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詩歌《雨》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87K

詩歌《雨》讀後感多篇

詩歌《雨》讀後感篇1

翻開《古代詩詞鑑賞》,文化長河,源遠流長,奔流不息。其中最耐人尋味的,則是兩岸的風景線,它們組成了中華文化最絢爛的風景線。

豪放

北宋,不僅弘揚了一種嶄新的詞文化,還孕育了一位偉大的詞人——蘇東坡。

蘇東坡一生坎坷,屢遭小人陷害,特別是當他被貶黃州時,他卻並沒有自甘沉淪,仍以一種樂觀、豁達的心境乘船出遊,醉心於山水之間。雖然被貶,但“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愛國之志依然在心中盪漾。他的豪放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矗立在宋河之畔。

婉約

正是戰亂的年代,又一位偉大的詞人——李清照,誕生了。她既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上天賜她一顆冰清玉潔的心,讓她以美的心境去看待世界。

無論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還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都是一種美的感歎,竟是如此婉約。終於,她化作一道婉約的風景,佇立在戰亂之河的兩岸,供後人仰望。

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用他們的墨筆勾勒出一道道風景線,靜靜地,默默地守護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的兩旁。

無論何時,我們都應以現代人的身份與態度去仰望着這古老的風景。在仰望他們的同時,我們會發現其中的真、善、美,併為之感動。

仰望歷史,感受中華文化吧,讓風景永留心中!

詩歌《雨》讀後感篇2

?詩歌的祕密花園》是一本適合初讀詩歌的讀者的入門詩集。作為對詩歌已有了解的讀者,也會在本書對詩的解讀中或碰撞或補足。本書一共介紹了15位詩人,每位詩人為一章,每一章起是詩人的代表作,接着是介紹詩人與解讀詩歌的文章,雷格的介紹讓人過目不忘:介紹卡瓦菲斯時,雷格稱他為“詩歌界的卡夫卡”,通過將卡瓦菲斯和卡夫卡的相似之處的總結與對比,讓不熟悉卡瓦菲斯的讀者立刻會對其有個大致的判斷;當介紹弗羅斯特時,雷格提到他是位非常會維護個人聲名的人。這種所謂個人的包裝與營銷,一下打破了讀者對詩人的刻板印象,變得生動立體了起來;而講到博爾赫斯,對只熟悉他的小説,而不知道他還做詩的讀者們,雷格用了中國讀者熟悉的蘇東坡以類比,一下將博爾赫斯集大成者的形象烘托而出……在讀者對該詩人、詩歌有了一定的瞭解後,後面還有兩三首詩再作為閲讀擴展,仔細閲讀也會發現雷格的用心:或是按着前文介紹的內容的擴展、或是呈現了一個不同的詩人樣貌、或是幫助繼續深入瞭解詩人的生平與個人主張……詩歌與雷格前面的內容形成了一種互文的關係,人借詩論詩,詩借人圓滿。

同時在詩歌的解讀過程中,雷格也同時對關於詩歌的一些永恆的探討進行了滲透:從最開始就總結出的現代詩的特徵、讀現代詩所需要的信任,到具體每位詩人處,通過對該詩人詩歌的解讀,以具體例子來向讀者提煉出現代詩在此反應出的特質,繼而到提出,什麼是詩歌的現代性?什麼是詩歌的根本使命?通過這些問題,讓讀者在這詩歌的祕密花園中,去探尋自己的答案。

而越看到後,越能感受到十五位詩人如此排序的用心:從對詩歌不熟悉的普通讀者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卡瓦菲斯的“此處與彼處”——每個人心中都有的一個“伊薩卡”,和一脈相承卻又轉為切實生活態度的《城市》,到從瓦雷裏那裏,真正瞭解下十四行詩的難度,到里爾克創作所比不可少的孤獨,再到艾略特大膽的文體實驗文本的“情歌”無“情”,到與前面葉芝一脈相承的奧登……當名家一一上場後,讀者對現代詩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奉上阿什貝利的《船屋的日子》,後現代主義的晦澀代表。通過它,雷格説明解讀現代詩並不是“本格派推理”,讀詩要同情與信任詩人,其實“解讀的實質是對靈魂的解放,對想象力的解放。”

而對於詩本身,與詩歌創作的這一過程,詩人們也在作品中反覆地探討:詩是瓦雷裏——“丟了酒,卻醉了波濤!詩人艱鉅而幸福的任務,是埃利蒂斯——“雙手捧着太陽而不為它所灼傷,把它像火種般傳給後繼者”,是布羅茨基的《黑馬》——“它在我們中間尋找騎手”,是詩人與詩的相互尋找。

不止詩人與詩在相互尋找,詩與讀者也在相互尋找。其實“讀懂”詩是個偽命題,很多時候,我們的理解可以讓位於感受。畢竟説到底,詩首先是關乎人的感受的。也可以通過詩來了解作者:通過《一九八〇年五月二十四日》來了解布羅茨基高度凝練的一生,通過希尼的詩瞭解到詩本身就是生活。也可以通過詩來了解語言的使用形式,畢竟“詩歌是語言最高的存在形式”(布羅茨基《詩人與散文》):可以從《冰雪消融》中看特朗斯特羅姆如何從多個角度營造一個意象集羣;從《船屋的日子》看到思想與語言的拼貼,共時性呈現出人的靈魂的複雜和多態;看艾略特如何扭轉詩歌的抒情屬性,而把它變做包羅萬象的容器。

就算只作為趣味性的閲讀,也能從書中得到不少收穫:不熟悉詩之前,博爾赫斯、布羅茨基只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而葉芝不只在浪漫派有所建樹,他之所以如此著名,是因其從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向現代主義過度和嬗變的整個發展歷程都有一流的作品;龐德——簡直哪裏都有到他:給艾略特起外號、幫他出詩集,第一個為弗羅斯特在英國出版詩集撰文……真是個有名的熱心腸!而與影迷們津津樂道、盛產佳作的1997年一樣,文學史上也有類似的一年:1922年,在這一年中,里爾克寫出來《杜伊諾哀歌》、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詩》,艾略特發表了《荒原》、喬伊斯出版了《尤利西斯》,普魯特在臨終前終於完成了《追憶似水年華》……文學史課上沒記住的年份,在一本詩集中被補全了。

沿着詩歌的祕密花園的小徑,你總會有新的發現與收穫,盡頭終會豁然開朗,望見那片詩人們耕耘的葡萄園。

詩歌《雨》讀後感篇3

冰心是20世紀中國的一位傑出女作家。她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投入新文學活動,在這長達八十年的文學生涯中,創作了大量散文、詩歌和小説等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不得不説,冰心的作品真是讓人歎服叫絕。每詞每句,都用得極其到位,“湖水也翠得悽然”,這“悽然”二字,刻畫出了冰心那無盡的鄉愁,無盡的痛苦。“我慘默無聲,我已拼着鼓勇去領略。正如立近萬丈的懸崖,下臨無際的酸水的海。與其徘徊着驚悸亡魂,不如索性縱身一躍,死心的去感覺那沒頂切膚的心酸的感覺。”“鄉愁麻痺到全身,我掠着頭髮,發上掠到了鄉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鄉愁。是實實在在的軀殼上感着的苦痛,不是靈魂上浮泛流動的悲哀!”這兩段文字字字之間流露出一種傷感,一種悲哀,一種痛苦。儘管冰心是一個大作家,儘管冰心的文字那麼精巧,但她不是大聖人,她也身在異鄉,她也要飽受鄉愁的折磨!

長大後,我們也會遠離自己的父母,親人,去獨立生活,只不過提前在冰心的筆中感受到了些辛酸淚。冰心在描寫與父母,姐弟分離時的悲傷,併為有用華麗的詞句,但樸實的語言也着實讓我們體會到了人一生的悲歡離合。

冰心的作品不少是給青少年看的,而我在一次又一次讀了她的作品後也有不同的體會。就把下面的“冰心語絲”送給大家吧:

這如火如荼的愛力,使這疲緩的人生,一步一步地移向光明!

有了我的愛,便是有了一切!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

詩歌《雨》讀後感篇4

著名詩人、法語翻譯家樹才編著的《給孩子的12堂詩歌課》,是12篇詩歌講座講稿,在樹才老師專業又淺顯易懂的講解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還和孩子們走進詩的王國,以詩意書寫童心。

樹才老師認為,兒童詩的“教法”就是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寫,孩子們寫詩如同在語言的水裏游泳,你得一句一句往前遊,而寫好了一首詩,就算暫時游到了對岸。也就是説,寫詩是實踐,是行動。樹才老師通過幽默親切、最能打動孩子的語言引導孩子們如何去寫出心中的詩意。在詩歌講解中融入了他關於兒童詩的“詩觀”——童心即詩。他始終着力於引導孩子們去發現心靈與詩歌之間的關係。孩子們學習詩歌,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去發掘自己的個性,發現心靈的自由和靈動。教孩子們學習詩歌,並非是要掌握一種寫作上的技巧,而是通過學習詩歌,引導孩子去發掘自己的個性,發現心靈的自由和靈動。詩歌將帶領孩子們去向更開闊、豐富的生命之域,在漫長的人生中擁有一顆柔軟、細膩的心靈。

拜讀了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明白:每個人生來都是有詩心的。詩心是什麼呢?詩心就是你身體裏最柔軟、最細微的那部分存在,而寫作詩歌能讓那部分存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喜歡詩,願意寫詩,將來能否成為詩人並不重要,心裏有詩心才是最真實、最值得珍惜的。孩子想什麼説什麼,怎麼想怎麼説。這就是詩最需要的“真”和“誠”:純真的真,誠實的誠。我們在兒童詩的教學中引導孩子用一顆純真的詩心表達詩意書寫童心。

?給孩子的12堂詩歌課》的書中7歲的海寶寫道:枕頭,你為什麼軟軟的啊?那是因為我的肚子裏裝着棉花啊;枕頭,為什麼我睡下去的時候你會彈起來……

這是孩子和枕頭的一場日常對話。這難道不是詩嗎?孩子的詩,活在平凡的日子裏,天真的童言,讓大人們習以為常的場景,變成有韻味的詩。原來,生活真的是一首詩。

詩是生命中最善的心意,最美的想象,最真的直覺,讓我們引導孩子以詩意書寫童心。用詩歌來感悟和發現世界的美好,用詩歌來寫我們生命、生活的記憶,用詩歌來守護孩子們的童年,守護童心的清澈與自由。

詩歌《雨》讀後感篇5

第一次認識冰心是我在國小時讀的文章《三寄小讀者》。冰心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和藹可親,一心為孩子們創作的老奶奶!在寒假,我讀了《繁星春水》。

翻開書,首篇導讀便吸引了我。講到冰心是如何創作詩集,從小到長大,充分體現了冰心在寫作方面的天賦。她的詩主要以母愛,童真,自然著稱。

?繁星春水》是大作家冰心的詩歌集,裏面的內容是冰心平時隨便記下的“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這兩本書含蓄雋永、富於哲理,很受大家的歡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定書目。她的小詩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哲理,所以我們説她的詩是典型的哲理詩。

冰心這些趣味盎然、發人深思的格言式小詩,多有淡淡的哀愁。在藝術上,早年她追求“滿藴着温柔,微帶着憂愁”的境界,她的詩也具有這些特點。藝術上,趙景深稱她的詩“一是用字的清新,二是回憶的甜蜜”,而蘇雪林則用冰心評論泰戈爾作品的四個字_“澄澈”與“悽美”來評論她詩的藝術風格。

蘇雪林在評論《繁星》和《春水》時説:“中國新詩界,最早有天分的詩人,冰心女士,不能不算一個。……她在《晨報副刊》上披露了《繁星》和《春水》之後,便一躍而成為第一流的女詩人了。沈從文曾説冰心的作品“‘是以奇蹟的模樣出現’的”。還説:“……冰心,並沒有費勁於試探,她好像靠她那女性特具的敏鋭感覺催眠似的指導自己的徑路一尋便尋到了一塊綠洲。這塊綠洲也有蓊然如雲的樹木,有清瑩澄澈的流泉,有美麗的歌鳥,有馴良可愛的小獸……冰心便從從容容在那裏建設她的詩的王國了。”而《繁星》則是她的王國上空的第一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