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關於手術室的護理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37K

關於手術室的護理論文(多篇)

關於手術室的護理論文範文一: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論文 篇一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於2013年1月開始實施新的手術室安全機制,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術患者300例作為觀察組,男168例,女132例;並抽取未實施前2011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術患者300例作為對照組,男170例,女130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護理干預機制。觀察組實施護理干預機制:

①完善管理記錄。管理記錄中完善一般護理情況、器械敷料欄、滅菌包檢查及簽名核對等內容,由資深專業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及經驗豐富的手術室護士核對患者身份及手術部位等。核對結束後均需在《手術安全核查表》簽名。

②制定質量標準。按照《手術室護理管理學》,明確手術室服務質量目的,醫護人員需嚴格遵守各項護理安全制度,嚴格無菌操作規範,制訂手術室風險防範方案。貫徹落實護理干預機制,做好患者身份識別;預防切口感染,消毒物品滅菌效果合格,及時使用抗生素等。

③制訂防範措施。向護理人員指出需注意地方,及時改善。檢查手術室應用物品、器械儀器是否規範,並做出總結,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採取應對措施,提高護士服務質量。定期開展工作質量分析研討會,分析每月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措施。並集中反饋給醫護人員,及時分析提出改進建議,以此提高手術室安全管理質量。

④安全乾預措施。為了避免感染,謹遵醫囑給抗生素;分析意外事件原因,提出必要的措施。記錄工作中的意外事件,總結事件原因、事件處理過程及結果,並在簽字確認後向上級報告,記錄事件討論內容,改善管理措施。

1.3評價指標

護理安全質量:制定護理干預質量評分表,包括:信息反饋、手術室管理、消毒隔離、護士素質等內容,總共100分,分數越高表面護理安全質量也就越好。護理滿意度:制定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3個級別。

1.4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採用u檢驗,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護理安全質量對比

對照組護理安全質量評分為(65.8±4.6)分,觀察組護理安全質量評分為(92.3±3.7)分,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3.6547,P<0.05)。

2.2實施前後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153例,基本滿意131例,不滿意16例,護理滿意率94.7%;對照組滿意104例,基本滿意129例,不滿意67例,護理滿意率77.7%,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7,P<0.05)。2.32組醫療差錯分析對照組醫療差錯發生率為5%,觀察組未發生醫療差錯事故,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2,P<0.05)。

3討論

手術室安全管理中採用護理干預機制,可減少醫療意外事故的發生。在實施護理干預機制時,應加強醫護人員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和掌握,如《手術安全核查制度》、《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規範》、《臨牀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指南》等,護士長需定期考核護理人員的操作情況,樹立“安全第一”的護理理念,並實施教育培訓活動,建立完善的護理干預機制。本文觀察組護理安全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均高於對照組,醫療差錯事故發生率低於對照組(P<0.05)。可見,在手術室安全管理中採用護理干預機制,可使手術室護理質量明顯提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安全隱患,效果顯著。同時在實施護理干預機制時,應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尤其是護理操作基礎差、服務態度不佳的護理人員,應實施安全觀念教育,以此提高責任意識,使手術室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關於手術室的護理論文範文二:手術室護理醫學論文 篇二

1、安全管理

1.1手術室的安全隱患

1.1.1手術護理工作,搶救記錄不完善,急診手術,手術中搶救時需執行口頭醫療。

1.1.2手術發展與手術配合之間存在差距,隨着醫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新手術不斷開展,大量精密儀器設備和技術應用,使醫學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進入一個新的高度。

1.1.3護患溝通中聽説的問題,患者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患者的每一個細微反應,都可能是病情變化的反應,工作人員每一句話都會給患者造成影響。

1.2防範措施

在手術室急救時常執行口頭醫囑,使用口頭醫囑後要求醫生一定要及時補記醫囑,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註明並準確全面地真實記錄,搶救記錄是護理人員為進行搶救、治療、實施管理以及病情動態改變的記錄,在法律上有其不容忽視的重要性,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技能,確保護理質量,對每項新技術,新機器的使用,制定出工作流程,懸掛工作間內,便於人員出現流動時,在最短時間內有條不紊的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安全護理。使各項操作都能一絲不苟的執行,將差錯事故降至最低,在排班時注意將不同業務水平,健康狀況、年齡、學歷的人員適當搭配,有助於各層次護理人員職能的發揮,從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重視患者主述醫護職責分明,打造“團隊精神”與醫師達成共識,對疾病病情及治療的解釋非常謹慎,一般由醫生負責解釋,護士只做保鍵宣傳,積極配合麻醉師做好患者工作,維護患者和護理人員的合法權益。

2、手術前的安全護理

主要是手術患者、手術部位及手術方式的確認,接患者時嚴格按手術通知單與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部位核准,頸、腦、胸、腎、肢體等部位以及疝的手術,應在通知單上註明何側。接到手術後,必須送指定手術間,巡迴護士及時做好十二項核對工作,麻醉前與麻醉醫師核對;手術開始前與手術醫生再次確認手術部位,必要時藉助CT和X線片。

3、手術中的安全護理

3.1手術用物嚴格執行清點制度

手術開始前,洗手護士、巡迴護士或手術一助共同清點紗布敷料及尖鋭物品,每進行1次均計數,手術中追加任何物品立即記錄。關閉體腔、深部組織及傷口前後均需再次清點計數,術中更換人員、交接班時亦應計數及記錄。

3.2手術體位擺放遵循三要素原則

護士要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做好三查十二對,詳細核對手術通知單、病歷、患者,最後和手術醫生再次核對手術部位。護士應熟悉安置各種體位有關的解剖位置,熟悉各種手術體位架輔助墊及手術牀上各種體位調節開關的正確方法。安置任何一種體位時,要儘量使患者處於生理功能位。平卧位時,患者頭、頸、胸、腰在同一水平線上,避免頭部過度扭轉,以防椎動脈供血受阻。上肢外展不超過90°,防止臂叢神經損傷;安全俯卧位時,保持患者的頭、頸、胸椎在同一水平上,保持頸椎中立位,避免頸過伸造成醫源性脊髓損傷。女性防止乳房損傷,男性注意外生殖的保護。安置截石位時,避免腓總神經損傷。麻醉前進行全身皮膚評估,注意皮膚不會因體位而受損或壓瘡。手術前,巡迴護士遵醫囑放體位,予防護措施。手術中注意皮膚外觀及顏色變化,特別是受壓肢體。手術麻醉甦醒後,移動患者再次進行全身皮膚評估。

3.3手術中用藥安全

手術期抗生素的應用要做到患者、藥名、劑量、給藥時間、給藥途徑正確,並簽名。搶救用藥及即刻使用的藥物,巡迴護士執行醫囑時要口頭核對2遍藥名、劑量、給藥途徑。手術結束後才可以將藥品包裝棄去。輸血時必須與麻醉師共同核對無誤後方可輸入。

3.4電刀的安全使用

手術前巡迴護士檢查電刀性能是否良好,使處於備用狀態。選擇尺寸合適的負極板,粘貼在肌肉豐富的部位,應遠離心臟。乙醇消毒處必須待皮膚幹後再使用電刀,防止局部燙傷。完成手術觀察巡視連接處負極板有無異常,手術後去除極板後進行皮膚評估。

3.5無菌技術安全操作

3.5.1手術人員

面對無菌區,雙手保持腰以上無菌區內,更換位置時採取面對面或背對背更換。非無菌人員與無菌區保持30cm的距離,對燈或傳遞物品時,勿跨越無菌區,避免在兩個無菌區或無菌人員之間通過。

3.5.2手術枱

只有枱面是無菌的,無菌包確認在有效期內,若有破損、潮濕或掉落地面均視為污染。任何無菌物品如果懷疑其無菌性就應視為污染。

3.6氣壓止血帶的安全使用

3.6.1部位選擇

上臂宜在上1/2,向下會損傷橈神經。下肢應置於股骨中上1/3,儘量靠近大腿根部腹股溝處。前臂和小腿不宜結紮止血帶。

3.6.2壓力和時間設置

成人上肢為40kPa,下肢為53.2~79.8kPa,不超過80kPa。小兒上肢為20~25kPa,下肢為25~35kPa[6]。時間上肢為1h,下肢為1.5h,重新使用間隔10~15min,連續最多不超過4h,以防肢體缺血性壞死。

3.6.3包紮在袖帶下墊紗布墊或繃帶卷,綁在手術部位上端,至少應距手術野10~15cm,再外加繃帶固定,鬆緊適宜。術中嚴密觀察使用止血帶的肢體出血及病情變化。

4、手術後的安全轉運

要確認患者引流管功能安全,蓋上敷料前巡迴護士確認引流管深度及固定線是否牢固,確認引流管(瓶)已置於安全功能位置。交接班時,共同檢查引流管的功能及流量、顏色、性質,並確定固定線有無脱落。護送患者至病房。做好交接班。輸送中輸送人員及醫護人員需有2人分別位於患者頭腳兩側,注意患者手腳是否伸出平車,輸送過程中維持患者正視前方的輸送方式。

5、總結

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檢查、診斷並相關搶救工作的重要場所,做好手術室的安全護理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愈後是至關重要的。手術室每一個護理人員必須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強烈的使命感,要增強護理安全意識,強化“慎獨”精神,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種不安全因素,使手術室護理工作更加完善。