許有些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但是修身是第一位的,我們做人的事理其實要用心體會,很多都能在習武之中領悟的到,這個學問太大了,用盡畢生也未必能參悟的透,所以從武術衍生出來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學問太大。

武術是中華名族的瑰寶,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學習武術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可以修身養性。武術的套路動作千姿百態,剛柔相濟,虛實相間,我們所領略的只是那博大精深的武術文化裏的冰山一角。學習武術,鍛鍊了我們的意志,培養了我們的品德,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充滿自信,面對一切困難和挫折都從容自若。感謝武術,他教會了我許多,唯願一生與武術常伴!

篇二:習武心得

我自幼愛好武術,國小經選拔參加過市體育運動委員會組織的校少年武術隊。自己也勤奮鍛鍊,抱着一種興趣愛好“玩”的觀點,想熟悉各種拳種,有過不成系統的習練:如少林拳械、螳螂拳、太極拳、華佗五禽戲、氣功的一些樁功盤坐等功法。組織過社區少年武術隊,組織小夥伴一起出操鍛鍊,豐富了大家的暑期生活,活躍了體育運動,鍛鍊了身體,規範了學生的自制管理,在社區有一定影響。是武術將孩子們聯繫組織在了一起。通過鍛鍊,也使大家身體健康,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爆發力和耐力都大幅度增強,體育學科成績提高很快,獲得校運動會多項成績,並擔任了體育委員。初步體會到武術的魅力、凝聚力和非凡的作用。

國中畢業,父親把我引見到南拳名師方蘆芳處,希望我能進一步訓練武術。第一課沒有練功,而是講武德,練武要講武德,這是最基本的。武術的震憾力不在於以暴制暴,而在於以德服人。説説容易做到難,需要平日刻苦鍛鍊,持之以恆,以身體的威懾力、自身的意志力和毅力來達到“非戰而屈人之兵”,這是要靠實力的,不是靠外表來哄人的。隨着數年鍛鍊,初顯成效,身體也強健了,意志和毅力也得到了磨練。並且有了一些副產品:如代表大學系裏參加全校演出,讓更多的大學生領略武術這一國粹。在豐富課餘生活的同時,培養了一種活潑健康充實的生活。對於自身青春期的成長和性格的培養都是很好的經歷。

隨着年齡漸長,我產生了一些模糊的想法和擔心:過去一起習練傳統武術的人們現在早已不練了,一些傳統武術套路和絕技已經失傳,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人忙於搞經濟,而忽視了優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武術在今天這個時代式微了。為了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武術,我應當盡一分心力,做一些工作。我的工作尚屬輕鬆,使我有了這方面努力的可能。於是,我利用工作之餘,蒐集整理一些傳統武術的資料、訪問拳師(如師從岳家拳名師葉子奎習練岳家拳械),不想讓這些祖先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在公園內見一老者打一路棍花,就攀談起來並準備拜師習練。老者以現在年輕人應當賺錢不該學這些為由拒絕了,説明一些不利武術推廣弘揚的思想還是佔相當市場的。我練武,決非處於經濟利益和功利的目的,而是為了傳承繼承中華武術這一國粹。通過我們的資料整理和一些工作,成功地使岳家拳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在,社會上對武術總存在着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如練武是為了打架,總有人問我:“你練武的,現在能打倒幾個人了?”還有習武無用論: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科技這麼發達,高科技武器這麼先進,還需要練習武術受這份苦嗎?純粹是老年人鍛鍊鍛鍊身體,年輕人很少會涉及。現代影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宣傳弘揚了武術,吸引了人們對武術的熱情和嚮往,但在另一方面,沒有反映真實的武術,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將武術魔幻化了。

經過多年習練武術,且自身對人文課題較為關注,武術作為中華國粹,我注意到武術有很多的人文的成分體現充斥其間。包括武德修養(尊師重道已成為傳統道德的規範)、武術禮儀、服裝器械、武學藥理肌理等都已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構築了整個中華武術體系。要做強做大武術事業,武術要在國際上擴大影響力,就要樹立起品牌意識、精品意識,包括從細節上體現出來,將之規範化、制度化,形成有效的機制體制。此次武術段位制的報批工作,就是很可喜的一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武學之路漫長艱辛曲折,這也是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武學師法自然,法無定法,“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努力研究追尋武學之最高境界,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這就是武學之路。然而,武術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仔細觀察自在普通生活中。包括日常勞作、自然景觀和自然現象(如颳風、流水、日照、動物靜物的形態等等),都是很有啟發的。“轉益多師是我師”,應當謙虛謹慎,虛心求教,向一切能幫助自己提高的人或事物學習、汲取好的東西。心理的調整也很重要,相信武學修為高深的人,其道德品格和人格意志都是相當完善的。武學修養能使人保持一顆平常心,心與自然融合,和諧社會,無慾無求,並且磨練了勇氣和毅力,武學鍛鍊本就是一個經年累月持之以恆苦練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時也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和品德,且自身視野開闊起來,學識增加,膽量增強,人生境界也不斷提升。人生,應當有更高層次的追求。

下面談談我對南拳和岳家拳的一點粗淺的認識。南拳素有樁沉步穩,迅疾緊湊的特點,以形為拳,以意為神,以氣發勁,質樸明朗,氣勢激烈。南拳上肢動作較多,短打擒拿,點穴拿穴;腳法偏低,步法穩固。發力時腿、腰、臂、指貫通一氣,力求順達,發盡前聚力蓄盡,肌肉作一定收縮;其勁由腰、腿而肩、臂擊出,或因勢發出喊聲,通過發聲以助發力,並以氣之運動輔導各種動作的變化,故有"吐聲須開聲"的説法,亦是"氣與力合"的一種體現。我在習練南拳初期就感覺自己氣促氣急,呼吸吐吶有接續不上之感,往往勢大力猛一氣呵成的一路下來,就氣喘連連。後來有意識的做了樁功和靜功的調吸訓練、吐吶訓練,隨着功力加深,這方面的問題不知不覺就解決了。

岳家拳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寶貴拳種之一,為中華武術的瑰寶。它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飛開創出來的,至今已八百多年。清末由岳家拳一代宗師張春林傳入金華,金華現今為我國岳家拳傳承地,有較好的羣眾基礎。經數代傳人言傳聲教,薪火相傳,不斷努力使這一武學奇葩得以存續發展並不斷健全完善。岳家拳博採各種拳術的精華,技擊風格獨特,分為套路、樁功、散手、點穴、炮錘、劈掛、擒拿等,能使用刀、槍、棍、劍、鐗、拐、鈎、錘、斧、匕首等器械。其武術自成系統,內容詳盡。岳家拳強調四兩撥千金的方式,實戰價值極大。同時,岳家拳講究內外兼修,剛柔並濟,注重精神、意識、氣息的鍛鍊,來改善人體內在各系統和器官的功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它的特點是以快制勝,出手兇猛,對指的用法很講究,搏擊時強調見縫插針,貼身進步,手法上注重環環相扣。搏擊時強調見縫插針,貼身進步,這直接形成了南派武術貼身短打的特點,同時也為寸勁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另外講究指的運用,這個變化也及其重要,不追求在力量上勝過對手,但注重擊打瞬間的攻擊力度。

作為一名中華武術的習練者和愛好者,我有繼承和發揚武術的責任和使命。我將更加努力做好相關的工作。

篇三:習武心得

武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項瑰寶,在我未接觸武術之前就對武術有一種神往。而如今,我依然非常慶幸自己能拜與韓海華師傅的門下,學習武術,精研武藝,在武術的學習中我不僅學習到了各種武術的技藝,也學到了很多其他寶貴的東西。

習武——“以德為上、以悟為得、以技擊為末”

中國作為武術發源地,也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培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傳統的武術文化。當然這都是歷代習武之人用其令人敬佩的行為和品德來構築的。注重道德修養,這是做人的準則,習武之人更應如此。

尊師重道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武術講傳承,老師們一生中花費很多的精力和財力才得到的功夫和心法,很希望傳承下去,但不會傳給得寶忘師者,只有傳給有道德有修養且熱愛中華武術的傳人。所以,武術的傳人,必須心懷一顆對中華武術的熱愛和對老師的感恩之心來學習和繼承前輩的功夫和心法。

習武者如果缺乏必要的武德修養就會把武功當成自己逞強好勝、爭名奪利的手段,因此,一旦有了一點成就便會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由於真正的武功高手大都不會與這樣的人計較和糾纏,再加上這樣的人往往好贏怕輸,因此,他們逞強的對象大都是一些與他們層次相當的習武者,甚至是一些不懂武功的門外漢。久而久之,便會在這種恃強凌弱的實踐中,滋生出一種妄自尊大的心態,自以為自己武功了得,也就不願意再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訪師學藝,再加上熱衷於逞強好勝、爭名奪利,用來潛心鑽研武功的精力和時間自然也就十分有限,因此,功夫自然也就很難再上更高的層次

習武之人要謙虛謹慎,不要心存門户之見,不要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要注意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以別人之長補己之短。惟有如此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不論自己的武藝有多好,也不要論自己的段位有多高,須謹記:“德有多高,藝有多高”。

習武——貴在持之以恆

武術可以更加充分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習武——對於我來説,就是一個不斷挑戰自已不斷戰勝自己的過程,雖然我在二十二歲前都沒有真正接觸武術這項運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都有點晚了,但是正是由於這種對自身的挑戰,反而令我對武術的興趣愈加濃郁了。

我們南湖區武術協會並不是一個專業的武術家團體,只有較少幾位教練是專職的武師,而大部分人都是學生,以及一些參加工作了的武術愛好者。學生們有自己的學業,工作的人需要努力的工作,所以我們的訓練基本都是自己儘量安排出自己的業餘時間來進行的(一般皆為晚上)。然而,即使如此,我們還是保持着至少兩天一練的訓練強度,進行着身體素質和武藝的提升。甚至有部分隊員,堅持每天進行訓練。

當然,付出肯定是會有回報的,在這樣強度的訓練之下,我們武術協會成員們的武術技藝也都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而我也在這段時間的武術學習中,逐漸地對武術文化有了一些瞭解,對武術的技藝有了一定的提高,對武術的學問有了自己的一點點——悟。從當初那個只是喜歡蹦蹦跳跳,喜歡運動的青年,漸漸地瞭解了怎麼去發力,怎麼去打好一套拳,甚至掌握了一些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難度動作。雖然這過程中我們都吃了不少苦,流了許多汗,但是,當看到今天自己的這些進步,我覺得,這些汗,這些苦——值!

所以,我會一如既往的的進行我的武術訓練,也歡迎社會各界的朋友來加入我們的隊伍,共同研習,一齊進步。

習武——我們皆朋友。

當今社會,經濟為重,利益染指着各行各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少有所謂的真正的友誼,與人相處,總要謹言慎行,好不痛快。而我喜歡武術,喜歡我們南湖區武術協會,就是因為這裏不僅有師傅,師伯及許多前輩們的悉心指教,更有師兄師弟、師姐師妹的友愛和關心,雖然我們之間的年齡跨度比較大,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我們師門之間的情誼,好幾個師兄不僅在武藝上比我們功力深厚,而且在年齡上也比我年長許多,但是他們一點都沒有架子,在訓練中,對我們耐心指導,知無不言,還時常和我們交流一些習武的心得和體會,在生活中,更是幾乎和我們打成一片,也經常給予我們很多關心和支持。我們同齡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之間更是毫無芥蒂,幾乎無話不談,常常是同進同出,不分你我。這樣的環境下,也讓我的心更加平和,武協對我來説,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因為我參加武術訓練的時間比較短,雖然自身技藝較之當初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實為武術初學者,所以直至今年,我才有資格代表嘉興市武術協會,代表嘉興市南湖區,參加了第七屆浙江國際傳統武術比賽和第五屆香港國際武術比賽,這兩次比賽,不僅讓我見識了許多武術高手的颯爽英姿,也讓我認識了一些其他地區的武術愛好者,他們有的是武校的學生教練,有的是地區武術隊的成員,有的只是普通的武術愛好者,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對待習武的同仁,很友好、很熱情!雖然我們都是對手,但大家都沒有把這些對手當成自己的敵人,把比賽當成是給我們的一個武術交流的平台,我們在這些平台上演繹自己對武術的認識,詮釋自己對這套拳(或器械)的理解。沒錯,我們習武者,就好像一個大家庭的成員,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武術技藝,並把自己這種對武術的熱愛傳播開來。

武術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做為後人,我們有責任繼承下來,傳授下去,並使之發揚光大。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四篇:習武心得

十多年前,不知是何種原因,我去了武校,開始我的習武生涯,就這樣在稀裏糊塗之時我成為了一名習武者,後來逐漸地也稀裏糊塗被武術所吸引。直到現在,還由衷於武術愛好,不敢言,武術對我有多重要,且敢説,我跟武術有着一段淵源。

從小就愛蹦亂跳,後來受到影視的影響,又愛打打鬧鬧,影視裏的飛檐走壁,各種功夫,變成了孩子之間的閒言,那時的渴望即是成為一名大俠,能夠扶危濟貧、聲張正義。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受到了這個影響,直1999年初就轉學到了武校,從那時起我的武俠夢就開始了。

十多年的習武經歷也讓我淺嘗到了武術之所以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武術的魅力究竟在什麼地方。

我們都知道,武術,是一個永遠處在變化中的動態的概念,不可能是永遠固定不變的。中國武術在華夏土地上延綿了數(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千年,歷史悠久並植根於民間。它來源於人們的生產實踐、軍事戰爭和社會活動,在中國文化的長期薰陶哺育下,具有明顯的民族文化特色,世代相傳,歷久而不衰,逐漸成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直到現在也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

剛開始接觸武術,也許不知道從何學起,而一個校長曾經問過我們,習武之初要學習什麼,那時的我們都很茫然,斗膽才説了一句,先學基本功,而校長講這並不是唯一的答案,之後緬懷深情的告訴我們,習武之人,必先習德。直到後來我們才恍然大悟,或多或少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是來自於儒家的一種積極向上的,寬厚待人的入世的道德觀念,而武德則是習武之人做人做事的基本依據;鼓舞人們要發奮圖強,要仗義行俠要報效國家要立功立德,以實現生命的價值和創造生命的意義。

經過多年的不斷練習,也認識到了武術的博大精深。學了這麼多年武術,覺得學到的東西還是屈指可數,內容極其豐富,門派拳種各有特色,想要學到精神統一,將不是一時之計,也不是一世之需,而能達到身心統一,感到身心輕鬆愉悦,豪爽舒適,也正是達到習武之功效。習武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隨之自身的不斷提高,對武術內涵和文化的認識也會不短加深,或許在不斷專研的過程中忽然間有了新的發現:武術需要長期鍛鍊和深造。而且習武更是一個培養品質的好方式。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的思想意識早已深深熔鑄到中華民族的靈魂之中。自強首先要求自主,確立靠自己不靠別人的觀念,與一味依附別人的奴化心理徹底決裂,與依賴別人恩賜的僥倖心理劃清界限,把爭取個人利益和幸福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得失榮辱應歸因於己,不能怨天尤人,而要從自身方面找原因。中國文化賦予傳統武術的這種以自己為對手的自強意識,是緊緊地圍繞着人的生存與發展而

展開的。當今社會提倡武術習練者的自主意識,強調中華武術的自強追求,重提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仍然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不論是自強、自主還是自責,在不懈訓練中,教會我做人要堅持不懈,處事做人要學會包容。也可以講武術的修煉也正是塑造了人的性格,或許有的人會感覺到,而有些人則不以為然,這正是習武的奧妙吧。

武術的歷史很悠久,而武術的發展也將很持久,不管處在什麼年代相信武術展示給世人的並不僅僅是它本身的外部形態,而是它固有的文化內涵。雖然我不敢輕言把武術終身所用,但感言一定會視為武術為終身所好,因為它塑造了我的性格,也造就了我的人生。

習武心得*1————瞭解你自己——————

武術之所以稱為術,它是一種對你身體的鍛鍊,你不必為了羨慕別人的好體力、好身段, 但你經過習武的磨練同意可以做得到,這可以叫做無心插柳。但習武者千萬不能停留在這 一個層面就淺嘗則止。武術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它不是爭強好勝的慾望,更不是嚇唬人 、滿足你虛榮的架勢,武術運動是對人身體和思維的挑戰,在身體上你需要極其敏感地覺 察自己的每一個動作的細微變化,你需要及其靈動的反應,控制自己的重心的升沉起伏,如果你不瞭解自己,你就會在運動中受傷,在格鬥中失敗。

瞭解你自己,這樣你才能在實際生活中知道進退,自知則明,知止不辱,所以習武首先必須修德,這不是故弄玄虛,只知道進攻的個性永遠不可能向武術的巔峯近接!

習武心得*2————改變你的思維——————

武術的每一種運動都是一種的思維的表達,使用二節棍的思維不能拿來使用長棍,使用槍的思維不能拿來使用刀,同樣的南拳北腿、九節鞭、斧鉞鈎杈十八般武器就有十八種思維,所以習武的人最忌自高自滿自大。需要明白:貴大患若身,及吾無身,何患之有?我們無論如何都是有缺陷的,不可能常駐不敗之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將自己的身體和思維推向極限,最終達到無限的圓融,這就需要不斷地接受新事物,改變舊思維,形成新路徑。

另外,練習和實戰也是兩種不同的運動,實戰的時候面臨不同的對手也需要調整自己的應變思維和技擊狀態,所以習武之人還有一個最忌——那就是呆板一成不變。在練習時叫做悟性,在實戰時叫做心如止水,不要心浮氣躁。

總結起來,我們的身體和思維應該調整到象水一樣的狀態,無形無相而能成任何形相。習武心得*3

————切忌急功近利————

我看到過有的習武者,他們習武很是勤奮刻苦,早練晚練,不怕吃苦不怕受累,這種精神是好的,習武就要有“沒有做不到,只又不想做”的這種心理認識。不過有的習武者走進了禁區,有的希望速成,急功近利,比如現在的散打界,他們多數都是在十五六歲才開始 ,練四五年就開始出賽。這樣子也許會出一些成效,但是很不利於運動員的身體。另外, 他們也不大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融合吸收眾武術文化中精粹的東西,他們成名後也最多隻能感到自己是一個打架選手,而不是一箇中國武術家,因為他們沒有這種心理素質和內涵。再則,中國武術中有很多待開發弘揚的健身競技思維,比如抓筋拿脈點穴等,急功近利都不能做到這一些。

還有的習武者想把自己練成金剛不壞之軀,練拳頭,練臂膊,結果把自己的身體都練畸形了,這是不好的。金剛不壞之軀是沒有的,練拳頭,練臂膊可以有很高的成效,但是急功近利就會練畸形。習武一定要一點一滴,不急不躁,要慢慢積累,積微之著。這樣才能把強身健體和技擊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練苦功難捱

那時候練拳練的很苦。傳統的太極拳有一種形式的練法叫定式。比如攬雀尾分六個動作,按每個動作去練定式。定着不動要多少時間呢,定六個呼吸,然後再換勢。攬雀尾要用三十六個呼吸,差不多兩分鐘才能定完。正常人每分鐘十八個呼吸,依此類推,全套拳有二百六十八個動作,你看要定多少時間?所以那時“定”的我筋疲力盡,汗流浹背。到冬天天氣嚴寒,練完拳穿的鞋像趟過水一樣,一脱掉可以倒出汗水。練拳要練抻筋。提起抻筋好厲害,找一棵樹,叫我背靠着樹,身體扳直,老師在前面用腳把我的底腿勾住,樹上有一滑車,有一皮兜兜住我一條腿的腳後跟,往上拉,把腳趾拉到腦門,再把拉繩拴住,定住不動。這樣還好些,往後抻筋要把腳心拉貼在後腦勺上,這個罪真夠受的,那時我做夢都怕它。如此類推,什麼下腰、踢腿、鐵板橋···等等,先折騰出來弄好了才開始練拳。過去練拳不像現在這樣,一開始就去摸魚。要把上面説的功夫練出來,其實人人都能練成,就看你練不練。

學各樣推手,練三步功夫

就這樣我把定式練拳練完了,再練打手。打手就是推手,那時叫打手,後來傳到上海以後才改叫推手。練打手先練單手推,兩人誰也弩不住誰之後再練雙手推。由平推、立推、斜推,好像個女字型,把這些路子推純熟以後,兩個人身體漸漸向下矮,邊往下矮邊推,一直到身體擦着地面去推。有用手一履對方,自己的身體向後擦着地撤回去,等向前出去時,

身體又擦着地出去,如同蛇一般左右迴旋。各位聽起來容易,可練起來就難了。記得有一次老師跟我説:你拿個筐去磚瓦鋪買二斤疙瘩炭去。我以為老師有用處。就到磚瓦鋪買了三斤,多買了一斤,交給老師。老師説:我跟你説笑話,叫你把炭燒紅了,好烤一烤你的筋。經過苦練,不動步的推手才算練成了,再練動步的推手。不動步的推手是正的,叫繃履擠按四個正方;動步的推手是斜的,叫採挒肘靠四個斜角。當然不是絕對的,正與斜是相互牽涉的。老師教你時,他站在中央,身子一轉用手一採,你在外圈要隨着緊跑,跑了多少步,剛追到頭,他一轉身又回去了,你又緊跑再追回去,所以練的滿頭大汗。後來我研究易經才知道,這就是得其圓中不支離,意思是圍繞着一個圓心去跑外圈時,要不支也不要離。聽着也很容易,但這勁頭很難掌握好的。總之這僅是素材,也就是才練了個大概,然後才開始練功。

練功首先要練鬆功,這鬆功可難了,要由腳趾、腳腕、膝蓋、腰、兩肩、上臂、小臂、手腕、手指、脖頸的七個頭椎除了頭顱之外全要鬆開。這麼一練差不多把人給拆散了。然後再練太極拳的三步功夫:第一步叫着功,太極拳畢竟是個拳種,這麼一來幹什麼使,那麼一去幹什麼用,如攬雀尾是幹什麼用的,單鞭為什麼要那樣一轉,一招一式,二百六十多個動作都弄熟了,都會使了,但還不算成,因為你只知道死譜,不知道變化,故此還需要進一步去研究變化。第二步功夫叫勁功,為什麼叫勁功不叫力功呢,因為它不尚拙力,都是柔柔軟軟的,但這裏邊東西很多,等把勁功練完了,往下練更難了。第三步功夫叫氣功,我説的氣功不是外邊練的氣功,我説的是太極拳裏邊的氣功,它的練法可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運氣,運氣使把氣運到周身,想叫它到那裏它就到哪裏。周身內外由五臟六腑到四肢百骸,無一處不能運氣,身體也無一處不能打人的。你如不信可以試試,我用手指指你的手心,你會感覺有氣的,你也可以隨便往那裏按我。我那裏就能打你。另一部分是使氣,既然能做到運氣了,如果能使氣處於你的身體之外,而又能達到對方的身體上去,然後要使你的氣跟對方的氣溝通,兩個人變成一個,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自如了。你想叫他跪下他就跪下,你想叫他躺下他就躺下,他這個人就受你控制了。這個功夫很不好練,我前後練了十二年,十二年的時間很長了,我再愚魯也不至於糊塗,為什麼跟它幹上沒完呢?其中必然有它的興趣與滋味。就如同吃橄欖一樣,初食很澀,愈吃愈清香可口。這時我練出甜頭來了。身體也強壯起來了。

第五篇:習武的心得與體會

習武的心得與體會

作為一名大學生,應當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因此上體育課成了刻不容緩的大事。體育不興,中國人才會被譏笑為“東亞病夫”,在國際上沒有地位。如今我中華大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足見體育對國家、對民族是多麼的重要啊。

看着那麼多奧運健兒雄姿英發,揮斥方遒,我是何等的驕傲和自豪。體育的類型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叫人數不勝數。我們學的武術,更是別具一格,獨開生面。而武術又分為多種:太極拳、跆拳道等,特別引人注目,新穎實用。

同學們都練得不亦樂乎。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他們都表現得很出色,有幾個還是老師的得意門生。武術不但能強身健體,舒活筋骨,抖擻精神,而且還能樹立威信,懲奸除惡,保家衞國,對我們的確是大有裨益,受用無窮。

但有人説我們學的武術純粹是花拳繡腿,不堪大用,學武術不過是做做樣子,敷衍塞責,矇混過關罷了。這話我不贊同,可是我是有心無力,終歸還未能得到老師的真傳,想起真是忝列門牆,飲恨無窮。但這有什麼辦法呢?怪千怪萬隻怪我,賦性愚拙,麻木健忘。事已至此,有何怨言。

自上大學來,體育課從來不逃,畢竟職責所在,未敢生出僥倖之望。至於課上表現如何,那就非我所知了。體育本來就是我的弱項,所以一向是視如巨石懸於我心的。從國中到現在,也是如此。但既然得考試,也就得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至於結果,我卻不敢太過關注,也免得自作多情,徒增傷感。

我本庸才,所以這些年來,毫無建樹,一籌莫展,不孚眾望,上辜國恩,下負義理,故疚慚於心,汗顏無地。然而來日方長,又何須太悲觀呢?如果上蒼垂憐,當大展宏圖,成就功業,然後威加海內,名揚天下。

只可惜天資愚鈍,本性糊塗,就習武一事,都搞得一團亂麻,不成樣子。中國的武術博大精深不假,但若什麼都記不住,也太歪曲情理,有違天意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即使壯志消磨,也無怨無悔啦。

這個學期習武,雖然沒學到什麼招式拳法,但能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並最終決定我事業發展的方向。可以説的當然不止以上説的這些,這裏不再多寫了。

小編推薦相關文章:

我的習武心得

學習武玉江、林大澤心得體會

習武的性生活

習武以修身

我的習武經驗談——緣起

Tags: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