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3W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精品多篇

金剛川觀後感200字左右 篇一

正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週年之際,我段黨委、團委組織主題黨日主題團日,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影片從“士兵”、“敵人”、“高炮連”、“橋”四個角度對金剛川戰役的場面進行了詮釋,充分展示了我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往無前、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在保家衞國、反對侵略上立場堅定,用生命守護初心,用身軀支起信念,觀影結束後,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畫面始終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久久不能忘懷,我也將始終銘記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為新時代鐵路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觀看《金剛川》的個人感悟 篇二

電影《金剛川》是管虎導演繼《八佰》之後的另一部大作;是一部抗美援朝愛國題材的影片,首先,中國電影界已經很長時間沒怎麼認真拍過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了,上映之前宣傳的也很到位,主演張譯曾在一場發佈會上誇下海口,“我以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會比《八佰》差!”所以很多觀眾也帶着很高的期盼去觀看;所以上映後它的口碑確很有爭議性,也可能因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吧;但不得不説這部電影的製作水準在電影工業上也拍攝出了非常高的水平。

《金剛川》確切的説是發生在1953年7月12日,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嗎,為了在指定時間達到,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攻亂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主要圍繞“修橋—炸橋—護橋—渡橋”為主體,選取了工兵視角、美兵視角、炮兵視角等幾個角度描述了一天24小時內幾個志願軍戰士壯烈犧牲的故事。雖然情節上面比較單一,但他對於小人物的描述確非常細膩。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非常飽滿。大背景下描述小人物,凸顯電影故事強烈的現場感和真實感;唯一遺憾的是金剛川沒有拍出多視角敍事的暢汗淋漓和對人性深度的挖掘;相對更高的期望而言,就像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要趕出一篇像樣的命題作文一樣,金剛川在短時間內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然不錯了。

電影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在謀求最大公約數的滿意度上,《金剛川》其實可以從志願軍的壯烈與犧牲下做更多動人的文章。正如影片的英文譯名“The Sacrifice——犧牲”一樣,一座幾十米的小橋,犧牲那麼多人的生命去保護,去搶修,這本身不是很讓人動容的故事嗎?

歷經血與火寫就的歷史不會被磨滅,英雄兒女誓死不屈的精神永遠會被後輩銘記,畢竟保家衞國,刻不容緩,毋庸置疑!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 篇三

《金剛川》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志願軍大部隊要過江支援陣地,但江上只有一座木橋,美軍反覆轟炸,志願軍工兵連反覆修,以血肉之軀維護着關鍵的木橋,最終還是讓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最後一部分是對於主題的昇華,也是影片所散發的精神力量溢出的一部分,很感人。

電影的名字叫《金剛川》,但其實電影所選擇的故事,是金城戰役中的一個小切片,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以一個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精神,電影其實講的就是犧牲,就像電影裏的一句台詞“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志願軍戰士是因為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所以我才説,用犧牲精神築成我們最堅固的長橋。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貪於玩樂,虛度光陰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能,樹立責任感,具有凝聚力,時刻準備着報效祖國,成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歡林肯説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鍊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會滿懷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鍾南山院士,我們敬愛的鐘爺爺,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擊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國難當頭,他肩負着全民族的希望,義無反顧奔赴武漢,與病毒賽跑,與生命賽跑。自己扛住危險,把安全帶給全國人民。他是偉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國人民的定心劑;他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堅定而無敵。

富裕、無憂的生活,讓現代中學生的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學習是為了什麼?今天,我們的偶像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了國家,為了國家面臨危險時,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這才是我們學習的信仰,也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目標再遠大,也要從小事做起。我們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耐心整理好每一條筆記,勤奮背好每一篇課文,嚴謹對待每一道題……前有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有我們“為中華之安全而讀書”。刻苦學習,終有一日我們也能像我們的偶像那樣報效祖國。

他們是楷模,是榜樣,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敬佩和學習。

曾經給晚清執掌海關幾十年的英國人赫德在1900年曾經説過一段話,別看當時的中國人看起來愚昧落後,可50年後,中國人的軍隊一定會震撼世界。有一首曾經謠傳是晚清海軍將領薩鎮冰老人的詩可以為證:‘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游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

金剛川觀後感200字左右 篇四

我們看到的我們的志願軍那種鐵的紀律,鋼的意志,每個人都抱着必死的信念,與人爭,跟天鬥,他們用血肉之軀架起的橋樑,讓更多的人民走向和平,讓流離失所的孩子回來,可他們有的人永遠也踏不上歸途。這座橋樑貫穿兩岸,那些最可愛的人卻要陰陽兩隔了。抗美援朝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勝利,是一場為了世界和平的勝利,雖然殘酷,但這是一場必勝的戰爭,因為它代表了希望,代表了正義,代表了人心。自古以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正義在人心,我們的志願軍用步槍小米,打贏了美帝國主義的飛機大炮,志願軍用死的意志,留給更多人生的希望,向死而生,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滿山遍野皆英豪,埋骨何須桑梓地。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 篇五

近日,電影《金剛川》於全國各大影院上映,掀起了觀影熱浪,這部電影是以抗美援朝為背景,講述了當時志願軍在對我軍十分不利的情況下,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頂着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之軀頑強抵抗,搶渡金剛川的英勇故事。電影生動再現了當時戰爭的艱辛與殘酷,讓我感受到了英雄先烈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精神,觀影后我頗有感觸。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影片中最讓我震撼的場面之一是我軍工兵連接到命令,在第二天凌晨六點前要修好橋供大部隊過橋,到達金城主戰場。在美軍反覆轟炸,數次摧毀橋樑的情況下,我軍一次又一次快速修復橋樑,為的就是通過那座橋,為的就是堅守保證完成任務的承諾和保家衞國的初心,最終創造了戰爭的奇蹟。金剛川勝利證明,沒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犧牲,不懈努力奮鬥,團結凝聚億萬羣眾不斷走向勝利。因此,我們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風雨不改,堅守初心。

強化擔當作為。影片中為保證完成上級的命令,保證讓大部隊在規定的時間內過橋,我軍工兵連連長、步兵連連長、高炮班班長主動積極當擔,發揮先鋒作用,帶領着戰士們以血肉築起那座英雄橋樑,為最後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應當勇擔使命,主動承擔責任,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克服庸懶散,要下決心解決好動力不足不想為、能力不足不會為、擔當不足不敢為問題,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幹其事、求其效。而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失誤,我們要勇於承認,並敢於承擔責任,不躲閃、不迴避、不推諉,然後積極主動地查找原因、總結教訓、改正錯誤,從而提升工作水平。

匯聚團結磅礴力量。在美軍反覆轟炸,數次摧毀橋樑的情況下,我軍一次又一次快速修復橋樑,這僅靠軍隊戰士單打獨鬥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依靠全軍協作,影片中工兵連修橋,炮兵連反擊,步兵連掩護,各司其職於戰地齊心協力,抵禦敵軍,最後我軍戰士用他們的軀體架起了生命之橋,讓大部隊在規定時間內順利過橋。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只有團結協作,有勁往一處使,才能事半功倍。要培養團隊意識、團結意識、協作意識,以身作則,做有利於團結協作的事。

《金剛川》電影重現了我軍保衞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讓我們共同把這曲讚歌一直傳唱下去,傳承每一位英雄的精神,銘記每一位犧牲的英雄。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 篇六

烽煙滾滾唱英雄

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

青天響雷敲金鼓

大海揚波作和聲

人民戰士驅虎豹

捨生忘死保和平

這是影片的片尾曲,看完電影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這首英雄的讚歌。

週末帶着家人孩子一起去看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戰爭片《金剛川》。電影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即將結束前,我國志願軍艱難架起一座橋,又不斷被敵人炸燬,又重新建橋,最後,通過人橋讓主力部隊順利渡過金剛川的感人故事。

時隔70年,回望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艱苦作戰,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不畏強敵的英勇精神,敢打敢拼的民族氣節,讓我們銘記志願軍戰士的奮勇、熱愛與忠誠。

七十年前數百萬血肉金剛,換來同胞和平年代的風平浪靜。

電影《金剛川》裏聽到了五湖四海的各種方言,鄧超飾演的連長説一口江西話聽都聽不懂。好在李九霄飾演的志願軍戰士説的四川話聽起來很親切。後面我會談到電影裏出現的一句四川髒話,很燃很給力,意思不知道全國影迷聽懂了嗎?

要知道那些志願軍戰士大多數都是二十歲上下的青年,有的才十七八歲,看完電影我覺得中國青少年應該要有這樣的血性,下面分享三點感受:

第一點感受:堅定的目標

孩子問我,中國為何要出兵抗美援朝?我説為了保家衞國,為了讓人民享受和平。《金剛川》裏志願軍戰士們的目標很堅定,就是要通過在金剛川山上架起一座橋讓志願軍主力趕到金城前線去。有了這樣的目標,才有工兵部隊一次又一次完成架橋而不氣餒的精氣神;有了這樣的目標,才有了張飛(張譯飾)與關磊(吳京飾)在高炮陣地上的互相成就。

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包括建國後的抗美援朝

金剛川觀後感200字左右 篇七

電影《金剛川》以抗美援朝時期真實案例為背景,講述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修建橋樑的英雄故事。

電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過橋的士兵、前來轟炸的敵軍、負責掩護的高射炮兵,以及最後的過橋。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這一句話深深地刺進我的心中,同樣的年齡,大部分的人與我一樣在校園中無憂無慮,而他們——令人敬佩的英雄,不顧生死,保家衞國,用身體搭建生命之橋!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現在的學習正是對烈士們的最好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