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9W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精品多篇】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一

在肖申克的監獄裏,高聳的圍牆,陰暗的環境,苛刻的管理,獄霸的暴力,無時無刻不在敲打和吞噬着人們的靈魂,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500字。肖申克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人性、沒有希望的世界。這裏沒有生氣,沒有人性的關懷,就好像一潭死水,沒有變化,這裏的人們如行屍走肉一般日復一日地生活。就如影片中的典獄長説的“把你們的精神交給上帝,把你們的軀體交給我。”如瑞德的話説,“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恨它們,接着你適應了它們,時間久了,你開始離不開它們,那就是被體制化了。”老布一樣在監獄中待了五十年,出去以後反而不能適應外面的生活,對自己感到絕望,最後不得已上吊自殺。瑞德和老布都曾經想到過要再次犯罪,這樣他們就可以再回去那個熟悉的地方,可以再向以前那樣繼續生活。習慣的枷鎖已經悄悄地套住生活的頭顱,而忽視了生活的其他色彩,人無法適應生活的改變。

電影中有兩個觸動人心靈的畫面。一個是1949年的春天,重修工廠屋頂後,“一羣在工廠上面裝修的罪犯,早上十點坐在屋頂上,享受着清涼的啤酒和肖申克最嚴密的保護,這種事在肖申克從未發生,我們坐着喝着啤酒,陽光灑在肩頭,覺得是個自由人(free man),感覺就像在裝修自己家的屋頂,我們就像造物主。”安迪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為朋友們爭取到一點點的幸福,露出笑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同時瑞德他們真正第一次感到了自由的快樂和美好。

第二次是安迪播放了別人捐贈的唱片,而這而這個唱片的音樂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靈,使肖申克的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自由,透過瑞德的視角道出,“我到今天也沒明白,這兩個意大利女人在唱着什麼,事實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東西不説更好。我想那是如此的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美得讓你心痛。我告訴你,那音樂飛翔比在這個灰暗地方的任何一個人夢想的都要高遠,像一隻美麗的小鳥,飛進了我們這灰色的鳥籠,讓這些圍牆都消失了,觀後感《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1500字》。在那一刻,每個在肖申克的落伍者,感到了自由。”但是,這令典獄長很憤怒,安迪被關禁閉兩週,當被放出來以後,別人問他是否值得時,他卻説是他最美好的時光,因為有莫扎特先生的陪伴。在頭腦中,在心中,“這就是音樂的魅力,他們不能把它從你這邊奪走。”在肖申克的人,好像一切被剝奪的了,心靈好像被掏空,只剩下軀殼。自己什麼也沒有,但是心中藏有的希望,自由是任何人奪不走的。“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用石頭圍成,有些東西,在內心不能到達、不能觸摸的,屬於你。(安迪語)”這就是“hope(希望)”。在這裏,音樂使得這些長期封閉在狹小世界裏的人衝破了艱難的束縛,體驗到了自由的感覺,音樂、希望、自由是連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體。

通過瑞德的三次假釋的審查,可以清晰地看出安迪對瑞德的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在一點一滴中形成的。第一次,“你因被判終身監禁已在此二十年,你感到後悔嗎?”“是的,絕對有,先生。我是説,我得到了教訓,我敢説我已經完全改變了,我不再危害社會。這是神的真理。”結果,瑞德沒有合格。第二次,“你覺得自己被改造了嗎?”“是的,先生。毫無疑問,老實説我已改過,我不再危害社會,上帝可以作證,真的改變了。”可以看出,回答和第一次如出一轍,結果可想而知並沒有通過。而在第三次,可以看到瑞德真正的變化,“你因終身監禁被關了40年了,你覺得你已改過了嗎?”“改過?讓我想想,我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沒有一天我不感到後悔的,不是因為我在監獄,或者你認為我該這樣,我回首過往,一個年輕的愚蠢的孩子犯了大罪,我想和他談談,我想和他講講道理,告訴他做人道理,但已經不能了,那孩子已無影無蹤,只剩下這個老人,我得這樣生活下去。”從這可以看出,瑞德的回答已和前兩次有着很大的區別,並不是説表面上的話,而是真正地從內心認識到了當年所犯下的錯誤,懷有對自由的嚮往。最後,瑞德假釋出獄了,但是他常常感到對於社會的不適應,甚至想重新回到肖申克中,而安迪的一封信改變了瑞德的想法。安迪對瑞德説“希望是件好事,也許是世間最好的事,好的事情從不會逝去。”瑞德改變了,在去尋找安迪的路上,心情激動,感受到了自己是一個自由人,重新擁抱生活,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瑞德曾説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而最後他在重新啟程的同時,也擁有了希望,“我希望我能成功越過邊界,我希望看見我的朋友,和他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我夢中那樣的藍,我希望……”當兩個老朋友相遇時,他們在廣闊的天空下,蔚藍的大海邊盡情地擁抱,這時,他們獲得了新生,朝着未知的結局,開始了漫長的旅途。安迪在拯救了自己的同時,也拯救了自己的朋友,共同向着新的生活邁進。

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它的每一片羽毛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二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由美國作家斯蒂芬·埃德温·金的同名小説改編,小説寫得精彩絕倫,法國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更是將電影拍得讓人百看不厭。電影已經被我看過無數次了,但有些鏡頭每次看到都是激情澎湃。

當安迪堅持每週一封給州長寫信,要求撥款給肖申克監獄圖書館,在州長不勝其煩的情況下,給了200美元的支票和一些舊書等雜物,安迪在其中發現了《費加羅的婚禮》的音樂唱片。安迪在典獄長的辦公室裏放音樂,他想讓“同事”們分享這自由的聲音,於是他打開廣播設備,讓美妙的音樂響徹肖申克監獄。悠揚的歌聲在肖申克飄揚,所有的人都駐足被這突如其來的歌聲吸引,不由得讓人震撼,那份對自由的追求,該是到了何種境界啊!安迪抱頭靠在椅子上聽音樂的樣子讓人痛心。

電影中瑞德的旁白:“到今天我還不知道那兩個意大利姑娘在唱些什麼,其實,我也不想知道。有些東西還是留着不説為妙。我想她們該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動人的故事,美妙得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美妙的讓你心痛。告訴你吧,這些聲音直插雲霄,飛得比任何一個人敢想的夢還要遙遠。就像一些美麗的鳥兒撲扇着翅膀來到我們褐色牢籠,讓那些牆壁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在那一剎那,肖申克監獄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了自由”。

由於放唱片的事安迪被關在了禁閉室。當他被放出來,滿臉憔悴的和大家一起用餐,回答:你感想如何?他飽含堅毅的眼神,用手指着自己心臟,説了一個詞深深地震撼了我:inside(在內心)。“在你內心深處…有一些東西…是他們奪不走…摸不到…只屬於你一個人——希望”。“希望”是多麼美好的字眼,可它卻可以讓人發瘋,那麼的盼着它實現,內心煎熬着。但不管怎樣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心懷希望,無論陷入何種絕境,都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的東西就是——希望。

安迪從惡臭的管道中爬出來在水中奔跑、在傾盆大雨中仰天大笑的場景,沒有安迪近距離面部表情的特寫,只有閃電、風雨聲、安迪的身影,給觀眾留下來想象的空間,就如中國畫的留白。20多年的冤屈,終於有一日靠自己的設計安排獲得自由,該是怎樣的心情?哭?笑?任由觀眾去想象吧!

小説中這些描寫是沒有的,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拍攝了出來,小説成就了電影,電影也成就了小説,個人覺得電影更精彩。

肖申克的救贖的觀後感 篇三

當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時,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麼希望,在絕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難。人們總説不要和命運抗爭,可是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説這種勝利恰恰是命運的一部分。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着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餘生。該片透過監獄這個強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人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所謂的救贖,並不是安迪本身,因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面對獄友的拯救體現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兩個人,在安迪真正獲得救贖的時候又走到了一起。

整部電影就是圍繞三次就是而演。第一次安迪幫獄警逃税,為獄友贏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第二次,他在預警榜首播放《費加羅的婚禮》,展現音樂的美;而第三次,則是在獄中辦起了圖書館,其經費是安迪以每個禮拜兩封信向州長申請的,這是個劃時代的勝利。

後來,出現了來一個扭轉乾坤的年輕犯人,他知道關於安迪所犯案子的真兇,然而很不幸的,這個年輕人被殺害了。這時,瑞德以為安迪會在使我中選擇自殺,恰好相反,真正想獲得自由的人,會選擇另一條路,一條通往自由的路。真兇自由應該也是本片所要表現的主旨之一。

安迪曾經對那個年輕人説過一句話,“人,不是忙着或,就是忙着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於人的選擇,有時候是死亡,有時則是繼續生存下去,當面對是絕望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死亡還是生存下去?一個人能夠在痛苦的監獄生活,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所以他成功了,獲得了自由。

其實,認識本身就是一個鑑於,我們每個人都是被社會體制化的產物,它就是希望就在我們心裏,放棄了希望,生活就是灰暗的,不要人文希望是痛苦的根源。記得《誰動了我的奶酪》書中一言:克服你內心的恐懼,改變你自己,釋放你自己。

末了,我想對大家説,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界上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四

《肖申克的救贖》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的'“自我救贖”和為了重見光明而追求自由的故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抨擊了當時美國司法制度和獄政制度,主角安迪在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下被陷害進入了—肖申克的監獄。在黑暗的監獄中,安迪遭受到了許多不公,但他始終保持着對生存的渴望和對希望的熱誠期盼,正是靠着這份信念,安迪最終越獄成功並獲得了自由。與主人公安迪不同,這部書的另一關鍵人物瑞德,雖看清了監獄的本質,但他從沒想過要抗爭,他只是順應監獄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現,改變了他,並引導他最終走向自由的彼岸。

我認為一本好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更在於它能給讀者帶來深遠持久的影響,而《肖申克的救贖》正是一本值得發人深省,耐人尋味的書,它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去感受其中的人生百態。監獄的一堵高牆將自由擋在外面,長久地困於高牆內,囚徒們已經習慣了沒有自由,沒有希望以及存在在監獄中的一切,所以就算他們出獄了,也最終因無法適應自由的社會而不得不選擇逃離。拯救安迪的不是監獄,不是聖經,而是希望,希望拯救了自由,一種心靈的救贖。無論陷入什麼樣的絕境,思想永遠是自由的。當軀體被禁錮,如果靈魂能夠繼續追求希望和自由,那麼,你也是自由的。

擁有自由是美好而幸福的,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自由,更是指精神上的自由。當身處絕望的谷底,我們仍需滿懷希望,為自己的自由而活着。希望是關不住的,鎖不住的,是有翅膀的鳥兒,是流動的空氣,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遠無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無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五

看完《肖申克的救贖》這部不朽的經典之作,我覺得自己的靈魂深處得到一次徹底的洗禮,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魏家偉隨筆。故事與其説講述的是主人公安迪成功越獄、重獲自由,倒不如説是安迪從靈魂到肉體獲得拯救的過程。

影片裏,我深深的被主人公安迪對自由的渴望所震撼,當他從用二十年的時間挖開的隧洞逃向外面的世界時,當他迎着暴雨和閃電怒吼時,我彷彿看到了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劃出一道亮光。

從安迪被誤判為謀殺,判為無期徒刑開始,這就意味着他的後半生要在肖申克監獄裏度過,然而安迪卻有着與別人不同的想法,他對命運不服輸,他的內心深處充滿着對自由的嚮往。在強烈的求生欲的促使下,從入獄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為越獄做準備。

剛開始看此片,我覺得安迪想逃出戒備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是不可能的一件事,然而影片中安迪所表現出的驚人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折服。

安迪之所以能夠成功地逃出肖申克監獄,正是因為他心中充滿希望,對未來抱着不滅的希望。肖申克的監獄,是座人間煉獄,不僅因為那裏獄卒殘暴、獄霸橫行,而且是因為它對人的精神的磨蝕。在那種漫漫無期的禁錮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棄希望變成行屍走肉才能生存下來。所以其他的囚犯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逃出這個監獄,逃出這個魔鬼的地方,然而安迪卻與眾不同,強烈的求生欲促使他用了20年的時間挖穿了整個“希望隧道”。

這是一種對命運的不低頭,在絕望的黑暗之中流傳的一個火種。安迪用他求生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在絕望之中命運依然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人生是自由的,不管是在什麼時候,我們都有能力改變一切。在困難和命運面前,是選擇失去自由換一個和平,還是搏鬥命運去改變他,這永遠取決於我們自己。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值得再三品味的佳作。從這部影片的主人公身上我們看到,希望是人們前進的動力,希望是美好的。人活着不能沒有希望,否則會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隨波浮沉。若有了希望,便有了前進的動力,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有了奮勇拼搏的力量。希望是熱情之母,它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它使瀕臨死亡的人看到了生存,使屢遭挫折的人看到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