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大會講話精神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W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大會講話精神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心得 篇一

2020年十月迎來一個重要的紀念日,即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週年。1950年,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將戰火燃燒到鴨綠江邊,開國領袖毛主席一聲令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國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戰勝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侵略者。

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之所以取得軍事勝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為主導的政治工作所產生的精神力量,政治優勢成為我軍致勝的戰略優勢。無數先烈、革命前輩們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犧牲、貢獻,英雄事蹟可歌可泣。

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要立足於世界之林,更要有這種大畏的愛國氣節和英雄氣概。習總書記講話讓世界見證了藴含在中國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讓世界知道了“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輝煌的往事不能忘記!獻身的英烈更需緬懷!加油祖國!

抗美援朝70週年心得體會 篇二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餓時一把面,渴時一口雪。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中國志願軍物資緊缺,面對敵人的“絞殺”戰術,後勤部門一籌莫展。為了改變落後的運送方式從而更好的服務前線士兵,戰時後勤部一方面投入高炮部隊、空軍部隊阻止敵方的空中封鎖,另一方面將運輸方式由傳統的公路運輸改為機動性更強的鐵路運輸。

起初敵方晚上轟炸完,我們還要整備幾天才能完成線路復原,但隨着一批特殊部隊的加入,形式開始漸漸改變,他們就是鐵道兵部隊。

楊連第,志願軍一級英雄。1919年出生於天津倉北一個貧農家庭。1949年2月,楊連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任隨軍職工。1950年10月,楊連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編入鐵道兵第1師第1團1連。11月25日,他隨部隊到達鴨綠江邊,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偉大斗爭中。在朝鮮戰場上,楊連第多次出色完成搶修鐵路大橋的任務,有力地支援了朝鮮前線的戰鬥。1951年7月,在搶修清川江大橋時,楊連第帶領一個排12次搭設浮橋,並創造出“鋼軌架浮橋”的方法,保證了正常施工,使幾次中斷的大橋順利通車。1952年5月15日下午,身為副連長的楊連第帶着戰士們在清川江橋上檢修時發現新修的第三孔鋼樑移動了5釐米,立即派人抬來壓機準備移正鋼樑。正在指揮部隊起重鋼樑時,一枚定時炸彈爆炸,彈片擊中了他的頭部。為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祖國人民的安寧,年僅33歲的楊連第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沒有人會想到,處於全方面劣勢的中國軍隊會比美國人先穿上過冬的棉衣,也沒有人會想到,起初對陣地攻堅戰毫無辦法的中國軍隊竟也有了“喀秋莎”的炮火支援。五大戰役,少不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無畏,但也少不了這隻後勤保障部隊的流血犧牲,無數如楊連弟一樣的鐵道兵戰士在朝鮮的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用錚錚鐵骨捍衞物資運輸的生命線,用至死不渝詮釋“做好後勤工作就是一半功勞”。

一戰揚威,穩定家園半世紀,百年雪恥,震懾對手數十年。時光荏苒,鴨綠江邊風景秀麗,炮灰的痕跡隱藏在了不斷流淌的江水裏。我們不會忘記,70年前那羣勇敢的中國人向強大敵人“亮劍”的勇氣,也不能忘記,先輩們用流血犧牲換來的和平穩定。歷史的車輪緩緩向前,“鐵道兵團”成了一個小小的符號停在了時間的櫥窗裏,和平年代的我們不需為了生存而有太多擔憂,但作為新時代鐵路職工的我們依舊會接過先輩的衣缽,把抗美援朝精神發揚光大,努力踐行“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時代口號,為建設中國的美好明天添磚加瓦。

抗美援朝70週年心得體會 篇三

抗美援朝戰事一場難以忘卻的戰事,是一場戰強敵、驅惡魔的生死大搏鬥!是一場百萬中華優秀子孫再次湧現豪邁氣概的英雄讚歌與神聖洗禮!抗美援朝戰事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偉大的抗美援朝戰事是一場偉大的人民戰爭!

我們衷心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體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懷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體將士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英烈永垂不朽!讓我們懷念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羅盛教、楊連娣、李家發、楊育才、任光華、孫一增等30萬2千7百24名功臣及5953功勛集體。

抗美援朝戰爭歷時二年零九個月02天。即: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南北雙方為統一問題爆發全面內戰,內戰一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就立即決定出兵武裝干涉。6月27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駐我國台灣海峽, 7月1日美軍投入侵朝作戰。7月7日在常任理事國蘇聯缺席的聯合國大會的情況下,美組建聯合國軍(美、英、法、土耳其等16國)侵入朝鮮半島,朝鮮內戰演變成局部國際戰爭,10月1日美軍越過三八線,10月11日攻佔平壤,美斷言戰爭在“感恩節“前結束,佔領全朝鮮。

10月3日凌晨1時,周恩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希望通過他和印度政府將【】中國政府對朝鮮局勢的嚴正立場轉告美國政府。周恩來説:“美國軍隊正企圖超越'三八線',擴大戰爭。美國軍隊果真這樣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請把這點報告貴國政府總理。……我們主張和平解決,使朝鮮事件地方化。我們至今仍主張如此。”

1950年10月8日(歷史性時刻)發佈命令,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任副司令員兼副政委,洪學智、韓先楚任副司令員,解方任參謀長,杜平任政治部主任。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25萬大軍(初始階段)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步兵38、39、40、50、66軍,炮兵1師28師,工兵4團、6團)

至1953年4月底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總兵力達130萬餘人。

196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

抗美援朝戰爭經歷了十餘次大的戰役:

《第一次戰役》1950年10月21日——11月5日。該役殲敵1萬5千餘人。起到了穩定戰局,取得了首次與聯合國軍交戰取勝的戰例。粉碎了聯合國軍在感恩節前結束(佔領全朝鮮)戰爭的企圖和幻想。

《第二次戰役》1950年10月6日——10月24日。該役殲敵3萬6千餘人。收復平壤,湧現了楊根思抱起炸藥包衝向敵羣的英雄壯舉。創造了在一戰中殲敵(美軍)一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彭總喊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38軍萬歲的口號。清川江——三所裏“狹窄地帶”被美軍稱為死亡谷,“月亮是中國人的。”

《第三次戰役》1950年12月——1951年1月8日。該役殲敵1萬9千餘人。

突破三八線。1951年1月14日中朝軍隊攻佔漢城。

《第四次戰役》1951年1月25日——1951年4月21日。該役殲敵7萬8千餘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增兵入朝。

《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22日——1951年6月10日。逼近漢城,幾經拉鋸戰。基本穩定在三八線上。

大規模的運動戰基本結束。

《美軍發動夏季攻勢》1951年6月起,被殲2萬2千餘人。

《美軍發動秋季攻勢》1951年10月。夏秋攻勢中美軍及聯軍共傷亡15萬7千餘人。

《美軍發動絞殺戰》1951年8月——10月22日。中朝投入艱苦卓絕的“反絞殺戰”的鬥爭。鐵道兵楊連娣英勇犧牲,美軍空中轟炸鐵路、公路、橋樑、工廠。空軍英雄大隊長洪智慧創擊落美空軍王牌飛行員戴維斯的戰例。美軍戰機被擊落106架。

《美軍發動細菌戰》1952年初。在朝鮮境內、中朝邊境、中國東北地區。遭到全世界的強烈譴責。

《美軍發動金化攻勢》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俗稱上甘嶺戰役)。美軍被殲2萬5千餘人。美軍發射炮彈190萬發,山頭被炸平1——2米。該戰役湧現了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創造出坑道戰的有效戰法。

《金日成戰役》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該役殲敵7萬8千餘人。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主動發動。重點打擊南朝鮮軍(李承晚不肯坐到談判桌上來,並揚言單獨作戰,要打到鴨綠江)創造了奇襲白虎團的經典戰例。是朝鮮戰爭的最後一戰。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朝鮮戰事進行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金日成在平壤簽字、彭德懷在開城簽字、克拉克在奎山簽字。

朝鮮戰爭美軍、南朝鮮共傷亡109萬餘人,其中美軍傷亡39萬7千餘人;志願軍傷亡36萬餘人。

同志們!朋友們:

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了。但世界並不太平。

我們熱愛和平,我們珍視和平!我們應該更加珍視中朝人民用鮮血和生命捍衞的抗美援朝勝利成果!不要忘記中朝人民共同的使命,“脣亡齒寒”的硬道理,要銘記於心!只有漢奸賣國賊才會去蓄意惡毒破壞中朝友誼。只有漢奸賣國賊才會去獻媚美帝。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戰爭勝利萬歲!

中朝人民血盟友誼萬歲!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心得 篇四

這是一個震撼人心,催人下淚的節目,它真實地再現了63年前歷史瞬間,30萬志願軍入朝參戰,與以美國為首的16國的聯合國軍對抗兩年零九個月,犧牲之慘烈,驚世之崇高。18萬中華民族秀的兒女,最可愛的人血灑疆場,長眠在北朝鮮。最慘烈的是1952年11月25日上甘嶺之戰。在五聖山這高度僅597米的土山上,戰後隨手抓起一把土,就有32粒彈片;一面軍旗上,就有381個彈孔;山頭上的樹冠,全被美國飛機傾瀉的炸彈燃燒彈炸禿了,那一米多高的樹樁上,竟有100多個槍眼彈頭彈片!據15軍軍長秦基偉將軍日記,像孫佔元黃繼光那樣用自己的身軀堵住槍眼,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這是怎樣的驚心動魄啊!這是一支怎樣的視死如歸不可戰勝的軍隊!連美軍軍官日記裏也寫下“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一個連隊戰士一百二十多人,架起機槍,埋伏在美軍潰退必經的要道邊,雪地裏零下40度的嚴寒,戰士全部凍死,依然是俯卧在機槍邊,瞄準的戰鬥姿態。我們應該成立一個抗美援朝紀念館,以雕塑定格凍僵志願軍戰士們的姿勢,銘刻英雄們的番號。告訴後代,60年的和平環境來之不易,銘記戰爭中巨大的犧牲,銘記保家為國視死如歸的民族精神!

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大會講話精神學習心得 篇五

10月19日,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衞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筆者感到,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要以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動力,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抗美援朝精神之燈照亮奮進新時代的道路。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引領航向的“指明燈”。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和堅忍不拔的精神。70年過去了,中國這艘時代巨輪也進入了新時代,回顧那段戰火硝煙的壯烈歷史,感悟志願軍戰士那種奮勇拼殺、勇往直前的意志品格,我們就是要把抗美援精神傳承下去,把抗美援朝精神當作照亮新時代航向的“指明燈”,沿着英烈們用鮮血點亮了的精神座標,一往無前、賡續奮鬥。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凝聚力量的“聚光燈”。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偉大的精神總能凝聚無窮的力量。抗美援朝這件彪炳史冊的大事也正閃耀着無數英雄先烈的光輝事蹟,構築起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團結奮進的精神高地。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今天我們認真學習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財富,匯聚起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精神力量。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偉大斗爭的“探照燈”。當前,中華民族正處在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征途中。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毫無疑問在復興道路上,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阻礙。這就需要我們把握住抗美援朝精神的時代意義,在銘記偉大勝利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好抗美援朝精神這盞“探照燈”,勇於開展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始終要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激揚戰鬥的精神,堅定奮鬥的意志,勇於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為取得下一個勝利而時刻準備着。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心得 篇六

在中國過去艱苦歲月中,多少人犧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離,是那些英雄們的前赴後繼,捨生取義的偉大精神造就了戰爭的勝利。在戰爭面前,能夠讓敵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強的戰術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難面前,英雄們不畏險阻,英勇奮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題團課、隊課的直播過程中,有多位曾經抗戰的勇士的鏡頭,他們都已年邁,但眉眼間不失昂揚的鬥志和不敗的信念,他們抱着犧牲的心態為國家奮命一搏,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結束後,沒有人質疑中國的實力,敢與中國講條件,這場戰爭為我們贏得了尊嚴,也讓我們擁有了享受和平的權利。志願軍的犧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國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為對中國發動戰爭而死的外國人。志願軍的血,為我們這些普通人而流。

對於新中國來説,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必將永彪史冊,萬古流芳。打敗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狂妄。充分説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暴的,敢作為。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下,要想立足於世界之林,就需要這種精神。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好,我們不應該忘記曾經受過的屈辱,更應該拼搏向上,頑強亢進。加油,中國少年!

抗美援朝70週年心得體會 篇七

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相關的,脣亡則齒寒,户破則堂危。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不只是道義上的責任,而且和我國全體人民的切身利害關係密切地關聯着,是為自衞的必要性所決定的。

(此文曾於2000年10月10日作為校報增頁印就,紀念抗美援朝50週年之際)

(一)

抗美援朝戰爭,是美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

視察過“三八線”軍事設施後,1950年6月19日,美國國務卿顧問杜勒斯,在韓國國會演説稱:“自由世界正在注視你們,如果與共產黨妥協,等於選擇導致災難的道路。”“只要你們在人類自由的偉大事業中繼續發揮有價值的作用,你們決不會是孤立的。”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對此,當過“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在其回憶錄中明確斷定:“在朝鮮,共產主義已經向自由世界發動第一次挑戰了。現在是下決心的時候了。現在,同過去任何時候一樣清楚,這是一場反對共產帝國主義的戰爭”。“如果我們在亞洲敗於共產主義,則歐洲的命運將岌岌可危。……我們現在必須行動起來,否則我們將滅亡。”美國記者約翰·託蘭在其《漫長的戰鬥——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一書中,就此寫道:“為了阻止共產主義,哈里·杜魯門總統不宣而戰,迅捷地採取了人們所稱的警察行動,加入了這場衝突,勸説不大情願的聯合國批准他的行動,並使15個國家參加了美國同北朝鮮和中國的戰爭。”

中國人都記得,正是這個杜魯門,在當年6月27日,聲稱“共產黨部隊的佔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及在該地區執行合法而必要職務的美國部隊。因此,我已經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台灣的任何進攻。”而且拋出了“台灣地位未定論”(連麥克阿瑟都認為,這是不正確的,是有背開羅協定的)。同年7月底,麥克阿瑟又專門跑到台灣,“在討論到的問題中有一個問題是國民黨中國迅速而慷慨地提出要派遣軍隊去參加朝鮮的聯合國部隊。……見到了上次戰爭中我的老戰友,蔣介石委員長,我感到非常高興。他那抵制共產黨統治的不屈不撓的決心引起我由衷的欽佩。”

由上可見,朝鮮戰爭的性質,在美國人是毫不含糊的。朝鮮戰爭與中國的關係,在他們也是一清二楚的。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後,麥克阿瑟率領的侵朝美軍曾經一度得逞、十分張狂,無視中國政府再三嚴正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大舉進犯朝鮮北方,並迅速向朝中邊境推進,還揚言“從歷史上説來,鴨綠江並不是把兩國截然分開的一道障礙。”

在這個嚴峻的歷史關頭,在領導下,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戰略決策,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偉大號召。1950年10月8日,命令“中國人民志願軍迅速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揭開了入朝第一次戰役的序幕,是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參戰紀念日。

事情正如1950年11月4日中國各民主黨派聯合宣言所説:“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相關的,脣亡則齒寒,户破則堂危。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的抗美戰爭不只是道義上的責任,而且和我國全體人民的切身利害關係密切地關聯着,是為自衞的必要性所決定的。”約翰·託蘭在《漫長的戰鬥》一書中從另一個角度説道:“就這樣,不是為了推動世界共產主義,而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一個威脅要使用核武器的強大敵人的入侵,中國不情願地進入了朝鮮衝突。……麥克阿瑟夢想拿下整個朝鮮,而且或許向更北的地方推進,迫使毛介入一場他幾個月來一直試圖避免的戰爭。”

這就是白紙黑字記載下來的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由來的歷史真相。

(二)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驚天動地頂天立地的偉業。

人們愛説:“財大氣粗”。迄今為止,美帝國主義是世上最為“財大氣粗”者。人們又愛説“實力決定一切”。迄今為止,美帝國主義是世上實力最為強大者。50年代初,美帝國主義在這兩方面更是無可匹敵。不僅如此,朝鮮戰爭爆發後,他一手操縱聯合國,打起了“聯合國軍”的旗號,更是氣勢洶洶、不可一世。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不過一年,戰亂剛剛平息,台灣、西藏等地還待解放,百業待舉、百廢待興,國力極度貧弱,渴求和平安定,亟待復興建設。面對美帝國主義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面對這樣一種突如其來的武裝進犯,敢不敢抗衡?能不能抗衡?這顯然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不説別的,即使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層內也不無疑慮,林彪稱病怯陣就是一例。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決策,需要何等的勇氣和膽略!中國人民及其子弟兵,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義無反顧、不惜犧牲,堅決響應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號召,與朝鮮人民和朝鮮人民軍並肩戰鬥,休慼與共、生死相依,共同抗擊世界上最強大凶惡的帝國主義勢力,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英雄氣概!

拿中國老百姓來説,在50年代初那樣艱苦的年代,廣大勞動人民剛剛翻身解放,遠遠沒有擺脱貧困狀態,但全國上下、男女老少,硬是節衣縮食、慷慨解囊,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捐獻飛機大炮,捐款所得可以購買3170架戰鬥機。人們只要想一想這一件事情,就可知中國人民有着何等樣的博大崇高的胸懷。依靠着這樣的人民,還有什麼不可戰勝的敵人?

至於中國人民志願軍,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正是可以由之“看海洋”的“一滴水”。他所記述的志願軍戰士在鬆骨峯的壯烈戰鬥場景,人們能夠輕易忘記嗎?他所記述的志願軍戰士的崇高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義、革命人道主義精神,人們能不肅然起敬嗎?所以,毫不奇怪,這篇報道一經發表,就全國傳誦,歷久彌新。“最可愛的人”,自然地成了志願軍戰士的代稱。《誰是最可愛的人》,也當之無愧地編入了中學語文教科書,年復一年地教育、薰陶着無數青少年學子。

請人們記住這樣一點吧!那就是,當朝鮮戰爭的炮火燃燒到中國邊境,中央做出抗美援朝決策,應朝鮮政府的要求向朝鮮派遣志願軍部隊時,不少急促組建的志願軍部隊還來不及換上冬裝、來不及補充給養,就急如星火、星夜就路,奔赴前線的啊!所以,初期入朝參戰的志願軍部隊,凍死凍傷在戰場的遠過於戰死戰傷的啊!前不久,我就讀得20軍史話《百旅之傑》中這樣一段記述:1950年12月9日,在黃草嶺之戰中,我20軍180團二連指戰員,在守衞1081高地時,全部壯烈犧牲。用日本人編纂的美軍在朝作戰史的話來説:“這個陣地的中國第60師,忠實地執行了它的任務,頑強戰鬥到底,無一人生存。”原來,“在第二天打掃戰場時,才發現這個連全部凍死在陣地上。他們都俯卧在冰雪堆起的工事旁,一個個手握着槍支,許多戰士的手凍結在步槍的槍栓上都無法分開。幾個晝夜,攝氏零下40多度的嚴寒,沒有一點熱食進口。這樣,眾多的血肉之軀與冰雪一起形成了冰雕的英雄羣像。”我們志願軍的年輕戰士們,就是這樣地支援朝鮮人民,這樣地抗擊帝國主義侵略、保衞自己新生的共和國和父老鄉親的啊!“為有犧牲多壯志”。中國人民志願軍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永載青史、萬古流芳。

《杜魯門回憶錄》中説道,當侵朝美軍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次戰役迎頭痛擊後,1950年11月30日,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了一個聲明。其一開頭就稱:“朝鮮最近形勢的發展使世界面臨一次嚴重的危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已經自滿洲派遣他們的部隊到朝鮮,對在北朝鮮的聯合國部隊進行一次強烈的、組織得很好的進攻。雖然經過長期的、認真的努力,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相信聯合國或美國絕沒有侵略中國的企圖,他們還是這樣做了。由於美國和中國人民之間的歷史友誼,一想到中國人竟被迫和我們在聯合國指揮下的部隊作戰,不免使我們不寒而慄。”這個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美國“白皮書”式的聲明,要多荒。唐就有多荒。唐。但是,其“不寒而慄”之説,卻是並不虛假。正是中國人民奮起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協同朝鮮人民軍,先後組織了五次戰役,即杜魯門所説“強烈的、組織得很好的進攻”,把美國侵略軍及其僕從軍隊趕回到了“三八線”以南,粉碎了他們侵吞朝鮮、進犯中國的美夢,才使他們惶惶不可終日,不得不坐下來進行停戰談判的啊。

這場談判歷時兩年,時談時停、時談時打、又談又打,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美帝國主義者被迫簽訂了停戰協定,朝鮮戰爭總算結束。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拉克,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當時,美國共和黨頭子塔夫脱卻直截了當地認為這是“美國從未遇到的最完全的失敗”,“我們找不出比朝鮮戰爭更悲慘的例子了”。時任美國國防部部長的馬歇爾歎道:“神話已經破滅了。美國原來不是像人家所想的那樣一個強國。”

中國人民志願軍首任司令員彭德懷,1953年9月1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會議上有關報告中説:“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國主義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擊敗的。”在同一會議上,講話中指出:“我們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的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我們取得了這一條經驗,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經驗。”

在當代世界歷史上,指出的這條經驗的意義實在是無可估量的。1960年10月2日,伊拉克《文明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章中説:“中國在各個方面表現了它的偉大,其中最偉大的一點是它戳穿了‘紙老虎’的本質並促使‘紙老虎’失敗。”這“最偉大的一點”正是從抗美援朝戰爭發端的。

50年過去。

回過頭看益加清楚。

試想:如果當年中國人輕信“美國絕沒有侵略中國的意圖”,與之大談什麼“歷史友誼”;如果中國人害怕美國這隻龐大的紙老虎,不敢奮起抗擊;又如果中國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打敗了,今天將是一個什麼局面。

歷史明明白白地記下了:正是因為中國人民頂天立地和世界上最強大凶惡的美帝國主義,在朝鮮戰場上進行了驚天動地、艱苦卓絕的直接較量(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期間已經有過間接較量),並且贏得了勝利,勝利之後又繼續與之毫無間斷的各式各樣的反覆較量,才有1958年開始的長達12年的中美大使級會談,才有1971年10月的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才有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的中國之行(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成當時説:尼克松是打着白旗去北京的。)……。我們説,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今天能巍然屹立於世,中國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聲望,都是由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下的基礎,恐怕一點也不為過吧?

1993年1月,美國《外交》季刊發表了施萊辛格的文章,題為《探索冷戰後的對外政策》。這位當過美國國防部長、能源部長、中央情報局局長者寫道:“中國是一個獨立思考、在意識形態方面多疑的國家,其人口是美國的5倍。僅這一事實,要脅迫它就很困難。而且,中國人從來沒有向美國的壓力屈服過,這是引人注目的。”“可以肯定地説,美國可以使中國經濟遭到重大的破壞,但是,仍然令人懷疑的是,我們能否迫使它改變其在國內的做法,雖然中國沒有直接打擊美國的有效方法,但我們可以肯定,我們會在其他方面付出代價。……此外,中國有能力挫敗美國各種各樣的外交政策目標。一個在安理會擁有表決權、而且我們依靠它在其它諸如核不擴散、控制武器和技術交流……等方面進行合作的國家,是惹不起的。”

較之當年杜魯門、麥克阿瑟之流,施萊辛格的這番見解,顯然知趣、清醒得多了,也現實、明智得多了。這也算得是美國人從朝鮮戰爭以來的一種歷史經驗的總結吧?我們不難發現,他的這種見解,正是尼克松以來美國政要共具的。儘管他們絲毫也沒有改變帝國主義者的本性、放棄“西化”“分化”中國的圖謀(中國人不會忘記,台灣乃至西藏等至今還是一個“問題”,其源蓋出於此)。

1953年9月12日講話中就説過:“美帝國主義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這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以來屢試不爽的客觀真理啊!

上述種。種,不就是鐵證如山、有目共睹、勝於一切雄辯的歷史真相嗎?

但是,近些年來,中國國內有些人竟然撰文歪曲歷史真相,詆譭抗美援朝戰爭,他們究竟是想幹什麼呢?

據報道,由美國國會授權,從今年6月25日起,美國國防部將在全美各地舉行為期3年的紀念朝鮮戰爭50週年的活動,要全國感謝和牢記“老戰士”50年前在朝戰中“為全國服役和犧牲”,使“全美公眾清楚地瞭解和認識韓戰的教訓、歷史和傳奇故事,以及美國為保衞世界和平和自由所作出的軍事貢獻”,云云。

我們呢?我們中國呢?我們中國人呢?

[附記]

承主編厚愛,此文曾於2000年10月10日作為校報增頁印就,但因有關禁令未能發送。

禁令當然有作用,卻難禁黨心、軍心和民心。

同年10月19日至21日,原20軍電訓隊戰友,在當年小隊長李福桂同志閤家傾力操辦下,於南京相聚紀念抗美援朝50週年。大家到雨花台拜謁了革命先烈,暢抒了當年(都不滿20歲)的戰鬥豪情和如今的不勝感慨。

2010年11月28日,在有關方面支持下,原《解放軍報》駐通信兵特約記者王雄同志,在嘉興經辦了“紀念抗美援朝60週年戰友聯誼”。86歲的周文江同志,莊重地以一身滿掛獎勛章的戎裝與會。這位全國一級戰鬥英雄、志願軍二級戰鬥英雄的講話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這兩次聚會,我都帶去了此文,獲得了戰友們的共鳴。

15年過去。5年過去。原先與會的幾個戰友,當年的小隊長李福桂同志、老英雄周文江同志,竟已相繼去世。但是,正像時為南京中共黨史學會抗美援朝研究分會副會長李福桂參與副主編的、南京部分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紀念文集的書名所示,他們投入的那個“血與火的歲月”永載青史、萬古流芳。又如2010年與會時獲贈的、由魏巍同志題寫書名的《最可愛的人新傳(一)》中所收錄的周文江等的事蹟一樣,革命傳統代代傳,老兵新傳年年新。

在抗美援朝戰爭65年之際,筆者重發此文,正是着眼於此。

更重要的是,“我們呢?我們中國呢?我們中國人呢?”——此文最後提出的這三個問題,於今越發嚴峻尖鋭地擺在我們面前。

事情正如彭光謙將軍所説: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抗日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一條理由是當年戰勝日本鬼子以後,我們對日本的處理半途而廢,美國包庇它,沒有對它的戰犯進行徹底審問,沒有把它徹底趕出去,以至於埋下禍根。軍國主義思想基礎和社會基礎還在。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在安倍的操縱下,今天日本在軍國主義道路上依然想重蹈歷史。”“今天日本政壇和當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前夕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天的日本一系列動作都是在為戰爭做準備。”

“跟日本講道理沒用,沒有力量的正義是蒼白的正義,沒有正義的力量是邪惡的力量,我們既要有正義、又要有實力。在精神上,我們一定要發揚老一輩抗戰精神,鐵血丹心的抗戰精神,剷除漢奸。”(9月30日《參考消息》)

65年之後看抗美援朝戰爭,不也是這樣嗎?

説來話長。這裏只能長話短説。

今年7月25日,在朝鮮第四次老兵大會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演講中,專門“向致力於實現朝鮮人民的自由獨立與東方和平、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流血犧牲、幫助朝鮮進行正義革命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兵表達崇高敬意。”7月27日,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日,他又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墓獻了花圈。7月28日,媒體記者受邀前往朝鮮駐華大使館採訪。使館內牆顯著位置懸掛着1958年以及周總理與朝鮮金日成首相的歡宴合影。此中情意,不言自明。

但是,中共中央黨校那個“朝鮮問題專家”,卻又一本其多年來的作為那樣,對此説三道四,很不像話(見7月29日《東方早報》)。

今年9月11日,此人又以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身份,在《東方早報》發表整版文章,題為《朝鮮半島“8月危機”及其啟示》,一本正經,像煞有介事。其最後的“啟示”竟然是:“朝鮮核問題具有使相關事務價值翻轉的功效,美國示拳具有雙重意義。朝鮮核問題能使國際關係中一般認為積極的東西變為消極,使消極的東西具有積極的意義。如,增進友誼、提供援助、開展經濟合作等等,一般認為這是好事,但是施之於堅持核武計劃的朝鮮,就變成為其製造核武提供助力,是壞事。相反,制裁、禁運、施壓這些通常被認為消極行為,施之於朝鮮,卻有助於阻止其核計劃,變成具有正面意義的行為。與此相關聯,美韓加強軍事合作,針對‘核朝鮮’進行軍事演習,便具有了雙重意義。從表層看,美韓軍演示肌肉,無疑會刺激朝鮮,使半島局勢緊張,但也僅僅是緊張而已。因為美國作為當今世界頭號軍事大國,其出擊能力及關鍵時刻的決斷能力,會使一些國家望而生畏,從而收斂自己的言行。朝鮮雖然自認為已是‘世界頂級軍事強國’,但對朝美軍事力量對比還是有清醒認識的。這次危機事實上已證明這一點。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在半島的軍事存在,美韓恫嚇性軍事演習,對防止魯莽行為導致的軍事衝突和戰爭,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作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如此顛倒敵友、混淆黑白、為虎作倀、助紂為虐,公然站在美帝國主義一邊,這該是什麼行徑呢?這等“戰略研究”,又究竟對誰有利,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10月10日,為紀念朝鮮勞動黨成立70週年,朝鮮舉行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閲兵式。美國《洛杉磯時報》説:“朝鮮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國家,不過他會在週六盡全力讓世界——特別是美國——相信,它是不容輕視的。”(10月11日《參考消息》)在閲兵式上,金正恩強調,在朝鮮勞動黨的領導下,朝鮮將會建設成為世界級軍事強國。朝鮮有信心應對美帝國主義挑起的任何戰爭,保衞國家和人民。

通過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見到這個閲兵式的宏偉場面,見到這個像“銅豌豆”一樣的兄弟鄰邦,顯示出如此豪邁的民族精神、無謂的英雄氣概、堅強的戰鬥意志、嚴正的備戰陣勢,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無不會由衷敬佩和讚歎。

但是,翻遍10月11日的《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和《光明日報》,竟不見對這個閲兵的隻字報道,豈不是咄咄怪事?

更有甚者,如10月11日《環球時報》社評標題所説,“嘲弄朝鮮不是某些國人自尊的表現”。這篇社評本身,又是什麼樣的“國人自尊的表現”呢?

當然,多年來見慣了上述那個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的那一套,所有這些都不足為奇了。

奇的是,10月12日《新聞晨報》《銘記抗美援朝功績》的報道中引述道:“英國牛津大學大戰略學家羅伯特·奧內爾也説過:‘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而成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如果中國人沒有於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在朝鮮戰場上穩執牛耳,此後的世界進程就一定不一樣。’”

在這位英國學者如此提醒面前,那個中共中央黨校戰略研究所教授之流,還有何地可容?

在這位英國學者如此提醒面前,“我們呢?我們中國呢?我們中國人呢?”當是更得弄個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