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2W

2020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觀後感多篇

看完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你是不是有很多感想呢?過硬的專業技能,過人的英勇氣概,無悔的責任擔當,共同構成了逆行者的清晰影像。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觀後感1

病毒無情,但因為有愛的能量在傳遞,一切陰霾都會消散。

中國——一個振奮人心的名字,是一個有着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擁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遼闊疆土,孕育出了一個擁有黑頭髮黃皮膚的偉大民族!世界地圖上那隻氣勢昂揚的雄雞正是她的身影,五星紅旗映紅了她的臉龐。

就在今年除夕的前幾天,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來訪中國,並且悄無聲息的向我們蔓延而來。起初我們都不以為然:“開什麼玩笑,我們中國如此強大,怎會被這小小的病毒入侵呢!”可不料想事態一日比一日嚴峻,據新聞報道稱短短几天時間竟有上千例的同胞被病毒感染,緊接着政府部門都行動起來,禁止所有的娛樂場所、商場、餐館等營業。各大聚集性的活動也一律取消。這時的我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位不速之客真實的來到了你我的身邊,並且大肆擴散。緊接着大街小巷的人們都開始帶起了口罩,當然我也不例外,一場全國同心對抗病毒的戰“疫”打響了!

可喜的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中國人並沒有退縮,在中央的領導下各地方政府、醫院等都積極的配合抗戰。各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冒着被感染的風險奔走在戰鬥的一線,他們恪盡職守,不畏疫情,武漢外的無數醫護人員也主動申請上前線,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在這裏我要向他們致敬!中國有了你們我們就安心了,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聽黨的話,聽政府的話,聽鍾南山院士的話,好好呆在家中,不給病毒傳播的機會,這也是為自己和別人的安全負責。

聽説這次的疫情的主要原因是食用海鮮和野生動物而傳播到人類身上的,而人與人之間通過唾液、飛沫傳播,感染者有14至20天的潛伏期是我們感覺不到的,病毒一旦發作,大多會出現發熱,乏力的症狀,所以測體温是檢測是否被感染的一般方法,一旦發現異常,便會被隔離,即使治癒後也可能留下後遺症。

如此可怕的病毒,我還怎敢隨意出門,每天只能呆在家裏,盼着爸爸早早歸來,因為我們家是開超市的,面對嚴重的疫情,爸爸也不得不每天全副武裝,提心吊膽的開門營業。爸爸説他這樣做也是為了給廣大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也算是為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吧!想到這裏我也為我爸爸的舉動感到自豪。當然預防措施也不能少,每天爸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消毒、洗手、測體温,而聊得最多的就是口罩,每天買口罩的人不計其數,各大藥店的口罩一到貨就被一掃而光,根本是供不應求,大家做夢也沒有想到平時難得一用的口罩會在今年成為搶手貨。而如今,為了更好的控制疫情擴散,小區規定每户只限一人出入,沒佩戴口罩的禁止出入,相信在這樣的嚴防下,戰勝病毒指日可待!

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觀後感2

2020年一個特殊的日子,2020也原本應是一個美好的數字。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給整個中國蒙上了一片陰影,它就像一片黑雲攏着中國大地,突然間,天空黯然,世界陰暗,城與城之間的分隔就像玻璃破碎了一樣。但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心與心依舊緊緊依偎着,他們詮釋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期待着烏雲後那温暖的陽光。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本該青春洋溢,活力四射,但他們披上白衣,剪去長髮,奮鬥在一線;在我們眼裏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本該子孫繞膝,頤養千年,享受着天倫之樂,但他們依然不念生死,不顧耄老!

抗疫至今,他們從沒有放棄: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不顧年邁,再次出山,成為萬眾心中的定海神針;多少醫護人員在日夜不脱的隔離服上寫下盡忠報國的誓言;多少醫學生主動請纓作戰搖身一變成為肺炎醫師;多少普通人默默地將自己的積蓄放在醫院,轉身就走;億萬人民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高聲呼喊着“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醫院裏緊張有序,街道上寂靜無聲!堅定寫在白衣天使的臉龐,勇敢閃現在每個華夏兒女的眸中。此時,防護服比華麗的禮服更光彩奪目,方艙醫院就是人們心中的神聖的陣地!直至今天,人們忽然才發現,逆行的醫護人員是最英勇的戰士,是最璀璨的明星!

然而,掀開面罩,摘下口罩的他們也只是一個個普通人,他們也會在連續緊張的工作中頭暈勞累,他們也會在病毒的感染下一病不起;他們也有家人在望眼欲穿地期待着他們回家的身影;他們也有放不下,忘不了,割不斷的親情,令他們日夜思念……一朝穿上白色戰袍,他們便能毅然舍小家保大家!

為了救治病人,急救室,診療室裏是他們忙碌的身影;為了撫慰病人,病房裏,病牀前是他們温柔殷切的囑咐;為了千萬個家庭的早日團聚,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雙手增添了瘡疤。他們用行動告訴世界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什麼是“大愛無疆”!

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每天都被他們感動着,我一天比一天更加明白,在災難面前只有這樣的逆行者是最可愛的人!有一天,當祖國需要我時,我也一定會勇敢地站出來,成為逆行者的一員!

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觀後感3

病毒如惡魔般侵襲了這座城市,黑暗籠罩四周,空氣中透露着陣陣的寒意。然而我們對暖風三月的春天無不充滿着希翼,我們的心沒有因此被冰封……

相信那春天仍會慢慢走來,撒下一片暖陽。我們用稚嫩的聲音呼喚你的到來,用筆尖刻畫你回來時的模樣。跟深處這困境的人們一般,在這寒冬中翹首盼望着,在這朝陽未升、夕陽西下的霧靄裏望眼欲穿着,在這黎明前的黑暗裏呼喚着。

曾經,在病毒突然襲來時,就是那窗外的樹枝也顯得孤獨幾分,空冷的街道,無形的屏障阻隔在人們之間,平添了幾分“生人勿進”的距離感......也許,當你不久再次光臨這裏,內心有種説不出的陌生,説不出的悲傷,但是請你不要留下傷心的淚水,請堅信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我們堅信,明日的朝陽會更紅,更亮!

為了迎接黎明的到來,作家用優美的語句讚頌着,孩子們用多彩的畫筆祝福着,老人們用心底懇切的祝願期盼着。三尺寒冰、千里霧凇,在你看似温柔的和風細雨中竟然會消融地不着痕跡,一切的堅硬和冰冷都在不知不覺中轉變為生機和温暖,這就是春的魔力!經歷風雨,樹木才會參天而立,面對挫折,我們才會更加堅強。我們懷揣着暖風,用柔情的目光盼望着寒冰的消融,用微笑的臉龐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我們站在祖國的土地上,相信這籠罩的霧靄將會消散,希望的路口,痛苦和悲傷不再存在。期待着黎明的第一束光,它讓我們團結一起,為勝利而執着,為希望而衝破重重屏障。在這片愛的天空下,燦爛的陽光會為我們照亮前進的方向。

黎明將會如期到來,面對這個漫漫長路的小忐忑,我們毅然的笑,堅定的笑,不被它打敗。我們永遠堅信,明日的陽光會更燦爛,明天的天空會更蔚藍,明日的中國會更加耀眼。

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觀後感4

她被熟悉的鬧鐘聲驚起,下意識看了眼手錶,才五點多,心中出現無數個問號,怎麼可能?半睡半醒之間下牀,趿上拖鞋,剛出門就看見媽媽正在廚房中忙碌。

“媽,這麼早起來幹嘛呀?網課不是八點多才上嗎?”她問。“網課?哪來的網課,給我收拾收拾上學去,要期末考試了,你收收心吧,別想那些有的沒的。”“怎麼可能?”她聽了這話抓起一旁的手機,“siri,今天是什麼日子?”“現在是2019年12月25日。”Siri冰冷的機器聲在她耳邊響起,可這個回答卻如一聲驚雷般,幾乎將她震暈……

這是重啟?她真的重啟了2020!那病毒呢?那疫情呢?

2019年12月26日,她點開了貼吧,決定利用網絡的力量去抗擊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沒有人吃野味,那疫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吧。2019年12月27日,她發貼告訴人們即將到來的疫情,告訴網友不要出門,不要去武漢,告訴家人多買口罩。可沒過兩天,貼子被管理員刪除,原因只有幾個字:造謠,我們不信。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一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在這份時代考卷面前,面臨着五彩斑斕的網絡世界,她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如同螻蟻一般弱小……

2020年1月1日,第一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出現。

縱使機會渺茫,可她仍然想改變這即將蔓延的疫情,她在新聞下面發佈了無數條評論,告訴大家春節儘量不要外出,可仍被認定成造謠。

春節的歡樂氣氛成為了來勢洶洶的肺炎最好的助推器。她知道,即將到來的春節,即將開始的春運,會使疫情全面爆發並蔓延至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2020年1月19日,新型冠狀肺炎新增17例;21日,新增71例,確診291例;22日,確診371例;23日,出現了17例死亡,新聞開始被疫情説籠罩,疫情全面爆發;25日,又新增了444例,人數依舊在增長,在攀高。新型冠狀病毒趁着春節的勢頭,穩穩的處於了優勢狀態。

看着疫情再一次在她眼前爆發,這是怎樣的痛苦啊!她的心猶如墜入深淵,被無數惡靈蠶食。 而這種痛還在加深,這種無助還在繼續……

突然她似乎從她的“美夢”中驚醒過來,人類是需要這次疫情的,人類需要一次災難去懂得敬畏,懂得尊重,而這次疫情,這個2020,不正是大自然的自保系統嗎?

2020從不後悔,何必重啟?

江蘇省在學研究生參加同上一堂課觀後感5

勇敢是打破侷限的鐵錘,勇敢是化解焦慮的靈丹,勇敢是逆境中綻放的光芒,它是一筆財富,擁有了勇氣就擁有了改變的機會。

時代是一粒灰,落在個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山。

沒有人生來勇敢,正因為被需要,他們才選擇了逆風前行,堅定地履行職責。疫情的陰霾之下,他們遠離家人,奔赴戰“疫”前線。這場疫情激活的不僅僅是人們的死亡焦慮,也激活了人們深藏心底的勇氣。

她們,身着白衣,心有錦綢。

疫情當前,是躲避,還是直面應對?她們毅然選擇了後者。這看似輕而易舉的選擇背後,為無數個被病毒折磨的人帶來了希望。日以繼日的背後,是無數個辛苦的堅守。眾多身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因為長時間佩戴護目鏡和口罩工作,臉上佈滿道道壓痕。為了節省穿防護服的時間,她們,剪掉了秀麗的長髮。她們,付出了太多。

病毒肆虐,擋不住她們那顆勇敢的心。

他們,堅韌質樸,心懷國家。

在祖國發出號令的那一刻,他們,挑燈夜戰,用“中國速度”與疫情賽跑。

他們,便是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造者。然而,這令人膛目結舌的“中國速度”背後,是他們主動請纓,從全國各地趕往武漢,不懼感染的風險,只為能在國家危難時刻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在病毒肆虐的城市中不停地穿梭,平凡卻又偉大。是無數個他們毅然堅守,是無數個相關部門齊心協力,更是中華民族誓與疫情作戰的堅定決心。正是如此昭昭深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拼出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深知危險,他們一往直前。

他們,大醫精誠,國士無雙。

憑藉着專業知識,他們對這次疫情,做出了精準的判斷。鍾南山院士説:“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自己卻一路“逆行”衝往防疫最前線。李蘭娟院士率先提出“封城”建議:在防控疫情時,市民們不得進出武漢。萬一疫情沒那麼嚴重,李蘭娟院士的名譽可能毀於一旦。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她顧不上多想,與鍾南山院士聯名上書。次日,湖北省關閉“離漢入漢通道”。一個建議,保護了更多人。也是從那天開始,李蘭娟院士每天凌晨兩三點後才睡,睡眠時間不超過三小時。

敢醫敢言,盡顯醫者本色。

誰也不清楚,未來自己會怎樣,或許會在戰役中倒下,或許成為這場戰役的英雄,可是誰從沒有這樣的想法,而是一如既往地出發。因為,那裏,需要他們。

每一次的勇往直前,都象徵着中華民族永不言棄的英勇壯志。這些前赴後繼的身影,恰是中國的“脊樑”。

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謂。

這個時代,需要我們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