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看《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學習心得多篇2020新版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8W

觀看《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學習心得多篇2020新版由本站會員“Samhelp”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觀看《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學習心得多篇2020新版

新興冠狀病毒現已蔓延到全國,但國內恐慌並未增多,都是源於我國甚至世界上人們密切關注此事,都在為這次疫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在戰疫中成長》的觀後感,方便大家學習。

2020《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篇1】

有一座城市,叫眾志成城;有一批戰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種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種信心,叫萬眾一心!——題記

2020年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裏,註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地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淨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艱難。在這特殊的日子裏,我們謹遵醫囑,靜靜地待在家中。我們為武漢憂心忡忡,我們為治癒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興,為武漢的人們牽腸掛肚。

與此同時,有一羣人,他們正衝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後的億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羣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鍾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鬥在抗非的最前線上,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後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前線;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説:“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説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護人員一起奮鬥!”

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為了誰。他們也許並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並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並不光鮮,甚至有點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他們,守護着健康,保衞着生命。

普通的我們無法到達正面戰場與病毒作戰,我們只能做好我們的後勤工作,不出門,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這是為了不給他們添麻煩,祝願他們平安早日凱旋。

彩虹為證,千古不變,我要高歌。為生命喜悦,萬物都歌頌你的慈愛,大地訴説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

致敬最美逆行者!

致敬抗擊疫情的每一個人

2020《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篇2】

戰疫情同舟共濟,擔使命共克時艱。我們每個人都承擔着很重要的使命,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為祖國加油!

雖然不能到達武漢,但我會一直用心去跟隨武漢前行,在這次疫情中有許多人都做出了貢獻,但我們要為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你們日夜不息的工作只為救死扶傷,你們把自己的性命與人們緊緊連在一起。還有一些人默默奉獻,不求回報只為做出貢獻。

有許多醫護人員也馳援武漢,即使相隔兩地之遠。你們在一線工作,整天穿着防護服也不透氣,汗水浸透了你們的衣衫,口罩也在你們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無論戰鬥多艱苦都會堅持到最後,這是信仰,是使命!

愛心不論身份、地位,即使年邁的老人也會獻一份愛心,出一份力。再比如明星“韓紅”她不斷為武漢送去物資,甚至自己親自馳援武漢,還因此生病。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也正好對應了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讓我們一起默默的為武漢加油、祈禱!

2020《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篇3】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我們是同胞,亦是同袍,抗擊疫情,全中國人民在同一戰壕內。攥指成拳,合力致遠,這一仗的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題記

春節,本是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日子,無情的病毒卻肆虐而來,徹底打亂了人們的安寧。

國難當頭,明知前方山有虎,但總有一羣人“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迎難而上!小年夜裏,唯一的一列趕往武漢的高鐵上,是上海馳援武漢的第一批重症和呼吸科醫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千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申請書上的最後一句話,是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這個庚子年除夕夜最響亮的誓言!

別人回家,他們出發,從新年到前線,只隔一列動車。所謂偉大,就是平凡人在本可以保持沉默的時候,拼盡全力燃燒自己,為世界發出微光。

“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疫情爆發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向上級部門提出申請。“國家的大事,自己義不容辭!”這位傳染病專家、浙大教授如是説。他們每天超負荷工作着,為了節省緊缺的防護服,他們盡力避免上廁所,因此一整天不敢喝水。當戰鬥終於告一段落,脱下戰袍時,誰都不知道,濕透他們的到底是汗水還是淚水。

在防疫工作的前線,黨員,幹部用最實際,最具體的表現,捍衞了羣眾的生命安全,築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在疫情面前,"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再度展現震驚世界!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同時間賽跑,與病魔競速。哪有什麼“基建狂魔”所謂的奇蹟,不過是建築工人夜以繼日的埋頭苦幹,再苦再難,心無怨言,全因為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疫情面前,高高飄揚的中國旗幟就是‘強心劑’。旗幟無聲,卻能產生引領方向、凝聚人心的強大效應。如果説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除夕夜,團圓日,在和樂滿堂之外,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總有人默默堅守,撐起萬家團圓,燈火通明。在凜然嚴冬中,在危機四伏的疫區,如鍾南山一般的逆行者毅然選擇奔赴最前線,以血肉之軀為你我撐起生命的屏障。一份不留名的物資、一個無聲的背影,他們用最堅韌美好的人性,凝聚起神一般璀璨的光芒。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們相信,大地回春,隔離結束,疫情消散就在不遠的明天。

2020《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篇4】

二零二零年,因為有"瘟疫″兩個字而註定變成了不平凡的一年。只因有人吃野生動物,得到了大自然的瘋狂報復。武漢成為了第一個出現病人的地方,也成為了疫情最重的地方。"抗擊疫情″在這一年,在武漢,在中國吹響了號角。

我在網絡上看了這樣的事,武漢一位九十歲高齡的老奶奶,為了給已確診的兒子占上一x牀位,獨自在醫院守了五天五夜,餓了就吃方便麪,整整五天不睡覺。最終兒子成功被送進病房,老奶奶留言∶“要活下來”;一位媽媽大年初六抱着孩子在寒風中擺地攤。要不是沒辦法,誰願意在空無一人的病毒氾濫的大街上擺地攤?何況還抱着孩子。對他們來説,沒錢就等於沒命,他們只是想要活着……

這些事情讓我看得熱淚盈眶。疫情當下,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有些人活着,只是為了活着。

現在在這疫病蔓延的緊急時刻,全國人民都響應國家號召,不出門,戴口罩,自覺隔離等等。病毒不可怕,説謊才可怕。像一家人,明明從武漢回鄉,還説自己人菲律賓回來,還頻繁外出,害得四千多人陪着隔離。我想對他們説,撒謊的代價是無限大的,撒一個謊就需要很多謊來圓。當然也有很多温情故事,現在口罩已經成了一線必需品,而且緊缺,緊缺……寧波有一個市民騎着電動車偷偷放下六箱梨和一大包口罩在消防大隊;山西一市民送了300個口罩給出警回來的消防車;河北一派出所門口民警收到了一包口罩加一x紙條,上面稚嫩的字跡寫着:親愛的警察叔叔,這些口罩送給您,只有一包也不多,請您收下。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既為中國人,便為中國人。疫情像一面銅鏡,可以照出人,也可以照出妖。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想辦法“倖存”。要做到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多運動,食物煮透,不吃野生動物,遠離傳染源。這樣病毒就會離我們遠遠的,疫情才會早點過去。

如果我是武漢人,我一定會天天心裏七上八下的,開開窗吧,怕病毒進來,不開窗吧,又怕屋裏空氣不新鮮,有病毒。東也不是,西也不是,肯定睡不了一天好覺。還有牽掛着在外面奔波救治病人奮戰的一線的家人朋友,既盼着他們回家,又怕他們回家帶來病毒……

我們從小就是温室裏的花朵,對“瘟疫”也只是字面的理解,而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是真的顛覆了我的世界觀,刷新了我的認知。希望疫情快走開,幸福快到來。這次大自然給我們的教訓太慘痛了,人類再也不要吃野生動物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2020《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篇5】

  作為2020年的大學聯考生,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聽聞新型冠狀病毒的噩耗,我不覺恐慌。每天醒來看到手機最新的新聞總是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多少、某地又增加了多少、疑似病例多少等令人驚駭的消息。21世紀以來SARS、MERS以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你們一直在前線戰鬥,從未退縮。“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軍事家孫子這樣描述一支強大的軍隊。疾和病組成疾病。疾,在漢語中也有快的意思,用“疾如風”“侵掠如火”來形容一場烈性傳染病的傳播擴散是毫不誇張的。而你們,不懼艱難竭蹶,不畏艱辛苦楚,在前線為國家爭分奪秒,在醫學的戰場上浴血奮戰。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任何經歷過非典的醫護人員都十分清楚這次的病毒感染有多麼嚴重,可是你們依然沒有退縮。武漢的15名前線醫護人員已經被感染,於1月28日上午十一時出院。協和醫院西院胡醫生表示,出院後,希望能儘快回到抗擊疫情的一線。“做好科學防護,相信黨和國家,相信一起奮戰的白衣戰士,一定會守護好我們的城,一定能打贏這場硬戰!”你們感染治癒後立刻迴歸崗位的時候,是最美的;你們治癒一個一個的感染病人的時候,是世界的逆行者,是我們的照明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湧現出一批敢於鬥爭、敢於擔當的先進典型。

放棄假期,首個請纓,奮戰在抗擊第一線的中心辦公室主任羅黎,下班回家後,一直關注新冠肺炎感染新聞,敏感地意識到了防疫事態的嚴峻,立刻向中心領導表示,取消春節期間外出計劃,留守待命,隨時聽從中心的統一調度及安排。1月24日羅黎接到中心副主任佘毅的電話,轄區有一名密切接觸者,需要立即轉運到指定觀察點。接到命令後羅黎立刻出發到中心,在中心守到凌晨收到任務取消的消息後,才返回家中。回到家中已是11點過,看着家人端上來的湯圓,沒顧上吃晚飯的羅黎才想起今天是正月七年級。“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兑現一名共產黨員莊嚴的承諾。”羅黎説。羅黎是家人的寶貝,更是祖國的堅守者。

中心醫務科科長羅娟堅守崗位,大愛無疆,連續工作近10天。戴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穿隔離防護服,是羅娟在發熱門診每天開始接診前的首要工作。“這套防護裝備的防護性雖好,但透氣性確實不佳,常常會發現自己的髮絲、眉毛上都沾滿水汽。”羅娟説,“穿起這套防護裝備,就不能像往常一樣自由的轉動頭部,坐診時間又基本在6小時以上,等離開診室脱下厚重的防護服時,會覺得如釋重負。但是為了患者和保護自己,我們必須堅持住。”羅娟是醫護人員,更是抗擊病毒的逆行者,國家的堅守者。

眾志成城,在不經意的細節中展現,大愛無疆,是你們的職業品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你們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將廣大人民羣眾的健康放在心頭、護在身後。你們是疫情來襲時最美的逆行者!是國家淪陷時最偉大的堅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