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浪淘沙觀後感心得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7W

大浪淘沙觀後感心得

《大浪淘沙》電影主要講述四個結拜兄弟在歷史洪流中分別走入不同的道路的故事。電影開始,給劉冠雄第一個特寫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位有問題。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大浪淘沙觀後感心得,請笑納!

大浪淘沙觀後感心得1

“大浪淘沙”這部電影,講述戰亂年代講述戰亂年代中幾個不同階層的知識青年,在革命鬥爭的風浪中經受考驗,嘔心瀝血披荊斬棘的革命故事。我們沒能生活在那個年代,該是我們的幸運,我們的家園是和平的,但卻不代表我們可忘卻那些先烈們的傳奇。愈是時光遠去,我們愈要將那些優秀的品德傳承下去,讓前輩留給我們的精神永遠鮮活。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幾個不同階層的知識青年,在革命鬥爭的風浪中經受考驗.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使革命遭受嚴重挫折.在此關頭,他們之間起了分化;有的動搖了,有的叛變了,有的仍堅持革命.

在大革命時代,靳恭綬,顧達明,楊如寬,餘宏奎4位青年遠離家鄉到濟南求學,途中,四人對天盟誓要情同手足,生死與共.

到濟南後,他們都考上了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一天,在集市上,共產黨員,教師趙錦章看見靳恭綬正給那些窮苦人銅元,他便以嚴峻的社會現實,啟發靳的階級覺悟.從此,幾位青年常去聆聽趙老師的教誨;而餘宏奎則欽佩另一位教師,國民黨員薛健白.

黨的地下工作者宋珠萍從南方來到濟南傳達黨的指示,突遇警察搜捕,趙錦章和宋珠萍以"婚禮"假象瞞了過去.

在鬥爭中,靳恭綬成長很快.在同軍閥部隊衝突時不幸受傷.謝輝與靳恭綬暢談理想:"要愛祖國,要為人正直,要崇仰真理"的語音迴盪於江面.在武昌,看到北伐軍勝利進軍的情景,他們無比興奮.這時,他們對革命的認識已發生變化.靳恭綬,謝輝等信仰共產主義,而餘宏奎跟了國民黨,老大哥顧達明想不傷兄弟和氣,但又無可奈何.

軍校將靳恭綬,顧達明調赴長沙分校,趙錦章在那裏當教官.時值四·一二上海事件發生,趙錦章要他們好好讀毛委員的文章,團結進步同學,提高革命警惕性.餘宏奎也隨薛健白來長沙大搞陰謀活動,他企圖欺騙顧達明以套取共產黨員名單,被顧達明識破.

夜色朦朧,長沙反動派活動十分猖獗,校方竟宣佈全校戒嚴.趙錦章意識到問題嚴重,他當機立斷通知黨員,聯繫進步同學,隨時準備應付緊急情況.薛健白,餘宏奎帶兵前來誘捕趙錦章,趙錦章義正詞嚴,揭露了他們的反革命陰謀.靳恭綬衝進來,救走趙錦章,但不料餘宏奎暗中開槍,趙錦章光榮犧牲.

校外響起一陣密集的槍聲,敵人動手了.長沙城內,反動派到處在進行暴亂活動,到處都是被殺害的革命者的屍體.

靳恭綬,顧達明,謝輝等根據黨的指示向農村轉移,路上,與前來追殺的敵軍交火,經過一番激戰,殲滅了敵兵,並懲處了叛徒餘宏奎.楊如寬回山東老家畫畫去了.靳恭綬等人則跟着隊伍,攀上山巒,紅旗插向巍峨的山頂.

大浪淘沙觀後感心得2

1978年我16歲,正在遼寧鳳城部隊服役。那時正趕上對大量“”前拍攝電影的解禁,看電影成了豐富部隊業餘生活的主要活動。一週能看兩三場,還有什麼豫劇、京劇、多的時候一天能看一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電影《大浪淘沙》,讓我幼小的心靈熱血沸騰,發報訓練的時候總走神,腦海中不時的浮現影片中的場景,連做夢都是自己參加大革命,衝鋒陷陣,馳騁疆場。

影片細膩的刻畫了在第一次國內革命綬撫屍大哭。

“我也不是好惹的!”電影裏靳恭綬向朋友們回憶往事時咬牙切齒地説道:“當晚我就去地主家放了一把火,還把地主一家給殺了。”從此他浪跡江湖,結識了幾個類似的江湖朋友,悠閒之中還認識了謝暉、劉芬等好朋友。經謝暉介紹,幾兄弟一同去濟南報考了軍閥張宗昌的公費師範學校。張宗昌雖説是大字不識的軍閥,卻對知識分子格外敬重,學費全免外,還全額資助師範生讀書。説來也怪,這種學校不僅連我們現在政治審查都沒有,連身份證都不看,根本不管考生是不是在逃殺人犯就錄取了這些人。

按説靳恭綬等殺人犯被張宗昌收留,有吃有喝有錢花,擺脱了流浪生活,總該對人家感恩戴德了吧。可是恰恰相反,靳恭綬業餘時間除了和漂亮女孩謝暉談人生、談理想、談宇宙以外,都花在各種反對軍閥的政治活動上,甚至多次組織參與反對當局的油行四威,每當與前來驅散“不明真相的羣眾”的警察搏鬥的時候,他總是衝鋒在前。最後這幾個人還嫌鬧得不解氣,乾脆一跺腳去了湖南報考軍校,穿上軍裝扛起槍,痛痛快快地幹起了大事業,直到上了井崗山。

當時的我對於什麼是馬列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並不瞭解,只是被靳恭綬為理想義無反顧的投身革命而感染,我夢想着自己也跟着去鬧,感覺那樣才是人生的最大價值。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偉人深刻影響着中國和中國人民,對他充滿了尊敬與崇拜,年輕人的思想緊緊的追隨着他,願意跟着共產黨,願意跟着。現在想來,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説,他們沒有太高的要求,也不知道什麼叫馬列主義,但是,他們懂得一些最簡單,最樸素的道理。他們知道跟着有飯吃,也知道是真心實意為他們服務的。要發動羣眾,光講一些大道理是沒有用的。

大浪淘沙觀後感心得3

《大浪淘沙》這部電影很古老了,但是很經典。影片通過四位結拜兄弟的不同道路,真實地反映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歷史。

故事的大概內容是:1925年,知識青年靳恭綬、顧達明、楊如寬因不滿黑暗現實,逃離家鄉尋求出路。途中他們救起逃婚的餘宏奎,四人結盟為兄弟,來到濟南進了山東第一師範學校。靳恭綬認識了共產黨員趙錦章老師,而餘宏奎得到了國民黨員薛健白老師的賞識。他們四人在老師的啟發教導下,時常祕密在一起,讀進步書籍,談革命道理,開始接觸革命活動。在這期間,他們還結識了兩個女學生:謝輝和劉芬。隨着革命高潮的到來,趙錦章同他的愛人、共產黨員宋珠萍一起轉移南方,參加了北伐軍。靳恭綬等六位同學在濟南積極聲援北伐。一次在與反動軍警的搏鬥中,靳恭綬表現得很勇敢,餘宏奎則十分怯懦。北伐軍攻克武漢後,六位青年懷着激情趕到武昌。在大革命浪潮的衝擊下,由於出身、經歷和志向不同,他們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餘宏奎投靠了在35軍當參謀的薛健白,楊如寬為了個人的藝術愛好,參加了北伐宣傳隊,靳恭綬、顧達明、謝輝和劉芬投考了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不久,靳恭綬、顧達明被分派到長沙軍分校受訓,與他們的老師,現任軍分校教官的趙錦章重逢。

1927年5月,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烏雲刮到長沙、武漢,一貫偽裝革命的國民黨右派薛健白帶着餘宏奎等潛往長沙策反。一天,餘宏奎遇到顧達明、靳恭綬,他想利用顧的忠厚,摸清軍分校共產黨的情況,遭到了對方的斥責。顧達明和靳恭綬立即將情況報告趙錦章。趙預感到反革命將有行動,一再向領導提出積極防禦的建議,都遭到了右傾投降主義的反對。反革命叛亂的馬日事變終於在長沙發生了。反動分子也在軍分校製造事端,企圖清洗軍分校的革命力量,他們大肆搜捕軍分校的共產黨員。已經加入共產黨的靳恭綬、顧達明奮不顧身救出趙老師。他們牢記趙錦章臨死時的囑咐,懷着滿腔悲憤回到武昌,通過宋珠萍找到了黨組織,與謝輝、劉芬一起,在黨的領導下,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而楊如寬在北伐失敗以後,於悲觀失望中當了逃兵。1927年7月,武漢反革命叛亂的前夕,彙集在武漢的革命力量在黨的領導下轉移農村,消滅了攔路截擊的反動武裝。靳恭綬、顧達明槍決了叛徒餘宏奎,跟隨革命隊伍,參加了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在革命的風浪中繼鍛鍊成長。

大浪淘沙觀後感心得4

這部電影也許很多人都看過,是以前珠江電影製片廠的《大浪淘沙》,電影裏的主人公叫靳恭綬,是民國時山東的一個農民青年。電影剛開始的時候,正是他逃命在外之日。

原來他的父親和當地的地主有某種債務糾紛,因他父親到期未還,和地主發生了爭執,也許是地主要債要得急了點,也許是靳老爹心路窄了點,到了晚上靳老爹居然上吊死了。氣得靳恭綬撫屍大哭。“我也不是好惹的!”電影裏靳恭綬向朋友們回憶往事時咬牙切齒地説道:“當晚我就去地主家放了一把火,還把地主一家給殺了。”

從此他浪跡江湖,結識了幾個類似的江湖朋友,悠閒之中還認識了謝暉、劉芬等漂亮MM。經謝暉介紹,幾兄弟一同去濟南報考了軍閥張宗昌的公費師範學校。張宗昌雖説是大字不識的軍閥,卻對知識分子格外敬重,學費全免外,還全額資助師範生讀書。説來也怪,這種學校不僅連我們現在政治審查都沒有,連身份證都不看,根本不管考生是不是在逃殺人犯就錄取了這些人。

按説靳恭綬等殺人犯被張宗昌收留,有吃有喝有錢花,擺脱了流浪生活,總該對人家感恩戴德了吧。可是恰恰相反,靳恭綬業餘時間除了和漂亮MM謝暉談情説愛——“談人生,談理想,談宇宙”以外,都花在各種反對軍閥的政治活動上,甚至多次組織參與反對當局的油行四威,每當與前來驅散“不明真相的羣眾”的警察搏鬥的時候,他總是衝鋒在前。最後這幾個人還嫌鬧得不解氣,乾脆一跺腳去了湖南報考軍校,穿上軍裝扛起槍,痛痛快快地幹起了大事業,直到跟着毛上了井崗山。

影片從未對靳恭綬因債務糾紛殺人的事情有過任何指責和歧視,也不提倡什麼“殺人償命”、“依法治國”、“普法教育”,更未象現在某些自以為自己多麼理性網友那樣,動不動就很麻木地樣子説什麼:“凡是生命都應該珍惜”,“為什麼不去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啊?”要求被壓迫者單方面去體諒壓迫者,以換取所謂的“和諧”。相反,這部影片卻用這樣一個個情節證明了一個偉大的道理並大為讚揚,那就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以此説明靳恭綬作為勞動人民的代表,天生覺悟就那麼高,用刀子去處理債務糾紛,去報仇,處理得很對!

大浪淘沙觀後感心得5

電影主要講述四個結拜兄弟在歷史 洪流中分別走入不同的道路的故事。電影開始,給劉冠雄第一個特寫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位有問題。大陸電影很多都是看臉的,劉冠雄的臉有點清瘦而且膚色偏白,身份是因為包辦婚姻而出逃。根據成份理論,這個出身就不好而且動機不純,看看於洋扮演的靳恭綬,則是反抗壓迫並殺死壞人的通緝犯,一個地地道道的無產階級。另一個楊如寬則比較虛,隨着現實的殘酷,自然做了逃兵。主角靳恭綬為什麼會死心塌地走上革命道路,還和支持國民黨的同學打起來且成了死敵,説服力不夠,電影裏也是口號 先行,表演略誇張。

導演伊琳的遺孀説過,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就遭到諸多困難,一邊拍一邊改,還有不少鏡頭因為人為干預而重拍,在拍攝完畢後,剪輯方面也是困難重重,最後總算完成了。但是來了,這部電影立即成為大毒草,直到1978年才上映,而且老人説上映的版本和原來伊琳導演的相差很大,她一直反映希望能上映原來的版本,但無人理睬。

最後説一下電影插曲。有兩首曲子反覆出現多次,一首是工農兵聯合起來,另一首是打倒軍閥(也就是兩隻老鼠的旋律)。片頭曲和片尾曲都是大江東去浪淘沙,中間還有一首插曲是琴聲悠悠唱濟南。獨唱王音旋,廣州樂團演奏併合唱,指揮楊樺,領唱羅榮鉅去接受重體力的勞動改造。直到1972年的秋天,伊琳才得以返回廠裏,但廠裏堅決拒絕接收組織關係,其檔案只好暫時放在省文化廳。情形有所好轉後,伊琳強烈地表示在廠工作的願望,並親自主抓了描寫葉挺的《白馬將軍》和《革命母親李麗英》、《橫空出世》等劇本,都因各方面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