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W

第一篇: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讀後感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讀後感

一開始便被這個封面吸引——能有多好看?一幅女生的狼狽背影,在碧空如洗的藍天下。但我一下子就記住了,念念不忘。

旅行書看得不多,這應該是第二本。(第一本是《走吧,張小硯》)

因為此前豆瓣上的高分,一直淺淺地期待它能有什麼不一樣的精彩。最開始的穿越俄羅斯之旅也看得饒有趣味,倒是進入芬蘭之後的內容有些無味了。一直看到最後,也沒有太新鮮的經歷出來,老實説,還是有點失望的。

留了幾頁,扔到一邊。

過幾天再拿起,一口氣讀完,突然有點明白,這本書吸引人的是什麼了。

應該説,主人公從進入芬蘭以後,生活是平穩的。(所以真的很不吸引人啊)而且在芬蘭遇見的那些人,恕我直言,也基本上讓人記不住的。直至她跑到比北方更北的地方,闖入極寒之地,在那裏冒險,在那裏游泳,在那裏遇見更勇敢的人更廣闊的天地。我才覺得,她的這一趟旅程,真的有了意義。

不是誰都有那樣的勇氣,在那樣一片遼慌之地,一邊痛苦,一邊開心。

時間,突然覺得,前面漫長的鋪墊,都是那麼真實。她真的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就是想在大家設想的理所應當“必須這樣”的生活軌跡上突然拐一下彎,多一些體驗,多幾段故事。

不然,那麼蒼白平穩的人生,太可憐了。

作者在最後,引用了《夜航西飛》裏的一段話,她説,她經過一年多的行旅,終於找到了對生活的激情。

“如果你必須離開一個地方,一個你曾經住過、愛過、深埋着你所有過往的地方,無論以何種方式離開,都不要慢慢離開,要盡你所能決絕地離開,永遠不要回頭,也永遠不要相信過去的時光才是更好的,因為它們已經消亡。過去的歲月看來安全無害,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之中,隔着距離,叫人看來膽怯。但當你踏足其中,就會雲開霧散。”

這段話讓人唱唸良久。

在我看來,“離開一個地方”,可是是離開一種環境,一種生活狀態,甚至一種人生理念。而我從來沒有覺得過去是更好的,我從來都是自卑的,覺得過去是更狼狽的。

而我們其實可以決絕地從以前的狼狽和優柔中跳出,走到更廣闊的世界裏來。誰也不會記得你在青春時期經歷的那些哀傷和恨和磕碰,只有你自己念念不忘。

我們需要決絕地穿過迷霧。

但願看過這些旅行書,我們都會一天比一天更勇敢,勇敢到能夠面對人生中每一個太具體太瑣碎的日子,勇敢到可以不靠旅行書的催化也能昂揚而豪邁地過。

能常有興奮和奇趣的念頭,有不死的少年心,敢停留,敢張望,敢讓一些故事發生,也敢走出故事,繼續前行,而且——

永遠不回頭。

第一次寫讀書後感卻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內心深處總覺得有好多的話語要説,可是就是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到了準備要寫出來的時候卻拼擠了好久卻也擠不出一句看的順眼的話語。。。看着自己那貧瘠的文字,乏味的詞語,那糾結不能再糾結的話語,還是頂着壓力寫下來吧,至少以後重看的時候可以對比。。。

chapter 1:

這本書是一本講旅行的書,可看完後卻又感覺它不單單是一本講旅行的書籍,它包含的作者的很多生活在裏面,回過頭來想想總又感覺這是一本講生活的書籍,那它到底是講什麼的呢?説到底這不重要吧?不管講什麼它都是在向我們呈現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吧?看着的時候真有種把自己想象到裏面去的感覺,但卻無法體會到作者的當時心境。。

或許沒有經歷過就無法完全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吧?我沒有出過國,我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旅行過,以往至今我那些所謂的旅遊自能算是遊玩而卻不能稱得上是旅行,對於這一點我是瞭解的,每次的旅遊到底是為了什麼?説到底連我自己也不清楚吧?只是奔波於景點之中後就累累的回來,而完全沒有體會到那裏所給的東西,而只是身體上的到過而已。。。。然而作者小欣是為了尋找那個最真實的自己,走出迷茫才踏上了休學賺錢去旅行的,這點就很不同。在歐洲到過的地方之多,而在每個角落都有很奇妙的感觸在裏頭讓她的這次旅行增添了奇妙絢麗的色彩。。至今我都無法理解她是哪來的勇氣踏上這次芬蘭之旅的,也無法體會她對於旅行的定義是什麼?每到一處她都會慢慢的去體會而不是急於奔波於景點之中,因此她的收穫是之大的,可那種慢旅行我卻一點都不能解釋,就像小欣可以在草坪上趟着曬一天的陽光,這對於她來説也是一次旅行,而對於我呢?這真的算是旅行麼?這樣的旅行到底是什麼?得到的又會是什麼?我覺得我該重新定義下自己對於旅行的概念了。。。

看完本書後可以看出小欣是個極其有魅力的女孩,她的魅力到底體現在哪裏呢?自己卻又説不出,只是在冥冥之中感覺她的身上散發着一種強大的磁場力把別人吸引過去。。。她也是個極其勇敢的女孩,一個人乘火車獨自踏上芬蘭的旅途,一個人又踏上斯瓦爾巴德獨自旅行,還差點凍死在露營地,還多虧了米雪兒才還她的計劃得以繼續。。。縱觀全書,小欣所到的地方無不因為她而衝滿着一種神祕的色彩充滿着歡笑。。對於她這種充滿着慢的旅行讓她收穫很多,很喜歡她寫下的那句話“對於我來説,旅行就是離開自以為是的生活,串聯起以前的回憶,並以開發的態度結識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於風景,那只是附贈品”,這句話就體現了小欣對於旅行的解釋,旅行不是為了去看風景,而是以開發的態度去擁抱世界。。所以她的真段歐洲之旅才得以那麼的歡快燦爛吧?而她一路上見到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人,例如火車上的老陳,為了生活到俄羅斯去打拼,凱倫,對歐洲的狂熱讓她來到了芬蘭,教父神甫,無厘頭的莫名來到了斯瓦爾巴德工作,還有約翰遜,米雪兒等等給予她幫助過的人,給予她信賴的人。。。她也感受到了在莫斯科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狡詐和在芬蘭之中那種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在斯瓦爾巴德那種單純的信任。。。這都是沒有經歷過的人都無法體會到的。。。所以我就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慢慢的看着這個世界體會這個世界,以一種更開放的態度去擁抱這個世界。這或許是小欣旅行的真諦吧。。。是的我也該重新審視下自己了,也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認真的去體會,而不是一路的在趕路,路上的風景只是附贈品而已。。。

這次的歐洲之旅對於小欣來説肯定收穫頗豐,不只外界的,心靈上的感觸也很大吧,這都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去體會到的吧?所以有機會我真得像像小欣學習學習,有勇氣踏出那腳步踏上那屬於自己的旅行重新的去認識那個真實的自己。。。其實説到底很多人都有環遊一個地區的夢想吧,可是就是沒有勇氣停下來關於自己的一切和沒有勇氣去邁開那個腳步而導致最後的失敗吧。。。其實呢,説到底人生賺的那麼多錢而沒有留下一點可以調侃的話題又有很意義呢?

[附:這是自己買的第一本書,也是自己第一次寫的讀後感的第一本書,這本書呢教會了我勇氣,勇敢的走出去,可是不用走得太匆忙,去慢慢體會身邊的東西。由於是第一次寫讀後感,不知道從何下手,以前也沒有寫過些什麼文章,所以可能寫得有些雜亂無章,不過相信的是這一定是我購書的開始,和寫讀書感觸的開始,這本書帶給了我很多很多,相信以後一定會寫得很好的。相信這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將開始一個全新的生活。。加油。。。]

第二篇: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世界》讀後感

因為這本書,而喜歡陳宇欣這個人。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作者陳宇欣,在大家看來就是一個離經叛逆的人。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是一個旅行者,17歲開始自助旅行,19歲用1000歐環遊歐洲,22歲在讀研究生的最後一年休學,在通往好學校好工作的跑道上暫停,以緩慢的方式邊掙錢便遊走世界。她休學,很多人都問為什麼,而她只是説跟着心走,想去就去。在我們常人眼裏,讀研究生是為了找好的工作,宇欣在申請外國實習工作時,國內已經有6家理想公司給予筆試。如果是別人會在國內工作,因為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模式,讀好書,找好工作。而宇欣不是,她想要的是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她渴望去一個和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地方生後一段時間,去看看他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看看他們每天在做什麼,在想什麼,為什麼快樂,為什麼痛苦,並通過他們來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她跟隨心走,並附之努力去實現它的夢想。這勇氣是我們許多人所沒有的。正如她所説的:“所謂成長,不只是擁有夢想,還要有為夢想而買單的勇氣。”我們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而又因為種種原因而沒有去做的遺憾。正如青春可以無怨無悔就是在青春裏做了很多看似離譜而温馨的事情,在很多年以後回憶起來,那時是多麼的美好。正因為宇欣做了她想做,所以我喜歡她。

是不是有一個標準在衡量,什麼是好的。從國小起,我們就開始在教育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好的國中;上國中後,又被教育要好好學習你,將來能考上重點高中;上高中後,繼續被教育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好的大學,然後呢?然後沒有然後了,我們被磨掉突兀的菱角做成一個標準的產品,沒有人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是不一樣的個體,沒有人教育我們應該怎樣去認識自己,如何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以及怎樣追求喜歡的東西。讀書是唯一出路,找到好工作就是找到了幸福,而錢是衡量一份好工作的唯一標準,是這樣做嗎?人生還有沒有更多的選擇。文章這一段引起我的深思,導致這樣的結果是社會問題們還是人的問題?經過國小,國中,高中的教育,我們從小就被指引着走別人的認為好的路,而什麼樣的路才是好的呢?經過努力奮鬥進到大學,我迷茫了,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讀大學對我有用嗎?渾渾噩噩到了大三更茫然了,不知道自己以後會有怎樣的生活,什麼樣的職業才是適合的。這探索的過程是煎熬的,因為答案無從所知,因為時間會告訴你。正因為宇欣找到了答案,所以我喜歡她。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宇欣的旅行意義就是離開自以為是的生活,串聯起以前的記憶,並以開放的態度結識日常生活以外的有趣之人,至於風景,那只是附贈品。人們都喜歡生活在熟悉的圈子裏,這樣可以給他們帶來歸宿感和安全感,而這樣的圈子也讓人們失去探索的勇氣,正因為安逸而膽怯了。旅行就是走出習以為常的圈子,去探索外面的途徑。我們在旅行中可以遇到許多的人,而體會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到許多不曾想象的生活;可以理解到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可以在陌生的環境鍛鍊自己克服困難,學會堅強,習慣了依靠與呵護,便很難在獨立起來,但是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你必須堅強;可以擴寬視野,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曾改變,變的是我們看待它的視角;可以廣交朋友,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等。在宇欣的眼裏風景只是旅行的附屬品。有這麼一種美景,美得比都不想讓相機破壞。而我們總是強調風景,在遇到優美的風景時急於用相機拍下,證明我來過。其實沒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你在歎憾的同時已將他印在心裏,也為心裏留下一片淨土,正如古人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宇欣描繪的正是我所向往的,似乎宇欣帶着我旅行一般,所以我深深的喜歡她。

如果你想了解宇欣的旅行趣事,你就去看《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如果生活讓你不如意,你就去旅行;如果你想旅行,就放下一切,背起行囊,上路吧!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讀書筆記

宇欣在書中提到所去的地方:西伯利亞;莫斯科;芬蘭;漢堡;倫敦;格拉斯哥;斯瓦爾巴德(人類最北定居點)。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22歲單身女孩獨自上路,休學一年北歐慢行記。

陳宇欣,一個在學校裏隨處可見的姑娘,乖巧、努力、膽小中帶着點兒叛逆。17歲開始自助旅行,19歲用1000歐環遊歐洲,22歲在讀研究生的最後一年休學,在通往好學校好工作的跑道上暫停,以緩慢的方式邊掙錢便遊走世界。希望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找回真實的自己。

這個故事有一個沉重的開頭,而後面是有一個歡樂的旅程。

在路上,她經歷了單身女孩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種驚奇、刺激和彪悍事:

去芬蘭,選擇一個最省錢但最麻煩的路線,西伯利亞路線;6天火車晃悠完西伯利亞全程;在世界最北的露營地睡到太陽曬屁股;冰天雪地扎入冰水,成為北極裸泳俱樂部第一個中國人;飛機迫降,從生到死,空難未遂;克服飛機恐懼,一次次坐飛機穿越各個國家;等等。

在路上,她結識各種離奇有趣、性格迥異,卻帶給人温暖的陌生人:從地球最温暖的地方跑到最寒冷地方的旅遊狂人;在莫斯科做生意17年,賺錢以供家用的中國大叔;夢想以後重回泰國島上看日出日落的毒販子;讓人永遠猜不透的醉沒醉的小報記者;等等。

所謂的成長,不只是擁有夢想,還有為擁有夢想埋單的勇氣。

旅行意義就是離開自以為是的生活,串聯起以前的記憶,並以開放的態度結識日常生活以外的有趣之人,至於風景,那只是附贈品。

習慣了依靠與呵護,便很難在獨立起來,但是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你必須堅強。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曾改變,變的是我們看待它的視角。

在大多數國家,旅行者都會為他們不熟悉而支付更多費用,不要糾結價格問題,確定你的心理價位,談到這個價,你就成功了。

那裏是我的家?我的家就是你的家。—mi casa es tu casa

芬蘭是酒罈子裏浸泡的國家。

他們教會我感恩,教會我遵從自己的心,教會我無論生活怎樣背棄你,你都要勇敢而堅定地走下去。只要持有這樣的心,那麼無論你在哪裏,哪裏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謝謝你,芬蘭。

第三篇: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有感

追逐

國商11011101300104李慧

前兩天看了一本叫我只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的書,最初是因為名字吸引了我吧,因為一直覺着最近很浮躁,需要像心靈雞湯的東西讓自己靜下來,唯有此,才可以用心的做很多事情。但開始看這本書後發現還真不是如此,只是一個研究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之旅,決定休學一年來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儘管書書內容並非我所想,但毫無疑問的深深吸引了我,因為現在這樣的人還真是不多,我想看看她是怎樣頂着重重阻力,克服對陌生世界的恐懼邁出第一步以及用怎樣的方式幫助自己完成旅程呢。

我特別希望自己可以在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可以找到一個遍地飛的工作,這樣我就可以接着工作之名,遊覽各個地方了,那麼折騰幾年後再設法安定下來。我固執的認為行萬里路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當我只身想要去某個地方的時候,總是有很多很多因素在告訴我不能這樣做,其實很多時候做與不做只在一念之間。定下來之後總是有辦法完成你的計劃。如書中的那女孩子,斯瓦爾巴德是她夢寐以求的地方,一般人看來這個地方也就僅限於想象了,沒什麼可實踐性。但她就是覺得她可以將這一夢想追逐到底。旅行嘛,尤其是這樣的旅行,錢肯定是我們第一要素,你的經濟條件是否允許你的夢想計劃,我們大部分人一般就在第一步放棄掉了,總是給自己一個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説我沒有錢這個想法就只能是夢想了。那個女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她不想要用父母的錢去完成這樣的事情,但很快找到了一個辦法去支持他的這一行動。那就是在歐洲的一個國家找份實習工作,利用工資來完成。就這樣她投了一年的簡歷,在最後快要放棄的時候波蘭的一家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欖枝,並且全力支持她的這一計劃。就這樣,

最難得第一步算是給邁出去了。第二關又來了,本來她的父母對她的這一計劃是持不反對意見的,但在她要真正着手準備的時候,父母突然強力阻止她的計劃。理由我想已經是不言而喻了吧。最近聽了一句話,至少是深得我心的,做一些父母極力反對的事情,嘿嘿,你會從這些事情中學到很多。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可能更多的是從你的安全考慮吧,當你的一些計劃超出了他們默認的安全範圍之外後,他們是會拼盡全力阻止的。這一關難過啊,因為這個原因,作者有一次差點放棄,但反覆勸説後,父母在最後關頭終於點頭了。計劃終於順利開始了,作者發現當她為旅行做準備的時候,朋友都超乎正常的幫助她,提供了一切他們能給予的幫助。可能是她代表着一羣人的夢想吧。對的,一定是。因為這一切的發生都在很短的時間發生,所以作者錯過了提前買機票的機會,不提前買意味着自己要買全票,這會花掉她大部分的錢,所以只能另想辦法了。有一朋友給了她這樣的建議,走西伯利亞鐵路這條線。路線再一次敲定了。旅行所用的用品都是她從每個朋友那裏拼湊來的,就這樣開始了她的旅行。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曲折的故事,但是不管怎樣,準備過程是畫上句號了。

接着肯定是相對準備而言的漫長的旅行了,中間給我印象深刻的大約有三件事情,因為這本書是在閒暇之際拼湊着看完的,很多事情的前後已經辨不清了,只知道大概的方向。第一件是在六天六夜的火車途中碰到的一個外國帥哥,讓我們這些讀者驚喜的是帥哥竟然向主人公表白了,這是着實讓我們這些讀者所羨慕的。本以為作者會答應他的,但是出乎我們意料的他被作者拒絕了。不由的要感歎一下了,那外國帥哥真厲害,因僅僅相處幾天的好感就產生了這樣的表白,在我們中國人身上是很少出現的。重點的還是拒絕的理由,按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旅途中的那些人,是從現實中抽離出來的,所以你看到的只是他們的一部分,很

多關鍵的東西是看不到的,還有作者説自己可能對愛情貪婪一些,總是想要一段一直都有對方陪伴自己的愛情。累了你知道有個肩膀你是可以靠靠的,餓了只要説一聲你知道會有人因為心疼給你送飯來的,因為他的陪伴你是不會有孤獨的。外國帥哥常年奔波在各個地方,他覺得這樣的愛情可能付出很多得到的挺少,所以果斷不考慮。在我的觀點裏,我更想要我的愛情裏沒有外物的污染,愛情就是愛情,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在遇到喜歡的人的時候我可以放下女孩子的所謂的矜持去追求,但是不會強求,也不會因為孤獨啊或者一些其他類似的原因選擇一個根本沒有什麼感覺的人在一起。記得有一個名人説過這樣的話,我之所以這樣努力的往上爬,是因為我認為當我解決了所謂的物質問題的時候,我可以享有一段純粹的愛情,不用説我被這樣的話感動並激勵着。看了這本書後,讓我突然看到,哦,原來愛情還包含這麼多,而自己需要的又是什麼呢,依舊在探索中,不過這些東西會在我遇到真正的愛情的時候哦迎刃而解吧。第二件事情,是北極游泳,我只能説真爽但是讓我做的話還真的是要下好大一番決心呢。作者呢就是突然的想法,然後告訴朋友,朋友表示支持,不給自己反悔的時間立即行動,光着身子,進入零度左右的北冰洋,遊一圈知道全身麻木掉。做挺多事情其實是不需要用理性反覆的斟酌權衡的,這樣的項目,就是突然的想法,不給自己反悔的機會下實現了她,有了非同尋常的經歷。不過也還是挺多事情是要用腦子籌劃好後才能做的。第三件事情莫過於那坐落在世界上幾乎最北位置的教堂了。你可以想像嗎,有一個地方全天候無條件對人開放,這裏有免費的食物提供給需要的人,困了小憩一會兒,壓抑的時候可以像雙手交叉放在胸前向神訴説,你想要一個安靜的空間的時候可以找個角落享受安靜的時光,你想要有人陪伴的時候可以找這裏的人們陪你聊個通宵,想要讀書的時候隨便拿起這裏的一本書端着咖啡倚在某

個地方進入閲讀天堂,還原了人們之間最原始的信任,不説了,太羨慕這樣的生活了,有種立刻奔過去的衝動了。

我老是説這樣的一句話,與其説在讀一本書,還不如説是刻意給自己一個思考的空間,這期間充斥着各種情緒,有時愜意,有時為自己得出的結論驚訝半天,有時又因為自己的無知懊惱不已,有時腦海中會充斥對一件事情的多種觀點弄的自己心如亂麻,但不論如何,我都着實享受這一過程。我想我還是純粹的做一些事情吧,因為英文讀起來的美麗學英文, 因為一本書讓我迸發了萬千思緒而去寫一篇感想,因為想要分享一些觀點去發一些説説,因為我對某個男孩子超級有感覺而放下一切去追求,因為想看一場日出早早起來到達最佳觀賞地,因為想到好久沒有站在陽台上觀賞夜空了而半夜爬起來去遇見那久違的星星盛宴,好多好多讓我想起來就無限嚮往的事情啊,對啊,從現在開始我應該行動起來去追逐,而不是隻停留在腦袋裏。

第四篇:《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讀後感

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17歲開始自助旅行,19歲用1000歐環遊歐洲,22歲的時候,這個姑娘在研究生最後一年決定休學,用一年多的時間去一邊賺錢、一邊尋找她心中真正的旅行!

很長的書名,卻很簡單的故事,很簡潔的文字,在這本遊記裏,沒有一個接一個的景點狂奔,沒有一天一個地方的緊張日程,你看到的是一名旅者,與人與景的一次次邂逅,字裏行間氾濫着新奇、驚喜、刺激、感動和愛。

合上書本,我問自己,17歲的我現在在幹什麼?……

浮躁的我,許久沒有一份安靜恬淡的心緒去真正的走入一本書,走入別人的故事,凝結一份自己的心情。上大學,我選擇的的第一本書就是《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或許是射手座熱愛自由的天性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每拿起這本書我的心都彷彿隨小欣一起啟程、遇見、感動……

1、勇氣——最大的困難是啟程

陳宇欣是一個在學校裏隨處可見的姑娘,她乖巧、努力、膽小中帶着點叛逆、在既定的程序裏試圖把自己做得最好,這個綿羊一樣的女孩子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內心裏藴藏着多麼大的能量,直到有一天,她開始懷疑歲月靜好的日子不過是一個美妙的假象,在這個假象裏,她迷失了自己的個性和內心的渴望。於是,她帶上勇氣出發了。小欣在前往芬蘭的途中,以及在離開芬蘭前往其他國家時,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在我看來,最大的困難是啟程。從北京啟程到芬蘭——從芬蘭啟程去德國——從芬蘭啟程去挪威——從芬蘭啟程去朗伊爾賓,是這一次次的啟程組成了小欣的這次尋找心靈之旅。

也許有很多個類似的陳宇欣有過類似的懷疑,而她,勇敢地克服萬難上路去尋找答案了。我想,“勇氣”,就是心動與行動的距離,能走出去,才會有另一片新的天空。而我卻是一次次地想,一次次地擔心這、擔心那,從沒有真正的付出努力,或者説沒有堅持努力。我們腦袋裏經常會冒出各種極具個性又刺激冒險的想法,但我們卻很少會付諸行動,因為我們都知道,要開頭太難了。離開是這世界上最容易做出得決定,而離開也是這世上最難以執行的決定。離開一個自己已經很熟悉的地方,去適應全新的改變,無論是環境的改變,還是我們心態的改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旦開頭了,我們就不能容許自己輕易放棄。

小欣説,“也許有些人覺得我過於魯莽衝動,但我同樣也覺得大多數人有激情有夢想,但總是停留在口頭或者糾結層面,太少付諸行動。其實當你真正開始做的時候,你也許會受挫,也許會遇到很多很多先前無法預計的困難,但也會發現,之前的許多擔擾也都是無謂的。你也許還會擔心自己勢單力薄,無法獲得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我卻一遍又一遍從自己的故事裏發現:如果你知道要住哪裏去,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所謂成長,就是不僅擁有夢想,還擁有為夢想埋單的勇氣。任性要趁早——非常時期,非常必要。

2、朋友——最好的準備 從小欣旅行的伊始,朋友就成為了她的必殺技。幫小欣策劃路線的小團隊、在莫斯科給小欣指教的行者菲爾、在西伯利亞列車上遇到的老陳……每次口袋收緊、無處可歸、山窮水盡的時候,小欣都是靠朋友雪中送炭。朋友的覆蓋面、多層次、知識水平,都是小欣的絕對優勢。不僅如此,她在朋友的幫助下出發,在旅途中結識了更多有意思的人……小欣的訣竅就在於“飢不擇食“,相信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故事,去搭訕、去了解、然後去理解。她的真誠直率讓人很容易明白為什麼她總是能絕地逢生。

在小欣對旅行給出的定義裏,有提到結識日常生活以外有趣的人,這在書中也大有體現的。正是因為通過跟當地人的交流,小欣才更全面地瞭解了那個地方的文化。

“下一個路口,你遇見的陌生人,不管是冷漠還是熱情,也許都懷揣着不少有趣的往事,等着你去發掘。”

3、發現——旅行,是一場真正的跟自己的對話

“旅行的意義就是離開自以為是的生活,串聯起以前的回憶,並以開放的態度結識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於風景,那只是附贈品。”

也許有很多類似的旅者在江湖中留下無數傳奇,而小欣,沒有把冒險作為旅行的目的。因為她明白,她要的不是拋棄整個世界,而是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世界,去用心挖掘旅途中人的故事,去體會這些故事能帶給她的改變。

6天火車晃悠完西伯利亞鐵路全程;飛機迫降,從死到生,空難未遂;從地球最温暖的地方跑到最寒冷之處的旅遊狂人;在莫斯科做生意17年,賺錢以供家用的中國大叔;夢想以後重回泰國島上看日出日落的毒販子……認識當地居民和身邊的人,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聆聽他們,體會他們,並通過他們來反思自己——對小欣來説,也許這就是她旅行的意義,一場真正的跟自己的對話。

4、啟程——如果你知道要往哪裏去,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希望到了傑瑞德的年紀,我能自信地説:我這輩子,最自豪的就是我的勇敢,敢於聽取內心的聲音,並敢於去實現。”

一直希望能自己完成一段旅行的我,卻總是前路充滿了太多的未知而一再錯過。是啊,小欣説得沒錯,如果你知道要往哪裏去,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太容易放棄,讓我們錯過了太多太多,錯過了那些人,錯過了那些事,錯過了那些年少輕狂的歲月...... 於是,太多的我們被磨掉突兀的稜角,做成了一個個標準產品。

在2014末日將近的時候,我記下這樣的文字“讀書,旅行,努力工作,愛惜身體和心情,關心家人和朋友,我沒有2014的船票,但我有個美好的夢想,面朝新的一年,花開不怠”,喜歡這份意境,就如同喜歡《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帶給我的感覺。真正的幸福,不取決於你以何種方式生活,而取決於你能否遵從自己的心;真正的勇敢,不代表你要時刻走出故事,而是面對挫折你仍然堅定。 “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是該啟程了,去看看這個世界,去看看那些我從來都不曾接觸過的事物,去發現那個我從來都不知道的自己...... 在真正踏上旅途前,我可能都無法把這本書讀得更透了,但是,我相信,在啟程後,再把書翻開,我會有不同的收穫。

生命到底將我們推向哪裏?請放慢呼吸,微笑前行。

是啊,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 旅行的意義就是離開自以為是的生活,串聯起以前的回憶,並以開放的態度結識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於風景,那只是附贈品。

? 所謂成長,就是不僅擁有夢想,還擁有為夢想埋單的勇氣。任性要趁早——非常時期,非常必要。

? 如果你知道要住哪裏去,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

? 並不是具有實際意義的東西才有價值,人的一生都在樂此不疲地把生命浪費在沒有意義卻讓我們快樂的事情上。

? 最可怕的不是困難,而是無知。

? 有一天,你也會害怕,但你從未妄自菲薄,被內心的噩夢征服,而是顫動着、顫抖着繼續走下去。

? 希望到了傑瑞德的年紀,我能自信地説:我這輩子,最自豪的就是我的勇敢,敢於聽取內心的聲音,並敢於去實現。

? 人生何必太刻意。

? 每個人都是精神病患者,我們都有病,只是病的形式不同。

? 離開是這世界上最容易做出得決定,而離開也是這世上最難以執行得決定。

? 獨自旅行的年輕姑娘是這個世界上最強悍的生物。無論走到哪裏,她們都能輕易獲得同情、幫助、諒解和關心,男女老幼通殺,人類非人類都不在話下。這種生物發展的黃金聖鬥士級,就是懂得利用這一特徵的姑娘。

? 路上的感覺真好啊!未知的東西永遠在鞋墊的前方!

?《夜航西飛》:我學會了如果你必須離開一個地方,一個你曾經住過、愛過、深埋着你所有過往的地方,無論以何種方式離開,都不要慢慢離開,要盡你所能的決絕地離開,永遠不要回頭,也永遠不要相信過去的時光才是更好的,因為它們已經消亡。過去的歲月看來安全無害,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之中,隔着距離,叫人看來膽怯。但當你踏足其中,就會雲開霧散。

第五篇:1988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讀後感

1988——韓寒:“對於當時的我這樣從來沒有弄明白自己有什麼追求的人來説,姑娘就是唯一的追求,1988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讀後感。這種追求是多麼煎熬,這讓我懂得了人生必須確定一個目標的重要性,無論車子、房子、遊艇、飛機,都比把一切壓在姑娘身上要好很多,因為這些目標從來不會在幾個客户之中作出選擇,只要你達到了購買標準,你就可以完全的得到他們,並在產權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有人來和你搶,你可以大方的將他們送進監獄。但是姑娘不一樣,把一個姑娘當成人生的追求,就好比你的私處永遠被人捏在手裏一樣,無論這個姑娘的手勁多小,她總能捏的你求死不能,當她放開一些,你也不敢亂動,當你亂動一下,她就會捏的更緊一些,最殘忍的事,當她想去其他的懷抱的時候,總能先捏爆你的私處再説。這種比緊箍咒更殘忍的緊什麼咒,使你永遠無法淡定神閒。我知道生命裏的各種疼痛,我發現這種疼是最接近心疼的一種疼痛,讓你胸悶、無語、蜷縮、哭泣。這便是不平等的愛情,當你把手輕撫在她們的私處上,總想讓她們更快樂一些的時候,她們卻讓你這樣痛苦。我常常看見那些為愛情痛苦的同學們,但我無法告訴他們,人生愛情是什麼,我也正沉淪在裏面,自閉和防備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

這是我摘取1988其中一段關於愛情的獨白。文中的孟孟,不是萌萌,也許不存在,而是一個象徵中的那個姑娘。我們都見過的夢裏那個姑娘。對於我這樣的一個夢想家,總是能相信電影裏面的劇情,深陷其中。但是殊不知一個特工鏡頭前失敗了無數次,才換來了精彩完成任務的那一刻;殊不知一個英雄在成功拯救世界前,地球早已被他的失誤毀滅了無數次;殊不知一對戀人百傳千折的相遇相守的劇情中,已經有無數對的戀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走到最後,讀後感《1988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讀後感》。

這段文字不是對1988這本書的評價,因為整個故事實在是太多的精彩和冷冷的幾聲嘲諷了,而是對沉淪的我一個鳴立,以此段話作為對自己的勉勵。以下1988讀後的談論與此無關。

1988

我也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站在長江上的一座橋,不管是哪座也好,可能也是1988走過的一座橋。望着滾滾長江奔波入海,就像是奧運會、世博會的洶湧人流,何等壯觀!只不過江面上多了一些混合着的黑色液體,夾雜着黃沙和城市所報答的東西——一滴渾濁難以分解的污水和一個破舊不堪的易拉罐……一起撒入大海吧。這是一種讚美,讚美長江,讚美大海。把你一切你知道的詞語,一切你能想到的比喻都扔進裏面去吧,你總是對的,因為長江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你總不能欺師滅祖吧。因為大海太大了,大到包容萬物,顛倒乾坤,大到……大到你想和他談談。當他即將張口的時候,發現一層黑色的液體緊緊地封住了他的嘴。忽然間,發現自己的嘴也漸漸的消失,不是張不開,而是消失!然後就是一片梵高式沉默的吶喊。我不是反革命。謝謝老師。

就像韓寒説的,你知道的越多就越像是這個世界的孤兒,這就是1988的孤獨。那些默默反抗過的人們告訴我們,這條路沒有錯,繼續前行吧,但是你已經用掉了一次幫助的機會,再見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