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紀錄片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13K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紀錄片觀後感【精品多篇】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觀後感 篇一

86歲高齡的吳曉嵐謙遜而優雅——鼻上架一副細邊框眼鏡,胸前別一枚小銀花胸針,一頭長髮利落地盤在頭頂。這位身材嬌小、慈眉善目的老人家,竟是一位14歲就參軍的沙場老兵,一位為救治傷員永遠衝鋒在前的白衣女戰士。

“很多人都問我,當年那麼小就做了戰地衞生員,怕不怕?”吳曉嵐聲音不高,話語卻擲地有聲,“我説我不怕!戰士們在前方不顧性命地流血拼殺都不怕,我們怎麼能只顧自己、畏縮不前?”

吳曉嵐用實際行動踐行着自己的回答。兩次集體二等功、三次個人三等功、四次集體三等功……軍裝上綴滿左襟的勛章,就是吳曉嵐用青春譜寫的最美白衣戰歌。

一夜手術帳篷外堆起截肢

1950年10月,年僅16歲的吳曉嵐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二分部13兵站醫院擔任護士,開始了抗美援朝的艱苦作戰。

“最受不了的就是敵機的轟炸,叫你根本抬不起頭。”當時,吳曉嵐所在的醫院就駐紮在緊挨前線的山坡上。“飛機貼着山坡飛過來,掀起的風都能把帽子刮掉,你甚至能看清飛行員的樣子。我們只能在天黑後才能轉移傷員,白天汽車根本沒法開,一露頭就容易挨炸。”

大部分的危重傷員都是被炸傷的。前線醫療條件有限,救治任務以保住性命為先。經常是一夜手術做完,帳篷外就堆積了大量被截下的斷臂殘肢。

“那會兒説是醫院,其實都並沒有醫院的實體形式了。”山坡上也沒有房子,全炸沒了,吳曉嵐他們只能在樹底下、草窠裏扒拉,找出相對平整的地方安置傷員,再拽一拽邊上的草,把傷員們隱蔽起來。

傷員中,一個17歲的上海籍小戰士令吳曉嵐印象深刻。“他四肢都被炸傷了,全部要截肢,否則命留不住。”小戰士的遭遇讓在戰地見過許多生死的吳曉嵐也忍不住流淚。“但他特別堅強,還反過來安慰我們,説他哪怕沒有了手腳,也還有清晰的頭腦,好了之後肯定還能找到用武之處。”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紀錄片觀後感 篇二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__週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國家記憶》欄目攝製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衞國》。整整__年前,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在朝鮮半島徐徐拉開。

那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最大規模的局部戰爭。

那一次,中國人民志願軍用鋼鐵般的意志,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

那一次,中國人民用全民族的空前團結,向全世界證明: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為援助朝鮮、保衞中國安全,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烈士當中,有抱炸藥衝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戰友傷、自己上、炸死敵軍的一級爆破英雄伍先華,有雙腿傷、忍痛爬、捐軀開路的許家朋,有子彈打光拉響手榴彈衝向敵人的孫佔元,有卧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戰終日、殲頑敵、屢建戰功的楊春增,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曉的戰鬥英雄有:邱少雲 黃繼光 楊根思 羅盛教 毛岸英等。

無數先烈的鮮血,洗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裏,我看見了長輩偉岸的身驅,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鬥裏,創造了偉大的功勛。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紀錄片觀後感 篇三

20__年,是新中國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並取得偉大勝利的第__年。抗美援朝的勝利是對那些試圖包括使用軍事手段在內的所有方式來遏制中華民族崛起的國家發出了這樣清晰而明確的警示,一切試圖阻止中華民族崛起的妄想,都是徒勞的。

抗美援朝戰爭及取得的偉大勝利,不僅使朝鮮免遭了侵略者鐵蹄的踐踏、保衞了世界的和平,同時也有力地捍衞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打出了新中國應有的的國際地位,而且更主要的是新中國通過抗美援朝向世界宣告了,世界的事務、尤其是亞洲的事務沒有新中國的參與,是無法解決的。但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偉大意義並不僅僅在於中華民族在這場反擊侵略、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戰爭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也不僅僅在於中華民族通過這場戰爭實現了自身的崛起,甚至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偉大意義都不在於中華民族自身。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偉大意義就在於它撬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形成的美蘇兩個大國主宰世界的格局,在於它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宣告了大國主宰世界時代的結束,在於它徹底顛覆了幾百年來在全世界已經形成了的世界上的事務只能由少數幾個西方大國來主宰的傳統認識,在於它給全世界注入了小國要敢於反抗大國的欺凌、弱國能夠戰勝強國的壓迫、各國的事務只能由各國人民來管,世界的事務必須由世界人民來管、世界是世界全體人民的世界而不是少數幾個西方大國的世界這樣一種全新的理念,在於它開啟了國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強弱而一律平等的這個人類歷史上的嶄新時代,在於它為全人類開闢了一條可以通過以戰止戰的方式來求得共存共生的未來道路。正如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所講的那樣:“中國人民早已聲明,全世界各國的事務,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亞洲的事務應由亞洲人民自己來管,而不應由美國來管。美國對亞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亞洲人民廣泛和堅決的抵抗。”

從以往乃至當今世界上又開始奉行的大國主宰世界的觀念來看,美國當時的所作所為好像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中華民族由於在已經進入了站起來的情況下,是決不允許任何大國在世界上、尤其是在自己國家的周邊為所欲為的。所以,西方大國主宰世界一切的時代應該就此結束了。儘管所力主堅持的抗美援朝不僅對於中華民族的自身,而且就是對於整個世界都極具深刻的歷史意義和極其重要的現實作用,可是眼裏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着長期關門過日子傳統的一些中國人卻沒有真正地理解為什麼要力主抗美援朝,因而對抗美援朝提出了異議。也有一些人由於懼怕美國,更是列舉了許多理由反對出兵進行抗美援朝。對這些人,進行了反覆地勸説:“你們説的都有道理,但是別人處於國家危機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無論怎樣説,心裏也難過。”就是在這樣的反覆勸説之下,當時的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才達成了出兵進行抗美援朝的共識。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的偉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上被壓迫人民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勇氣,極大地增強了廣大弱小國家擺脱大國壓迫與控制的信心,從而不僅使廣大的亞非拉地區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擺脱大國控制和推翻殖民統治的爭取民族自決和爭取民族解放的人民革命運動。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觀後感 篇四

志願軍將士為什麼在敵我力量對比極其懸殊條件下,能夠不畏艱難困苦、捨生忘死、英勇殺敵?沒有別的理由,這是因為我們的志願軍都是翻身的農民和工人,他們認識這場戰爭是為支援被侵略的朝鮮而戰,是為保家衞國而戰,都有為保衞革命勝利果實的決心,都明瞭這場戰爭是為自己而戰,為自己的國家而戰,因此奮勇殺敵,敢於犧牲。可以説,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打的是品質仗,是什麼武器也不易抵擋的。”

志願軍將士就是以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與強大的敵人搏殺,與各種困難鬥爭。黃繼光奮不顧身撲向噴吐火蛇的敵人槍眼,為戰友開闢了勝利的通道;邱少雲趴在被燃燒彈打着的草叢中,咬着牙把雙手插進泥土,巍然不動,掩護了大部隊殲滅敵人。

軍旅作家巍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描述了第二次戰役中的鬆骨峯戰鬥情景:“戰後,這個連的陣地上,槍支完全摔碎了,機槍零件扔得滿山都是。烈士們的遺體,保留着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有一個戰士,他手裏還緊握着一個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國鬼子,腦漿迸裂,塗了一地。另一個戰士,嘴裏還銜着敵人的半塊耳朵。

在掩埋烈士遺體的時候,由於他們兩手扣着,把敵人抱得那樣緊,分都分不開,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斷了。……”他還記述了與一名戰士的對話: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戰士,在防空洞裏吃一口炒麪,就一口雪。我問他:“你不覺得苦嗎?”他把正送往嘴裏的一勺雪收回來,笑了笑,説:“怎麼能不覺得!咱們革命軍隊又不是個怪物!不過我們的光榮也就在這裏。”他把小勺兒乾脆放下,興奮地説:“拿吃雪來説吧。

我在這裏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他們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裏,泡上一壺茶,守住個小火爐子,想吃點什麼,就做點什麼。”他又指了指狹小潮濕的防空洞説:“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悶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陽,光光的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裏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們就可以在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們想騎車子也行,想走路也行,邊溜躂邊説話也行。那是多麼幸福的呢!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裏,像總結似地説:“我在這裏流點血不算什麼,吃點苦又算什麼哩!”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紀錄片觀後感 篇五

__年前的一個冬夜,刺骨的寒風呼嘯着,殘月的光芒灑在靜謐的雪地上,匯成一條“河”,“河面”倒映着星辰,在黑暗中泛出點點波光。那個萬籟俱寂的夜晚,數萬人在雪地上蹣跚前行……

那是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在 在司令員兼政治員彭德懷的率領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以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開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第一戰。他們同朝鮮人民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國聯軍。這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不僅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凱歌,更鍛造出了光耀千秋的抗美援朝精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一戰略方針起到很大作用。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將士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烈史詩。

追憶起那場戰爭,我始終敬佩他。在戰場上,他英勇作戰;在烈火中,他屹然不動。他,就是邱少雲!作為抗美援朝志願軍中的一員,他始終堅持軍人的天職——服從。為了不影響部隊作戰計劃,不暴露目標,保證部隊的安全,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讓熊熊烈火奪走了自己的生命。為了黨和人民,他雖然在烈火中犧牲了,但是他的意志和精神已在烈火中永生,他的軍魂已永駐在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心中。那上甘嶺戰役勝利的旗幟,直到現在還飄逸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一系列政策推行的路程上,先輩們走過萬水千山,仍需跋山涉水,做為學生的我們也要盡一盡微薄之力。“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祖國的明天是我們的,我們要奮發圖強,祖國才能更加繁榮昌盛。未來的我們,將會有更大的舞台。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無窮的,讓我們抓緊這短短的青春,加快腳步學習那無窮的智慧吧!

生活當下意恢宏,不忘初心記使命,英雄風骨依舊在,軍魂永駐在心中!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觀後感 篇六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以巨大的代價,挽救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衞了國家安全,達成了出兵朝鮮的戰略目的。

抗美援朝戰爭創造和維護了中國在東北亞地區有利的戰略態勢和戰略格局,為國家經濟建設創造了相對和平的安全環境。抗美援朝戰爭,維護了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加大了中國東北方向的防禦縱深,給中國帶來了幾十年相對和平的安全環境。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發揮自身作戰特長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驅至三八線,創造了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這一仗,充分顯示了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藴藏的巨大力量,充分顯示了中國軍隊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敢於戰勝一切敵人的決心、意志與能力,使得任何企圖與中國全面軍事衝突的國家不得不三思而行。英國的蒙哥馬利元帥曾告誡西方世界:軍事上的禁律之一是不要同中國交戰,誰要想侵略中國,就“要大倒其黴”。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決策者吸取朝鮮戰爭時的教訓,相信中國政府的警告,沒有派地面部隊越過17度線。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真正洗雪了中華民族百年恥辱的戰爭。主要對手美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擁有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各種先進武器裝備,而且挾二戰勝利的餘威,被視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竟然敢於出手,是美國人沒有想到的。

人們常説,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怎麼站起來的?不是靠嘴皮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同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血與火的較量中站起來的,是在近代以來第一次成功地將強敵拒之於國門之外的作戰中站起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極大提振。從某種意義上説,抗美援朝戰爭可以被視為新中國成為一個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的奠基之戰,是中國從世界的邊緣走向世界中心的重要開端。

在這個靠實力説話的世界,抗美援朝戰爭大大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李光耀回憶説,他明顯感受到西方人對華人態度的變化。讓我們再看看美國人是怎麼説的:

大衞 哈伯斯坦在其《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一書中寫道:“除了親身經歷戰爭之人外,對許多美國人而言,韓戰始終是歷史的黑洞。停戰的第二年,它就變成了一場無人願意回憶和了解的戰爭。而在中國,情況恰好相反。對中國人而言,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這個國家在新的歷史中寫下的燦爛樂章。對他們來説,韓戰代表的不僅是一場勝利,更重要的在於,它也是新中國的又一次解放,與長期受西方列強壓迫的舊中國的徹底決裂。與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打成平手的,不只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剛剛征服日本和德國的美國,而是整個聯合國的軍隊,按照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來説,被他們打敗的是所有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從這個層面上來看,這場勝利的意義是無法估計的。”“如果説中國當時還缺少把美國人趕出台灣的武器,那麼他們利用充裕的人力、他們的獨創性和戰士的勇敢,在朝鮮半島與美國人平分秋色。戰爭結束後,每個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這個正在緩緩升起的東方大國。”

美國官方戰史承認:“從中國人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所顯示出來的強大攻勢和防禦能力中,美國及其盟國已經清楚地看出,共產黨中國已成為一個可怕的敵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那個軟弱無能的國家了。由於共產黨中國有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和堅強有力的領導,因此它也在朝鮮戰場上贏得了自己的聲譽。”中國軍隊在朝鮮的作戰,“提高了毛澤東政權的威望,併為之贏得了軍事強國的地位。”

自抗美援朝戰爭始,國際社會無論是中國的朋友還是敵人,都無法忽視新中國的聲音。正如鄧小平指出的那樣:我們從朝鮮戰爭開始的時候就説,中國人説話是算數的。這樣,中國在世界上的名譽就比較好。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第一聲吶喊,是一場真正動搖西方霸權地位的戰爭,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幾十年來,我們這些後來人都在享受着志願軍指戰員浴血奮戰打出的和平局面,享受着他們流血犧牲換得的勝利成果。我們要對創造國家和軍隊這一偉大榮耀的先輩,深懷感恩之心和崇敬之情。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紀錄片觀後感 篇七

朝鮮是一個以山地為主的半島,缺乏戰略縱深,19__年的6月25日,一個小時內在38線上信號彈從西海岸打到東海岸,李承晚的南朝鮮部隊全線進攻,南朝鮮的部隊中都有美國的顧問。至於是誰推動了這場戰爭的開局,我覺得不外乎是麥克阿瑟或者是蘇聯,因為如果南朝鮮統一北朝鮮,那麼麥克阿瑟在他的軍事生涯上幾乎可以比作從珠穆朗瑪峯達到了月球,而如果被朝鮮統一南朝鮮,那麼蘇聯在遠東完成了最完美佈局,但美國當時的杜魯門政府未必想打,當時美國的重點應該在歐洲,遠東的佈局已經是比較理想的狀況了,只能是麥克阿瑟自私的想法,後來他的一些做法簡直就是想把戰爭引入中國境內,並想用蔣介石的軍隊拉到朝鮮來打,這樣的結果只會使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時候的中國實際上還沒有完全解決境內的安定,南方還在剿匪,進攻台灣打了敗仗,基本沒有空軍和海軍,當務之急是解放台灣,也不可能鼓動金日成(也沒錢和裝備去支援),後來仗打到那個程度,蘇聯沒有派空軍和地面部隊,我直接懷疑是斯大林就是在利用中國人,包括19__年開始的解放戰爭中蘇聯人的作派,實在是齷齪,後來中蘇決裂,真正是明智之舉,避免了被蘇聯當槍使,做附庸國的下場都不會舒服。

戰爭的開局對北朝鮮的人民軍很有利,經過幾個月,幾乎把南朝鮮李承晚的部隊趕進了大海,蘇聯人支援的坦克部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個時候美國人的海陸空軍隊全面介入,直接體現了先進武器在當代戰爭中的作用,另外,麥克阿瑟的得意之作“仁川登陸”非常完美,大量人民軍被包圍、切割、消滅,僥倖逃脱的只能進入游擊戰狀態。美國人乘勝追擊,先頭部隊幾乎看到了鴨綠江,這個時候,彭德懷領導的志願軍已經晝伏夜行地進入朝鮮戰場,直到第一次戰役,美國人的飛機居然沒有發現大規模的中國軍隊,彭德懷充分利用了在解放戰爭中的優秀傳統,前三次戰役以巨大的傷亡取得了戰略成功,之所以傷亡很大(整個朝鮮戰爭的傷亡是驚人的,中國到現在都沒有公佈真正的數字,我估計在50萬),有幾個原因,最重要的是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沒有空軍,後勤補給線幾乎被美國人的空軍完全封鎖,在50年的冬天,在氣温只有零下30度左右的情況下,中國人名志願軍很多沒有棉衣棉鞋,吃的也很少,非戰鬥減員及其驚人,設想在那樣的境地,打一場伏擊,為了不讓美國人的飛機發現,趴在雪地裏一晚上,第二天開打的時候會有多少已經永遠睡去?後勤補給這個問題一直貫穿了朝鮮戰爭,凍死的,餓死的,傷病不能得到治療的。.。.。.。麥克阿瑟下台後,繼任的李奇微將軍充分利用了中國軍隊這一弱點,他發現中國人的每次戰役最多隻能持續7天,為什麼?後勤跟不上了。所以他的戰術講起來很簡單:志願軍進攻時邊打邊退,等到第八天,全線反擊,並且空投部隊在交通線上包抄。這個發現成就了李奇微。

其次是武器的全面差距,沒有防空炮火,沒有空軍海軍打擊美國人的後方,手中的武器都是日本人和蔣介石留下來的,炸彈的規格也不一樣,我覺得中國人憑藉的是樣:精神意志、人海戰術、高明的戰略戰術!可以這麼説,如果當時有美國人的武器裝備,在50年冬季就可以解放整個朝鮮半島,當時的武器裝備以及朝鮮半島特有的地理環境導致無法完全實現中國的軍隊指戰員所熟悉的戰略戰術,朝鮮以山地居多,大多南北向,南北間的通道就那麼幾條,基本都在美國飛機的覆蓋之下,白天不能打進攻,沒辦法對付飛機的轟炸和掃射,你要完成一次包抄,都得靠腿兩條腿和美國人的坦克、裝甲車、卡車賽跑,人家走公路,往往你還不敢走公路,得穿山越林的跑,這樣,一場圍殲戰打成了追擊戰,有時候圍住了還是拿不下來,因為缺少火炮支援,沒有防空手段,作戰效果比戰術意圖相差太遠,傷亡還很大。應該説整個戰爭的過程很複雜,在書中每每讀到一些重要的地方感慨很多,一一寫下來費時耗力,最後只留一點點想法:

1,朝鮮戰爭對中國最大的損失是失去了收復台灣的最佳時機,最後留下社會主義的北朝鮮,戰略效果也是差強人意。

2,在朝鮮戰爭中發現了現代戰爭中後勤線的重要性,並且為此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那麼在未來戰爭中,後勤補給需要怎麼樣運作?這很複雜,回頭找本相關的書看看。

3,用前輩建國者的精神發展軍事以及民用科技,網上的新聞講現在國產戰機用的發動機還都是進口的,都建國71年了,這不知道幹什麼吃的。

4,目前的南海局勢,不妨打一場局部戰爭試試。

5,民族的確是有性格的,戰爭中最是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