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典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4W

經典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多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500字 篇一

馬克·吐温曾經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時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我相信海倫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在這本書中,還有一個偉大的人物,那就是莎莉文老師。是她,給了海倫“又一次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像莎莉文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很多。想到我的老師,她將自己的知識無私,毫不保留的傳授給了我們。此時,我也想對我的老師説一聲:“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了自強不息的含義。所以我們要學習海倫的這種頑強拼搏,不怕困難的精神。當然,也不能忘了我們的老師。在新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加油,加油,再加油!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篇二

馬克吐温曾説過:“19世紀有兩位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後,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在書中,海倫説:“知識給人以愛,知識給人以光明,知識給人以智慧。應該説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的音樂。”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人間奇蹟。

海倫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正是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聽覺和視覺後,就與這個世界隔絕,失去了與世界溝通的能力,她不知道如何排遣與世隔絕的孤獨感,變得古怪、粗暴、無禮,直至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的路。當她感受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望。開始迫不及待地認字閲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望,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種語言,閲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著作,吸取了那些智者的思想精髓。

她把學習比作攀登險峯,跌倒了再爬起,每得到一點希望,就有了一份鼓舞,逐漸看到了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像一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世界,也架起了海倫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失明的海倫可以對知識如此渴望,而如今的青少年學生擁有舒適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條件,但她們卻不去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把學習當作一件苦差事。不以積極的態度勤奮學習,努力拼搏,而是哀歎命運的不公,責怨上天沒有賦予他們聰慧的天資,超人的智慧,讓他們一舉成名得天下。現在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沒有知識不可能在社會上有一席之位,如果我們現在好好學習,不也能像海倫那樣走向成功之路嗎?

在文末,海倫還希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看盡世界的一切。她想仔細端詳自己的莎莉文老師、親人和朋友,還想環視自己生活的環境;她想到森林進行一次遠足放縱一下眼睛;她想到博物館對歷史和未來,人類進步的奇觀匆忙一瞥;她想看看黎明由黑夜變化的動人奇蹟;她想到劇院或電影院享受色彩,優美和動作的完美結合;他想瀏覽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築藝術……我相信她一定在用心感受世界,用心享受生活,她比我們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像海倫一樣,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抱着追求,懷着友善、朝氣去充實生活,去享受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或不敢想象未來的世界,每天懶懶的生活,懶懶的學習,遇到困難怨天尤人,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紀念?

朋友,記住:人要把活着的每一天當作是最後一天,那就更能顯示生命的價值,因為人可利用和享受的時間的確是有限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篇三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希望風帆光明,是她的嚮往,聲音,是她的奢望;如此簡單的要求,卻沒有一個人能幫她實現,這就是不幸的 —— 海倫·凱勒,在她出生第十九個月的時候,無情的病魔奪去了她的雙眼,緊接着,她又失去了聽覺,這跌入夢魔的天使,她是多麼嚮往光明和聲音啊!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這寂靜的黑暗不但沒有使海倫堅定信念,反而使她更加憤怒、苦惱,這樣的壞脾氣,使她的朋友們也都一一離開了她。在她六歲零九個月大的時候,她曾無數次在心底吶喊:“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殊不知,愛的光明就要照在她身上。

1887年3月3日,柏金斯學校的安妮踠覃螃老師來到了她身旁,她的生命就此發生了改變,…… “給我三天光明:把第一天奉獻給自己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朋友;用第二天去觀看人類與自然的歷史;第三天去體會人們的日常生活。”這是她生來的第一個願望,也是她一直到成名後的願望,更是她最希望得到的。為了這樣微不足道的奢望,她儘量剋制自己的脾氣,在黑暗中尋找快樂、尋找希望。老師的到來,對她的人生有着神聖、重大的意義,為了把握機會,從此,她不斷親近大自然、在遊戲中學習,後來,她立志上哈佛,通過她的反覆練習、不屈不撓、不懈努力,衝破層層阻礙,邁入了她那光輝的青春!在漫長的光陰裏,她立下了第二個誓言:為那些和她一樣的人貢獻出一份微薄之力,這就是她的理想:感恩一切,為他人點亮前方的路。但她此生有埋怨過任何的人和事嗎?有抱怨過任何説她壞話的人嗎?沒有!

也許,你會説這不算什麼,那麼,她曾提出過任何無禮、放肆的要求嗎?她曾強求他人為自己的進步高興嗎?也沒有!她的願望是多麼簡單,但都沒有人幫她實現。她的理想是多麼偉大,可最後,她還是通過自己的信念,完成了一切。而我們有些人呢?未免也太過分了,不單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目標,整天懶懶散散,無所事事,還經常心不靜,興奮得不知輕重。而有些人僅僅是有着這一次我語文要考上80分這樣簡單的目標,卻還不能實現。

再看看更多孩子的普遍現象:剛僥倖獲得了一點點的成就,就異常興奮,要求這要求那,強求家長滿足自己那無禮的願望:買玩具、吃好吃的、逛商場買新衣服、看電影等等,這樣的願望,都還有善良的家長去實現,而他們自己的願望往往只是買這買那、吃着吃那,根本沒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追求,再看看海倫的願望:從出生到成名都只嚮往光明與聲音,這微小的願望,上天卻沒有實現,但海倫並不氣餒,並不埋怨;而我們呢?沒有人家刻苦,沒有人家努力,自己拿蠻橫無理的願望還能實現。在平時,往往我們做的就是埋怨、小孩子氣、自私、刁蠻,看看海倫·凱勒,這樣的行為對嗎?同學們,不要只把追求停留在那些物質上,讓我們揚起希望的風帆,在理想的大海里盡情遨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