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擺渡人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4W

擺渡人讀後感(精彩多篇)

擺渡人讀後感 篇一

總有一片荒原要獨自穿過——氣看完克萊爾。麥克福爾的《擺渡人》。

一本寓喻濃厚的`英國小説,寫自蘇格蘭格拉斯哥南部的中學女教師——麥克福爾。在小説裏,我們看到孤獨、愛、磨難、勇氣、救贖、迴歸、家園等多層面敍述的脈絡。

可以把它看成愛情故事,但讀者似乎更願意把它當作內省、發現、強大、自救和他救的心靈成長和靈魂救贖的小説。如果把小説主人公15歲女孩迪倫所穿越的荒原看作是人生必經的困頓、惶恐、黑暗、苦難,那麼這就是本勵志小説。

文中一句話,相信會打動一些讀者,因為它已打動了我。“我引導靈魂穿過荒野……”

總有一片荒原要獨自穿過。就像每人要從母親温暖的子宮穿過黑暗陰道,才能來到人世。這一出生的過程,象徵着人之靈魂的發現和拯救亦是如此。我們從懵懂無知,到洞徹世事,最後與塵世與自己和解,需要穿過多少荒原,甚至獨自穿過沒有星辰做指引的荒原,才能看懂自己?看清洪荒?

在苦難中,在跋涉中,逐漸發現自己力量的成長,發現對自己的愛,發現對他人的愛。等無數時間之沙從指縫溜走,等走過片片荒原,我們終於成長為人,一個擁有獨立而自由意志的大寫的人,才可以説:我來過,我見過,我征服過!

如果在穿越中,不能挖掘足夠的力量和愛,易被荒原淹沒,成為荒原中飄蕩孤苦的魔鬼,以吞噬每個新跋涉者為生。一如《呼嘯山莊》中的孤兒希斯克利夫,從愛出發,但被世俗等級的荒原摧毀了他的愛及他本人,由愛轉恨,希斯克利夫成了荒原上的惡魔,一個復仇者。文中的每個人,都是悲劇的主角,所有的愛、恨,最後化作英格蘭北部高地呼嘯的長風,掠過孤寂的墳頭,掠過茫茫的荒原。

“未曾長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19世紀的浪漫詩人拜倫告訴我們,苦難是人之必經之路。但更重要的,從苦難中汲取生活的真諦,然後帶着愛,穿過荒原。

我們都是荒原上的露珠,向死而生,轉瞬即逝,在被烈日蒸發前,閃爍一點亮的光。

擺渡人讀後感 篇二

這本書在書架裏擱置了好幾個月,最近因為一些事情不愉快,就想起了這本書,看是否能從中找到答案。

迪倫再去看父親的途中失事,當她努力爬出隧道時,看到了一個小男孩(迪倫靈魂的擺渡人),他引她回家,她渡他成人;從一開始的不解困惑,到漸漸地瞭解交談,再至後來的相愛,一個靈魂愛上了擺渡人的故事躍然紙面,途中有一個個的關卡,途中有妖魔鬼怪,再“回家”的路上(與其説回家,不如説是追逐光明)也有各種各樣的誘惑,一切都是未知的。對於迪倫來説,未知是可怕的,對於我們來説,未知也是可怕的,但可怕的不是未來會發生什麼,而是在你決心要走向未知的那一刻你的心理對於未知是害怕的,因為不確定,所以才有無限可能,每一次的選擇,都會有不同的結果,因為深知這一點,所以,做出選擇的那一刻才會如此糾結,因為你不知道你現在的選擇會產生什麼樣的蝴蝶效應。因為害怕,所以才會覺得未知是可怕的。其實,世界上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吧,難得是我們是否有踏出自己的舒適區(安全屋)的勇氣。

一開始的迪倫是害羞,膽怯的女孩子,但是再途中,我們可以看到她所具有的打破常規的勇氣,在她到達邊界踏入舒適區的時候,還有勇氣重新回到那個可怕,淒涼,充滿危險的荒原,即使在沒有擺渡人指引的情況下,她勇敢地踏上了尋愛之路。她完成了自我救贖,她是她自己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也在迪倫的救贖下重新找到了自己,無關名字,無關面貌,無關擺渡人身份,迪倫認識了不一樣的崔斯坦,他們二人相互擺渡,相互救贖。

若是愛情,兩人相互進步,聆聽內心,傾聽生命,一起成長。

若是生命,發現自己,找到生存的意義。

若是生存,也要堅守自己的底線,不要被妖魔鬼怪侵擾。

人必有他的來處,也有他的去處,一切隨緣,順其自然,若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只有改變自己。

以愛之名,渡人之心。

唯有愛不可辜負。

等你來。

擺渡人讀後感 篇三

記得佛教裏也有一位接引佛祖撐着一艘無底船專渡有緣人,只是不知道在渡化的過程中會經歷些什麼?遇到哪些人?能否順利渡化?

《擺渡人》裏寫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當你以為是有客觀存在的一個擺渡者,但那擺渡者其實就是你自己的心像所形成的,你接下來要走的每一步,風雨雷電,都會因為你的喜怒哀樂而變化。所以,你靈魂的擺渡人其實就是你自己。

正如迪倫,火車脱軌只有自己遇難,當靈魂脱離軀體爬出車廂後,荒原和崔斯坦,以及接下來要遇到的惡魔、山谷、湖水和每一座安全屋,就已經等在那裏了。一個怯懦的16歲的女孩,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種種,收穫了愛和勇敢,最後和崔斯坦衝破層層阻礙,得以重返人間。

如果在人間通往天堂的途中,迪倫不是一個純潔的靈魂,或者人間還有值得她眷戀的人和物,或者她沒有在重重考驗下,和崔斯坦逐漸建立信任,直至產生情感,如果她沒有在記錄室要求見喬納斯,喬納斯帶她去見伊萊扎,如果她沒有足夠的勇氣,哪怕是灰飛煙滅的代價重返荒原,如果崔斯坦和她沒有重逢並返回那列火車,那麼她的生命將該如何自渡?

在每一個關節點,我都曾推測過不同的境況,每一個境況都有可能帶來不同的結局。然而迪倫的心足夠勇敢,或者説,經歷了這麼多之後,她已經不是那個怯懦的小女孩了,她敢於表達,勇於挑戰,且永葆善良。所以當她看到崔斯坦後説原來你在這裏,他回答我在這裏,便足以打動讀者。

當然這些都只是作者藝術性的構思,然而故事卻像極了我們的人生。

我們總會遇到各種溝溝坎坎,遇到時有幾人能不哭不鬧,坦然接受突如其來的變故。或者,我們也會期待出現一個救世主來拯救我們一地雞毛的生活。可兜兜轉轉到了最後才發現,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替你走完餘下的路。於是,你在這兜兜轉轉中發現,自己也可以練得一副金鐘罩百毒不侵,一顆堅毅的心勇往直前。而後,你會覺得自己活得更加通透澄明,就像鳳凰涅槃重生,抑或羽化成仙一般無二。

原來你靈魂的擺渡人,就是你自己。重生之後,你也可以笑着對這個世界説一聲:我還是我,我還在這裏。

擺渡人讀後感 篇四

寒假裏,我讀了《擺渡人》這本書,最感動我的是主人公迪倫那堅定的信念。

當迪倫決定重回過去,穿越荒原,尋找真相時,我的心一下子揪起來了。要知道,如果她的內心不夠堅定,稍有動搖猶豫,那穿越的門就無法再次開啟。可是迪倫經受住了環境、他人和自己意志的考驗,成功重新打開了迴歸之門。她打開的何止是出口,而是能重新恢復日常生活的愛的大門。

只有懷着堅定的愛和努力的信念,才能完成這神奇的驚人之舉。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類似的體會。

也是這個假期,外婆收拾家中舊物,好幾幅繡品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大幅的牡丹盛開在布面上,張揚奔放,如在風中爛漫盛放;那金魚們眼神靈動,輕擺着華麗的尾巴,自得其樂;還有繡了毛主席的詩詞書法的,筆力遒勁,力透紙背一樣的。我追問外婆怎麼繡的這麼好呢?她笑道,年輕時喜歡,感興趣唄。

好,我也來試試。找了個簡單的花樣,描到一塊布上,穿針引線,我興致勃勃開始了。初期還好,但沒過了多久,我就有些乏了,針腳也馬虎了,歪歪斜斜起來。媽伸過頭來:“我們説你沒耐性,你倒繡起花來了?嗯,這花怎麼像貓抓過的?”“不許你看!”我趕緊躲到房間裏了。看到桌旁的《擺渡人》,想起迪倫的堅定的心,我想着繡花這點小事算什麼。我定定神,平心靜氣的重畫了圖樣,重新一針一線耐心繡起來。幾天以後,一朵小小的樸素的花朵終於完工了,雖然簡單,可是很工整哦。

這日常的小事我居然也從書籍中得到了力量,讓我知道自我鼓勵和自我控制的重要。

書籍真是寶庫啊。知識、傳統、風土人情、情懷、信念都藴含其中。每個人去讀同樣的書會得到不同的體會。古人有為功名利祿、光宗耀祖、封妻廕子而讀書的,但是中國文人的傳統是為經天緯地、效忠國家而讀書。周恩來總理在年輕時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這些數碼時代的孩子可以從紙質的以及電子的出版物上得到海量的信息,前所未有的大的容量,我們應從中學到正確的信仰,堅定的信念。書是前人總結的精華,讓信念打開我們心中的門,做自在的自己,翱翔在時代的天空。

擺渡人讀後感 篇五

今晚最終把這本書看完,心裏有種温暖的感覺讓人又相信了感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説。書中一開場展現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以往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或者説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了人死亡後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脱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明白自我已經死去,掙扎着爬出列車,然後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擺渡人一路上帶領着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迴避着女孩各種問題,不願直接告訴女孩已經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現身體奇怪的表現,逐漸理解了肉體已經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後,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迴歸,能夠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夠讓人戰勝恐懼。以往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我,為了自我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以往閲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完美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應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齊的決定。他們一齊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能夠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齊。

閲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曆經一場關於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我。如果説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麼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 篇六

當我們需要面對企業生存、死亡與愛,哪個會是一個我們可以最終的選擇?如果沒有生命進行再次輪迴,你又願為此付出自己怎樣的代價?請在克萊爾?麥克福爾寫的《擺渡人》當中尋找問題答案吧!

克萊爾麥克福爾居住在蘇格蘭拉斯哥南部,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作家。《擺渡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令4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説。

書中描述了 dylan 一個單親女孩,生活在一個對她來説很痛苦的世界。因為一次交通事故,她遇到了她靈魂中的擺渡人。從他們相遇的那一刻起,命運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

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開荒的補丁。在天氣變化上這片荒原,與死者變化的情緒變化。你哭了,天空會是大風,陰雨;你笑,它是圍繞明亮温暖的陽光,春天的喜悦;你下來,氣温下降,烏雲密佈。你看到什麼樣的心情荒野,荒野會加倍給你的經驗。荒野一切你的心臟的折射。

荒原如此,人生何嘗不是一個如此?保持好的心態,荒原也可以實現百花齊放,也可以豔陽高照。環境能改變人,人也能改變社會環境。你覺得學習環境對你不利,你可以嘗試着通過改變學生自己,你便會發現他們周圍的環境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在困境中,我們國家只有企業保持一顆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才可以進行取得巨大成功,得到人們內心的幸福。

在這本書裏,特里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但是反過來,迪倫是他的擺渡人。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是迪倫引導崔斯釋放工作的壓力,學會尋找他內心深處的愛,改變他不變的,單調的工作和生活,並且敢於挑戰這種消極的生活。今天的人們也是如此。有些人為了生活奔波,沿着馬路前行; 有些人在網吧裏,沉迷於網絡; 有些人遊手好閒,瘋狂酗酒,賭博。.。 。.。 在廣闊的凡人世界裏迷失了自己,靈魂沒有歸宿,真像行屍走肉一般。他們不是急需一個靈魂擺渡人嗎?會是誰呢?其實是我。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你就是你自己的船伕。

只要我們堅持理想信念,克服自己內心產生恐懼,不忘初心,穿越荒原,才會彼岸花開。

擺渡人讀後感 篇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擺渡人。當我們遭遇困惑時,總是他先出手相救,帶領着你,追逐着光明。

《擺渡人》中,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説,在學校裏經常受到同學及老師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而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忍無可忍,無比痛苦。

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的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但後來迪倫才知道自己是唯一沒有逃出來的人。而眼前卻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不到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叫崔斯坦,他似乎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而是特意在此等候。

命運交纏的起點,崔斯坦就是迪倫的擺渡人。讓他們穿過荒原,路途上驚悚、恐怖。卻迎來了痛苦的離別,終於再次相遇,並一起重回了人間。

在這本書中,擺渡人就是附送死去的人去天堂,就像黑暗裏的一束光芒,為我們照亮前進的大路。這篇故事耐人尋味,不但透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擺渡人,他幫助我們追逐着夢想,也許在人生道路上就會有書上方言中的瘴煙重重,也會有懸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測的黑水。然而在這些困難後,似乎還隱藏着隨時會把你拉下水的惡魔,他們陰險狡詐,貪婪無比。讓你迷失在自我的隱蔽世界。就在這時,你的擺渡人從光明的一點中走了出來,他扶起你,幫助你跨過坎坷,並尋求光明。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明白自的擺渡人來引領自己,在將要溺水時獲救,在深陷泥濘被扯出來,在不知道方向時被指引。但是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如果我們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能體會到陽光其實依然燦爛呢?猶如書中所描述的,方圓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我們內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而狂風大作;你微笑,身邊便是燦爛暖陽。所以或許擺渡人其實就是另外一個自己。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如果命運是一片陰森的森林,如果命運是一片沸騰的沼澤,誰又是你的擺渡人?是你遠在天邊的知己,還是勇敢面對的自我。

擺渡人讀後感 篇八

20xx年2月8日的中午,終於讀完了《擺渡人》。大學畢業後很少再讀書了,這本書我從開始看到今天已經有半年之久。剛看擺渡人的時候沒感覺這本書有何意義,還記得看到不到一半得時候還跟我的同事李博才説,這書沒意思,看到現在都不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麼,難道就是為了講一個故事給我們聽,隨後這本書被我擱置。年底了公司要放假,無聊中。拿出來在看看,然後一氣呵成就在沒有忍心放下。

讀完以後看到很多的評論都在寫,是一部關於愛情的故事,兩個相愛的人要如何如何。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讀。

這本書從最開始就寫了主人公的生活不如意,自己想要擺脱自己生活的境遇。在這裏我可以理解為,主人公是一個有思想有鬥志的人,去努力找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場意外讓他到達了另外一個世界,也見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白馬王子。故事從此展開,我們從整個故事中可以看到主人公的心路歷程,無知無畏、瞭解後的害怕、得到幫助後慢慢堅強、失去夥伴後的落魄和堅持,作者寫到這裏個人認為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新的環境裏達到了第一次內心的成長。讀後感。隨後兩人到荒原邊緣前,魔鬼和自然環境的惡劣沒有給他們更大的磨難,反而是自己內心的波動和複雜的變化讓他們自己一路上困難重重。最終他們順利的到達了大家認為的成功的屬地。

主人公想要的生活不是這樣的,她堅定自己的信念,要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幸福。她沒有什麼太多的準備,自行上路去面對那些讓她膽戰心驚的惡魔。在此,我想重點的説一下,主人公的信念和目標是她克服一切困難的動力。只有為了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才能夠有那樣的堅強和堅持。途中她遇到了自己幸福的另一半,這裏的困難是幸福的另一半是否會陪你去冒險,是否能孤注一擲的陪你去尋找那虛無縹緲的未知幸福。當然了結局是美好的,我們的擔心都放下了。為了他們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興奮。

感悟點:

1、我們是否在努力克服所有困難去追尋美好的生活。

2、我們是否在努力的打拼中,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3、我們是否有勇氣為了自己不確定的幸福去放棄目前安穩的生活。

4、你的另一半是否會支持和陪伴你去追尋那遙不可及的幸福。作者:趙先森

擺渡人讀後感 篇九

當我們面對生存、死亡與愛,哪個會是我們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再次輪迴,你又願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請在克萊爾?麥克福爾寫的《擺渡人》當中尋找答案吧!

克萊爾麥克福爾居住在蘇格蘭拉斯哥南部,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作家。《擺渡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令4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説。

本書描寫了單親女孩迪倫生活在一個令她痛苦的世界裏。因為一場交通事故,而讓她遇見了她靈魂的擺渡人。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起,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

這本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片荒原。這片荒原上的天氣變化是隨着逝者的心情變化而變化。你哭泣,天空便狂風大作,陰雨綿綿;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的暖陽,鶯歌燕舞;你低落,温度下降,烏雲密佈。你用什麼樣的心情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加倍給你體驗。荒原的一切都是你心境的折射。

荒原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保持好的心態,荒原也可以百花齊放,也可以豔陽高照。環境能改變人,人也能改變環境。你覺得環境對你不利,你可以嘗試着改變自己,你便會發現周圍的環境也會隨之改變。在困境中,我們只有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才可以取得成功,得到內心的幸福。

本書中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但反過來也可以説迪倫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因為一路上,是迪倫引導崔斯釋放工作的壓力,讓他學會尋找內心深處的愛,改變了他一成不變的單調的工作和生活,也讓他勇敢地向這樣消極的生活挑戰。現在的人們也是如此。有的人為生活奔波,低頭趕路;有的人泡在網吧,沉迷網絡;有的人遊手好閒,瘋狂酗酒,賭博……在茫茫紅塵中早已迷失了自我,靈魂無處安放,真是如行屍走肉一般。難道他們不是迫切需要靈魂擺渡人嗎?那會是誰?其實就是自己。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

只要堅持信念,克服內心恐懼,不忘初心,穿越荒原,才會彼岸花開。

擺渡人讀後感 篇十

我包括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人的終點是什麼,人死後又是怎樣的場景。原來人是有靈魂的,死後依然是你自己,只是你脱離了你的身體,走的時候你還能看到你的親人是怎樣的悲痛,而你這時只能看着,然後你會遇到自己的擺渡人。然後你會跟着他走,去哪?往前。在這段往前的旅途中你會慢慢意識到原來你已經死了,現在身處荒原,還面臨着被惡魔抓走的風險,你可能再死一次。這次,是靈魂的死,魂飛魄散,你只能依賴自己的擺渡人,然後不斷往前。

這段旅途是如此有風險而艱難,而你還有別的選擇嗎?只能跟着自己的擺渡人了吧!往前是什麼?一條分界線,當你走到那裏你就又回家了,然後你將離開自己的擺渡人,在那個“家”等待着與親人團聚,是的,總有一天你會等到的。那裏不是天堂,卻也是天堂,“家”是你最終的想象,打開一扇門又回到了你理想的生活中去了。

我只覺得原來死的歷程是這麼神奇,如果你違背了那裏的遊戲規則,你可以逃跑,兩種結果,一是魂飛魄散,一是回到自己的身體裏面,也就是還陽,這大概就是在鬼門裏走一遭又回來了吧!這簡直太神奇了,不是嗎?

只是這本書的結局太過美好,因為愛上了自己的擺渡人,兩個人開始逃亡,最後真的還陽了,連一直不得不接受自己使命的擺渡人也一起回到了現實世界中。

這本書評價很高,暫時還沒有特別多的感悟,只是給了我很多震撼,也覺得就算自己某一天死了,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估計也不會害怕了,因為我會遇到自己的擺渡人,而不是孤獨的走完那段旅程,然後,我會回“家”。

原來人生不是虛無主義的,活着的時候應該好好珍惜,好好經歷,好好感悟,然後不斷完善完美自己的理想生活,為之努力,讓它接近現實,最後就算沒有實現那個理想,可是,死後那確實我最終的歸宿和家,所有的感情還在,所有的閲歷還在,所有的思考思想也依然保留,只是那裏,沒有人願意選擇離開那個“家”,因為內心的害怕,不願意再走一遭面對惡魔的危險,還是因為那裏是所謂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