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年紀錄片《中國醫生》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8W

2023年紀錄片《中國醫生》觀後感多篇

中國醫生觀後感 篇一

自2019年12月16日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無數的白衣戰士前赴後繼,勇敢地衝到了抗擊疫情的一線,打響了與病毒鬥爭的持久戰。

為了感激這些白衣戰士們的努力、辛苦,一部名為《中國醫生》的電影應運而生。我看了這部電影后非常感動,電影中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敍述了我國醫生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時的過程。疫情爆發後各地的白衣逆行者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爭分奪秒、浴血奮戰在武漢前線,不顧自身安危守護國人生滿分作文網命安全。他們全副武裝,不爭名奪利,盡全力為病人治病,因為在治病過程中,他們深知即使是小差錯,也有可能會令病人丟了性命。他們廢寢忘食,就連晚上睡覺時都只是隨意地往地上一躺;有的護士為讓自己的行動方便,把自己美麗的長髮剪成光頭;有的醫生在搶救病人時自己也感染上了新冠,甚至丟了性命,但他們中從來沒有一個逃兵。

中國醫生他們堅強,從不退縮,堅持不懈,迎難而上!我要向他們學習無私奉獻、堅強、勇敢的精神。

《中國醫生》觀後感 篇二

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時常會想到底是什麼讓這些白衣戰士在萬家團圓的時候毅然決然地離開父母愛人和孩子?是什麼讓你們在生死較量面前義無反顧地奔赴抗“疫”一線,和病毒過招,和死神抗爭?大概是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敬畏生命的堅定信仰,還有人性的光輝。所以,在義利衝突的時候,你們自覺舍小家為大家,舍私利取公義,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援鄂期間,你們用超乎常人的忍耐力承受着難以想象的身心壓力。為了節約防護服,你們可以堅持8個小時不上廁所不喝水;為了從死神手裏搶人,你們可以不眠不休連軸轉。很多醫護人員因為長時間佩戴護目鏡和口罩,臉頰變得佈滿壓痕,雙手也因為反覆消毒變得紅腫皸裂。然而,身體上的“折磨”還只是次要的。害怕被感染的恐懼、對病毒束手無策的無助、對死亡難以接受的心痛如影隨行,百般無奈像石頭壓在心口。

可即使是這樣,你們還是要默默擦乾眼淚,繼續浴血奮戰。因為,在病毒面前,你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僅是病人生命的守護者,更是希望的使者。你們堅信有愛才會有希望,堅持才會有奇蹟。在方艙醫院,你們拿出自己的零食和病人分享,教病人跳舞打太極,用無微不至的關愛撫慰每一顆“受傷”的心靈。每天的新聞中,我都看不清口罩後面你們的臉,但我看得到你們的勇敢;看不清你們防護服上的名字,但我記得住你們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

《中國醫生》紀錄片觀後感 篇三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場戰鬥中,醫院就是戰場,醫護人員就是戰士。連日來,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感動中國,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馳援湖北、衝在第一線讓人動容。《中國醫生》系列紀錄片受到廣泛關注也在情理之中。正如這部紀錄片的宣傳語“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所傳遞,無數中國醫生用救死扶傷和醫道仁心的故事温暖着人心,傳遞正能量。

《中國醫生》引發關注,首先在於它所藴含的打動人心的力量。這既來自於病痛給普通家庭帶來的衝擊,也來自於醫生與患者面對共同敵人凝結出的誠摯情感。疾病是對人類生命最嚴酷的拷問,它所帶來的衝擊不僅是身體和經濟上的,還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中國醫生》充分利用紀錄片這一形式,對現實生活展開近距離地精準描摹。在第四集中,一位老年患者在手術前一天恰逢生日,兒子擔心引發父親的心理負擔而忍住沒有慶祝,原本預計8小時的手術進行了10個小時還沒結束,家屬的情緒也瀕臨失控……影片反映的這些現實常常能夠喚醒觀眾自身生活的體驗,進而引發情感共鳴。然而,疾病也教會我們更好地珍惜生命、直面困難、積極生活,這也是整部影片一直呼籲的。雖然題材足夠吸引眼球,但創作者在拍攝和剪輯的過程中保持冷靜,避免過度煽情,儘量通過對一個個治療過程中醫患之間共同努力的展示,鼓勵人們堅強面對疾病,展現出文藝創作的態度和温度。

《中國醫生》觀後感 篇四

有人這樣總結,“時刻在依賴,時常在忽視,時而在抱怨,卻從來不瞭解”是我國醫患關係的真實寫照。《中國醫生》以醫患為什麼無法相互理解為出發點,以平視的目光,讓公眾看到去掉光環、去掉標籤、去掉附麗之後的普通醫生,試着從他們的經歷與付出,去理解他們的艱辛與崇高;從他們的侷限與無力,建立起對醫生的正確期待。

理解中國醫生,並不是要控訴中國患者。雖然《中國醫生》聚焦於醫生,但從紀錄片的案例和細枝末節,我們也能窺見中國患者的眾生相。在中國,難的不只是醫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醫生;除了呼籲患者理解醫生外,我們對患者們做得足夠嗎?

電影《我不是藥神》裏説,“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做窮病。”在《中國醫生》裏的多個案例裏,我們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實在令人揪心痛心。紀錄片中那個重度燒傷的老年患者,兒子選擇強行出院,他並非不孝順,他花光了積蓄,但他也非盡全力,因為他採訪中他談到,前幾年買了房子,剛開了個廠,現在賣廠虧大了。

筆者注意到,紀錄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長都是砸鍋賣鐵、不惜一切,但年邁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權衡的是錢,是生活是否會受影響。就像徐曄醫生説的,“有時候可能醫術都還沒有碰到瓶頸的時候,就已經遇到人心的瓶頸了。”

網上有很多人指責燒傷患者的兒子。但恐怕誰也無權指責。在並不富裕的家庭裏,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犧牲上一代的基礎上,然後供給下一代;當上有(不止一個)老、下有(不止一個)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問題,還是一個有限資源的可持續分配問題。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責困境中的人的選擇,而不妨思考,人心夠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麼。紀錄片中也透露出太多無解問題:有些病人既沒有醫保也沒有農保,一旦重病就傾家蕩產,該怎麼提升基礎醫療保障覆蓋率?為了讓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屬首選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家屬千里迢迢地陪護身心俱疲,客觀上也造成三甲醫院負擔過重,門診醫生要與患者充分溝通也顯得奢侈,該如何均衡醫療資源?

患者的“看病難、看病貴”,與醫生的“醫生苦、醫生累”,共同指向的是醫療體系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醫生和患者只不過首當其衝,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國醫生的收入水平並不算高,醫生的手術費、診療費很低,醫生的勞動價值沒法體現。醫院為了維持“生計”,常常是通過藥品和醫療器械創造利潤,這就造成了藥價虛高,大型檢查、檢驗價格偏高,沒必要的檢查太多,由此加劇了“看病貴”。

醫生的苦、醫生的累是真實的,患者的痛苦、家屬的焦慮與無助也是真實的。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做聖人,同樣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屬做聖人,永遠通情達理、永遠臨危不亂、永遠笑對苦難。相反,我們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點,然後不斷通過制度去化解人的難題,讓每一個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儘可能地保持尊嚴和體面。

但體系的調整總是滯後的,當下仍需要醫生和患者去承擔不盡完善的體系的代價。醫生依舊會很累,患者看病還是會覺得“難”和“貴”,此時醫生和患者能做的、應做的,就真的是多一點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終究會過去,祝願奮戰一線的醫生平安歸來。但我們對醫生的尊崇不應是侷限於一時,而是日常;醫院對於患者的救治與關懷,也不應只有經濟的考量。無論是愛護醫生還是憐憫患者,説到底是對人的本質性關懷,這是一個社會的文明底色。

有時主流輿論會習慣性地讚美醫生、拔高醫生,而非以一個普通職業去看待醫生、以普通人去看待醫生,這在不知不覺間會影響一部分公眾對醫生的認知和期待:他們認為醫生就該犧牲自我,認為醫生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治癒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時,是帶着一種消費心理的:我花錢看病了,你就得負責把病給我治好;我把人活着送過來了,人沒了就是你醫術不精、是你把人給治死了,你就得負責……很多醫鬧事件的發生都源於此:患者認為自己花了那麼多錢,醫生卻沒幫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錯解了幾個事實:一,醫術的進步往往是技術的進步,就像朱良付説的,相比於醫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二,再安全的手術,都可能存在風險,這是概率問題,醫生無法承諾百分百安全;三,這世上還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現在的醫學技術仍無法攻克。

歸結起來就是一個認知:醫生並不是萬能的。醫生會盡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屬也得有最壞的打算。

《中國醫生》讓我們看到醫生面對疾病的無力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孫自敏,談起她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在1990年,做過我們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顧性分析,做了以後讓人家很悽慘,所有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就剩一個病人,最後那個病人還是不在了,就整個全軍覆滅。也就是我們這麼多醫生工作了15年,等於白乾了,你沒讓一個病人活下來。所以我當時不想當血液科醫生了……醫生再苦,它支持我們的是什麼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們沒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 你講我們天天在做什麼……”

《中國醫生》有這麼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為它罕見地為公眾呈現了醫生在面對疾病的脆弱和無力。我們太習慣於“最後一刻營救”的神醫傳奇了,可事實上,醫院裏經常有這樣無力的故事,醫生經常要承認自己面對疾病的無力。

這絲毫不會損耗醫生的職業光芒,相反,醫生這個職業讓人尊敬,就在於醫生哪怕時常被無力感擊中,他們仍選擇直面疾病,與之戰鬥。就像有人説的,我們對於醫生這個職業的尊重,並非醫生萬能,而在於他們代表了人類可以用知識和科學去對抗自身的無常與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氣餒歸氣餒,孫自敏還是迎難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孫自敏帶領她的團隊進行非血緣臍帶血移植,終於攻克了臍帶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難題,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臍帶血移植中心,給許多白血病患者帶去了希望。

《中國醫生》紀錄片觀後感 篇五

這是紀錄劇集當初在央視首播的時候的名字。它相較於醫療題材的行業劇而言,沒有更多戲劇性,而是更加的平淡真實。

它甚至沒有過多戲劇性的拍攝,劇集到現在,也沒有過多地去展現重疾,也沒有用特別煽情的音樂,而是簡單幾句的解説詞,點到為止。

團隊深入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婦產科、急診科、腫瘤科、整容燒傷科、麻醉科、手術室、ICU等科室,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紀實拍攝。用返璞歸真的敍述手法,去向大眾全方面立體展現“醫生”這個羣體。

這羣人值得被這個時代記住,尤其是在當下,他們不僅是天使,同樣也是英雄。

過去1年裏,我們用《烈火英雄》記住了消防英雄,用《中國機長》銘記了那羣“空中英雄”。我們同樣也需要用影像牢記這羣“白衣英雄”。

每天新聞的滾動,都是他們衝在第一線的身影。

20------年非典時期,鍾南山院士説,“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裏來。”

17年過後,年過八旬的他,坐在餐車,成為第一批逆流而上的人。在對抗着疫情同時,還實時亮相電視前,向羣眾解讀疫情,讓大家瞭解並做好預防。

有參加過非典抗戰的醫生,寫《請戰書》,“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有馳援湖北的青年醫生,還在戀愛的他們,不約而同地報了名,選擇成為家人,“回來後,我娶你。”這是兩人把自己的愛,給了更多需要愛的人。

在這場戰役中,正是他們的身影,時時刻刻在温暖着我們,感動着大家,同時給社會力量。

他們就是中國醫生。

《中國醫生》觀後感 篇六

敬畏生命,勇敢奮鬥

太陽高照,萬物復甦,春天來臨,花兒綻開笑臉,鳥兒唱着歡快的歌,經過一場風塵僕僕的“戰爭”,一切都恢復了寧靜,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那部電影……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正好閒着沒事做,聽爸爸説《中國醫生》剛前一天上映了,於是我和表弟、表姐就迫不及待地獻上了我們“寶貴”的三票。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疫情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醫生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太高大了!

《中國醫生》中的醫生們不睡覺不休息,一直在努力,不讓任何一個生命逝去。停電了,醫生們還是堅持堅持不懈地搶救那些病人。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中國僅在幾天的時間裏就造起了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醫生們的這一些所作所為讓我十分感動,從幫病人插管到拔管,一系列動作都小心翼翼,彷彿病人的生命已經和他們自己的生命合為一體了,看着一個個醫生忙碌的身影,一刻也沒得休息,讓我感動地流下了淚水,心中暗暗想着:醫生們,你們個個都是好樣的!

一些醫生們在這一場風塵僕僕的“戰爭”過去後,躺在牀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還有一些醫生從遙遠的地方趕來支援,心中思念着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勇敢地奮鬥着,不讓自己逝於這場“戰鬥”中。突出了這場戰役的嚴重性,也更突出了醫生們救死扶傷的精神。

電影中有一些醫生小小年級就來到了這場“戰爭”之中,他們失去了雙親,可他們並沒有太傷心而是更加勇敢地站起來向前衝去,他們令我非常敬佩,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如果沒有這些醫生,也許就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健康的體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國醫生》讓我感受到了:中國醫生非常偉大,他們敬畏每一個生命,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地奮鬥着,為我國人民救死扶傷,我的心中不覺充滿了更多的敬意!

中國醫生觀後感 篇七

暑假裏,我們全家一起去看了部電影——《中國醫生》,它講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專家在武漢和當地醫護們一起抗擊新冠疫情的故事,再現了那段難忘的歷史,裏面充滿着緊張、無奈、痛苦,但更多的是感動、温馨和希望。

讓我們把目光追溯到去年1月份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門診大廳裏、醫院走廊上、ICU病牀上都有突然死亡的肺炎病人。醫生們查看胸部CT片,發現竟然都是“白肺”,而且此病極具傳染性。人們開始緊張了、害怕了、恐慌了,紛紛湧向醫院求治。院長伯伯已經顧不上自己有漸凍症的腿、顧不上也患上了新冠肺炎的妻子,全身心撲在醫院。要知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中國醫生和病人蔘加的戰鬥,是武漢人民和其他各地誌願者們參加的戰鬥。武漢封城後,人們自覺居家不讓疫情外散,全國各地誌願者們紛紛送來滿分作文網物資和愛心。

來了,全國各地的醫護隊來了!全體醫護們無所畏懼、沒日沒夜地守護在病人身邊。有一位護士阿姨的父親染病去世了,她沒能照顧,那一刻的淚水,是苦澀的;有一位看傳達室的趙爺爺生前連發了好幾條語音求助,收聽的正是一直在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的文醫生,那一刻的淚水,是無奈的;有一位醫生騎車捎帶了生病的路人一程,雖然明知自己有可能被傳染,但那一刻的行動是堅定的。早已記不清當時電影院裏,我身邊的人們有多少次偷偷擦去淚水;電影情節裏好多的人和事,我已不願再提,因為淚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雙眼。

經過幾個月的奮戰,武漢新冠肺炎患者最終清零了。醫生抱起奮力救治的初生小寶寶,彷彿擁抱着疫情陰霾下的一縷希望之光;醫護們摘下口罩露出滿臉的滄桑,那是展現着光榮的勛章!向白衣天使們致敬!

《中國醫生》觀後感 篇八

《中國醫生》這部電影大腕雲集:張涵予、袁泉、歐豪、李晨、朱亞文、易烊千璽、梅婷、宋佳、李沁、倪虹潔、果慶林、張子楓,還有很多很多我不認識的演員加盟。他(她)們在這部電影中,角色各異。有醫護人員、有政府官員、有外賣小哥、還有其他行業角色。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張涵予。他在影片中飾演金銀潭醫院的院長,武漢抗疫期間的英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這場疫情來的非常突然。很多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好:這種疾病前所未見,傳染性極強。突然來到醫院的病患眾多,醫療物資儲備不足、病牀不足、醫護人員人手不足等各種問題。

醫療物資儲備不足:向別的兄弟單位請求幫助。病牀不足:先將一些不重要的病人,分流回家隔離。醫護人員人手不足:自己帶頭,共產黨員先上。並向上級單位申請支援。

當這些問題被壓下去之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前來支援的人員與原來的醫護人員需要磨合。在醫療方案上有分歧、老醫生對新醫生看不上眼、指責醫院硬件設施不配套。

在電影中,張涵予飾演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經常拍案而起,脱口而出武漢市著名特產漢罵。他通過漢罵來發泄內心的不滿和委屈。但是每一次罵人,都是在督促底下人,去解決問題。

很多病人家屬,不理解醫院的難處,經常打罵張定宇。張定宇受到了委屈,卻從來沒有對病人家屬發脾氣。他將所有的委屈都忍在心裏。

醫護人員也有家,有親人也染上了這種疾病。但是,他(她)們必須留在醫院裏,照顧病患。將所有的牽掛壓在心裏。張定宇的妻子也染上了這種病,他不能以權謀私,在醫院給妻子安排病房。

淚水不屬於醫護人員。當他(她)們看到自己的親人因為這種疾病離世的時候,他(她)們不能悲痛。因為與病魔抗爭,除了積極治療之外,還需要愉悦的心態。醫護人員,是所有病患的心理後盾。

孩子是生命的延續。很多孩子都是不速之客。一位染病的孕婦,如果不馬上將孩子生出來,孕婦和孩子都有危險。但是,這非常危險。很容易發生事故。院長是一個醫院的領頭人,同時也是發生事故追責的第一責任人。很多領導都不願意負這個責任。

作為醫生,張定宇遵守了尊重生命這一原則,主動扛起責任,在外援婦科專家的幫助下,孩子順利出生。新生命順利誕生,也預示着希望。

除了醫護人員的奮鬥,武漢市、湖北省政府官員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外賣小哥為了武漢市一千多萬市民的需求,在城市中穿行。

這部電影播出後,深得當年很多,參與到武漢抗疫行動中,人員的肯定。各位看官可以去電影院,去感受電影給人的帶入感。

《中國醫生》觀後感 篇九

今天,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中國醫生》,看完後我深受感動。

印象最深刻的是金銀潭醫院的張院長,他自己得了漸凍症,不顧自己的安危救治病人。有一次,他在開會時候向全體醫生堅定地説:“同志們,我們要加強防範意識,減少病人的死亡率。”會議結束後,他馬不停蹄的去診治奄奄一息的張先生。張先生的各項指標也曾慢慢變好,可惜他最後還是死了。看到這裏我想到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在病魔面前也是無能為力。另外一個情節是,金仔的老婆懷孕還生病,金仔同時也住院了,對他們的打擊真是雪上加霜,幸虧文主任不顧一切安危,成功的挽救了他們一家人的生命。電影裏醫生和護士手握“鋼槍”,與病魔舉行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醫生和護士捨己救人,無私奉獻的品質,同時也看見了中國人在危難時刻總是相互團結,一方危難,八方支援,最後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以後我也要認真學習,把這種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用在學習上。

《中國醫生》觀後感 篇十

近日上映的紀錄片《中國醫生》獲得熱烈反響,引發社會思考。這部電影呈現出真實動人的風格基調,醫務人員們逆行出征、白衣為甲、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的舉動讓人為之淚目,疫情之下舉國同心、協同配合、彼此鼓舞互助的人情温暖令人動容。

電影中張涵予演的院長,正是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為原型。為了讓自己的表演更接近原型人物,張涵予趕到武漢,按照張定宇院長的日常那樣每天開會、查房,以一種“較真”的方式還原出真實的生活狀態,力爭在神情、做事風絡等細節中體現真實的角色原型。

袁泉飾演的ICU科主任文婷,雖然飾演的這個角色語言不多,但是袁泉卻用堅毅有力的眼神和態度傳遞出醫護人員不同凡響的氣場,刻畫出抗疫一線人內心的無奈與背後的犧性,令人動容。電影裏有一個鏡頭給我印象很深,就是張子楓出演的3分鐘的片段。這段短短3分鐘的片段將我的情感帶上一個高潮。她代表所有在疫情中失去父母的孩子發出的呼喚。“一個人沒有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一句台詞令我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