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書感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2W

讀書感悟【多篇】

讀書感悟 篇一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麼差別。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着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 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 的個性視角出發解讀《論語》 。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為大眾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於《論語》的 感悟。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為必然,孝 道在逐漸褪色。 對現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 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當他父 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 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人子女,做讓父母 為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 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 這些。 孔子提倡仁愛, 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

仁者, 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惡人之有禍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 非求其報也。 故曰: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所謂的仁, 是説其從心底裏欣然地去愛別人; 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報的情感。所以説:“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為而不有心於作為。”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 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 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為觸動,孔子曾經説,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備,便是修身的理想結果。而修德又 是 修 身 的 首 要 任 務 。子 曰 : 弟 子 ,入 則 孝 ,出 則 悌 ,謹 而 信 ,泛 愛 眾 ,而 親 仁 。 “ 行 有 餘 力 ,則 以 學 文 。 ”説 的 是 ,先 要 懂 得“ 孝 悌 ” “ 謹 信 ” “ 仁 愛 ” 、、,然 後“ 學 文” ,這 就 明 白 告 訴 我 們 ,應 以 修 德 為 先 。論 語 中 ,修 德 之 道 無 處 不 在 。 “ 非 禮 勿 視 ,非 禮 勿 聽 ,非 禮 勿 言 ,非 禮 勿 動 。 “ 與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 ”已 是 家 喻 户 曉 ” 的 至 理 名 言 。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 “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 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 治學的方法他講究 “温故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 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 治學與做人, “做人” “治學” 乃 之本,德才兼備方能至於至善。

在現在社會中,孝道、仁愛、修身和治學,每每被人忽視,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 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

讀書感悟 篇二

孔子作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他的弟子們稱之為“天縱之將聖”,一百多年後,孟子更是認為孔子身上凝聚了聖人的各方面的優點,是古代聖人的“集大成”者。司馬遷不僅將孔子以布衣之身放入了世家之中,而且在《史記孔子世家》的評論中也寫到:“天下君王至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己焉。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的經典著作,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弟子的所整理記錄。《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縱觀論語,其實孔子本人的言論不多,大多為門生的對話或對門生的評價,整個論語分為二十章,看似一個鬆散的論集,然而整個論語又通過對孔子思想的論述,緊密的形成一個整體。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的政治是失敗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門下既有“不遷怒,不貳過”的顏淵,又有急公好義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子貢,又有習於文學的子游。所謂“弟子三千,賢者有七十二,四科十哲,”作為萬世師表,通過他長期的教學實踐,提倡出具有創造性的教學原則和方法,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仁德”--孔子教育學生首先要強調做人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是處於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有教無類”--在孔子三千弟子中,有貴族弟子(例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有商人(如子貢),然而大多數都是貧苦出身,特別是四科十哲中的,如貧苦交加的顏回、子路等。

“因材施教”--孔子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能力採取不同的教學計劃。

處事方面:“以真報怨,以德報德,率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因為內心的坦蕩、自信,太然而自內向外油然而生的從容淡定。但這種寬容變得有尺度,並非毫無原則的謙讓,寬恕,而是以真抱怨,以德報德。當回憶自己過去遇到的種種情況,也許會有許多情緒,可是走過來回頭再看的時候覺得其實一切沒什麼,不管是幫助自己的還是嘲諷過自己的甚至傷害過自己的,這些都不過是人生中的一點經歷而已。

交友方面:“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這句話是對我們的忠實勸告,並提醒我們廣交益友,不交損友。在與人相處的分寸把握上應堅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則。慢。 事業方面:“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並且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不是語言的力量。

《論語》作為我國傳統著作的經典作品之一,是儒家思想的結晶。它教會我們淨化自己的心靈,滌盪內心的浮躁,提高了我們為人處事的能力。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統治者的心目中的地位。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了中國近2000多年。

“禮”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春秋時代,諸侯國不遵守“周禮”鬧得一團烏煙瘴氣。孔子的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這後來發展成為了他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剋制自己,遵守周禮,這邊是仁了。“仁者愛人”這裏的愛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王室貴族,“不犯上”也説明孔子對禮的尊重。

讀書感悟 篇三

讀《平凡的世界》,品人生的滋味。人的一生就如此書各色人物的命運一樣起起落落。這本書中的人物可以説是已經囊括了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現代社會中存在着像孫少安這樣的人物:成績雖然十分優異,但被家中經濟條件所迫,不得不放棄學業。我十分欣賞他。

現代社會中存在着像孫少安這樣的人物:成績雖然十分優異,但被家中經濟條件所迫,不得不放棄學業。我十分欣賞他這種舍小我顧大家的精神。但是不同的學識程度決定着不同的生活:放棄學業對他的影響甚大。這讓他和田潤葉只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從此以後,他們這兩顆星星永遠沒有了軌跡交匯的可能。正是因為孫少安的被迫輟學,才導致了他與田潤葉之間的愛情沒有了結果,最後導致了田潤葉的愛情悲劇。但是,在冥冥之中,上天對他又是公平的,讓他在後來找到了和他門當户對的賀秀蓮。後來兩人一起創業,到最後他雖説是事業有成,但是賀秀蓮因肺癌早早地離開了人世——有的人的生活會苦盡甘來,而有的人卻註定要悲苦一生。這就是生活。

現代社會中存在着像孫少安這樣的人物:雖然讀了許多書,但是卻學無所用,最終依然只能靠體力賺錢。生活對他是最不公平的:歷經了歲月的磨練,但最終依然沒有尋找到他所追求的東西。生活是如此的殘酷,讓他的肉體和心靈都經歷了風雨的洗禮:一次又一次的失業,最後終於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了,但這又是一份危險重重的工作,隨時有可能與死神相遇。他苦苦追求的事業到最後都沒有成功,而他的愛情更為悲催。起先為他與田曉霞的愛情糾結,糾結他們中間的身份和地位有很大的懸殊,他們的愛情到底有沒有結果。兩個明明相愛的人卻不能夠在一起就夠他心痛的了,最後連心愛的人也英勇地犧牲了,這才是最令他傷心的。更令他傷心的是:最後上天還剝奪了他完整的身軀,損壞了他的一隻眼睛。這個可憐的男人在歷經磨難之後,還得堅強地活下去,因為有人還需要他的照顧,他對別人還有責任。有時生活就是這樣的,但是當你用一顆平淡、坦然、淡定的心去面對它時,它也就算不了什麼了。

現代社會中像孫蘭香這類的人物更是比比皆是:由於家庭的貧困從小就十分懂事,更是十分地熱愛學習;從不讓父母操心;懂得要想豐衣足食就得自力更生;最後成功地考入大學。她最後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成為了全村乃至全縣人的驕傲。她在讀大學的時候也是省吃儉用的,儘量讓哥哥些少操心。待人親切,端莊大方的她最後得到了甜美的愛情,愛情也有了美好的結局。這就是有付出就會有收穫,一切的美好或者一切的苦難彷彿都是自身參與制造的。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好好發奮讀書,讀書能夠改變人一生的命運,唯有曾經努力過才不會留下任何遺憾。

在這本小説中我最喜歡的女主人公就是田潤葉了。她樸實、善良和純潔。但她又是那般的不幸:自己深愛的男人娶了別的女人。自己嫁了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從此以後過着孤苦伶仃的單身生活,直至最後她的丈夫出了車禍,她才真正意識到原來她還有丈夫。她的丈夫是個汽車司機,愛她愛得相當的深,乃至於她的丈夫李向前開車開到一個地方就會把車停下來,然後抱着一棵樹痛哭。他把樹當成了他的妻子,對樹是又親又啃直至把牙齒啃出血。愛一個人愛到了瘋狂的地步,也是很令人佩服的。後來李向前殘疾了,但是他和田潤葉從此之後卻過着幸福的生活。然而以前過着甜蜜日子的杜麗麗和武惠良夫妻卻因杜麗麗的出軌而離婚。他們兩對的婚姻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一方幸福時,另一方在受苦;轉而之當另一方苦盡甘來時,那一方又開始痛苦起來。生活就是這樣,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和重重的矛盾中,才能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

讀了《平凡的世界》過後,我懂得了珍惜。人能夠平平安安地活着真的是很不容易,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其實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就足夠了,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只要你細心地去體味,你就將會發現生活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感動,這種感動有時會讓你忘記傷痛。我也懂得了在一些關鍵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地抉擇,一步走錯就會導致步步皆錯啊!人的一生是經歷不起大風大浪的,大風浪一旦到來就會造成慘重的後果。特別是在選擇自己的另一半時,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不要勉強。一段婚姻就是一個世界,不同的婚姻就是不同的天地、不同的風景,這是絕對不允許出錯的。我們在選擇時千萬要慎重,不可以因為外界因素毀了我們一生的幸福。當我們身處苦難之中時,一定要想着總有一天日子會變好的,要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否極泰來的。我們只有懷着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事物,才能真正地領略人生旅途中的美麗風景。

讀書感悟 篇四

書中,桑桑是一個聰明、調皮、愛搗蛋的孩子,整天滿腦子胡思亂想,做出奇怪的事情來。

主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國小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

但是,在藥寮那一章,又讓我多次流下淚水。在那章,桑桑被診斷為患了絕症,桑桑的爸爸走南闖北,四處尋訪名醫,但是又一次次的失敗,我為桑桑這樣短暫的生命流下了淚水。在幾乎要絕望的時,温幼菊老師帶桑桑到她的藥寮裏,為他熬藥,鼓勵他。終於,桑桑的爸爸訪到了名醫。當看到桑桑的病痊癒的時候,我高興得又一次流下了淚水。從此,隨着時間的流動,桑桑懂事了許多。

桑桑身穿大棉襖,拖着一根竹竿,做出各種各樣奇怪的,惹人發笑的動作。而後來,禿鶴的突然出現,所有人的眼神都轉移到了禿鶴的身上,禿鶴搶盡了風頭,桑桑便產生了淡淡的恨意。桑桑又不是木頭人,他也有血有肉,怎能沒有一點兒人的情感呢?桑桑還給蔣一輪老師和白雀送過信,差點成為牽紅線的媒人。對眷戀着艾地的秦大奶奶,他又是第一個去看望她,同情她的人。

以前我也生過病,但是沒有桑桑的嚴重,可我記得有一次晚上,我發燒了,我媽媽無比的着急,連忙帶着我去看醫生,但一家家醫院關着這門,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了一家開着醫院,連忙抱我進去治病,而自己暈倒了,多麼感人啊!

這本草房子讓我記憶深刻!

讀書感悟 篇五

當你面對別人的拋棄,當你面對一頓頓的打罵,當你一個人忍受飢餓時,當你一個人面對黑暗時,你會怎麼樣?

我讀了簡·愛。簡·愛是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簡·愛是一個永遠盛行不衰的故事她堅強,她不屈。它向我們講述着一個平凡女孩不平凡的一生。簡·愛用堅持不懈的精神在逆境中生存了下來,她讓我明白了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簡·愛》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簡·愛,自幼父母雙亡,住在叔叔家,整天受着一家人的欺辱和打罵。有一天,他們把簡·愛送到了一所封閉式的學校裏,在學院裏一呆就是幾年。幾年後,簡愛離開了學院,找到了一份工作,家教。簡愛學生的爸爸愛上了簡愛,跟她求了婚,簡愛也同意了。但她發現她在騙他,便執意離開了。她最終用堅持不懈的精神,離開了逆境,到達了順境,生活了下去。如果當時是你被家人拋棄了,你會怎麼做呢?哭,喊,大吵大鬧……書中的簡愛沒有這樣。她用不屈的精神在學院裏呆了幾年,她面對別人的羞辱毫不留情的反擊了,保留了自己的尊嚴。她面對別人的欺騙而離開,她這種頑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叔叔家,他被欺負了,不是默默忍受,不敢還手,而是奮起還擊,簡愛在逆境中豪不退縮,毫不屈服,奮勇向前,她執意抓住黑暗之中最後的一抹陽光,頑強生存了下來。

我們有多少人能做到她那樣。她證明了堅持就會成功,風雨過後就是彩虹,黑暗前面就是光明。她用頑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在逆境中成長了下來,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讀完後,我若有所思。在我們家裏,我們都是小王子,小公主,都是捧在手裏怕碎了,含在嘴裏怕化了,面對那樣的情況,是手足無措,還是抱頭大哭。我們不應該那樣,我們應該學習簡愛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到達順利地彼岸,堅持前面就是勝利,勝利前面就是成功。簡愛在逆境中都能堅持下來,為什麼我們不能。我們不能一遇到挫折就放棄,我們都應該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不要放棄。看了簡愛,我想到了我自己。有一年,媽媽給我報了鋼琴班,我整天漫不經心,一點也沒放在心上,沒堅持練琴,後來考級時,出盡了洋相。我後悔不已。

簡·愛,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她證明了堅持就會成功,她是 我們值得尊敬的人。

讀書感悟 篇六

不管怎樣,都要如一朵小花,讓靈魂綻放。

讀《世説新語》快5個月了,目測還有小三分之一沒讀。從以前的好奇,到初下決心,到日日堅持,到每日收穫,我越發喜歡古文字的簡潔。當然我還要感謝最初的高人指點,之間還和一位教孩子學習《世説新語》的老師請教數次,這一切都堅定了我的信心。特別地,我慶幸能陰差陽錯買到一本適合我自己的書。這是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世説新語國學課堂解讀版》。根據《世説新語》內容分類,此書按照“德行第一”、“言語第二”等的體例,從中摘選了數篇,且每一話題都有題解,每一則原文都有註釋、譯文、解析和寫作點撥。我最喜歡裏面的題解和解析。其實,解析應當在學習原文之後自己得出各種結論。但初學者先學習下他人的解析示範,也不失為一種途徑。如果能合書而把他人解析和盤托出,我覺得這也是進步。在此基礎上再觸類旁通地把自己感觸最深的捧出來,便是成功。

有人覺得我喜歡寫寫文字,就問我是不是學文的。此言差矣。在文字中,我對於“説理”似更易產生共鳴,自度便是由於學理的緣故。所以我自視:文學底藴淺薄、説理淺嘗輒止,實乃文科裏較理性之人,理科裏較“文藝”之輩,唉,有點不倫不類。好在,我心大,不上火,且自娛自樂。

今天休息,又讀《世説新語》,感覺最大的收穫是,一來較五個月前,更加熟悉古文的行文特點,如人物名字的簡稱,如省略句、倒裝句式,如經常使用的通假字等等,二來明顯感覺比剛開始讀書時速度加快,看釋義時減少,對文字的簡潔和文章立意更加有感觸,常常讀後欣喜半天。在眾多小故事裏,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並曾留下一行行批註,但因當時沒有學習寫札記,故未留下太多痕跡。今偶爾撿而“拾”之,既可以作為對比學習,也可以視作寫《陶庵夢憶》札記無果的替代消遣,呵呵。當下的目標是繼續堅持把這本書讀完,同時更期待2個月後《幽夢影》的深度品讀。

如老師所言,學習古文字沒有捷徑。一篇接一篇序時讀下去,就是最好的方法,還要“不徐不疾,心思要靜,方法要笨,偶有會意,信筆成文,寫點札記”。須知,我們的靈魂總要跟得上我們的腳步,無論行至哪裏,都不能把“靈魂”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