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上海的早晨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8W

上海的早晨讀後感精品多篇

上海的早晨讀後感 篇一

最近我讀了《上海的早晨》,這部小説主要描寫得是解放初期,我國對民族資本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事,小説場面恢宏博大,人物眾多,情節錯雜。應該説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初社會主義改造的曲折過程。小説對人物刻畫也比較細緻到位,主要人物個性鮮明,印象深刻。但對於現在的年青人,畢竟離得太遠太遠。

我是在讀了《白鹿原》之後,覺得對地主白嘉軒印象深刻,於是想找其他有關描寫地主的小説來看看。就想到了《上海的早晨》。很可惜,周先生對地主朱幕堂的描寫比較簡單,寫成一個無惡不作、令人咬牙切齒地狠的人物,當然,不排除有這種地主,否則,共產黨實行的土地改革不會得到農民的普遍擁護。但也為小説人物來描寫,就讓人感到類同、臉譜化。

然而,對作為小説最主要角色的資本家徐義德的刻畫卻是相當成功的。徐是滬江紗廠的總經理。在解放之前,他對上海解放後,共產黨對民族資本家的政策不瞭解,心存擔憂,就將部分紗錠轉移到了香港,並委託自己的弟弟負責管理,自己則留守上海坐觀其變。在隨後,他又不甘心於失去對滬江紗廠的控制權,老謀深算地與廠長梅佐賢一起收買工人陶阿毛(實為國民黨特務,此類角色身份安排也有着時代的烙印)打進工會,以最終掌握和控制工會。同時,又通過梅佐賢賄賂税局駐廠幹部方宇,在政府決定提高税率之前,打着為國家建設服務的招牌,不顧工人生命安全,要求工人加班加點,為自己謀取私利,並且在生產上,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大發不法之財。

這些充分暴露了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本性和資本的逐利本能。同時,還有一個細節,徐義德捐獻六十億元之鉅款購買三架飛機支援抗美援朝。在事後,徐義德私下十分清楚地表達了這種捐獻的無奈,完全是為了應付局面、為了他的滬江紗廠的生存。我們不用去猜疑徐義德的動機是什麼,在當時,能夠捐獻鉅款就是説明我們黨的勝利,所以也不應該再苛求徐義德在捐獻鉅款時的意願。小説對此細節的描寫,就更讓徐義德這個人物性格豐滿,也惟有如此,才顯得真實可信。

上海的早晨讀後感 篇二

這幾天我讀了周而復先生的成名小説《上海的早晨》,這部小説描寫的是解放初期,我國對民族資本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事,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初社會主義改造的曲折過程。按周而復自己的話説,《上海的。早晨》是反映工人階級和資本階級這一基本矛盾的長篇小説。

小説的主線是反映以徐義德為代表的上海民族資本階級和以湯啊英為代表的上海工人階級之間的鬥爭,所包括的人物還有地主、農民、商人、中共領導等各色人羣。他所提到的地點包括了工廠、資本家住所、工人宿舍、領導人物的辦公地點、以及上海標誌性的大馬路和黃浦江,但作者卻把工廠作為描寫的重點,其他場所無一不圍繞着工廠展開,和工廠有着牽連。

上海是共和國最好的歷史見證人,小説描繪共和國成立之初的大上海,那些發生在黃浦江兩岸的故事。全書以50年代的上海為背景,描述了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艱難歷程,顯示了黨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偉大功績,並折射出解放初上海的時代風貌,從中也可引起人們的反思。書中通過棉紡企業家徐義德及其一家人彼此間的矛盾,糾葛和他們的情感變化這條主線,揭示了中華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

《上海的早晨》以小説的形式,給我們仔細的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歷史事件,把一些瑣碎的歷史,用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帶給我們趣味故事的同時,還讓我們瞭解了歷史。不得不説它是一篇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它用生動的語言記錄下了發生在“十七年”上海工商業改造的歷史。人終究是會走的,而有些人卻能永遠活在後人心中,因為他們為我們留下珍貴的精神食糧,正如周而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