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1999不戰而勝》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2W

美蘇關係一度曾是世界上令人矚目的問題,尼克松關於美蘇關係有他自己的看法,那就是雙方應努力追求和平,但是他還是感覺要提防蘇聯,他的部分觀點在《1999不戰而勝》這本書中多次提及。美國曾經的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是《1999不戰而勝》的作者。早在1959年之前他就開始了這項工作,可以説這本書是尼克松畢生從事外交政策的研究和實踐的產物。但是,由於尼克松本身是美國的總統,因此他的觀點不可避免的帶有侷限性,他考慮問題必定從美國利益出發,隨後才會縱觀世界。在尼克松的《尼克松回憶錄》、《真正的和平》、《別再有越南》、《領袖們》等著作中都有體現,同樣的本書也不例外。

讀《1999不戰而勝》有感

作者在書中寫了幾個方面,有最殘忍的與最美好的、超級大國、如何威懾莫斯科、解體的巨人等,而我感興趣的是一、二部分。尼克松寫本書時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二戰後,蘇聯的實力迅速上升,成為實力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特別是在自己的實力增強的時候,而被人治理的國家也是如此。當時的美國深陷越戰的泥潭中不可自拔,這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障礙,另外蘇聯的崛起也被美國看成威脅,這造成二戰時的盟友成為對手,尼克松作為美國的一任總統,就受反蘇思想的影響,這在他的著作中我們可以見到。

尼克松在書中第一部分指出到1999年,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最殘忍的和最美好的世紀,説它最殘忍是因為到1999年為止的20世紀的130次戰爭中,有1.2億的人慘遭屠戮;但是另一方面,20世紀也是美好的,因為在20世紀經濟學家托馬斯·馬爾薩斯關於人口生產比糧食生產增長更快的悲觀預測被證明是不成立的,而且人類在醫療衞生保健方面取得了超過以前所有世紀的成績,交通運輸與新聞媒介也有了長足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歐洲殖民主義走向末日,美洲許多殖民地紛紛取得獨立。尼克松在書中説到“如果美國不在國際社會中起中心作用,和平與自由就不可能存在下去”,“不論我們喜歡與否,領導自由世界的任務已經落在了美國的身上”。這些表明尼克松堅信只有美國才能主導世界、維護世界的自由與和平。這就導致了美蘇矛盾的加劇,後來出現了美蘇爭霸的冷戰局面。

美蘇兩國由於意思形態不同、社會制度不同,這就使得兩國的國家利益也出現了分歧,二戰時的盟國在戰後成為了對手。但是國際局勢卻使兩國意思到敵對乃至戰爭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這就要求兩國為國際和平而共同努力。地理大發現後,各國之間不再是孤立的,交流加強,這也導致了殖民掠奪的出現。由此可見,不論是好的抑或壞的,各國聯繫確實在加強,那麼美蘇冷戰必然會使得美蘇相互敵對,這樣交流減少對兩國來説都不是喜聞樂見的。

尼克松在書中提出要在四個方面發揮新的創造力。第一是美國必須與蘇聯發展一種新的關係:雙方和平共處,井水不犯河水。所謂的井水不犯河水並不是指兩國之間不再聯繫,而是為避免使美蘇矛盾上升為戰爭的共同利益而和平共處。第二點是美國及其盟國必須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西歐和日本應該拿出更多的,比例公平的資源,為保衞西方的整體利益做出貢獻。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尼克松仍把美國看做世界的中心,企圖把美國推到世界警察的地位上去,而且要求西歐各國以資源支持美國,這具有國家主義色彩。第三點,尼克松提出要發展美中關係,主要是發展經濟與政治合作,進而在有可能的範圍內發展軍事與戰略上的合作。我國在成立之初,西方大國對我們進行經濟封鎖、軍事威脅、外交孤立,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後來,在黨的領導人的帶領下我國完成了“一五”計劃、“二五”計劃,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的發展戰略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的機遇與挑戰。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迎來了建交高潮,許多國家都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美國也不例外,由此可見,美國承認了新中國,隨後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國際地位大大提高,可見這一點的提出與中國的國情密不可分,中國也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力量。最後一點是尼克松主張採取更為積極的政策,推動第三世界的和平、自由與繁榮。第三世界在西方大國眼中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它們在世界上的軍事力量和政治方面都比較弱小。但是後來第三世界發生了猛烈、驚人的變化,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幾點我們可以看出尼克松雖然有一定的國家主義,這是對曾作為美國總統的他來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表現出了尼克松的一定的遠見卓識。

尼克松提出了緩和與蘇聯的關係,但是“蘇聯人正在為建立一個共產主義世界的目標而奮鬥。我們則在為建立一個自由世界的目標而奮鬥”。可見他認為蘇聯實力增強有可能把整個世界都納入到蘇聯的統治範圍,建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而美國稱霸世界的企圖則是好意,為了建立一個自由的世界,這明顯的包含了個人色彩,對此我是不贊同的。尼克松在書中高度的評價了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夫時代的開始並不意味着美蘇之爭的結束。相反,它象徵着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鬥爭進入了一個充滿兇險與挑戰的新階段。戈爾巴喬夫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所遇到的最敏鋭、最能幹的對手,已經贏得了我們的尊重”。他擁有出色的外交能力,他是蘇聯第一個在對外事物中親自動手的人。戈爾巴喬夫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蘇聯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令人可惜的是由於美國的和平演變最終使蘇聯走向解體,美蘇冷戰以蘇聯的失敗而告終。至此,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國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

雖然書的名字是《1999不戰而勝》,但是尼克松並沒有從全世界來看,它主要是描寫美國的宿敵蘇聯以及美國自身,也談到了日本和第三世界的戰場,但是內容不多。我們可以抱着欣賞的觀點來看這本書,瞭解尼克松對當時局勢的看法,進而瞭解當時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