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湘行散記》讀後感4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4W

《湘行散記》讀後感400字(精品多篇)

湘行散記讀後感 篇一

今天,我閲讀了沈從文《湘行散記》中的《鴨窠圍的夜》。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夜宿鴨窠圍的所見所聞,不僅描寫了湘西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更寫出了對生命的感悟。夜本是黑暗、寂靜的,但在沈從文的筆下,卻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每一位人物、每一個場景都描寫得生動、自然,洋溢着濃濃的生活氣息,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既體現出鴨窠圍熱鬧的氣氛,又讓人們對人與自然這一話題有了新的思考。同時,文章也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寫了鴨窠圍夜中的人、景、物,極具文學色彩和詩意。結尾段中,作者又通過聲音和色彩,將先前“娛樂”的主題轉化為“生存”,告訴讀者那“原始”的生活幾乎是恆古不變的,是會一直延續下去的,使讀者極其深刻地感受到湘西地區獨特的生活方式。

《鴨窠圍的夜》是沈從文散文的代表作,作者在這篇文章中真摯吐露出自己的感情,且文筆流暢、感情真摯、用詞優美,彰顯出沈從文獨有的特色,是整個《湘行散記》中最為動人的文章。

湘行散記讀後感 篇二

想讀《湘行散記》,是從逐漸解沈從文開始的。沈年少即投身行伍,隨輾轉川黔湘邊境。吃過苦,也閲盡社會的黑暗。心生厭倦後,即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可以説從文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也是努力的一生。只上過國小,但卻憑着對文學的愛好,以及自己對社會人事的切膚體驗和深刻觀察,寫出當時社會喜愛的文字,從而躋身當時的“中層社會”。可是他從來都自稱是是一個“鄉下人”,無時不感覺到,呆在這個羣體裏愈是長久,愈是感覺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深覺自己和周圍的人看到的、想到的不一樣,因此常常陷於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對此,沈曾在《湘行散記》裏寫道:“三三……,我覺得惆悵得很,我總像看得太深太遠,對於我自己,便成為受難者。……”

讀《湘行散記》你會發現,她名雖似遊行志記,卻並不是一般的出行心情記事。她是沈十六年後因探病母重返故鄉途中的所見所感。與其説她是一本回鄉散記,倒不於説是沈對當時社會基層民眾的忠實敍述,以及對那方河域和生活在它上面的人們深摯而真誠的愛。

湘行散記讀後感 篇三

《湘行散記》 是沈從文兩次重返湘西故鄉的遊記記述,給我們展現出湘西獨具魅力的風光、風土人情以及底層人民的生活的艱辛。

湘西的人民是純情的,善良的。書中《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記錄了一個充滿“野味”的友人,他愛説髒話,能罵出稀奇古怪的字眼,就像一本活生生的辭典。他講着最不好聽的話,但卻對朋友有着最中肯的情誼,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湘西的人民也是善良的,有一次,作者同幾位水手在船上漂泊,靠岸時,由於水手的工資微薄,因此作者便請水手們喝酒,便給攔頭的水手錢,讓他去買酒。可到後來,他卻買給作者一袋橘子。這可見人性的善良。

湘西的世界是美麗的,湘西的桃源縣自古以來就有“世外挑源”之稱,如《桃花源記》記載的那樣:“土地平曠,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這就是湘西,有着世外挑源的生活環境環境,有淳樸的人民,有清澈的河水,有讓人難忘的櫓歌,有充滿野性的水手,有質樸的失足婦人。

湘西的世界在作者筆下,雖有不堪,但也是美麗的,今作者沉迷,也令我神往。

湘行散記讀後感 篇四

輕輕翻開《湘行散記》,跟隨着沈從文先生的筆,領略湘地那引人入勝的風土人情:有迴盪在山澗 的擼歌、有兇悍勇敢的水手、更有依山傍水的吊腳樓,就連那貫穿全書野話都是那麼富有靈性,讓人讀後回味無窮。那些野話並不能影響着整本書,反倒讓人覺着這是很平常的事情,給別具一番風味的湘地又增添了一抹色彩。

歷經十七載,重遊故地,心中感慨萬千,湘西又歷經多少的變遷!

作者用他優美的筆觸,寫出了世外桃源般的湘西:“桃花夾岸,芳草鮮美,遠客來到,鄉下人就殺雞温酒,表示歡迎”,這是作者在《桃源與沅州》中對於自古以來桃源的描繪,風景優美,鄉親熱切迎客,的確是一幅令人心馳神往的“桃源畫”!

重回故地,萬物變遷,可不變的仍是先生的那顆如同湘西的水那樣清澈的心,他熱愛家鄉,熱愛湘西,對這裏有着深深的眷戀。

回味故土上的一切風土人情,憶起陳年舊事,重遊湘西,懷揣着一顆無暇清澈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