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參觀扶眉戰役紀念館心得體會

欄目: 黨員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6W

感受紅色革命情,不忘初心擔使命

參觀扶眉戰役紀念館心得體會

--參觀扶眉戰役紀念館心得體會

烈士,一個讓人敬佩有振奮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這個詞語。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參觀了扶眉戰役紀念館,讓我的血液又再次沸騰。

9月27日上午,我們統一乘車到達扶眉戰役紀念館,全體黨員於紀念碑前莊嚴肅立,在機關黨支部書記王寶林同志帶領下,重温了入黨誓詞,並敬獻了花圈,三鞠躬表達了對先烈的無限敬仰之情,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綿延起伏的巍巍秦嶺,埋葬着不盡革命先烈的忠骨;日夜奔騰的濤濤渭水,掩慰着無數忠誠烈士的英魂。豪言映眼,遺物入目。戰役的畫面一幕幕重現於腦海,儘管歲月流逝,時光荏苒,但先烈們的光輝形象和英雄事蹟仍銘刻在我們的心裏,烈士雖然長眠於地下,但他們的思想和精神將永遠鼓舞着我們,鞭策着我們。

扶眉戰役紀念館位於眉縣常興鎮,是為紀念在全國解放戰爭中西北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戰役而壯烈犧牲的3000多名解放軍指戰員修建的一處革命紀念館,它不僅是我省第一批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同樣也是中共陝西省委確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我人民解放軍堅決執行毛主席“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於1949年5月28日勝利解放西安,蔣介石、胡宗南不甘心失敗,糾集馬鴻逵、馬步芳反撲西安,阻我西進。 7月10日,楊得志第19兵團進至馬軍對面之乾縣、禮泉以北高地,構築工事。衞戍西安的解放軍第61軍則向南山秦嶺之敵佯動,以迷惑敵人,掩護主力運動,並鉗制馬軍及秦嶺胡軍,保障解放軍主力側翼的安全。7月11日拂曉,扶眉戰役開始打響,解放軍主力開始向胡宗南部隊進攻。隱蔽集結於預定位置的許光達第2兵團,由胡軍與馬軍之間的空隙,以祕密隱蔽急行軍迂迴到敵側後。周士第第18兵團,沿隴海鐵路和咸陽至鳳翔公路,由東而西直插敵縱深。王震第1兵團,以渭河南岸沿長安至益門公路及秦嶺北麓向西鉗擊敵人。西北野戰軍在彭德懷司令的直接指揮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發起全線猛烈攻擊。胡宗南部隊猝不及防,一天之內即被強大的人民解放軍團團包圍,陷入絕境。激戰兩晝夜,除部分殘敵越秦嶺潰逃外,解放軍殲敵4個軍,4萬3千餘人,解放縣城8座,這是西北戰場在解放戰爭中空前的大勝利,同時也為我軍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礎。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蹟總是浮此刻眼前:在戰火的硝煙中前仆後繼的戰士,在新中國建設中忘我工作的勞動者,我的心靈深深體會着這次參觀受到的洗滌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縱觀他們為國家的建立和繁榮強盛而奮鬥的壯麗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女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經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幹事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是對工作精益求精,為國家發展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是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鼓舞和激勵了整整幾代中國人。沒有獎勵,沒有獎章,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成立了新中國。沒有鮮花,沒有掌聲,為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他們求實創新,建設着新中國。他們不怕流血,不俱犧牲,為振興中國而奮勇拼搏。不怕辛苦,不怕勞累,為復興中華而前赴後繼。我們今後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們一樣,堅持奮鬥,永不放下,永不言敗,絕不向困難屈服,絕不被自我打到。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我將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弘揚新時期革命精神,牢記歷史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努力工作,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真正把革命精神存之於心、踐之於行,結合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緊盯目標、勇於擔當、實現成效,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